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心靈突破60問:張德芬&馬提納帶你找回生命的大自在

1章 情緒——逃離負面思維的陷阱

Q1:長期覺得不快樂,這是憂鬱症嗎?
我總感覺活得不快樂、心情很低落,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馬提納:許多人所謂的憂鬱都不是醫學上的憂鬱症,對這些人來說,憂鬱是一種不快樂的狀態,而在醫學上,憂鬱則是一種徹底被負面情緒吞沒、認為活著完全沒有意義的狀態。當某人罹患醫學上的憂鬱症時,會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什麼東西都不想要,只想待在那個狀態裡;事實上,他也不希望得到幫助,因為一切對他來說都太難以承受了。這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憂鬱」,而醫生遇到這種狀況時,多會以各種藥物治療。
但人們所謂的憂鬱,在我看來大多數是一種不快樂的狀態。「我對生活不滿意」「我不快樂」「我陷在這種情緒裡了」「我再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該如何讓自己快樂了」
——這一切加在一起,就成了所謂的憂鬱。其中,有些狀況又比其他的好處理。
在這個問題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應該要了解,自己沒有得憂鬱症。許多人長時間表現得憂鬱或無聊,我們稱之為慢性憂鬱。因此,姑且假設這種憂鬱是因為生活讓我們覺得不快樂,再也沒有任何熱情去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會出現這種狀況,部分原因可能是潛意識在告訴我們:「聽著,你走錯路了,如果繼續走下去,就會偏離自己的人生軌道。所以,你現在真的該清醒,並開始採取某些措施了。」
我認為,現在的教育缺少某種可以伴隨我們成長的「練習」
——練習維持自己的情緒狀態,練習保持快樂,練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我們沒有接受過那樣的教育,因此,當遇到情緒問題時,例如出現憂鬱現象,會不知道該怎麼辦。然後,我們就必須去看醫生,而醫生可能會過度治療。諸如此類。
有些很有趣的研究顯示,讓憂鬱症患者每天做一件事,例如每天跑步半小時,四週之後,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其憂鬱情況會消失。這件事情很重要。因此,治療憂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有規律地做某件事。有時候,你不想這麼做,但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憂鬱,就得採取行動,因為世界上沒有那種讓你突然好起來的魔法。

張德芬:從醫學上來看,憂鬱問題起源於生理上化學物質的不平衡。一開始,這個問題來自你的內心世界
——你的想法,或是你不快樂的情緒。然而接下來,憂鬱的問題會漸漸影響生理,也就是體內的化學物質會失去平衡。因此,吃些抗憂鬱症的藥物的確有幫助,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運動,鍛鍊身體。如果可以讓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想要憂鬱都很難。
而從身心靈的層面來看,憂鬱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去檢查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許多人常常抱持著錯誤信念,認為自己必須扮演某些角色或表率,例如必須成為成功的人、有名的人,必須做個好女人、好母親,必須有個伴侶,或是認為某份工作對自己非常重要,沒有它就完蛋了。如果常常抱持這些僵化的思想,它們就會在生活中製造痛苦和麻煩。我們必須看清楚自己內在這些錯誤的想法,看出它們的虛假、看出它們帶來的痛苦。

馬提納:是的,在我看來,憂鬱是在邀請你改變生活,你應該對自己說:「好的,我接受。」而很多時候,你自己做不到,這時就需要教練或治療師在一旁支持你,有時甚至強迫你去做某些事,以走出憂鬱。許多憂鬱的人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卻累得無法採取行動,因此你必須邁出下一步,將憂鬱消除。然後,即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失衡,透過鍛鍊身體等行動,化學狀態也會恢復平衡。也就是說,情緒上的化學失衡並不意味著一定要以化學藥物才能治癒,許多人不依靠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很好。他們練氣功、練太極,這些活動都是治療憂鬱的好方法。正如德芬所說的,運動或體能鍛鍊是憂鬱最有效的療法。

張德芬:我認為,我們可以把憂鬱看成人生的禮物。正如馬提納所言,憂鬱代表我們不在軌道上,也代表我們對某人或自己有許多壓抑的憤怒。壓抑憤怒是不健康的,因此會產生憂鬱。這其實是一份禮物,讓你注意到它,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信念或人際關係的模式。也許你需要切斷一些關係,辭掉現在的工作,轉換人生跑道,也許你就是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這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改變,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缺少改變生活、換工作或切斷關係的勇氣。因此,可以把憂鬱看成一份禮物。


