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2900060

成為企業最想要的人才

譯者 劉子倩
出版日 2006-11-24
定價 $210
優惠價 79折 $166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企業競相招攬的人才,已經超越了學歷、科系與技能,未來,唯有把握關鍵的工作基礎力,才能讓老闆搶著提拔你!
成為企業最想要的人才


這是一個高學歷的時代。
但是對許多老闆而言,
學歷只是佐證資料,
重要的是──你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對現有的工作不滿足嗎?你是被老闆忽略與貶抑的族群嗎?站在職涯的起跑點或轉捩點時,你是否有過迷惘困惑的心情?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時,又該如何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分,讓老闆捨不得你走?
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大久保幸夫推出《成為企業最想要的人才》,文中列舉松下幸之助、豐田汽車、小泉純一郎等頂尖企業和知名人士的成功案例,並勾勒出12個邁向幸福職涯的基礎力,讓社會新鮮人或在職場打滾多年的人,都能藉由本書提供的學習地圖,逐步獲得當前企業最迫切需要的才能,並學會生涯規畫的技巧。
不景氣時代如何牢牢捧住鐵飯碗?詭譎多變的職場如何覓得一席之地?就讓本書告訴你如何增強競爭力,即使20年後,依然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作者介紹
大久保幸夫OOKUBO YUKIO
    瑞克魯特職業研究所(Recruit Works Institute)所長。
    一九八三年一橋大學經濟系畢業,同年進入瑞克魯特公司服務,歷經人才綜合服務事業部企畫室長、地域活性事業部長等職務,於一九九九年創設以「人」與「組織」為研究對象的瑞克魯特職業研究所,並擔任所長迄今。
    作者曾任法政大學政策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講授人才管理、勞動政策、職場生涯規畫;現為青山學院大學法學研究學系兼任教授,專事企業法務課程。
    著有《讓公司發現你「真正實力」的方法》(合著,PHP研究所)、《畢業就是失業》(東洋經濟新報社)、《樂在能力的社會》(日本經濟新聞社)等書。

劉子倩
    政大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2900060
ISBN:9861750401
頁數:17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750401
看更多

試閱

    從事多年的就業諮商工作以來,我一直覺得,企業所需求的人才樣貌,和一般求職者的認知,有著明顯的的落差。雖然這種情形在社會新鮮人屢見不鮮,但是,在已經累積一定社會經驗後想再轉業的求職者身上,也會看得到這樣的落差。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工作上發揮己長,並備受人肯定。因此,大家會主動去看書學習,甚至到學校進修,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在白費力氣。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真正應該具備的能力是什麼,而只是窮追表面上的知識和技術而已。
    目前日本的失業率幾乎固定在五%上下,而這其中原因,大多是源自前述的企業需求與求職者之間的認知落差。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並不表示人力需求不足,而是因為求職者實際具備的能力,並不符合企業認定的標準。想想看,在那些參加企業徵才的大學生中,為什麼有些人不管到哪家公司應試都能輕鬆錄取,但是有些人卻四處碰壁?甚至一些正考慮轉業以開啟職場第二春的中高年族群,同樣也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其中多數人,還因為沒有預先培養進入四、五十歲前應具備的能力,在面臨現實的人力市場時,只好以低薪屈就自己,從事自己不歡喜做的工作。
    究竟,職場必備的能力是什麼?而職場生涯(career)又是什麼東西?
  其實,所謂的「職場能力」或「職場生涯」這些字眼,雖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卻很少人能說出它們的定義,所以就常遭到誤解。坊間還出現一些聽起來言之有理的職場定義,多數講得不清不楚,搞得人們一個頭兩個大。因此,在進入本文之前,我就先來解釋一些人對「職場能力」或「職場生涯」的誤解吧!



