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淑文親簽祝福金句+花葉曼陀羅明信片組(兩張)
寫作過程中,淑文靈感創作了108個花葉曼陀羅。
精選出兩張,卡片雙面彩印,附有上師的祝福詞各一款(藏文中文雙語並陳),以及小說精選摘句、花材內容──今天採的花就今天作,花葉自綻不等人的。
這套卡組適合放在工作桌或床前,當作一天的思量。
親簽祝福句數款,隨機出貨。
書活網特推
內容簡介
★繼《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心靈作家黃淑文以8個修心竅訣,為你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
★融合花語、色彩療癒與心靈修持,帶你向內追尋,與本心相遇的靈性成長小說。
生命中的許多發生,當時並不明白緣由,
驀然回首才恍然明白,
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解開。
♥ ♥ ♥
一個穿越靈魂暗夜,選擇成為生命勇士的旅程
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
只要給它愛,給它時間
從神祕國度阿蘭若穿越到西藏的洛桑,對愛感到迷惘。
洛桑愛父母,卻被父母的愛撕裂;她渴望愛,卻不敢去愛。
她害怕像父親一樣,被所愛的人背叛;更害怕像母親一樣,背叛了所愛的人。
她擔心一旦遇上可以付出熾烈愛情的人,自己將從愛的山崖墜落,遍體鱗傷。
她孤身來到西藏,竟遇上了他!
但愛裡的失落、矛盾與衝突,像一把紅色的火,燙傷了她熾熱的心……
這是一個陪你抽絲剝繭,釐清人生課題的奇幻故事。作者以8個修心竅訣,深入生命本源,並運用花葉曼陀羅的力量——迷迭香的思念、火鶴熾烈的愛、繡球花轉化蛻變的能量、仙人掌的保護與修復——帶你回到自性,不再為愛痛苦。
書中俯拾皆是療癒心靈的箴言與故事,不論是否體會過靈性修練,都能被作者巧妙的情節與詩意的比喻觸動,去檢視人生旅途中所有的發生,尋找靈魂留下的印記、今生必須學習的課題,成為生命的勇士。
◆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每一朵花,每一種顏色,都連結我們內在的感情和渴望。
◆紅玫瑰的愛很熱情,帶來愛的勇氣和行動力;白玫瑰的愛很純淨,可以淨化負面的磁場,讓人感到安心並受到保護;黃玫瑰的愛,帶來心靈的穩定,可以釐清思緒,保持平衡,拿回自己的力量。
◆喜歡紅色的人,全身散發的感情像內在的血液,是天生的。這種與生俱有的原生本能,讓他們遇到所愛的人時,往往會不顧一切想要付出熾烈的愛。
◆你一直在尋找的,從來都不在外面,而早就隱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看穿幻象,回歸本心,每一個人都擁有成為生命勇士的潛能。
◆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
感動推薦
林芝安(天下生活(康健)出版前總編輯)、王榮裕(金枝演社導演、國家文藝獎得主)、周介偉(光中心主持人)、張珏(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監事、臺灣心理健康聯盟召集人)
我讀完了,真的真的好好看,非常佩服、讚嘆淑文的創作及用心,透過《修心八頌》將佛法植入長篇小說內,每個角色的配置與情節鋪排,恰到好處,善於運用各種隱喻,令人驚豔。真心佩服淑文用此創作傳播清淨正法。淑文寫得太好了!
──林芝安(天下生活(康健)出版前總編輯)
英雄的旅程永遠不是向外,而是向內的探索。記得當年淑文來問,是否該走創作這條路。一晃眼,她寫了十本書,走了二十年。一路上,看著她的文字旅程,她的西藏行,跟她一起探索成長,一起愛世間萬物,甚為殊勝。再來,且讓我們繼續跟著她的腳步,一起完成真我的旅程吧。
──王榮裕(金枝演社導演、國家文藝獎得主)
感動感佩淑文用心描述生命成長歷程、家人互動、環境社會影響,修心、道愛。有懷疑、有執著,最終撥雲見日,對生命禮讚。非常符合我們在積極倡議的心理健康促進,能從前端了解自我,找出方向與資源,展現韌性和希望。
──張珏(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監事、臺灣心理健康聯盟召集人)
本書特色
- 以10萬個大禮拜、10萬個百字明咒、108個花葉曼陀羅,觀照內在、安住真心,獻給讀者的願力之書。
- 黃淑文靈性成長小說系列:《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兩部小說可獨立閱讀,各有體會;兩本一起看,對生命的理解更深、感動加倍!
