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練習的心境:學習、職場、人際、教養全適用的刻意練習心法

●生活就是不同形式的練習

人生說穿了就是一場綿長的練習,構成日子的其實正是不斷調整身心方向的努力歷程。

大家都知道,學習樂器或要練出扎實的高爾夫球揮桿技巧等技能,都少不了耐心。可是其實人生這趟旅程就在要求(甚至是強迫)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克服挑戰,以達到熟習的程度。我們常常忘記其實在生命初期,從學習走路、表達思想和感受等,人人都是「從零開始」,渴望和需求促使我們逐漸熟習這些技巧,一步又一步、一個音接著一個音──而且毫無掙扎猶豫地努力著。努力學習音樂或高爾夫球等技巧,其實正是所謂的「練習」歷程:抱持著具有目標的意識和達到特定目標的心態,一再重複某項活動。

在步調過快又壓力過大的現代社會,「技能」常用來形容某種個人資產,例如「這並不是我的技能」。諷刺的是,我們卻往往未能了解,若想以最少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發展任何技巧、又希望心情平靜且過程愉悅,這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技能,也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才可能輕鬆練就如渾然天成。

若能專注在體驗人生歷程,並投入其中,無論是追求個人理想或面對逆境,原本因為執著於目標而產生的壓力和焦慮都會大為減輕,不再緊守著「不達到目標必無法快樂」的執念。

如果能將原本緊抱目標的自己,巧妙轉變為專注於達成目標並在歷程中尋求樂趣,這就像是多了一項新技能,且一旦精熟此道,便能發揮神奇的強大功效。

面對具備這項「技能」的人,我們常會聯想到自律、專注、有耐心、有自知之明等特質,這些重要美德往往也與內在真正的平靜和知足密不可分。人只要具備這項技能,就等於擁有拓展人生的能量,不然便會被自己散亂且反覆不定的努力、夢想和方向所限制。

《練習的心境》能幫助各位了解這項技能,像是運用本能般將其發展提升:學習活在當下並轉為歷程導向,能引領人踏上魔法路程,鑄造出美好的毅力心性以自處和生活,並從中學習享受人生旅程。

●成為鋼琴重造師

我生命中發生的三件事,啟動了我對於學習在觀點和認知上的改變。第一,我又開始上鋼琴課,那位當地數一數二的教師只比我大幾歲。比起孩童時期,成人上課多出不少好處和壞處。第二,我在大學時期開始自修東方哲學,學習範圍廣泛,不僅止於特定哲學,而是自學了多種宗教和哲理,激起的思辯影響遠及我往後二十年的歲月,讓我對於練習的動力、機制和兩者之間的關聯從此改觀。

各位若是從未就此思考過,就先想想人生種種學習和精熟的項目吧,無論是行走、綁鞋帶、存錢、教養,都是透過某種形式的練習,說穿了就是不斷重複的歷程。大多時候我們並未意識到這個過程,不過這正是理想的練習型態──沒有壓力滿載的期待,也毋需自我質疑地想著「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達成目標?」,只要練習得當,當下艱難的學習過程自然消失無蹤,更重要的是,學習本身會昇華成能使內心平靜的歷程,讓人得以在「速度擺第一」的社會中,跳脫日復一日的焦慮和壓力,藉由練習休息喘氣。正因如此,極其重要的關鍵在於對於練習過程有所覺知、掌控並從中享受生活樂趣。

除了上述兩點,我對於學習新事物的觀點有所改變,也是因為某個職涯決定:當時我決定成為演奏鋼琴的技師和鋼琴重造師。

三角鋼琴可分為八千到一萬個細件,八十八個音,每個音有三十四種不同的調音可能;琴弦的數目為兩百二十五至兩百三十五根弦之間,每一根弦各自有對應的調音裝置,光是每回調音都需要一一調整。沒錯,重點來了,這件工作的形容詞就是重複再重複、勞心費力又單調無趣,每回工作至少都要重複八十八次。這等於強迫人必須放下一切,單純以最實際有效率的態度面對工作室和舞台上的日常工作,若是自律和耐心不足,焦慮和厭煩便會發酵暴漲。

