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MEDDIC世界一流的銷售技術

銷售不是天生的才能

在開始談MEDDIC之前,我想先談談銷售菁英跟一般的銷售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都以為銷售就是賣東西,只要能賣出、成交一筆訂單,就是達陣,所以一般銷售都是拚命衝「數字」——數字看起來越多越漂亮、訂單越多越好。這個思維沒有錯,但就是屬於「一般銷售」的層面。當你翻閱這本書時,我要帶你進入的是「銷售菁英」的殿堂,而MEDDIC就是培養銷售菁英過濾案子成敗的最佳工具。

首先,我先舉個在參數科技任職的例子。

剛去參數科技時,我整年的業績是一百二十萬美元(約臺幣三千六百萬元),年底時,我的業績掉了十萬美元,被老闆K了快一個小時。當時搞不清狀況,我還反問老闆:「才十萬美元,有那麼嚴重嗎?」老闆神色凝重地告訴我:「很嚴重!」

他說:「我們公司在美國股票上市,全球有五百個銷售,如果公司兩百個銷售每年都像你一樣少十萬美元,這樣總共會掉多少你知道嗎?」那就是掉了兩千萬美元。

「公司少了兩千萬美元的營收,對華爾街的承諾肯定無法兌現,一定會大幅影響股價,我保證隔天股票就從天上掉到地下!公司的市值損失絕對大於兩千萬美元。」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十萬不只是十萬。

透過我的親身經歷,我要讓你明白銷售菁英的內涵是什麼。

MEDDIC源頭——關鍵六問

大約在1990年,參數科技業績發展得非常好,當時背景是2D AUTOCAD 設計轉3D設計的變革初期,全球資訊大廠紛紛採用,成就了很多超級業務,當然也面臨業務被挖角的挑戰。參數高層積極思考,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人才?如何在短時間內訓練銷售?如何在短時間內讓銷售們成交訂單?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那時候參數在全球的銷售人員約有五百位,總部決定號召全球銷售成績前一百名的銷售人員到美國總部開會,用「六問」為會議架構,讓大家腦力激盪,不斷提問、討論。顧問群參考大家的心得後,歸納出六個最有力量的英文字,就是MEDDIC,所以六問不僅是超級銷售的心法精華,也是MEDDIC的源頭。

不論你是老闆還是銷售,都可以不斷自問自答。身為老闆熟悉這「六問」,才能好好引導你的銷售;身為銷售,不斷自問,才能精準掌握訂單。

六問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讓銷售有一個參考架構:面對客戶時,你要拿什麼資料回來?面對主管時,你要以什麼方式回報進度?六問架構明確,能有效執行檢討,而不是都在場上打仗了,還漫無目的地整備。

絕對成交的關鍵六問

關鍵六問可以分成兩個段落,銷售過程及銷售結果(如表)。

銷售過程的三個關鍵問題:
•    why buy?為什麼要買?
•    why you?為什麼要跟你買?
•    why now?為什麼是現在買?

銷售結果後有三個結果:
•    why win?為什麼贏?
•    why lose?為什麼會輸?
•    why slip?為什麼要買還沒有買?why buy?為什麼要買? 

一問:why buy?為什麼要買?

客戶買這要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誰要用?

這看似一個很普通的問題,每個銷售都知道,但要怎麼做才能挖出更多隱藏的資訊?可以從痛點、買點、切點三個角度切入。

找到痛點,要知道多痛、誰會痛、誰最痛,你才能切入;接下來評估客戶的決策標準是什麼,才會知道他的買點;最後,了解客戶過往的決策經驗,這樣才能更加明白他的動機。

以買車為例。客戶為何現在要買車?他的痛點是要舊換新,還是買新車?為何要換車?又為何要買新車?聽聽他的想法與經驗,你就會有切入點。而他的買點,就是他的考量,包括車款是否喜歡、設備是否符合需求?價格預算如何?接著,你要確定為何他要跟你買?是對手產品不夠好?服務不好?還是其他原因?你要找出來。為什麼是現在買?這也一定有理由,也要找出來。