【作者簡介】黃淑文
心靈繪畫老師、色彩諮詢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並為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
臺南人,臺南女中、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臺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重拾當作家的夢想,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
2013年,帶著20年前任教時保留的學生14歲時所繪櫻木花道的插畫,到監獄探視該生後,發願終身擔任受刑人的老師。為了完成西藏長篇小說,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11萬個大禮拜,並在西藏薩嘎達瓦佛月,親自到釋迦牟尼佛前,用大禮拜環繞大昭寺八廓街一圈,於2020年出版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教育部‧國家圖書館評此書為「透過文字療癒心靈,是激勵讀者靈性成長的小說」。
著有《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發生,都是靈魂的印記和許諾》、《太陽與生命之樹:愛的覺醒之旅》、《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人生難免會有傷》、《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趁著年輕去流浪》(雲門流浪者計畫)、《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其著作文稿,多篇被編入大學和高中國文教科書,作為生命教育與自我探索的讀本。
作品集結於《桂花樹網誌》和《康健雜誌》網站(名家觀點專欄),並在社區開設心靈直覺色彩工作坊和佛經分享課程。
臉書粉絲專頁:黃淑文心靈書房
Instagram:黃淑文
YouTube:黃淑文
Threads:黃淑文
臉書社團:黃淑文的心靈課程
規格
ISBN:9789861758466
EISBN:9789861758459
336頁,25開,中翻,平裝,部份全彩
目錄
感動推薦
【自序】靈魂的承諾與印記
一、聖山之謎
二、燃燒的心
三、愛的代價
四、靈魂的黑夜
五、心靈祕境
六、色身和情欲
七、康巴漢子
八、守護
九、墜落
十、苦果
十一、水晶球
十二、情到深處
十三、鏡像世界
十四、真相
十五、抉擇
【附錄】《修心八頌》藏文
致謝辭
序
【自序】靈魂的承諾與印記
生命有很多偶然,當時並不明白其中緣由,只有驀然回首時,才會恍然明白,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自己解開。
到西藏旅行,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八廓街和藏人一起做大禮拜,吃完早餐之後便到寺院的佛前靜坐。
我看著佛,佛看著我,我和佛彼此之間,安安靜靜地凝望著,有很多東西莫名地湧上來,然後又安安靜靜地消退淡去。我什麼也沒做,就只是和佛深深對望,卻消融了好多年來,附加在我身上的各種框架和重擔。
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從臉頰滑下來。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熟悉啊?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讓我寧靜歡喜?
我走了那麼遠的旅程,生命經歷了千迴百折,就僅僅只是為了來到這裡和佛對望嗎?
離開西藏那一天,寺院的一位老師父緩緩走出來,在我的脖子上套上一條白色的哈達,為我祝福。看見寺院的老師父,我的眼淚潸潸而下。我一直哭,莫名地哭,卻說不出為什麼。當時我不會藏文,無法和寺院師父溝通,無法問他是誰,也無法介紹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哭泣,此生從來沒有這樣莫名地痛哭,是即將離去的不捨,也是再度相見的欣喜。
老師父默默為我誦經,陪伴我,直到我一邊擦眼淚,一邊擤鼻涕,手上掛的佛珠居然和脖子上哈達的絲線纏繞在一起,難分難解,讓我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父什麼也沒說,馬上下座,親自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親眼見證一位老師父如何抽絲剝繭地把每一條和佛珠纏繞的絲線,一條一條細細地解開,那種專注、細膩,了了分明的定功,讓我深深佩服。
哪知,老師父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之後,因為我一直莫名流淚,眼淚無法停止,一不小心,我的佛珠竟再次和哈達的絲線糾結在一起。我只好再次向老師父求救。這一次,老師父再度下座為我解開纏縛,竟然拿起一把剪刀,一刀又一刀俐落地剪開佛珠與哈達之間的纏連,沒有一點閃失和猶豫。老師父用無言的身教,教了我如何快刀斬亂麻。
因為一直無法止住淚水,在我離開寺院之前,老師父特別用嘴型教我發出一個藏音,叮嚀我要記住那個藏文發音。回到臺灣,我開始學藏文,有一天,藏文老師教了一個單字,發了一個藏音,當下我心頭一亮,才驀然領悟,原來老師父臨別前要我記得的藏文字音,是禪修。解禪,就能解纏。
幾年後,我已經認得一些藏文,會查字典,說幾句藏語,再次遇見老師父。老師父一眼認出我,教我的第一個藏文偈頌便是《修心八頌》。
《修心八頌》是西藏著名的高僧朗日塘巴(一○五四—一一二三)流傳下來的修心竅訣。
朗日塘巴一生專注於修持菩提心,他的修持所散發的磁場,讓周圍的人們互信互愛,甚至連小動物彼此之間都不互相傷害。
