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世界標準教養法:教出有自信、會溝通、善思考的孩子

第1章「世界標準教養法」的三大條件

教養上究竟該以提升哪種能力為目標?簡單來說,共有三大必須要素,分別是「自信」「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那麼,為什麼這三大條件是必要的呢?以下將個別進行簡單介紹。

條件一:自信

教養的重點,九成在於能否培養出孩子的自信

這三個條件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只要能增強小孩的「自信」,教育就成功了九十%,即使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若是擁有「我辦得到!」的這股自信,就會造就出堅韌的內心。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也不會感到灰心喪氣,還能將挫折化為墊腳石。

至於性格方面,堅信「我辦得到!」的孩子,在讀書、運動、人際關係上也會形成積極正向的性格。也就是說,這樣的孩子不會害怕挑戰全新的環境,渾身充滿著「勇氣」和「毅力」。

但是,在重視群體秩序和禮貌的國家裡,要培養出這股自信卻有其困難度。

自信的泉源,奠基於小孩憑藉自身意志完成一件事情時,感受到「我用自己的力量做到了!」的成功經驗。也就是說,如果要幫助小孩培養自信,就必須尊重小孩的自主性,讓小孩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才行。

不過,東方父母在教育小孩時相當注重「不要影響到別人」「要遵守群體規範」等方面,父母不太會讓小孩自由自在做他想做的事,反而更習慣去限制小孩的行動。

大多數人將可以控制小孩行動(=充分管教小孩)的父母視為是「好的父母」,而能夠遵守群體規範的小孩則稱為是「好孩子」。這樣的文化深入了社會核心,帶給親子一股無形的壓力。

當然,教導小孩在公共場合要遵守什麼規則,以及有哪些群體規範,也是很重要的。不過,假如父母太過在意周遭眼光,不斷對孩子說「不能那樣!」「不能這樣!」,始終限制小孩的行動,那麼,在「培養小孩的自信」這一方面,結果將會很不理想。

過度干預會奪走孩子的自信

比方說,當一名兩歲小孩很努力的嘗試用杯子裝水時,父母往往會忍不住出手餵小孩喝水。當小孩自發性的嘗試某件事物時父母搶著去做,這種情況就稱為「過度干預」。

過度干預勢必會奪走小孩的幹勁,降低小孩的自信。

「想要在不借助別人力量的情況下,自己做做看」「想要自己試試看」,人類自然而然會產生這樣的欲望。假如家長因為這樣「很危險」「會弄得髒髒的」「很花時間」而從中阻攔的話,便會搶走小孩的成長機會。

這一點不論小孩長到幾歲都是一樣的。父母一定要忍住自己「想要插手、想要插嘴」的想法,在旁邊靜靜守護孩子。

想要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就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他自由行動。但另一方面,當你要管教孩子的時候,又非得限制他的行動不可。因此,家長在教養上便必須在「自由和束縛」當中取得平衡。

如果事情牽涉到孩子的性命問題,便需要出手干預。父母需要分辨什麼程度的干預屬於必要的,什麼程度又算是過度干預,注意不要摧毀孩子的幹勁(具體的判斷方式會在第4章「實踐篇」開始提到)。

一般而言,歐美父母對小孩的行動會採取寬容的態度。只要是小孩抱持著「我想自己做做看」「我想自己試試看」的想法而出於自發性的行動,那麼,就算弄髒衣服、弄濕鞋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父母也不會說「不行!」來制止孩子,而是在一旁守護著孩子。

歐美的父母除了會讓小孩自由行動之外,當他們看到小孩成功了一小步,也不會忘記誇獎一番。

當孩子會自己扣釦子了,他們會說:「好棒喔!會自己扣釦子了!」稱讚小孩的成果,實際採取「讓孩子累積成功經驗」的教養方式。

對於個人主義深植的歐美社會而言,就算是年幼的小孩他們也會視為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會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願,把小孩當做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來看待,認為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出孩子的「自立心」。

這當然不是要父母放任小孩不管,而是要嚴格教導孩子身為一名獨立的人,會伴隨著哪些社會責任,包括需要具備哪些禮儀和態度等。假如小孩在公共場所吵鬧,父母便會立刻帶到別處,用堅定的態度責備。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所以不會在眾人面前責罵小孩。

歐美的父母是在教導孩子成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人,讓小孩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動。

世界標準教養法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自信。我希望各位在閱讀本書時,能先建立起這個觀念。

條件二:思考能力

學會思考能讓孩子靠自己的判斷,開拓出一條人生道路

世界標準教養法的第二個條件是培養「思考能力」。

現代社會不光在醫療和科技領域日新月異,從減肥法到育兒法也都會每天不斷出現新發現或新的研究,接二連三顛覆既有的普遍觀念。

這麼一來,人們往往會變得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才好,這正可謂是國際化的宿命。

在一個變化劇烈的時代下,人們便需要具備自行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如果孩子不具備「思考能力」(包括分辨資訊的能力、懷疑普遍說法的能力、預測未來的能力、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反省自身思想的能力等),那麼,恐怕一生便會被泛濫的資訊和社會變化耍得團團轉。

