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100064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出版日 2016-08-01
定價 $280
優惠價 79折 $221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囧星人:閱讀體驗超級棒的一本好書!

作者的文筆實在實在太有趣了,不僅敘事順暢好懂,每個章節的標題也很有梗。讀著讀著常常要忍不住停下來笑。

(囧星人作品,獲囧星人授權使用)

游錫堃也跑去買書來看,錄影推薦好誠懇! 還為大家專訪黃震南!

 

「台灣史入門最棒的第一本書!史上最有梗、最貼近年輕人與鄉民的台灣史!
這絕對不是置入,看到書上面有書店的標籤就知道,這本是我自己去買的,絕非公關書。
(本影片大部分用台語發音,若有網友聽不懂的,歡迎提問,其他人也歡迎熱心解答。)」

  
讀過近百本史書的總幹事黃國華,書評1077號:

「讀完之後,居然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輕鬆,把我這種歷史控的讀者足足取悅了兩三個鐘頭,也許內文所提到的史實與史料,對我而言已經沒有新鮮感,但哈哈大笑、洌嘴冷笑、會心一笑、淚中帶笑...只能說作者太高明了。」

.王丹專文推薦:

這本書或許可以在加強台灣年輕人對於台灣古代歷史的了解上做出一些貢獻。這倒不是因為這本書多麼的權威和學術性,恰恰相反,而是因為這本書的敘述風格和選取的角度,更能夠迎合年輕人的知識吸收的胃口。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這本書跳脫了過去的歷史教科書沉悶不堪的歷史大事紀式的格局……
一本講述古早歷史的書,本應讓人蹙眉撫心,認真閱讀的,但是這本書卻是讓我邊看邊笑,甚至笑出眼淚來。例如書中說到鄭成功是一位型男的時候,提醒讀者說,你要是不信,去拿鄭成功跟朱元璋的畫像比一下就知道了(各位讀者,你需要真的去比一下,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好笑)。

博客來Okapi專訪(你還是看不到作者的臉啦):
不怕你讀不懂我講的臺灣史,只怕你不懂我的鄉民梗。--他不是第一個以輕鬆口吻講述臺灣史的人,但他絕對是最「鄉民化」的一個!

讀冊TAAZE專訪藏書界竹野內豐閨房書房大解密

如果歷史課本給你編就好了!滿滿都是梗的內容,超有才的插畫輔助,精彩無比的史料文獻!

精彩先讀
鄭成功是型男?黃飛鴻來臺抗日!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很久沒有光復節放假了,讓我們回到那一段時光......   船靠岸了,英雄怎麼還不登場?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空降讀冊書店總冠軍!博客來人文史地類冠軍連霸八週,誠品人文科學類Top5

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數不清的鳥事蠢事搞笑事傷心事正經事,
想更了解臺灣、更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不如就從本書開始,一起對臺灣史動真感情吧!

超有梗內容+超有才插畫+超有料文獻,
藏書界竹野內豐 暨 活水來冊房主人(暨 臺灣歷史王、知識王、八卦王)渾身功力集結!

■這麼巧!明朝一實施海禁政策,大家就全跑來臺灣了?
■這麼潮!三百年前的原住民就會寫洋文?!這麼威!中日臺都說國姓爺鄭成功是超級無敵民族英雄?
■這麼魯!清朝時,來臺開墾竟然是魯蛇限定?
■這麼神!林家三少林獻堂一病,竟病出日治時期海外留學生運動?

這本書不是讓你快速讀通臺灣史的。
而是讀了能馬上假裝比別人更懂的特效藥(喂)。

當你拿起市面上關於臺灣史的書,是否擋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睡意?

試試這本吧!

這也許不是一本適合拿來引用寫論文的書,只是一本臺灣老故事的搞笑歷史散文,那些教科書不寫、史籍論述不說的事,卻擁有更多感動人心的能量。

它們在各種文獻中所留下的吉光片羽,交織成了這幅動人的臺灣史繪卷。

陳柔縉∣作家
石芳瑜∣永樂座二手書店負責人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謝金魚∣「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真感情推薦
鄭立|《民國無雙》《光輝歲月1988》歷史遊戲製作人
馬雅人|PTT資深鄉民、臉書粉絲團「馬雅國駐臺辦事處」負責人
水精靈|PTT八卦版科普作家
名為變態的神父|PTT資深鄉民

作者簡介
黃震南

自幼跟隨藏書專家逡巡舊書店、追隨傳統詩人參加聯吟大會、長隨臺語學者研究臺文、尾隨文史工作者進行田野調查──以上四位老師都是同一人:黃哲永先生(也是作者之父,真是巧到不行)。因此打小便過著在舊籍舊事舊時舊地中打滾的詭異童年,對於這些老故事算是略懂略懂。長大之後誤入歧途沉迷於網路,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目前已是全球最多人按讚之華語舊書書話粉絲團(趁這紀錄還沒被打破前多講幾次)。