1、「職場生涯=朝著人生目標前進」的誤解

  講清楚一點,就是──「在求職之前,自己必須了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想做什麼?』」。這個誤解,多半發生在職場新鮮人身上。
  我想,在還沒有實際工作前,這樣的問題對求職者而言,不僅太過沉重,能找到答案的人恐怕也不多吧!
  「我立志當醫生,不分國界地拯救全世界的人!」像這種早早確定人生目標,並且確實做準備的人是很少的。普通人頂多只會立志「成為大公司派駐海外的優秀員工」「擔任雜誌編輯」等等。甚至,有些人連一點想法都沒有,心裡只會出現「自己想做什麼?我不知道耶!」「那個人為什麼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呢?好厲害喔!我看我大概沒辦法……」的迷惘,並索性踏上漫長的「自我追尋之旅」(譯註:指成為打工族、無業遊民的這種停滯不前的狀態)。
  坦白說,目前在職場上,絕多數的三十至五十幾歲的人,在就業前也都沒弄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而且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在就業前,就拜訪過學長服務的公司,參加無數次的企業徵才,然後一陣忙亂當中,就不知不覺地簽下同意書。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根本不用考慮自己想做什麼,只要把自己交給公司就行了。
  正因如此,就算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工作,也不必苦惱。就算就業輔導中心的諮商師要你「先自我分析,思考自己想做什麼工作」,也不需要想得太困難。
    其實,剛接觸工作時,最先起的唸頭就是「想做做看」。畢竟,對於自己不想做的工作,是無法產生動機的。
    不過,話說回來,認真去思考「那個工作好嗎?」「這個工作如何?」等問題,也是其參考價值的。你可以藉此了解要不要先兼職做做看,或是直接投入這份工作。你也有可能透過在職者的建議,而考慮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你。
  但是,你知道嗎?「一開始考慮做哪個行業」根本就不重要。縱使你本來就想從事那一行,很可能做著做著,就喜歡上別的行業。因為每個當下有每個當下的機緣、偶然、和領悟,通常都要眾裡尋他千百度,才找得到自己該走的路。因此,與其事前在乎該做什麼,不如注重該把自己放在哪個適合成長的環境比較好。換句話說,就是可以磨練,我接下來要談的十二種基礎力的環境。至於要怎麼判斷一家公司是否能讓你磨練這些能力,除了觀察他們年資十年以上員工有多少的活力與自信之外,該公司離職員工在各個領域的活躍程度,也可以做為參考。
  我經常在演講等場合,告訴面臨就業問題的大學生們一些觀念:
  「職涯的開始,先採用『泛舟』導向;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改換為『登山』導向。」「泛舟」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到達河川下游,而是因為在傾注全力征服急流的過程中,有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設法避開迫在眼前的岩石後,在無暇喘息的瞬間就要挑戰下一個急流……雖然無法達成長期的工作目標,但也能盡全力達成短期目標。這些過程必然能提升自我職場能力,並且也能製造新際遇,幫助你找到下一階段的道路。等到時機成熟(我認為三十歲出頭是最好的時機),就能成就自己的康莊大道了!因此,如果能設定這種從「泛舟」開展到「登山」的生涯規畫,你的人生將能多采多姿。



