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精準學習:「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臨界知識?

在談臨界知識之前,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知識?

我們學了很多年知識,但什麼是知識,似乎一下子說不清楚。比如:「回」字有四個寫法是知識嗎?朋友圈裡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識嗎?羅輯思維「得到」App中的課程音頻是知識嗎?

這些內容是不是知識,答案可能見仁見智,不過有一點我們可以達成共識:它們都是資訊。

在我的定義裡,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也就是說,上述三條資訊是不是知識不是一個客觀存在,它取決於瞭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

如果你讀了一篇文章之後點頭稱是,然後生活照舊,那麼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類似文章一樣,都只是一個資訊。只有在你讀完一篇文章、瞭解一個觀點之後,受到啟發,改進了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這個資訊才是知識。

換一種角度看,衡量你的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是:學習之後,你解決問題的思考和方法是否得到改變。如果你學習後和學習前,思考和行動都一樣,那麼顯然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閱讀,它就只是一些資料;而當你閱讀了內容之後,它就成了資訊;但只有你知道如何改變你的行動,資訊才變成你的知識。

因此,本書對知識的定義就是:那些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

但是,知識之間是不平等的。有些知識要比其他知識能夠更加深刻地改變我們的行為。比如,你知道從山頂上滾下的石頭速度會越來越快,因此你懂得利用這一資訊,當遇到土石流的時候就會往山體兩側跑,而不是試圖順著山谷與石頭比賽。

石頭會越滾越快,對你便是一個有用的知識。

不過,如果你懂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你就不僅能夠解釋為什麼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可能想辦法造出火箭。

像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這樣能夠更廣泛、更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我稱為「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套用了核子物理學中的一個名詞:「臨界質量」。臨界質量是指要產生核爆炸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只有突破這一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核爆炸。與此相似,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可以對我們生活的許多面向進行指導。而當你儲備的臨界知識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驚人的威力。

身為一名旅遊景點景觀規劃設計的諮詢師和創業者,我要接觸各種人,尋找大量的資訊和資料,協助客戶更好地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在不斷高強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人們犯下的許多錯誤,往往源自漠視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而對這些原則的熟練應用,能讓我們在面對全新問題時有更精準的判斷,進而解決方式往往會比大多數人要好。這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便是可以發生裂變的臨界知識。此後,我對於如何發現這些臨界知識,並將其應用到生活中產生濃厚興趣。

我在探索這一主題的過程中慢慢發現,通過正確的訓練,我們能夠洞察一些原則,而通過對這些原則的應用,我們甚至能夠預測與控制未來,進而創造驚人結果。這並不是宣揚超能力的迷信,而是人情練達、洞明世事之後的智慧結果,我甚至還找到一位運用此方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模範榜樣:查理.蒙格。

查理.蒙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巴菲特的導師。白手起家的他憑藉不斷總結那些重要而基本的原則──臨界知識(查理.蒙格稱之為「普世智慧」),成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億萬富翁。他本人也不斷向世人介紹此理念,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甚至能夠找到他總結出來的模型與技巧。

然而,即使查理.蒙格公布他關於臨界知識的「答案」,對我們而言也很難有直接幫助。我們只有真正理解為什麼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影響更有決定性作用,這些知識要在怎樣的場景裡才能發揮作用,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項臨界知識。也只有訓練自己去發現和總結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臨界知識,才能讓這一能力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幫助。

如何發現和應用臨界知識,正是本書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核心內容。

在海量資訊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拚什麼?

我自己有這麼一個總結,中國過去30年的社會發展,從認知優勢的構建角度看,大概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

這個階段大概是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市場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在商業競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過去在制度轉型中憑藉大膽「下海」獲得紅利的企業家,在市場逐步規範的過程中漸漸隱退。而90年代到2000年,大學生是非常吃香的人才,學院派加入市場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競爭對知識的需求。代表性事件是這一階段各種諮詢企業、廣告公司等知識密集型行業蓬勃發展。

第二階段: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

從2000年開始差不多持續到現在,是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的時代。在這一階段,國內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打破了知識獲取範圍的邊界,過去在少數圈子裡傳播的專業知識,現在可以非常方便地被我們獲取。因此,知識數量構建的優勢被瓦解;相反地,以更快速度獲得最新知識,成為新的競爭優勢來源。由於互聯網行業被改造得最徹底,這一情形在互聯網中的表現也最典型。在2000年之後的相當長時間裡,中國互聯網發展基本上就是越來越快地學習國外產品的過程:從門戶網站開始,到搜尋引擎、SNS(社交網路服務)、微博、線上視頻的發展,無一不是如此。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現任美團網首席執行官王興,他的校內網、飯否和美團,無一不是第一時間引入美國快速興起的產品,Facebook、Twitter、Groupon(美國團購網鼻祖)。這種依靠知識獲取速度構建的優勢,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力量。

