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400273

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

作者 黃之盈
出版日 2020-05-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當愛成為惡緣,當關係脆如玻璃,裂即成傷,我們該如何自處,如何脫離?

★暢銷書《看不見的傷,更痛》作者全新暖心力作!
★真正傷你的,往往是身邊最親的人。

二十四位心理界、教育界人士共同療癒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羽茜|作家
李崇建|作家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杜淑芬|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諮商輔導組副教授
吳姵瑩|愛心理創辦人
吳麗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林靜如|律師娘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孫頌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專任教授
陳乃綾|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心理師
黃曉琪|臺北市立明德國中輔導主任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育學創辦人
瑪那熊|人際溝通講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明芳|諮商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總是和父母講沒幾句話就難掩不耐煩的情緒,但卻又無法克制地想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
你是否總是遇到同一種伴侶,談著同一類糟糕的戀愛,即使換了對象,問題還是重複發生……
在工作上常常遇到擺爛的同事,困難的案子總是落在你頭上……
朋友需要幫忙時總要急著找你,但有好事卻永遠忘了你……

這些人際關係的泥淖,常在生活中重複困擾著你嗎?
其實每一個人際事件,都與我們的過往經驗息息相關,
甚至來自我們心中陳年未癒的傷痕,若沒有好好面對化解,
那麼重複的人生課題,將不斷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循環出現。

黃之盈心理師累積多年臨床觀察,
以療癒的文字溫柔剖析這些人際歷程的困境與解方,
帶領你我勇敢放掉過往,不再拿過去的傷刺痛自己,
並認清無效的人際歷程,邁開大步迎向嶄新的人生。

 

作者簡介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關係療癒專欄作家、創意玩生涯專欄作家、「DoGoCard青少年生涯自我探索媒材」提案發想人,致力於關係和家庭議題,至今已舉辦逾百場的公開分享會、演講與工作坊。

著有《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我始終相信:『當一個人有機會被聽懂,他將不再感到瘋狂。』
當你允許自己活出原本的樣子,才會允許別人也活出自己的樣貌。
如果你能從我的文字中,感受到一點愛、一點溫暖、一些寬慰,請帶著這股力量,回去好好過日子!」

Facebook: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部落格:強悍且溫柔地出走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400273
ISBN:9789861337166
288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看更多

目錄

序 我們不要再拿過去的傷,繼續刺痛自己!

PART 1 家庭人際篇

1.為什麼我們總吸引到跋扈的人?──討好的大嫂

2.為什麼我們總是當阿信?──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人

3.為什麼我們總害怕被關注?──常感羞愧的孩子

4.為什麼父母的征戰要拉小孩出征?──感到自己很多餘的強勢女

5.為什麼人要選擇欺騙?──不斷造假的女人

6.為什麼我們總無法與長輩好好溝通?──瑣事也變家庭危機

7.為什麼我們總是讓父母插手自己的人生 ──偏心的父母與容忍的女兒

8.為什麼總是天有不測風雲?──資深白領與階級主管

9.為什麼我們總是逞強?──內心害怕不如人的總監

10.為什麼我們從未為自己而活?──完美卻低自尊的男人

PART 2 夫妻關係篇

1.為什麼我們有腳,卻離不開一段爛關係?──陽光男與憂鬱女

2.為什麼我們總離不開負心的人?──卑微的正宮

3.為什麼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被看不起?──經常暴怒的先生

4.為什麼人總是得選邊站?──複製人生遺憾的小三

5.為什麼我們總是所遇非人?──逃避家庭責任的老公

6.為什麼我們總是用拙劣的方式靠近親愛的人?──怪別人無上限的老公

7.為什麼我們要合理化自己的愚蠢行為?──自卑的女人與自戀的男人

8.為什麼我們總是重複過去的無奈?──老是壓抑著自我的先生

9.為什麼我們總是選擇不合適的關係?──早熟型與永恆少年

10.為什麼我們總是真心換絕情?──其貌不揚的男人

PART 3 親子關係篇

1.為什麼遇到父母我們總變得渺小?──職場悍女的緊箍咒

2.為什麼她做的這麼好,卻總是被嫌棄?──將嫌棄當進步的上進女

3.為什麼我們總得帶刺才能保護自己?──自我中心的護士

4.為什麼越想靠近反而將對方推得更遠?──總是感到孤單的媽媽

5.為什麼人生不能簡單點?──總有罪惡感的職員

6.為什麼我們的人生總是不斷的重複?──目睹爸爸外遇的女兒

7.為什麼我們總是將自己的傷口一次次撕開?──罵女兒白癡的媽媽

8.為什麼我們討厭又離不開溺愛我們的人?──不停伸手拿錢的孩子

9.為什麼我們不敢長大?──長不大的兒子與不放手的媽媽

10.為什離不開有情緒缺陷的魯蛇?──成為情感侏儒的犀利女強人

後記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不論你對現在的自己滿不滿意,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過往在原生家庭中,日積月累,慢慢形塑而來。越是親近的家人,越有可能帶來最深的傷痕。試著自我覺察,停止抱怨、放下怨懟,讓我們重新改寫自己所期待的未來。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王意中

人不是經歷過委屈和磨難,就一定會變堅強,很多時候我們是帶著傷痕累累的心,無意識地重複委屈的模式。要怎麼如之盈所說「讓過去經歷的每一滴眼淚都沒有白流」?這本書有最溫柔又實用的回答。

──作家╱羽茜

這本書將成長期間的傷,一路帶來的生存法則以最生活化的方式書寫,不僅帶著一種對人的理解,還將人引導至正向的方法,讀來既貼近人心又有療癒。

──作家╱李崇建

我們都渴望愛,也怕受傷害,這一切都與愛最早的源頭,也就是照顧你的人有關。根據依戀理論,當你有需求但照顧者無動於衷的時候,你可能會選擇哭得更厲害,緊緊抓住對方,直到他「理你」為止;你也可能選擇不再信任別人、不再提出要求,因為這樣就不會受傷、就不會失望。不管你是哪一種人,這都是過去對你的影響,我們不需要否認它的存在,也不需要再去責怪那些當年沒理解你的父母、家人,因為從今天起,你可以成為自己的照顧者。而之盈這本書,則是讓你練習接納過去陰影,繼續人生之旅的實用指南。一篇一篇像是故事一樣,陪你一起走過過往、現在、還有未來,那些愛與傷害的波浪。

──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自覺「生命中不斷重複模式」,改變就有可能發生!

