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700091

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

지적 대화를 위한 넓고 얕은 지식: 역사, 경제, 정치, 사회, 윤리 편
作者 蔡社長
作者原文名 채사장
譯者 游芯歆
出版日 2018-02-01
定價 $340
優惠價 79折 $269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臺大最受歡迎哲學課 苑舉正教授  熱烈推薦的絕佳讀物
★口碑熱銷130萬冊系列!韓國上榜超過160週,人氣更勝《被討厭的勇氣》!
★itunes收聽冠軍,下載紀錄破1億!最強說書人「給平凡人的淺知識」
★製作人羅暎錫(羅PD)以此系列為靈感,策畫tvN「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
★謝哲青(作家、主持人)、李崇建(教育工作者、《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者)、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知性推薦

廣而淺的基礎知識,是社交對話遊戲的入場券!
成為有力量的知識人,和任何人都能愉快交談,
就從閱讀本書開始!

「哲學」太高深,讀來很想睡;
「科學」好難,總是一知半解;
「藝術」只能看表象,到底好在哪裡?
「宗教」一談就觸雷,刻意排斥;
「神祕」很玄,根本無法理解。

本書就是特別為有以上想法的人寫的。

一套廣而淺的知識讀本,
為何能在韓國登上年度排行榜第一名、創下超過百萬本的驚人銷量?
因為,這套書能讓讀者輕鬆奠定博學基礎,
和人交談時也更能散發自信光采!

iTunes收聽冠軍,下載紀錄破1億!最強說書人「給平凡人的淺知識」!
宛如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生動敘述,沒有該背的數字、艱澀的典籍解說,輕鬆領略各種龐雜的知識體系,脈絡清晰、印象深刻。

本書帶你愉快提升人文素養,踏上「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神祕」的壯遊之路。

強烈推薦以下這些人參閱本書:
* 渴望與人知性對話
* 覺得社會的演變複雜難懂
* 對各領域都很有興趣,卻因現實因素沒時間讀書
* 考進大學、上入門課程之前,想先獲取一些基本常識
* 走進藝術館想裝懂
* 想學習人文知識,卻不知該從何學起
* 認為唯有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才可相信
* 或是反過來,只相信科學才是唯一真理
* 對生活是否得當感到不安,卻不知該如何思考

讀者絕讚口碑
‧我已經感覺到此書的威力了!好幾次和別人聊天的時候都用到裡面的知識,拉近了與對方的距離。
‧豁然開朗!要是老師也能教得這樣淺顯易懂就好了!像手寫筆記、重點統整般的小插圖,理解超輕鬆!

《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
為「現實世界篇」,系統講述「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倫理」。

《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
為「超現實世界篇」,解說與人文精神相關的「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神祕」。

【各界好評】
臺大最受歡迎哲學課  苑舉正教授──專文導讀
不僅只是知性清談的索引目錄(Guidebook),它更是人生追尋與真理探索的奇異原點。
──謝哲青(作家、主持人)

將嚴肅深刻的知識,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說出來,作者的敘說能力實在強大,我一翻開書就停不下來!
──李崇建(教育工作者、《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者)

  〈百萬讀者絕讚口碑〉

* 我已經感覺到此書的威力了!有好幾次和別人聊天的時候都應用到裡面的知識,拉近了與對方的距離。
* 這是一本確實有助於充實各種對話的內容,充滿許多有趣超現實主題的書!
* 在閱讀平常較無涉略的科學、哲學主題上時花了不少時間,不過還好各章設有中間〈小整理〉及章末〈總複習〉將重點彙整起來,讓我也能在理解之餘重新溫習。閱讀本書時,我也在A4紙上邊讀邊寫下基本重點,果然更能加深對書中知識的理解。

* 經過作者的解釋,許多名詞全都一下子豁然開朗,特別是哲學篇的「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要是學校老師也能教得這樣淺顯易懂就好了。書中還附有像老師寫在黑板上的筆記、重點統整等手寫字提示和複習,幫助讀者理解得更輕鬆!

