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王陽明安頓生命的智慧

王陽明的人格與性情

 

如何閱讀本書

這本書是要描述一位懷抱崇高理想的人,如何在艱難險釁的環境中,憑著決心與勇氣,自我鞭策激勵,突破存在與思想的困頓徬徨,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磨鍊,不斷地超越自己,最後終於實現生命理想的過程。

這是一位認真生活的人自我發現與自我完成的過程,在他的身上,我們見證了存在的勇氣與智慧,他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

要理解王陽明的思想,首先要認識他的人格與性情,因為中國傳統思想以生命實踐為第一要務,個人學說都要能落實在生命中,用陽明自己的話就是:「體究踐履,實地用功。」才有意義。如果學說與自己的生命、人格無關而無法實踐的話,思想家就把這種學說稱為「空言」,認為它毫無意義。中國傳統的哲學是哲人在生命的實踐體悟中逐步發展出來的,因此要瞭解一位思想家,除了要理解他的學說外,更重要的是要瞭解他的人格與性情,並時時與他的思想相印證,用思想來檢驗他的人格,用人格來驗證他的思想。

 

自雲端降生的孩子

王陽明是明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明代理學運動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追求的是聖賢之路,他自十二歲即立志成聖,顯現他不平凡的生命氣質,這種不平凡的生命氣質也反映在他不平凡的出生傳說。

傳統中國人認為人稟天地之氣而生,因此人天生就有不同的氣質稟賦。宋明理學家雖然相信人人皆可成聖,也應該追求成聖之路,因此氣質是可變化的;但是相信氣質可變化,並不代表所有人的先天氣質都是一樣的,中國人更相信不凡的人既稟不凡之氣降生,他出生一定會有異象。這種神奇的信念也出現在陽明誕生的傳說中,據《年譜》記載,陽明誕生那晚,祖母夢見一位身著紅衣的神人自雲端降臨,並送來一位嬰兒給陽明的母親。當祖母從夢中驚醒時,就聽到嬰兒啼聲,陽明已經誕生,因此祖父就為他取名「雲」,來紀念陽明不平凡的降生。

由這個命名,可以想見祖父希望陽明的降生為這個家庭帶來希望與福分,因為一個人的名字代表了長輩的期許,《易傳》中說:「雲從龍,風從虎。」雲在中國本是祥瑞的象徵,而龍更是偉人的象徵,陽明不平凡的出生傳說,代表周遭的人相信他有不凡氣稟,更期盼這孩子將來會有傑出的成就。

 

五歲才會說話

世間事常與願違,陽明帶著父母的期望來到這世界,但出生後的陽明不但沒有特殊表現,甚至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直到某天,他與一群孩童嬉戲時,一位僧人經過,對著他說:「好箇孩兒,可惜道破!」就傳統說法,不凡的人既是稟天地靈秀之氣降生,因此一出生就帶著不尋常的天意,此即「天機」;但中國人相信天機不可道破,否則會有不良影響,而陽明的名字恰好洩漏天機,因此阻礙了他的發展,所以不會說話。陽明的祖父是學識淵博的學者,一聽僧人之言便即了悟,因此替陽明改名「守仁」,後來陽明的一生正符合這個新名的義涵──堅守仁德。

「仁」是孔門的最高德行,實踐仁是人一生的責任,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意思是說:君子一輩子都不可以離開仁,即使是吃一頓飯的短暫時間,或是在倉卒、動亂、困頓之時都應堅守仁。陽明的良知學就是要實踐孔子的仁學,後來也證明陽明一生即使飽經磨難,甚至面臨死亡的威脅,他也沒有拋棄對仁的信念。

 

做天地第一等人

陽明十一歲時,來到京師。有天和祖父遊金山寺,祖父與朋友酒酣之際,打算賦詩,卻一時未成,這時身旁的陽明立刻寫了一首傳誦後世的詩: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

 

