試閱 1/2

十二年國教,孩子這樣提升多元學力

第一章 做一個有助力的父母

聽到十二年國教,有人拍手叫好,終於孩子們不必再為分數忘了青春;有人則憂心忡忡,擔心草草上路,後果不堪設想;更有人反對到底。 
身為父母,肯定聽到各種不同的說法,究竟十二年國教好在哪裡?又有哪些危機呢?真的可以不必補習嗎?還是得補更多才行?小六就得開始拚大學?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所以,無論教育制度怎麼變,身為老師及母親身分的我,心中的原則是不變的「做一個陪伴且支持孩子的父母」,而內心深處則有著自我期許,期許自己能當個「適時給予孩子助力、指引孩子方向的父母」。 時代不一樣,我們不能固守舊有思維,不僅要陪伴、要支持,還要是個有助力的父母,所以與孩子的成長同行學習,是父母們一生的必修課。 

不論教改怎麼變,父母穩住教養方向盤最要緊

對於即將來臨的十二年國教,來自各階層,各種同意的、反對的聲音都有。 有人說,教改愈改愈糟,以前的聯考還比較公平! 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早就該實行了! 更多人的心聲是,實行細節不是一改再改,就是考前一年才公布,這種不確定性,讓父母、老師、學生都莫衷一是。 

藉此我想和父母們分享:「不論教改怎麼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性、學習態度及正確價值觀,永遠是不變的教養核心。」即使面對很多的不確定性,只要父母穩住方向盤,孩子就能在十二年國教的列車上乘勢而行! 陪孩子兩個月,養成好習慣 有一份研究報告是這麼說的:「要養成一個習慣,起碼需要二十一天的練習。」 根據我親自「處理孩子自己起床」「與孩子一起聽英文
CD」「陪孩子做讀書計畫表」的結果,我發現,父母親只要願意持續陪伴孩子兩個月,就能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這兩個月內,父母親務必要堅持且要有耐心,也就是「一天也不能缺席」。孩子畢竟才國中,如果沒有人在旁邊導引並督促及肯定、打氣,孩子會無所適從,會虎頭蛇尾,會三分鐘熱度!有時也會洩氣、沮喪!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最有效的妙方。 取捨,也是一種選擇 在教養上,我們常對孩子「說」很多,「做」的助力卻不多,所以在本書中,我提供了許多的實務表格,讓孩子動手填寫,也讓父母們能透過了解孩子的現狀,來進行支持或調整。 這些表格中,有與成績相關的「讀書計畫表」,也有與個人多元學習有關的「校內活動表」。

雖然,這些表格都是為孩子所設計,卻希望父母們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在討論的時候,請保持您的彈性與耐心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試著判讀孩子的性向及特質。期許您能當個有助力的父母,讓孩子因有您的助力而添滿展翅高飛的能量。 

目前的國中生,大多全由父母主導。其生活內容安排,大多呈現塞滿滿的節奏,這種非適性自主學習的模式,值得父母們深思:「請留意孩子的學習成效,如果效果不佳,就要面對、要處理、要取捨。」 未來的路還很長,讓孩子了解輕、重、緩、急,並思考取捨,必要的「取捨」比「什麼都拿、都要」來得重要,你說是不是呢? (本書的表格電子檔,可上「牧語軒」部落格下載,歡迎使用) 

十二年國教,如何「趨吉避凶」 任何制度,總是有它負向的一面,以下我以一個「教師」的經驗,提出一些提醒,供家長思考如何趨吉避凶。
 
1. 免試,人人有校唸 由於免試,人人有校唸,可能在上課時,孩子不一定會認真聽老師的教導及勸告。所以,如果家長不在乎、不重視孩子平日的學習,老師會無著力點。

 
2.「不計在校成績」 當老師進行平日的學習評量時,可能發生「學生不在乎」「學生不聽指導或要求」。此時,如果家長也不在乎、家長覺得無所謂,會形成老師對孩子所進行的學習評量失去功能。 在這種老師無法監導學生的學習成效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就令人擔憂了。 其中最嚴重的關鍵倒不是成績分數問題,而是孩子的「學習態度」。當「學習態度」偏差,問題就嚴重了。(以上這些情況都可能發生,孩子不再是服從性較高的國小小朋友了,他她正值叛逆的青春期喔!) 所以在此我想呼籲,為了孩子有正確且良好的學習態度,請家長務必要「在乎」、要「關注」,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及「平日的評量」。 「家長在乎」的態度,會影響「孩子也在乎」的態度。只要「態度」對了,學習就會正常,成效必隨之提升。(再次叮嚀,請習於查看孩子平日的試卷,以期建立學會、學懂的態度。)

