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900184

有本事的人,九成九都愛操煩:將不安化為行動的科學方法

成功する人は心配性
作者 菅原道仁
譯者 林詠純
出版日 2018-08-01
定價 $280
優惠價 79折 $221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松下幸之助、賈伯斯、鈴木一朗……
這些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性,
就是──愛操煩。
他們都懂得善用「擔憂」,把心中的思慮轉化成讓自己變強的動力!


「不安不是無時不刻如影隨形嗎?我總是認為,像我這種演員就算離開了,也不會有任何人感到困擾。即使我忽然消失,不是還有其他許多演員在嗎?(中略)現在有工作做很好,但這股不安總是隨時存在。」──日本演藝界泰斗竹中直人

「提醒自己總有一天會死,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

「經營,需要近乎病態的擔心。」──日本最大系統整合顧問公司大塚商會創辦人大塚實

「擔心,就是社長的工作。」──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

「正因為愛擔心所以才認真努力、謹慎小心。這才是本來的我。」──日本歌舞團體放浪兄弟團長HIRO

§ 愛操煩,是種「天賦」§

愛操煩、想太多的人,智商通常比較高,比較有創意,危機管理能力也較好。
所以,愛操煩,是讓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驅動力」。
然而,更多人的經驗是,當心中升起一絲不安,反而無法再往前邁進……
本書將為讀者介紹如何控制心中的多思多煩,並將不安化為行動的方法:

‧試著改變單一模式化的行動
 改變單一模式化的行動,就有可能從過去的思考習慣中解放,帶來解決問題的契機。

‧不安的時候不要接觸資訊
 收集過多資訊,反而導致選項變得太多難以判斷,而更加不安。

‧暫時保留,不要立即回覆
 只要從「必須立刻回覆才行」的壓力中解放,就能冷靜地重新檢視自己的狀況。

‧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
 因緊張而無法發揮實力,是由於自我形象意識過高造成的。

‧不要擅自想像對方的情緒
 有些愛操煩的人,會過度解讀對方的臉色,產生偏離現實的想像。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如果無法對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說「不」,就永遠無法過自己的人生。

‧試著停止「自己想辦法」
 請鼓起勇氣,找可以信賴的人商量吧!

不需要改變自己謹慎多慮的個性,勉強自己正向思考。因為愛操煩對於成功而言,反而是加分的特質!

本書從腦神經科學角度,解讀成功人士如何成為頂尖,原來他們都懂得如何「輕鬆駕馭焦慮」,讓心裡的不安焦慮徬徨,成為讓自己變強的力量。

讀者好評

‧本書寫給因內心時常感到不安而無法採取行動的人。如何戰勝心魔往前踏出一步,書中具體地介紹了許多方法。

‧從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視角解析不安的根源以及應對之道,無論是職場或者人生都有所助益。

‧所謂幸福,不是指一切都完美地照自己心中所想。改變對目標的期望,才是追求幸福的務實之道。

作者簡介
菅原道仁

腦神經外科醫師。菅原腦神經外科診所院長。1970年出生。杏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便進入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任職,專門治療蜘蛛膜下出血與腦中風等緊急腦部疾病。

2000年起,在腦神經外科專門醫院北原國際醫院(東京八王子市)任職15年。該醫院的目標是建立與提供從急救到自家療養的一貫化醫療體系,菅原便根據當時的診療經驗,確立其「從人生目標出發的醫療」風格,展開連心靈與生活方式都一併支援的治療。

2015年6月開設菅原腦神經外科診所。為了讓任何人都能快樂地享受人生,每天都以達成人生目標的醫療為目的而進行診療。

主要著作包括《浪費錢的習慣可以戒掉》、《保持健康直到生命終點的5個習慣》等。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專職日文譯者。

本身也是位愛操煩,腦內時常上演很多小劇場的人。

譯有《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錢會自然流向你》《一天付36萬去幫他提公事包,為什麼大家搶著做?》《杜拉克過時了,然後呢?:貼近時代脈動的管理學》等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184
ISBN:9789861343266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印刷
看更多

目錄

【前言】愈成功的人,愈愛操煩

序章 擔心,是一種人生武器!