第三階段:知識深度構建認知優勢

第三個階段,是我認為現在可能已經慢慢到來的、知識深度帶來認知優勢的時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像TED(一家致力於傳播創意的非營利機構)、譯言網、智慧網頁翻譯技術的發展,國外新的思想理念引入國內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時眾多行業的媒體在激烈競爭中,基本上都把報導國際最新發展動態作為基礎內容,使得優先獲得國外資訊這一方法帶來的先發優勢越來越弱化。比如,在羅輯思維旗下的音頻App「得到」上面,你可以只花199元訂閱《前哨‧王煜全》,第一時間獲得過去只有少數人才瞭解的全球科技創新風口;或者訂閱萬維鋼的《精英日課》,把西方經濟、社會、科技、哲學界思想的新突破第一時間收入囊中。這種以極低成本獲取第一時間資訊的現象,使得速度優勢被極大瓦解。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產品和創業方向可能會越來越同質化,對熱點、風口的追逐也越來越密集。這也是近年來所謂的「風口」轉換速度越來越快,而每次風口的能量也越來越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在知識數量相似和知識獲取速度相似的情況下,我們的產品和策略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可能越來越取決於知識的深度。

對同一個產品和專案,理解的深度不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王興的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中勝出,不僅僅是因為他第一時間看準了團購這個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眾多競爭者中是看得最深刻的。介紹王興創業十年經歷的書籍《九敗一勝》提到,當其他團購網站在大打廣告戰的時候,美團王興堅持不加入廣告大戰,而是堅信決定團購事業的關鍵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別人用於廣告的錢,投入系統開發和效率提升。最後美團的勝出成就了「新美大「這個互聯網新巨頭,可以說是知識深度的勝利。

有意思的是,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後,王興說了這麼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我們都對「知識改變命運」耳熟能詳,然而改變命運的不再是知識數量這一維度,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深度。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對知識進行管理,而管理知識最重要的並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知識管理的核心實際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因此,對我們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怎樣才能提升認知深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才算深度認知?

讓我們先看幾個例子。比如,有人問:「為什麼北京房價那麼高?」有兩種答案。第一種回答:「都是炒房團搞的!」第二種回答:「北京的土地供應稀缺,而高購買力人群又過度集中,所以推高了價格。」

再比如,有人問:「怎麼增加團隊的認同感?」第一種回答:「主管要經常開會強調!」第二種回答:「人的認同感來自全力以赴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參與的儀式感都很重要。」

這些回答裡,你有沒有發現第二種回答似乎比第一種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種回答稱為有深度的回答,那麼第一種回答就可以稱為簡單的回答。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別:

1.從形式上看,簡單的回答往往是對具體的問題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卻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

2.從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簡單的答案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者資料分析支援的結論。

3.從答案的效果上看,簡單的答案往往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夠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我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

所以,有深度的認知能力是這樣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理解了什麼是深度認知,讓我們再進一步思考:通過深度認知得出結論,往往能解釋相似情境中的很多問題。在這些結論中,有些結論經過了更為廣泛長期的驗證,也在更普遍的領域具有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那麼,這些結論就是我們說的臨界知識。

所謂「臨界知識」,便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我們便能開啟學習的「少即是多」「四兩撥千斤」模式,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提高學習效率,可能是每個讀書人都在追求的。可是能不能很好地做到,就是另一碼事了。關於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一個典型的案例。

2015年突然冒出來一個行銷公眾號,叫「李叫獸」。他的文章如〈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做市場的人,不一定知道什麼才是「市場」〉〈為什麼你有十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等,在朋友圈傳播極廣,每分鐘閱讀量超過10萬。

如果只是傳播廣也就罷了,可他的每篇文章還都很有深度,很多做了多年行銷的從業人員也在認真研讀。最讓人吃驚的是,作者是個90後!