我舉自己減肥的例子。我曾經很胖,大家都叫我小胖,最高飆到八十八公斤。我有個朋友原本也是胖子,後來減重成功,我很好奇問他是怎麼瘦的?他要我先去買一臺可以測量體脂肪的體重計,我乖乖買來,也測好了,便把數據給他。沒想到,他竟然很嚴肅跟我說:「小胖,你趕快去買保險。」

「為什麼?」
「你內臟脂肪十八,很危險!」他說這是中風跟心臟暴斃的高危險群。
「你不保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太太怎麼辦?」
「你下午先把訂單帶來吧。」我聽不下去了,趕緊解決這危機。

他下午就過來找我,我根本沒問多少錢就簽單了。後來兩個月內我瘦了十四公斤,而且還幫他介紹很多客戶。用我這被自己胖到嚇壞了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並分析如下:

痛點:內臟脂肪過高的危險。
買點:肥胖問題解決的急迫性。
切點:朋友的成功減重分享。

所以,挖掘客戶痛點,要了解有多痛、誰最痛、不解決會怎樣,越痛越急就越值錢。 

二問:why you?為什麼要跟你買?

我們可以從公司、產品、團隊三個角度切入。

1. 公司

公司有名嗎?品牌大嗎?

很多銷售會擔心自己是新創公司,或是公司不夠大該怎麼辦?不用擔心,臺灣有九八%是中小企業,公司雖然不大,但品牌很有名,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或是賽道,不僅是佼佼者,甚至是全球第一名的企業,這是我們俗稱的隱形冠軍。

2. 產品

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否有獨特性?

Number one: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哪個領域是第一名?

Fast one:方案是否能很快上線?很快學習?很快找到人?

Only one:公司擁有的核心技術,也是獨家的概念。

請你現在思考一下公司的三個one是什麼 ?

3. 團隊

客戶對你們公司的產品及方案背後支援的團隊,信任度有多高?現在科技進步快、方案變化多,所以公司有沒有敏捷支援的團隊,攸關能否取信客戶。

․三問:why now?為什麼是現在買?

這是我最喜歡問銷售的一個問題,我們以急迫力、加速力、趨勢力三個維度切入思考。

․【急迫力】有購買的壓力,不買會怎麼樣?

這是時間問題,為何不是上個月買、下個月買,而是現在?客戶是不是有限期的痛?或者遇到新舊系統整合的痛?還是遇到年度預算要執行的壓力?這通常會在年底發生。

․【加速力】內外部是否有助力幫你加速拿到訂單?

這常常發生在臺灣電子五哥OEM的廠商之中,因為他們要接上游客戶的訂單,所以最好使用同一套設計工具,設計圖檔轉換才不會有問題。戴爾電腦及惠普電腦都曾使用參數科技的工具Pro/E來做機構設計,所以下游的電子五哥如果要接單,最好能夠採用參數科技的工具Pro/E,那時每位銷售業績都超標二○○%以上。

․【趨勢力】跟不上全球趨勢就會被淘汰

未來十年,全球企業都需要走向數位化轉型及導入ESG,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否跟上政策的變革、趨勢的腳步?跟得上,訂單當然是你的。

․四問:why win?為什麼贏?

首先恭喜你贏了訂單,但勝不驕敗不餒,你馬上要思考三件事:做成、做好、做大。做成:成交拿到訂單,通常我會請銷售自信地說出客戶跟你買,而不跟其他人買的原因,請他列出三點。

做好:成交是一切美好的開始,而不是結束,通常銷售賣買完就跑了,開始尋找下一個機會,但這不是正確的心態。銷售菁英一定會把成交客戶的效益量測指標完成,讓客戶有豐厚的投資報酬率,建立強大的服務與口碑。

做大:一名好銷售的定義是「老客戶的續購能力,而不是新客戶的開發能力」,對於未買完的客戶要思考如何讓他願意回購,而開始規畫第二階段,以求買好買滿。買足產品的客戶,要讓他們變成你業界的意見領袖,一位成功的客戶幫你講一句好話比你講十句都還有用,效益遠勝過你跑遍大江南北。

․五問:why lose?為什麼會輸?