 
3.「多元評量」可能帶來的影響 所有的評量方式,以有「標準答案」的測驗題為最公平,這是十二年國教之前,國中學校最普遍使用的評量方式。 但這種唯一標準答案的測驗題,對每位孩子是否獲得最適性的啟發呢?實在值得我們深思:「表面的公平,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利或有礙呢?」 目前十二年國教,評量方式會多元化這是事實,在「評給」方面勢必較不客觀,較難令家長信任,我個人的建議有:  

a. 在學校行政或教師方面: 請老師們或學校,務必要訂定「明確的評給辦法」,讓孩子有所依循,且取得孩子、家長的信任。如獎懲:記警告、記過、記嘉獎、記功……。  
b. 在家長方面: 請尊重老師的評給,導引孩子對「評量」「獎懲」的正確觀。

如:  
.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態度」是否認真且投入,這才是家長要重視的重點。而非緊盯著老師給的分數高低、質疑公平性或為比序績分。  
.如果孩子對老師的「給分」或「懲處」有疑慮,應「教孩子處理問題」,鼓勵孩子主動找老師並請教原因,這是處理問題的正面態度,是孩子真正要習得的能力。請家長切勿輕易代為處理。國中生了,該讓孩子學著處理自己的事! 

4.「自主時間多了」「自由空間大了」 面對「孩子自由使用的時間多、空間大」,其發展可能呈現兩極化:  

a. 孩子花在玩樂、打電動、看漫畫、在外逗留的機會變多。家長解決之道可能就是往補習班送。結果,十二年國教之後,孩子依然在埋頭苦K「教科書」。或為了超額比序,在「才藝班」猛補「才藝」…… (如果免試後,孩子變得更累,請您想想看,這樣的教育方向,對嗎?)  
b. 在家長陪伴下,培養孩子做「學習規畫」,唸書、運動、看課外讀物或彈琴、做手工……。除了基本該做的事,還可適性強化甚至特化,過著充實而快樂的國中生活呢! 在自主時間多、自由空間大的利多下,孩子是否習於規畫,差很大喔! 

國中起,孩子因充實而快樂,而非輕鬆而快樂 目前,家長們因升學制度的改變,而心慌慌。現在是個「不確定的年代」,或許我們該想想,國中孩子要學習、要養成的「必要能力」是什麼? 十二年國教列車已啟動,不論免試、超額比序或特色考試,孩子該有的學習習慣、生活態度,該有的良好品德、正確價值觀都得建立,這是孩子的生活、生存能力,也是孩子迎戰未來的續航力。 

 

第二章 搞懂這些,免試超額比序沒在怕

實施十二年國教後,未來國中生升學,將會以「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一旦登記同一個學校的人數,超出錄取名額時,則以「超額比序」的方式來錄取學生,所有的方式,都與以前大不相同。 在本章中,除了介紹十二年國教的大變革「升學制度」外,也會就我持教職二十七年,及編寫教科書的經驗,帶大家一一了解十二年國教對孩子的影響,及目前大家霧煞煞的免試「超額比序」真正意涵,並提出因應的對策! 

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大變化

現在的九年國教,當學生於國九畢業要繼續升學時(不論是高中、高職或五專),主要管道為考試入學(如基測),考試內容也以學科為主。
這種一直以學科考試(也就是智育)為主的學習方式、教育方向,是否適性、公平?是否能培養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呢? 

認識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與過去大家習慣的升學方式有著非常大的不同,是以「學區登記申請」為原則,也就是在申請學校時,以國中時就讀學校所屬的免試學區為基準。 
過去,唸高雄、台中的國中生,可以到台北考高中、高職,可以來台北唸書。

但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不能到台北了,只能在原縣市學區參加免試登記申請入高中、高職喔!(若特殊因素需跨區就讀,可另依特殊規定申請)。

至於五專,則因為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也就是不論你在哪一個學區,全國的五專校系,都可以登記申請。
 所謂免試就是高中、高職、五專不會訂門檻條件,學生都不必考試,也不必拿國中在校成績和別人比,就可以透過登記申請入學。

但目前並非各校皆免試喔!以一
三年為例,免試名額為七十五%以上(仍有約二十五%要考試喔!),然後逐年提高免試比例,達到「真」的百分百免試。 
選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 在學區內的高中
高職各校,有些學校會採全部免試登記申請;有些學校會採大部分免試登記申請;有些明星或特殊學校則只提供少數名額供免試登記申請。

但原則上,每個學區總免試名額會在七十五%以上,且逐年會提高。 當升學的窄門愈來愈開放時,如何選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就變得非常重要。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方向,身為國中生,也要開始關心各高中
高職學校的發展特色及校風。在國九選填志願時,較能依自己的性向及能力,去選擇較適合自己的學校。(一三年的特招學校及名額,將於一二年八月公布) 

特色招生,沒有學區限制 特色招生,就是要經過考試才能入學。考試招生的類型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考術科為主,專為具特殊才藝的學生而設。