我第一次看到的李叫獸出品的文章是〈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當時看了這篇文章後的第一個反應是:「小馬宋的文章怎麼沒火?」因為此前小馬宋講過同一個原理,他用的不是「自嗨型文案」這個措辭,而是更有視覺衝擊力的一個詞:「鑲金邊的狗屎」。為什麼講同一個概念,李叫獸的文章會更火爆?我就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結果我發現,李叫獸,本名李靖,2010年才參加高考,考入武漢大學市場行銷專業,2014年大學畢業。大學本科學習的市場行銷知識,多數人畢業後是沒法直接運用到工作中的,可是李叫獸2015年就開始給行銷工作多年的「老司機」指路了。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你想想,同樣是混行銷圈的達人,羅輯思維創意顧問小馬宋老師也挺有名了,可是小馬宋老師是70後啊,而且人家是從報紙開始到4A(美國廣告代理協會)廣告公司一路幹過來的。小馬宋老師比咱牛,那是應該的,可是剛畢業的90後就比咱厲害,和誰講理去呢?

如果我們關心為什麼李叫獸能夠快速成功,倒不如問一個更加普遍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為什麼那些在行銷行業工作了十來年的「老司機」,會說一個90後的專業文章好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在我看來,問題不是我們不夠努力,不是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的努力有一個重大的誤區。我們一直把時間花在想辦法提升「技術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認知效率」。

讓我們先看看,李叫獸的文章究竟講了什麼。以〈為什麼你會寫自嗨型文案?〉為例,文章定義了兩種類型的文案:X型與Y型。

李叫獸認為,X型文案是指把本來平實無華的表達寫得更加有修辭,用詞對稱,詞彙高級。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這個簡單的表達寫成「樂享生活,暢意人生」。而Y型文案不一樣,其文案往往並不華麗,有時甚至只不過是簡單地描繪出用戶心中的情境。比如,同樣表達「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會寫成:「你寫簡報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裡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辦公室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李叫獸這篇文章在結語處告訴我們:「有些人寫文案是為了感動自己,而優秀的文案是感動用戶。」

看完文章,很多人瘋了:「哇!說得太棒了!」「太深刻了。」李叫獸在他的年終總結裡還專門引用過一個用戶對這篇文章的評論:「振聾發聵!!此文對品牌和廣告業的典型意義幾乎是里程碑式的,值得一讀再讀,接著反復讀!」

用戶評價如此高,當然是因為大家從中受益了。不過這個問題真的是里程碑式的,第一次被李叫獸發現的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此前有無數人討論過。比如在奧美創始人奧格威的經典著作《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中,奧格威就說過:「不要用最高級形容詞、一般化字眼和陳詞濫調。講事實,但要把事實講得引人入勝。」

再比如,另一個廣告界達人克勞德.霍普金斯也說過:「高雅的文字對廣告是明顯的不利因素。精雕細刻的筆法也如此。它們喧賓奪主地把對廣告主題的注意力攫走了。」70年前的聲音,換個說法,放在今天仍然是閱讀量超過十萬的微信公眾號。

事實上,任何一個廣告/文案從業人員都知道洞察與言之有物是最最基本的入門準則。但是,我們看到李叫獸的文章,仍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為什麼?

想一想,下面我列舉的概念你是不是都知道?市場均衡、使用者視角、看不見的手、認知偏差、複利效應、邊際成本、規模效應……

然後呢?你每天的工作生活裡是只有看到它們時才能想起它們,還是你遇到問題時它們就會主動出來?如果你真的明白使用者視角,那麼對於李叫獸、奧格威和霍普金斯說的,你就都不會覺得意外,他們只是在印證一個你知道的道理罷了。

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

我們買來專業經典著作,報名參加培訓,參加行業沙龍,向經理學習業務知識,給客戶分析專業知識,掌握了PowerPoint 2016的最新功能。我們努力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套路,對我們的工作越來越駕輕就熟,但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湧入:我們需要繼續看新的書籍、新的文章,學習新的軟體、新的套路。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不斷掌握應對具體工作場景和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術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我們遇到每個新問題都要學習新知識。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瞭解問題本質,瞭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像背後的實質,那我們就是在提升認知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發現,很多看似全新的問題,其實只不過是狡猾的舊問題換了一身裝扮再次出現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換了一個說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一直無法提升,就是因為我們掉進了追逐技術效率的遊戲圈套:我們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學習的新知識就越多。而這,讓我們陷入了學習的「老鼠賽道」。在老鼠賽道中,我們看起來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實是在原地打轉。

要想從老鼠賽道中跳出來,我們就要努力提升認知效率;而要提升認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動效能的槓桿點──臨界知識。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花80%的時間,用在這20%的關鍵問題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時間花在各種知識上。

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究竟該學習什麼知識,才能提升認知深度和認知效率呢?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