本書可以看到你我都不陌生的家庭人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劇情腳本,因為在意彼此,愛錯了方式而留下傷痕。看見自己「生命中不斷重複模式」可以讓我們減少錯誤的互動、減少對彼此的傷害,而那個開始改變的人,是自己。

──諮商心理師╱陳乃綾

本書寫實的案例,透過作者溫柔的筆觸,細膩地貼近了我們內心的生命議題。理解與療癒,不知不覺在閱讀中開始萌發。這不僅是一本好書,還是一份開啟自我探索之道的珍貴禮物。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心理師╱陳品皓

「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是多麼令人揪心的一句話,卻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上演著。透過黃之盈心理師的文筆,我們可以在一個個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然後我們可以拾起勇氣,做出不同的選擇,讓最親的人成為愛和力量。

──可能育學創辦人╱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榮格曾說:「你沒覺察到的,將成為你的命運。」

之盈的新書《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幫我們看見,那些自己還沒覺察,卻早已活得熟練的樣子。要走過傷痛、改變命運,先得認識自己。這本書是暖心的夥伴,也是明確的導引!

──諮商心理師╱蔡明芳

人際關係好比跳舞,若你發現自己總用同樣的方式絆倒他人,或總被類似的人用相似的方法踩到,不妨跟著之盈的引導,透過書裡的案例與分析,一起檢視自己舞步的模樣。透過覺察,找回讓自己更自在的人際舞步。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推薦序/別忘了與你的IP相遇.杜淑芬

做為一個人際歷程治療學派的諮商工作者與教學者,這本書的出版間接實現了我的一個願望,為此,我感謝之盈。

人際歷程治療學派(interpersonal process psychotherapy,以下簡稱IP)奠基於人際歷程理論,同時擷取其他關係取向各學派的精華,成為一個整合的治療取向。從民國八十八年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吳麗娟老師帶領我入門迄今,二十年來,我從一位學習者與諮商者,進而成為督導者和教學者,IP不僅擴展個人諮商與督導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更在生活中幫助我成為一個更真實的人,與家人和朋友發展出更接近我想要的關係。因此,我私心期待能將這個治療取向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因學習IP受惠,而之盈讓這個期望成真!

我們常說「個性決定命運」,個性又是難以改變的。真的是這樣嗎?人際歷程理論不認同這樣的想法。它相信所謂「個性」或「性格」是我們與他人長期互動的結果。例如在本書中的「常感羞愧的孩子」,他逃避的個性,其實是為了因應讓他感到矛盾羞恥卻又無力而發展出來的人際因應模式。在這個家庭中,於早期發展出來的模式,讓他有效地度過孩提時代的焦慮與無助,但同時成為「華麗的枷鎖」,每每遇到無法處理的人際困境,「淡出」「遁逃」就成為自動化的人際因應策略。無論是利用轉換話題或是藉故遠離,他「現在」的淡出或遁逃使其無法與人建立真誠的關係。

從人際歷程理論的角度,個體的忍讓、嗆辣或冷漠,都是因應與他人的互動,特別是早期與父母互動的需要而發展出來的有效因應模式。之盈在本書中,深刻地探究每個類型的主角,其人際因應模式的發展脈絡,懷抱著同理的筆觸,讓人進入主角的生活空間,理解個案為了處理早期人際困境的衝突與焦慮,不得不發展出與環境妥協的策略。同時,也讓我們知道這個策略重複地被使用,即便對應的他人已然不同,熟悉的因應策略卻自動化地跑出來破壞現有的人際關係,特別是與新的重要他人的親密關係。

本學派認為個體的特質、個性或人格是因應人際互動而發展,也相信調整人際因應模式就可以改變命運,轉變自身的人際困境。但要如何進行呢?所有的諮商學派都相信,覺察是一切改變的開始。人際歷程理論的學者也相信,改變的鑰匙在於覺察自身的人際因應模式!當個體能夠看見自己老是在同一個人際情境中受挫,那麼這樣的覺察就啟動了。如同之盈在自序中說:「自覺生命中不斷重複模式,改變就有可能發生。」是的,透過此書,如果你能夠看見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故事,或是從這些案例中看見自身的故事,那麼我要恭喜你,覺察的列車已經啟動了。

之盈和我相識多年,接受我的團體督導,來我的課堂上課,在她生命經歷轉變之時,有機會和她在IP裡相遇。我知道之盈能寫,也欣賞她真實與真誠的表達,總是勇敢地向自身的未知探索,並運用所學幫助他人,這個相遇實在太美。曾經不經意地建議她用IP的概念來寫一點大眾諮商心理學的書籍,而她真是天生好手,生二寶的同時,這本書也誕生了!

閱讀這本書的歷程,我感受到之盈筆下每個主角生命的困境與韌性,之盈也針對其困境給予同理、支持賦能或提出人際修通的方向,我想讀者會從這些建議中看見超越自身困境的可能性。讀者們,願你們走進這本書時,也能與你的IP相遇,也祈願這個相遇,讓你的生命更加美好。我相信,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之盈會累積更多複雜與深入的人際互動經驗,而這些生命中的親身體驗會豐富她的IP,激發出更多創作能量。讓我期待與祝福2.0版的之盈,為我們帶來更新的作品!

(本文作者為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諮商輔導組副教授)

 

推薦序/是誰讓傷害一再發生?你也有份! .陳志恆

這本書談的是各種人際關係中的困境,包括家庭、婚姻、愛情以及親子關係等,但與其他以改善溝通或解決困境為導向的書籍大不相同,這本書帶你深度探索讓自己深陷人際困境的來源,覺察那一再重複發生的痛苦,其實與早期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長大之後,是我們允許,甚至強化了那些困境繼續發生。

所以,我們總是一面抱怨,但又堅持不肯改變。

因為,都是別人的錯!

曾經,我們都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傷,也奮力掙扎求生過,但長大後,我們有責任為自己活出新的人生,而不是繼續讓自己被囚禁在過往回憶中,甚至繼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也把其他人拉下水,一起演著沒完沒了的劇碼。

《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是一本深度自我療癒的自助手冊,讓你透過覺察,自此脫離受害者的角色,開始真正主導自己的人生。下一次,當你又再抱怨自己的人生不順、遇人不淑,是個老是被人欺負的可憐蟲時,請提醒自己:「我也有份!」沒有你的參與其中,這個壓迫戲碼是演不下去的。

談到這裡,我也要提醒,我們並不是要否定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並不是要把一個人的持續痛苦,過度簡化地歸咎於個人是否願意覺察與改變。反而,這本書是要進一步地告訴讀者,我們每一個人的求生模式,會共構出這個社會的集體文化,包括各種角色期待與權力階層結構—「媳婦熬成婆」就是最常見的例子。

當有人站上權力的高位,肯定就有人處在被壓迫的狀態。而被壓迫者如何繼續生存呢?為了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以及愛與肯定等心理滿足,他只能透過討好、迎合、抱怨或指責等手段,讓別人關注他;久了,也習慣了,認為這一切都是合理的。而有一天,當他遇到願意善待他的人,反而不知所措;那些過去慣性又熟悉的求生手段,卻把願意珍惜他的人給推開了。