2、「只要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無論就業、轉業都有利」的誤解

    首先,是「只要有大學學歷,就比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在就業上更有利」的誤解。目前日本的大學就學率,已經攀升到四四‧六%(二○○三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學校基本調查〉),因此大學畢業已經不算稀有動物了。甚至應該說,許多高中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只好回籠唸大學的例子很多,所以大學畢業已經沒什麼特別的價值了。其實,在一九九八年以後,擁有高中學歷的就職者已經遠遠超過大學學歷的就職者。縱使是從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面臨日漸普遍的「錄用與否無關畢業校名」觀念,根本沒有機會自我宣傳,最終還是必須展現究竟自己擁有多少的職場基礎能力。
    在日本,大學畢業的「白領階級預備隊」已經供過於求。如果單就就業的問題來考量,不如在專科職校習得一技之長,或許還比較聰明。
    此外,快速增加中的研究所畢業生,在勞動市場也無法獲得相應的評價。雖然就讀理工科系,跟隨名教授研習相關技術的情形是另當別論,但除此之外,大學以上學歷者遭逢就業困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順帶一提,在畢業後既未就業也未進修者(無業者)的比例中,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是二二‧五%,碩士畢業生則是一六‧九%,而博士畢業生竟高達三四‧九%,可見畢業後無處可去的人相當多。
    特別是在近兩年,日本在職進修研究生也快速增加。企管研究所(MBA)與法學院(Law School)等「專業研究所」(Professional School)在日本日益普及,將就業與大學間的距離拉近。再加上日夜開課與函授等課程已趨完善,在工作之餘同時就讀研究所的情形也相當普遍。我目前也在法政大學的決策科學研究所,以客座教授身分授課及研討,班上的在職進修學生占了壓倒性的多數。
    為什麼要唸研究所?社會人如果一邊工作一邊上課,非假日有二、三個晚上加上週六一整天幾乎都得上課,其他時間還得寫作業和預習課業,碰上寫碩士論文時更是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興致勃勃地選擇攻讀研究所的生活呢?
    最具代表性的理由,就是為了拓展自我見識。大概隱約期待著研究所會有「某種東西」吧!
    那就是對「為了取得博士學位,成為大學教授」的期待。的確,這也是一條路。如果本身真的擁有適合研究和教學的特質,即使是這種窄門後的目標還是可以成為期待之一,更可以期許研究所的學習成果或也能對工作有所助益。一旦就讀專業研究所,則可以在指導教授的協助與支持下,解決目前工作上的課題,將成果帶回公司。同時,也期待在研究所畢業取得碩士學位之後,能讓自己在轉業時更有利……
    問題就在這裡。我認為,除了部分具有國際聲譽的研究所(例如史丹福大學或麻省理工學院)的MBA之外,對於轉業,取得研究所的學位並不是那麼有用。我反倒認為,辭掉工作就讀研究所的人,必須先做好「再就業時會很辛苦」的心理準備。
    因為,企業界對於在職進修研究生的評價,尚無定論。許多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的入學考試科目少,只有準備好研究計畫,表現出想好好用功的企圖心,就很容易被錄取,大學也想為有心向上進修的人提供機會。而關於研究所畢業時所必備的撰寫碩士論文要求,相對程度上也較為簡單。換言之,一般對於歷經激烈競爭考上高成績水準大學的「學歷」評價效果,不太適用於研究所。
    另一方面,研究所的授業內容是否受到高度評價,則因人而大異其趣,其中確實也有「由你玩兩年」的人,終究必須個別加以評價。也就是說,為了讓自己在轉業時更有利而就讀研究所,並無太大意義。
    然而,這並不表示研究所的在職進修毫無作用。應該說,建議最好在工作和進修上取得平衡的同時,再挑戰自我。對於自己還不太了解,但決心發展為專長的領域,要獲得實踐與理論層面的補強機會,再沒有比研究所更好的地方了。同時,可以在這段時期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職場生涯,而且有機會與同一環境裡的其他業界人士充分討論、思考。
    如果就讀研究所,可以獲得磨練工作必備的書寫能力、推論思考能力、表達技巧、討論能力等知性技能的機會,這應該會是相當有效率的一段時間。然而若是誤訂目標,則特地付出的兩年時間和不便宜的學費,就是浪廢掉了。