* 閱讀比較陌生的科學、哲學主題時,讓我感受到了想額外充實知識的學習欲望,作為「超現實」主題知識的入門書,我認為這正是本書帶來最令人著迷的魅力。

* 「哲學」「宗教」及「神祕」主題對我來說最有趣,「科學」則最難。不過這些由數學衍伸出的各種領域,在作者逐條逐列地詳細解析之下,讓原本令人頭大的學問,漸漸能在腦海中有條不紊地分析儲存。

* 作者以對待真理的三種態度──「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為基礎概念,貫穿「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神祕」五大主題,像魔法般輕鬆整理分析出各門知識。

* 各個主題涇渭分明,並列出豐富資料示例,非常好懂。特別是〈藝術〉這一章裡的各種知識(顏色、繪畫)讓人印象深刻。

* 比第一冊更有深度!談論超現實主題的內容,能學習到與第一冊截然不同的知識。感謝作者能讓我再次獲得豐富人文教養的機會。

作者簡介
蔡社長(채사장)

韓國最受歡迎說書人。

透過寫作與演講,傳播有用的人文社科常識。為人氣音頻節目「知性對話必備的廣博淺顯知識」主持人,聽眾反應熱烈,2015年在7000個iTunes線上廣播節目中獲選為第一名,下載紀錄高達1億次。

化名「蔡社長」(蔡老闆),為情報氾濫、資訊混雜下無所適從的世人開一家「知識小店」,立志在知識瀚海裡,挑選不可不知的最有價值常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陳列、介紹給所有人。

成均館大學畢業。對各種知識領域都抱持濃厚的興趣,在學期間博覽群籍,從文學、哲學、宗教,到西洋藝術、現代物理學、歷史、社會、經濟,無不涉獵,也奠定了今日知識小店開張的博學基礎。

初試啼聲撰寫《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兩本著作,即備受讀者肯定,榮獲暢銷書作家排行榜年度冠軍,未經大肆宣傳卻能靠口碑熱銷合計130萬冊以上,持銷不墜。王牌製作人羅暎錫(羅PD)更在訪談中表示,因這兩本書的風靡得到靈感,而策畫出新節目「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進階續作《如果我們一起做總統》亦在短短兩個多月突破7萬本銷量,蔚為各界話題。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國文學著作翻譯多年,譯有《情感的48種面貌》《這一次,就對自己狠一點!》等。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9上半年金石堂社會哲思暢銷Top59

★2018金石堂社會哲思Top50

★2018 KOBO電子書Top54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700091
ISBN:9789861372495
368頁(含64頁彩色),25開,西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目錄

〈導讀〉從理性探求真理,到理解人生最重要的議題    苑舉正

〈前言〉廣而淺的基礎知識,是社交對話遊戲的入場券

閱讀本書的方法

0  真理

什麼是真理?──絕對性、普遍性、不變性

真理的歷史──從自然神到後現代

1  哲學

三個核心概念──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

古代哲學──詭辯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中世紀哲學──教父哲學、經院哲學

近代哲學──笛卡兒、培根、康德、尼采

現代哲學──海德格、維根斯坦、存在主義

2  科學

科學的歷史──對絕對主義的樂觀

古代科學──托勒密的地心說

中世紀科學──科學的潛伏期與奧康

近代科學──伽利略的地動說和數學根據

牛頓──從存在到關係,物理學的擴張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現代科學──無法確定的宇宙未來

科學哲學──科學不會進步

3  藝術

藝術的分類──遵循時間形式與空間形式的藝術

藝術中對於真理的立場──什麼才是了不起的畫?

古代藝術──希臘藝術、希臘化藝術、羅馬藝術

中世紀藝術──早期基督教藝術、羅馬式、哥德式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文藝復興形式、巴洛克、洛可可

近代早期藝術──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

近代晚期藝術──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

現代藝術──立體派和抽象藝術

當代藝術──藝術的主體受到動搖

4  宗教

宗教的真理──直接回答人類最重要的問題

宗教的區別──絕對一神教與相對多神教

絕對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相對多神教──印度教、佛教、藏傳佛教

5  神祕

最後之旅:神祕──無法談論的知識

死亡瞬間──瀕死體驗的研究和哲學立場

死亡之後──死後的四種可能情況

生命──歷時性人生與共時性意識

意識──眼見是否為實?

超越意識的世界──一無所知、難以觸及的世界

〈結語〉以三種立場展開的求真之旅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導讀〉從理性探求真理,到理解人生最重要的議題──苑舉正

毫無疑問,《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是一本好書。我這麼毫不保留地推薦它,是因為這本書包含了如下三點特色:系統性強、文句流暢易懂,以及實用價值高。

本書作者,蔡社長,有個不怎麼起眼的名字(筆名),但卻有非常清晰的頭腦。這個清晰度轉換成為本書的系統,除了幫助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理解之外,更能夠從系統性的角度,認識本書所包含的內容。

本書包含了三種系統。第一,它是繼作者出版有關現實世界的《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之後,針對超現實世界所作。第二,本書中包含超現實世界中的六大主題,分別是「真理」「哲學」「科學」「藝術」「宗教」,以及「神祕」。第三,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作者總是從「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三種不同的視野,針對這些主題進行分析。