有一天,他或許也會成為高位者,內心長期累積的諸多委屈與不滿,讓他也成了一個壓迫者,為了保有處在高位的權力與地位,他甚至必須成為那些他曾經抱怨與憎恨的人們。

我期待你能從這本書中看懂,我們每一個人的傷痛與求生手段,是如何共構出不友善的文化與環境,最終以教條或習俗的形式,讓一切都成了理所當然,箝制了每個人的言行。

看懂,就有機會改變;覺察,就有機會超越。沒有人應該是受害者,也沒有人需要當壓迫者。如果有的話,別忘了:「你也有份!」

我所認識的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是個活潑熱情的助人者,她的文字卻是如此溫暖細膩,尤其是在描述家庭互動時,栩栩如生地呈現市井小民家庭裡的真實樣貌。讀了她的文字,你會覺得這些故事離你不遠,甚至正是在描繪你的處境,更切中要害地把你的心理狀態與內心的小劇場,赤裸裸地揭露了。

她的新作品,我期待已久,如今終於問世。強力推薦讀者細細品讀,開始讓人生變得不同。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作家)

看更多

我們不要再拿過去的傷,繼續刺痛自己!

這本書最主要是想傳遞兩個訊息。第一,我們從小到大都有一套自己在家庭中的「生存之道」,這些生存之道都非常獨特,無論是防衛的、退縮的、討好的、順從的,或者反擊性強的,當它不斷被重複運用,就建立了我們在家中的角色和應對進退的模式。這套模式的存在價值極其重要,因為它的存在不但維護了我們在家庭中的生存空間,甚至在那個時空中,對於不被理解的我們,同時有減壓和調節的效果,讓人不至於因為挫折,就玻璃心碎。

我們透過這些人際的模式去預測關係危機和親疏遠近,從中定位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找到應對進退的相處之道,直到這套人際互動模式遇見了人生中新的危機,用到不再適用為止。

好比對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需求是感覺自己被愛、被肯定、被喜歡和被重視,假如他生長在一個無法給予支持和肯定的家庭,但他還是得奮力地活下去,那該怎麼辦?他依然會發展出「適應的方式」。更何況生長在父母不睦、手足競爭、同儕排擠、姻親耳語、不被重視,甚至受虐的家庭中,這些危機可能都是每一天的日常,不斷在我們的生命中發生,無論時程長短,我們總是一面奮力地活,一面找尋因應的辦法,但當時還稚嫩的自己仍然會感受到挫折!

第二,是關於長大後的我們,有機會覺察自己如何透過重複的人際模式,吸引別人這樣對你,讓你又落入小時候的困境裡面,拿過去的傷,持續刺痛著自己。

「抱怨」和「抱願」之間的理解

在心理諮商的場域,來晤談的人,大多都是帶著對現況不滿意、想改變別人,或是想解決人生階段性問題而來的。

剛開始可能是 「我在家總被忽視」「我爸嫌我很多餘」「我媽對我弟很偏心」,這些抱怨將對象指向身邊的人,在不同的情境重複著,持續變形成「同學排擠我」「老師不公平」「老闆壓榨我」「我老公對我不好」「我小孩不聽話」這樣的「受害者」劇本,習慣後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便在不自覺中等著被對方壓榨、凌虐,而且還不知道該走。在現實和理想的落差上,擺不平心裡面的矛盾和衝擊,進而對別人也充滿埋怨。

但你仔細聽下去,就會發現他們一方面抱怨自己無法改變對方,另一方面又期望對方能讓自己演出受害者角色,當你問他:「這對你的影響是什麼?」他會說這對他生活造成全面性的負面影響,但你接著問:「你做了什麼,讓對方這樣對你呢?」對方卻啞然。

發現生命中不斷重複的模式,改變就有可能發生!

在書中,我將特別討論到人和人的互動是彼此吸引來的,也就是在我們抱怨的同時,我們要覺察自己正參與其中,是我們鍛鍊身邊的人這樣對待自己的。

因為我們太依賴用經驗法則預測對方的反應,最後變成自己想像中的劇碼重複上演著,然後又再度演出不想要的角色!

所以,當你抱怨對方如何傷害你的同時,你也得面對,你是如何參與了這個傷害!如果年紀小的我們沒有機會逃出受傷的場景,那長大後的我們,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傷痛之所以有影響力,是你也給了它傷害你的權限

在書中有許多案例是忍讓壓抑型的人,在我們中華文化中,「溫良恭儉讓」一直是個傳統的美德,退居其次的老二哲學較可以明哲保身、受到景仰,以及被視為「懂事」「通情達理」的象徵,但是在仁義的背後,我們也給了別人掌控和參與的權限,所以必會相互影響。而透過覺察,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在人際互動中重複的模式及習慣性」。

不經覺察的負向人際關係,容易造就人不斷複製困境,吸引對方重複演出你生命中不願發生,卻一再重演的脆弱片刻。

不經覺察的愛情,就像是你把「避免人生再有遺憾」的願望交付給他,反過來他卻也成為你的遺憾。

不經覺察的親情,則是你把「彌補人生缺憾」的機會給了他,反過來他也變成你人生缺憾的一部分。

某些人際關係是我們吸引來的,而這些人生困境更是鬼打牆一般,當我們越是要求,就恰恰給了恐懼和不安一份重量。

然而「持續幻想父母是全知全能」更是其中一種。我們常歸咎自己的現況是過去父母造成的,但持續幻想父母是全知全能,將會削弱我們改變的力量,讓我們長大後變成一個渴求愛,得不到就怪東怪西的巨嬰,甚至變成另一個壓迫別人和心境不平衡的人。所以,當我們待在受害者的位置,持續怪罪於身邊的人,就是給「不安」一份力量,吸引他們繼續用加害者的角度對待自己,然後再次印證自己預先設想的「受害者人生版本」。

選擇療癒,在「當下」及時發現你內在的力量

精神科醫師威廉.葛拉瑟曾說:「沒有人可以讓你悽慘落魄,也沒有人可以讓你幸福快樂,這一切都是你的選擇。」本書中「給心情一個歇腳亭」的段落,正是帶你一起看見我們如何讓恐懼和幻想主導了自己的人生。而我們又如何在希望改變的同時,卻又矛盾地阻止改變的發生?我們是如何蒙蔽自己的心智,合理化人生中遇到的挫折。

