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黃金三步驟
1995年,我研習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以理解人類心智與思想運作模式。我因而對人類學習方式有許多的洞察。你閱讀此書時將發現它會吸引你和其他人讀下去。本書的寫作方式是每章節環環相扣,而且像任何一本訓練手冊,你可以利用其中的工具、練習及問答,與吸引力法則緊扣在一起。
我讀過很多與吸引力法則主題相關的書,其理論相當廣泛。我反而找不到以下問題的答案:「我到底該怎麼做?」以我神經語言程式學的背景,加上運用不同學習方式的教學法,我為想學吸引力法則的學生創造一本簡而易學的指導書。利用書中的習題和工具,你可以很快學會,並盡早在你的人生中運用吸引力法則。 我最常聽到、也最讓我滿意的讚揚是,我的書簡單易讀,練習很容易做。眾多宗教與心靈團體大力推薦此書。此外,還有很多推銷團體、直銷公司、房地產經紀人、理財顧問等商業團體將此書列為必讀寶典。總之,這本書受到廣大的喜愛。
你已經在體驗吸引力法則 你是否注意過,有時後東西剛好就在你需要的時候送上門,或是突然有人打電話來解圍?或者是你碰巧在街上碰到心裡一直在想的人?也許你遇上完美的客戶或是人生伴侶,只因為宿命安排或是你恰巧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這些經驗都是人生中吸引力法則的證明。
......
這本書會告訴你為何會有這類經驗。更重要的是,你將知道如何更主動地運用吸引力法則。你將會明白你該做、知道、擁有什麼,才能讓自己得到多一點想要的,少一點不想要的。結果,你會獲得理想的客戶、理想的工作、理想的伴侶、理想的假期、理想的健康、更多的財富,以及所有你想要的。不騙你! 吸引力法則之科學 正面思考和其產生的「吸引力法則」效應,有其生理學上的根據。 能量的形式很多:原子能、熱能、電動勢能(electromotive)、動能(kinetic)以及潛能。能量永遠不滅。
真人實證!我靠吸引力法則賺到三千萬
<序>
為你而寫的吸引力法則總整理
大多數人不相信他們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終其一生,他們只是狀況來了就反應,卻沒發覺造成這些狀況的原因是他們自己。以前我也是這種人,但我已經變得不一樣了。這本書是為你而寫,希望你也能變得不一樣——只要你選擇改變。
沒錯,這又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又是一本自我成長書,另一本講吸引力法則的書。這本書還大言不慚地宣稱:你可以賺到不只一百萬美元(也就是超過新台幣三千萬)!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這個人肯定在開玩笑!
然而,本書不是只談賺大錢這件事,而是讓人生真正改變。
【吸引力法則作者】五圖表領悟你的真需求:100%實現吸引力法則必須學會的事
〈作者序〉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和需要什麼嗎?
我的前兩本著作《吸引力法則》和《人際吸引力法則》,是用來幫助人在生活各層面(包括職場和私領域的人際關係),增加自己想要的事物,並減少自己不想要的。然而,在和許多客戶、讀者、講座聽眾與學員聊過之後,我逐漸了解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想要和需要些什麼,才能過得更愉快、更滿足。
這令我感到憂心,因為我明白,如果不知道缺少了什麼,就無從得知該在何處投注心力,才填補得了自己感受到的那股空虛。
然後,有一年,我在馬來西亞傳授吸引力法則,活動主持人請我多教他一些找出自身滿足感需求的方法。他聽我提過,我工作上的一切,例如主持講座、辦簽書會、上電視和廣播節目、發表專題演講等,都是可以帶給我滿足感的事物。他知道我做決定很快,也常聽見我說「那無法帶給我滿足感」或「那可以滿足我」,因此,他想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做到。
在此先簡單說明,所謂「滿足感需求」,就是可以為你帶來滿足感的需求;換句話說,達成這些需求之後,你會覺得很滿足。有一些你或許很熟悉的名詞可以描述這類需求,例如「人生目標」「動力」「使命」等。
我花了一小時提出一些問題,帶著他運用我在這本書裡提供的方法。結果在那短短的時間內,他便順利找出自己的前四大滿足感需求,也明白哪些事物可以讓他感到滿足、哪些沒辦法。
那個時候,我已經很清楚我必須往後退一步,先教讀者和學員找出自己的滿足感需求,好讓他們可以更有效地運用《吸引力法則》和《人際吸引力法則》兩書中的資訊。
找出自己的滿足感需求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我擁有的某種神奇天賦。雖然我現在很清楚自己有哪些需求,但其實我並非一開始就能做到。我引導自己操作一些步驟,而接下來,我也將教你執行那些步驟,好讓你跟現在的我一樣,對自己的滿足感需求了然於胸。
每個人有時都必須做些無法帶給自己滿足感的事,但我們應該設定目標,盡量選擇確實可以滿足自己的事物。對許多人來說,這聽起來很自私,然而,照顧自己的滿足感需求不僅是在照顧自己,這樣做也是在確定與尊重他人的需求。如此一來,你私領域和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會變得豐富,因而讓更多喜悅進入你的生活中。
這本書將帶著你執行一些步驟,以找出自己的前四大滿足感需求,好讓你知道如何將更多自己需要的事物帶入生活中。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就翻到下一頁吧。
這本書的目標:
一、協助你找出、確認哪些事物能讓你感到滿足。
二、教你將自己的滿足感需求整合至生活各層面。
三、鼓勵你在做出與事業、人際關係、個人選擇等相關的決定時,要將自己的滿足感需求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