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作者結合這三種系統,從「真理」開始,經過「哲學」「科學」與「藝術」的分析,逐步告訴讀者,在以思想為主的超現實世界裡,「宗教」不像前三者,可以就理性與經驗的分別,將真實的認定從絕對化到相對化,甚至虛無化。對於信教的人而言,真理是嚴肅的,因此在宗教的領域中,真實的認定只有一神教與多神教之區分,但認知真理的基本立場不變。

作者很技巧地告訴我們,若是有人在宗教的領域中提出相對化與虛無化時,這其實是哲學的立場。若是有哲學家堅持宗教可以相對化與虛無化,那麼這種堅持,其實就是一種宗教。對於這種說法,我感到至為折服。

讀者或許會很驚訝,強調普遍真理的「科學」,依然有相對化與虛無化的可能性。同時,讀者更會好奇地閱讀本書中有關追求個人風格的「藝術」,同樣也具有絕對性的審美標準。其實,對於傳統觀念的顛覆,以及擴大我們的知識領域,正是本書精采之處。

從哲學史、科學史和藝術史的視野當中,作者清晰地告訴我們介於理性與經驗之間的區別。但是在指向人的思想界線時,作者在本書最後提到了「神祕」的境界。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主題,因為它包含了所有人都知道重要,卻一直不能夠開懷暢談的議題,其中有生命、死亡、意識,以及超越意識的世界。

我認為,〈神祕〉這個章節是本書最精采的地方。精采之處固然是因為生死存亡的議題,一直是我們最好奇的,但還有一點,是本書展現系統性的另外一個長處;這一點再次凸顯本書系統之完備,讓讀者在最後,回到開始。這就是在第0章,當本書談論「真理」時,作者引用數學作為真理代表所作的說明。

作者提到數學系統最能夠代表「真理」時,他立即引用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指出轟動二十世紀數學界的論文。這個定理告訴我們,沒有哪一個系統是絕對完美的,因為系統會面對一個沒有辦法在系統內證實自己的問題。這個自我指涉的困境,不但說明系統性的限制,也指出人生的限制。

在這個定理的沿用下,一個人想要有意識地理解人生,也會面對限制。這個限制就是在〈神祕〉這章裡頭所要探討的部分,也就是超越意識的世界。「神祕」的境界中,處理的都是我們沒有能力給出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於生與死,我們都期待能夠知道它們究竟為何,但我們最終只能維持一份若即若離的神祕感。然而,作者大方地討論這些議題,還延伸至超越意識的世界。這種不斷自我突破的態度,是本書引人入勝的地方。

除了內容豐富之外,本書第二個值得特別推薦的地方是,行文的風格與文字的清晰。譯者有極佳的韓文造詣,加上本書的系統性,所以在閱讀的過程裡,你會有一種深入淺出,並且漸入佳境的感覺。在伴隨著真理的架構下,哲學史、科學史、藝術史以及宗教史,均以有條不紊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感覺閱讀的過程是愉快而且豐富的。

本書第三個值得推薦的理由,是它的實用性。作者很有趣地在一開始告訴讀者閱讀本書的目的。除了包含渴望知識的人以及想要理解社會的人,作者還告訴那些沒時間讀書卻想要獲得基本常識的人,在這裡可以學到人文知識,可以在「科學」與「宗教」之間作分辨。作者甚至告訴讀者說,如果你很想在藝術館中表現很懂藝術的話,不妨讀讀本書中有關藝術史的章節。

我以系統性內容、清晰的文字,以及實用價值這三點,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並且希望所有閱讀本書過程的人,都會在理解本書內容的過程中,得到像我一樣既充實又愉快的感覺。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求真》作者)

看更多

〈前言〉廣而淺的基礎知識,是社交對話遊戲的入場券

非洲坦尚尼亞的塞倫蓋提大草原上,有野牛、牛羚、斑馬、大象等大型哺乳動物。一位科學家發現一件驚人的事情,他遇見一隻會說話的獅子。

當然,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假設一下,如果我們在廣袤的塞倫蓋提大草原碰上一隻獅子,竟然開口說人話,而且不光隻字片語,還能出口成章,那麼這隻獅子會說些什麼呢?

