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別只教孩子善良與光明:其實孩子的世界是一場江湖

第1章 孩子的世界是個江湖

■原來孩子的覺知這麼早就開始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江湖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因為幼兒園是孩子進入社會化的第一個團體。真的是這樣嗎?

我懷孕時從胎教書籍中得知,胎兒從四個月開始有身體知覺,不但聽得見子宮外面的聲音,還感覺得到父母的撫摸;到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就更神奇了,居然可以與父母互動、玩遊戲。為了做好胎教,我們夫妻倆立刻照著書裡的方法如法炮製,拿著胎音器一日三餐瘋狂和雙寶說話,還和雙寶玩起遊戲,只要我和老公用手掌輕壓腹部,雙寶就會用手腳頂回來回應我們。

這個專屬準爸媽的溫馨小遊戲,讓我和老公玩得樂此不疲,也讓我明白一件事:原來胎兒真的已有能力和外界互動。不過,真正讓我發出驚歎的,是下面這個畫面:

大螢幕裡出現他和她的身影,他抹臉玩腳掌,她便嘟嘴撥手指,同時吸引眾人的眼球,賣萌指數不相上下,這次比賽算是平局。過了一會兒,他伸展四肢,一不小心侵略到她的地盤,只見她也不甘示弱,用力推擠回去。

「醫生醫生,兩個寶寶在肚子裡就吵架啦?他們是異卵雙胞胎,不住在同一個房間裡面也能吵啊?」這個畫面太過刺激,誤觸準媽媽的玻璃心,我不顧自己正光著肚子躺在診療檯上,激動地大叫。

「同住一個屋簷下,就算住在不同房間也會有磨擦啊。媽媽的子宮空間有限,不攻城略地、搶奪糧食,怎麼有辦法生存呢?」醫生扭過頭來,平靜地對我微笑。

「不會吧!原來江湖這麼早就開始了?我的媽啊!」我小聲嘟囔抱怨。就算是在肚皮裡,孩子已有能力影響父母的情緒,第一次親眼目睹手足衝突的我不免神經繃緊。不料,這句話又不小心被醫生聽到。

醫生仰頭大笑。「遠遠超過你的想像。但是,江湖體驗提早開始,不見得是壞事。雙胞胎比單胞胎提早學習怎麼跟手足相處,不是很好嗎?」對婦產科醫師來說,安慰準爸媽似乎是基本能力,我好像沒那麼緊張、擔心了。

那次產檢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我本來以為,一個孩子的江湖是從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誰知雙胞胎的江湖之旅居然從肚子裡就開始了!那麼,單胞胎孩子的江湖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朋友懷孕二十九週時,因頻繁腹痛就醫。檢查之後,發現寶寶的胎動下降,體重也沒有上升。朋友簡直嚇壞了,一聽到檢查結果就忍不住淚流滿面。診間裡的醫護人員都圍過來安慰她,醫生隨口問她:「你先生呢?」朋友才將夫妻分隔兩地的事告知醫生。醫生要求她,下次到醫院一定要請先生同行。她雖然滿心疑惑,卻立即答應了。

後來,她先生排除萬難,終於在產檢當日返臺,陪同太太去醫院。醫生一見到先生,就要求他撫摸太太的肚子,跟寶寶說點什麼。一開始,先生說什麼也不願意,最後不敵眾人的要求,一邊撫摸太太的肚皮,一邊用比平常高八度的娃娃音說:「寶寶,我是爸爸,我特地回來看看你喔。」一句話引起哄堂大笑,太太也忍不住眼角泛淚,寶寶更是出現積極的反應,先是翻了個身,還用力頂了爸爸的手掌。

夫妻倆又驚又喜。尤其是先生,他原本有點大男人主義,從來不陪太太產檢,以為胎兒尚未出生,什麼都不懂。經過醫生解釋,他們才了解胎兒能感知外面的世界,會在缺乏關愛時偏離正常的活動軌道。

雖然醫生功不可沒,不過引發這場家庭江湖革命的,是尚未出生的孩子。即使還在肚子裡,他成功吸引父母的注意,改變了爸爸,拉近一家人的距離。真想幫寶寶鼓掌叫好!