失敗為成功之母?跌倒時不要馬上站起來,想清楚後再站起來。要知道輸的原因,下回你才會贏,所以要從三方面來釐清問題:公司、組織、線人。

公司:如果是對手惡意殺低價、搶客戶、價格沒原則,就不跟進,讓他拿去。

如果你跟進削價競爭,那之前在客戶身上的所有貢獻都白費了,也會造成客戶從此以後不相信你。

組織:商業模式及科技變化太快,公司組織調整也經常發生,預算隨時可能因為專案效益不高就被挪用到其他部門,所以一定要突顯專案的效益,不要讓客戶主管有機會砍掉你的案子。

線人:你的樁腳、擁護者是不是不夠強?如果你的競爭對手在客戶端的樁腳是總經理,你的樁腳是副總經理,誰強?你的案子風險就很高。

․六問:why slip?為什麼要買還沒有買?

通常有三個常見的原因。

流程太長:這是所有銷售人員的夢魘。

合約要蓋很多章、過很多關,很多時候也會卡在合約條款,即使找老闆幫忙,遇到法務,牽涉到公司的權益,老闆也使不上力;其次就是休假節日多,整個簽核流程都會延誤。

壓力小:客戶雖然同意執行這張訂單,但新方案沒人可以執行,需要從業界挖人、換言之,對客戶並沒有迫切壓力,這張訂單就會被拖延。要想想,有沒有補救措施?

對手鬧:業界這種狀況滿多的,當對手知道自己要輸了,就會亂丟價格,放假消息,或是丟最低價讓採購來跟你殺價,拉長你的成交時間。

善用MEDDIC,銷售一點都不難

先給大家四個非學MEDDIC不可的理由。

1. 最多全球知名公司使用MEDDIC。

包括Salesforce、PTC、Zendesk、MongoDB、Sprinklr、ANSYS等企業,從主管、銷售到售前售後技術及顧問都在學,多家外商公司招募銷售時,會把有學過MEDDIC工具的人作為優先錄取的條件。

2. 複製銷售菁英最快。

參數科技用MEDDIC來訓練全球業務人員,創下連續超過十年、四十季成長的驚人紀錄,也在短短十年內成功打造超過十億美元的世界級軟體企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軟體公司能打破這個紀錄。

3. 最好的升官發財工具 。

就拿我的個人經驗來說,二十五年來在銷售職涯上應用MEDDIC,讓我從一位銷售人員變成銷售主管,再成為外商總經理,就是最好的見證。

4. 最省力的帶人技術。

我多年來運用MEDDIC銷售工具,幫助團隊帶來共同的銷售語言,節省溝通時間,協助銷售提早放掉不會贏的案子,避免浪費時間資源,且可縮短銷售週期並拿下大單。

嚴格來說,MEDDIC拆開來,銷售對每個單字都認得,也了解背後涵義,看起來沒什麼大學問,但是為什麼真正執行的企業少之又少?我認為老闆能否貫徹是主因,而銷售的認知與對自己的企圖心也是重要因素。

MEDDIC是由六個英文字母所構成(請參考附圖)。

M-Metrics  效益量測指標
E-Economic Buyer  決策購買者
D-Decision Criteria  決策標準
D-Decision Process  決策流程
I-Identify Pain  找痛點
C-Champion  擁護者

很多銷售覺得壓力很大、業績難達到,但透過MEDDIC的銷售飛輪就能一目瞭然,可以把整套模式化繁為簡,銷售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做好這六項銷售邏輯鏈,保證你成為銷售冠軍。 