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畢,著作有《讀冊識臺灣》(自印)、《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論文)、《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新編》(與吳福助教授合編)等。

網路鄉民尊為臺灣歷史王、知識王、八卦王、藏書王、蠹魚王、髒話王等褒貶不一之封號數十種。

臉書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
臉書粉絲專頁「今天的社會課 沒有極限」:https://www.facebook.com/lpesociology/

繪者簡介
壯兔

英國雪菲爾大學文創管理系畢業,鑽研網路漫畫。但發現自己不擅於管理文創,比較喜歡當被管理的人。平時作品大多是為小朋友說故事時所畫。另一方面,也畫不出讓人覺得很厲害的風格,因此畫風天馬行空,走自以為幽默的路線。目前不斷自由創作中。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23年度
金石堂歷史文化類Top11

★2021年度
金石堂 歷史文化類 Top8
博客來 人文社科 Top41

★電子書Readmoo 2020上半年暢銷Top 72

★金石堂2019上半年人文歷史暢銷Top8

★2019Readmoo電子書Top66
★2019 Kobo電子書 Top55
★2019 Readmoom 上半年暢銷Top79

★2018金石堂人文歷史Top8
★2018博客來年度人文社科類Top10
★2018讀冊年度Top100
★2018 Readmoo電子書Top43
2018 KOBO電子書Top82

★2017 博客來年度Top50.電子書Top100
★2017 Kobo電子書No.6.Readmoo電子書 No.16

★2016博客來年度百大 No. 27

★讀冊書店總冠軍.博客來人文史地類冠軍累積九週(2016.10.8.誠品人文科學類Top5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100064
ISBN:9789861372242
304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作者說  這不是一本關於臺灣史的教科書──這樣說可能比較好

第1章 原始人: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
第2章 來了來了,歪果人輕輕地從地球另一端爬過來了
第3章 建國燈塔復興舵手反攻希望民族英雄鄭成功
第4章 信不信由你清朝統治臺灣最久
第5章 現代化就像轉大人,有點尷尬害羞但不能回頭了
第6章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第7章 還沒成為歷史的歷史

作者又說 最後一個故事──這本書如何誕生 

看更多

各界推薦

〔鄉民推薦〕

好書,不讀嗎?   馬雅人

作者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在PTT上自稱「藏書界竹野內豐」,藉此走跳於世。他的網路文章每每展現其深厚的臺灣鄉土文化底子,尤其是在臺語文研究、各類文史資料的蒐集方面,都讓鄉民大開眼界。同時,文中的幽默感也深受鄉民朋友的歡迎。

這次竹野內桑的《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與一般冷冰冰的史學專業書籍不同。不但融入許多臺語諺語、自身田野調查與蒐羅文獻的經驗,深具趣味性,除了能增加孩童閱讀興趣,書中還運用了許多「鄉民哏」,家長也能夠有所共鳴,一同了解臺灣史。鄉民之中臥虎藏龍,有些同樣為人父母,相信看到書中的「鄉民哏」必會會心一笑。這本書是一本既趣味,又富有知識性的書籍,相信很適合拿來「防禦」家中寶貝不斷追問的攻勢!

(本文作者為PTT資深鄉民、臉書粉絲團「馬雅國駐臺辦事處」負責人)

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水精靈

「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猶記這是高中國文第四冊第一課〈臺灣通史序〉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想要弄懂關於「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二三事,只不過,多年以後,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每當問起這座蕞爾小島的歷史足跡,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三不一沒有」(不清楚、不知道、不要問我與沒有教)。

後來因緣際會之下,讀到這本《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時, 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塊土生土長的大地,如同天外飛來一盤彗星炒飯,賞了我飢渴的內心一頓粗飽。作者以貼近年輕世代的用語,佐以PTT鄉民哏,通篇趣味橫生、引人入勝,說是史普書籍中的神作也不為過。

「八十七分!不能再多了!」這是作為同樣身為鄉民的我,將U質好文量化之後所能給出的評價。我媽還問我為什麼跪著看咧!

(本文作者為PTT八卦版科普作家)

人人都應該要有不同的意見   名為變態的神父

書寫臺灣史是困難的事情,我想原因就在,鏡子裡面有「人聲」。

照著鏡子,你會發現,除了青天白日、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就沒有其他的了,重要的那一頁被撕去,大肚王國、濱田彌兵衛、大甲西社事件,卓介卓霧亞生憤怒地把番刀插在地上,漢人知事說他們必須繳米糧,才能出去捕鹿。

活水來冊房,就像是這把刀一樣,他代表的意義是「我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聲還沒被聽見,有些故事還沒有被遺忘,化作隻言片語散布在各個角落,只是,有些人想讓你覺得,這不太重要而已。

你應該也要有不同的意見。

我和這位Brother所在的地方,臺大PTT實業坊,正是這樣「不同意見」的所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勇於探索這塊土地的種種,化作獨特的語言表達,那不意味著,我們的詮釋全是對的,但至少,我們可以慢慢地,拼湊出真實的答案。