2章 金錢——內在豐裕帶來外在富足

Q16:如何消除錯誤的金錢觀?
如何消除與金錢有關的錯誤信念?例如我認為有錢人都為富不仁,金錢只會帶來欲望和罪惡。

馬提納:有個工具是我和我的許多學生運用之後都覺得非常有效的,就是「願景板」(
vision board):拿出一張圖畫紙,然後將所有可以表現出你想要的富足狀態的圖片和照片貼在上面。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家經常忘記富足不只和金錢有關,因此在製作願景板時,也要放上和快樂、健康及人際關係有關的圖片——你當然希望自己的富足可以涵蓋所有面向,這樣才不會失衡。
接著,當你退後一步看著這個願景板時,請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這一切,也已經得到了。」你必須想像自己希望擁有的一切已經在那裡了,是存在於此刻的事物,而非存在於未來。然後,你就能體會到擁有這一切的感受。所以事實上,你不須擁有這些事物,就能產生擁有它們時的感受,你現在就感覺很富有了。你的能量和財富一起振動,因此你不會再排斥金錢,開始一步步消除大部分的負面信念。這個方法對許多人十分有效,尤其是那些相信吸引力法則的人。

張德芬:我對這個問題的建議是,隨時注意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更重要。這與自我觀察有關。比方說,如果看見有人開著很貴的跑車,我當下的反應是:「哼,總有一天你會失去這輛車,因為你不是用正當手段得到的。」也就是說我嫉妒了。但如果我有良好的自我觀察能力,抓到自己出現那樣的想法,我會立刻對自己說:「我祝福那個人,他有自己的車,也喜歡那輛車。總有一天,我也會有一輛。」
我認為在想到金錢、看到富人,或是看到某些人賺了很多錢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念頭,是很重要的。你會祝福他們嗎?還是覺得嫉妒,想詛咒他們?正面能量會將正面事物吸引到你的生命中,如果你說:「我不喜歡有錢人。」那你怎麼會變富有?如果你嫉妒某人的成就,又怎麼可能有自己的成就呢? 
金錢這個議題一直很敏感,尤其是在心靈成長圈。這個圈子裡的許多人其實一點都不富足,或者比商業界人士更重視金錢。這些都沒關係,只要可以保持覺知,承認自己的匱乏感,承認自己放不開金錢就行了。最怕的就是嘴上說一套,做出來的又是另一套,那你的匱乏感永遠無法消除。


5章 親密關係——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關係

Q30:想談戀愛又怕受傷害,該怎麼辦?
看著身邊的朋友都要結婚了,我自己也有點急,畢竟已經二十八歲了。但是,我總是不敢去愛,害怕打開心扉,一察覺別人對我有點好感,就情不自禁地逃避。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勇敢,但就是控制不住地想躲開,所以覺得很累,總想躲進自己的角落裡,怕被別人找到,但又怕孤獨,對愛又渴望又害怕,害怕受傷、害怕被拒絕。

馬提納:以我的經驗來看,這通常起因於過去的情緒創傷,有時是因為所看見的事情觸發了你的創傷經驗,有時則可能因為你在前世的親密關係中受過傷。潛意識透過這種害怕去愛的感覺來提醒你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以找到方法克服恐懼。而實際上,最好的方法通常是直接去做,也就是參與其中,讓事情發生,以創造時間和空間,讓自己持續處於自我改進的模式中。我輔導過許多有這種困擾的人,其中一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住在美國的洛杉磯,是個醫生,我們認識十八年了。他告訴我,每次他墜入愛河時,和對方共度第一晚之後,他就會覺得恐慌,於是便收拾東西,頭也不回地離開。我對他說:「下次和人共度一晚醒來後,打電話給我,我來幫你度過這個過程。」而現在他很快樂,結了婚,有三個可愛的孩子,這都是因為他選擇去面對並經歷自己的恐懼。
你可以學習五百種不同的方法,但最終你必須找個方法面對恐懼,而唯一可行之道就是開始去做。如果有個你可以傾訴的對象在一旁支持你就太好了,因為將恐懼表達出來對你會有幫助。另外,使用花精也很好。如果有對治恐懼的花精,那麼你只要去觀想恐懼,將它圖像化,然後使用花精,接著開始改變這個圖像,觀想自己處於平衡、快樂狀態的畫面。如果不給潛意識一個新的圖像,就會陷在舊的圖像裡,而舊圖像會告訴你,這個狀況很危險,你必須逃跑。因此,你真的要開始觀想自己想要的情景,然後花時間沉浸其中。每晚睡覺前,花五分鐘放鬆,想像自己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然後你的心智會開始接受這件事,這對克服恐懼有莫大的幫助。