3、「只要考取證照資格,就會有辦法」的誤解

    由於工作需要的能力和就業、轉業時注重的能力標準太過曖昧不清,似乎有許多人以為擁有什麼證照資格會比較有利。但是,只要詳細閱讀求才專刊就能了解,以擁有「資格認證與否」做為徵才條件的工作,實在少得驚人。
    對於「資格認證=有利轉業」的所謂「常識」,我們必須稍加懷疑。
    在日本,國家考試、公家機關考試、民間考試加起來總共約有三千種資格考試。相信讀者應該知道日本資格認證的三大類別吧?
    這三種分別是:律師或醫師這種沒考取執照便不能就業的「業務獨占資格」(譯注:台灣稱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資格」);保證一定程度職業能力,以TOEIC(譯注:國際溝通英語測驗,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縮寫,台灣稱為「多益測驗」)與電腦資訊處理技術認證為代表的「能力檢定」;以及在每間辦公室、店面都必須配置一位「不動產交易負責人」以及「危險物品處理負責人」的「必置義務資格」(譯注:此為日本獨有之制度)。只要某項職業上有「業務獨占資格」的要求,沒有資格認證(執照)就無法從事該項工作,就業者務必設法取得。反過來說,只要不選擇該項職業,就沒有必要取得資格認證。除此之外,許多人都為了讓自己在轉業和就業時更有利,而想取得「必置義務資格」或通過「能力檢定」。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能力檢定真的能明確表現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嗎?關於工作能力的知識,或許的確可以藉由考取資格得到某種程度的證明。然而,在事實上,多數資格認證都無法保證你的實務與實踐能力。因此,無論你擁有多少資格認證,在公司人事上的立場而言,基於「比起資格認證,工作經驗更能表現求職者工作能力」的觀念,公司求才時不能不重視有經驗的人。
    更何況,工作相關資訊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老舊,而幾乎所有的資格認證都欠缺更新資訊的機制,因此資格認證更難以在轉業或就業時,成為求職者手中的王牌。此外,雖然法律上對於辦公處所的「必置義務資格」有一定人數的要求,但是在業務上並非所有員工都必須具備,進公司以後再取得也無妨。雖然,有許多人到就業服務站的求職窗口表示:「我已經取得困難的資格認證,應該找得到工作啊!」遺憾的是,倘若資格認證無法搭配工作經驗,對企業的訴求力是不夠強的。
    那麼,為何有這麼多的補習班,設計了與「業務獨占資格」無關的取得其他資格認證課程呢?理由之一,是因為已經在相關行業工作的人,為了補足自身相關工作資訊,想取得所謂「資格認證」的頭銜而補習。另一個理由,則是因為補習班如果不以取得資格任為明確目標作為學習成果,就無法招攬學生上課。然而我認為,不限於取得資格認證,只要能將工作必備能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加以表現、分享,也能增設不少課程才是。
    在歐美各國,近二十年間,創設了繁多的各類職業能力評價制度。這是為了讓有學習意願的人不會白費心力,並且有效提升國民的職業能力而加以設計的。特別是英國的職業能力評價制度「NVQ」(1),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成功實例,似乎也有日本人前往英國取得該項資格認證。目前,日本內閣厚生勞動省(譯注:相當於我國行政院衛生署與勞委會的合併部門)與經濟產業省(譯注:相當於我國行政院經濟部)也正在籌畫設計類似 NVQ的職業能力評價制度,只要完成這項計畫,或許就可消除一般人對於資格認證的誤解。




4、「唯有『正式員工』才有前途」的誤解

    日本社會對於企業的雇用型態,也存在著誤解。一般人都希望以正式員工身分工作,也認定務必被錄取為正式員工。
    在日本,所謂的「正式員工」一詞,起始於二十世紀六○年代中期,迄今只有五十年左右的歷史。在高度經濟成長時期(譯注:約為二十世紀六○年代中期至七○年代),「上班族」(Salary-Man)固定成日本人的標準勞動模式,全體日本國民皆隨之「上班族化」;國民年金、社會保險、稅制都以正式員工為基準而設置。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九○年代後半,這種型態開始發生急遽的變化,企業非正式員工的的比率上升至三成以上,選擇以外包業務或加盟經營方式,不直接受雇於企業的勞工日漸增加,也就是一般稱為「自由契約」(Free Agent)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正式員工的數目在五年內減少了四百萬人,與其不加思索地執著於成為正式員工,毋寧選擇其他工作模式甚或自行創業的生涯規劃方式,還較為妥當。
    不過,正確掌握各種工作方式的優、缺點再加以選擇,才是重點。今天打工族(Freeter)會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不僅是因為打工族誤解了所謂的自由工作方式而加以選擇,更是因為他們未能徹底理解長年持續短期工作的狀態(雖然短期工作原非壞事),會對自己造成損失。
    例如,在厚生勞動省對於青年勞工的職場生涯支援企畫所進行的實地調查(二○○三年)中發現,對於持續以打工族方式工作平均超過一年的人,企業在評估是否雇用其為員工時,會給予負面的評價。如果安於過著打工族的生活,會讓自己未來的出路變得越來越窄。同時,針對三十歲世代的正式員工,以有無打工族經驗為區別調查年收入情形後發現,有打工族經驗者的年收入平均值,竟然低於無打工族經驗者將近一百萬元!
    相對的,如果能夠理解何謂打工族,例如為了以音樂出人頭地,在一段時期先以打工族的方式賺取生活費,就是很棒的選擇之一。
    同時,已經覺悟了失敗的可能性,而下定決心創業的人,我認為更可以放手一搏。如此一來,無論創業成功或失敗,都能比當一個上班族累積更深、更廣的經驗,更不用說一旦成功的話,名聲和財富將能手到擒來。
    工作的方式樣貌繁多,從中選擇一項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重點,沒有必要拘泥於非成為正式員工不可。