有些人的悲劇是自己造成的,在意念的投射中,原本不討厭我們的人,因為我們容易對他人起疑心,也變得討厭我們;原本相信我們的人,因為我們對關係的不安,變得對我們也小心翼翼。在這些人際關係的複雜變化中,我們別忘了自己也有份。在這本書中,我想和你們一起發掘自己的力量,當陷入不同的危機時,我們依然抱著盼望,沒有失去「想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渴望」。我們努力想與人連結,也想長出自我,因而發展出一套對應的模式。這套模式,或許曾經幫助我們度過人生許多難關,讓我們適應良好。但如果不知變通,就可能會吸引同樣的困境產生,在不因地制宜的情況下,這些僵化的模式,反倒阻礙了我們的發展。

最後,我們都得跟自己說一聲「謝謝」

別忘了,父母和我們都活在時代的變遷中,也因為要活著,我們會更加勇敢,從父母的不足中,發覺自己想改變的意願和心理空間,從覺察自己重複的模式中,重新決定是否要做出一樣的選擇。

當我們發覺人生重複的劇本和模式後,願意為自己的那一部分負起責任。書中每個練習都隱含著對自己的巨大善意。包含:「我願意」「我感謝自己的看見」「我感謝老天爺給了我剛剛好的考驗」等,透過傷痛和困境的領悟,重獲人生的主導權。

我們永遠要記得,即便情況不變,我們依然有改變的選擇!當我們心底想好好珍惜自己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選擇了給予自己一些允許、一些力量和加持,於是改變就在我們專注在自身時,悄悄地發生了!期盼你在書中的每個歇腳亭中,寫著自己故事的同時,可以決定「不要再把過去的傷,寫到未來的故事裡面」。然後,相信無論什麼時刻,你都可以與自己重修舊好!

我們得捧著這些脆弱,告訴自己:「這些是一部分的自己,也好好看!」此刻,沒有人拿得走你生命的能量,你只需要更新自己的生命經驗,儘管專注地去創造巨大的幸福就好。

因為「只有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明天!」

看更多

試閱

PART 1 家庭人際篇
1 為什麼我們總吸引到跋扈的人?──討好的大嫂

「大嫂,難得一起出來玩,就不要包成這樣了吧!」

「喔喔!」她應了一聲,脫下帽子和大家一起頂著烈日,在名產街上買東西。

「媽,這個好吃,一定要買!這個也是!我包起來等等車上分。」小姑轉身跟婆婆開心地說著。

這是小姑對婆婆的撒嬌,也是她一直以來都很羨慕的母女親暱畫面。

每一次的家族旅遊中,她的小姑總是嘰哩呱啦地講個沒完,平常也是如此。在家族中,無論是家裡的日用品添購、水果採買、灑掃分配,乃至於所有團購項目都是她在張羅和分配。每個人除了倚賴她,也怕她,因為一旦不按照她的意思、不接受她的好意,她就會在背後說你的不是!

而她進到這個家,早就偵測到這顆風向球,所以,她對小姑的態度都是直接妥協,凡事都由小姑說了算,也不假思索地百依百順。

婚前如此,當然婚後也是如此。生了孩子之後,她們之間的互動也沒有太多改變,直到孩子面臨要上哪間幼兒園、課後班補習等問題,她和先生討論後,先生又與婆婆和小姑商量,原本同意的事情,往往就在跟家人討論過後,態度丕變,例如「認為這樣做很浪費錢」,想要她以最輕鬆節省的方式在家帶小孩就好。當她不死心,再度跟先生溝通時,先生居然覺得她「怎麼變得這麼有意見?」到此刻她才發現他們夫妻是無法自己做決定的,通常公公、婆婆、小姑都會有意見,同時,這些意見也會左右先生的想法,而她自己,在一貫的屈就和溫順之下,早就讓渡了母職和夫妻的決定權。

她嫁給了先生,卻也嫁給了一群會不斷干涉他們夫妻決定且很有意見的人。

她羨慕小姑可以無限上綱地在家裡掌權,也發現過去只要小姑出現,她所有的意見就會退卻,講好聽點是忍讓,講難聽點就是沒自己的想法。這樣被牽著鼻子走的心態,讓她感到矛盾和壓抑,卻也安全和熟悉。

過去在家庭中的角色,為她的現階段人生埋下伏筆

在家中,身為老么的她,和哥哥是不同爸爸生的,媽媽常常跟她說:「哥哥很可憐,他沒有爸爸了,所以他要什麼,我們就給他。」「不要跟他計較。」「他已經沒有爸爸了,難道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慘的嗎?」所以小時候的她,對哥哥總是充滿憐憫。家人買的水果,都是哥哥愛吃的;親戚送的玩具,都是哥哥先挑,她也習慣當個無聲的女兒,不能有計較的聲音;才剛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哥哥,就可以買名牌包、名品鞋,但她只被允許買菜市場零碼貨⋯⋯媽媽對哥哥的好,建立在彌補遺憾的心態上,並要她接受和忍讓。她每一瞥見心中的不平衡,就要告訴自己:「哥哥很可憐,媽媽這麼做是出自於對哥哥的補償,只因為他『沒有爸爸』,所以不要這麼計較。」

她明明知道哥哥對她的態度非常跋扈無理,在內心也常感到壓抑和失寵,但媽媽的話她全吞了進去,因為她知道如果不照做,媽媽就會很難受且對她失望,而哥哥的處境和存在也會更落魄。「不管怎樣,我有爸媽,有什麼好跟他計較的呢?」對於壓榨她的人,她總是百依百順、想盡理由合理化,無視心中的不甘,甚至還會對自己心有不甘的念頭有罪惡感。這樣的心境,直到和先生的溝通、孩子的教育及生活都不斷被干涉,才發現她的凡事讓渡,並不是高尚的美德,而是對母職身分的全面失守,更顯現她長期對強勢跋扈的人,沒有任何抵抗力!到頭來,兩面不是人,孩子怨她沒有主見、先生再也不介意她的觀點,她覺得懊惱,卻不曉得該怎麼扳回一城,小姑依然故我地插手家裡大小事,她感到生活被滲透和侵蝕,卻沒有反駁的餘力!

全面失守不是一朝一夕而致,是千朝萬夕累積而成

我們的日常組成了人生的風貌,在諮商中,我常常會和當事人一起討論她的生活樣貌,因為「人生風貌的形成」跟「地表風貌的形成」很類似,每一個今天,組成了每一個明天。每一天都是由一時一刻的風吹、日晒、雨淋組合而成。所以在諮商中,我會跟來談者討論生活的重要細節,以及過去的經驗,例如:

「當妳的小姑在家中掌權時,妳的感受是什麼?」

「過去曾有過這種負面又熟悉的經驗嗎?」

「過去的經驗又是怎麼讓妳有凡事要退讓的信念呢?」

「當妳面對別人比妳堅持或強勢時,妳都怎麼辦?」

對一個人過去的生活細節多做採訪,這個人的生活樣態和人生角色就會立體起來。當她告訴你,她愛媽媽也愛哥哥,她給愛的方式就是「不爭」,當她不爭,哥哥就會在家中有某個權力位置;當她不爭,她就會被家人珍惜和顧慮;當她不爭,就可以幫助媽媽消彌對哥哥的罪惡感;當她不爭,爸爸反而會給她更多寄望和資源,你就會發現她從「讓渡主權」之中去「要到更多」,化明為暗地去爭取和父母的親近,這是一種人際的交換,也是她人生中的決定。

當用這個理解去看「不爭」的信念,眼前這個人的故事就變得豐富了起來,「不爭」這個想法,是她的生存之道,而且原生家庭也默許她這麼做,檯面上的她看似柔弱、沒主見,但這卻是她在這個家庭生存下來的最佳策略!

