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5100009

命運的插句

Concerto a la memoire d'un ange
譯者 陳蓁美
出版日 2012-02-23
定價 $260
優惠價 79折 $20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 試閱

內容簡介

當生命出現插句時,你或許不一定有能力扭轉,
卻有權決定故事該如何繼續
……

本書榮獲2010年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史密特的書在法國有著與《小王子》《聖經》相同地位
比利時皇家文學院終身秘書長 賈克岱凱、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李立亨專文推薦
驚喜收錄史密特創作手記!

我們能夠改變命運嗎?
法國當代聞名世界的小說家兼劇作家史密特,以四個充滿精采想像力的短篇,來探討這個生命的神秘難題。命運的插句改變著劇中人物的人生,每個故事都有意想不到的結尾。
如果浪子可以回頭,那麼,是否一個好人也可以變成無惡不作的大壞蛋?誰可以決定這種轉變?個人?抑或命運?
書中的人物一再思索這個問題。為了得到答案,他們必須面對自己最黑暗的一面,拒絕落入太過安逸無憂的日常生活,最後發現,並非人生本身美好或醜陋,而是我們看待人生的目光。

史密特是一位妙語如珠的說故事高手,而此書另有一個獨特之處,在於附錄他的個人日記。史密特從開始書寫以來,即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在本書最後,史密特附上和這四個短篇故事相關的日記,有點像注釋,相互共鳴,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作家靈感的源頭和作品的深意。

〈下毒的婦人〉
鎮上來了一位新的神父,神秘的墨瑪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告解,逐漸升起承擔命運的勇氣,但她能真的去面對嗎
?

〈回家〉
船員葛烈格接到一封電報:「令嬡死了。」船尚未靠岸前,這個惡耗不斷折磨著他,因為他有四個女兒!究竟死的是他疼愛的那個,還是他不喜歡的那個?他了解自己的女兒嗎?他有權利決定她們的生死嗎?

〈回憶天使協奏曲〉
克利斯年輕時,為了贏得競賽卻見朋友有難而不救,並發現自己竟有如此殘酷的一面。深感愧疚多年後,那位「受害者」的朋友找到他
……當渴望獲得救贖的罪人與遭受厄運的受害人再次相逢,將發生什麼事……

〈艾麗榭宮之戀〉
凱薩琳嫁給亨利多年,亨利從政後一路發,最後當上法國總統,兩人是媒體眼中的「模範夫妻」。不過,凱薩琳的第一夫人角色並不好當,她甚至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愛不愛他……

【名人推薦】

四個故事,一個主題:救贖。運用貌似天真的黑色幽默來思索生死的問題。作者雖出身學院,但善於與普羅大眾溝通想法與疑惑。 ──《費加洛文學週報》

閱讀這麼一本有如行走在火車上、穿過一節節車廂的書籍,最令人驚喜的地方是,史密特短篇故事的造詣已到如火純青的境界。
──《巴黎人》

史密特證明他確是說故事的行家,而且擅於提煉奇幻文學
……喜歡以輕鬆詼諧甚至想像力探討生命的議題,卻不失嚴肅性,不過絕不煽情。 ──《普羅旺斯報》

敘事者無所不在,上帝雖然萬能卻頗被動,史密特文筆行雲流水,讀者不知不覺和他筆下的人物一起忍受磨難。雖然他的書流暢好讀,但讀完後心情不是那麼輕鬆。
──《瑞士論壇報》

我們能夠改變嗎?瑪格麗特
尤瑟娜說:「我們不能改變,但能變得有深度。」安德烈紀德說:「人要率性而為,只要能吃苦耐勞。」史密特則提供四個迥然不同的例子,由讀者自行尋找答案。──《快訊雜誌》

史密特首先是位說故事的高手,他很清楚每個故事都需要加以注解,因此隨書附上相關的私人日記,造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快訊雜誌》

史密特的文筆不僅鞭辟入裡,其故事被壓縮成簡潔的文體後,情節變得更為緊湊
……史密特是想像力的捍衛者,巧妙的運用哲學與文學質疑人的天性。

作者介紹

法國魅力才子
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當過大學哲學教授。16歲發現寫作天分,現已成為聞名世界的小說家兼劇作家。
他的光芒縱橫文學、戲劇、學術、電影界,他搬上世界舞台的劇作多到無人能及。
他的創作獲獎無數,囊括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多國大獎,2010年以本書《命運的插句》獲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以全部作品獲俄羅斯聖彼得堡閱讀獎。
他的作品有40多種語文譯本,
是近10年來全球擁有最多讀者的法國作家。
在法國讀者心中,他的著作與《小王子》《聖經》有著相同的地位。
著有《我看到你的無限》《為你走到希望之地》《被收藏的孩子》《陪我走到世界的盡頭》《最後12天生命之旅》等書。

本書對人性、命運的轉折有很細膩而寫實的描述。其實這一直是史密特的關心的主題,他的中篇或長篇小說,皆常著墨面臨人生的逆境的青少年,如何獲得教誨,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雖然史密特的這本短篇比較「成人」(主角比較年長了),探討的東西比較「複雜」,人性會變得更晦澀,膽汁分泌得較為旺盛,不過他還是相信人性的光明,只是這個人性的光明,會受到較奸險的挑戰。他讓讀者微妙的看到,人性的惡質,因此善與惡的探討更有意思,也更引人深思。