老師父說,一個人散發的氣場、磁場,讓周圍的人都受益,這就是我們要修心的原因。但對平凡的我而言,我訝異的是,是怎麼樣的慈愛,可以讓一個修行人所在的磁場,沒有任何的傷害? 朗日塘巴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世俗的我們,為何愛到深處,總是傷痕累累?愛到極處,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給出什麼樣的愛呢?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這本小說,我嘗試用老師父教授給我的,抽絲剝繭的功夫、快刀斬亂麻的智慧,以修心的八個竅訣,為讀者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我希望自己能證明,高僧大德的觀點一點也沒有錯:真正的愛,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就算你受到傷害,也不要擔心。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只要你給它愛,給它時間。
如同這本書一開頭所說:「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靈魂與靈魂之間,在出生以前,都會在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和對方,不要忘記這趟靈魂的旅程必須完成的任務。
讀者在閱讀《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的同時,不妨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檢視在人生旅途中,不斷相遇的他/她,兩個人的靈魂印記和承諾,然後轉心向內,了解自己這一生的人生課題。可能是了解什麼是真愛、原諒他人,或學習寬恕自己;抑或是學習愛與溝通,找到生命的真相,回到心靈真正的家。我們本來就是帶著懸而未解、未完成的功課,才需要投胎來到這個世上—也許是跟某個人相遇,前來還願或還債;或是了解某個教導,完成某個誓願而來。
隨著小說人物的心路轉折,抽絲剝繭地釐清自己的人生過往,快刀斬斷不必要的糾纏。哪怕只是一兩句觸動你的片段,如同淑文在書裡所寫:「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心的本質,本來就通透無礙,因此你需要的,只是敞開心,讀懂修心的八個竅訣,落實於生活,你自然能讀懂全息宇宙帶給你的生命信息,安住在本心之中。自在,自得。
學藏文,讀佛經,梳理高僧大德對經典的詮釋,消化各種佛法名相,再用簡單易讀的文字,融合小說的劇情,引領讀者由淺入深,一步一步走入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融入無窮無邊的宇宙微次空間,看見生命真正的全貌,是淑文心裡面最大的願望。完成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對眼力已經有點耗損的我,是非常艱苦的考驗和修練。
從《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到《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兩本西藏長篇小說,淑文共完成二十萬個大禮拜,十萬個百字明咒,並採集山中的野花果實,創作出一○八個花葉曼陀羅。一部分是深入小說人物的塑造,身體力行的同步書寫;另一部分(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我只是單純發自真心,莫名所以地想要這麼做。我並沒有設定結果或擔心自己能否做到,而只是聽從內心的聲音,全然地投入,踏踏實實地去做很想做的事,不知不覺就默默完成了。因此,我想告訴讀者,發願不需要條件,不需要任何理由,需要的只是一片赤誠單純的真心實意。
記得從西藏回臺灣,在飛機上,臨座有個小男孩,天真地問我去西藏是回家嗎?小男孩的母親聽我講述了在西藏做大禮拜的體會。她說,別人來西藏是看到藏人的純淨,羨慕他們的純淨;但我是走進藏人的純淨,變得和他們一樣純淨。當時,我的眼眶馬上就紅了,因為當時的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純淨;相反地,當時的我對生命有很多的困惑,腦子總是喋喋不休問自己一堆問題,把自己搞得非常累。
慶幸的是,多年以後,我腦中的念頭漸漸止息了,也漸漸體會清淨心的喜悅和自在。西藏的寺院洗滌了我,大禮拜破除了我對生命的執著,越拜越輕盈。我常常回想初次到西藏,那個淚流滿面的自己。或許,「眼淚」就是我對西藏靈魂的承諾和印記。
相傳觀世音菩薩因為不忍眾生之苦,落下兩滴眼淚,一滴化現為綠度母,一滴化現為白度母。因此,我把第一本《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獻給綠度母,獻給童年的我;第二本《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獻給白度母,獻給前世的我。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延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部分場景和人物,沒有讀過第一本小說的讀者,並不影響閱讀。如果兩本小說一起閱讀,對於西藏文化,對於生命的探索,一定會有更完整的理解,也會更細膩地注意到淑文藏在細節裡的構思。
淑文的願力,淑文的故事,都在這兩本長篇小說裡。謝謝讀者跟著淑文一起走入西藏的純淨,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