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讓一步,好事會發生

前言
捨得,才能獲得

「快點、快點」、「不能輸、不能輸」、「再多一點、再多一點」——
被時間追著跑、被旁人追著跑、總是過度努力的自己。
明明很痛苦,但如果不狠下心來「我來做、我來做」地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可能就會被身邊的人超越,好可怕。
在這個汲汲營營的世上,覺得活著很辛苦的人愈來愈多了。 

「寬容一點吧。」

二○二四年,由宮藤官九郎編劇的日劇《極度不妥!》掀起極大的迴響。

阿部貞夫飾演的「昭和大叔」,視合法合規的常識於無物,某天突然穿越到令和時代,他的滿嘴言論在昭和時代或許還行得通,但是放到令和時代完全不合時宜,把人們搞得雞飛狗跳,是一部刻畫人性的喜劇。這是最後一集,宮藤先生透過主角之口所傳遞的訊息。

宮藤先生說他深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獎的得主市川森一老師的影響,倘若市川老師還在世,應該會下這樣的標題吧。

「並非只有你是對的。」—真正的多元化是接受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

我想,我們現在需要的正是所謂的「寬容」。
「寬容」經常被解釋成「接受對方」的意思,但寬容並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對方,而是認同彼此的優點,珍惜互相禮讓的心意。 

「禮讓」是這本書的主題。
「迷惘時退一步,人生會更順利喔。」

當我這麼對大家說,對方通常會反問我:
「可是,所謂的『禮讓』就是忍耐的意思吧?」
搭捷運時,看到老人家站著,要是沒有起來讓座,會一直記掛著早知道就讓座了;可是一旦讓座,又必須一路站到下車—。
遇到看起來很有趣的工作,卻沒有勇氣說「請讓我做」;因為同事說他想試試看,只好委屈自己讓給他—。
想像以上的情況,或許會覺得「禮讓」具有忍耐、委屈自己的負面印象,不是這樣的。 

禮讓非但不負面,反而是非常積極進取的行為。
禮讓是「放手」。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損失嗎?可是把手放開,空下來的掌心才有空間接住「好東西」或「好事情」。
道元禪師形容這是「捨得,才能獲得」。 

在捷運上讓座能換來笑容。把有趣的工作讓給同事,當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時,對方也會伸出援手。
主動禮讓的行為會讓自己心情變好。這份體貼的心情想必能傳染給所有人吧。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凡事都得禮讓才行。本書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各位介紹如何判斷什麼該禮讓、什麼不該禮讓。
我認為能寬以待人的人,必然是願意禮讓的人,也是人生過得更好的人。

合掌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