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今天我們來玩什麼?:創作、遊戲、律動、閱讀,全面引領出孩子的智性潛能

1-1為什麼爸爸媽媽跟我想的不一樣?──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外在世界?

故事:消失的蛇蛇

4歲的小麵包因為口語表達較弱而來尋求藝術治療的協助,但隨著語言、表情、動作與聯想力發展的進步一日千里,爸爸、媽媽反而有一種應接不暇的煩惱。尤其當小麵包出現「新鮮」的語彙時,父母總像拿著顯微鏡或放大鏡似地觀察孩子,所以如果孩子說了父母當下無法理解的話時,爸媽總是反應很快地叫孩子不要這樣說。譬如,有一段時間,小麵包不喜歡爸媽叫他的名字,堅持要爸媽叫他「蛇蛇」。爸媽不明所以,我建議爸媽詢問學校老師是否他也會對同學或老師這樣要求?結果發現,這樣的情形似乎只發生在家裡與爸媽、妹妹相處的時候。

有一次,小麵包在上課時將沙盤布置成一個海岸。他放了幾個小人偶假裝在海裡游泳,幾個小人偶在沙灘上遊玩,有一個人偶在海裡越游越深,離人群越來越遠。

我問:「會不會很危險?」

小麵包說:「很危險喔!那是很深的海裡。」

我說:「那他可以游回來嗎?」

小麵包說:「不可以。」

我說:「如果給他一個游泳圈,那他可以游回來嗎?」

小麵包沉默了一下說:「蛇蛇可以游過去,圈起來當游泳圈救他。」

他去動物模型的玩具盒裡找出了蛇,假裝速度很快地游到了那個人身旁,圈住他、把他從海中深處帶到岸邊。故事的最後,小麵包讓那個人因為蛇的關係獲救了,但蛇蛇卻消失了。

小麵包說:「蛇蛇游回海裡了,因為大家都很怕牠。」

在那堂課之後,小麵包依然堅持爸媽和妹妹在家裡要叫他蛇蛇。我請爸媽回想看看,這段時間小麵包的生活中有沒有與海邊或游泳相關的經驗呢?爸媽聯想起小麵包正是在自稱蛇蛇之前開始接觸游泳課!而且初期他很排斥,每次聽到要上游泳課,就又哭又鬧。隨著學習的時間漸長,他開始願意套著游泳圈在游泳池畔玩水。或許對於父母來說,一個孩子想像自己是一條蛇,是件很「奇怪」的事,但我們若能從小麵包故事裡的線索,去理解他內心對於蛇又愛又恨的態度,或許就能幫助他緩減剛接觸游泳時無所適從的壓力與焦慮。幸好,小麵包的父母雖然內心依然緊張,但願意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態度,一段時間後,終於獲得小麵包的「恩准」,可以直呼其名了。

最近,小麵包開始要求爸媽在家中要叫他「薄荷」,然後妹妹當「草莓」。我想一直給爸媽出謎題的他,其實最愛爸爸媽媽,才會以這麼多不同的說法讓爸媽窺見他內心的小宇宙呀!


  • 幫助孩子了解外在的世界,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什麼?


創作篇:溫尼寇特的塗鴉

材料:畫筆、四開或八開圖畫紙

步驟:

1.和孩子約好10或15分鐘之後交換畫。在交換前,孩子與爸爸或媽媽可以自由塗鴉,或約定好畫出當下關心或在乎的事物。

2.時間到的時候,確認彼此都畫好了再交換,繼續在彼此的圖上作畫5分鐘,規定不要塗掉或刪掉任何一個東西。

3.交換回來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討論。

概念

透過這個創作,爸媽和孩子可能會發現同樣的圖像有許多不同的詮釋方式。討論彼此的感覺,試著從中找出可能被誤解的地方,讓孩子從過程中體會:每個人從不同的觀點與角度看事情,自然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

遊戲篇:猜一猜

適合年齡:3歲以上,聽懂口語指令即可

準備素材:數張紙卡、筆

做法:爸媽先在紙卡上寫以及畫出各種物品,例如:蘋果、汽車、鉛筆、衣服、枕頭、牛奶、米飯……種類不拘,完成越多張物品牌則遊戲的豐富度越高。

玩法:

1.每次選出6張牌覆蓋,由爸媽給出兩個提示。

2.三~五歲的孩子可以給他兩個提示:一個是東西的形狀與顏色,一個是東西的用途,可以這樣說「白色的、可以吃或喝的。請翻牌!」當孩子翻出了「牛奶」或「米飯」或剛好符合提示的物品都算對!