「朋友,你好,很高興見到你!這片草原上雖然遵循弱肉強食的秩序,但從『只要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層面來看,也算是一個可以保障個人自由的合理世界。」

獅子當然不會說這種話。雖然很難想像,但我猜,就算能感覺到獅子所發出的聲音中有熟悉的單字和正確句型,我們還是會完全無法理解話裡的意思。

現代哲學巨擘維根斯坦在他的著作《邏輯哲學論》中說過下面的一段話。

「就算獅子能說話,我們也無法理解牠。」

這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同的緣故。根據每個人各自的環境與個人經驗,大家即使說出相同的話來,彼此也不見得能了解對方。

在二十一世紀的都市叢林裡,我們同樣會遇上獅子:有些獅子不停地把工作丟給我們;有些獅子坐在地鐵裡滑手機;還有些久未謀面的獅子不斷誇耀著自己。被無數獅子搞得精疲力盡的我們,剛回到家來,才想讓身體放鬆一下時,可能又要面對另一隻疲累不堪的獅子……

與他人對話溝通時,所需要的不是言語,而是共通點。人類的共通點其實存在久遠,只是你我自己不知道罷了。不只是現在的你和我,甚至包括過去及未來的人,所有人的共通點,就是「素養」,也就是人文知識。

這不是一邊聆聽古典音樂、一邊優雅地喝茶那樣的東西。人文素養,簡單地說,代表了廣博而基本的知識。個人所擁有的專業知識,是為了謀生所需要的,但與他人對話時,就不太需要那種專業知識。唯有廣博淺顯的基本人文知識,才能讓我們得以參與成人深奧的對話遊戲。

本書就是邀請眾人參與深奧對話遊戲的入場券。雖說是遊戲,卻不能隨隨便便開始。就像想開車兜風至少得先有駕照、想彈吉他唱歌至少得掌握幾種和弦按法一樣,參與社交的對話遊戲需要基本的資格,也就是最基礎的常識。沒有廣博的基本知識,就想進行有趣又有深度的對話,那不過是貪心妄想罷了!

那麼,知性對話所需要的最基本知識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對我們所立足、所生活的「世界」有多一點理解。唯有理解世界,才能理解立足於其上的「自己」。而更深一層理解「自己」,才能成為進一步理解世界的基礎。知性對話的本質,就是「對世界的理解」,這是過去自己未曾謀面,也從未發現的。

總而言之,想進行「知性對話」,就必須了解「自己」與「世界」。首先就讓我們從「世界」開始,一步步踏上這趟知性之旅吧!

為了讓讀者容易消化,我特別將世界的知識分成兩大類,輯錄為兩冊。第一冊「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主要針對現實世界,即「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倫理」等五個領域。第二冊「提升素養的思考之書」則針對超現實世界,即與人文精神相關的「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神祕」等五個領域。

之前出版的第一本書,上市不到十天便榮登暢銷排行榜,受到大眾矚目。原因或許在於內容包含了從歷史到倫理的龐大領域,而且知識的敘述不止於表面上的文字排列,還能將各領域有系統地連結在一起。第一冊現實篇,就是為「想掌握現實世界根本結構,釐清龐雜而多元的問題」之人所企畫的。

第二冊的主題是超現實的世界,是為「想探討真理」的人所準備的。整本書以真理的三大主張--「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為中心,採取一貫而有系統的探究。真理的候選者--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神祕都是以真理的三大主張為標準,各自循歷史的洪流而開展。

哲學:

我們將探討從絕對主義出發的柏拉圖、教父哲學、唯理論;從相對主義出發的亞里斯多德、經院哲學、經驗論;以及綜合以上兩者的康德哲學。現代哲學部分則針對海德格、維根斯坦的哲學作一番探討。同時還要了解奠基於懷疑主義的「詭辯家」及尼采和存在主義的哲學。

科學:

在經驗的觀察和理性的數學協助下,凸顯絕對主義的強大。隨著數學的發展,探討從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到愛因斯坦所銜接而成的一條科學史長河。然後再以相對主義世界觀,來解釋量子力學對絕對主義世界觀的批判。最後再從科學領域的懷疑主義角度,檢視科學哲學的成果。

藝術:

探討從絕對主義型態的藝術--古希臘藝術,到文藝復興藝術、新古典主義為止的各時期藝術,接著介紹與之相抗衡的巴洛克、洛可可藝術和浪漫主義等相對主義性質的藝術。這兩種藝術型態日後衍生出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不過藝術領域的懷疑主義,直到現代藝術才算登場,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代藝術的特徵,就是對「對象」和「主體」的變形與懷疑。

宗教:

對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個強調絕對唯一真神的宗教作一番探討。這些宗教都同樣奠基在《舊約》上,因此接下來就比較《新約》和《古蘭經》在立場上的差別。同時也簡單了解一下從亞當到摩西的歷史,以及耶穌基督、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接著是本質上與此相對的多神教,從印度的《吠陀經》出發,到接受《吠陀經》的印度教和批判《吠陀經》的佛教、藏傳佛教為止,同時了解印度教三神的形象以及佛陀悉達多和達賴喇嘛。

神祕:

從無可言喻的主觀體驗領域,探究生死。首先談死亡,以時間為準,了解死亡瞬間的瀕死體驗和死亡之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其次談生命,將從歷時性層面探究人生的意義,和從共時性層面探究意識發生的意義。

兩本書雖然分別敘述「現實」和「超現實」的內容,但「現實」與「超現實」卻非各自獨立。要描述現實,就必須站在超越現實的立場來觀察。同樣地,要解釋超現實,往往也得從現實中汲取養分。「現實」與「超現實」兩大領域相加,才能稱之為「世界」。

希望透過這兩本書,可以讓讀者對「世界」有個大致的理解。對世界有所理解,才能對立足於世界的「自己」有新的認識。而對「自己」的認識,將成為最基本的知識,藉以用來與他人對話。這些知識,不僅涵蓋從歷史到宗教的廣博層面,更是各領域的最基本知識。

 

對於以下這些人,我強烈推薦本書:

渴望與人知性對話的人。

覺得社會的演變複雜難懂的人。

對各領域都很有興趣,卻因現實因素沒時間讀書的人。

考進大學上基礎科目之前,想先獲取一些基本常識的人。

認為走進藝術館,就必須表現出很懂的樣子的人。

想學習人文知識,卻不知該從何學起的人。

認為唯有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才可相信的人。

或是反過來,只相信科學才是唯一真理的人。

對生活是否得當感到不安,卻不知該如何思考的人。

 

最後,對於有可能前往塞倫蓋提大草原的人,提防碰上獅子,也最好先讀完《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

看更多

試閱

1  哲學

三個核心概念──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

A和B在樹下下棋,A邊拿起「馬」放進B的陣地裡邊喊道:

「將軍!」

B嚇了一跳,A一臉平靜接著又說:

「下棋想贏呀,得動動腦筋。就算閉著眼睛下,也要集中精神,有條有理地猜想『馬』下一步會怎麼走。你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動腦筋!」

盯著棋盤看的B,移動了一下自己的「馬」說:

「拐腳!」

A皺起眉頭望向棋盤,因為B走了一步「馬」,讓A所有的「馬」都陷入危險中。B說: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怎麼動腦筋也沒有用!人生的經驗不是光想想就能得到的。在象棋裡想要獲勝,只有靠盡量多下棋這個方法而已。輸的次數越多,我們越能學到駕馭棋盤的方法。」

B才剛說完,在A和B旁邊背對著他們睡覺的C,突然坐了起來,把A和B嚇了一跳。C轉過身來,一副火冒三丈的模樣。讓A和B更加驚愕的是,C對著A和B大吼:

「吵什麼吵,吵得人沒法睡覺!你們兩個,下棋是用嘴巴下的嗎?都別下了!」

然後就一把將棋盤給掀翻了。

從古代到現代,哲學的歷史一直都是A、B、C同時存在的。有時A占上風,有時B或C占上風,但無論何時這三者都在一起。他們不僅是哲學的主角,也是貫穿這本書整體內容的主軸。為各位介紹:A是「絕對主義」,B是「相對主義」,C是「懷疑主義」。

「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兩種主義是對真理所抱持的兩種相反的態度。絕對主義站在絕對的、普遍的立場上,追求不變的單一真理。相對主義則站在相反的立場,否定永恆不變真理的存在,認為真理是變化多端的。這兩種立場從古代到近代就一直在爭奪哲學的主導權。然而從一開始就與這二者共存,但與他們不同,時常遭到漠視、幾乎不具存在感的「懷疑主義」,也是哲學的一道軸心。懷疑主義在「否定單一真理」的立場上與相對主義類似,卻對人類追求真理的方法這個行為本身也一概否定,這點和相對主義就有了差別。從古代到近代,懷疑主義一直都被排除在主要理論之外。但是到了現代,懷疑主義以成熟的丰姿現身,撼動了整個局面。前面我們提到過的「後現代」,就是奠基在懷疑主義之上。

「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其實是很難定義的術語,雖然確實在哲學等許多學術領域裡都使用到,但使用這些術語的思潮或使用者,對這些術語都各自有不同的規定和使用法。在此將秉持「實用」的目的來使用這些術語,以便區分哲學、科學、藝術、宗教的洪流。而在使用上,將這三個術語釐定為以下三種態度:

A 絕對主義:認為真理是唯一且永恆不變的。

B 相對主義:考量世界與真理不斷變化的現象。

C 懷疑主義:否定普遍的真理或接近真理的方法。

嚴格來說,要將一位哲學家或一種哲學思潮歸為「絕對主義」或「相對主義」絕非易事,而且還可能因此產生誤會。就算是同屬「絕對主義」的哲學家,各哲學家或思潮的內容和方向,也存在細節上的差距。

接下來,我們就以A、B、C為中心,展開哲學史的探險之旅吧!