至於工作方面也一樣,「努力讀書,上個好大學、到一間好公司上班」這種想法已經漸漸不適用了。事實上,從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大公司是相當「穩定」的,但現在卻也會在轉瞬間垮掉或是被外資收購。

谷歌創辦人賴利.佩吉指出「二十年後,現在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另外,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提出警告「不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會被科技所取代,大家要對這樣的未來有所警覺」。

孩子們必須能夠憑藉自身的力量開拓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在既有的價值觀和既有的觀念當中。

孩子們需要能了解自己的優點,知道自己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以及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應該如何付諸實行。而這就需要具備「思考能力」。

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而是那些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然而,現今的學校教育並不會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至今學校教育的主流依然停留在灌輸知識,以及教導學生如何去解開那些有正確答案的題目。

知識固然重要,但現在這個時代只要手上有一支智慧型手機,任何人都能輕鬆獲得知識。現在更應該重視的反而是「思考能力」,去思考該如何活用知識、該怎麼解決那些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學校教育所教導的那些,能用數值加以評量的知識和技術稱為「硬能力」。相反的,那些無法明確數值化的技術或能力則稱為「軟能力」。也就是說,邏輯思考、分析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是很難用「OX式考試」來評量的能力。

目前世界各國的學校教育正不斷轉向於以「軟能力」為主。人們現在認為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並不在於教授看課本就能知道的那些知識,而是在教導學生思考的能力,想辦法解決那些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是藉著培養學生「硬能力」的方式,而達到了全世界頂尖的教育水準。

不過,「接下來」再這麼做可就不行了。

為了要能因應時代的變遷,並活出自由且舒適的人生,人們越來越需要具備「思考能力」了。

條件三:溝通能力

活在多元化世界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那麼,繼「自信」和「思考能力」之後,第三個條件就是「溝通能力」。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教育幾乎不會注重「溝通能力」。因為人們認為既然身處同一個國家,自然也會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價值觀,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外教導孩子如何跟人溝通了。

不過,在這幾十年也出現了大幅轉變,越來越多外國人來本地觀光和工作。社會上開始出現新的思想潮流,主張應該要塑造出一個能接納多元價值的社會,認為即使一樣是本國人,也會因為所在地區、文化、年代與性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這跟人們做什麼工作、居住在什麼地區無關。隨著時間經過,自然會不斷產生多元文化和多樣性的想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缺乏溝通能力就會面臨許多障礙,像是沒辦法傳達彼此的意見、無法建立人際關係、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等。

若要為人生增加更多選項,良好的溝通能力便是不可或缺的,如此一來,無論在什麼時候、身處何種環境,都有辦法和周遭的人們建立起信賴關係。

經由教導,任何孩子都能培養出良好的溝通能力

雖說如此,但其實培養溝通能力並不難。

每一項作法都很簡單,只要父母用親身示範的方式教導孩子即可。

比方說,其中一項做法便是「看著對方的眼睛笑著打招呼」。對於全世界的人們而言,笑容都是在表示「我不是什麼危險的人」,是與人溝通的基礎。

無法笑著跟人打招呼的人,便無法打進一個圈子。打不進一個圈子,便無法建立人際關係。光是無法展露笑容便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而如果是小孩的話,則會對人格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特別是融合越多文化與民族的國家,這種情形更是特別顯著。有人分析了社群網站上一億五千萬張照片後,發現笑容最多的是「巴西人」。巴西這個國家集結了多樣性的文化與民族,走在國際化的最前線(註:順帶一提,在這項研究中日本人位於最後一名)。

除此之外,教導孩子跟別人相處的規矩也是父母的職責,例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將自己的想法正確傳達給對方、把別人的話聽完等。

每天稀鬆平常的親子互動,會為孩子的溝通能力帶來巨大影響。具體的方法我將於第6章開始說明。

每個小孩都打從心底希望能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只要父母可以重視親子之間稀鬆平常的閒聊,便能大幅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小孩的成長都是透過模仿父母而來。當你仔細觀察一對親子,你會發現他們的表情、舉止、說話方式和動作,簡直是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如果父母能做出良好的示範,小孩也就能培養出良好的溝通能力。

重點整理:世界標準教養法的三大條件

自信

─自信是推動一切的原動力。

─減少對孩子的干預,幫助孩子累積成功經驗。

思考能力

─要是不具有思考能力,就無法因應時代的變化。

─將教育重點放在軟能力而非硬能力。

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強可以建立起優質的人際關係。

─由父母示範與人溝通的方法給孩子看。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