另一種是以考學科為主,所謂明星高中或高中特色班,考試科目為國、英、數、自、社及寫作(學校可以視自己的發展特色加權計分評比喔!)。

此特招考試,在每年六月考試,且全國各學區是同一天舉行,你只能選擇一區喔。
 以一
三年為例說明,目前十五個學區中,大部分學區都會舉辦特色招生。

各區明星學校,如建中、北一女、一中、中女、雄中、雄女
……將保留多數名額,進行特招來選學生。一般高中,也可能會以或多或少的名額,以「特色班」(如英語科學語文數理資優班),進行特招考試來選學生。(各學區的特招可能採聯合招生,也可能學校獨自招生。

舉例:一
一年八月台北市教育局最新公布,一三年「基北區特招考試方案」將採自行命題、聯合招生。

並跳脫一般考科,改考「閱讀理解素養」與「數學素養」。「閱讀理解」考題將中、英文夾雜,英文以短文呈現,出題素材含科學、社會、文學、公民素養等,廣域範圍,不考背記與知識性題目,主要評量學生閱讀後心得與主張,檢視「學習力」。「數學素養」則強調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考法有別於傳統測驗,須提出申論及證明,解題方法更有多重選擇。總之,「閱讀理解力」將會是致勝的最重要利器。) 與免試入學不同的地方是,學生不必侷限在自己的學區報考,而是在十五個學區中,任選一區報考。

也就是,不論國中就讀哪一所學校,都可任選一學區進行報考特招。 所以,當孩子的心中有一個理想目標的學校,或對於第一次免試申請上的學校不太滿意時,可以參加六月的特色招考,但是必須放棄原來的錄取資格。 

目前,各縣市的高中、高職、五專皆積極辦學,使出渾身解數發展特色,希望吸引優秀的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只要孩子優秀、有實力,各校都想搶人呢! 超額比序致勝關鍵
:志願序及就近入學 從各學區超額比序項目中來看,志願序及就近入學的積分占很重的比例。 志願序指的是,「按照填選學校的順序算積分」。 

以一
三年基北區為例,共可以填寫三十個志願,志願序的滿分是三十分,第一志願到第十志願,從三十分起算,每一個志願序差三分,即第二志願拿到二十七分,第三志願拿到二十四分……依此類推;第十一到二十志願得兩分,第二十一志願到三十志願得一分。 

假設甲學生和乙學生除了志願序外的各項成績積分相等,但甲學生將
A學校填在第一志願,乙學生將A學校填在第二志願,那麼,甲學生在A學校的志願序方面,可以得到三十分,乙學生則是得到二十七分,最後的總積分光是這一項就差了三分喔! 一三年基北區的超額比序的滿分為一百分,差三分可是事關重大,這更凸顯出十二年國教希望學生適性選校,以及就近學習的重要性(很多學區也將「就近入學」列入積分),也就是說,把自己放對位置,要比放在別人眼中的最好位置來得好、來得妙。 

從多元角度評估志願序 要能把自己放對位置,就得了解自己,並了解各校特色。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在這裡也提供選填志願序時的考量,供各位參考。 

自我評估的途徑如下:

 
1.可由「各科課程」的學習,了解自己各科的能力。 如,在國中時數、理分數一向很高,但對數、理的學習並沒有熱愛感,有時還有吃力的焦慮感。那麼進建中、師大附中的數理資優班,對你來說是否放對位置?務必慎思評估。 

2.由各項活動及社團的參與,探索並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 

3.
藉由多閱讀,亦是可以自我發覺、自我挖掘的很好方式。 在校的學習,總是有一定課程的項目及內容進度,有時難以得到較廣或較深入的試探。

此時多閱讀常是自我了解,進而自我評估的最佳助力。 此外,輔導室也會對學生做各種性向測驗,測驗的結果,也可以列入參考。 一
三年基北區特招,這樣準備!

三年基北區的特招方案考法(詳見055頁),企圖讓學生廣泛涉獵,不限困於教科書、也不再陷於重覆背記的學習,而能習於思考、討論,不再為應付考試而學習。面對這種仿PISA的新考法,只要做到上課專注,上課就聽懂、學會,課後多看課外書並習於和同學分享,就不用太擔心。

又,如能再深耕第三章的進階功並落實共學,加上養成每週、每學期的規畫習慣,你一定會是明星高中爭取的學生。 在國九的迎戰計畫上,可分階段思考,進行每階段的內容規畫。規畫前,建議先進「
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網站(http://pisa.nutn.edu.tw/pisa_tw.htm),參考「閱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試題,這些題目就是用來測驗各國十五歲國中生的程度。先體驗過,當著手規畫時會比較有方向依循。 

教育和學習, 讓你亮起來! 雖然,十二年國教強調「人人有學校可念」,但這並不表示你可以「不唸書,玩三年」喔!反而,要趁著這一個「不必每天埋頭苦讀」的大好機會,學習更多知識,讓教育和學習,幫助你亮起來!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