作者個人網址:http://www.eric-emmanuel-schmitt.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5100009
ISBN:9789861752594
頁數:25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2594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人生的喜劇,命運的插句 <譯序>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生命 下毒的婦人 回家 回憶天使協奏曲 艾麗榭宮之戀 <附錄>史密特創作手記
看更多

各界推薦



人生的喜劇,命運的插句  /  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李立亨
  
短篇小說要怎麼寫?以〈最後一片葉子〉為人所熟知的美國短篇小說大家歐‧亨利的說法是:「盡力去描寫事情的某一面,最後以事情的另一面來做結尾。」
    出人意料的技巧要怎麼掌握?喜劇大師卓別林在自傳裡,是這麼解釋的: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當觀眾以為我只是在街上遊走時,下一刻,我很可能就會跳上一輛馬車揚長而去。
    讓法國作家史密特獲得二○一○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的這本《命運的插句》,就在四篇人物殊異的小說中,讓我們見識到經典短篇小說的兩大特質:細節的描繪,出人意表的轉折。

折磨與希望的角力
    〈下毒的婦人〉裡,躲過起訴的老婦人,在對年輕神父告解的過程中,得到青春與愛情的衝擊與想像。〈回家〉描述水手在海上接到女兒病逝的電報,有四個女兒的他,一路飽受煎熬。〈回憶天使協奏曲〉的兩個競爭對手,因為命運作弄,人生道路走向他們無法想像的方向。同樣是描述兩個對手,〈艾麗榭宮之愛〉的角色變成法國總統跟第一夫人,他們的交手,也在結尾產生驚人變化。
    勤奮的神父、全心投入工作的水手、一心求勝的小提琴手、抱有病態心理的黑心商人、懷疑妻子的總統、失望於總統性格丕變的第一夫人……這些人物的心理狀態,被史密特用生活的許多場景給娓娓描述。
    折磨,是的,這些人物的心理都飽受折磨。
    希望,是的,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對他們的命運歸屬懷抱希望。

不只是「只是當時已惘然」
    面對命運所加諸的插曲,回顧生命被遺忘的角落,史密特沒有讓他的人物喋喋不休。反之,他用回憶用想像用情境用內心的囈語,讓我們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這也使得本書的鋪陳節奏,異於網路體小說盛行後,以對白為主的各類暢銷作品。
    許多短篇、極短篇,或者所謂的微小說,都嘗試用風格化的人物,讓讀者迅速產生認同,從而對另闢蹊徑的結局處理手法,得到「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唏噓。但是,這種唏噓,往往也是讀者掩卷獲得「還好是這樣」的安全感來源。
    《命運的插句》並沒有給我們完全的安全感,因為,這些人物所遭遇的一切,要比我們能想到的狀況來得複雜。不過,作者並沒有叨叨絮絮的強調這裡或那裡,我們反而覺得信步閱讀下去,隨時都還有事件會被命運橫加進來。
    史密特是怎麼做到的?因為,他為故事的關鍵舞台,打磨刨光了更多想像的空間。
    〈下毒的婦人〉裡的告解室、〈回家〉裡的船、〈回憶天使協奏曲〉裡的那座霧氣裊繞的湖、〈艾麗榭宮之愛〉裡的療養院,每個空間都可以有餘音裊繞的故事被寫下去。
    我們似乎可以相信,還會有更多命運的插句,將要發生在那兒。抑或是,我們沒有留心於倏忽消失的細節裡,容或還躲著魔鬼或天使。

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短篇小說是什麼?史密特在〈附錄〉裡的解讀是這樣的:
    短篇小說像小說的簡圖,是小說的精華。
    這種條件嚴格的文類不能容許背叛。
    生命所受的驚嚇已經足夠,命運的折磨也該有個盡頭。
    雖然,真實生活不斷傳來的,是嚇人或嚇死人的悲劇。還好,《命運的插句》最後展現的另一面是:人生喜劇。即便是復仇或懷恨,人物終究會得到救贖。
    這個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看更多

