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在職場紅的理由,黑的原因:一進公司就受賞識的100個訣竅

訣竅 4 追求□□,而非完美

如果有人問你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不論任何狀況,我的答案都是「完成的期限」。

商場中最應該重視的三個指標是「QCD」,也就是品質(quality)、價格(cost)和交貨(delivery)。雖然每一樣都很重要,但其中絕對必須遵守的就是交貨。

因為提早一天交貨的八十分,比遲一天交貨的一百分更有價值。如果內容非常完美,而且也在期限內提交的話當然是一百分滿分。但就算內容再完美,只要遲交就是零分。所以我們必須追求的,是完成而非完美。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在二○一二年二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所提交的公開募股(IPO)申請上市文件中,附了一封寫給投資人的信。裡面提到公司的牆壁上貼了一張「與其追求完美,不如先求完成(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的標語。這句話正是「追求完成,而非完美」。

不遵守交貨期限就等於告訴別人「請不要相信我」。

如果你的客戶認為,能早一點收到,就算東西隨便一點也沒關係。那麼快速交貨,較能取悅對方。若你的客戶對完成度的要求較高,那麼就可以在自己設定提前的期限內先完成,剩下的時間裡再修改得更完美。

◎先求完成,然後再做到更完美◎

訣竅48 溝通不良的原因在於□□對方

多數的職場問題都來自於溝通不良。但是如果只想著要加強溝通,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問題在於雙方為什麼在一開始無法取得溝通?最常見的答案是因為雙方都很忙,所以才會有所出入。但這個答案很明顯是騙人的。

請你仔細想想。想想你最喜歡的人。如果對象是你最喜歡的人,不管再忙都還是能互相溝通和連絡,並不會因為沒時間而無法對話。但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就會搬出忙碌來做為逃避溝通的原因。溝通不良的真正原因就在於不喜歡對方。

喜歡對方和不喜歡對方,溝通方式會有明顯的差異。喜歡對方的話,我們會面對面或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對話。不喜歡對方的話,就會用電子郵件打發掉。兩種人的方法完全不同。為了取得良好的溝通,那麼就把不喜歡的人變成喜歡的人吧。用說的很簡單,事實上卻很困難。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在這裡做個簡單的測試。請在腦海中想像一下你不喜歡的人。接下來請回答以下這些問題。他家裡有幾個人?住在哪裡?興趣是什麼?

怎麼樣?答不太出來吧。事實上我們對不喜歡的人一無所知。美國心理學家札喬克提出了「單純曝光效果」,意思就是只要越了解某個人,就越有機會喜歡上這個人。相反的,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人就會覺得棘手。我將這種現象稱為「偏食法則」。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妨嘗試著先了解對方。了解對方出乎意料的興趣或是弱點之後,說不定你對他的印象就會完全改觀了。

◎努力了解自己不喜歡的人◎

訣竅71 持續喜歡,久了就會變得□□

我每個月都讀超過二十本書,同時還要上課、演講、培訓。雖然時間有限,但還是以飛快的速度熟讀每一本書。為什麼我做得到呢?

因為我會速讀?不對,我根本不懂速讀。只是喜歡看書罷了。

一流的人和非一流的人之間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剛開始都不會」。或許你是因為喜歡而開始某件事情,但剛開始都「不會」。職棒明星鈴木一朗應該也不是一開始就很會打球吧。如果根本不會、只是抱著想試試看的心態去做,只會被人說成「只是喜歡卻什麼都不會」。但是,只要繼續嘗試,慢慢就會了。

會了之後,就會覺得更有趣,又更願意努力,然後就變得「擅長」。這時周遭的評價就會開始改變。大家會開始覺得「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做得很好」。雖然他人的評論還滿主觀的,但自己喜歡的事物確實會慢慢變得擅長。

你「喜歡」什麼?只要是別人不太會注意到的東西、別人不喜歡的、不怎麼受歡迎的事物,因為競爭對手比較少,所以一旦變得「擅長」,成為「第一」的可能性就會非常高。

◎著眼於自己喜愛而競爭對手較少的事物,並成為第一◎

訣竅76 □□裁撤掉

說到裁撤,大家都會想到「裁員」吧。但是這裡說的裁撤,不是人而是工作本身。有些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總是在心裡想著什麼時候我們部門會再補人進來。但其實最優先該思考的不是增加人員,而是減少工作量。

把工作裁撤掉就能減緩忙碌的程度。時間變多之後,也才有餘力思考是不是能做些新的事情。

經營之神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思考一下自己的每一項工作,試著思考哪一樣沒做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若答案是『什麼都不會發生』,那麼就應該立刻停止這項工作。」

有些工作內容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而做、目的是什麼。有些人製作管理資料只是因為以前就這麼做了,但事實上根本沒有人會看。像這種資料,就乾脆不要做了。如果真的有人需要的話,自然會過來問你進度如何。不過基本上是不會有人來問的,可以儘管放心。這麼一來工作就會一點一點減少。其他像是辯解為什麼業績不佳的資料、為了預防董事哪天突然找碴用的保險資料、設計過於精美的超豪華提案資料,這些全都可以列入裁撤的對象。

工作可以分成以下三個種類。

(1)不能不做的工作(=繼續做的工作)。
(2)不做的話,也沒人會受影響(=可以停止的工作)。
(3)做的話比較好,但沒有人做的工作(=可以開始動手的工作)。

(2)不做的話也沒人會受影響的工作就該列入裁撤的工作。不妨把心思放在(3)做的話比較好,但沒有人做的工作。第一個做這些事的人,有更大的機率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該停止的工作就要馬上放下,開始著手新工作吧。◎

訣竅81 相信自己□□,比空有幹勁重要

許多人都說工作時最重要的是幹勁,但其實有一件事比「幹勁」更重要,那就是「做法」。

想要維持「幹勁」不減,「做法」也很重要。只要採用了正確的「做法」,即使無法提高「幹勁」,也能穩住不降。有時明明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卻還是拿不出成果,這個時候幹勁就會不斷下降。所以才說「做法」比「幹勁」重要。

遇到挫折的時候,與其懷疑你的「幹勁」,不如重新審視一下「做法」。

但其實有一件事情比「做法」更重要,那就是「相信自己做得到」。

不是「幹勁」喔,而是「相信自己做得到」。

相信自己做得到比空有幹勁重要。

相信自己做得到,意思就是遇到全新的課題時,也有把握可以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在動手執行之前,你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辦得到,就是這種沒有任何根據的自信心。

「相信自己做得到」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效能」。類似於對自我的預感,即使面對第一次遇到的事情、困難的事情,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工作成效不怎麼好的人,通常在嘗試之前都覺得自己可能辦不到。兩種不同的心態有很大的差別。

你知道「自我效能」的相反詞是什麼嗎?

「自我效能」的相反詞是「無力感」。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就知道具備自我效能是多麼重要了吧。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擁有自我效能呢?

這只能靠不斷累積小型成功經驗而來。

多次小型成功體驗,比一次大型成功體驗更有效果。訣竅在於任何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門檻都比較低。

◎面對困難的工作,也要相信自己做得到◎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