英國歷史學家柯林武德曾說過:「今天由昨天而來,今天裡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裡面復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於遠古,過去的歷史今天仍存在著,它並沒有死去。」

我們的遠古在哪?就在這天盡海飛之地,天盡海飛之地之人哪,不管你贊同或反對,現在的臺灣人,就是推動歷史的人。

(本文作者為PTT資深鄉民)

看更多

作者說 這不是一本關於臺灣史的教科書──這樣說可能比較好

這當然不是一本臺灣史的教科書。我甚至不希望這本書在書店裡被塞到「史普」這一區。(等等,不然要放在哪?食譜區嗎?)準確地說,我希望把這本書定位成:一本偶爾會提到臺灣老故事的搞笑散文。要比擬的話,大概就像是宅女小紅不以胯下為主題,改聊臺灣的事情那樣吧。(如果你看到這裡發現怎麼跟想像不一樣根本買錯書了,還是請你不要退書好嗎,我會收不到版稅的~)(有必要講這麼明嗎?)

託近年選舉之福,這邊說那邊「皇民」,這邊說那邊「漢奸」,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搞得臺灣人必須在明天投票之前先把上世紀的往事釐清。在爸媽抱著頭抱怨「選舉選成這樣我都不會教小孩了」之餘,對教育的好處是,這樣的氣氛讓臺灣人比以前更關心這塊土地的過往。於是「史普」(歷史普及)書籍比以前更暢銷,種類也愈顯多元:有為哈日族編的、有為文青編的、有為青少年編的、有為兒童編的、有為懷舊者編的、有為罵特定政黨編的(喂)……但是,看來看去,我發現有一個族群,他們極度缺乏臺灣史的知識,但他們偏偏該是亟需補習臺灣史的人。他們,就是家有小五學生的家長。

大約近十年來,國小五年級的社會課程開始教「臺灣史地」,成為國小三、四、五、六年級的社會課中,最難讀的一年。沒錯,比六年級社會更難,相較之下,六年級社會比較像是生活課。而今日小五學生的家長,平均年齡大約四十歲,出生於一九七○年代,童年在戒嚴時期度過,學生時代都在背湘贛鐵路和九一八事變,從課本上所獲的臺灣史知識,基本上幾近於零。

讀到這裡,你可能點頭如搗蒜,哽咽著說:「對!對!我就是這樣!小孩拿著考卷問我什麼是《自由中國》,我真的答不出來……(掩面痛哭,不能自已)……感謝你寫了這本書,來拯救我們這種人!」別誤會了,這本書不是用來讓你「N小時讀懂臺灣史」的。這種「輕臺灣史」的書非常多,如果你有需求、有興趣,早就去讀了不是嗎?

這本書不是讓你快速讀通臺灣史的。想要能夠回答小孩的臺灣史疑問,還不如直接拿小孩的社會課本來讀呢!這本書其實是用來讓你讀了,能馬上假裝比孩子更懂的特效藥。

「爸,你知道臺灣在幾萬年前就住人了嗎?」

「這哪有什麼,你知道三千年前有一個臺灣人,他還是今天地球上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嗎?」

「娘,你聽過陶德嗎?」

「當然知道,要不是他,我們怎麼會搬來臺北!」

「……原來陶德是房仲喔?」

──這不是很酷嗎?本書對於臺灣的通史,可以說是避重就輕、隨便帶過(也太口無遮攔了吧),但比起從頭到尾好好把歷史課上過一遍,我更有興趣的是在時光走廊閒逛時,駐足停下,從牆縫偷窺一些鮮為人知但真的引人入勝的小玩意。總歸一句:哪裡有哏,我就寫。

當你拿起市面上關於臺灣史的書,是否擋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睡意?試試這本吧!這不是一本適合學者讀的書,研究者也不可能引用這本書的文字寫論文(勸你引用些比較有水準的期刊),畢竟這只是一本會提到臺灣老故事的搞笑歷史散文而已。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之後,竟然對真正的臺灣史動了真感情,那就可以去找相關的書籍來自修,無論如何你已踏出了認識臺灣的第一步,不是嗎?

看更多

試閱

我查證過了,很清楚,鄭成功是型男

那邊有看官舉手問了,我說鄭成功是海上最強美男子,可有根據?那位女性朋友請將手放下,順便把嘴邊的口水擦乾。鄭成功是有畫像傳世的,而且這畫像據說不是後世畫家憑空想像,真的是鄭成功在臺南聘請畫家繪製,傳到他堂兄弟手裡,一路傳下來傳了兩百多年。到日治時期,鄭家把畫送給日本人帶回日本,後來又送回臺灣,當時的臺灣總督將這幅畫視為國寶,輾轉送到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日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保存。

