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喜歡的事,就要拿來當飯吃!:日本財富傳道師教你找到自己的才能,擁抱樂富人生

第1章 擇你所愛,快樂生活!

一直做自己討厭的事,有損無益

剛才,我們大略看過大家不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各種理由。但是,大多數人應該還沒察覺到,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有多少損失吧。

一直繞著討厭的工作打轉,一直勉強討厭念書的自己學習,人生會變得痛苦乏味。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那麼,讓我們來看看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1)每天都覺得不快樂、煩悶無趣

若不以自己喜歡的事物為生活重心,理所當然地每天都不會開心。陷入這種模式的人,過一天算一天,能感覺到的只有歲數成長而已。

總是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愉快的事物就會接踵而來。因為精神上的壓力不斷累積,覺得痛苦或是不愉快的記憶也會增加。

不知不覺中封閉個人情感,然後,甚至連開心、喜悅的情感也逐漸消失。

追求安定並非壞事,但有時會令人煩悶。

(2)對自己或身邊的人不溫柔體貼

做自己討厭的事的人,「人際關係」也往往不圓滿。

每天都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會因此心慌,容易因為一點瑣事就焦躁不已,不自覺地對家人講話帶刺,與周遭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對自己不溫柔體貼的人,自然會用嚴苛的標準看待事物。如此,心會越來越慌亂,陷入惡性循環。

(3)成長或學習遲緩

持續做自己討厭的事,不論過多久的時間,都不會有所成長。雖然可以學習「忍耐」,但無法「滿懷期待地不斷吸收各種知識或技能」。

如果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不但會覺得「想要持續學習新事物」,也會比普通人更快習得知識與技能。然而如果是做自己討厭的事,便難以讓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例如,你是否記得,以前學習喜愛的吉他時,就像是海綿吸水一般,很快地就吸收相關知識呢?

但是,自己沒興趣的東西卻一點也無法吸收。一篇文章閱讀了一百次也進不了腦袋,每個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吧?

(4)不受財神爺的眷顧

只要是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錢財就不太可能進門。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會越來越有熱忱,自然會開闢財路。如果是做買賣,因為只能販賣發自內心覺得喜愛、有信心的產品,所以追求好商品的客人即使什麼也不說,自然會靠攏過來。

另一方面,自己本來就討厭、沒信心的產品,根本就無法販賣給顧客,因為這種心情會不自覺地傳遞給對方。

(5)浪費金錢

如果不做自己喜歡的事,生活會不斷累積壓力,然後就必須做一些事來紓壓。

例如購物、旅行、遊樂或玩遊戲機。等回過神來,不知不覺中就變成了「月光族」。

(6)變得討厭自己

如果一直做自己討厭的事,不只會討厭工作,最後也會開始討厭起自己。

我認為這是做自己討厭的事的最大負面影響。

當你開始討厭自己,會變得憂鬱,與家人或朋友的關係也會變差。如果你喜歡自己,個人形象就會提升;如果討厭自己,個人形象就會下降。

(7)看不到光明的未來

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不會讓你有正向面對未來的心情。這也是做自己討厭的事度日,不知不覺中付出的代價。

人的心理是相當有趣的,當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就會覺得未來一片光明。

讓你對活得像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安,因此無法辭職,只能專注眼前的工作,就公司的立場而言是最有利的。

但是,每天都做自己討厭的事,會讓你覺得不快樂的日子將一直持續下去,而那樣的直覺是對的。自己的態度、工作崗位,只要沒有任何改變,就會變成你想像的那樣。

(8)總覺得喘不過氣

不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其共同點就在於,他們每天都覺得喘不過氣。因為就連他們也時常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也因此會質疑:「自己究竟是為何而活?」

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也會覺得喘不過氣,但他們感覺到的是「期待到無法呼吸」「感動到悸動不已」。

第3章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如何與喜歡的事相遇?

