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世界很凶殘,不懂管理就很慘:12堂改變人生的管理課

第一章  精力管理 巧用分工思維,牢牢掌握關係中的主動權

為什麼老闆一發火,你就很慌張?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做了一個企畫案,你明明準備充足,創意滿滿,但在講述方案的過程中,老闆表現出不滿意,對你發飆;又或者在你和客戶談到有分歧的地方時,客戶質疑了你,你開始慌了,口齒不清、心跳加速⋯⋯瞬間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做,滿腦子都是:「完了完了,老闆是不是生氣啦?」「客戶一定很不滿意,這次又搞砸了!」等事後平靜下來,你又會很懊惱:「我當時明明有應對方案的啊,都怪我不夠自信,不夠機靈,導致沒發揮好!」

每次看到同事有這種情況,我都會忍不住問一句:「老闆生氣,你慌什麼?」被我問到的同事每一個都一臉問號:「你說得輕鬆。是我表現不夠好,才把老闆惹毛的啊,我怎麼可能不慌?你開玩笑吧!」

其實前面這句看似簡單、不負責的「玩笑」話背後,運用了一個深刻的管理學概念:分工。

這裡的分工是指:每個人負責好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情。將這個概念運用到工作中,也很好理解,即「我們不用為別人的工作負責」。而如果我們把它用到生活中就是:我不必為他人的困擾負責!

「是我讓他不高興、是我讓他難過的,我怎麼不用為他的困擾負責呢?」相信很多正遭遇這個困擾的人都有此念頭。十年前,我也是這樣想的。

「分工思維」讓你不再害怕面對老闆

談老闆色變

十年前的我還是個職場新人,印象很深的一次,我要在所有同事面前闡述一個準備了很久的方案。剛說到一半,老闆就打斷我:「你這個方案考慮不周全,好多地方都不可行。」這句話讓我當場愣住、不知所措,並且瞬間冒出一大堆的內心戲:「老闆生氣了吧?他是不是後悔雇用我了?同事們會不會覺得我很笨?會不會覺得我扯了他們後腿?」接著,我額頭冒汗、結結巴巴地說:「其實⋯⋯我的意思是⋯⋯」我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於是老闆更沒有耐心聽下去了,起身離開,同事們也陸續離場。

那種感覺真是糟糕透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自己產生了巨大的懷疑,覺得自己就是菜鳥一個,什麼都做不好,整個人的狀態跌到谷底,工作效率嚴重下滑。我的心彷彿被蒙上了一層陰影:談「老闆」色變,一和老闆說話,或者當眾發言就緊張。

後來研讀了大量心理學和管理學的書,我才逐漸理解這個狀態: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像這樣陷入被動局面,無法自拔,甚至因此影響了自己的行動力?那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別人的不滿,內心產生了愧疚感──「一切都是因為我」,是我導致他不高興,都是我不好。一旦有了這種想法,我們就會把最寶貴的精力全用在否定自我上,失去精準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那我們怎麼擺脫這種被動的局面,重新找回動力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分工」概念了:我不必為他人的困擾負責。老闆是不是生氣,老闆是不是對我不滿,那是老闆的困擾,我不應該為此負責。我把老闆的困擾加在自己身上,就是我搞錯了分工。

如果十年前的我明白「分工」這個概念,是不是情況就會不一樣呢?

試想一下,當老闆說我的方案不周全時,如果我心裡這樣對自己說:老闆好像很生氣,但這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緒都由他自己負責;而我所要負責的,就是把方案講清楚。

有了這樣的分工思維,我便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該做的事情上,釐清思路,向老闆和同事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剛才我可能沒有講清楚,現在再講一下,大家看這個報告,裡面有方案評估和緊急預備案。」

不為別人的困擾負責,可以讓我們甩掉本不該我們承擔的包袱,輕鬆做自己。

以催婚為例

你也許會說,工作的事情可以這樣分工,但是生活中呢?當我們面對至親至愛的人時,怎麼可能這麼冷靜,不被他的困擾影響呢?怎麼可能做到那麼明確的分工啊?

就拿催婚這件事來說,爸媽因為我不結婚,又憤怒又傷心,每次我們都要為這件事吵架。我不可能因為父母的催促就隨便結婚生子,但是他們不厭其煩地催,讓我很煩躁。這種情況下,難道也能說「我根本不用為他們的困擾負責」嗎?這不會很冷血嗎?

