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14

戀人的心-一個心理學家眼中的愛

A Psychologist Looks at Love
譯者 孟祥森
出版日 2002-07-30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佛洛伊德的嫡傳弟子、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以詩人的感性與心理學家的角度談愛情!
媲美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的愛情寶典!「女人的冷若冰霜、安然自在,對男人是一種挑戰……。」重新了解戀人心理,讓戀人不再迷失、重新認識自己的重要指南書!

作者介紹
狄奧多‧芮克(Theodor Reik,1888-1969)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生於1888年,卒於1969年。1912年於美國維也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他是佛洛伊德早期最傑出的弟子之一,他們之間的合作關係從1910年持續到1938年。芮克在歐洲許多心理分析機構主持多項研究,進行多場演講,直到1938年才回到美國。
著有《追隨佛洛伊德三十年》(From Thirty Years with Freud)、《愛與慾》(Of Love and Lust)、《神話與罪》(Myth and Guilt)、《強迫懺悔》(The Compulsion to Confess)、《誘惑》(The Temptation)等好書。
芮克是位多產作家,也是最具人文素養與詩人氣質的心理學家,作品見解獨到,引人深思。他的另一著作《兩性的情感差異》(The Emot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Sexes)(書名暫定)即將由本社出版。
 
譯者簡介 / 孟祥森
著名翻譯家與作家。1937年生於河北省,11歲來台。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世界新專、花蓮師專。
著有《人間素美》、《給你一朵禪的花》、《給你一枚禪的果》、《愛生哲學》、《念流》等書。譯有《與神對話I、II》(方智出版社出版)、《異鄉人》、《蘇菲之路》、《愛的藝術》、《動物解放》等涵蓋文學、哲學、心理、社會學與生態環保個領域的著作,約六十餘本。
他熱愛生命,真愛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並投注許多心力於自然生態保護上。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14
ISBN:957607813X
頁數:280,isbn:957607813X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愛情有什麼道理? 台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黃宗慧