5、「一過三十五歲就無法轉業」的誤解

    不可否認,許多求才廣告的確以三十五至四十歲為上限。根據過去日本勞動研究機構的調查,求才年齡上限的平均值為四十一歲。目前日本政府主張不應針對求才設定年齡上限,正在立法禁止年齡的差別待遇。
    那麼,一過三十五歲或四十歲,就無法轉到新的職場發展了嗎?我認為不妨再仔細地觀察這個問題。日本企業的年中徵才,可以粗分為「潛能錄用(Potential錄用;錄用無工作經驗,但未來值得期待者)」以及「資歷錄用(Career錄用;錄取經驗和實積已有評價,可以立即投入工作者)」兩種。「潛能錄用」的代表性對象就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期待他們未來的可能性而從頭開始培養。二十歲世代的潛能錄用者不少,但過了三十歲以後,無工作經驗者被錄取的機會就開始減少。因此,若是想挑戰全新的工作領域,最好是在三十歲左右就該做好決定。企業錄用三十歲世代的求職者,主要是在尋求能立即投入工作者,無須施以特別的職前教育立刻派赴工作現場,經過幾個月在職訓練(On the Job Training)後即可獨當一面,此為企業選才的重心。閱讀表1-2即可明白不同職業從業人員能獨當一面所需的培養時間,多數的工作都必須花上幾年光陰培養人才。無需費時栽培,同時已累積了工作必要經驗,只需要搞懂公司和業界所需的專門知識即可上手的人才,是企業界年中徵才的對象。
    這時重要的是,關於公司所需的專門知識,也就是「企業特殊技能」。公司獨有決策系統與工作判斷基準、商品相關知識、公司特有技術與公司內的人脈,統稱為「企業特殊技能」。假設一個人在同一家公司已經工作了二十年,可以獨當一面,充分掌握每天的工作,但是能在工作上這般得心應手,是因為身負「企業特殊技能」?還是具備了「一般技能」呢?我們必須回過頭來檢視這個問題。如果,在某個人的能力中,適用於各種工作的一般技能占一半比率,其餘則是企業特殊技能,那麼在轉業的同時,就會喪失了一半的資產,而此時要與新公司原有的員工競爭,將會十分吃力。從人事的觀點來看,「高於基本條件而想錄用的對象,究竟擁有多少程度的一般技能?」則成為企業選才的基準。
    依照公司與業種的差異,企業特殊技能的需求比率不同,因人而異的差別自然也不少。如果考慮轉業,必須以社會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有多少身價、確認自己具有何等程度的一般技能,同時一步步培養這些能力。
    要不然,過了三十五歲要轉業時,就會陷入苦戰。一旦不加考慮就接受公司的提前優退制度,那麼,在未來所要面對的,將會是嚴苛的現實與長期失業的風險。
    反過來,如果要讓三十五歲之後的轉業開花結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擁有超越公司業務範疇,有用的專業領域能力。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因此需要有計畫地培養;在本書第二章所分析的十二種基礎力之中,請參考「專業建構力」。同時,請冷靜地觀察就業市場,找出需要自己專業能力的公司。即使是相同的能力,某些公司有需求,某些公司則不需要。能夠找到對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給予高度評價的公司,是相當重要的。
    其次,必須先確實磨練好身為領導者經驗和技術。公司如果錄用年過三十五歲的人,不是要直接當主管,就是以不久後可以擔任管理職為前提而任用。三十五歲至四十歲的求才界線,就是在於一般職和管理職的分界。只要你是身為管理職、能夠被託付員工的人才,年齡等障礙完全不是問題;反而可以說,某種程度的年齡比較能夠累積實務經驗。因此,在本書即將介紹的十二種能力中,特別是「脈絡理解力」「委任力」「諮商力」「目標發現力」「人脈開拓力」等能力,都請先加強磨練一番。
    在工作上,或許並不需要因年齡而有所差異。我也認為,不需要規定屆齡退休或計算年資,採取真正的實力主義可能比較好。然而,要求累積年齡和經驗的工作,仍然很多。只要能夠擁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在乎求職年齡的上限。年齡的障礙一點也不可怕。




