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漫畫中醫.中藥篇:百家講壇大名醫的中藥功效速查手冊

帶你了解中藥
中藥的藥源主要來自植物、動物和礦物,其中所佔比例最大、應用最廣泛的是植物類中藥,因此古代的中藥又被稱為「本草」。從先祖們口嘗身受地辨別藥性、體驗藥效開始,幾千年來,中藥學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

什麼是中藥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等。

中藥來源
中藥的取材較為廣泛,主要來源為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製品類藥物、生物製品類藥物。

中藥學的發展演進
幾千年來,國人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大量的中醫藥學典籍,這些典籍在總結、流傳和推廣前人的中醫藥知識上具備重要作用。因為中藥裡草類藥物佔了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便被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以來,本草便已廣泛流行,但多數都已亡佚,無從可考。總體來看,本草學的發展軌跡,基本上遵循著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規律,並與社會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密切相關,是兼具系統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經驗總結,值得後人研究、學習、傳承的知識寶庫。

中藥的採集與保存
地域環境、氣候和季節變化與藥物質量和療效的關係極為密切。動、植物在其生長髮育的不同時期,其藥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進而影響到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有較大差異,所以中藥的採集對時節和方法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中藥的炮製
炮製,古代稱「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藥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製、製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炮製是我國的一項傳統製藥技術。炮製是否得當,對保障藥效、用藥安全、便於製劑和調劑意義重大。
中藥炮製的應用和發展歷史悠久,《內經》《神農本草經》等歷代中醫藥文獻都有關於炮製的散在記載,而《雷公炮炙論》《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則是著名的中藥炮製專著。

什麼是中藥的炮製
為了充分發揮藥效,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應用藥物或將其製成各種劑型前,通常會根據醫療、調製、製劑的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這個過程就是炮製。 
炮:本義是用爛泥塗裹食物放到火中煨烤,這裡指利用火而發生的作用。
炙:本義是把肉放到火上烤。
炮製,就是通過水和火的作用來實現藥物色澤、性味、形體和功能等方面的變化,進而達到藥物間的相互調節、製約、佐使,最終達到提高其療效的目的。
炮製的方法、用料、操作技術和火候的不同,藥物的性味、作用、趨向、歸經等都會隨之發生變化。
炮製影響藥物性味:水蛭有毒且有臭味,用米或麩皮炒製後,性味得到了極大矯正。
炮製影響藥物歸經:龍膽,性味苦寒,有瀉肝膽實熱和清下焦濕熱的作用,經過酒製後則引藥上行,可治療頭面部熱症。
炮製影響藥物的升降沉浮:黃柏的作用趨向在下,專治下焦熱,瀉膀胱之火,經酒製後,作用向上,即升浮,可以清上焦之熱。

中藥的四氣五味

何謂氣,何謂味
氣和味,就是藥物的性味,即藥物屬性和滋味兩個方面。「氣」與「性」,在古代通用,並沿襲至今,四氣就是指四性。
性和味是藥性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明白它們之間的關係,遣方用藥時加以注意,才能充分發揮藥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不清楚或不顧及中藥的性味,大量或長期服用,則會使體內的氣、血、陰、陽發生偏頗,損害健康。

四氣
四氣,指藥物本身所具有的寒、熱、溫、涼等四種不同屬性。寒涼和溫熱是兩對對立的屬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藥性相同,只是程度上有差別。也就是說,溫次於熱,同屬熱的範疇,涼次於寒,同屬寒的範疇。

五味
中藥的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藥味不同,治療作用也不相同。此外,有些藥物還有淡味或澀味,但因五味是最基本的藥味,所以仍稱為五味。
中藥五味,主要是通過口嘗辨別出來的,但也是人們觀察不同味道的藥物在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和療效歸納總結出來的。
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後者更為重要。