單胞胎的胎兒雖然不像雙胞胎在肚子裡就要面對手足問題,但也開始渴望與親愛的父母產生關係和連結。從江湖是人與人的關係這個角度來看,單胞胎的胎兒也已涉入江湖,需要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很正常。後來,朋友的先生改為一週返臺一次,後期更是請長假陪伴太太待產,每天積極與寶寶互動、說話,果真生下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胎內初體驗,深深影響孩子的未來

根據上述兩個故事,不論是單胞胎或多胞胎,孩子的第一個江湖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幼兒園,而是母親的子宮。孩子在子宮裡的初體驗會影響他出生後的人格和個性,也將構成他對外在世界的期待與認知。

如果孩子來自一個溫暖而充滿愛的環境,自然會認為外面的世界也是如此,出生後往往會有自信、率真的個性,自然而然想接近人群;如果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經歷到的是充滿敵意和排斥的空間,就會認定自己不受外面的世界歡迎,容易產生多疑、自卑的個性,出生後難與他人共處。也就是說,孩子在子宮內的初體驗,深深影響他未來的人際關係。

除了人際關係,胎兒在子宮內的負面記憶也可能導致一些心理疾病。

朋友從小就非常怕水,不管身邊的大人好說歹說,就是不肯下水學游泳,連洗頭時都不敢正面從頭頂淋水。小時候她不以為意,長大後就深受其擾了,男朋友幾番邀她到海邊玩水,她說什麼都不肯去,讓男友以為她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疾。

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她決定接受催眠治療。治療一開始,她很平靜,直到催眠進入胎兒期,她突然失控地大喊大叫,整張臉扭曲變形。催眠結束後,她決定問媽媽在懷她的時候是不是經歷過什麼跟水有關的事。

媽媽向她坦承,因為當時已有兩個孩子,本來是想將她墮掉。但是,他們窮到連墮胎的錢也湊不出來,所以聽信民俗偏方,瘋狂地每日泡熱水澡,並用最強的水柱沖洗陰道,以為這樣做就能自然流產。

聽到這裡,朋友憤怒地大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媽媽泣不成聲,頻頻用顫抖的聲音懇求女兒諒解。朋友的臉龐也爬滿淚水,她似乎能連結到當時的記憶,那種既無助又生氣的情緒令她全身顫抖不已。胎兒若承受了自己無法排解的負面情緒,會造成日後的心理疾病,所以她才會把當時的無助與憤怒轉為對水的恐懼。最奇妙的是,自從解開恐懼的謎底之後,她終於願意試著接近水了。

朋友的故事讓我心頭一震,隨後,一股溫暖的情感在我體內流竄。我直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產檢時的感動,這個在我肚子裡的小生命,有自己的四肢、五官、跳動的心臟,一再提醒我,他的生命旅程已經開始,他是一個獨立、有生命的個體,而非我的附屬物;他有能力掌控自己此生的命運,被動且依賴的人,反而是身為父母的我們。

父母的責任是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環境,溫暖有愛的環境又來自快樂的媽媽,而最能影響媽媽心情的爸爸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爸爸媽媽努力營造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溫暖與疼愛。當父母願意成為守護者,孩子才會安心長大,成為明日的好兒女。


■成人的規則在孩子的世界往往無用武之地

當我還是孩子時,一天到晚聽到身邊的大人對我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薑還是老的辣。」大人不斷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灌輸給孩子,要求孩子永遠走在他們認定「正確」的道路上,但很多時候,成人的規則在孩子的世界往往無用武之地,只是大人不想承認而已。