中國人相信「文如其人」,認為詩文風格正是作者人格的客觀化表現,而少年時的詩更可以見出一個人未經教育或世風改造的天生氣質。這首詩文字雖不高妙,卻表現驚人的氣魄與自信,顯示陽明屬於豪傑的天性。後來他的良知學打破了程朱理學在思想界主宰的權威地位,他相信自尊自立的道德主體性,正是這種超邁生命氣象的表現。陽明一生的學說及功業也真的像石破天驚一樣,震撼那個時代。

王陽明十二歲進入私塾讀書,但性格「豪邁不羈」,父親因此非常憂心,只有祖父深知這孫兒的不凡。有天陽明與同學走在長安街上,一位相士驚異他不凡的相貌,並向他說:他天生蘊藏著成聖的種子,只要自我惕厲,不斷修養,最後必能圓成聖果。相士的話似乎觸動了陽明埋藏生命深處的天性,從此陽明讀書時就能靜坐凝思,似乎一步一步在探索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

陽明在私塾讀書時,有一天突然問老師:「什麼是第一等事?」這樣的問題代表發問者對生命方向的興趣,老師回答說:「只有讀書登第吧!」這答案正是當時流行的世俗價值觀,而陽明的父親正是憲宗成化年的狀元,這被視為是士人的最高榮譽,因此老師當然希望陽明效法父親,讀書登第。但年幼的陽明對老師的答案感到懷疑說:「登第恐怕不是第一等事,或許是讀書學聖賢吧。」

成聖本是宋明理學最高的目標,也是儒學的終極理想,陽明脫口而出就接上了理學的核心問題,顯見他不平凡的生命氣質。然而這只是「靈光乍現」,十二歲的孩子恐未能真正自覺理解聖賢的人格內涵,而如何成聖也是不甚了了,因此做聖賢的理想並不一定是真正自覺立志。但這衝口而出的回答就表現了陽明非凡的氣質,這種生命理想彷彿與生俱來一般,很自然的表現在行為上,像一顆種子埋藏心中,陽明的一生就是這顆種子開花結果的歷程。

陽明雖然靈光乍現,以做聖賢為天地第一等事,但他的生命尚未能真正安定下來,他還在摸索自己的道路。豪邁不羈的陽明開始表現他獨特的生命情調,這種氣質使他想成為建功靖亂、馳騁沙場的英雄,他認為這才符合孔門文武兼備的儒者形象,因此他無法安下心來做一個乖巧讀書的孩子。

這種氣質在明代馮夢龍所寫的《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有生動的描寫,該書載:陽明十二歲進入私塾,卻不肯專心誦讀,每次偷溜出去和同伴嬉戲,並製作大小旗幟,吩咐大家持旗站在四邊,而陽明自己當大將,居中調度,左旋右轉,彷彿是戰陣之勢。有次,恰好被父親見到,大怒說:「我們家世代以讀書顯名,為何要做這樣的事呢?」沒想到陽明反而問父親說:「讀書有何用處?」父親回答:「讀書則為大官,就像你父親能中狀元,皆靠讀書所助。」陽明又問:「父中狀元,子孫世代還是狀元嗎?」父親回答:「狀元只限本人。所以你若要中狀元,還是去勤讀。」陽明一聽,笑說:「我不希罕做狀元。」父親一聽更加憤怒,因此拿起棍子責打他。

書中的陽明是一位充滿領袖氣質的孩子,也帶有叛逆性格,這種孩子的自我意識當然非常強烈,常常執意要走自己的路,因此他不認為像父親中狀元是天地第一等事。陽明後來甘冒天下大不韙,提出不同於已成為朝廷官學的朱子學說的主張,在某層面來看,也是這種性格的流露。

王陽明自脫口而出做聖賢的志向後,他的一生雖經波折動盪,但最後憑著個人的毅力與勇氣,終於實現這不平凡的理想。他的一生證明道德的自我實現是操之於己,不假外求,人只要有決心去追尋自我,人就可以無懼世俗毀譽,真正做自己。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