從畫像來看,鄭成功面目清秀,留著短短鬍子,如果這樣還不算美男子,諸君可以去看看朱元璋的畫像再回頭看鄭成功的,你就會覺得鄭成功根本就是金城武。說到金城武,過去曾有傳聞說好萊塢想拍一部有關鄭成功的片子,(神鬼奇航系列嗎?)就是鎖定金城武飾演鄭成功。雖然金城武經紀人澄清絕無此事,不過想像一下,鄭成功是中日混血,會說日語和閩南語,這些條件都和金城武一致,感覺上金城武的確留個小鬍子就可以cosplay鄭成功了。

上一節我們談過鄭成功的把拔鄭芝龍了。鄭芝龍是橫跨國際的武裝海商集團(這是學名,俗稱海盜),在日本也有據點,便取了櫻花妹當老婆。這位櫻花妹據說叫做田川松(正史上完全沒有她的名字,「松」這個名字是當地流傳的)。有一天鄭芝龍這位飄撇的行船人又出海了,田川氏到海灘一邊唱〈聽海〉一邊撿貝殼,驀然啾的一聲就開五指生下個胖寶寶,那塊她靠著當待產床的石頭,也成為日本長崎平戶當地的名勝,叫做「兒誕石」。當地也有鄭成功幼年故居遺址、鄭成功廟,甚至當地舉辦一些活動還會有人扮演鄭成功出來逛大街,真酷。

是時候交代鄭芝龍的結局了。明朝滅亡後,本來披著官服繼續幹海盜的鄭芝龍突然變成前朝官員,他便開始頭痛了:到底要回家種田以示忠心大明朝,或是繼續安安穩穩當官,也就是「退出政壇」與「做好做滿」的抉擇。基本上他能夠混到成為海上霸者,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絕非蠢蛋一顆,必是洞燭機先的小孔明;所以當清兵打到福建時,他就馬上投降了。但是鄭成功從小就被他老爹帶到福建讀書,忠孝仁義的性格已經充滿他的胸懷,是打死不降清的;清朝一看,唉呀好小子你不聽爸爸的話是吧,不由分說先把鄭芝龍押到北京城好好伺候再說。不久後清兵攻破鄭成功福建老家,玷汙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致死(也有人說田川氏因怕被玷汙而自殺,但鄭成功接下來的舉動讓我傾向相信前者),鄭成功做了一件現代人聽了會很矮油的事情(說不定古人聽了也很矮油),他把母親的屍身剖開,清洗內臟之後再下葬。嗯,這個情節安排獵奇到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只好也說矮油矮油。

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是人都不可能饒過滿清,國仇家恨一起來,注定了鄭成功要化身為地獄來的復仇鬼。

鄭成功:「今早,我又被自己帥醒了,真煩。等一下再來反個清好了。」

鄭先生請你不要再亂開口了,會擾亂自然生態的

國軍忙著種樹割草不是國防機密,當初何斌帶著的鹿耳門水道圖才是。原本荷蘭人對於鹿耳門水道已經廢棄不用了,因為此道泥沙淤積,船隻來一隻卡一隻,來兩隻卡一雙,根本沒法走。然而何斌注意到有些水道還能行船,若搭配上漲潮更加順暢。

鄭成功的船在臺灣海峽揚帆而來的時候,還順便發生了一則小故事:船上的主廚抱怨沒菜下鍋,鄭成功下令士兵去捕魚,捕了老半天除了撈到破皮鞋和酒瓶沒有別的(漫畫不都是這樣畫的嗎),士兵跑去回報鄭成功說這裡沒有魚,鄭成功虎軀一震,桌子一拍,斷喝一聲:「莫說無!」士兵知道這個老闆生氣起來動不動就砍手砍腳殺你全家的,連滾帶爬連忙又跑去捕魚,可能是連魚都被鄭成功的霸氣嚇得不敢不被撈到,這下子真的有魚落網了。

廚師一看這魚,銀光閃閃,線條優美,在大陸可沒看過,便問捕魚的士兵「What’s this?維─大─力?」阿兵哥說:「我嘛毋知,咱頭仔講『麻虱目』。」廚師又問:「Is it good to drink?」阿兵哥說:「你煮看覓就知嘛!」一煮之下,肉質鮮美,魚湯清甜,從此之後這種叫做「麻虱目」的魚兒聲名遠播,傳到近代因為人的嘴巴懶了,簡稱為「虱目魚」。

從閩南語的「莫說無」誤會成有魚叫做「麻虱目」,可以窺見臺灣民間的豐富想像力。但因為現代人只知「虱目魚」之簡稱,這段傳說又流傳成其他版本,說鄭成功講的是「煞無魚!」(哪會沒有魚!)又有說是「這是什麼魚?」士兵便誤會他說「這是虱目魚」,這是現代人又以訛傳訛了,從早期文獻可以知道古早臺灣都是叫牠「麻虱目」或「目虱目」的,因此「莫說無」才是這個傳說的最早起源。也因為有這段傳說,虱目魚又被稱為「國姓魚」。

喝過虱目魚湯,鄭家艦隊晃著晃著趁著濃霧微曙抵達臺灣,等到日頭曬屁屁,晨霧散去之時,熱蘭遮城的守軍才赫然發現港內已經戰艦密布、旌旗蔽日,嚇得屁滾尿流,高喊:Oh my Golly喔!這國姓爺是瞬間移動過來的嗎?

