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中有個可愛的說法,當孩子一歲時,爸媽就是「父母一年級生」,兩歲、三歲……依此類推,意思就是爸媽的年資是隨著孩子的歲數一起成長的,當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持續地在學習如何當好父母。

而這個年代的爸媽,應該是史上最積極進取,也就是讀過最多育兒書籍、追蹤最多名醫專家或親子網紅,但也是最常自責、懊悔的,為什麼呢?因為知易行難,尤其教養現場往往有太多出乎意料的突發狀況,讓爸媽在心急之下,情緒先於理智,就會氣急敗壞地脫口而出指責、訓誡甚至威脅的話語,為孩子貼上「壞孩子」「你就是不聽話」標籤的同時,也為自己貼上「我真是差勁的父母」「我就是教不好」標籤。

這些不但對改正孩子的行為沒有幫助,更糟的是夜深人靜時,就會有謎之聲跳出來指責你:「教養書上不是說應該……」

所以深知這一點的貝琪博士,先不說教養策略,而從原則談起。書名中的「Good Inside」、教養「逆」思維,正是要先提醒:我們和孩子在所有短暫的情緒中都是「內心良善」的,孩子的「壞」行為其實是他們內心挫敗的一個警訊,只有你意識到內心良善,做出最寬容解釋,才會看到脫序行為中的真正原因。 

什麼是最寬容解釋呢?貝琪博士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明明是孩子自己弄亂了拼圖,卻矢口否認。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往往第一反應會急切地想要糾正孩子說謊的「壞」行為:「說謊是不對的。」「如果你不說實話,媽媽就罰你不准玩遊戲」……

但如果你試著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最寬容解釋,才發現「他可能是想要告訴我,我跟哥哥相處的時間比他多」「孩子遇到了困難(例如不知道媽媽會不會生氣?)卻不知怎麼處理」,之後的發展、你和孩子的連結關係也將會完全不同。 

另外一個原則也深深療癒了我這個常常自我懷疑的媽媽:兩者皆對/兩件事同時成立。身為父母,很容易陷入「只有一件事是真的」的心態--「我是糟糕的父母,我搞砸了一切,我做不到,我最糟糕了。」

不不,這時一定要提醒自己:
「我是好父母,只是正在經歷一個困難時刻(我是正在經歷困難的好父母)。」
「我可以失控吼叫,但我還是充滿愛的父母。」
「我可以愛孩子,但同時渴望獨處的時間。」
「我可以拒絕給孩子看3C,孩子也可以抗議不滿。」
「我可以要求孩子在天冷時穿上外套,孩子也可以表達喜歡自己決定。」

也只有同理彼此的立場和感受,你在教養路上才有可能跟孩子當神隊友,而不是對手。

你以為這本書會讓你更加了解如何養育孩子,但你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正在重新養育自己、療癒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亞馬遜讀者盛讚「這是我看過最棒的教養書」「連我的婚姻關係都改善了!」就是因為它不只是一本教養書,也可以廣泛運用在你的人際關係上,當然,還有你與自己的關係。

放過自己吧!你已經是很棒的爸媽了!推薦給經常崩潰的父母(如果你還沒有崩潰過,總有一天你會的……)。不妨搭配貝琪博士14分鐘的TED演講影片一起看,你會發現她真的很了解父母的心!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