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我靠家教,年薪百萬

【作者序】我的成功,我決定!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也一定有原因!一個人成功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可能關乎你的家庭環境、周遭朋友及學習資源是否豐富……而有所影響,但這些都比不上最關鍵的原因「你的決定」!

唯有自己,才能決定你要成為哪一等人,你的思想將決定你的行為,影響你的結果!

很多人會抱怨際遇不佳、環境不好、沒有貴人相助……是的,這些可能都是事實,但那又如何?你可以為你的不成功找一千個合理的理由,但這卻不會改變你沒有成功的事實。

美國有一位知名大律師,偶然被記者知道他有一個菸毒犯的父親,從小父親就常進出監獄,並且時常對家人動粗、施暴。這位律師也有一位弟弟,卻和父親同樣是前科累累的毒蟲。記者很好奇分別訪問兩兄弟:「為什麼你會成為今天的你?」同樣的問題,哥哥回答:「有這樣的父親,我還能怎麼辦?」(意思是指,只能靠自己奮發圖強啊!)吸毒的弟弟也說:「有這樣的父親,我還能怎麼樣?」(這麼爛的環境,這麼差的父親,我當然是有樣學樣!)

同一個環境,造就不同的成就,為什麼?差別來自於你是妥協環境,還是選擇積極思考,克服環境,突破困境,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大學畢業一年多後,我決定報考研究所,當時,我大學讀的是物理系,因此,理所當然要考物理所!補習一段時間後,我很厭煩老師的教學方式,因為他們不斷的說:這個要背,那個要記……我當時認為,如果只要強記硬背就足以應付考試,憑什麼要我來上你的課?我買書自己K就好啦!

後來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我恩師李杰老師的數學課後,開始轉變想法:「乾脆讀數學所好了!」當我要做這個決定的時候,離研究所考試只剩將近四個月了!而且考試科目幾乎全部是我沒學過的,就算我大學有學過的微積分,也幾乎沒有學校要考。

一次同學會,大家閒聊的時候,我告訴同學們我的想法,並且宣告:「我非台、清、交大不唸!」讀數學的同學告訴我:「不可能啦!我大學是讀數學系的,大三、大四又補習將近兩年,最後也不過考到輔大數學所,你還是多報幾間私立的比較實在啦!真的,聽我良心的建議!」我知道他並不是在「唱衰」我,而是真心的給我建議。

可是,我下定決心,尋找合適自己的讀書方法,按著我的步調付諸實行,四個多月後考完,放榜結果是:台大、清大、交大、中央、政大、中正、淡江七間全部錄取,並且清大和交大還是以榜首之姿錄取!當時我收到清大的成績單時,很訝異我的分數高過第一階段通過的門檻將近一倍,我還特地打電話給清大數學系辦公室詢問:「請問最高分是多少?」當時接電話的小姐瞄一眼考生的成績單,便報了一個比我低五十幾分的成績,我訝異的叫了一聲,小姐再仔細看一次,才報出了我的成績!我是第一名!我做到了!

在碩士班即將畢業的最後半年,父親過世了,身為長子,當然義不容辭扛起家裡的經濟,儘管我面臨的是關鍵階段,也從不皺一下眉頭!於是,我又開始瘋狂的接新的家教,以負擔家裡的房貸、弟弟的生活費、學費……等等。很早之前我就下定決心要考博士班,也曾經準備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可是父親過世後,我連眼前的碩士論文都還沒搞定,哪還有時間準備呢?到了同年四月,好不容易大部分的家教都告一段落,終於有時間準備論文了,我也在這段時間報名了博士班考試。在所有情況都對我不利的狀況下,身經百戰的我,仍不禁有點兒緊張、沒有信心。博士班入學考前兩週,我終於找出時間,看了三個晚上的書,然後就自信滿滿的進考場(儘管我讀的不到要考的十分之一吧!),最後,我不但考上,還是榜首!

我從剛踏入家教這個領域的菜鳥,歷經期待、緊張,到後來因為用心準備、廣泛學習,使得我的教學品質備受家長肯定,口碑廣傳。最近這幾年,我學生的家長,往往是上市、上櫃公司老闆,立委、醫師等,甚至還有電視明星透過管道找到我,希望我能教她。

這一切的一切,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好運,而是我腳踏實地的努力、付出才獲得的成果。回首我這十幾年的心路歷程,我發現,成功,其實有跡可尋。

無論是學習成果、考試勝利、教學成功,一切,都有方法。

真的,成功,只在於你的決定而已!

 

【書摘】
Lesson5準備,是一種自信!