推薦序 人生的喜劇,命運的插句 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李立亨 短篇小說要怎麼寫?以〈最後一片葉子〉為人所熟知的美國短篇小說大家歐.亨利的說法是:「盡力去描寫事情的某一面,最後以事情的另一面來做結尾。」 出人意料的技巧要怎麼掌握?喜劇大師卓別林在自傳裡,是這麼解釋的: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當觀眾以為我只是在街上遊走時,下一刻,我很可能就會跳上一輛馬車揚長而去。 讓法國作家史密特獲得二○一○龔固爾文學短篇小說獎的這本《命運的插句》,就在四篇人物殊異的小說中,讓我們見識到經典短篇小說的兩大特質:細節的描繪,出人意表的轉折。 折磨與希望的角力 〈下毒的婦人〉裡,躲過起訴的老婦人,在對年輕神父告解的過程中,得到青春與愛情的衝擊與想像。〈回家〉描述水手在海上接到女兒病逝的電報,有四個女兒的他,一路飽受煎熬。〈回憶天使協奏曲〉的兩個競爭對手,因為命運作弄,人生道路走向他們無法想像的方向。同樣是描述兩個對手,〈艾麗榭宮之愛〉的角色變成法國總統跟第一夫人,他們的交手,也在結尾產生驚人變化。 勤奮的神父、全心投入工作的水手、一心求勝的小提琴手、抱有病態心理的黑心商人、懷疑妻子的總統、失望於總統性格丕變的第一夫人……這些人物的心理狀態,被史密特用生活的許多場景給娓娓描述。 折磨,是的,這些人物的心理都飽受折磨。 希望,是的,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對他們的命運歸屬懷抱希望。 不只是「只是當時已惘然」 面對命運所加諸的插曲,回顧生命被遺忘的角落,史密特沒有讓他的人物喋喋不休。反之,他用回憶用想像用情境用內心的囈語,讓我們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這也使得本書的鋪陳節奏,異於網路體小說盛行後,以對白為主的各類暢銷作品。 許多短篇、極短篇,或者所謂的微小說,都嘗試用風格化的人物,讓讀者迅速產生認同,從而對另闢蹊徑的結局處理手法,得到「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唏噓。但是,這種唏噓,往往也是讀者掩卷獲得「還好是這樣」的安全感來源。 《命運的插句》並沒有給我們完全的安全感,因為,這些人物所遭遇的一切,要比我們能想到的狀況來得複雜。不過,作者並沒有叨叨絮絮的強調這裡或那裡,我們反而覺得信步閱讀下去,隨時都還有事件會被命運橫加進來。 史密特是怎麼做到的?因為,他為故事的關鍵舞台,打磨刨光了更多想像的空間。 〈下毒的婦人〉裡的告解室、〈回家〉裡的船、〈回憶天使協奏曲〉裡的那座霧氣裊繞的湖、〈艾麗榭宮之愛〉裡的療養院,每個空間都可以有餘音裊繞的故事被寫下去。 我們似乎可以相信,還會有更多命運的插句,將要發生在那兒。抑或是,我們沒有留心於倏忽消失的細節裡,容或還躲著魔鬼或天使。 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短篇小說是什麼?史密特在〈附錄〉裡的解讀是這樣的: 短篇小說像小說的簡圖,是小說的精華。 這種條件嚴格的文類不能容許背叛。 生命所受的驚嚇已經足夠,命運的折磨也該有個盡頭。 雖然,真實生活不斷傳來的,是嚇人或嚇死人的悲劇。還好,《命運的插句》最後展現的另一面是:人生喜劇。即便是復仇或懷恨,人物終究會得到救贖。 這個救贖的過程,恰恰是本書最動人的地方。 〈譯序〉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生命 《命運的插句》是法國作家史密特在台灣出版的第五部作品。 這一次,史密特繼續書寫一貫鍾愛的主題,利用死亡探討生命的本質,透過人性的惡辯證善的可能性,並提出一個以前不曾討論得那麼直截了當的問題: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命運有那麼一點影響力? 或許史密特認為是有可能的,他說:「我們二十歲時是教育的產物,四十歲時,可以是自己抉擇的結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史密特這一次的主人公年紀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大人,不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 另外,和以往不同的是,全書分成四個短篇:四個故事,四個世界,卻像四個樂章串連成一首完整的音樂,它們有一貫的主題,重覆出現的「人物」(聖麗塔,絕望的主保聖人,令人聯想起觀世音菩薩),雖然主人公不再是天真的小孩,但史密特依然面不改色的輕鬆面對最悲慘的情境,並不時從容自在的加以揶揄。 劇場出身的史密特喜歡在他的故事運用戲劇張力,而他本人也樂得以「說書人」自居。我們可以如何說明這麼一部作品呢? 最明智的做法恐怕是在這裡打住,史密特也說得很明白,他的用字遣句經常不明確,因為他喜歡暗示,喜歡留下空間,倘若沒有讀者發揮想像力來填補,他的作品並沒有完成。 而且我們無論怎麼解釋恐怕都有失妥當,因為這一次史密特大方公開他寫作此書期間的日記,他從中透露許多真心話,讀者得以一窺作家的心路歷程,也可對照自己的心得,獲得別有一番情趣的閱讀經驗。 所以我們希望給讀者最忠肯的建議:略過這篇序文,放鬆心情翻開第一個短篇故事。或許你會發現故事有點離奇,有點為難,有點黑色,逐漸的,你也會發現,這 故事的背後其實要討論挺嚴肅的東西,甚至滿抽象的、有點哲學性的、有點宗教性……簡單說來,就是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不過或許也可以暫且把這些問題擱 一邊,不管三七二十一繼續讀下去。 此書原本的書名借用第三個故事的篇名:〈回憶天使協奏曲〉。〈回憶天使協奏曲〉是一九三五年奧地利作 曲家阿爾班.貝爾格(Alban Berg)所完全的小提琴協奏曲,他寫這首曲子期間,遭逢一對好友夫婦的愛女遽逝,這對好友夫婦其實來頭不小;大指揮家馬勒的妻子阿瑪(Alma)在馬勒 去世後再嫁當時赫赫有名的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所以這首〈回憶天使協奏曲〉所紀念的天使正是他們(十八歲)的女兒瑪儂。我們更不訝異冠在這個書名之下的四個故事都圍繞著死亡打轉,這 也是以輕鬆詼諧的筆觸著稱的史密特特別「鍾愛」的情境,他曾在《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描寫十歲的罹癌小男孩人生最後十二天的領悟,《被收藏的孩子》則寫 德國納粹黨在歐洲各地張牙舞爪時,一位猶太小男孩受到天主教神父的保護而逃過一劫的故事。 其中,我對《被收藏的孩子》裡的一段內容印象 特別深刻:天主教神父在思索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不同,認為猶太教堅持尊重的教義,而基督教著重愛,他自問尊重或許比愛更基本也更容易做到,開始質疑自己所信 奉的宗教的價值。而這一次這本看似處處充滿基督教印記的故事(聖麗塔、亞伯特和該隱等),本質上卻處處充滿東方宗教的精神,我想,這或是史密特最吸引我的 地方之一,他不能被放在某個框架之內看待,當你以為他像哲學家探討人的存在時,他卻搖身一變為宗教家;當你以為他以基督教的觀點切入時,卻神不知鬼不覺的 融入東方或其他宗教的精神。說到這個東方精神,我不禁聯想到他曾說他最喜歡的一件事,是看著水流動。 「我在布魯塞爾寓所的花園裡有一個 噴水池,我很喜歡它發出類似把紙揉成一團的窸窣聲響,我也喜歡它的多變,彷彿無常的佛陀。」這種多變、無常,當他描寫上帝為何不接受該隱的蔬果而接受亞伯 的牛羊,即明白指出「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不公,出乎意料,變化無常,但必須接受它」。史密特直指貝爾格藉〈回憶天使協奏曲〉抒發一個信念:「萬事萬物都有 存在的理由;連悲劇也是。」但是這個信念其實也是史密特在撒哈拉沙漠與死神搏鬥的體悟。人生不也經常得面對這種無常不公,甚至悲劇的局面? 史密特在寫這本書時特別強調「他不把話說死」。他在《被收藏的孩子》時藉神父之口斷然說:「上帝創造出自由的人,因此我們因自己的優點而歡笑,或因自己 的缺點而受苦,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不過隨著時間他的語氣似乎變得不那麼「斷然」,從他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他自詡 為「人不會變,但可以改的修正派」,但他多所考量,是以他創造四種故事探討這個主題,似乎想列出四種不同的模式。史密特是法國知名的暢銷作家,作品被翻譯 了四十多種語言,號稱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法文作家,不過身為譯者的我寧願傳播他的可讀性勝於他的暢銷性。此外,這本書也得到二○一○鞏固爾文學獎短篇小 說獎,這會兒他又因為是暢銷作家而招惹某些文評,理由是他的書一刷動輒數萬本起跳,還需要如此錦上添花嗎?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一位所謂的暢銷作家仍然執迷不悟的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創作故事探索生命中神秘難解的事情,他也隨著時間在變動的,往後退卻,似乎更謙虛、包容。像是他在這本書提出的建議: 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命運就像宗教經典,因閱讀而產生不同的意義。 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過去來修正錯誤、化解誤會並重建關係,這個觀點似乎有點神秘,但也比「上帝創造出自由的人……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更為包容,不是嗎?
看更多