人際歷程理論取向關注:「過去的生存策略是沒有問題的,這也許也是他當時存活下來的重要決定和最大資產,但問題是在目前的生活處境下並不適用,正因為不適用才出問題,所以需要改變策略。」

人際歷程治療學派也主張每個人都是健康的人,只是換了環境,不懂得變換策略,所以卡住了。過去的人際策略是怎麼起作用的,現在都不再適用。過去的美德,到了現在可能就會變成一把殘酷的利刃,讓人在此時、此刻、此地受困。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認為我們在童年時期,透過日復一日且一再重複的親子互動,發展出一個人的人格和自我系統,在引發焦慮的親子互動中,養成個人的人格樣態,建構人與人的關係。她的討好和壓抑行為,在童年被父母默許且維持著,而她也從中維護了對家人之愛,但是,在現階段顯然不太適用,因為討好和壓抑讓她失去更多對生活的主導權,也失去先生和孩子的信心,她的生活遇到新的情境是「被過度介入」,而她如果再不出意見,生活就會持續被支配,也有可能失去家人之愛。

給心情一個歇腳亭

閱讀至此,我們一起停下來,閉上眼睛想一想:

1.你在家裡是排行第幾呢?

2.家人給予你怎樣的期待?

3.家裡最常出現的氣氛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做這些回想呢?因為一個人的幼年期,就是在家庭裡面度過,無論你的家庭有多少成員、是不是親生的,是否為長輩親友帶大或是在育幼院裡長大,每一天、每一刻被對待的方式和回應世界的方式,交織出一首又一首的樂曲!如果你的人生是一首交響樂曲,你會為這個樂章下怎樣的主題?會在哪裡畫上休止符?會怎麼命名這整首曲子呢?

生命的起伏就如同曲目的高潮迭起,有起有落,過去的一切都為了現在扎根,現在的困境雖是刺眼的陽光,但也帶領你往更高的領悟裡去,閉上眼睛,感受此時此刻即將要蛻變的自己,困境將帶領我們領略更高的悟性!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不必質疑過去活過的路,因為過去可以留守也可以被經過,現在我們盡力去看懂新的地圖,學會使用新的抵達工具就好。如此一來,你會發現,自己時時刻刻都活得很好!

 

2 為什麼我們總是當阿信?──吃力不討好的職員

琳娜是公司的行銷部經理,在職場上見到比她資深的上級,常常容易緊張,做事變得小心翼翼、亦步亦趨,她用這樣的態度面對上一個長官,備受肯定和重用,認為她很懂事、謹慎,常將重要的任務交給她。

但是,面對新任總監,卻總被嫌棄不夠有創意、跟不上年輕人的腳步、無法靈活變通⋯⋯這些評價讓她很不知所措,不曉得自己做錯了什麼,越這樣想,越在每一次的會議報告上感到焦慮,她聚焦在每一個人的眼光,深怕自己表現不好。

現在的工作職務要她從一位唯命是從的乖小孩,搖身一變成一位犀利工作人!

琳娜發現自己不只面對長官,只要是比她年長的長輩,都會出現同樣的心境,她無法分辨合理的要求和不合理的要求,更做不到不要這麼小心翼翼地揣摩上意,因為她從小就被灌輸「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這個觀念,她習慣磨練和訓練,但不習慣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也因此,面對挑剔和刁鑽的長官通常都是別人的罩門,但對這種人她倒是可以打理得很妥貼,因為她總是這樣想的:

「這位長官應該是為我好,才想給我點工作挑戰吧!」

「他應該是用他的層級和高度,教導並訓練我能像他一樣有相同的視野吧!」

「他也很辛苦,所以我不要製造他的困擾。」

她很能認同這些要求並搞定它們,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

自討苦吃是生存策略,也是習慣

這種根深柢固的教條,讓她在人生中一直循著「乖小孩的版本」,「找大人」來要求她。琳娜在職場中習慣「找權威來要求自己」的模式,就像從各種人際關係中找「父母」。

別人看她是自討苦吃,但她卻從中找依靠和自我的價值,她離不開挑剔刁鑽的老闆,尤其是情緒化又常會跟她曉以大義的這類型,只有她吃得開也承受得住!

殊不知,現在換上新世代風格的老闆,卻講求創新、獨立思考、主動提案、給新點子、要她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些不適應,就像一個常倚賴大人的孩子突然要靠自己的雙腳走出家門去打拚,頓失方向和依靠。

她從小生長在父母都嚴厲的家庭,如果她有情感上的需求,爸媽不但不會理會,還會讓她自己哭,哭完還得自己收拾好心情,否則後果更慘。

所以她只能靠無止盡的順從和察言觀色,保持在家中的地位,她害怕爭執、害怕被討厭、害怕得不到關注。所以,只要弟妹惹爸媽不開心,她就會要弟妹去求爸媽原諒,或者從中協調和溝通,這些都是她擅長的事。所以在家裡面她早就決定要「把自己的想法消音」。

這個生存策略在家裡成功奏效,也因為早早就以「失聲」來換取「父母的愛」,她總被說是最體貼和懂事的小孩,「屏除自己的聲音」可以讓她獲得關愛。

因為害怕失去關係,所以我們選擇將自己纏足

也因此,她的世界沒有底線,更沒有界線,當別人對她予取予求時,她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我不照辦,我就會失去這段關係」。

這樣的想法讓她更焦慮,所以在人際關係中一定要找一個權威,矛盾的是,雖然她不滿權威,卻需要權威;她害怕上司無上限地增加工作量,卻更焦慮要沒方向感的她獨立思考。長期以來乖巧的她,獲得「順從聽話」的讚賞的心更勝於「因為有想法而被賞識」的求勝心,因此,換了自主性高的主管,她就變得無所適從!

諮商心理學門中理情治療法的創始者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之所以會出現失常的行為,有兩種牢不可破的信念最為常見︰

第一:我必須要隨時隨地都被生命中重要的人喜愛和讚賞,才有價值。

第二:我必須要很有能力,我得在任何情境中,都能展現能力,這樣才能證明我是重要且對別人有影響力的人!