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被問倒(當場解不出答案)的時候,我也不例外,但作為一個家教老師,為了建立教學的權威感,讓學生佩服你,第一堂課絕對不能被問倒。

家教達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當我開始接家教工作時,我會先思索:身為一個家教老師,要給學生怎樣的教學?要對學生有哪方面的幫助?學生和家長對我們有什麼期待?如果,我要請老師指導我課業,我會期待一個怎樣的老師?

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我要的只是一個解題能力很強的老師嗎?」「如果我請老師的目的,是協助我在升學期間的準備,老師是不是應該要有宏觀的視野?除了可以幫助我釐清問題外,還要有整體的教學架構、時間規劃與安排,讓我在這段期間完全信賴老師的指導,不必擔心只聽從老師的安排會不會不夠完善?」
對!家教就應該這樣!

站在家長的角度,有沒有其他的顧慮呢?「我請的老師,人品不知道怎樣?」「會不會把孩子帶壞?」「應該不會發生師生戀吧?」「最好可以給孩子正面影響,適時輔導他的狀況!」所以,家長比較重視的不外乎就是:孩子課業是否明顯進步,老師人品優良,學生性格、性情有好的轉變。

除此之外,學生和家長最重視的,當然就是課程的部分。我認為,一個善於教學的老師,除了上述特質之外,在具體的教學上,應該要有以下幾點特質:
1. 善於表達:口語要清晰,能夠將自己的意思完整表達讓別人聽懂。這是相當重要的!很多大學生的成績不錯,甚至聯考(指考)滿分,但是卻沒辦法把自己所知道的觀念交代清楚。這對於被指導學生而言,效果是很有限的!

2. 一定的解題能力:在家教課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題目與問題,我們也許沒辦法每一個題目,都在當下想到合適的解決方式,但這種比例絕對不能超過一定程度。如果量化來說,你「至少」要能解決95%以上一般性的問題(非超簡單或是超資優題),如果以次數來說,你每次上課被問倒的問題「絕對」不可以超過一題!

3. 融會貫通教材:你可以不用「自編教材」,但對課程的理解,不能只是落在片面的解題或局部的單元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及整體的觀點。

4. 妥善安排進度:上課前,要明確設定好短、中、長期的上課進度。每次教課,不能總是教到哪裡算哪裡,而沒有預定完成的目標,到了考前(段考、模擬考、升學考)才臨時猛加課!這樣不但上課品質不良,也會打壞學生讀其他科的進度或干擾其時間分配。當然,對家長而言,突然增加家教支出,也是一筆負擔!不過,若學生程度真的很不好,平常就要和學生及家長溝通,需適度加課,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段時間內密集加課,否則學生消化吸收的效果也不理想!

5. 良好的溝通能力:要適度讓家長瞭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是否遇到困難,需要家長協助。但若學生因為信任你而和你分享私密的心事,卻要適度的保密,這是為了維持學生對你的信任感及親切感,以便隨時瞭解學生的狀況,給予及時的幫助。

6. 負責認真的態度:稱職的家教不會因為私事而經常請假,有些老師(大學生)遇到自己期中考時,可能會連請兩週的假,這是很不好的!還有,對於自己不會的問題,要清楚表示,並且想辦法解決,不要當場亂掰解法或找理由搪塞。坊間有些參考書的解題並不正確,如果老師沒有事先準備,或是功力不夠的老師,只在上課前隨便瞄一下參考書的解法就上場的話,很容易因此用錯誤的觀念誤導學生。

教學要有備而來,不是即興演出
上述幾項特質,其實都可以靠後天的訓練補強。尤其是第二點和第三點需要大量的學習、思考和閱讀,除了準備課內的範圍外,還需要旁徵博引,多蒐集相關、類似的題材,做好歸納的功夫!俗話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有時,只解決課內範圍的問題,難免有些枯燥,所以不妨補充一些具趣味性或資優挑戰試題。如果適時加入相關的歷史典故,補充當時這個想法的原由,或是發展這個領域的目的……等等,也會讓學習更有意義。
從我當學生以來,便深信「解題」雖然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絕非學習的「目的」,如果能從學習過程中,延伸出許多有意義的想法,才是更重要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應付考試,解題在多數時間可能都是主角,這也無可厚非。所以,作為一個老師,基本的解題能力是必要的。
這些功力,都來自一次又一次的課前準備及不斷的累積、學習。同樣的範圍,每次備課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針對不同的學生,也要設計不同的表達方式。只要用心準備、設計教學內容,留意順序的安排,都會讓課程進行得更流暢,更完美!
教學,是種責任,更是使命,絕對需要有備而來,更不是臨場的即興表演。準備,只是為了完美的演出!