請仔細想一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煩躁?你可能會說:就是覺得他們老是嘮叨,很討厭;因為他們老是提各種要求,我做不到。這只是表面原因,藏在這些表面原因背後的,是我們的「背負感」:我們覺得自己讓父母失望了,我們沒有成為他們理想中的完美小孩。看到了嗎?在催婚這件事情上,我們常常會把各種責任和困擾混在一起,導致與家人之間的「混戰」──明明是相愛的人,明明彼此在乎,但就是無法達成共識,或者大吵一架,越說越亂,又傷心又委屈,這讓我們感覺壓力很大。

這時候,該怎樣運用「分工」的概念呢?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假設,如果被催婚的人不是我,而是我姊姊—媽媽因為姊姊遲遲不結婚的事情傷心,我會怎麼做呢?極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我不會煩躁,因為有所抽離,我反而會清楚地反應出來,那是媽媽自己的失望和困擾。我會看到一個著急的母親為了女兒的幸福正在發愁,我會去跟媽媽聊聊她的失望、安慰她,也可能會抱抱她,此時此刻,我沒有內疚,也不會自責,更不會因為這些情緒的壓力,跟她吵起來。

因為具備了這種分工思維,我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變清晰了:哪些是媽媽要負責的,哪些是自己要負責的,一清二楚。我們會感覺像是被解除了緊箍咒一樣,明白自己可以採取哪些不一樣的做法。我們會更直接地看到兩個失望的老人,而不是看到讓他們失望的自己。這樣就有能力去理解媽媽,幫助她處理和面對她的情緒—這不是「冷血」,而是清醒的溫暖,這段關係因此而變得柔軟、舒服,而不是被你越弄越僵。

你看,不為他人的困擾負責,反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行動,真正幫助到我們愛的人。

催婚這個例子所講的,就是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化被動為主動。這並不是溝通技巧,而是教大家如何活用「分工」的概念,改變思維模式,轉換內心的想法。不為他人的困擾負責,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擺脫束縛,解除限制,主動地推進關係。

轉換主語,從自我否定中脫身

有些朋友會問:「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這個道理我懂了,但是遇到具體的事情時,我可能還是因為慣性思維,又陷入自我否定中,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讓我盡快轉換思維模式呢?」

我要分享給大家的方法是:主語轉換。也就是說,在描述他人困擾的時候,永遠讓他人成為句子的主語。

比如,在催婚的例子中,我們可以這樣轉換思維:把「我不結婚,這讓媽媽很傷心」轉換為「媽媽很傷心,因為她還沒有想通我不結婚的事」。把主語變成媽媽之後,你會發現,這是她的困擾,你不應該將她的困擾強加到自己身上。當再次遇到老闆或者客戶不滿發飆時,把「老闆生氣都是因為我沒講清楚,表達能力不好」,轉換為「老闆很著急,因為他沒辦法接受一個不完美的方案」──在這個想法之下,你的施力點便非常明確了,你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優化方案」。

適時使用主語轉換的方法,你就能夠從「自我否定」中解放出來,把精力聚焦在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上,重新找到目標感。

同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的一個朋友是大學老師,有段時間他的內心特別糾結,跟我說:「我覺得自己『口業深重』。臨近畢業季,好多學生找我聊職業規畫,你說,萬一一個學生本身不適合創業,聽了我的一些建議,真跑去創業了,這可怎麼辦?我最近都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觀點了,壓力太大。」

我問他,那如果這個學生創業成功了,他會怎麼想?會覺得學生應該把功勞分給他一半嗎?他說:「不會啊,如果他成功了,說明這個學生本身能力就很強。」

你看,「別人的成功是他自己的功勞」,我們都很容易承認這一點,那為什麼當他困擾的時候,我們就要把他的困擾歸咎於自己呢?要知道,無論別人是成是敗,只要你把自己當成了第一責任人,你就是在暗示:「你沒有用哦,全靠我。」長此以往,你就會把自己變成一個無處借力、單打獨鬥的孤膽英雄。

所以,既然勝不可以居功,那麼敗亦不必擔責。

在我朋友的這個例子中,他其實可以這樣轉換思維:把「我給了他建議,導致他失敗了」轉換為「他認同了我的建議,他失敗了」。如果大家反覆練習這樣的思維方法,再遇到類似的被動局面時,就能準確地分清楚別人的困擾和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該做的事,掌握主動權。

不把自己的困擾推給別人,才能行動

分工概念的A面是「不要把別人的困擾攬到自己身上」,這還不全面,分工的B面對我們也很有幫助,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擾推給別人」。在人際溝通中,我們其實都知道,抱怨是最無效的溝通方式,它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雙方的關係對立,但即便如此,抱怨還是無處不在,看看以下這幾種說法:

「我這麼不開心,都是你造成的。」

「媽媽忙成這樣,都是因為你這個不聽話的小孩!」

「我為什麼生氣?因為老公靠不住啊!」

「真倒楣,遇到這樣的員工!」

「如果男朋友體貼一些,我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

是不是很耳熟?遇到問題時,我們可能會在第一時間為自己辯解、抱怨對方,認為自己的痛苦,都是對方造成的,所以對方要為我們的痛苦負責。這樣想的那一刻,我們或許會覺得能發洩心中憤懣,但這種短期鎮痛藥對我們真的有幫助嗎?顯然沒有。

痛苦都是對方造成的?