一、做生意,一定要找到人家的痛點

找痛點,一定有人會痛,誰最痛?最痛的人就是苦主,公司要仰賴這個苦主解決某個問題,你只要找到這個人,讓他信任你,確認你可以幫他成功,把這個人變成你的擁護者。接下來就可以把決策標準、規格確定下來,對手就很難打進來,你們將會合作愉快。

痛點又可分為三個層面來理解、

(1)上層公司(Financial Pain):跟錢有關 。
這層面主要是與預算相關,也會觸及到投資報酬率的問題,包括人力、材料、生產與管理等成本。

(2)中層部門(Process Pain):跟流程有關。
跟時間有關,焦點是在效率上,包括各種審批流程、產品設計週期、進出貨、交貨時間等。

(3)下層員工(Productivity Pain):跟生產力有關。
跟生產力有關,主要考量生產力夠不夠、大不大,需要考量的指標包括人員的能力、業績、流動率等。
痛點越大,痛值越高,急迫性越高,簽單速度越快。 

二、找到擁護者,打好基礎

在銷售圈子裡有一句經典格言:「No champion no deal , big champion big deal.」一般銷售手中大大小小的客戶至少數十個以上,當然有一些大客戶。不管有幾個客戶,事實上你很難每天都在客戶端守著,當你不在客戶端的時候,誰可以幫你銷售?誰可以幫你講話?誰可以幫你跑流程?所以我們在客戶端一定要培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擁護者,也就是我們講的樁腳。不過,擁護者當然還是涉及公司內部的人事組成,因此必須從幾個面向評估你的擁護者,包括:

(1)地位:擁護者有足夠的權力和影響力嗎?
(2)加速:他有能力幫你在企業內部銷售,並縮短銷售流程嗎?
(3)關係:他為什麼要幫你?你如果拿到訂單,對他的幫助是什麼?你對擁護者的成就清楚嗎?

此外,別忘了你有擁護者,對手也會有。也要思考對手的擁護者是否比你強?對手的擁護者比你的擁護者職務高嗎?不要到最後,案子輸了才發現。總而言之,沒有擁護者的單子肯定是失敗的單子。 

三、決策購買者,是你成交的關鍵

不要以為有擁護者就萬無一失,真正決定你的訂單能否成交,要找到決策購買者,而且要盡早見到。決策購買者通常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有能力主導及控制預算的人;第二類,可能是CEO、老闆、資訊長、技術長或部門主管;第三類,能夠唱反調的人,這種人當所有人都說「No」的時候,他能說「Yes」,反之亦然。

這三種類型差別是什麼?第一類,他有權掌握購買,也就是說他有權力運用資金,甚至幫你找錢。第二類,可以想成是「可能」的決策購買者,這要視案子規模、企業文化等不同因素而定,有時候是CEO決定,有時候要到董事會,有時可能是資訊長,有時可能是部門主管就可以決定了。以採購筆電為例,買一部跟買十部、一百部或是集團更換廠牌、對外慈善捐贈一千部,都會因專案及預算不同而牽動不同的決策購買者。第三類唱反調的人,之所以能成為翻盤者,表示他有最後決策權,如果你能把這種決策購買者納為你的擁護者 ,那你不僅功力了得,而且是百分之百成功!

不論哪種人是決策購買者,我強烈建議,甚至認為銷售菁英必須做到的就是一定要提早見到決策購買者。你得了解他的期望與挑戰,不然花再多時間,看起來案子就快到手,但如果被決策購買者否決,等於白忙一場。早一點見到決策購買者,且至少見上兩次,更能確保不會發生煮熟的鴨子飛了這種窘境。

四、決策標準讓你確定是否可以合作

這裡講的決策標準,是指客戶決定要不要跟你做生意的標準。客戶可能考量的面向包括:你們的技術規格是否符合?付款條件你能接受嗎?你這家供應商的信譽與口碑如何?決策標準不只是你在企業之間談生意時才會有,日常生活中,要買車、購屋,心裡也都有一套決策標準。

我們以資訊系統為例:

1.技術標準是什麼?