試閱

〈譯序〉
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生命

《命運的插句》是法國作家史密特在台灣出版的第五部作品。
這一次,史密特繼續書寫一貫鍾愛的主題,利用死亡探討生命的本質,透過人性的惡辯證善的可能性,並提出一個以前不曾討論得那麼直截了當的問題: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命運有那麼一點影響力?

或許史密特認為是有可能的,他說:「我們二十歲時是教育的產物,四十歲時,可以是自己抉擇的結果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史密特這一次的主人公年紀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大人,不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

另外,和以往不同的是,全書分成四個短篇:四個故事,四個世界,卻像四個樂章串連成一首完整的音樂,它們有一貫的主題,重覆出現的「人物」(聖麗塔,絕望的主保聖人,令人聯想起觀世音菩薩),雖然主人公不再是天真的小孩,但史密特依然面不改色的輕鬆面對最悲慘的情境,並不時從容自在的加以揶揄。


劇場出身的史密特喜歡在他的故事運用戲劇張力,而他本人也樂得以「說書人」自居。我們可以如何說明這麼一部作品呢?

最明智的做法恐怕是在這裡打住,史密特也說得很明白,他的用字遣句經常不明確,因為他喜歡暗示,喜歡留下空間,倘若沒有讀者發揮想像力來填補,他的作品並沒有完成。

而且我們無論怎麼解釋恐怕都有失妥當,因為這一次史密特大方公開他寫作此書期間的日記,他從中透露許多真心話,讀者得以一窺作家的心路歷程,也可對照自己的心得,獲得別有一番情趣的閱讀經驗。

所以我們希望給讀者最忠肯的建議:略過這篇序文,放鬆心情翻開第一個短篇故事。或許你會發現故事有點離奇,有點為難,有點黑色,逐漸的,你也會發現,這故事的背後其實要討論挺嚴肅的東西,甚至滿抽象的、有點哲學性的、有點宗教性
……簡單說來,就是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不過或許也可以暫且把這些問題擱一邊,不管三七二十一繼續讀下去。

此書原本的書名借用第三個故事的篇名:〈回憶天使協奏曲〉。〈回憶天使協奏曲〉是一九三五年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
貝爾格(Alban Berg)所完全的小提琴協奏曲,他寫這首曲子期間,遭逢一對好友夫婦的愛女遽逝,這對好友夫婦其實來頭不小;大指揮家馬勒的妻子阿瑪(Alma)在馬勒去世後再嫁當時赫赫有名的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所以這首〈回憶天使協奏曲〉所紀念的天使正是他們(十八歲)的女兒瑪儂。我們更不訝異冠在這個書名之下的四個故事都圍繞著死亡打轉,這也是以輕鬆詼諧的筆觸著稱的史密特特別「鍾愛」的情境,他曾在《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描寫十歲的罹癌小男孩人生最後十二天的領悟,《被收藏的孩子》則寫德國納粹黨在歐洲各地張牙舞爪時,一位猶太小男孩受到天主教神父的保護而逃過一劫的故事。