沒錯,荷蘭人也叫鄭成功「國姓爺」。先前提過由於鄭成功被賜姓皇帝的「朱」姓,因此民間百姓尊稱他「國姓爺」,荷蘭人不明其意,想說反正就是個名字,所以也跟著叫「Koxinga」。漢人一直以來會將敵軍戴上「匪」「寇」的帽子,荷蘭人對敵軍首領卻還傻傻的尊稱為「爺」,難怪最後你會打輸。(這不算劇透吧?)

鄭家戰船突然出現在港內,不僅是荷蘭人以為發生超自然現象,鄭成功自己也裝神弄鬼,跪拜在船頭禱告上天說:「萬能的天神,請賜給我神奇的力量~拜託老天爺使潮水上漲,讓我的艦隊直搗黃龍啊啊啊啊!!」因為漲潮時間早就算好了,他喊完後,果不其然海水果然漲潮了,這種跟走到自動門面前喊芝麻開門一樣是很有事的行為,讓鄭軍以為老闆忠肝義膽當真感動上蒼,一個個士氣大振,跟剛嗑了三斤金坷垃一樣猛,連掃廁所的老兵都揚言我要打十個。鄭軍艦隊從荷蘭人原本以為淤積的河道侵入,跟走迷宮一樣在彎彎曲曲的鹿耳門水道拐進臺江內海,在今日的臺南永康洲仔尾登陸。荷軍倉促應戰,被殺得措手不及,普羅民遮城,也就是今日的赤崁樓,就被打下來了。

乾脆這整本書都來寫鄭成功傳說好了,比較輕鬆

鄭成功的傳說故事一抓就是一大把,好比傳說鄭成功打退荷蘭人當天,晚上大家呼呼大睡,絲毫不知荷蘭人是假意投降,其實埋伏著準備夜襲。你道荷蘭人為什麼半夜不睡覺出來假扮王祖賢……我是說出來夜襲?因為荷蘭人的故鄉在荷蘭(廢話),在地球的另一端,我們臺灣晚上的時候荷蘭是大白天,所以他們的生理時鐘有時差,晚上反而精神奕奕,適合發動夜襲,這樣的理由應該夠科學吧。荷蘭人已經集結完畢,就等發一聲喊就要衝進敵營來個絕地反攻。此時萬籟俱寂,烏雲蔽月,天地無光,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然而偏偏這時就有野生的可愛小動物出來吃宵夜,荷軍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牠眼裡──牠是一隻小壁虎。

說他小,是形容牠的可愛,其實牠的真實身分是一位壁虎王。這壁虎王看到鄭成功就要死於亂刀之下,深知臺灣島歸於鄭家乃是天命,便連忙召集全臺灣壁虎過來臺南。然而時間實在緊迫,只有三分鐘,匆促中只調集到濁水溪以南的壁虎到來(也跑太快了)。壁虎王打手語示意:我數三下,大家一起叫鄭軍起床。於是壁虎王數三下,千萬隻壁虎張開大嘴,卻沒有半點聲音發出,大夥兒才驚覺一件事──壁虎是不會叫的!壁虎王又打手語示意:不行!今天我們一定要叫出聲音,把鄭軍叫醒!於是大夥兒又中氣運足嘴張大,這次終於發出了有如哥吉拉嚎叫般的巨響。

這一幕,連達爾文目睹都要脫帽致敬。壁虎憑著自主意識,從不會叫,在一夜間進化成會叫的品種。鄭軍突然被叫醒,睡眼惺忪中看到荷蘭人遠遠埋伏,連忙抓起武器抗敵,荷蘭人這下才真的逃之夭夭駕船夭夭滾回荷蘭夭夭。鄭成功感念壁虎在反清復明大業起了關鍵作用,遂封之為「鐵甲將軍」。正因為這一夜只有濁水溪以南的壁虎曾經參與這場生物演化大躍進,此後濁水溪成為天然界線,以北的票投藍營……說錯了,以北的不會叫,以南的才會叫。讀者若在北部聽過壁虎叫,那是搭高鐵上來的。

總之,鄭成功還沒登陸臺灣就已經發生「國姓魚」傳說,登陸臺灣不久又創造「鐵甲將軍」傳說,難怪上天不讓鄭成功活太久,讓他活久一點的話,臺灣的物種生態不知道會被搞成什麼樣子。在民間故事裡,鄭成功一路北上,非常盡責地執行他「傳說製造機」的任務,比如說走到臺中大甲鐵砧山,因為軍隊沒水喝,鄭成功拔出寶劍往地上一插,甘泉便如黃河長江之水滔滔不絕,留下「劍井」遺跡(後來查證原來是插破地下自來水管,鄭成功被水利局提告訴訟)。又好比說走到臺北三峽鶯歌一帶,原有一隻好凶的鸚哥精(鸚鵡精)和一隻好大的鷹精(請注意發音)作怪,鄭成功開砲將兩隻怪鳥打死,鸚哥精化為鶯歌石,鷹精(再次拜託注意你的發音)化為鳶山,成為今日三峽鶯歌的著名景點。