Lesson12「一般行情」不適用於我
什麼是「一般行情」呢?我的教學水準,豈是用一般行情來衡量的嗎?我要找的是追求品質、效果的家長,我要認同我的人付錢請我。

認同我的人請付錢請我!
由於教學是我擅長的,因此,不管是大學時期,或是後來讀研究所,我通常都是以家教和教補習班賺取生活費。由於我的認真和用心,我的家教鐘點在讀研究所時,從每小時700800元起跳,比起一般大學生、研究生已經算高的了。但是,每隔一段時間,當我覺得自己的教學又突破某個層次或是更精進時,我就會向新接洽的家教對象調漲鐘點費,但這只針對新生,舊生我不會主動漲價!(除了家長自己堅持要幫我加鐘點!)所以我的鐘點,就這麼從800→1000→1200→1500→2000→……一路攀升到可以和律師諮詢費相提並論的地步!(有沒有搞錯?只是教數學耶!)
雖然每一次我要調漲鐘點時,周圍都會出現不可思議的聲音,包括我的同學、學長、家人、朋友……都認為這不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一般行情」,可是,什麼是「一般行情」呢?我的教學水準,豈是用一般行情來衡量的嗎?我要找的是追求品質、效果的家長,我要認同我的人付錢請我。
我喜愛教學,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快樂!我不怕挑戰,不怕付出,也非常願意為我的學生付出,我難道不值這個價位嗎?我相信自己,也認同、肯定自己的價值!於是,我不斷找到認同我、肯定我、支持我的家長!而且我做到了!

Lesson25讀書要提綱挈領
關於讀書,很多人往往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卻總得不著心裡想要的!

有個朋友為了考研究所,花超過一年的時間準備,許多科目也都去上所謂補習班名師的課,甚至有些科目同時補了兩個老師的課,每天讀書,扣掉睡眠和吃飯時間,至少12小時。國家圖書館尚未開門前,就去排隊準備搶位子。即使生病,也只休息不到兩小時,又出現在圖書館K書!但是最後,他居然落榜了!不要懷疑,這是真實案例。

專注、掌握大綱,讀書才有效率

以下,就是尚明要和各位分享的觀念:

第一、讀書不是時間長就好了。很多人往往會問:「每天要讀多久的書才夠?」「一天讀十小時夠不夠?」「真的嗎?我有同學一天讀到14個小時呢?好害怕!」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觀念,成敗根本跟時間長短沒有太大的關係。但不是說「完全沒有」關係喔!

讀書,最重要的是專注的程度,一天花十小時在書桌前,但只有30%的效率,倒不如一天K三小時的書,卻有100%的效率,再將剩下的時間用來運動,逛街……這樣不但書有讀到,也沒有犧牲快樂跟健康!

至於每個人專心的時間都不同,在什麼樣的環境容易專心也不一樣,因此,只能靠試著更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狀況!

第二、讀書要能掌握全盤大綱,而非枝微末節。這不是要大家讀書不求甚解,我所謂的掌握大綱,是至少要來回讀兩遍,哪有人看過一次就能全部融會貫通呢?很多人看書是不看標題的吧?其實每一章節的主題都已清楚地寫在題目上了,看過主題之後,也許是某個定理、某個方法的名稱……不管是什麼,注意一下主題是什麼之後,再開始讀內容,第一次讀不需要弄懂全部的內容,輕鬆的讀就好,凡遇到不懂的,就跳過繼續讀,直到把內容略讀過一遍。這時候,你應該已經看到主題所要強調的內容在哪兒出現了,也許細節仍不太清楚,沒關係,只要先把內容試著分出幾個段落,這些段落就是帶你一層一層進入主題的關鍵--為了讓你清楚這個主題,必須先有A這個結果,並且推到B,再配合C的想法,就得到我們要的結果了!

不論是大至一整章的內容,或是小至一個題目、一個定理的證明,也都可以如此操作!只要掌握大綱,整個章節、整本書,都可以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概念。

當你對大綱有認知後,再細讀一遍,但此時要時時提醒自己從大綱的基礎去理解,第二遍就會讀得比較順了!若還有不懂,一樣先跳過,等讀過了更大的範圍後再回頭看,應該就很清楚了!有時候你會覺得某個觀念很難懂,其實只是因為你還沒看過更難的內容,若繼續往後看,不要卡在那裡,當你再回頭時,就會突然恍然大悟!

當然,若你手邊還有其他相關參考書籍,不妨多利用,交互參考不同作者的想法與詮釋,會讓你獲得更多!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