這兩種信念讓我們在早年適應環境時,做出相對較好的表現,而且常常以別人為主的思考方式,也會被社會文化讚譽為貼心、乖巧、懂事和圓融,被身邊重要的人讚賞,就能獲得許多好處和照顧,這些過度想要獲得肯定的需求,讓人在孩童時期,沒有學習怎麼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也因為太容易吸收身邊的人的期望,感到焦慮和無所適從,當他們越焦慮,就做出更多討好的行為和善意的體貼,以便稀釋這份焦慮,但其實我們都沒有發現,他們認為的貼心和犧牲,其實背後都有巨大的不滿和憤怒。

順服別人以便取悅他者的人

其實,我們在過度犧牲自己的背後都有許多原因,例如:期待關係和諧、獲得良好的評價、不被視為奇怪、被讚賞體貼為人想、盡量避免衝突等,這些需求並非壞事,但若一個人過度追求順從和討好,就容易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對於自己的需求感到鄙視和羞愧,這些代價就是,如果事與願違,這群採取僵化地順從和取悅的人,就會更加討好,而討好的結果若又跟自己預期的背道而馳,怨念就會產生。

「他們怎麼都不知道我的苦心呢?」

「我已經被予取予求成這樣了,他們還要我怎樣?」

「難道他們都沒發現,每一次的幕後功臣都是我嗎?」

「每次都是我在委屈、犧牲,怎麼都不為我想想?」

「我已經按照你說的去做了,怎麼還不滿意?」

這些過度順服他人的人不敢發脾氣,因為如果生氣了,就與「要討人喜歡」的需求相違背了,而他們往往也天真地以為,總有一天別人會為自己想,所以他們只敢挨著身子,再跟對方苦苦哀求一次,用討好示弱的方式,試著讓對方稍有自覺。假如他們懂得生氣,這種局勢才有機會扭轉,例如: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太不公平了!」

「他怎麼可以無視於我的奉獻?」

「總要換人委屈一下,每次都是我,也太沒良心了吧?」

「每次都照你說的做,這次總該聽我的吧?」

可惜,事與願違的是,他們很難發現自己有怒氣,而在好人包袱之下,更難有立場去跟對方討公平,如果他們懂得面對自己內心的怒氣,就不會繼續每一段僵化的討對價的關係。

因為,在委曲求全的處境下,關係早已不對等,唯有正視自己的怒氣,才會發現其實我們不一定只有一套乖巧可人的方法,才會獲得關注和重視,反倒是面對心裡各個角落的陰暗面,才能更能接納自己並平衡喜歡別人也喜歡自己!

給心情一個歇腳亭

緩衝一下,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想看,當你與其他人意見相左的時候,你最擔心對方的什麼反應?例如:尷尬、生氣、難過、失望、猶豫還是其他?請列舉出所有你預期的狀況。

當我和他人意見相左時,我最擔心對方______。

你預期的狀況,曾經發生過嗎?

當時的情況如何呢?是你的因素,還是對方的因素呢?

我們每個人面對意見相左時,其實內心都有不為人知的聲音,例如:「這個人怎麼這麼難相處?」「他為什麼這樣想?」「居然有人會這樣講話!」等等。

我們都得練習正視這個「倏忽即逝的內心話」,因為這些內心話也許在提醒我們,你心中也有不同意、不滿、介意或不想理會等各種心情,唯有正視這些聲音,你才能慢慢接觸內心真正的想法,而那些可能遭拒、遭排斥、遭討厭的人際預期,在正視心裡的聲音時,並不一定會成真。那些情況只是在提醒你,也許有這種可能,然而在你去表達怒氣或不滿之前,我們的心可以聆聽不同的聲音,而它們都是允許存在的。

「練習正視這些內心話」,會發現自己有多元的面向,順從乖巧版本的你會知道自己還有其他可以更新的版本。

人有陰暗面也有光明面,懂得你擁有這兩面,就會活得更有魅力、更像自己!

離開憂傷被動的階梯,除了黑白灰之外,你還有彩虹的七彩。

 

PART 2 夫妻關係篇
2 為什麼我們總離不開負心的人?──卑微的正宮

「啪!」先生一邊抽菸,一邊用一個巴掌把她打倒在地上。「妳再說!妳再說!妳再管試試看!」「盧小小的!」她忍無可忍,回頭怒嗆:「你居然為了小三打我,我要去驗傷,看你還要不要臉?」「妳去啊,有種妳去啊!去丟人現眼啊!說議員的老婆是這種咖,很落魄啊!」

「哇!」她聽見一旁四歲的小孩全看在眼裡,這一會兒撞見爸爸這樣粗暴地對媽媽,嚇都嚇哭了……

這是她最不願見到的場景,這幾年,再怎麼忍耐,她都極力避免小孩涉入其中,只為了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先生這一巴掌,把她極力營造的美好家庭,一個箭步地打碎了!

「小孩都在看,我跟你說,我這個婚離定了。」

「丟臉的是妳啦,妳自己看著辦!到時候你們什麼都沒有!」

先生甩了門出去,又是一個不回家的夜晚。

她很傷心,只能抱著孩子哭了整晚,孩子也跟著哭,沒有說話,只緊緊貼著媽媽。這一晚只是他們關係毒瘤的休止符,明天一覺醒來,又是另一個夢魘的開始。

她從沒想過,他會為了第三者打她。畢竟她忍耐了這麼多年,知道彼此的存在早就不是新聞,她知道他不愛她,也不愛這個家,他只想迎合婆婆當初的媒妁之言,以及圓她想要有圓滿家庭的假象!想當初結婚時,她還很感激他,認為這一切都是那麼夢幻不可得,房子、車子、金子、財富和夫家顯赫的家世,都是她當時亟欲得到的,她理當沒什麼好不滿足的了。雖然婚前她就約略得知他是情場劈腿慣犯,圓滿家庭的美夢蒙蔽了她,甚至還把他當恩人一樣服侍,從一開始就採取這樣不平等的關係。

「我犯賤,我活該,高攀上不屬於我的人。」在她心裡,覺得自己好醜惡,好卑賤!

