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

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的重要訊息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生存目的」誕生在這世上。

也就是說,我們各自背負著必須在這趟人生中達成的「某個目標」。那個目標,也許是為眾人或世界帶來貢獻,或許是博愛世人,又或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

我們在從事與生存目的相關的活動時,會感到幸福。以真實的自我生活,能讓我們覺得充實。

這種現象就像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倡的「需求階層理論」中,滿足最高層次自我實現需求的狀態。

對人類來說,依隨生存目的生活是無上的喜悅。

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大多難以照這種方式生活。只要活著,我們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依循社會的規矩。藉由達到社會的要求,以大眾期待的方式生活,並逐漸形塑出「社會自我」。

然而,形塑出的社會自我,與自己的生存目的不符的事例卻相當常見。

舉例來說,即使有著「想當演員」「想成為小說家」的夢想,周遭的大人卻極力反對說,「夢想能當飯吃嗎?找個穩定的公司好好工作!」。這就是非常簡單明瞭的例子。

很受歡迎的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在一九四九年著作的論文中提到,「有另一位齊克果」(收錄於Diamond社刊《已發生的未來》)。

這篇論文中出現「社會自我」及「心靈自我」這兩個詞彙。以我的說法來表示,就是「社會自我」和「真實自我」。

在這篇論文中,杜拉克表示人類一般都選擇以社會自我生存,而且社會自我和心靈自我彼此並不相容。

因為論文作者是杜拉克,我很期待看到他去尋求兩者該如何折衝共存的方法。但對杜拉克這種大人物來說,找出融合兩者的方法也很困難吧。

就像先前提過的,只要是人,無論誰都有想追尋「生存目的」的欲望。因此在社會自我及真實自我之間不斷拉扯。

有拚命覺得自己必須一直回應來自社會期望的人;雖然罕見,也有視社會期望為耳邊風,貫徹真實自我的人。不過,大多數的人仍選擇社會自我,徹底壓抑真實自我。

「做這種事會被罵」「我只有這點能耐,放棄吧」「走這條路的話,就沒辦法過像樣的生活」……等。

社會自我會透過各種先入為主的臆斷及自我形象,來阻止真實自我追尋生存目的。

古今中外的歷史都曾證明,若徹底壓制民意,終會出現抵抗或叛亂。這種與社會情勢相同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人的身體上。

那個抵抗或叛亂就是「疾病」。被社會自我封印在深處的真實自我會認為,如果不能追尋原本的生存目的,就算身體健康也毫無意義,接著製造出各式各樣的疾病。

換個角度來看,這種情況也能解釋為來自真實自我的訊息。

換句話說,真實自我利用疾病,告訴我們現在的生活跟自己的生存目的不同。

視疾病為「敵人」,就無法遠離它

即使罹患的是同一種疾病,痊癒的情況也會因人而異。有人能確實的遠離疾病,也有人甚至更加惡化。

近三十年來,我藉由傳授指導及諮商等方式,協助許多人告別疾病。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究竟為何,是我一直以來的研究主題。

造成兩者的極大差異之一,就在於是否將疾病視為「敵人」。

成功遠離疾病的人,都沒有視疾病為敵。當然,在剛開始的階段,許多人都會視疾病為敵人。只不過,不再生病的人逐漸察覺到,疾病其實是來自真實自我的訊息:「你現在的生活,偏離了原本的生存目的喔。」

接著開始面對疾病,與真實自我對話。然後對真實自我道歉:「抱歉,一直以來都無視你」,再慢慢與它和解。

到這個階段,大部分的人會開始擺脫社會自我的束縛,追尋原本的生存目的。

當他們察覺到的時候,已經成功擺脫疾病了。

一位第二期乳癌就痊癒的三十歲女性,一直以來都有著想把自己想說的話寫成文章的想法。只是她認為自己沒有寫文章的才能,而且光靠寫作也不可能會有收入,於是決定放棄,壓抑著這分心情。雖然這導致她乳癌發病,但另一方面,正因為罹患了乳癌,她才終於變得能面對真實自我。