我之所以要和各位分享這份工作重複又無聊的特質,是因為也許這樣讀者能更了解我實在是為了度日才開始發展出「迷失於過程」的能力。儘管這份專業有其難熬之處,那單調的本質卻能讓我整天與自己的念頭共處,也有充裕的時間觀察和評估工作中何種做法有效、哪些又無益。

本書將談到我生命中的關鍵時刻和許多面向,我因為這些經歷受益匪淺,或努力掙扎或讓自己失望;我也會分享自己如何觀察到再簡單不過的生命真理,走出錯誤。

●練習的初心,毫無雜音

只要有理想的環境,專注於當下不僅可能成為自然狀態,甚至可說本來就是種自然狀態。

其實大家想必都曾多次體會過這種經驗,難就難在對於這種運作狀態若要有所覺察,本身就是矛盾。人全然專注於當下和正在進行的活動,就必定完全沉浸其中;如果注意到自己多麼聚精會神,專注力就等於打了折扣,因為這時專注的重點成了自己「本來」多專注在活動之上。如果真正投入練習,自然就不會注意到自己有多麼練習得當,只會留意到當下歷程並沉浸其中。

禪學將這種狀態歸類為「初心」(beginner's mind)。人在著手某項活動的初期,必須心無旁騖才可能順利進行,此時內心毫無雜音;等到對於活動日益熟悉,全然專注反而較為困難。

還記得剛學開車時的自己嗎?當時的你想必全然投入其中,也就是秉持著初心;現在這種初心可能早已消逝,所以你會邊聽廣播邊開車,當年新手上路的你恐怕會視此為干擾呢;又或者你會和同行的人聊天或想著晚點該處理的事,心思就是會從開車這項當下活動飄到別處去。

下回開車時試試什麼都不想,全心專注在開車上,留意其他駕駛的狀態和沿途的風貌,以及自己的手如何操作方向盤;如果沒有別人同行,就試著暫停所有內心對話並關掉音源。這麼做恐怕會令人抓狂,你會覺得自己不可能什麼都不想地只是開車,當初學開車時曾經如此簡單自然的狀態,在技巧純熟後竟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設定預備動作,穩定情緒與抗壓

目前我指導很多青少年高爾夫球手,我們會先建立所謂的「推桿前預備動作」,目的在於協助球手面對情境時能放下情緒,進而加強擊球的穩定表現。

首先必須擺脫的情緒化念頭也許是「這一球打不好就輸定了」或「剛剛推桿怎麼會失敗,這次千萬不能出錯」,預備動作能將令人焦慮的情境轉換成自在安然的心境,球手內心的喊話簡單到類似:「這是我現在該做的,好,開始!」

進行推桿前預備動作時,球手會先針對要設定的目標蒐集資訊,如同研討學問般在一旁不帶情緒地進行,討論要達到的標的和方法。各位若是看過專業高爾夫球賽,大概都看過球手和球僮進行類似的討論,不過青少年高爾夫球中一般沒有球僮,所以這樣的討論便是球手的自我對話。

同樣的做法如果轉換到職場情境,你可以告訴自己:「每次同事下一些討人厭的評論,我的反應都十分負面,這樣對自己實在不好。下次碰到同樣的情況,應該要採取不同做法。」

這種新做法就是你應該建立的習慣。要在情緒高漲的情境下建立新的反應習慣最為困難,因為當下情緒波動會自然帶出既有習慣,然而情緒不會隨著行為的改變而消失,所以必定要盡可能先掌管好情緒,才能夠意識澄澈地選擇下一步。高爾夫球球手其實都會一再反覆練習預備動作,練習得自然從容到能夠在高度壓力下以此得到心靈歇息。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