其中,我對《被收藏的孩子》裡的一段內容印象特別深刻:天主教神父在思索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不同,認為猶太教堅持尊重的教義,而基督教著重愛,他自問尊重或許比愛更基本也更容易做到,開始質疑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的價值。而這一次這本看似處處充滿基督教印記的故事(聖麗塔、亞伯特和該隱等),本質上卻處處充滿東方宗教的精神,我想,這或是史密特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他不能被放在某個框架之內看待,當你以為他像哲學家探討人的存在時,他卻搖身一變為宗教家;當你以為他以基督教的觀點切入時,卻神不知鬼不覺的融入東方或其他宗教的精神。說到這個東方精神,我不禁聯想到他曾說他最喜歡的一件事,是看著水流動。

「我在布魯塞爾寓所的花園裡有一個噴水池,我很喜歡它發出類似把紙揉成一團的窸窣聲響,我也喜歡它的多變,彷彿無常的佛陀。」這種多變、無常,當他描寫上帝為何不接受該隱的蔬果而接受亞伯的牛羊,即明白指出「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不公,出乎意料,變化無常,但必須接受它」。史密特直指貝爾格藉〈回憶天使協奏曲〉抒發一個信念:「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連悲劇也是。」但是這個信念其實也是史密特在撒哈拉沙漠與死神搏鬥的體悟。人生不也經常得面對這種無常不公,甚至悲劇的局面?

史密特在寫這本書時特別強調「他不把話說死」。他在《被收藏的孩子》時藉神父之口斷然說:「上帝創造出自由的人,因此我們因自己的優點而歡笑,或因自己的缺點而受苦,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不過隨著時間他的語氣似乎變得不那麼「斷然」,從他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他自詡為「人不會變,但可以改的修正派」,但他多所考量,是以他創造四種故事探討這個主題,似乎想列出四種不同的模式。史密特是法國知名的暢銷作家,作品被翻譯了四十多種語言,號稱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法文作家,不過身為譯者的我寧願傳播他的可讀性勝於他的暢銷性。此外,這本書也得到二
鞏固爾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這會兒他又因為是暢銷作家而招惹某些文評,理由是他的書一刷動輒數萬本起跳,還需要如此錦上添花嗎?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一位所謂的暢銷作家仍然執迷不悟的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創作故事探索生命中神秘難解的事情,他也隨著時間在變動的,往後退卻,似乎更謙虛、包容。像是他在這本書提出的建議:

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命運就像宗教經典,因閱讀而產生不同的意義。
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過去來修正錯誤、化解誤會並重建關係,這個觀點似乎有點神秘,但也比「上帝創造出自由的人
……我們得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更為包容,不是嗎?

 

【內容連載】
回憶天使協奏曲

側耳傾聽阿塞爾拉小提琴時,克利斯才體認到自己的琴藝並不如他。

〈回憶天使協奏曲〉的琴音在樹林間冉冉升至蔚藍的天空,與盛夏的暑氣、小鳥的啁啾,以及輕淡的雲彩連成一氣。阿塞爾不是演奏而是親歷其境,他創造旋律,全權控制情緒的變化、節奏的驟急或緩慢,並引領樂團追隨他。音樂經他的手指搓揉便能表達思想,他的小提琴變成一個聲音,時而慵懶,時而遲疑,時而重複,時而緊繃。

克利斯雖深受阿塞爾的演出所吸引,卻極力抵擋誘惑,因為他嗅出一絲危險:如果他愛上阿塞爾,他將憎恨自己。

一般的音樂家給人的印象只是從群眾裡走出來,離開座位走到舞台上;組成這個樂團的大部分學生便是,他們想搞怪,但稚氣未脫,臉上架著廉價眼鏡,身上穿著隨便搭配的衣服,然而阿塞爾似乎來自外星球,洋溢智慧、品味與高尚精神。他不高不矮,身材苗條,上半身黝黑而飽滿,臉蛋呈倒三角形,很像貓,眼睛大而對稱,能蠱惑人心,深褐色的頭髮輕盈捲曲,無憂無慮,讓他看起來青春四射。同樣和諧、規律的五官放在別的男孩臉上只會因為空洞而顯得憂鬱甚至無趣,不過他的臉卻發出勾魂攝魄的魅力。阿塞爾為人正直、慷慨、開朗又嚴謹,擁有偶像特有的自信和容光煥發,熟稔雄渾壯美的事物,經常跟天才往來。他對著小提琴沉思,彷彿受到啟迪,態度莊嚴。他強調音樂醫療的功能,可以喚醒聽眾的性靈,讓本性變美好。他的手勢柔和,額頭光滑,成功的將哲學思想化為一首旋律。

克利斯憤恨的盯著自己的兩隻腳,他不曾把鋼琴彈得如此曼妙。他該放棄嗎?十九歲的他已經獲獎無數,得到各大獎杯、獎狀,他好像比賽機器,擅於演奏高難度的名家作品,如李斯特或拉赫曼尼諾夫。不過面對阿塞爾這個奇才,他體悟到,如果他能贏得勝利,那全是憤怒與努力的結果。克利斯只會苦學而來的東西,而阿塞爾卻能貫通苦學不來的東西,站在獨奏台上,演奏得一板一眼並不夠,必須演奏得貨真價實才行。阿塞爾輕輕鬆鬆就演奏的貨真價實,但克利斯卻得仰賴學習、思索與模仿才到得了。