外國看臺灣是寶,清國看臺灣是草

清朝治臺二一一年,前一百九十年大多是放著給臺灣人自生自滅,可以說只有最後二十年比較認真治理。(清廷表示:「那是因為我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這個認真治理的結果,是把臺灣更推向現代化。不過在講清廷認真起來之前,我們還是得把時間倒退一點點,看看臺灣是怎麼開始現代化的。

先前提過,臺灣在長期開墾後,人口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與大陸的貿易也越來越密切,在港市更興起一種行業,叫做「郊行」,也可以倒著念,叫「行郊」,就是進出口貿易組織,左右了臺灣的經濟。除此之外,清廷也在臺灣設了「正港」,也就是官方許可的通商口岸,從最早只有臺南鹿耳門設置,接著加上鹿港,後來在臺北、宜蘭等地也設了正港,以利貨物稽查與抽稅。所以臺語說這東西如假包換,會形容為「正港的」,意思就是這東西是從正港進口,經官方查驗過,絕對不是走私盜版山寨黑心貨啦。

雖然臺灣已經成為供給大陸稻米、蔗糖的補給站,臺灣的需求市場也越來越大,但清朝還是只將臺灣看成是福建省底下管轄的一塊海島而已。倒是西洋人對臺灣另眼相看,因為他們著眼的已經不是「國內」,而是「國際」,他們看中了臺灣的交通與利益,從十九世紀開始便不斷找機會來臺灣逛一逛。好比說一八四○年發生鴉片戰爭,英軍也順便逛到基隆來(有沒有那麼順便),後來幾年也還來逛過好幾次。

再說美國吧,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長輩拿來羞辱(說錯,是勉勵)我們的榜樣,好比說:「你英文都補到哪裡去了,人家美國小孩五歲英文就嚇嚇叫!」「你在睡覺的同時,美國人正在勤奮地工作你知道嗎?人家就是有競爭力國家才強大。」這麼威的國家當然是挺有遠見的。十九世紀有一位美國海軍艦長叫培里,他在日本史上赫赫有名,因為他率領四艘軍艦長驅直入江戶灣,逼迫日本開啟國門放棄鎖國,也造成了後來日本現代化的開端,在日本史上這叫「黑船事件」,隨便問一個日本人都知道。這個培里呢,事實上也來過臺灣,發現基隆一帶蘊藏煤礦,適合當成美國來到東亞的休息站與燃料補給站(當時已開始使用以煤炭為動力的輪船)。在黑船事件過後三年,培里在美國出版了一本厚達千頁的報告書,裡面有三張地圖跟臺灣有關:一張是臺灣島加澎湖地圖,是美國史上第一張臺灣地圖;另一張是寬八十六公分、高六十公分,超大張的基隆港地圖;第三張則是標明何處有煤礦的地圖,顯然圖謀不軌。培里還跟美國總統建議過,要把臺灣占下來當殖民地。(我知道有人在嘆氣說怎麼沒有占領呢,麻煩你們有點骨氣好嗎?)

當外國人都覬覦著臺灣這塊十字路口的黃金百萬店面,只有清朝傻傻的還維持著那種舊貴族的窮酸尊嚴,以為我好大你好怕,我大清國還是世界中心,歪果人不過是貪圖我的銀兩圍在旁邊的蒼蠅,臺灣不過是負責出產米糖的邊疆鄉下。兩邊觀念眼界差那麼多,想當然耳要不發生事情都難似登天了。

劉永福搞不好超愛讀自己當主角的小說

二○一五年,新聞傳出消息說,位於中國廣西的劉永福墓被盜。其實他的墳墓早在民初就被盜過好多次,許多網路鄉民對此新聞的反應是:「劉永福喔?我知道啊~龜仔囝~打到一半溜走的中離狗嘛~」然而我們看看教科書以及官方的論述,仍將他定位為正面的抗日英雄。為什麼他的評價會這麼兩極化?

對中國而言,他不折不扣是個英雄。雖然臺灣民主國的抗日活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他落得黯然離去的下場,但若不以成敗論英雄,大清國的人民還是把他視為偶像。他率領臺灣民主國抗日是西元一八九五年的事,才過兩年,一本奇書《說倭傳》(後來改名《中東大戰演義》)在清國出版,這是由晚清作家洪興全所撰,一本共三十三回的章回體演義小說,以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為背景,創作出一幕又一幕臺民奮起抵抗的故事。