孩子的世界:交換東西是交朋友最快的方法

開始上學之後,雙胞胎就很熱中和其他小朋友交換東西。小朋友嘛,都喜歡一些新奇的小東西,五顏六色的貼紙啦、橡皮擦啦,都在他們交換的範圍之內。一開始,我有點反對這種利用物質建立友情的方式,希望孩子用非物質的方式交朋友,例如關心、幫助等。

有天孩子放學回家後,我發現雙寶妹的書包滿滿的都是糖果,便問她:「這是誰送給你的?」

「XXX啊!」她一派輕鬆。

「媽咪不是跟你說不要再和小朋友交換東西嗎?」我有點生氣。

「可是媽咪,交換東西才能很快交到朋友啊!」雙寶妹一臉委屈。

女兒的話讓我很震驚,仔細一想,大人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嗎?人際交往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對方所需要的。俗話說:「若是酒肉之友,須得帶禮封小人之口;若是君子之交,更要帶禮表兄弟情。」這不僅僅是人性,更是人際交往時要注重的禮尚往來、互通有無。在這個部分,其實孩子的世界與成人規則是一樣的。

問題出在拿出來交換的是物質還是非物質。在我認定的成人規則裡,用物質建立友誼就是錯誤的,用非物質才是正確的,但孩子的世界裡並沒有這種是非觀念,尤其幼兒園孩子的行為更無法用「道德」來判斷。根據皮亞傑的兒童發展理論,四到六歲的孩子無法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一定的判斷,父母若以道德為出發點勸說孩子要遵守成人規則,往往沒什麼用處。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父母越是想盡辦法禁止交換物質的行為,孩子越會暗地裡進行,不讓父母發現。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瞞天過海這方面,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個中高手。不過,孩子也可能要好久好久以後才會發現,父母只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小孩的行為全部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發生,畢竟一山還有一山高。嘿嘿!親子間的江湖,水也滿深的嘛!

在那之後,我決定仿效大禹治水的精神來教養孩子,面對孩子的情緒和欲望,不能嚴堵,只能疏通。於是,我火速召開家庭會議,跟雙胞胎約定好交換的「三不條件」:「不拿貴重的東西交換」「交換後不能後悔」「不拿家裡其他人的東西交換」。

孩子的世界:怎樣交換才公平?

過沒幾天,我又在雙寶妹的書包裡發現一支名牌手表。

「這支手表又是誰給你的?」我沒好氣地問她。

「就是XXX啊。」女兒眨著大眼,一臉無辜。

「我們上次不是約定好了,不拿貴重的東西交換嗎?」我耐著性子提醒她。

「為什麼?媽咪,我拿我最喜歡的橡皮擦跟他換的!」雙寶妹語氣充滿委屈。

「橡皮擦和手表的錢不一樣,手表很貴知道嗎?要好幾百個橡皮擦的錢才能買一支手表,這樣的交換不公平。明天把手表拿去還給人家,好不好?」我好言相勸。

「怎樣交換才公平?我們都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來交換啊!我覺得這樣很公平,我不想還給他。」雙寶妹的眼淚就要奪眶而出。

女兒的話讓我又忍不住思考起來。同一件事情,如果放在成人的世界裡會是怎麼樣呢?例如,職場常見的交換禮物活動往往會規定交換的東西要在多少價格以內,這是成人認定的「公平交換」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能遵守這個規則,知道分寸和界限在哪裡,不會故意觸犯。但孩子的世界並沒有金錢的概念,他們拿出來交換的東西是自己或對方最喜歡的,喜好就等於貴不貴重;也就是說,孩子與大人對「公平交換」的定義不一樣。

難怪我用成人規則企圖干預女兒的世界時,她會覺得委屈。但為了避免日後引起爭議,我抱著忐忑的心,決定找對方的媽媽聊聊,結果反而被她安慰:「你太緊張了!不過是支手表,我甚至不知道這件事!」兩個媽媽最終一起決定以關心取代干擾,以觀察代替命令,尊重孩子自己的江湖規矩。

