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0100145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作者 劉憶如
出版日 2007-01-31
定價 $230
優惠價 79折 $182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繼《女人就是要有錢》後,劉憶如的5個提錢致富密碼,讓你提前搭上小富婆的直達電梯。
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
每個女人身上都暗藏「財富基因」,
懂得訣竅,就能早一步解開基因密碼。

謝震武、彭培業  專業推薦


誰不想當小富婆呢?同樣都是女人,有些女人不到30歲就賺進人生第一桶金,有些女人卻在算信用卡的循環利息。平民理財教主劉憶如告訴你:「懂得『提錢』投資理財,才有機會『提前』當個快樂小富婆。」
「5個提錢密碼」讓你掌握致富財源,進而運用理財3階段計畫,抓住投資訣竅,累積財富籌碼。從3,000元打造幸福多金女、月入數十萬的收租婆,到花錢也能賺錢的脫貧術,劉憶如為女性量身打造完美黃金小富婆計畫。
不必出身世家,不求嫁入豪門,你可以靠自己打造多金人生。心動了嗎?不如趕緊翻開本書吧!

理財3部曲,小富婆的直達電梯

階段1單身粉領族
1、每筆收入至少存下三分之一。
2、投資報酬率較高的金融商品,以累積人生第一個100萬為理財目標。 
3、再忙,也要投資自己。

階段2 甜蜜夾薪族
1、做好家庭理財,讓每分錢發揮到極大效用。 
2、理財計畫要周全,提早準備子女的教育基金。
3、做好資產配置,開始著手自己退休規畫。

階段3  快樂銀髮族
1、愈早開始存退休金,退休生活愈無虞。 
2、退休前應檢視醫療保障是否足夠 
3、資產較多的人,應該進行遺產稅節稅規畫。 





作者介紹
劉憶如


    台灣知名的「生活理財」作家,有「平民理財教主」之稱,美國紐約理工學院MBA,在美國曾在紐約華爾街擔任中天頻道駐紐約財經記者,負責華爾街財經新聞播報,採訪過中美無數名人企業家。
    現為東森台北TV台「理財No.1」節目主持人,節目專門邀請各行各業創業成功之大老闆到節目分享獨門的賺錢經驗,同時並於台視家庭台主持「富媽媽,錢爸爸」之保險節目。而劉憶如除了常年在各報章雜誌執筆「理財專欄」之外,並常接獲電視與廣播節目訪問邀約,電視台節目包括三立「黃金七秒半」,年代「女人我最大」,中天「今晚哪裡有問題」,超視「新聞哇哇哇」,民視「消費高手」,東森「生活大贏家」等節目,更應邀至各大小企業團體成為熱門講師及主持人,邀請團體包括新竹科學園區友達光電,義隆電子,社教館,南山人壽,各縣市文化局,扶輪社,敦化國中等學校團體。
   「現場主持工作」包括SKII新品上市,「信義房屋」企業新形象開幕活動主持,國寶人壽」「懶人保單」記者會主持,「土地銀行」晶片卡及「歐得家具」企業總部開幕酒會主持工作。
    特別來賓部份出席VOGUE雜誌wedding workshop時尚預演及東森購物台HSBC Direct特別來賓,法商佳迪福人壽評審,並拍攝DHC面膜CF廣告等。
著作有:
《女人就是要有錢──擁抱金磚的五個方法》(最新著作)
《月薪三萬,年入百萬》(最新著作)
《成功致富的第一堂課》(榮獲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書)
《孩子,我要你比我更有錢途》
《黑髮退休賺錢祕方》
《低利率時代的高獲利智慧》
《我很有錢,你可以學》
《預約富有的愛情──戀愛理財術》
《富爸爸華人版──錢滾滾來》等暢銷書,現在更致力於「理財教育」的札根工作。
現任:東森台北TV台「理財No.1」節目主持人
      台視家庭台「富媽媽,錢爸爸」數位電視節目主持人
  台新銀行Rose雜誌、直銷人雜誌專欄作家 
歷任:錢雜誌「名人理財」專欄作家
      非凡財經台「生活網站」節目主持人
      中天頻道駐「紐約」財經特派記者
演講及活動廣告邀約:李先生 0920-323-767  email:inuliu@yahoo.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0100145
ISBN:9861750509
頁數:192,中西翻:1,開本:2,裝訂:1,isbn:9861750509
看更多