‧愛操煩是種「天賦」

‧人為什麼會感到不安?

‧愛操煩的人智商高、有創意

‧你是窮擔心,還是對事留心?

‧能夠做出成果的人之條件

‧勇於改變與裹足不前的決定性差異

‧未能採取行動的人之心聲

第1章 控制不安的訣竅

‧「模糊化」欲望

‧極端、常識、過度在意氣氛

‧「習慣化」將使思考停滯?

‧客觀看待自己,解除思考停滯狀態

‧取得後設認知的魔法咒語

‧「先入為主」是愛操煩的最大敵人

第2章 擺脫不安的訣竅

‧試著改變單一模式化的行動

‧不安的時候不要接觸資訊

‧暫時保留,不要立即回覆

‧正確評價自己的實力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封印「我是對的」與「但是」

‧試著停止「自己想辦法」

‧不要擅自想像對方的情緒

‧「姿勢」與「心理」密不可分

‧向尼采學習如何承認卑劣的自己

‧騰出傾聽心聲的時間

第3章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的訣竅

‧把風險視為帶來幸運的機會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的超準備術

‧如何改變「愛拖延」的自己

‧瞬間打開「動力」開關的方法

‧「質」與「量」出乎意料的關係

‧簡單轉換印象的方法

‧用「做得到」切換視角

‧簡單的通訊軟體活用術

‧當擺脫不了討厭的主管時

‧如果覺得「錯的不是自己」

‧意識到人生目標,就不會迷惘

第4章 提高行動力的訣竅

‧人生只有三萬天

‧提高行動力的目標設定訣竅

‧別拿自己的目標與他人比較

‧挑戰永遠不嫌晚

‧培養專屬自己的幸福

終章 成功的人,積極地負面思考

‧別掉進正向思考的陷阱

看更多

【前言】 愈成功的人,愈愛操煩

「正面積極的人才能獲得成功。」你是不是也這麼以為呢?

無論是取得出色的工作成果、實現兒時夢想,還是與異性建立穩定的關係……這些全部都只屬於積極樂觀、奮發進取的人。至於愛操煩又悲觀的自己,則與這些成就無緣。

你心裡是否也這麼想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是個天大的誤會。

其實愈成功的人愈「愛操煩」,他們總是隨時感到焦慮不安。

迄今為止,多數的成功經營者、運動選手、藝術家等名人,都愛操煩到幾乎病態的地步。

換言之,「愛操煩」也可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只不過愛操煩也不必然會帶來正面的結果。腦海中率先湧上的不安確實也會造成消極的停滯,讓人裹足不前,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所以本書希望提供一些技巧,讓愛操煩的負面特質帶來正面結果,說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帶來成功。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愛操煩,總是裹足不前」,我希望可以傳授你一些方法,幫助你發揮隱藏的天賦,讓你能夠立刻將想做的事情、該做的事情付諸實行,取得成果。

你不需要改變現在謹慎小心的個性,勉強自己正向思考。

因為愛操煩對於成功而言,反而是加分的特質。

我是一名腦神經外科醫師。我以「任何人都能享受人生,達成人生目標的醫療」為目的,進行每天的診療。我從與眾多患者的接觸中感受到,如果希望享受「自己有限的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盡早發揮自己具備的成功素質,努力讓自己可以早日展開想要的生活。

人生是有限的。幫助大家盡情享受只有一次的人生,就是身為醫師的我最大的歡喜。

看更多

試閱

愛操煩是種「天賦」

「她沒有回我的LINE,是不是討厭我?」

「我有事情想找前輩商量,但是他似乎很忙,這麼做可能會造成他的困擾。」

「既然坐上這個位子,就必須不靠任何人做出成果。」

「如果我這輩子就這樣孑然一身該怎麼辦……」

「我幾乎沒有存款,老了以後該怎麼辦?」

人只要活著,就無法擺脫這些煩惱吧?