其實,孩子每交換一次東西,就是學一次經驗,同時在其中經歷各種情緒感受,例如「換回來一個壞的玩具,生對方的氣、埋怨對方,也氣自己沒想清楚,感到後悔」「換回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那種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物品有掌控權,可以自由決定的那種長大的感覺」等等。當父母只是帶著關心去傾聽孩子分享自身感受,孩子就會自己累積,建構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並發展出判斷的能力。

事後,我和雙寶爹分享這件事,他聽完居然面帶驚喜稱讚女兒:「哇塞,做得好!沒想到我家女兒居然有經商的頭腦,能用便宜的東西換貴重的東西,不錯不錯!」嘖嘖嘖,這是什麼評論、什麼爸爸啊!差點沒讓我暈倒。「唉呀!你真的要放輕鬆一點,教養小孩又不是只有一種方法。」雙寶爹拍拍我的頭說。

灰色地帶才是常態

或許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我太容易緊張了,總是強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要符合所謂的道德標準,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然後用這種過度簡化的二分法去教導孩子。問題是,我能確保自己的每個信念都能夠正確指導行為嗎?我的行為能夠永遠溫良恭儉讓,然後一路保持幸福快樂地往「為社會奉獻」的方向走去嗎?如果連我自己都常常背離這種期待,而且是在毫無覺察或別無選擇的狀況下,那麼我就要摒棄二分法,相信教養有更多選擇。

灰色地帶才是常態,而不是非黑即白。孩子漸漸長大就會發現,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也許會做壞事,壞孩子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一直用道德教導孩子的大人,私底下可能比小孩還不如,而看似單純可愛的孩子,使壞起來連大人都感到驚恐。這個世界很少有什麼是絕對的,有時只要換個角度看事情,結局就跟原先判斷的截然不同。

當孩子按照他的生命軌跡努力成長的時候,不要在第一時間就用成人規則去要求他,打亂孩子的成長。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調整眼光,看清楚孩子世界裡的灰色地帶,同時也要調整我們自己偏執的刻板印象,了解孩子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認為那樣做是對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我們也許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親子關係就是一場生命影響生命的旅程,你會以怎樣的狀態去影響另一個生命呢?相信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


■別小看孩子的生存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沒辦法保護自己?

兒子讀一年級的時候,發生一件事,顛覆我以往對孩子的認知。

某天放學,我發現兒子的外套、書包被同學用麥克筆畫了很多道痕跡,用盡各種方法清洗,還是沒辦法去掉。我沒好氣地訓斥他:「你看怎麼辦?痕跡都去不掉了!書包跟外套都是新的,他要畫的時候,你要跟他說不可以!」

「我有跟他說不要畫,可是他還是要畫啊!畫了就畫了,又沒關係!」

在我看來,兒子分明就是企圖爭辯。「一定是你說得不夠大聲。」我反射性地立即下結論。

「我說得已經很大聲了。」

「好吧!他下次如果再畫,馬上跟老師說,知道嗎?」我提醒兒子,兒子乖巧地點點頭表示答應。

在父母心裡,孩子就是孩子,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尤其,孩子剛剛離開已經習慣的幼兒園,進入小學這個陌生的環境,當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時,一定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例如被同學欺負;加上缺乏危機感,連大人教導的時候還一點都不在意,甚至覺得沒關係,我很擔心他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會讓別人覺得可以繼續欺負他。

父母的期待往往會預言孩子的未來,我以為事情就這樣圓滿落幕了,誰知又發生了更勁爆的事。

過沒幾天,兒子的外套跟書包又變得更五彩繽紛了。我有點氣惱地對他說:「媽咪不是叫你要跟老師說?」

「我說了啊!老師還叫他去外面罰站。」兒子表示自己有做到媽媽對他的要求。

為了捍衛自己孩子的權益,我發微信給老師和對方父母,雙方都允諾會好好管束那個同學,對方父母也願意賠償清洗衣物的費用。事後我和雙寶共讀關於霸凌的繪本,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但這些似乎都不管用,那個同學還是三番兩次拿筆畫兒子的物品。