古代哲學──詭辯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詭辯家:C

對於哲學的起始,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一般認為始於自然哲學家或「詭辯家」。首先,自然哲學家指的是生活在古希臘的人,這些人對世界的本質提出質疑。他們認為人所看見的世界,並非世界的全貌,試圖掌握隱藏在複雜世界背後不變本質的基本要素。例如,椅子和桌子看似不同的存在,其實它們的本質都同樣是「木頭」。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哲學家的詞彙用法。

具體來或,放在眼前的東西,如椅子、桌子、鉛筆、床之類直立的世界,哲學家稱之為「現象」。而單一物品之間所擁有的共同屬性,如原料「木頭」,則稱之為「本質」。

「現象」與「本質」的差別,就如同經濟領域的「市場」和「政府」,政治領域的「保守」和「進步」,是哲學中理解世界最基本的二分法結構。

「現象」世界裡的個體,具有獨特的、感官上的、不斷變化的特性;而存在於「本質」世界的個體則具有永恆不變的特性。現象世界是相對主義者重視的世界,本質世界則是絕對主義者重視的世界。

自然哲學家和一般人不同,他們喜歡討論看似不那麼重要的「本質」,不是使用什麼特別的測量工具或擁有什麼特別的技術,他們只是以邏輯思維來討論本質。

首先是泰勒斯,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水」,而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德謨克利圖則認為是「原子」。而從結果上來看,德謨克利圖的原子,最接近現在的科學解釋。但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他們共有的思考方式。他們感興趣的,不是眼睛看得見的現象,而是其背後的「本質」。從這點來看,自然哲學家帶有「絕對主義」的色彩。

繼自然哲學家之後登場的「詭辯家」,則是相對主義者和懷疑主義者。他們是一群以地中海為中心、遍布世界各地的智者,也是促使百家爭鳴的推手。「詭辯家」在希臘語中就是「有智慧的人」或「創造智慧的人」之意。個別了解這些人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他們的思考方式。為了來到城市國家雅典,他們在世界各國旅行,接觸各種不同的文化,清楚各地區都擁有各自豐富多彩的法律、制度和習慣。在他們看來,想從人類生活方式中尋求共同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也沒有必要那麼辛苦地去尋找共同點。因此他們和自然哲學家不同,不認為固定不變的本質或實體有多重要,他們所堅持的,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或本質、實體並不存在」的相對主義、懷疑主義見解。

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戈拉,西元前五世紀活躍於雅典的他,主張這世上不存在絕對真理或答案。他的名言「人類是萬物的尺度」,認為真理依個人主觀的判斷而有所不同,充分顯露出懷疑主義的觀點。

「詭辯家」也同時是教育者,他們教導詭辯法或修辭學。詭辯法或修辭學都屬於說話的技術,也是尋求方法說服他人的學問。從「詭辯家」教導詭辯法或修辭學,也可以一窺他們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只要當時不存在固定不變的真理或法則,那麼就可以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事實和真相,來說服他人。從這點來看,街頭充斥「詭辯家」的雅典社會中,詭辯法和修辭學十分有用處。尤其古希臘社會為民主主義社會,就連法院審判也採取類似現今的陪審團制度,由公民投票以過半數方式判決。因此只要口才好、能說服他人,就能獲取更多財富和機會。

蘇格拉底、柏拉圖:A

以批判「詭辯家」登場的人物,就是蘇格拉底。雖然到了今天他才得到西方哲學奠基者的評價,但對當時人來說,蘇格拉底也是一個談論智慧的人,與「詭辯家」沒有太大的差別,被視為「詭辯家」之一。然而從蘇格拉底站在批判「詭辯家」的相對主義、懷疑主義立場,強調真理的絕對屬性,這點和「詭辯家」還是有差別的。他透過與別人的一問一答方式,發現任何人都能悟出普遍而絕對的智慧。像這樣以問答方式來接近真理的方法,就稱為「產婆法」,就像產婆為產婦接生那樣,妥當適切的提問,可以使一個人自己抵達真理。無論如何,在蘇格拉底的想法中,人類可以領悟出絕對的真理。從尋求最基本的真理基礎這一點來看,蘇格拉底的思考方式被稱為「基礎主義」,我們在此就將之歸為廣義的絕對主義。