試閱

1聰明買保單,讓保單成為你的

「富貴長期飯票」


很多女生汲汲營營半輩子,都希望能找到一個好老公,擁有一張可靠的長期飯票。但是,結婚是種賭注,只不過男人是用「自由」來賭,女人卻用「幸福」來下注。可是,支票會跳票,「長期飯票」也難保永遠有效。憑靠老公來養老,還不如靠自己買保單,讓保單成為自己的「富貴長期飯票」。

 近年來,以壽險公司的數據顯示,女性保戶與男性保戶的投保比率為6:4,創下歷來女、男投保差距最高的紀錄,顯見有愈來愈多的女性朋友,知道幸福也可以靠自己「DIY」來打造。

 但是,女性買保險,可不能像買衣服一樣,衣櫃裡永遠少一件理想的衣服;或是想到就買,完全缺乏通盤的考量,更不能只是因為朋友的介紹,就買了一些人情保單。保險發展事業中心就曾委託世新大學做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國人的保險IQ居然只有62分,不及格的人數就高達3成,原因就是很多人對保單的了解並不夠。

保險商品一籮筐,該如何選?

 根據統計,女性購買傳統型和投資型保單,以20~29歲為主,主要是因為單身的經濟負擔低,投保意願高;第二大族群則跳了10歲,來到40~49歲的族群,這時候因為經濟負擔已經減輕,也開始著手規畫退休生活;反而夾在中間30~39歲的女性,因為經濟壓力相對較大,買保險反而比較不積極。

 但是,保障到底應該買多少呢?你自己應該要有較清楚的觀念。比如,對單身的女性朋友來說,因為未婚,一人飽全家飽,因此醫療保障相對重要,應該優先考量;但是,對已婚婦女而言,真正的保險並不是替自己買保險,而是應該要買主要收入來源,比如是先生的人壽保險,而使自己成為「受益人」,因為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還要長,這樣的保障,才能讓自己後顧無憂。

 一般針對退休的保險商品,主要可以分為3大類:「年金型」「投資型」與「分紅保單」。如果你可以承受較多風險,同時還沒買足保障的話,可以購買投資型保單。因為投資型保單,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買到相同的保障,又可兼顧投資。不過,投資型保單因為連結到基金,所以,也會有虧損的風險。

 因此,如果你要以投資型保單做為長期退休計畫考量的話,就必須先考量自己的風險承擔度。最近,許多保險業者推出許多「保險」與「投資」結合的新興產品,都可以參考看看。如:有業者推出所謂「動態保本機制」,以確保投資標的淨值,永遠不會低於過去最高淨值的80%,持續向上鎖利;有業者結合投顧業者,直接幫客戶做風險承擔度的衡量規畫;還有保險公司推出所謂的「外幣保單」,可以直接用外幣來支付保費,不需要再經過換匯額度的限制。

「保險」與「投資」,雙管效應之下的成果不僅驚人,更可以保障你的退休生活。簡單舉個例子:以94年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3,562元來計算,假設退休後可以生存20年,那麼,在台北市生活至少要準備325萬元,若再加上2%的通貨膨脹率,加起來就將近要500萬元,這還不包括醫療或旅遊方面的費用。因此,一個30歲男性,每個月如果花1.5萬元,購買20年期的變額萬能壽險的話,投資期間除了擁有400萬元的壽險保障外,在投資報酬率平均4%的狀況下,可以累積約521萬元的資產。

如果你一點風險都不想承擔的話,可以考慮年金型的保險商品,特別是「利變型年金」。所謂的「利變型年金」,就是每年存入一筆錢,等到退休時間一到,就可以領回比銀行定存利率稍微高一點的本金加利息。這個商品的優點是,有保值、抗通膨,沒有虧損的危機,但缺點就是,目前的固定利率並不高。

另一個選擇,就是「分紅保單」。簡單來說,分紅保單就是買保險兼投資某家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它有最低保證的保障、自由選擇不同的紅利給付方式,與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等優點,但缺點是,保費可能稍微高一點。