適婚年齡的女子,最容易因為結婚而蒙蔽自我,即便遇見情場慣犯,也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嫁了,反正娘家也不介意,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嫁到好人家就是撿到,嫁到不好的人家也至少不會餓著,就算在婆家受委屈了、被壓榨了,那也是她的事,這就是娘家的態度,所以,即便對方從沒說過婚後只會專情於她,她也明白自己只有大老婆的頭銜,但沒有實權。

老公為自己買一送四,有小三小四小五的存在,還不足以滿足他自詡古代帝王的優越。一開始她覺得只要有權有錢,其他的無所謂,於是她合理化老公的荒唐行徑,還跟自己說:「結婚不就是這樣?夫唱婦隨,他想自以為是地當起古代君王,就讓他去當,他想被捧上天,就去捧。」

複製媽媽辛苦的人生

她想起她的媽媽也是個辛苦的女人,從小看著媽媽身為家中長媳,生養孩子之餘,還得辛苦地幫忙捧起家中飯碗,每次看著媽媽的背影,叫聲「媽媽」,她也忙到無法回應。

在她的眼裡,只知道媽媽很忙,在廚房裡有洗不完的碗,洗衣間總有洗不完的衣服,媽媽永遠在距離她很遙遠的地方刷洗,無暇轉過來正眼看她。

印象中,媽媽常因為錢和爸爸吵架,又因為要養許多孩子,離不開支撐經濟的一家之主,所以在家閒下來的一點時間也會做些家庭代工,小時候的她覺得很辛苦但卻不敢吭聲。

這樣的印象烙印在她的腦海裡面,心中屢屢感到不平,但也只能默默告訴自己:「只要我們有錢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只要有錢,就會好過了!」「女人只要忍一忍再經過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又可以維持美好的婚姻。」

「媽媽只要盡到本分,小孩就會懂事」是她步入婚姻前的認知,卻引來全盤皆輸的局面—孩子在學校發脾氣時,會捶牆壁、用頭撞牆;當她對關係不滿,先生就會對她動粗;她很有錢,買到了空殼家庭的幸福,卻掩蓋不住婚姻生活的殘破不堪。

被先生這一打,她的心都碎了,整個人也回歸現實!

她看見從前的自己有多麼迴避跟先生起衝突,迴避和小孩交代與先生之間發生的事情,迴避生活中的不甘心,也迴避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她的迴避並不會招致幸福,反而讓她感到生活更加支離破碎,全盤皆空!

明明不想,卻依然複製錯誤的人生版本

一個處處犧牲的人,對他人一定懷有不滿和怒意,如果他迴避這些不滿和怒意,這些怒意一定會回來找他……

從小我們就是為了生存,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存之道:有些人變得很積極,才能成功;有些人變得消極,以便壞事不要找上門;有些人變得很節儉,以備不時之需;有些人則是變得很揮霍,認為人要活在當下,這些人生結論都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當人不往內心的缺口看,為了迴避對原本生活的不滿、對身邊的人的敵意、對生活不完美的空缺,而積極尋找另一個完美的存在時,悲劇就展開了。

你會發現,雖然我們原本的目標達成了,卻出現新的問題,而這個新的問題,可能是舊瓶新裝,在人際歷程中,這種情況叫做「惱人的人際重演」,人際重演的意思是當我們在環境中,有些需求受到阻礙,充滿了不被滿足的匱乏感受,我們會用生存的策略去因應它,以跨越這個阻礙,可是當我們換個情境,沒有了這個阻礙,還是會吸引到某個程度的阻礙,以緬懷當時那個極力跨越阻礙的自己!因為,如果困境被跨越了,你過去跨越阻礙的光榮徽章,似乎就不復見了,所以困境一定要存在。

我們不想被父母忽略和疏忽,卻吸引一個永遠疏忽你,把你放在看似光鮮亮麗的主位,實際上卻永遠是次等地位的處境。

這個女二的位置,讓故事中的女主角感到傷心且無助,卻也熟悉且自然。在她的早年記憶裡面,對於人生的不滿足發憤圖強,極力要扳倒過去的人生,認為「有錢萬事足」,她無法真正面對媽媽的難過、在家庭中被忽略的傷心、對自己人生處境的悲傷,她一直在往外打仗,想打出個漂亮的成績,卻遺忘了在內心深處,那個遙望媽媽在刷洗東西,背影孤單的孩子有多麼渴望愛,而不只是錢……

這些複雜的情緒在她內心盤繞,直到適婚年齡,就容易投射到在戀愛中亟欲獲得拯救,以便讓人生有個轉折。

以人際歷程來看,在她的早年記憶中,這樣複雜的心情底下有好多部分需要被理解,人際歷程提出人的心情有一套「一個人感到憤怒的底下有悲傷,感到悲傷的底下有羞愧」的模組。如果只有卡在憤怒、憤恨,甚至是奮發圖強,就沒有機會看見內心的悲傷,也會感到自己永遠低人一等的羞愧。

當一個人沒辦法窺見內心的殘破,她的人生就會像錄影機般重複播放著,吸引不同的人跟他上演這場「人生不能感到滿足,否則沒有理由奮發圖強」的悲劇。

給心情一個歇腳亭

給曾經受傷的你:親愛的孩子,在深夜裡,很想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早年的你很奮力地活著,積極到令人心疼,你沒有做錯事,更沒有人應該怪你,畢竟,誰不想過上一個幸福的人生?即便在未來的人生摔跤了也無妨,你依然值得被抱起來拍一拍,依然值得好好被愛、被喜歡!

張愛玲曾說過「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人生中,我們無法全拿和全要,如果你很介意,只執著在有沒有蝨子這件事情上,那麼就無法享受華美衣袍帶來的奢華。也許,人生的本質就是如此,我們得學會與蝨子共存,因為有汙穢和缺陷,也有華美和無暇,當這些都並存,才是生命的全貌!

 

3 為什麼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被看不起?──經常暴怒的先生

「老婆,回家就先吃高血壓藥,年紀大了,不要跟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我會得高血壓還不是因為你,少在那邊假惺惺。」

迎面而來被潑一把冷水,先生愣了一下,內心又浮現沸騰的惱怒感,他趕緊逼自己忍下來,不要惡言相向,但一次次的隱忍只會創造更大的衝突。這些年過去了,和太太的相處一直讓他覺得自己在熱臉貼冷屁股,但為了彌補年輕時的不懂事,他只得再次吞忍並接住這冷水。

「都一把年紀了還在鬧脾氣,一點都不可愛。」他在心裡這樣想,但什麼都沒說,因為誰都拉不下臉。

每當他的建議不被太太採納,他就會更加嘮叨,更激動地重申:「又跟我有關了,我這麼惹妳厭,妳倒說說看,我哪裡讓妳高血壓?」

「好了啦!你可以不要回來就像糾察隊一樣追著我嗎?我的事你不要管!」太太翻了個白眼,只覺怎麼會有人一回家就找碴,真是太煩了!