蘇格拉底的絕對主義思想,由弟子柏拉圖繼承。柏拉圖將絕對主義思考方式極端化,提出「理型」,代表「絕對、普遍、不變的真理世界」。根據他的說法,理型的世界是我們的靈魂所存在過的世界,因此理型世界的影子,就反映成了現實世界。多變混亂的現象世界只是理型的仿冒品,和本質的理型世界相比,一點價值都沒有。柏拉圖認為,既然掛著哲學家的名號,便不應該執著在不穩定的物質世界,而應該把關注焦點放在超俗的「理型」的認知上才對。

那麼哲學家該如何認識「理型」呢?柏拉圖認為,唯有透過智慧,具體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方法是「回憶」。人類的靈魂在進入肉體之前,已經在理型世界存在過,對理型還留著模糊的記憶。因此可以在現實中透過與事物的接觸,重新回憶起來。第二種方法是「辯證」,依柏拉圖的說法,人類可以藉由掌握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來演繹事物的本質。第三種方法是「喜愛」,喜愛讓我們超越特殊性,達到普遍性。例如我被一款特定手機吸引,結果到了最後,我成了該手機系列的普遍使用者,甚至偏愛購買該廠牌的產品。喜愛會引導我們超越特殊,走向普遍。因此柏拉圖特別強調對「智慧」的喜愛。喜愛智慧,會讓人類有限的特殊知識,逐漸提升到具有永恆、普遍性的理型世界。

柏拉圖因為提出了本質性、永恆性的「理型世界」,而成為「絕對主義哲學之父」。西方哲學傳統中軸的絕對主義,說是「理型思想的變形」也不為過。因此英國哲學家懷海德才會說:「兩千年來的西方哲學,都只是柏拉圖的注腳罷了!」

柏拉圖的哲學向有缺憾、有局限的人類,指出一個完美、無止境的真理世界,具有提升人類最大潛能的意義。但一個假設性的完美世界,卻會相對貶低現實世界的價值,讓日常生活變得微不足道。也因此,柏拉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對導師這樣的想法深感不滿。

3  藝術

藝術的分類──遵循時間形式與空間形式的藝術

接下來的目的地是「藝術」。如前面已經去過的「哲學」和「科學」一樣,「藝術」也是真理的候選者之一。對主張只有透過符合理性、邏輯的思考,才能抵達真理的人來說,或許很難理解這種想法。但了解藝術的人就知道,在享受藝術的過程中,也能深刻地理解和洞察人生。而問題就在於,藝術的體驗太過個人化,也過於主觀,因此要從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與洞察中找到共同點,或朝向普遍化推廣,卻很難。所以在歷史上,相較於科學、哲學、宗教,藝術並不被視為真理來強調。

藝術的領域十分廣泛,文學、音樂、藝術、建築、舞蹈等,都被涵蓋在內。而各領域所主導的對象,似乎各自不同,其實可以簡單地從時間和空間的形式來加以區分。遵循時間形式的藝術,有文學、音樂和舞蹈;遵循空間的藝術,有繪畫、雕刻和建築。只要回想一下在鑑賞各個藝術作品時的經驗,就能輕易理解這點。聆聽音樂的時候,一定要有充足的時間,想在幾秒鐘內就深入一首音樂,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音樂就是奠定在時間的基礎上。欣賞雕刻作品時,則會對作品產生直觀的感受。這是因為雕刻所屬的藝術類別,所依賴的是空間,而不是時間。

在各式各樣的藝術類別裡,我們主要探討的對象,是歸屬到空間形式的藝術作品。而且探索藝術的歷史時,會以遵循二次元空間形式的西方繪畫作品為主要對象。

藝術中對於真理的立場──什麼才是了不起的畫?