雖然太陽為泰國這個小島帶來三十五度的高溫,克利斯依然渾身打哆嗦,顯得很不耐
──但願阿塞爾停止如此美妙的演奏,但願他們兩人可以再度展開決鬥。

這個「冬季音樂與運動」研習營讓音樂學院的學生、程度好的音樂愛好人士或有志成為專業音樂家的人齊聚一堂,使他們能將休閒娛樂、運動和琢磨音樂技巧相結合,除了每天和各自的指導老師相處兩小時外,研習生不是聚在一塊練習就是做體能競賽。經過風帆、潛水、自行車、跑步等比賽後,研習營將以尋寶遊戲做為壓軸,每位研習生將盡力贏得首獎,爭取七天參訪世上最傑出的柏林樂團的機會。

阿塞爾開始演奏第二樂章,克利斯覺得這個段落有點突兀,是整首曲子的敗筆,他心中暗自竊喜阿塞爾將栽跟頭,把原本營造的魅力完全摧滅,聽眾將感到枯燥乏味,不過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阿塞爾拉出的每個音符都表現出義憤、叛逆,忿怒的層次變化,讓這個段落有了形式與內容。若說阿爾班
貝爾格的第一樂章令人聯想起「天使」(死去的孩子),其第二樂章則著墨於父母的哀慟。

「不可思議!他比我最敬佩的大師拉得更好。」

一個二十歲的小伙子怎能超越頂級大師如費拉斯、葛羅米歐、曼紐因、帕爾曼與史坦?

這首雄渾壯美的協奏曲就在巴哈讚美歌的琴弓尖音中戛然而止,它在最後一瞬間揭露宇宙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連悲劇也是,這位現代作曲家驚人的信念,卻被阿塞爾表達得既自然又感人。

全場聽眾響起絡繹不絕的掌聲,樂團團員也熱情敲打樂譜架,這個澳洲男孩滿心以為藏在阿爾班
貝爾格背後默默服務,而露出難為情的樣子,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詮釋者,實在不值得喝采,於是他笨手笨腳的答謝聽眾,不過他矬矬的模樣卻讓他顯得更高貴。

克利斯不得不跟著起立歡呼的聽眾站起來,他咬著嘴唇觀望四周,這個小提琴樂手成功的讓一群嬉水客、海灘客和當地原住民等無知聽眾,被一首十二音列的作品深深感動
○1(注釋:十二音列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家荀白克所創,貝爾格是最重要的追隨者之一。)。當全場第三度為阿塞爾喝采,克利斯再也無法忍受,不聲不響的穿越興奮的人潮,離開四周圍繞棕櫚樹的臨時露天音樂會,朝著自己的帳蓬走去。

途中他遇見來自紐約的保羅
布朗,也是這場國際研習營的主辦人。

「小科爾托
○2(注釋:Cortot,一八七七年~一九六二年,法國鋼琴家、指揮家。)喜歡這場音樂會嗎?」

保羅
布朗叫克利斯「小科爾托」,因為克利斯是法國人又會彈鋼琴,對美國學院教授來說,科爾托代表法國最偉大的鋼琴家。

「阿塞爾讓我重新認識一首我本來不太喜歡的音樂。」

「你似乎有點不服氣,好像被迫繳械投降,聽你這番話,我會以為你既不欣賞貝爾格,也不覺得阿塞爾有什麼了不起。」

「覺得別人了不起並不是我的專長,我喜歡的是挑戰、競賽和勝利。」

「我知道,阿塞爾和你,你們兩人恰成對比,一個嘻嘻哈哈,一個流血流汗;你喜歡逞強鬥勇,他老兄則與世無爭;你把人生看成一連串的挑戰,他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時候,壓根兒都沒想過會遭遇危險。」

保羅
布朗定定看著克利斯,一個十九歲的小毛頭,眼神無光,毛髮茂密,恃寵而驕,有一副結實但缺乏磨鍊的身體,臉上架著圓框眼鏡,下巴留著一撮用剪刀剪成的山羊鬍,他應該很希望被別人當成成熟的大人。

「誰對?」克利斯問。
「恐怕是你。」
「啊
……
「我的小科爾托,怎麼說我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我覺得純真和信任雖然美好,但是不適生存。如果開創事業需要天賦異稟,成就偉業則必須仰賴決心、野心和憤怒,而你,你的確充分具備這些條件。」
「啊!照你的看法,我演奏得比阿塞爾好?」
「我並不是這個意思,沒人演奏得比阿塞爾更好,不過,我預料你會做出更偉大的事業。」

他語帶保留的說出這些話,甚至略帶斥責,不過克利斯決定只聽讚美的部分。保羅
布朗拍一下額頭,笑笑的說:

「該隱和亞伯
○3(注釋:該隱是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種田,其弟亞伯牧羊。因上帝只接受亞伯的貢物,卻拒絕該隱的,該隱妒恨之極而殺死亞伯,卻也遭到上帝驅逐,不得不四處流浪。)!如果我得替你們兩人另取名字,我會這麼叫,個性南轅北轍的兩兄弟,該隱嚴厲,亞伯溫和。」