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的「風險屬性」,來搭配適合的保險商品,只要你願意多付出時間,就能用最少錢為自己帶來最大的保障。

晚10年,多付3倍代價

也因此,每個人應該要有4個帳戶,分別「養自己」「養小孩」「養父母」,及「年老後的自己」。所以,每個月提撥做為退休規畫的錢,不能低於養自己的比例。每個月至少提撥薪水的三分之一到自己的退休帳戶,而且要愈早愈好。比如,如果距離退休30年前開始存錢,投資報酬率是12%,每個月只要存下2,833元就可以達成千萬退休的夢想;但如果晚了10年開始存,金額就提高到每個月得省下10,008元,才能在退休前存到1,000萬。數字真的很驚人!原來晚了10年,每個月就要多存3倍之多。

與其靠老公,不如靠自己DIY「富貴長期飯票」。聰明買保單,好好地把保單當成你的「寶貝兒子」,相信這個兒子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2

購買足額醫療險,

你自己就是「幸福達人」


你知道每個人一輩子花在醫療上的費用是多少嗎?

香港知名藝人沈殿霞,胰臟有腫瘤入院幾十天,光是通膽管、切除肝臟及割膽手術已花去30多萬港幣,加上住20多天的ICU約需25萬港幣。之後轉到個人病房一個月,每天房費3,900港幣,如果再加上其他瑣碎費用,入院近兩個月,醫藥費就花去近400萬港幣,數字相當可觀。

知名舞蹈家羅曼菲之前因癌症過世。她生前曾經使用過的抗癌新藥「得舒緩」價格相當昂貴,光是一顆口服劑就要2千多元,並且健保不給付。如此1個月下來,少說得要花上5~7萬元。而最近才正式納入健保不久的注射抗肺癌藥劑「愛寧達」,小小1罐更是要價35,000元。

另外,南投有則「一碗陽春麵」的故事。有個一家7口的貧困家庭,家裡共有5個未成年的小孩,且很不幸地,媽媽罹患癌症住院。當媽媽在醫院裡檢查時,病房裡只剩3兄妹,社工見到3個孩子飢腸轆轆,就帶他們去吃麵,原以為他們會點3碗牛肉麵,沒想到孩子說:「我們3個吃一碗陽春麵就好。」後來,孩子捨不得把麵吃完,而是把捨不得吃完的陽春麵,帶到醫院給躺在病床的媽媽吃。這則新聞報導,真是讓人心酸。

而根據雜誌社依衛生署的醫療費用統計資料估算,台灣女性一生的醫療費用約2,342,000元。但據壽險公會統計,2004年因癌症身故給付的保險金,平均卻只有60萬元。人生的意外真的很難預測,就像台中市長夫人邵曉鈴女士一樣,誰也無法預料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我永遠記得一個故事:一位女性朋友結婚後,原本小倆口感情非常好,但1年後先生發現女方得了癌症,而且做了化療之後,這位女性朋友不僅頭髮掉光,面貌也沒有以前漂亮,先生開始嫌棄她,婆婆也開始對她另眼相待。後來,先生要她搬到外面租間像雞籠似的小房間以免惹人嫌惡,但悲慘的是,先生不但不聞不問,連醫藥費與房租也都一拖再拖,女方家人氣不過,直接找男方家人理論。只見男方還振振有辭,並且急於強辯沒有「惡意遺棄」之實。

這時,如果這位女性朋友有購買完備的醫療險的話,至少,醫療費用可以完全由自己負擔,起碼在經濟上,可以讓自己過得更有尊嚴,也不用看夫家的臉色!

先買「保障」,其次才是「儲蓄」與「投資」

大家都知道,「醫療費用」愈來愈高是一個趨勢,也因此,我認為現代女性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買齊足夠的保障,以確保無後顧之憂。然而,很多女性朋友明明基本保額不足,卻一直忙著購買「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萬一身體出了差錯,整個人生的財務計畫,就很容易受到影響。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醫療成本」也大大提高。以健保來說,由於財務吃緊,除了調高健保費率外,健保局也開始逐步取消給付項目種類,如今保險公司幾乎只剩「非終身型醫療險」和「帳戶型醫療險」。如果不把握這段還能賺錢的年輕歲月,趕緊盡量把保障買齊,難道未來還要等家人來救濟嗎?