張德芬:面對恐懼時,我有一些技巧可以挑戰自己。例如,我從小就不是很愛運動,但四十歲時,我參加了一個俱樂部,他們有高空彈跳的活動,非常非常恐怖,我便用高空彈跳來挑戰自己。當時我嚇得全身發抖,但做過一次之後,我的感覺很好,覺得自己成就了一些事情,挑戰了自己。幾個月後,我參加了另一個培訓,導師又給我一項挑戰,要我先泡到熱水裡,然後馬上跳進冷水。我很怕冷,也很討厭這麼做,但我還是照做了,我挑戰了自己。在冷水裡,我一直發抖,導師便對我說:「放鬆,放鬆,放鬆,不要抗拒,不要抗拒。」我試著這麼做,突然間,我感覺棒極了,完全不冷了。
頭腦總喜歡限制我們,說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但如果放開心胸,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事又不會危及性命。大家都知道,殺不死你的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因此,我們只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就可以了。


7章 為人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Q45: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該如何利用吸引力法則,讓我上國一的兒子愛上學習?我也試過觀想,例如觀想他專心學習的情景,以及因成績優秀而拿到獎狀的場面等等,每次都想得熱血沸騰,如臨其境,但目前他好像還是很貪玩,不努力、不用功。我該怎麼辦?

張德芬:首先我想說的是,心想事成不能拿來操控別人。這個方法要求的是自己必須散發事已成真那種振動頻率,而當你對他人有隱藏的動機時,所散發的振動頻率可能不足以召喚宇宙的力量來幫助你。請問問自己,孩子很貪玩,不努力用功,觸動了你的哪個模式和傷口?

我不夠好,所以我的孩子要夠好。(你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不用功,將來前途堪慮,會碰上問題。(你自己對未來的恐懼)
孩子太貪玩,我看不順眼。(你的內在小孩也很想這樣,但苦無機會)

覺察到這其實是你的問題之後,你就可以把焦點收回來,反求諸己。看見自己內在的真相,就是療癒的開始,而你的孩子是來幫助你療癒自己傷口的天使。親密關係中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總是把我們帶到不想面對的真相之前,無所遁形。所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再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兒子的成績真的不怎麼樣,升上高年級後第一次拿回家的成績單,上面全是
CD(國際學校的評分法),連他自己看了都掉淚,我卻一點也不生氣,只是告訴他:「媽媽覺得你沒有盡全力。我只要求你做到三件事:要快樂、要健康、要負責任。你覺得你對自己的學業負責了嗎?」他承認沒有。現在他上課就比較專心,也會認真做功課了。
面對同樣一件事
——孩子成績不好,不愛讀書——我和提問者的反應不同,可見問題出在父母身上,而不是孩子。但可憐的孩子常常變成我們的投射板,隨父母的要求和喜好起舞,違背了他們的天性,剝奪了他們的快樂,也種下日後他們性格和心態上的一些問題。

馬提納:為了其他人觀想,效果可能並不好。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投入學習之中,這是最難的事情之一,因為孩子的學習過程有部分必須倚賴他人。我們指望其他人是好老師,能讓孩子興奮地學習,但有的學校或老師卻讓某些孩子覺得念書非常無聊,很難投入其中。以我的小兒子為例,他在讀中學時非常樂於學習,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念的學校也很好,都是十到十二人的小班,但上高中之後,一個班級卻有超過八十人,讓他對學習完全喪失興趣和動力。我們試過所有方法,甚至讓他參加課外輔導,還是很難讓他再提起學習的興致,所以他是很勉強才念完高中的。我跟他聊天,處理他的情緒,但他說:「我對學習不感興趣,學校教的東西一點用處都沒有。我知道你希望我好好念書,但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我自己正好相反。小時候,我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光榮地從學校畢了業,因為我有很強的動力。我有個目標,就是想成為醫生,但我的父母不是很富有,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拿獎學金,而能獲得獎學金的都是最好的學生,所以我必須努力拚成績。我的目標很明確:我想要離開自己所住的小島、離開父母家,然後成為醫生。我的動機非常強烈,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學習。
我當然也有懶惰的一面,此外,如果我覺得事情不有趣,就會覺得很無聊。因此,當我的兒子不再對學習感興趣時,我從不強迫他,也不懲罰他。我們倆談了很多,也幫他做過一些治療,和他一起面對問題。我非常溫和,以同理心對待兒子,並跟他說:「只要專注於完成學業,整個未來都是你的。」我們一步一步地做,我和他母親甚至幫他換學校。他非常聰明,智商絕對沒問題,但如果不把智商拿來用,也是白搭。
所以,這個過程有時非常困難,卻能幫助父母在靈性上成長
——你如何處理孩子不用功讀書這件事?你自責嗎?你內疚嗎?你有耐心嗎?你願意花時間嗎?這個問題有許多方面要注意,父母必須進入其中,一直陪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愛他們;即使孩子真的念不下書,也盡量保持樂觀,希望出現最好的結果。世界上某些成功人士念的書也不多,因此學校教育並非成功的必要條件;而有些很聰明的人收入並不好,勉強餬口而已。所以,這其中有某些東西被過分看重了。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