故事後半,由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獨挑大梁,率領臺民英勇抗日,連他女兒劉大小姐也是巾幗英雄。黑旗軍神威所到之處,日軍無不喪膽,有詩為證:「黑旗士兵素威揚,殺敵堪誇膂力剛;笑煞倭人真膽怯,至今猶怕到臺疆。」雖然這段紀錄看起來像是發生在平行世界,不過,小說嘛,這樣寫才有人看──話說回來,諸君一定挺好奇小說如果把劉永福寫得比美國隊長還威,那最後結尾要怎麼自圓其說?簡單啊,就說積勞成疾,只好含恨放棄就好了。這是什麼反高潮小說啊,也太後現代了唄。

而這本《中東大戰演義》也成為除了「征服者」「被殖民者」之外,從「第三者」筆下,想像建構出來的「抗日史」。事實上,當時這種以劉永福為主角的自爽小說還蠻多的,有點像現在租書店裡言情小說一排都是「總裁系列」一樣。劉永福一直活到民國建立後的西元一九一七年才過世,也就是說這些「劉永福系列小說」他自己應該是有機會看過的。看到自己的形象被神化成這樣,不知心情有多複雜?(劉永福表示:「可以抽版稅嗎?」)

補充一個有趣的傳聞,一代宗師黃飛鴻曾受劉永福賞識受聘入黑旗軍,這則史實在李連杰的電影《武狀元黃飛鴻》點出過,劉洵(就是電影《九品芝麻官》裡的屁精公公)飾演劉永福,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被稱為「民團總教練」。據我手上《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出版,二○一四年)的紀錄, 甲午戰爭的時候,黃飛鴻是跟隨劉永福到臺灣來駐守臺南的,隨著戰爭失利,黃飛鴻也黯然回佛山行醫,從此停止教授武術,可能是在臺灣的抗戰經驗,令他對傳統武術在熱兵器戰場上的運用有不同的想法。

系列電影《男兒當自強》中,黃飛鴻曾與官吏討論過「中國的武術是否面臨絕路」;在劇中,這算是在《黃飛鴻》第一集裡看到鐵布衫嚴振東師傅被洋槍打死的喟嘆,想不到據資料看來,讓黃飛鴻有此喟嘆的,居然是來臺參加抗日戰役這個經驗。Oh my God!黃飛鴻來臺灣抗日過!!徐克快來拍啊!!

扮女裝純粹逼不得已,不是個人興趣

回到劉永福身上。那為什麼臺灣人會有「劉永福背叛臺灣人自己跑掉」的感覺咧?

我們先搞清楚,日軍來臺時,劉永福為什麼會在臺灣帶兵抵抗日本?他是臺灣人?不是。他是廣東欽州人(今畫分入廣西省)。他對臺灣有一份特別的情感?不是,他一生都在大陸成長。他被大清國派來臺灣抗日?不完全是。其實在公在私,乙未割臺戰役都已經沒他的事了。

唐景崧走後,等於把爛攤子丟給劉永福。這一撐就撐了四個多月。當他節節敗退時,曾多次向清廷諸公求援,想不到這些「豬公」們把頭別過去吹口哨,來個已讀不回,劉永福只能長嘆「內地諸公誤我,我誤臺人」──大家不要以為劉永福趕流行學時下演藝圈稱中國為「內地」,劉永福是清國人,他身在外島,稱清廷為內地是應該的。

劉永福其實也沒想過憑自己和黑旗軍的力量(頂多再給你加上黃飛鴻和劉大小姐的神功)真的能打退日本人,他很清楚自己待在臺灣,使的就是中國古拳法的祕技:「鎖」(鎖!鎖!……)(剛剛那是回音),也就是在臺灣牽制日軍,等待外國勢力介入(如果外國有興趣介入的話)。劉永福待在臺灣其實是沒什麼油水可撈的,當時情況是「臺南數十營皆只有一月之餉,一月以後即不可問矣」,意思就是資金只夠養軍隊一個月,到下個月呢,不要問,很可怕。

最後苦撐到日軍包圍臺南,劉永福也曾經寫信給日軍表達投降意願,說出內心話:「欲想抗戰唯有臺灣人耳。」這句話看起來是有點刺眼,但這是實情,他與黑旗軍並非在臺灣出生長大,有何道理要為臺灣島陪葬?然而日軍拒絕了他的投降,劉永福在此萬不得已才考慮到逃亡這一步。

由於他已被日軍列為頭號戰犯,只好易容為老婦人才能避開耳目搭船逃脫。據說這也是臺灣俗話形容逃跑叫做「阿婆仔閬港」的由來。劉永福剃掉鬍鬚,手抱嬰兒,(從哪裡拐帶的呢)化妝成阿婆登上英國船艦,日軍接到消息,到廈門攔截搜查,一一比對所有乘客,連行李都全部下船,沒想到竟一無所獲。此事又為劉永福的傳奇性一生錦上添花增加了神祕感,民間故事認為他有神明庇佑,因此日軍數次在他面前走過卻不見他;要不然就是他的易容術比衛斯理還高明百倍。