她開始傾聽疾病傳達的訊息,最終找到至今深埋在內心深處的生存目的。然後解開深鎖至今的封印,下定決心不再找藉口,在工作空檔找時間寫文章,並且開始實踐。

她說實際開始寫作之後,比想像中還開心,也感覺到活著的意義。自己也變得不太在意有乳癌這件事。

某天,當她久違去醫院追蹤檢查時,發現癌細胞竟然消失了。

為什麼視疾病為敵人時,會無法擺脫疾病呢?所謂的敵人,就是要戰鬥的對手。

因此,我們會傾向於選擇能打倒並根絕疾病這個敵人的治療方式。比方說,大量地服用藥物,如果是癌細胞就選擇放射線治療或切除手術等。

我們用盡各種手段,拚命消滅或是切除體內的病灶。但是,這個做法只是持續無視真實自我,做那些針對症狀的醫療處理,無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疾病原本就是來自被封印的真實自我的訊息:快察覺我的存在!活出真正的自己吧!

繼續無視這個訊息的話,不管做了多少表面上的治療,也很難徹底消滅疾病根源。

所以病症才會很難痊癒,或者就算暫時痊癒也很快復發。如同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疾病會惡化,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你仍徹底無視自己的存在,所以真實自我決定,「既然如此,那就用更糟的狀況讓現在的你察覺吧」。

再強調一次,疾病絕對不是敵人。

我們容易將疾病視為「討厭的東西」「壞東西」。無論是誰都希望不要生病,不過只要有這種想法,就無法遠離疾病。

我經常告訴客戶:

「疾病是即使被討厭,也積極地想讓你察覺到真實自我的使者。你要把它當成敵人,用治療殺了它嗎?」

請試著傾聽疾病拚上命也要傳達給你的訊息。

執著於不想失去的事物,就會不斷生病

疾病一直很難痊癒的原因,除了因為我們將之視為敵人之外,也取決於不想失去因生病而好不容易到手的東西。

例如因為生病,父母、伴侶或小孩變得很溫柔;因為生病,能擺脫照顧父母的責任或討厭的公司業務等。

如果痊癒的話,我們就會失去這種舒適的關係或狀況。由於下意識害怕失去,即使意識上想著「想治好病」「想變健康」,潛意識卻認為「不想痊癒」。

換句話說,是自己「想生病」才生病的。這樣一來,無論多久都沒辦法痊癒。

若真心想擺脫疾病,重點是能否下定決心做好病癒後失去自己偏好的人際關係或狀況等覺悟。因疾病帶來的美好關係、以疾病為藉口而獲得的暢快環境……做出放棄這些舒適條件的決定,就是關鍵所在。

做決定是一開始必須著手的事。實際上開始實行後,模稜兩可的態度是無法繼續的。所以不管對誰來說,下定決心前都得耗費相當多精力。

話說回來,人會生病,其實就代表那個人偏好的關係或狀況,已經偏離原本的生存目的或真實自我。緊抓著那些東西不放,便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

等到漸漸了解這件事後,你會開始放棄那些導致久病不癒的關係及狀況。在放棄那些原因的同時,疾病也跟著慢慢消失。

這是罹患乳癌末期二十多歲女性的案例。

她的丈夫與她的好友外遇,不知何時竟已發展到與半同居的關係。她說丈夫變得偶爾才回家一次。

也在這時候,她開始出現乳癌的症狀。經檢查發現癌細胞時,已經是末期了。

一開始我便對她說:

「請立刻離婚,不然妳沒辦法痊癒。」

因為在聽到她的狀況後,我能馬上感覺到她罹患乳癌都是因為和丈夫之間的關係所致。

換句話說,她為了挽回漸行漸遠的丈夫,讓自己罹患乳癌。因此,認真想告別乳癌的話,除了斷絕與丈夫的關係外沒有其他辦法。

她聽從了我的提案,搬出以前跟丈夫同住的家,開始一個人生活。只不過,她心裡還是忘不了丈夫,仍然有所依戀。

另一方面,她也持續尋求對自己而言真正的生存目的是什麼。在她慢慢找到目標的同時,終於發現為了依循自己的生存目的,不能再浪費時間在丈夫身上。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堂課上與她的互動,她突然露出發現了什麼的表情,並對我說:

「梯谷老師,我的『癌症末期作戰』失敗了!」接著開始開懷大笑起來。

一切發生得太突然,我不禁問:

「怎麼回事啊?」

她回答:

「我覺得如果要挽回他的心,微不足道的方法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才讓自己得癌症。可是到頭來,他還是沒回到我身邊。而且就算他回心轉意,我也不得不繼續與癌症相伴。所以才說,我的癌症末期作戰失敗了。」

聽到這段話,我確信她的癌症會漸漸消失。

因為她下定決心和丈夫斷絕關係,做好依循自己的生存目的活下去的覺悟。

之後,她的乳癌好了一半。癌症帶來的各種不適也逐漸好轉。

為了「它」,我要告別疾病。你的「它」夠明確嗎?