最讓我心疼的是,每次問兒子:「他一直畫你的東西,沒關係嗎?」兒子都告訴我:「又沒關係,媽咪。」他似乎並不覺得自己「被欺負」了。由此可見,被欺負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心疼孩子的心。當時,我在心裡思考到底有什麼父母能做卻沒做到的事,翻來覆去地想,總覺得沒有。我黔驢技窮了,一點辦法也沒有,陷入一種深沉的無力感。

放手是培養生存能力最好的辦法

對父母來說,眼睜睜看著孩子受傷害,卻一點辦法也沒有,比自己受傷要痛上千萬倍。我和雙寶爹分享這種心情,雙寶爹安慰我:「也許放手讓他自己好好面對這個世界,才是最好的辦法。你啊!要試著找回以前當老師的從容。」

雙寶爹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過去曾擔任幼教老師,需要長期觀察幼兒,所以特別喜歡觀察孩子從剛入園到學期結束,這中間的變化。

剛入園時班裡哭得最厲害的孩子,一學期過後,居然變成埋怨父母太早來接;剛入園時最調皮搗蛋的孩子,一學期過後,居然變成老師最得力的好幫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有時反差太大,都懷疑眼前的孩子是不是同一個人。

我總是問孩子:「你是怎麼辦到的?」(這句話對孩子有神奇魔力,可以引導他們說出經歷變化的感受。)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門,但重點都包含一個意思:他們不想再繼續下去了,這不是他們喜歡的自己,他們想要和其他小朋友開心地玩在一起,然後就自然而然呈現出不同樣貌了。聽到這裡,會讓人對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存能力產生敬畏。雖然說大人的陪伴引導也是其中的原因,但我們都明白,如果當事人不肯努力,是不可能有這種神奇改變的。

回想過去的教學經驗,讓我意識到一點:或許真的到了我該放手的時候了。

就在我快要淡忘這件事情的時候,雙寶哥突然跟我分享他和那個同學的故事。

「媽咪,我後來想到一個好辦法喔!」雙寶哥在餐桌上宣布。

「喔?是什麼辦法?」我滿臉好奇。

「很簡單啊!我直接跟他說,我們當朋友好不好?我不想用你對我的方法對你,你一直畫我的東西,我很不開心。」雙寶哥說。

別說那個同學有多震驚,我也很驚訝於孩子的生存智慧。以前是我太小看孩子了,沒想到他居然能找出對彼此有利的方法,並遊說對方妥協接受,創造共贏的局面。最不可思議的是,對方居然欣然接受了!其實霸凌者在班級中往往是被邊緣化、不受歡迎的人物,沒想到有人願意接受他,和他做朋友。現在兒子和他是好朋友,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吧!小朋友之間的友情,有時讓身為大人的媽媽不容易理解。

跳出了是非對錯的糾結,就能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拿出有利雙方的本事。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也是現代教養一直在提倡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

孩子教給我的道理,讓我為之震撼了好久。不得不承認,孩子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以前我被媽媽這個角色束縛,一直認定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孩子就應該照本宣科,按照我的指示走。但經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雙寶哥是個特別的孩子,常常蹦出大人意想不到的法子。身為媽媽的我應該放下身段,虛心向孩子學習處世的智慧,同時也可以緩解身為父母擔心孩子受傷害的緊繃情緒。

有時,孩子只是跟父母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並未向父母求助,父母就認為孩子受了傷害,急著替孩子出頭。很多時候,父母也許只須保持關心的態度,好好傾聽孩子,並給予溫暖的回應,也就夠了。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