說真的,不管女人如何保養,過了35歲以後,卵巢功能會慢慢退化,進而造成排卵不易、經期不規則,甚至皮膚乾澀粗糙。而且40歲也同時漸入癌症年齡,像子宮頸癌、乳癌都好發於這個年齡。

總之,買保險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其次才是「儲蓄」或「投資」。在保費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當然先買「保費較低,且保障較高」的險種,例如:無還本的終身壽險、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然而在預算充足的狀況下,就應該逐漸補足終身醫療、重大疾病、癌症險與長期看護險的保障。

終身醫療險

在「帳戶型」醫療險商品當家之前,「無給付上限」的「終身醫療險」轟動一時,市場熱烈搶購。原因是,終身醫療險是保障終身的產品,不管活到幾歲,保障就跟到幾歲。相較之下,一般住院醫療險都只保障到75歲,即使年紀過了76歲想投保,保險公司也不會接受。後來監理機關擔心,醫療費用會因此愈來愈高,畢竟「無給付上限」的醫療險商品,可能日後會造成保險公司無法掌控的財務負擔,也因此,「帳戶型」保單才問世。未來,無給付上限保單將會漸漸停售。雖然如此,購買時,建議你,可以以無給付上限的終身醫療險保單為優先考量。

醫療險除了在「給付總額」有別外,在「給付方式」,還可細分「日額給付型」與「實支實付型」兩大類。「日額給付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住院期間收入中斷的損失,或將給付的金額做為購買營養品的費用;「實支實付型」的目的,在於彌補全民健保所不給付的醫療費用,更可用來支付健保中,需自行負擔及其他不給付的費用,如膳食費、特別護士以外的護理費、指定醫師費、來往醫院的救護車費,與加護病房或燒燙傷中心的病房費用等。

重大疾病險

國人十大死因中,多數都是屬於重大疾病。因此,女性朋友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還可以購買「重大疾病險」保障,否則,就只有單純的住院醫療保障而已。

目前被列入重大疾病險,大多都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慢性腎衰竭、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癱瘓、重大器官移植等7項,有些保單還包含主動脈手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嚴重頭部外傷,重度燒燙傷,良性腦部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猛爆性肝炎及肝硬化,另外,還有一些特定傷病,當投保人罹患這些重大疾病,就可以先提領部分理賠金做為醫療用。

癌症險

選擇市面琳瑯滿目的癌症險保單,主要應先考量兩點:每張防癌險保單提供的給付內容是否充足?和理賠上是否有限制?(例如,癌症險就有3種主要治療方法:「手術」「放射線」「化學治療」,理賠給付上是否一應俱全,都要詳加了解)。

購買癌症險當然是愈早買愈划算。剛開始可以先買基本1個單位,等到收入更豐厚時,再慢慢補足。  

長期看護險

台灣保險業競爭激烈,不僅有獨步全球的無理賠上限醫療險,連長期看護險也與國外大大不同──就是承保前「不問家族病史」。這點,在國外根本不可能發生。不過在目前,一般會買長期看護險的人,大多是周邊有重病的親友,特別是有中風、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或是有感於自己發生機率可能偏高的人,才會去投保。還有另一個比較少人投保這個險種的原因是,保費較為昂貴。

目前,長期看護險可分為無上限理賠型(非帳戶型)、半帳戶型、帳戶型、定期型等四種類型,無上限理賠型保費雖高,不過保障時間可以到96歲,而且,當年度可領到一筆祝壽金。如果在此之前身故,也有身故保險金。 

女人需要自己更悉心地照顧自己,因此,擁有足額的醫療險保單,你也將會是一位幸福達人。


3

精算報酬率,

聰明房東換你做


每次上節目,或是接受記者採訪,我總是發現想當「包租公」「包租婆」的人愈來愈多了。我想,這該不會是受到香港影星周星馳電影「功夫」的影響吧?因為在影片中的大聲婆,可是名副其實的收租婆,所以她每天可以穿著件寬鬆的睡袍,跟老公跳跳交際舞,不用跟老公伸手要錢,甚至隨時有權利可以趕走自己不喜歡的房客(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則會有合約約束)。