人類是懂得思考的生物,所以會懷揣著許多的不安。正因為如此,才會擔心各式各樣的事情。我認為這是極為正常的現象。

尤其日本人更是愛操煩的民族。「察言觀色」的文化使日本人一直以來都在沉默當中過度追求協調性。深入解讀他人表情的習慣,已經滲入骨子裡。因為這個緣故,日本人對他人的一舉一動都相當敏感,總是擔心各種事情,譬如「我會不會造成這個人的不愉快?」「自己做的事情會不會失禮?」等。

從基因也能發現愛操煩的日本人為數眾多。「血清素」是大幅影響人類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只要這個物質不足就容易感到不安,而血清素則靠著「血清素運轉子」(serotonin transporter)這種蛋白質來調節。而多數日本人基因中的血清素運轉子屬於作用較弱的類型,因此對於不安具有感受較強烈的傾向。

長期持續的不景氣也使日本人的愛操煩變本加厲。「公司不需要無法立刻帶來利益的人」幾乎已經成為現在理所當然的風潮,許多人每天都活在「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捨棄」的恐懼當中。照這樣來看,多數人動不動就想法悲觀、容易被煩惱困住,或許也不足為奇。

然而,就如同我在「前言」也提過的,愛操煩其實是一種「天賦」。

我認識許多和你有著相同天賦的人。他們都是一般人口中的「成功人士」。舉例來說,英特爾的首任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就把「惟偏執狂(原文是paranoid,在醫學中是一種具有極度焦慮及恐懼特性的思考方式)得以倖存」當成他的座右銘。

日本最大系統整合顧問公司大塚商會的創辦人大塚實先生也說:「經營,需要近乎病態的擔心。」就連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先生也說過:「擔心,就是社長的工作。」

又或者我的一位朋友,在二○一六年十一月退休的前巨人隊棒球選手鈴木尚廣先生,他在長達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累計二二八次盜壘成功,在歷代二百盜以上的選手中,創下成功率第一的紀錄(八成二九)。而他也是一名非常愛操煩的人。

鈴木先生基本上都在比賽尾端的第八或第九局上場,在左右勝負的關鍵時刻代跑。他為了讓自己的代跑能夠為球隊建功,在比賽開始前七個小時就進入球場,進行伸展等暖身運動,調整身體狀況,為正式上場做足準備。鈴木先生肩負「利用機會有限的代跑取得勝利」的使命,所以每次都為了在正式站上球場的幾分鐘當中,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高,而花上多達七個小時的時間準備。

再把眼光轉向演藝圈,據說著名日本歌舞團體放浪兄弟的團長HIRO也是非常容易緊張焦慮的人。他將自己的人生哲學,寫成一本名為《膽小鬼》的著作,並在書中分析,多虧愛操煩的個性,自己才有今日的成就。他提到,「正因為愛操煩所以才認真努力、謹慎小心。這才是本來的我」,承認與粗曠外表完全相反的個性,才是自己成功的祕訣。

這些取得偉大成功,達成自己人生目標的人,無疑地全都「愛操煩」。

明天說不定達不到業績。說不定無法留下好成績。說不定無法上台。說不定會丟了工作。

愛操煩的他們,或許正因為懷著這些不安,才會小心謹慎地採取能夠帶來成功的行動,藉此往前邁進。

如果只顧著「謹慎小心」,可能會變得太過瞻前顧後而難以往前進;但若是只顧著「向前衝」,又很有可能因為準備不足而被捲入麻煩。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小心謹慎」與「往前邁進」的能力必須兩者兼具。

和成功人士一樣愛操煩的你,原本就具備成功需要的「小心謹慎的能力」與「往前邁進的能力」。只不過,愛操煩的人過度謹慎的傾向較明顯,因此即使具備「往前邁進的能力」,也總是跨不出那一步。愛操煩的人需要一點小訣竅,才能將「往前邁進的能力」發揮出來。本書接下來要傳授給大家的,就是這樣的訣竅。