因為想到這個比喻而自鳴得意的美國人注視著克利斯,他的嘴巴鼓的圓圓的,期待後者接腔,不過克利斯只是聳聳肩,說了一句話便走開:

「叫我小科爾托就好,但我希望這個『小』字只和我的年紀有關
……

最後一個週日清晨,克利斯頭髮橫七豎八的走下床,他焦躁得無法多睡,因為等不及戰鬥而渾身發癢,必須馬上行動。

前一晚,他很擔心不能參加壓軸的尋寶遊戲,因為他的父母告訴他,下週二他將在巴黎的節目製作人面前試演。最明智的做法是一接獲這個消息就馬上出發,因為他得先搭船到海邊,再花四個鐘頭的車程到達曼谷,然後坐十二個鐘頭的飛機飛越半個地球。回到法國後他也沒時間調整時差,不過克利斯不願接受這個安排,於是重新研究舟車班次,好不容易找出勉強可行的新行程,他才可以按照原定計畫參賽,但務須搭上週日晚上的接駁船。

為何給自己這麼多壓力?得不得獎其實無所謂,參訪樂團一週,即便是鼎鼎大名的柏林樂團,也不能帶來多少演奏機會,不,他圖的是鬥爭,跟阿塞爾對決,戰勝那個澳洲渾小子,克利斯不能沒證明自己技高一籌就走人,他非得把阿塞爾打得落花流水不可。

吃早餐時,他一腳跨過長椅,在小提琴手的對面坐下,小提琴手抬起頭。

「早安,克利斯!」阿塞爾熱情的打招呼,很高興看到他。

阿塞爾微微一笑,眼皮跟著牽動而露出似有若無的溫柔,簡直比女人更嫵媚,不僅能讓女人神魂顛倒,男人也情迷意亂。同時,他總是睜著碧藍色的眼珠子,緊緊盯著人看,似乎能夠看穿人。

「早安,阿塞爾,準備好了嗎?」
「有什麼事嗎?哦,對了,尋寶遊戲
……

當他哈哈大笑的時候,總愛把頭往後仰,因此露出整條脖子,彷彿希望旁人親他一下。

克利斯無法想像阿塞爾根本不把這個尋寶遊戲放在心上。「他分明在取笑我!他看起來很灑脫,其實他一覺醒來腦袋裡只想著這回事。」

「我還不確定要不要參加,」阿塞爾說,「今天下午我很想躺在沙灘上讀點東西,我有幾份樂譜和看到一半的書。」
「你不能那麼不合群!」克利斯氣沖沖的說。「雖然大家很欣賞你的獨奏,不過你自個兒溜到海灘唱獨角戲可能會引來怨言。」

阿塞爾紅著臉。

「你說得對,原諒我,我會參加。謝謝你提醒我,我有時很自私,只想到自己卻不顧團隊的事。」

克利斯心裡嘀咕:「當然要想到自己啊,我一定要給你顏色瞧瞧!」

***

九點整比賽開始,所有的參賽者領到一輛自行車、一張小島地圖,以及第一條線索。出發的鳴槍響起後,他們開始過關斬將,每一關都會提供找到下一個關的線索,如此下去便能循線找到最後一個藏寶地。第一位打開海盜珠寶箱的人可拿到第一名硬幣,第二位抵達者拿到第二名硬幣,以此類推。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保羅
布朗大吼,滿臉通紅,脖子青筋暴起。

鳴槍響徹雲霄。

才剛起跑,克利斯便使出最後衝刺的幹勁,他一面思索一面踩腳踏板,並不時用手肘推開旁人。

過了三關,他一路領先,猜謎語、找方位,對他來說都是小兒科,不過他不許自己稍有鬆懈,掉以輕心。

令他失望的是,緊追在後的是德洲佬鮑伯和韓國人金,他不禁怒吼:「我要贏的不是這兩個吹大號和玩打擊樂的傢伙。」樂手們常有階級觀念,克利斯也不例外,站在金字塔尖端的是偉大的獨奏家:鋼琴家、小提琴家、大提琴家;位於第二層的是長笛家、中提琴家、豎琴家,以及單簧管家;而墊底的都是些陪襯的小角色,只會吹彈大號和打擊樂器這類窮人樂器!

「為什麼阿塞爾那麼慢?」

克利斯試著將心比心,猜想阿塞爾故意放慢腳步,不想使出渾身解數以免與克利斯正面相爭;阿塞爾以自暴自棄做反競爭,他可以因此給自己找到下台階,聲稱如果認真比賽,必能打敗克利斯。

「王八!作弊的小人!」克利斯低聲嘟噥,他正騎在崎嶇顛簸的海岸線上。

第十關,克利斯回過頭,發現阿塞爾已經追上德洲鮑伯和韓國金。

「哇,他來真的了!」
競爭的品質和勝利的價值建築在對手的品質上,看到阿塞爾朝著自己逼近,克利斯瞬間燃起更旺盛的鬥志。

日正當中,他卯足全力,無論是心理的或身體的,以完成最後幾關。難度越來越高的謎語逐漸拖延金和鮑伯的步伐,其他隊員也遙遙落後,不久後只剩下那個澳洲小伙子和他兩個人,這場賽事終於如克利斯所願,演變成他們兩人的決鬥。