 

在探索藝術史之前,我想先問問你對下列例子的看法,再繼續我們的話題。

假設你家有國中生三胞胎兄弟A、B、C,你把三個兒子都送去上繪畫才藝班一年。沒想到有一天,三個兒子都說以後想朝藝術方面發展。現在供他們三兄弟上才藝班,負擔就很重了,如果正式學習藝術的話,那費用更不容小覷。再者,先撇開錢的問題不說,也不能讓三兄弟全都走上前途不穩的藝術生涯。無奈之下,你決定只栽培三人其中的一人。你對三個兒子說,要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各畫一張畫來,你再從中選出最有天分的人。兒子們都同意了,也打算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在一個月之後,交出一張畫來,主題是「坐在椅子上的人」。

一個月很快便過去了,三個人全都聚到了一處。A先交出自己的畫,看到他作品的那一刻,你對畫的美好感到驚訝。A的畫是按照數學上的透視法畫出來的,而且畫中坐在椅子上的人,採取下寬上窄的三角形穩定構圖,人的手腳比例也完全按照1:1.618的「黃金比例」。這是一副安詳、穩定的畫,很難相信這畫出於一名中學生之手。

你正想著沒必要再看另外兩個兒子的作品時,B交出了自己的畫來。原本抱著隨便瞧兩眼的心態,沒想到一看之下,你完全被捲進了狂風暴雨般的情感中。畫中坐著的人,臉上表情和身上微妙的動作,都深刻表達出這人正在煩惱的氣氛。從緊皺的雙眉看得出他的痛苦。跨坐在椅子一角,彷彿快要跌下去的危險模樣,鮮明地表達出對現實的不安。而且畫中人顯而易見的煩惱中,也融入了B對前途的煩惱和苦悶,讓你忍不住想稱讚B真是藝術天才。

 

就在你想著當然該讓B成為畫家的時候,C交出了自己的畫。你抱著滿心的期待,想著:「該不會是一幅更卓越的畫吧?」伸手接了過來。但這怎麼回事啊?你拿到的是一張白紙,上面什麼都沒有畫。還想著會不會看反了,便翻過去看,結果發現自己剛才看的是正面沒錯。你還想這到底怎麼回事,便瞧了瞧C,結果C慢吞吞走了過來,把一張椅子放在你面前,要你拿著那張空白畫布別動。然後自己坐在椅子上,用水彩在畫布上揮灑,畫布上隨即出現幾條雜亂的線條。再問C在做什麼?C回答畫家坐在椅子上作畫,然後他的口中便吐出一串流利的話來。C說,為什麼畫裡就一定得畫上某種對象,他就是想畫一張沒有對象的畫。只不過為了滿足「坐在椅子上的人」這個條件,所以才乾脆讓自己直接成為畫的對象,但實際上他畫的就是一幅沒有對象的畫。如果別人這麼說,你一定馬上叫他滾蛋,但因為是自己的兒子,你還想搞不好他才是真正的藝術天才呢!

現在,A、B、C三人中,你打算培養哪位成為畫家呢?

以上三幅作品,正代表著藝術史上最基本的三種立場。

A所代表的,是「古典主義」的藝術思潮,強調理性畫風,重視和諧、均衡、比例和規則。從這些特點上,看得出帶有追求普遍、絕對真理的「絕對主義」色彩。

B代表的,是「浪漫主義」的畫風,尊重個人的內在和個性,重視畫家主觀的表現方式,顯現出充滿激情和情緒化的面貌。從這點來看,帶有抗拒「絕對主義」的「相對主義」色彩。

C則是「現代藝術」。現代藝術的範圍寬廣、多樣化,很難加以定義。但整體來看,可歸納為「否定過去,追求新潮」。現代藝術從繪畫的內容到形式上,都十分多樣化,算是一連串對藝術表達方式的實驗作業。有的人作品中沒有任何對象,有的人則捨棄作畫的主體,甚至有的人用奇奇怪怪的藝術題材,來表達藝術無止境。種種行為看在一般人眼裡,只覺得這些人打著「藝術」的名義亂來。如果是抱著「這些人其實是想知道所謂的藝術可達到什麼地步才直接實驗」的想法來看待現代藝術的話,或許心裡會覺得舒服些。從現代藝術旨在拆解過去藝術的立意上,具有「懷疑主義」的色彩。

如果你只是想約略知道藝術是什麼的話,只要能了解上述所區別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藝術,實際上就夠了。看到一件藝術作品,只要能判斷出該從哪個角度去解釋,那麼當你和心儀的人一起到有品味的藝術展參觀時,也足以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至於畫家和作品的相關說明,直接到藝術展稍微問一下就知道了。

就實用方面來說,這就算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而接下來將較為深入地探討藝術史。這裡也同樣可以將較為詳細的藝術史,簡單區分成「絕對主義」「相對主義」「懷疑主義」三種類型。並且對這三種見解在各時代以何種面貌出現,作一番介紹。不過對於藝術史各時期的區別,會比一般基本上對歷史發展所區分出來的五個階段,還要再仔細,也就是分為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近代早期、近代晚期、現代來說明。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