愛操煩的人智商高、有創意

愛操煩的人之所以擁有高感度的不安感應器,或許可說是因為智商高的關係。


法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奧力維耶.雷沃爾(Olivier Revol)發現,智商高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易焦慮的比例較高。雷沃爾表示,智商高的孩子在嬰兒時期較早學會語言,成長之後就會開始對周遭的人、事、物、生活,以及自己本身提出許多問題。他們或許因為智商高,擁有出色的注意力與分析能力,所以能比其他孩子留意到更多的事情。他們不由得在意「這是什麼?」「這個如果就這樣擺著不管,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正因為擁有優秀的智力,所以才會產生疑問,感到不安。

觀察力敏銳是頭腦好的證據。所以愛操煩就相當於聰明。

接下來再為大家介紹一則與愛操煩的人有關的資料—愛操煩的人,很有可能是創意十足的天才。這則資料相當耐人尋味。

英國神經生物學家,同時也是人格障礙專家亞當.帕金斯(Adam Perkins)先生認為,不安與創造力密切相關。他表示:「人在思考負面事情的時候,掌管意識知覺的內側前額葉皮質將對威脅產生高度反應,容易使人陷入恐慌。杏仁體的基底外側核所處理的負面資訊,將多過於當時親身感受到的威脅。換句話說,精神官能症的傾向若極度升高,想像力會變得更豐富,對威脅的處理能力也將提升。」

這段話顯示:愛操煩的人對不安容易有強烈感受。正因為如此,他們具備豐富的想像力與處理能力,以便拂拭強烈的不安。

我們人類一直以來都因為不安才有辦法往前邁進。人類為了活下去而改善農耕技術與醫術,為了確保安心與安全而發展產業。不安當中,隱藏了創造力的泉源。反過來說,人類如果過得幸福,沒有不安的感受,想必就不會有創造,也不會有發展。既然如此,從微不足道的小事當中也會強烈感受到不安的人,或許就能因為愛操煩,而擁有創造出安心與富足的未來的莫大可能性。


你是窮擔心,還是對事留心?

有些人就是能夠未雨綢繆進行準備,往富足的未來跨出第一步。這樣的行為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或許就是留心吧。「留心」指的是連細節的部分也注意,並在事前採取對策,以免造成自己或他人的不快。

舉例來說,假設道路前方有一顆落下的石頭。而發現這點,並基於「石頭如果就這樣擺著不管,或許會造成事故。不過如果現在撿起來,就不會有人受傷,可以放下心來」的想法撿起石頭,就是未雨綢繆的「留心」。

至於「擔心」,則是在意事物日後的變化,內心因此煩惱。所以擔心只是在心裡煩惱不安,並沒有採取對策。如果以前面提到的路上石頭為例,光顧著煩惱「那顆石頭可能會讓自己或別人受傷」,並因此而焦慮不安,但卻沒有把石頭撿起來的意思,就是「擔心」。

「留心」與「擔心」。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針對不安採取行動。換句話說,就是有沒有為了消除不安而跨出適當的一步。


對於能夠「留心」的某A而言,發現石頭這個不安要素,相當於取得事先採取對策的機會,讓他掌握了一個消除不安,換取安心的契機。然而對於只懂得「擔心」的某B來說,察覺石頭這個不安要素,只代表發現煩惱的根源。其實某B只要跨出一步撿起石頭,就能消除不安,但他卻因為跨不出去,而一直被困在同樣的問題裡,導致不安永遠無法消除。他因為裹足不前,所以永遠都只能「擔心」。

愛操煩的人對風險相當敏銳,遠比樂觀的人更能即早發現路上的石頭。但即使都具備愛操煩的特質,也有在發現風險之後能夠「留心」而往前跨出一步的人,以及裹足不前永遠只懂得「擔心」的人。被稱為「成功者」的,當然就是前者。他們能夠盡早開始「留心」,為消除不安跨出適當的一步。再強調一次,明明發現石頭,卻裹足不前的人,將會因為被「擔心」困住所苦。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有些愛操煩的人,不擅長說「不」。他們或許是害怕造成對方困擾,遭對方討厭。但如果無法對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說「不」,就永遠無法過自己的人生,演變成對人生的浪費。

話說回來,無法主張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壓力。如果因為無法說「NO」而持續累積壓力,終將導致視野變得狹窄,陷入「做什麼都不會順利」這種先入為主的預期當中。