我們會以怎樣的模式與自己喜歡的事相遇呢?接下來,將告訴各位我從多年訪問經驗觀察到的現象。

(1)在小時候相遇

一部分的天才或早熟的人屬於這個類型。例如在小學時就獲得下棋比賽優勝,或是棒球打得很好,早早就以大聯盟為努力的目標。

他們在小時候就發揮非凡的才能,獲得成功。

另外,因為父母工作的影響,希望將來也要像他們一樣的早熟孩子,也屬於這個類型。

(2)從書本、雜誌或電視中找到

很多人因為閱讀書籍、雜誌或看電視節目後,覺得「想要做做看這個工作」。

在夏威夷擔任美容師,或是在北海道的牧場製作起司,這種工作若不是透過電視或雜誌介紹,是無法知道的。

然而有趣的是,湊巧看了那樣的節目,直覺會告訴你「啊啊,那就是我未來的工作呀」。

一般而言,普通人少有機會知道各種不同職業的資訊,難以想像父母或親戚從事的行業以外還會有什麼工作。

但是,翻閱工商名錄,放眼望去就會發現工作種類真的很多。日前隨手翻閱了家裡的工商名錄,確實有不少光看職稱無法知道是什麼內容的工作。

(3)因他人介紹

也有人是透過他人介紹而與未來的志業相遇。

「可以請你做這件事情嗎?」當出現這種委託時,或是他人介紹工作時,就是命運齒輪啟動的那一刻。

最初你可能會覺得:「我從來沒做過,根本不可能!」但實際去做的時候卻相當順利。可能也因為做得很好,大家都認同你,那樣的經驗成為契機,便當作自己的本業。

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卻是經常聽到的模式。

目前看起來好像都是命運,感覺無法掌握,但期望與喜歡的事情相遇的人,當然也會有較高的邂逅機率。

(4)直覺告訴你

有人的直覺告訴他:「我要成為醫生!」「我要開花店!」「我要成為歌手!」因此決定了未來的志向。他們不是理性地做決定,而是跟著直覺走,並非以可否獲得利益來判斷。

有趣的是,直覺是非常個人的東西。詢問當事人,他們也只會回答:「我就是知道。」

例如,第一次跟結婚對象相遇時,有的人會覺得「我知道我一定會跟這個人結婚」,而有的人卻沒有那種感覺。

即便平常沒有第六感的人,也會有啟發直覺的一天。現在只要先了解有這種情況就好,也先有心理準備,當直覺突然出現時,可能會產生抗拒感。

不錯失不可思議的偶然

為了讓喜歡的事更具體,「不可思議的偶然」變得很重要,但如何解讀這不可思議的偶然則是關鍵。

「為何會突然變得如此愛看料理節目?」

「為何佛朗明哥舞會一直出現在我眼前?翻開雜誌,打開電視,滿滿都是佛朗明哥舞。」

這種種偶然,是上天正在暗示你。

一天之內收到三則佛朗明哥舞的資訊,出現那些前兆之後,當你的朋友邀約:「要不要一起去學佛朗明哥舞呢?」你絕對要去試試看。為什麼呢?因為在那裡可能會遇到很棒的夥伴,或是那個場域本身會讓你感到相當愉快。

雖然還不知道是否會以佛朗明哥舞為畢生志業,但試試順著感覺走,距離與最喜歡的事情相遇的距離,又會縮短一些。

雖然有可能只去三次就變得不喜歡佛朗明哥舞,但在佛朗明哥舞教室遇到的人,可能會是未來職場上的貴人。

人生就是充滿了這種不可思議的偶然。建議你,當你覺得有趣,或是受到他人邀請時,先試試看再說。

雖然這個契機不知道會引導你到何處,但請珍惜並且正視各種可能性。

什麼是才能的原型?

思考才能的最簡單思考方式就是「原型」。這個方法讓分類人的性格變簡單。

例如,這樣的話語經常出現於日常生活之中:「那個人很有女演員的架式。」「那個人從頭到腳就是個商人。」「那個人就像是德雷莎修女一樣!」

那些話語中,隱藏著才能原型的提示。

擁有女演員原型的人有氣質與魅力。若能夠順利地將之化為自己的能力,周遭的人會被她的高雅與美麗打動,覺得感動、憧憬。

相反地,如果沒有辦法好好統合,就會變成自尊心強且惹人厭的人。

不需要有特殊能力才能察覺到原型。

稍微在腦海中想一下學校同學、社團的夥伴、公司同事、客戶、鄰居親戚的臉,應該可以馬上想出幾個相對的原型。

每個人都有不只一個原型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想起自己的原型。這是很自然的過程,無須特別意識就會發生。

我認識一位治療師,她平常在大公司擔任普通的內勤職務。久違再會時,整個人感覺變得非常不一樣,嚇了我一大跳。

她從普通的上班族,變成美麗、療癒型的女性。她將自己治癒性(療癒他人)的原型徹底的變成自己的所有物,並且小心翼翼地培育它。

每個人都有數個原型。

你覺得你擁有怎麼樣的原型呢?