愛情有什麼道理?
通常當我們剛「掉進愛情裡」(fall in love)的時候,自然沒有時間理會愛情的道理。張愛玲《傾城之戀》結局裡的范柳原和白流蘇,歷經香港陷落的災難而決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時,有著這麼一段有意思的對白:「柳原又道:『鬼使神差地,我們倒真的戀愛起來了!』流蘇道:『你早就說過你愛我。』柳原笑道:『那不算。我們那時候太忙著談戀愛了,哪裡還有工夫戀愛?』」如果忙著談戀愛的時候連戀愛的工夫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有工夫去管愛情的道理呢?戀人們甚至深信愛情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愛情越沒有道理就越像我們想像中的愛情:飄忽、迷人,剪不斷,理還亂。而當我們剛從愛情裡「掉出來」的時候呢?我們或許更拒絕相信愛情有任何道理了:愛情必定是荒謬不堪的,所以我們才會倏忽失去它!而結果,就如本書作者狄奧多‧芮克所言:「這個被人談得最多、寫得最多的題材仍舊神祕莫測。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每個時辰,都有人在體驗這種感情,可是卻仍舊說不明白它是什麼。」
我們竟然一直在經驗著我們所不了解的愛情?愛情真的不需要被理解嗎?也不盡然。有些時候我們拚命想弄清楚愛情的道理;當激情褪去,愛情的性質改變時,我們想知道這還算不算是愛情;從失去愛情的激動中逐漸平復之後,我們想從愛情的道理中尋找出讓「下一個戀人會更好」的方法;被拒於愛情的門外時,我們當然也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始終錯過。然而也在這些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愛情所知竟如此有限!
那麼關於愛情的「道理」,心理學家們應該說得很多了吧?但當我們想求助於心理學家對愛的解釋時,又將發現「關於性,心理學家的文獻已經汗牛充棟,但關於愛,大家似有不予聞問的默契……關於愛之誕生與性質……心理學家自己仍舊留在黑暗之地」。的確,例如佛洛伊德發現了小孩子之所以好奇探問「嬰兒是從哪兒來的?」,往往是因為第二個嬰兒進入他的生活來分享父母的愛,他因此想知道這個「闖入」的嬰兒(intruding baby)是打哪來的,彷彿以為藉著探問與理解就可以防範這種可怕的事情再次發生(* On the Sexual Theories of Children*, Freud, 1908),這樣的觀察雖然點出了愛的索求(demand for love)如何打從人之初就影響著我們,但對於愛的本質,佛氏終其一生卻如作者芮克所言,以「我們的知識仍不足以談論此事」為由,不曾明白談論愛與慾力(libido)與父母子女之愛、朋友之愛有何分別。
不同於將愛放逐在科學知識場域外的心理學家們,芮克則相信,「即使我們認為愛是一種幻象,我們也有任務去清查這幻象」,而他也的確成功的以嚴謹的理論、生動的例證,帶領了讀者隨他一同進入這塊「黑暗之地」,一探愛情有什麼道理。
然而心理學家眼中的愛,在嚴肅理論的堆砌下應該不免沉悶吧?其實本書的難得之處,就在於雖然是以心理學的角度去切入對愛情的探問,卻能透過文學及哲學作品的佐證,幫助讀者輕鬆的透過心理學家之眼了解愛情。
愛情起源於「在愛情發生之前對自己的不滿狀態,由此而產生的內在緊張,以及想要移除或減輕的企圖」、「愛情的先決條件,除了對自己不滿以外,還有對未來的愛情對象的潛藏妒意。說得更清楚一些,對對象的愛慕,初始之際包含想要成為此一對象或擁有此一對象的願望」、「愛情的先驅可能是無意識的恨與敵意」……,這些看似艱澀抽象的立論,由於芮克擅用文學的例證或生活中的小故事加以詮釋,總能讓讀者有豁然開朗之感。相信「詩人的一些吉光片羽有時在傾刻間更能照見人心暗處」的芮克,於是以莎士比亞《奧賽羅》的情節及歌德《威廉‧邁斯特》中的名句「對抗他人的優點,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愛他」,來說明無意識中的嫉妒與愛情的關係;而元朝畫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昇用以打消丈夫納妾心意的《我儂詞》││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則適切的被芮克用以彰顯所謂情意的融合有何奧祕之處:「你」、「我」的融合看似是情意溫柔繾綣的捨卻了自己,卻也是最溫和的去擁有他人的方式,「以這種迂迴方式,當事者完成了他想擁有別人或成為別人的願望」。
愛情的質素是如此複雜,要將愛情理論化並非易事,因此芮克在探索愛的源起與性質之際,勢必也要處理愛情與性慾、友情、憐憫到底如何(不)相干的問題。反對把愛與性混為一談、批評佛洛伊德不應用慾力涵括情愛與吸引力時,芮克用「威士忌常和蘇打混飲,但這並不能將威士忌變為蘇打,也不能使蘇打變為威士忌」為例,來說明愛與性就算可以用許多種不同的比例混融,但再怎麼混合也不會變成同一本質的東西。
在提出「愛即意味著確定只選擇一個對象││至少於某一段時期之內是如此……如果你懷疑發生在你身上的究竟是不是奇蹟,則它一定不是」這樣的論點時,芮克也並非流於道德教條的宣誓,他選擇用一則關於莫札特的小故事來說明自疑與自信的不同:一個男孩在莫札特面前演奏,之後問莫札特是否會勸他變成神童。莫札特說:「不會,一點也不。」吃驚的男孩不解:「可是你自己不也曾經是神童嗎?」莫札特答道:「可是我並沒有問別人。」證諸許多在愛情中三心兩意、想靠反覆詢問來確認自己的愛情而終告失敗的例子,我們不得不承認芮克的確擅用有趣的比喻來說明自己的立論。
「這不是一本有學問的人寫的書,而是真相之尋求者所寫的書」。全書開始之際,芮克以謙遜的態度展開他關於愛情的種種詰問;「對於愛,我們不能做論斷。我們能表示的頂多是意見」,在條理分明、趣味橫生的闡述了何為他眼中的愛之後,芮克又以一貫的謙遜結束本書的探問之旅。雖然芮克並沒能窮盡對愛情的解釋(試問誰又能呢?),但這既無損愛情的迷人,也無損本書的價值;因為即使愛情一如「影子的影子」,讀罷本書,我們仍會發現這自我幻象所投射出的影子,將如何在時序的變遷之中展現它真實的印記;而「愛情有什麼道理?」這個問題雖然依舊是「大哉問」,但本書已證明了它絕非「不可說」。

※ 黃宗慧,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現為《中外文學》總編輯。曾於《英美文學評論》、《中外文學》、《文史哲學報》等學術期刊、「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四性研討會」、「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會議,發表喬伊斯研究、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研究領域之相關著作,書評、文化觀察及動物保護議題之評論文字散見各報章雜誌。


看更多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