那麼,該如何說「不」才能避免造成對方的不愉快呢?這種時候,使用我訊息(I message)就能有不錯的效果。

所謂「我訊息」,是一種以「我」為主詞,表達自己心情的溝通術。「我訊息」的相反就是「你訊息」,換句話說就是以「對方」為主詞。

舉例來說,假設你下班回家累得要命,家人還對你說「快去煮飯啊」,讓你覺得很煩。這時候,如果使用以「對方」為主詞的你訊息溝通,說出口的話往往就成了「你自己不會煮啊。」用「你訊息」拒絕,很容易變成批評對方的想法,覺得被批評的對方也會忍不住火大。不過,如果使用以「我」為主詞的「我訊息」傳達自己的心情,就會是「我也很累,要不要出去吃?」我訊息沒有批判任何人的意思,所以就算說「不」,也不會掀起風波。

不少無法拒絕的人,覺得「如果不想掀起風波,只要自己去做就沒事了」。這個想法乍看之下責任感強,相當了不起,但其實會因為不想惹對方不悅而寵壞對方。

如果持續以「只要自己忍耐就沒事」的態度處理問題,手上就總是會有過多的工作,最後甚至可能因為壓力而身心失調。對方也可能吃定不會拒絕的你,接二連三地拋給你難題。如果對方是這樣的人,我們更應該為了奪回自己的人生而毅然決然地說「不」。

或許也有人討厭說「不」,因為覺得拒絕像是在逃避。在此先換個話題,大家記得二○一六年爆紅的日劇「月薪嬌妻」嗎?

「月薪嬌妻」在日本的劇名是「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這個劇名源自匈牙利諺語「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如果照字面翻譯,意思是「現在雖然先逃跑,但下次會選好戰場進行準備」。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從不利的戰場上逃跑的戰術。逃避看在他人眼中或許「可恥」,但對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而言卻有很大用處。為了過自己的人生,避免自己後悔,即使遭他人嘲笑,也必須以毅然決然的態度,拒絕不想做、或是做不到的事情。

將不安化為行動力的超準備術

本書主題是「愛操煩」,而我們醫師也是愛操煩的族群。我們的工作就是找出各種風險、提出假設、施以治療,所以我們經常會擔心「這個症狀的背後,是不是藏著這樣的疾病?」「繼續這個療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若說醫師是愛操煩的專家也不為過。我們為了達成拯救病患的目標,除了找出各種風險的能力與提出假設的能力之外,也需要徹底的準備以排除風險。尤其外科醫師準備得更仔細,因為如果準備不夠確實,將因為太過危險而無法動手術。如此說來,因為害怕自己說不定會失誤而跨不出去的人,或許可說是準備不足吧?

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聽過一種名為「跡近錯失」(near miss)的管理術,這是一種希望藉由收集「虛驚一場」的經驗,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管理方法。

美國安全技術人員哈伯.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曾經發表過名為「海因法則」(Heinrich's law)的勞動災害相關法則(經驗法則),根據這項法則統計,一件重大災害的背後,有二十九件輕微災害,以及三百件未造成災害的跡近錯失。

這表示重大災害並非偶然發生的事故,而是由背後累積的未達重大災害的意外所造成。既然如此,只要收集跡近錯失的經驗並進行分析,就能提高預防重大災害的可能性。

醫療機構也引進了這樣的概念。我工作了近十六年的北原國際醫院,有可匿名投稿自己犯下跡近錯失經驗的機制。醫院會將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全體職員,以求防範重大事故於未然。雖然形式多少有些差異,但幾乎所有醫療機構以及多數必須確保安全的企業,都採用了類似的報告制度。確實收集跡近錯失的經驗,就能提升面對風險時的準備力。

跡近錯失概念或許也能應用在人際關係上。舉例來說,伴侶突然對你提分手的背景,必定是許多不滿的累積,儘管這些不滿或許都微不足道。這麼一想,我們平常就能透過收集、分析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跡近錯失,防範各種事故於未然。尤其愛操煩的人,特別具有容易發現跡近錯失的天賦。