3.六歲以上的孩子,因為思考速度或記憶量都明顯提升,可以給較難理解的題目提示,可以這樣說「白色的食物、與動物有關的。請翻牌!」當孩子翻出「牛奶」算對,但若翻出的是「豆漿」就不符合囉!(與植物有關)

當孩子了解了遊戲規則後,也可以給予孩子空白紙卡來當遊戲製作者喔!換爸媽當挑戰的玩家。

身體律動篇:模仿瑜伽「火箭發射」(椅子變化式)

練習:

1.暖身完畢,請孩子想像自己是什麼火箭,貓咪火箭升空時要叫「喵~」,巨人火箭升空時要叫「吼~」,還有什麼呢?

2.決定好了以後,雙腳併攏站立,雙手合十置於胸前。 將合十的雙手舉至頭頂,雙耳夾在中間。

3.臉朝正面,眼睛往前看,喊「預備」時逐漸蹲下,雙腿微微屈膝。保持好這個姿勢,倒數「3~2~1」就原地跳起來發射!記得發射時叫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4.「3~2~1」發射,一起往上跳。可以重複兩次。

效果:

這個動作可以讓孩子振作精神、恢復快樂情緒,而且想像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小火箭跳起來完成時,應該會有一種放鬆又舒服的感覺。這個動作還可以強化小朋友的耐性與耐力!大人常做可以緊實背部肌肉,對睡不好、感到自律神經失調的爸媽也有正面幫助。


  • 關於「理解」,給爸媽的延伸閱讀:


孩子的認知如何發展?

許多爸爸媽媽十分關心孩子從小認知發展的問題,從心理學的發展理論來說,認知歷程包括個人知識的獲得、語言的發展、外在訊息的處理與應用,以及心智結構的成長等多方過程。所以孩子能夠開始分辨真假、大小、遠近、方圓、男女、喜好與厭惡等,都代表是認知發展的一部分。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任何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經過四個認知發展的階段:從出生到1歲半的感官動作期,所以我們應該提供多感官的生活經驗,擴充孩子的體驗;約1歲半到7歲的前操作期,是最關鍵時期,學會用圖像符號和語言來表達想法,但也開始有自我的主張;7歲到11歲是具體操作期,可以透過實際地操作物品來表現自己的能力;12歲到15歲的形式操作期,則會透過邏輯的思考、進行推理。認知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和文化的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為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發展的順序是不會變的。


文化刺激多和少  認知因此大不同?

臨床上也觀察到,即便是同年齡的孩子,他們居住的地方、父母社經地位的差異、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條件。一般來說,3歲以下的孩子多半還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遊戲時間都是玩自己的玩具,較少有團體合作的現象;但生活在都市裡的孩子,由於幼兒學園、媽媽團體、親子教室較為蓬勃,所以同樣3歲小班年齡的孩子,都市裡的孩子可能已經可以幾個人坐在一起,用積木拼出一個停車場,或利用玩偶完成一個動物園。原因是住都市的孩子或時常旅遊、有較多機會嘗試與練習的孩子接觸到的資訊多且複雜,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認知發展比較快,孩子的學習就是從不斷同化與調適而來。

信用卡是錢?還是卡片?

舉例來說,當你跟孩子說「信用卡是錢」,他們會依照這個答案,知道刷信用卡就是在花錢,這就是「同化」;假如你跟孩子說「信用卡不是錢」,但這跟他們所觀察到的都是買完東西在櫃台繳費、接著都有收據或發票的情況相矛盾時,孩子的大腦就會開始「調適」這句話,然後最終整合成「信用卡不是錢,是可以代替錢使用的信用卡」的結論。有的孩子想法較為固著、需要較長的時間消化不同的資訊,體貼孩子的爸爸媽媽應該給予孩子一些空間與時間,去接受自己與外在的不同面向,別輕易就將「你怎麼那麼笨啊」「你是X啊」說出口哦!

開放式問題  聽聽孩子怎麼說

也就是說,父母或老師在孩子這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提供刺激者,適時地拋出一些「開放式」問題,或形塑一個開放且包容的環境,都能刺激孩子無窮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所以爸媽可以嘗試用孩子的高度和孩子對話喔!孩子可能會給出無比天真、超級可愛,或者令爸爸媽媽大感驚喜的精采答案。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