‧商人

‧顧問

‧手工藝達人

‧研究人員

‧政治家

‧軍人

‧領袖

‧醫生

‧運動選手

‧設計師

‧藝術家

‧治療師

‧心理諮商師

‧聖人

試著列舉,就會發現有數不清的才能原型。

第4章 該如何度過轉換期呢?

喜歡的事,要當成興趣還是工作?

我在二十多歲時曾被人這樣提醒過:「不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作工作喔。」

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內心非常動搖。

因為正好在不久之前,另一位老師才跟我說:「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吧。」

雖然腦袋一片混亂,我還是怯怯地問:「為什麼呢?」  

對方就跟我說明了理由:「為了享受最喜歡的事情,必須將它放在特別的位置。」

我在不久之前,有機會跟一位曾在迪士尼樂園打工的朋友聊天。

對方之前明明是說:「能在迪士尼樂園工作,就像做夢一樣。」但隔了幾個月後碰面時,他看起來卻悶悶不樂。

我問他:「你怎麼了?」

「其實,我覺得迪士尼樂園變得很無聊。我看見朋友穿上米奇玩偶裝,知道了舞台後面的一切。即使跟女朋友一起以遊客身分來,也會進入工作模式,變得無法純粹地去享受迪士尼。」他回答。

同樣的話,我也曾聽電影工作人員說過。

大家都因為喜歡電影,而進入與電影製作有關的工作,但當實際進入業界之後,工作排山倒海而來,每天都被日常業務追殺。

去看電影時,會不自覺地注意電影內容以外的各種事情,例如攝影機角度、劇本、演技、演員陣容等,而無法自在地享受。

我跟變得無法享受迪士尼樂園的朋友見面後,當天晚上我感到非常疑惑。

「也許,為了享受喜歡的事情,將它置於某個特別的地方會比較好。」

在那之後只要有機會,遇到把喜歡的事情當作是興趣與當作是工作的人,我就會訪問他。我看到的結果是,無論哪一種都過得很幸福。

最後到底要選擇哪種生活方式?我覺得應該視那個人的價值觀而定。有人平常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工作以外的時間就用在自己的興趣上;也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以人生志業為中心;無論是哪種都很好。

也有人開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不知何時開始被雜事追著跑,結果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

比較兩者的人生,公務員類型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風險或壓力都比較小。另外,也有人選擇一邊在一般企業工作,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即便如此,應該也有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不管怎麼說,對考慮把喜歡的事當成工作的人來說,該怎麼跨越這個過渡期應該是關鍵。有很多人下定決心要做自己的人生志業,卻無法順利跨越過渡期,後來又回去做自己不是那麼喜歡的工作。

那麼就來講講我的過渡期。

我最喜歡的事情是在人們面前演說,書寫人生智慧的文章。我不時覺得,如果可以做這些事情過生活,那該有多好,但當時的我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法當飯吃。因此,只好做會計與管理顧問的工作,過著悶悶不樂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覺得,無論如何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度過一生,能否賺到錢並不是首要考量。

這個想法對我而言是很開心的,於是就下定決心嘗試看看!

我最初以講座的形式開始。長期以來,我一直做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想像練習,自以為絕對沒有問題,但結果卻不如預期。例如,過去有租借了可容納三十人的場地,但只有五個人報名的慘況。

但是,我不屈不撓地持續努力,漸漸在不知不覺間獲得口碑、廣受歡迎,大家爭相報名,即使只能排候補也想來聽我的演講。不久,各地演講邀約不斷,我的人生志業發展越來越好。

大部分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都會半途而廢,特別是在最初嘗試之後就放棄。不,甚至有很多人在嘗試之前就放棄了。

去嘗試看看吧,如果不如預期,回去做原本的工作就好了。

但連一次都不去嘗試,就我的經驗來說是相當可惜的。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