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共擔池上》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梁正賢,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個很忙碌也很遙遠的老爸。

從我有點記憶開始,我們全家就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我爸媽很忙碌,忙著做池上米認證、做有機栽培、發展創意米食料理,然後開始跨領域做了藝文活動,突然他已經不只是我的老爸,也不只是一個米廠老闆了……

雖然我一直都清楚他們正在努力保留與創新,但這些努力的成果或是影響,對從前還在外地上學的我來說,是有點陌生又遙遠的,直到我被我爸找回來整理多力米故事館。

多力米故事館原本是一個老米鋪,有一台巨大的壟米機,一些沒有更新的展牆紀錄,還有很多舊東西:一些我爸的日記,裡面一字一句記錄氣候與稻田的情況。有農友們的老照片,在那個機器都要借來借去的年代,他們的每一步都替池上米穩穩扎根。有我爸到日本MOA參訪的資料,一個將過去與現在、農業與藝文連結的契機……

 


秋收稻穗藝術節搭設舞台前,大夥齊心齊力下田割稻,「共擔」是農家人的基因。

 

然後,我才真正地了解了池上這塊土地,有著為了讓孕育池上土地的大坡池回復生命力,而努力爭取復育的居民們;有著原本只會寫名字,開始一筆一畫學著寫田間栽培紀錄簿的農友們;有著從小就學習巡田水、種稻、選苗,對池上土地充滿感謝的孩子們;有著用藝術來記錄池上的四時變化,與大地共同呼吸的藝術家們;有著在池上秋收開場前做好準備,並笑著唱著歡迎來池上的學生及志工們;還有著偶遇池上,卻被黏在這片土地不想離開,努力耕耘生活、記錄四季的遊子。

春天有大坡池野餐音樂節,秋天有滿滿稻浪的稻穗藝術節,夏天可以在滿池荷花中划竹筏,冬天你有整片伯朗大道的油菜花田陪你一整路。何其幸運!我們擁有一片美好的土地,也擁有了一群很愛這片土地的鄉親,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腳步撰寫著,池上這幅值得被記錄的篇章,且不斷不斷地更新中……

 


池上學生參與稻作實務課程,透過食農教育讓米的文化深耕池上。

 

做有機米很辛苦、推動池上米標章更是困難到連我爸都曾為此紅了眼眶,後續的藝文推廣及土地永續,更讓我從我爸身上看到了堅持與無私。其實池上從沒對「地方創生」這個詞彙有概念,因為「如何讓池上更好」已經實踐於日常,每個正在努力的人都是為了讓池上共好,這也是為什麼池上能如此特別。

有一句話說:「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而《共擔池上》更讓你能看到,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節氣限定企劃】(感謝讀者的喜愛,池上冠軍米目前已贈畢。)
清明穀雨食好米.來自揚名國際的台灣農家。
全網滿888限量贈送 池上冠軍米500g(市價200元)贈品恕不送海外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