我有一個學員,她和男朋友已經交往了三年,後來男孩去了上海,她放棄了家裡替她安排好的工作,背著行李也一起去了上海。在她心裡,堅信只有兩個人在一起,感情才能長久。可是現實總有另一種樣子,在上海生活不到半年,她和男朋友就開始了沒完沒了地爭吵。

女孩經常會抱怨:「你天天在外面加班、應酬,每天都這麼晚才回家,你有沒有想過我?你有那麼多朋友、同事、客戶要陪,而我呢?我只有你啊!你怎麼不多陪陪我!」男生往往都敷衍地回答:「我錯了,我錯了,我下班就盡快回來陪你。」

一旦男生有一點疏忽或不耐煩,女生就覺得非常委屈:「我是為了誰才來上海?還不是因為你!我在這兒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我就只有你!現在連你也這樣對我!」

她越是這樣想,就越覺得自己的「悲慘生活」完完全全是男朋友造成的。可想而知,她很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進入一個「向下螺旋」,女生越是想緊緊抓住,男生越是迴避。有時候即使沒有應酬,男生也會選擇在公司待到很晚才回家。

很奇怪對不對?明明女生是為了能讓男朋友安心地工作,為了他們倆能更好地在一起,才來到上海,為什麼現在的情況卻變成了這樣:男朋友的工作,成了她幸福的絆腳石?如果我們啟動分工思維,就會很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因為她搞錯了「分工」。她把自己的困擾,完全推到了男朋友身上,兩個人的關係,就這樣僵住了。

在這段關係中,女生使用的是傳統的、依靠直覺的思維方式:「我現在不幸福,都是你造成的」「我離鄉背井留在這個城市,都是為了你,你應該為我負責」⋯⋯她陷在這類想法中不能自拔,彷彿主動權完全掌握在男朋友手裡,在她的意識中,有一個莫名的信念:「他只要不改變,我就沒辦法在這個城市立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她試著用「分工」的視角重新看待這段關係,會有什麼不同嗎?

分工的方法提醒我們:在分清困擾的歸屬時,可以嘗試把句子中的主語都變成「他」;而在這裡,這個女孩可以把因果關係中表示原因的主體都變成「我」:把「我陪他到上海,是為了他」換成「我陪他到上海,是我自己的決定」;把「他沒有陪伴我,所以我才這麼委屈」換成「我需要更多的陪伴,所以我才這麼委屈」。

如果這樣想,會有什麼不一樣嗎?最直接的變化可能是:她的局面打開了,她也許會用更合理的方式向男朋友要求更多陪伴,也許會發展其他的愛好、結交朋友、學習新技能,因為是為了「自己」,怨氣和敵對少了很多。而男朋友的感覺呢?也許會感覺到她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這段關係自此進入平等融洽的狀態中。

有些朋友會說,明明是我委屈,為什麼我要負責的事這麼多,這樣是不是給自己增加了太多壓力呢?其實不然,「分清困擾的歸屬」不止給了對方更多在關係中的空間,也給了我們自己更多的勇氣和動力。

都是乙方靠不住?


我們再用一個職場上的案例,來說明一下這個方法該如何應用。


之前我們有個合作專案進行得不太順利,在確認流程及進度時,有個員工說:「我為什麼沒做到?那都是因為乙方不OK啊。」請注意,他的潛臺詞是:「也許我也有問題,但最終的責任是乙方的。」當他說出這句話時,他還會再積極行動嗎?不會。如果有這種想法,意味著在他心裡,責任都是對方的,自己是被動的,那麼他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很難主動想辦法解決。

我找了那位員工談話。我問他:「在這件事情上,你會受到影響嗎?」他說:「我也很不開心啊,我的績效泡湯了,我在團隊中的信用也受到了影響。」

他其實是有困擾的,「他困擾」就是他要負責的事。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他使用「分工」的方法,激發出自己的主動性呢?

我們可以讓他試著轉換主語,把「因為乙方不OK」變成「因為我拿乙方沒辦法」。不要小看這簡單的一個轉換,我們的行為是受意識影響的。能將思維轉換到這一步,至少在主動性上有所轉移,是自己要為此負責,意識到「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跟乙方合作」。

很多時候,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是認知的差別。這也是我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法—不刻意糾正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專注影響他的認知。當一個人能夠準確分工,意識到自己應負的責任,那他就會開始主動行動,那個時候,我再去跟他溝通工作方法,就會事半功倍了。

思維轉換的「神奇」之處就在這裡,當我們「擁有」了這個意識,我們會從苦苦等待對方發生改變的困局中解脫出來,自發行動,內心變得更積極,在看似被動的局面當中,重新掌握主動權。


誰困擾,誰負責:分工就是做好課題分離

前面提到的關於「分工」的種種,其實可以概括成一句話:我不用為他人的困擾負責,我也不會把自己的困擾推給他人。再精煉一點就是:誰困擾,誰負責。這六個字中,涉及的是個體心理學的核心理念之一:課題分離。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我們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但要獲得幸福,首先要做的是「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話聽上去很抽象,但是運用「分工」的概念,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那就是誰的困擾,誰負責。

我在這麼多年的管理工作當中,領悟了一個道理:那些成功的高效能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不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而「分工」,就是合理分配精力的訣竅。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