假設,你現在罹患了某種疾病。你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你是為了什麼要擺脫疾病?」

這個問題是我在面對客戶時必定會問的提問。

得到的回答大致上都是,「不想因為癌症而死」「因為想擺脫疼痛」「想找回健康的身體」。

可是,這種答案很難讓你告別疾病。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回答只是專注在迴避眼前的生病問題而已。「總之想把病治好」「無論如何都想讓疾病消失」,僅專注在這之上。

迴避的點在於沒有疾病消失後的計畫。

再強調一次,疾病是來自偏離真實自我的訊息,告訴我們沒有照著出生時的生存目的生活。

察覺到這個訊息的意義,開始依循生存目的活著,我們才能告別疾病。

對於「你是為了什麼想擺脫疾病?」這個問題,為了做到「它」,我要告別疾病,這個「它」如果不夠明確,疾病就很難消失。

要做的事如果不夠明確,大腦也不知道該打造出哪種身體。

就像是明明搭上了計程車,卻沒有告訴司機目的地,這樣連精通方向的司機也會迷路。

相反地,如果要做的事很明確,而且符合生存目的的話,大腦就會為了實現這件事開始行動。因為,大腦原本就具備這種功能。

美國某間大學的大腦科學實驗中,對受試者提問「去年的生日做了什麼?」,發現控制身體運動神經的大腦區塊毫無動靜。但是改問「今年的生日想做什麼?」,控制身體運動神經的大腦區塊便開始活躍起來。

也就是說,如果將焦點放在過去,身體的運動神經等部位不會有任何變動。可是,若將焦點放在未來期望的價值上,控制身體運動神經的大腦區塊就會活躍起來,開始打造能取得那個未來的身體。

所以,必須明確定義為了做到「它」,我要告別疾病。當目標變得明確,大腦會得出為了「它」,必須要有合適的身體狀態的結論,因而恢復健康。

不單是健康,當「這種情報是必須的!」「必須架構出這樣的社會網路」「需要這麼多錢」等都變得明確,大腦會往收集或是架構這些東西的方向持續行動。

過程中,或許會有絞盡腦汁也想不到目標的人。

不用擔心,不管是誰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生存目的。

有關告別疾病後想做的事,我常請那些「腦袋一片空白」的人慢慢回想自己小時候的記憶。具體來說,我會問「你以前都玩什麼?」「那時候喜歡什麼?」「有努力做過哪件事嗎?」等,跟對方一起在過去經歷的各種事件或體驗裡尋找「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的原因。

然後,你會想起自己想做的事,深究想做的事之後,往往會聯想到現在想做的事。

你並不是沒有想做的事,只是它藏在內心極深的地方,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裡。就像把珍藏的東西放在櫃子或抽屜深處,結果連東西的存在都忘記了。

如同之前提到的,封印一定會解開。

用本書介紹的方法解開束縛自己的封印,讓想做的事情或生存目的浮出水面,找回自己原本的人生吧。

在「想做」上努力的人,不容易生病

我們的身體分成容易生病跟不容易生病的兩種狀態。

這個道理相當簡單,人若持續「避免危機模式」就容易生病。另一方面,人若適度維持「成長模式」的話,就不容易生病。

這從身體構造來看也相當明確易懂。

避免危機模式會在自己遇到覺得「危險!」的情況時出現,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反應。

這時,我們通常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採取「逃跑」或「戰鬥」其中一種反應,身體當然也會進入因應該反應的狀態。

具體來說,血液會開始聚集到肌肉,使肌肉處於能隨時動作的狀態。循環到內臟的血液也會因此減少,使內臟機能下降。如果要舉例的話,就像對內臟說「你得不吃不喝地工作!」一樣。這種情況會讓內臟進入「叛逆」狀態,工作速度開始變慢。