(1)符不符合基礎架構?包括系統疊代、雲端架構、安全性。
(2)系統能否整合?舊系統、其他系統與新系統的整合性,能否符合未來趨勢。
(3)容易使用嗎?未來找人才是否容易?

科技進步太快,產品系統升級頻繁,資料整合及安全會是一大考驗。

2.財務標準為何?

(1)風險,(2)導入時間, (3)商務條款。

客戶一定會思考案子要花多少錢?從初期建構到後續維護,如果維護費用比建構貴,那對方就會考慮;再者,客戶提出的付款條件,假如月結一百八十天,但你的公司規定是月結三十天,怎麼辦?公司可以接受嗎?

3.供應商的口碑為何?

(1)公司規模、公司品牌。
(2)服務支援人數多寡。
(3)信譽口碑、公司未來策略及市場評價。

你們是外商還是本土商?如果是外商,那麼在地有多少人?試想,你要買賓士、BMW,還是TOYOTA?你所考量的內容,就是這套決策標準,你會在意車型規格合不合你的期待?價格你能接受嗎?日後的修費費用是否能夠負擔?你的付款方式跟車商可以一致嗎?車商公司的信譽怎麼樣?

這套決策標準,你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熟悉這個邏輯,運用在客戶上就可以快猛準狠。 

五、掌握決策流程,你的業績才會踏實

了解你的客戶決策流程,才能確定這張訂單究竟能否如期拿到。如果你興沖沖告訴老闆那張三千萬的訂單快簽下了,結果搞半天,還要跑上兩個月流程才能確定發訂單,老闆豈不瘋了?所以你對客戶的決策流程要很清楚。

典型客戶有三種標準流程 :

(1)選商評估流程
客戶通常在評選技術時,會把可能可以合作的廠商找來,可能是透過簡報、或技術驗證(以及需求建議書分數來決定最後得標廠商。如果通過了,那就恭喜你。接下來就是下一個流程。

(2)商務採購流程
這就是跑合約的流程,我曾經簽過一天的合約,也跑過一百八十天的合約,這跟公司大小有關,一天完成是老闆直接簽了,一百八十天的就要經過很多部門,層層向上。

(3)法務審核流程
這個流程是銷售的夢魘,七○%的訂單滑掉,都卡在這裡。為什麼?因為現在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如SaaS訂閱模式),合約每年都要重簽,而且公司每年都漲價,法務就必須進來看合約,這會牽涉到安全性、地域性。例如雲端伺服器放在哪裡,美國、歐洲跟新加坡的規定就不一樣,所以法務審查合約就會花掉很多時間,老闆在這個流程中也幫不上忙,因為就是要很細膩處理法務相關問題。

你當然不是被動等待,而是要提早開始應戰。要及早掌握這個決策流程涉及多少部門、多少合約流程,才能掌握好時間,甚至提早去跟這些相關部門連結,而不是一直在那邊傻傻等。 

六、效益量測指標,讓你跟一般銷售截然不同

Metrics 是MEDDIC第一個字母,但我放在最後說,是因為這個字對我有重大意義。影響我個人的部分,後面章節會仔細談到,這裡先就概念來闡釋。Metrics效益量測指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投資報酬率。

當銷售在洽談一個案子之前,就要開始思考: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可以幫客戶產生可衡量的效益?客戶花錢買了你的方案,一定想知道他的投資多久可以回收,以及有多大的效益。舉例來說:

(1)省時: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客戶使用後能否從三天變成一天?
(2)省人:客戶導入你的產品後,人力資源可不可以從五個人變成一個人?
(3)省錢:要一次花五百萬元建構雲端,還是買服務,一年花一百萬?

當訂單成交後,銷售不要急著去找下一個機會,應該全心投入,協助客戶完成效益量測指標,並分享給決策購買者,讓他們認同你提供的方案價值,以建立信任。如此一來,客戶在不久後就會給你第二張訂單。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