「好啊,我都不要管,以後妳的事情跟我都沒有關係!」先生自顧自地上樓,丟下太太一個人待在客廳。這種老掉牙的劇碼,三天兩頭就上演一次,太太也司空見慣,不痛不癢,他這一走,反倒落得輕鬆。

他每次都這樣,當關心不被接受就閉上嘴巴,或者烙下幾句狠話就離開現場,卻又希望太太能主動跟上來關心他一下,可是這種劇碼是不可能上演的。

這種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糾結心情,常常讓他感到很孤單。

常感孤單的孩子,只想趕緊離家

與其說他的個性固執、脾氣不好,不如說他常感到孤獨、沒人了解他。

小時候,他的成績不好、品行不佳,雖然曾經是家中備受期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在家裡總惹禍的孩子。他常常聽見爸媽說:「生了他真是倒了八輩子的楣。」「你如果今天屁股有蟲,上課不坐好,回家就準備吃一頓棍子。」「家裡沒有你最好!」這些話他很想不去在意,卻統統聽進去了。

成年之後他開始做生意,在早年興盛賣皮包的年代,他的確因此賺到一筆不小的錢,又跟別人合夥擺攤,賺外快。他自認在生意上已經很成功,但在家人面前卻依然卑微。

「做那什麼工作,有沒有得賺啊?」「跟你講,講到你就只能搖頭啦!」「三天兩頭往外跑,是能跑出什麼成績?」

他在家人面前依舊沒有自信,常覺得自己很渺小,在感情中也是。他們的關係不曉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交往後他對太太呵護至極,但也常對太太的反應感到很敏感,很怕太太不愛他,很怕被鄙視,所以只要他覺得被無視或被質疑,就感到難受且恐懼,他很害怕太太不做任何反應,卻又拿不出什麼能讓太太崇拜或更愛他的方法。

他不曾跟太太表示他很缺愛,也從沒有表達過自己很害怕被鄙視,這些小劇場都在他的心中上演,但太太卻從來不知道,所以某一次,當太太又對他露出失望的表情時,他動手打了她,希望太太可以因此就範,多多尊重他的意見。他天真地以為打了太太,就可以把她的注意力打回來,可是他這一打,卻只是把太太對他的愛給打碎了。他想要太太愛他、尊重他,卻用最不尊重的方式對她,所得到的結果除了失去愛之外,他一輩子都無法獲得太太尊重!就像他生命中的大人一樣,他們愛他所以一直叨念他,直到他讓大人都失望,他們就開始嫌棄他、排斥他、咒罵他、將他排除在外。這種混亂的家庭經驗,讓他搞不清楚自己要怎麼應對進退,只想著要變得很有用,於是他年輕時,就把太太給打跑了,挽回太太之後,想要她的愛也跟著回來時,早已太遲了。

也許是因為他老了,需要人照顧了,當他再也打不動她,想起怎麼關心她、愛她、說自己的渴望時,太太早已心灰意冷,嫌棄和怨懟他都只是剛好而已,太太最想要的是保持距離。「死老頭,沒氣到把你活埋,就已經很好了!」只聽見太太在客廳看電視時,又咒上這一句。

為什麼我們總是重複過去的夢魘?

他對太太的依附其實是非常矛盾的,這一切跟他的家庭經歷有關。

我們跟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方式,形塑了長大後對戀愛關係的期望。對他來說,他小時候的經歷是非常混亂的,大人一下子期望他,一下子又認為他是個丟臉的存在、將他排拒在外。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和約翰.鮑比建立的現代依附理論,主要是研究兒童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近期蘇.約翰遜在成人治療中運用依附理論,進行伴侶諮商的實務工作,之後也有人開始留意成人之間依戀行為的相互作用,與兒童時期他和照顧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有相似之處。

對於「明明想靠近你,卻又表現出拒絕你,還希望你能追過來」這類有強烈渴求的人來說,親近的方式就是把你推開,對於親近擁有相當複雜的情緒,以依附理論理論來說,是屬於混亂型依附的人,這類型的小孩從小被對待的方式很不固定,他們依照主要照顧自己的人來回應這個情境,但是如果照顧者是以一個很混亂的方式來對待,讓他們常處於不預期和驚嚇中,他們就會時時刻刻處於警備狀態,所以對於他們渴望的人事物,也無法有很一致的反應。

我們身為人,在童年時期,大人說你是怎樣的小孩,明示與暗示之下,會形塑你怎麼看待自己,如果說孩子是用一面鏡子去形塑自己的樣子,那麼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見的自己樣子就會是破碎和不全的,便更常促使他們不安。

故事中的先生渴望太太給他親切、肯定的回應,卻又被過去的陰影籠罩,讓他更沒自信,於是先下手為強,卻適得其反。惱人的自我懷疑常占據他的心,害怕被無預警拋棄,讓他感到慌亂,導致他對感情很不安,常常患得患失。對於太太變來變去的態度感到敏感,擔心他又會像小時候一樣被嫌棄,最終,他的自卑心態,也會引發對方的鄙視。

這種強迫性重複的人際模式,常會讓我們再次印證自己不可愛、不被愛、不值得被尊重、不再討人喜歡,有些人是在下意識中,不斷在「破壞掉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創造遺憾──努力修復關係」中循環而不自知。這種反覆讓自己受傷,再不斷尋求療癒的過程,就是強迫性重複的概念,佛洛伊德當時提出這樣的概念,指出嬰兒時期,孩子會透過不斷丟掉玩具再撿回來,象徵「媽媽不斷地離開,又再回來」的心理調適。

混亂型依附的人必須對自己的依附模式有所覺察,因為他在被拋棄中得到某種再度被療癒的渴望和快感,當他得到渴望的愛後就會破壞掉,然後再次尋求,所以可想而知的是,他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愛和尊重!

給心情一個歇腳亭

我們先進行以下幾個有趣的小問答:

你常擔心伴侶會嫌棄你嗎?

你會擔心在他眼裡,別人永遠都比你有魅力嗎?

在戀愛中向伴侶表達愛意有某些困難嗎?

你會害怕當你示弱,他就認為你不夠好嗎?

你會害怕只有你一個人在關注這段戀情,他不夠投入嗎?

你會擔心自己匹配不上他嗎?

你有喜歡依靠人,但又希望他不要靠太近的矛盾心情嗎?

如果對方出現冷淡疏遠的樣子,你就覺得完蛋了嗎?

當他對其他對象表示欣賞,你會感到要被拋棄了嗎?

你害怕被他遺忘?

在戀情中,你往往不太確定自己要什麼,只要在他身邊一切都好?

你害怕寂寞的感受嗎?

當他意見跟你不一樣,你就覺得要瘋掉了嗎?

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生他的氣,是因為太害怕會失去他?

對方的想法和情緒你都會很敏感嗎?

以上十五題都有程度上的差異,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假如有八題以上感到很符合,代表你在感情上,常感到不如人或沒有安全感,此時就可以去探索看看,過去的成長經驗中,你和爸媽或主要照顧的人的關係如何?他們最常跟你怎麼樣講話?他們是怎麼說你的?又怎麼期望你的?這些都是可以好好觀照自己的入口唷!

人會把自己關在洞穴,然後渴望陽光,瞥見陽光,又嫌陽光刺眼!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