藥性歸經
什麼是藥性歸經
古人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不同的藥物所作用的位置和範圍是不同的。某種藥物會對機體的某個或某些臟腑經絡產生主要作用、特殊作用,而對其他臟腑經絡的作用則較小或沒有。這種藥性的選擇性就是「藥性歸經」。
掌握歸經,有助於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但必須考慮到臟腑經絡間的關係。各臟腑經絡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所以用藥時往往不單純使用歸某一經的藥物。

歸經理論的發展歷程
歸經理論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至東漢末年的《黃帝內經》;發展於唐宋元時期,著名醫家張元素正式提出歸經理論,經後學者的充實,體系成形;明代,歸經理論更加完善,並在臨床中得到應用;清代,歸經理論體系已臻成熟。
唐宋時期,醫家已將藥物作用的選擇性定向、定位從藥物的色、形、氣、味等特性中獨立出來,作為獨立的藥性加以研究了。如孟詵《食療本草》中指出「綠豆行十二經脈」。
金元時期,著名醫家張元素提倡分經分部用藥,他的醫著《珍珠橐》中三十餘味藥載有「某行經藥」的內容。他認為取各藥性之長,各歸其經,則藥力專一,藥效顯著。
明代,以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代表的一些藥書,都記載論述了歸經理論,並倡導研究歸經理論應循「發明經旨,適當於用」的原則,為歸經理論廣泛地運用於臨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清代,論歸經的書目眾多,涉及範圍更廣,研究更為深入,使歸經理論逐漸成熟起來。

歸經的範圍
藥性的歸經,主要包括性味歸經、功能主治歸經、選擇性歸經、按經絡選藥歸經、按臟腑經絡傳變選藥歸經。

中藥的毒性
中藥學中「毒」的含義
中藥學中的「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毒」既是藥物的總稱,也指藥物本身具有的某些性能,即偏性。狹義的「毒」則指藥物中可對機體造成損害的有毒成分。
西漢之前,人們無法很好地把握藥物的毒副作用和治療作用,所以籠統地把藥物都稱為「毒」。
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如《周禮•天官冢宰下》
東漢後,醫者所說的毒藥主要指對機體有損害的有毒之藥,本草書籍多會在藥物性味下標注「有毒」「無毒」,提示人們此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人體中毒。這裡的「毒」是狹義的概念。
《本草綱目》中記錄馬錢子的味苦,性寒,有毒。
中醫藥學認為,毒性是藥物本身的一種性能,是它的一種偏性。中醫治病,就是運用中藥的這種偏性,以偏治偏,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醫書中標明「有毒」就是有偏性。
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因氣味之偏也……
——《類經》

有毒與無毒
如何確定藥物有毒與無毒,一直是中醫藥學家探討的問題,總體來說可從是否含有毒成分、整體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適當等方面做出評判。
是否含有毒成分:通常,有毒藥物的主要成分為毒性成分,如川烏、草烏中主含毒性成分烏頭鹼;無毒藥不含毒性成分或毒性成分非常少。 
整體是否有毒:中藥多為天然藥,中藥中常含許多成分,這些成分相互制約,有些成分單獨來看有毒,但從中藥的整體上來看不顯示毒性。
用量是否適當:這是確定藥物有毒無毒的關鍵。
一般來說凡有毒中藥,特別是有劇毒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比較接近或相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應。
有些藥物即便無毒,但如果超劑量使用也會是有毒的。如人參,常量或稍大於常量應用不會出現中毒反應,若大量應用就會有毒害人體的可能。
山藥、浮小麥等,超大量應用或食用,也不會毒害人體,這就是實際上的無毒藥。

中藥的應用
在中藥的應用中,除了必須掌握每種藥物的性能以外,還要知曉它們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等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遣方用藥,讓藥物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功效,療病祛疾。

何謂配伍
配伍,就是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組合在一起應用。古人發現,單味藥起效往往比較緩慢,如果將幾種藥物互相配合應用,既能加強彼此療效,也能減少藥物本身的副作用。
最初,人們多採用單味藥物治病。
隨著對藥物和疾病認識的逐漸深化,人們將多種藥物配合應用來治療較重或較複雜的病症。