6、「由沒有管理能力的人,擔任專業職務」的誤解

    許多上班族在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之間,都經歷過一種抉擇:是否該以「通才」(Generalist)之姿,直指經營主管職務?還是以「專才」(Specialist)身分,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或者,與其說是「抉擇」,不如說有許多人是因為升遷競爭的勝、敗結果,而自動決定未來走向。
  美國南加州大學組織管理研究所德萊巴教授,曾提出一個職業生涯的模型。這個模型(見表1-3)分為四個種類,其中包括了一路升到主管層峰、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直線型(liner)」,和學有專長,連外界都青睞有加的「穩定型(steady state)」。從這個表格可以看出,有很強的專業能力,而且過了四十五歲後有升官企圖的,只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誤解產生。
  在企業內有志成為專家的人,多半是不擅長成為組織裡的基層員工,因此,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去選擇(被選擇)能夠提升個人技能的這條路。可惜,這些人往往還沒培養出足以成為專家的專業技術或專業知識時,就只停留在反覆做同一件事情的程度。這時候,如果把「專家」和「管理」當成互不相干的話,我覺得這樣是不正確的。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專家,一定要有管理能力。由於一個人能力有限,因此有時必須站在領導者的立場,試著集結眾人力量,去解決困難度較高的工作──無論是研究人士、編輯、或技術人員,都要有這樣的觀念。如果只是抱持著「有管理經驗就去當管理者,沒有管理經驗則去當專業人員」的話,我想,未來這些人也不會有什麼長進。
  另外,選擇從事管理職的人,也有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只要指使專家就好,自己用不著具備任何技能。
  試想,難道「管理」就不是一門專業課程嗎?因此,如果想成為管理者,就得成為企管專家──包括要懂財務和會計知識、市場行銷的知識、人才管理的知識、經營學的戰略知識、風險控管的知識、商法的基礎知識、經營哲學、以及業界內外的相關者與經營者的人脈等等。有了這些東西才能成為企業裡的管理者,而不是簡簡單單當個課長或部長就算了。
    人們常說,日本不善培養優秀的經營者或是領袖,我認為這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因為我們缺少培養經營者的組織機構,也沒把經營者當成專家來看待。

  好了,你是否犯了以上我所說的種種「誤解」?要知道,這些誤解,只會讓你的職業生涯變得表面化又小家子氣。現在,你必須從更本質的角度,重新審視你的職業生涯。
  所以,我要來談談,不管選擇哪種職業都通用的「職業生涯真相」。
  這也是能夠讓你幸福的職場能力。
  我認為所謂的幸福的職業生涯,應該兼顧到「提升工作效率」和「享受工作樂趣」兩點,並在適當的時間點,做出適當的學習。
  接下來,我要介紹十二種基礎力。
  如果能累積這些能力,相信你這輩子都可以樂在工作,並且廣受眾人好評。如果你是社會新鮮人,不妨就把這十二種基礎力當成自己的生涯規畫;如果你是在職場打滾多年的老鳥,也可以藉由本書檢驗自己歷年來的成長,一旦發現自己有什麼不足之處,請你一定要勇於挑戰,並學習所欠缺的能力。我敢打保證,只要有了這十二種基礎力,你未來的工作成功率將會大幅上升。


作者註
1、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國家職業資格認證。這是英國的職業能力評價國家資格認證,由各產業界代表來認定評價標準,以職場為中心的職業訓練與能力檢定作為資格取得與否的標準。依職業類別各以五個階段來評價職業能力程度,已經授與十一種產業、七百七十六種職業,總計三百二十八萬人認證資格。此外,英國政府也針對年輕失業者,推動優先取得NVQ一至二級資格認證。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