如果將平常感受到的不安條列出來,或許就能在累積一定程度的資訊之後,發現每次讓自己感到不安的狀況或對象都很類似,如此一來,就能留心特定的狀況或對象。將不安轉變為準備力,是愛操煩的人的專屬特權,應該沒有道理不運用。

附帶一提,製作跡近錯失的列表時,請特別花心思重點收集下列五項資訊:

①跡近錯失的類別(工作、人際關係等)
②跡近錯失發生的地方(辦公室、家裡、外出的地方等)
③跡近錯失的對象(個人的姓名、職務名稱等)
④跡近錯失發生時的狀況(發現數字上的錯誤、因為多嘴而差點洩漏資訊、說某件事的時候對方的臉色明顯改變等)
⑤跡近錯失的原因(說明不足、調查不足等)

只顧著收集負面資訊,也可能導致情緒消沉,但這份列表將是取得準備力的寶貴資訊來源。請將這份列表當成防止自己惹上麻煩的工具,仔細保管吧!


不安的印象可以改變

「你內心懷抱的不安,是什麼樣的顏色,有著什麼樣的形狀呢?」

多數造訪診所的患者聽到這個問題,都會回答「黑色」「灰色」「陰沉」「冰冷」「沉重」「表面凹凸不平,質感粗糙」等。黑暗、冰冷、令人喘不過氣。這想必是大家對於不安的普遍印象。

即使降低實現目標的門檻,對於不安的陰沉印象,依然妨礙你著手行動。所以這時不妨毅然決然地翻轉自己所擔心的事情的印象吧!請試著賦予擔心的事情新的形象,想像這件事輕飄飄、軟綿綿,有著繽紛色彩。

舉例來說,假設眼前有一件麻煩的工作不得不解決。這樣的工作過去在你心中,是不是都看起來陰暗、冰冷又沉重呢?

現在請你想像這件工作色彩繽紛,有著明亮的粉彩黃色、綠色或粉紅色。接著再試著為這件工作加上鬆軟、溫柔的印象。

光是這麼做就能不知不覺改善心情,至少應該可以消除「不想靠近」的感覺吧?不僅如此,這件工作是否也變得有點輕飄飄的,讓人忍不住想要摸摸看呢?

你或許會覺得這種方法根本就是在騙小孩,但不安原本就是這片「先入為主的濾鏡」讓我們看見的事物。如果想要朝著目標持續邁進,無論如何都必須換一片明亮的濾鏡,自己找出希望。

因為如果沒有希望,人就無法再往前跨出一步。而且希望不是別人帶來的事物,而是自己勾起的感受。只有能夠持續看見希望的人,才到得了理想的地方。


別掉進正向思考的陷阱

察覺風險,感知不安。這是我們為了生活、為了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秉性。我們醫師因為背負著負責患者的生命與生活的責任,所以每位醫師基本上都具備愛操煩的特質。

「手術或許不會順利。」「藥物可能會出現副作用。」「說不定還有更理想的治療方法。」

我們會假設所有想像得到的風險,找出對患者而言最佳的處置。但在真正跨到治療的那一步時,其實還是會非常害怕。

但因為我們擁有「想救助患者」這個賭上醫療生涯也要實現的目標,所以即使害怕,依然能夠邁出步伐。我們身為醫師如果不跨出這一步,就無法開始對患者的治療。因此就算恐懼,也會謹慎小心地向前邁出第一步。

理想的未來就像迎面而來的風,綻放的光芒愈閃耀,對持續前進的人而言就愈刺眼。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必須相信自己的未來,睜開雙眼繼續往前邁進。為此,我們不能被只是聽起來順耳的正面言語所迷惑,譬如:

「別擔心。」「沒問題。」「你沒有錯。」

成功需要的,不是無視問題、埋頭猛衝的正向思考,而是積極地負面思考。換句話說就是保持愛操煩的特質,懷著勇氣往前跨出第一步。

具備愛操煩特質的人,在掌握必須改善的問題方面擁有出色能力,所以只要鼓起小小的勇氣跨出第一步,必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只要心裡決定的那個目標不迷失,就必定能夠實現。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衷心期待你能夠邁向自己理想中的人生。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