由使用單味藥到多種藥配合應用,再到組成方劑的過程中,中藥配伍知識不斷被豐富。
掌握了藥物的配伍,既可對較複雜的病症予以全面照顧,又能獲得安全可靠的療效。

何謂七情
藥物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在應用配伍時,有些藥物會因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也有些藥物卻可能互相對抗而抵銷、削弱原有的功效……古人將藥物之間的關係歸為單行、相須、相使、相殺、相畏、相惡、相反等七種情況,稱為藥性的「七情」。

中藥的用藥禁忌
藥物的使用要受配伍、症候、適用人群、藥食相克等諸多方面的影響,用藥時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則會盡可能保證療效,減低毒副作用,達到安全用藥的目的。用藥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症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藥的飲食禁忌等。

中藥的服用法
什麼是中藥的服用法
中藥的服用法包括中藥的內服法和外用法。外用法一般用於外科、傷科、針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常用的方法有灸法、敷藥法、洗浴法、吹喉法、點眼法、溫燙法、坐藥法等。內服有湯、丸、散、膏、露、酒等劑型,適用範圍比較廣。

藥物分說
為了區分和使用方便,人們按照中藥的功能對中藥進行分類。比較常見的中藥類別有: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裡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等。

中藥之最
一味中藥往往具備多種藥性,其中會有一兩個比較突出的特性,在某一方面發揮出顯著的功效,使它在同類藥物中脫穎而出,因此被冠以「╳╳之最」的桂冠。本章介紹了三十四味這樣的中藥。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中藥之最」是取「比較突出」之意,並非絕對的標準。

發汗之最——麻黃
麻黃,是麻黃科植物草麻黃及木賊麻黃或其他含麻黃鹼的同屬植物的草質莖。麻黃的別名很多,如龍沙、卑相、狗骨、色道麻、結力根、麻黃草、草麻黃等。生麻黃的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的功效很強,多用於風寒表實症。
【藥用部分】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及木賊麻黃或其他含麻黃鹼的同屬植物的草質莖。
【性味】辛、微苦、溫。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處方用名】生麻黃、淨麻黃(生用,辛散作用較強)、水炙麻黃(炒時加清水,辛散作用緩和)、蜜炙麻黃(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減弱,且有潤肺之功)。
【方劑舉例】麻黃湯《傷寒論》: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表實者。
【禁忌】體虛自汗、盜汗、虛喘及陰虛陽亢者禁服。
【歸經】入肺、膀胱經。

清熱之最——石膏
石膏,為單斜晶系的硫酸鈣礦石。其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的作用突出,長於治療熱病,如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外治癰疽瘡瘍、湯火燙傷等症。
【藥用部分】單斜晶系的硫酸鈣礦石。
【性味】辛、甘、大寒。
【功效】清熱瀉火,收斂生肌。
【處方用名】生石膏(生用,清熱瀉火)、熟石膏、石膏(外用,收斂生肌)。
【方劑舉例】白虎湯《傷寒論》: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陽明病發熱,大煩大渴,大汗出,脈洪大。
【禁忌】脾胃虛寒及血虛、陰虛發熱者忌服。
【歸經】入肺、胃經。

瀉火之最——黃蓮
黃蓮,性味大苦、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極強,長於瀉心、脾之火。可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
【藥用部分】毛茛科植物黃蓮或同屬植物的根莖。
【性味】苦、寒。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處方用名】川蓮、川雅蓮、細川蓮、小川蓮(生用,清熱瀉火)、炒川蓮(炒用,減低寒性)、薑川蓮(薑汁拌炒,用於止嘔)、酒炒川蓮(酒拌炒,上行,清上焦火)。
【方劑舉例】黃蓮解毒湯《外台秘要》:黃蓮、黃芩、黃柏、山梔。治瘡毒。
【禁忌】黃蓮大苦、大寒,久服易傷脾胃,脾胃虛寒的人忌用;苦燥傷津、陰虛津傷的人慎用。
【歸經】入心、肝、膽、胃、大腸經。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