劉大將軍一走,臺南城自然也亂成一團,於是先前提過的外國牧師巴克禮代表臺南仕紳,投降請日軍進城。關於投降這一點,我們無法苛責。

劉永福就是劉永福,不是美國隊長

劉永福抗日失敗這件事確實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遺憾,甚至一定程度上可說是汙點。他跑了,被遺棄的官兵無人管束,有的成為強盜,有的被日軍殺害,留下了悲慘的影響。如果劉永福是電影《復仇者聯盟》裡的主角,面對什麼外星大軍來襲他中離了,那他活該被噓,大家大可怒退電影票。但劉永福是一個真人,和臺灣完全沒關係的人。

我並不是說劉永福是完人,他確實不是。他在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限制住的見解和習慣,也就是我們用現代人觀點常說的「民智未開」。劉永福本身是鴉片鬼,當年號召臺民抗日,威脅大家說:「日本人來了,大家就沒鴉片吸了。」(其實這招挺有用的,沒鴉片吸比死還恐怖)在臺南駐守時,他聽信謠言說基督教與日本有關,殺害教徒十餘人。聽說劉永福更早之前打清法戰爭時,黑旗軍在越南戰場也做了不少魚肉鄉民之事,讓越南人印象極差。這些看起來荒腔走板的事情,確實不是英雄行徑。而我本來就不是要把他說成是英雄,我只是想像,「If I were you」,我能在這個異鄉率眾抗日多久?在這場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戰役中能支持多久?是否能為這塊我只住了一年的土地,甘願人頭落地也在所不惜?

我們讀歷史課本的時候,太容易把它當小說讀,總以為裡頭的主角都該是英雄。其實歷史裡沒有人是主角,每個人都是巨輪下的螻蟻而已,真正願意捨身取義的人物,雖值得我們尊敬,但這種英雄極少極少有。看小說的時候,你可以為郭靖死守襄陽流淚,你可以罵楊康認賊作父、通敵賣國;但是對於歷史真實存在過,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必那麼嚴格要求他必須那麼像大英雄,我們應該對於他們的辛酸無奈、委曲求全,更加一點諒解。

雖然劉永福的軍隊沒有實際抗戰,他的作為就是期待外國勢力出面干涉日本占臺。不過我個人對於劉永福的評價,只有四個字,「仁至義盡」,你做得夠了,臺灣人的命運,最終畢竟只能自己面對。

一封信影響臺灣民主運動

板垣退助是很妙、很反骨的一個人。他本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之一,到一九一四那年來臺時已經七十好幾了。日本伯爵板垣退助來臺,提倡成立「同化會」,面對日本官方時的說法非常動聽,說是要讓臺灣人成為真正的日本人,因此所到之處都獲得臺灣民眾熱烈歡迎;但其實臺灣民眾真正目的是要求消除日本人對臺灣人的差別待遇,包括臺灣人也想參政啦,臺灣人的薪水要和日本人一樣等等。

當時林獻堂、蔡培火、蔣渭水都參加了同化會,然而這種假裝歸順其實要求權利的伎倆總督府早就看出來了。隔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便禁止同化會活動,臺灣人的熱切期盼為之一挫,怒吼「同化裡都是騙人的」。林獻堂反正家大業大日本人也動不鳥他,反而是在公學校當老師的蔡培火,因為參加過同化會被fire掉了。(蔡培「火」被「fire」,喂雙關語耶,笑一下吧)一般人遇到這種鳥事,大概只能回去坐板凳怒喝開特力;然而咱們火哥受此挫折,你猜他決定幹嘛?他一怒去攻讀學位,果然不是簡單人物。

根據我收藏的蔡培火書信草稿,一九一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他寫了一封信給林獻堂,大意是說:當時聽板垣退助演講時,有緣遇到林大哥很榮幸啦;現在小弟被日本陰了沒有工作粉口年啦;小弟認為要為臺灣人謀求真正幸福,一定要有更高深的學問,所以想到日本讀書啦;可是小弟傾家蕩產就連船票都湊不粗奶,而且上有老母下有妻小,麻煩大哥賞個臉資助我去日本讀書,等我學會高深武功再重出江湖大戰光明頂云云。

蔡培火不知哪來勇氣、哪來膽識、哪來臉皮跟林獻堂要錢(右手背拍左手心),一般活老百姓收到這封信,大概罵聲「神經病!」就關電視了。可是林獻堂不愧是霧峰林家一擲千金的阿舍,人稱「三少爺的錢」(不是三少爺的劍嗎),二話不說就支助蔡培火出國留學(ㄟ豆~可是當時去日本讀書不算出國耶),火哥到日本之後,又做了不少事,包括信了基督教、擔任《臺灣青年》雜誌編輯、寫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不朽名句等。

一九一五年這一年,用古典章回小說的話來說叫做「合該有事」,除了剛剛提過的發生噍吧哖事件、同化會被禁、蔡培火被革職、蔡培火留日之外,還發生一件大事:林獻堂的胃不舒服。

先別翻桌。我等小老百姓得了胃病,當然完全不會影響歷史的軌道。但林獻堂何許人也?林家三少爺,林、獻、堂、耶!他得了胃病,這一病竟病出了海外的留學生運動。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