另外,因為要輸送足夠的血液到肌肉,心跳會開始加速,脈搏也會變快。再加上為了使血流順暢,讓血管收縮,於是血壓跟著攀升。

其他,像大腦跟神經,也為了能隨時應付各種情況而保持在興奮狀態。

當避免危機模式持續,代表這個狀態已經常態化。不但內臟機能低落,血壓也居高不下,大腦跟神經都不眠不休……

若持續下去,當然會一直消耗身體組織,人就變得容易生病。

另一方面,成長模式是舒緩緊張的狀態。因為不需要做任何因應危險的準備,不管是肌肉還是內臟的血液循環都相當充足,機能也會變好。

因為全身都處於放鬆狀態,心跳相當平穩,血管也跟著擴張,血壓恰到好處。全身的血液循環都變好,所以送到各部位的營養跟氧氣也非常充足,對身體來說是非常理想的狀態。適度維持成長模式的話,人就會變得不容易生病。

然而,人比較容易進入避免危機模式還是成長模式,深受「自我內部的用詞」和「動腦習慣」影響。

也就是說,即使遇到同一件事,根據一個人的「動腦習慣」,會出現進入避免危機模式或成長模式。

那麼,所謂的動腦習慣是什麼呢?

就是「痛苦系思考」及「酬賞系思考」這兩種思考方式。

痛苦系思考是指在面對各種決定或判斷時,以避免產生不安、恐懼、厭惡、生氣等負面情緒的情況為標準來動腦的習慣。

舉例來說,「不想被罵所以準時」「不想被討厭所以做些讓對方開心的事」「不想被拋棄所以盡可能參加活動」「不想變窮所以認真工作」等。

當人在用「一定得做」「必須做」這種語句時,即是屬於痛苦系思考。

此外,考慮到金錢時,也會啟動大腦的痛苦系思考。因此,若平常就為錢不安或有金錢方面的困擾,大腦的痛苦系思考便會持續動作。

為什麼處於痛苦系思考時容易進入避免危機模式呢?因為這時候運用的大腦部位,是負責處理對自己來說痛苦的情報部位(痛苦系)。該部位活動時會分泌名為皮質醇、睪固酮和正腎上腺素的腦內化學物質。

睪固酮是男性荷爾蒙的一種,以促進攻擊性或競爭心的作用聞名。正腎上腺素則是在覺察到危險的時候會分泌的物質。

遇到痛苦時,我們的身體會開始選擇「要逃跑?」還是「要戰鬥?」來應對。此時會分泌這些腦內化學物質,讓血液集中到肌肉,使身體進入避免危機模式。

另一方面,酬賞系思考是將「我想得到」的想法視為第一順位,受到這種想法刺激而做出各種決定或判斷的動腦習慣。

例如,抱著「想透過自己的工作貢獻世界」「想展示活用自身感性的藝術作品,為世界帶來刺激」「想藉由自己的經驗,讓有同樣煩惱的人有所啟示」等想法行動時,就是受到酬賞系思考影響的狀態。

也就是依循自己原本的生存目的生活的狀態。

這時候的大腦,是由名為酬賞系的大腦部位,來負責處理有關對自己來說開心、快樂或有趣的事等情報。

酬賞系思考時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等腦內化學物質。

多巴胺也被稱為幹勁荷爾蒙或快樂荷爾蒙等,促使我們有意地去著手某件事。

血清素因為有振奮內心的作用,被稱為幸福荷爾蒙。現在已知,憂鬱症患者的血清素分泌量會變少。

催產素是近年非常受矚目的腦內化學物質,又被稱為愛情荷爾蒙。能讓人更信賴他人,使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圓滑。

順帶一提,最近發現催產素在大腦痛苦系要開始活動時,會「阻止」身體發出訊號。

因此,只要體內分泌催產素,即使面對有壓力的事情,也不會緊繃地去抗拒,反而會覺得「嗯,人生也會發生這種事啦」,有彈性地去接受這個狀況。

這些腦內化學物質分泌的時候,身體是處於成長模式。血液充分循環到全身上下,內臟跟器官都做好正常運轉的準備。這樣,不但不容易生病,也變得能輕易擺脫疾病。

總之,若養成痛苦系思考的習慣,會變得容易生病。相反地,養成酬賞系思考的習慣,疾病就會很難靠近你。

思考習慣並非與生俱來,所以不論什麼年紀都能改變。無論是誰都能除去痛苦系思考的習慣,轉換為酬賞系思考。

重點是要察覺到束縛你的臆斷與自我形象,並消除它們。

因為這些正是讓你深陷痛苦系思考的原因。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