「二重奏和決鬥
……那個室內樂老教授派斯特拉認為我搞不清楚二重奏和對決,『二重奏是聯袂演奏,克利斯先生,決鬥是一對一單挑。』這個三流的樂匠只會嘮叨,他不能在聽眾面前表演卻只能蹲在教授的位子上發霉,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他永遠也搞不懂,從古到今一切都是決鬥!」

另外,上週三保羅
布朗央求阿塞爾拉小提琴,克利斯彈鋼琴,一起演奏〈法蘭克小提琴奏鳴曲〉,演奏數小節後,克利斯發覺阿塞爾將這首曲子詮釋得從容不迫又清新異常,彷彿阿塞爾當天早上才譜好曲。於是他決定把聽眾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他開始賣弄琴藝,讓每個音符的輕重差別更細微,誇大反差效果,該明快時太明快,該溫柔時太溫柔,該夢幻時太夢幻,該奔騰時太奔騰,最後變得沉重造作,過度詮釋。兩相比較下,阿塞爾的演奏顯得羞澀乏味。克利斯的詭計得逞,的確贏得眾人的讚賞,唯獨保羅布朗滿臉狐疑,不滿意的噘著嘴,告訴克利斯他並不喜歡。

來到第二十關!克利斯根據得到的線索推測寶藏應該藏在海裡,在珊瑚礁底下,為期一個月的訓練即將開花結果。

他領先阿塞爾四分鐘的車距,當他騎到海邊後,趕緊把自行車藏在灌木叢裡,然後朝著地圖顯示的海灣跑去。

到了海灣,他看見一個亭子,裡面放著印了「冬季音樂與運動研習營」字樣的潛水裝備。

「太棒了,我沒搞砸。」

每十秒他便鬼鬼祟祟的回頭,確信自己依然保持領先,接著穿好緊身衣,背上氧氣筒,套上蛙鞋,戴好面罩。

阿塞爾出現了,克利斯像被蜜蜂螫到屁股般噗通跳進水裡,他一心保持領先,奮力朝著珊瑚礁游去。

「依我估算,應該在東邊。」

他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的前進,游了近百餘公尺後,他回頭看阿塞爾還離多遠,不過這個傢伙卻朝著反方向游去。

「西邊?他幹嘛去西邊?」

若是別人,他肯定不管他,但是阿塞爾判斷力過人,他沸滾的腦袋瞬間迸出一絲疑慮。

他一面用力擺動大腿,一面思索,重新拼湊每個線索,他猛然停止:

「他是對的!」

他氣沖沖的掉頭,延展四肢,並加大動作,試圖加快速度。四周的魚群都嚇得到處逃竄,他自忖有希望趕過阿塞爾,因為阿塞爾貼著岩石前進,而他卻破浪衝刺。

離珊瑚礁不遠時,他瞥見一種形狀有點突兀的東西躺在碧綠的水底下,是箱子嗎?他冒著窒息或扭傷的危險迅速挺進。

在他的右側,阿塞爾原本繞著珊瑚礁前進,卻突然鑽進有稜有角的礁岩裡,難道他撞見兇惡的動物,得趕緊躲起來?還是體力不支?他難道不知道自己靠著搖擺不定的石頭?這時落下一塊礁岩,緊接著崩塌第二塊,阿塞爾的身影瞬間消失在裂石堆裡。

克利斯遲疑了一下,怎麼辦?趕過去救他?他為了考取潛水員執照所參加的課程都是這麼教他,不過,他很想確定左邊十公尺底下的褐色小點是不是珠寶箱。

他終究服從潛水員的守則,朝著混濁不清的水域游去,他看見阿塞爾拚命掙扎,兩腳卡在倒塌的石縫裡,阿塞爾一見克利斯便發出求救的信號。

「安啦,安啦,我會救你啦,」克利斯比手畫腳的告訴阿塞爾,「不過等我拿到我的第一名硬幣再說。」

阿塞爾拚命抗議,奮力轉動眼珠子,不斷呼救。

「不能都聽你的,我的老兄,別演戲啦!」克利斯拐到左邊往下潛時心裡嘀咕著。「我很清楚你想耍什麼花招:我把你救出來後,你會把我推到一邊,搶走我原本到手的第一名硬幣。但其實你這麼做是對的,我不會怪你,因為我如果是你,我也會這麼做,不過現在我可以選擇,我決定先搞定自己的事再說,我馬上回來,第二名。」

克利斯離得越來越遠,阿塞爾則拚命揮舞兩隻手臂,五官皺成一團,冒著溺死的危險張口大叫。

「唉呀,他好歹是個正常人,」克利斯看了對手一眼,喜孜孜的想道:「他知道自己輸了就歇斯底里起來。」

克利斯花了一些力氣,慢慢的打開沉重的箱蓋,裡面有許多黃銅硬幣,他找出印著第一名字樣的硬幣,放進潛水衣口袋裡後,便快快樂樂的朝著阿塞爾游去。

距離阿塞爾還有幾公尺的時候,他留意到一件不尋常的事:阿塞爾身上冒出許多氣泡,氣泡不是從面罩而是從背上冒出的,他的身體也不再掙扎,怎麼回事?

他的背脊一涼,氧氣筒的管子會不會被崩塌的岩石壓斷?克利斯慌了,兩腿踢得更用力,更急速。太晚了,阿塞爾雙眼緊閉,嘴巴大開,沒有生命的跡象,全身靜止不動。岩石卡著他的腳,把他扣留在海底深處。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