但事實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的定存利率太低,游資浮泛,退休金又得靠自己籌措,油價又不斷上揚,如何「保值」就已經成為最吸引人的訴求, 2008年兩岸擴大交流也成為有利的誘因,於是,有些人就動腦動到「房事」上。

趁著房貸利率處在低檔,買間房子每個月收收租,起碼每個月還有現金收入,這情況正是所謂的「親兒子靠不住,股兒子不穩定,似乎只有啞巴兒子(房子)最可靠」。不過,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出租房子的背後「主謀」,都是女性朋友。這是因為,現代女性經濟獨立,購屋行為也愈來愈有「主導權」,因此放眼望去,市面上的推案廣告,常以小坪數住宅緊緊抓住粉領族,就連換屋產品,也不忘巴結女性朋友,一些都會區內交通較便捷,且著重安全性的飯店式套房住宅,最受年輕單身都會女性青睞。

不過,想當一個「包賺」的收租婆,可不是簡單的事,算盤可要打得精,因為只要一個數字不對,馬上就會影響到「投資報酬率」。所以,一定要掌握以下3招「鐵板投資神算」,才能讓自己每個月翹腳收租金。


「購屋成本」要算得準

房地產界人士指出,都會型的白領單身女性上班族,最偏好選購10~20坪的小套房,而平均年紀則以30歲出頭最常見。這情況也不難想像,因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夠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該有多好!就算已經結了婚,如果有間房子,偶爾來這裡,讓自己心靈呼吸一下,該是多棒的一件事!縱使不自住,只要地點選得好,馬上出租坐收租金,光想起來,都會讓自己笑開懷呢!

我曾經在「黃金七秒半」節目中,遇到一位在雜誌社工作的小姐。她買了一間小套房,雖然每月薪水才35,000元,但她卻用4年的時間,還清所有房貸。如此神奇購屋術,是怎麼辦到的呢?原來,她一領到薪水後,就先用「雙週繳」方式,起碼將25,000元的薪水拿來繳房貸,讓自己只剩10,000元當生活費。每天規定自己只能花100元,所以每次同事邀她外出吃飯時就說:「我不餓。」加上中午是吃公司的便當,4個月才買一次衣服……4年下來,就將房貸給繳清了。

 聽完這則故事,你心動了嗎?當然,你的第1棟房子可以向她學習「拚命三郎」的精神,不過千萬不要一輩子都那麼辛苦,因為這也會失去在人生中投資自己的機會。

基本上,房價通常分成2個部分:「自備款」與「購屋貸款」。

「自備款」主要是購買人原有的資金,包括存款、股票、基金等。預售屋的自備款成數較低,約為房價的2成。新成屋或中古屋的自備款成數較高,一般為房價的3~4成。

「購屋貸款」則是向銀行舉債的部分,建議每個月房貸支出最高以不超過家庭總薪資收入的4成為佳,才不會造成生活上過重的負擔。貸款買房子,以新成屋來說,通常可貸到總價的7~8成,如果再搭配信用貸款,則可貸到8.5成左右。而以中古屋來說,則需依房屋狀況與個人信用條件而定,通常一般成數較新屋低。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貸款部分,因為沒有抵押品,利率一定會比房貸利率高。因此,在買房子之前,一定要謹慎衡量未來的還款能力,以免信用受損,甚至造成心理極大的壓力。另外,買房子除了考慮「房價成本」外,還要考量到「時間成本」及「通勤成本」,這樣,才能將你的報酬率算得更精準。


「租金報酬」要算得精

 不要以為當包租婆就能穩賺不賠喔!

 像我就認識一些包租公和包租婆,就是因為貸款成本沒算清楚,表面看來是風光不已,其實,每個月收到的租金,如果攤到房屋貸款或其他費用上之後,幾乎所剩無幾,甚至還要從荷包裡拿錢出來倒貼,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奴」。

 一般說來,租金報酬率的公式如下:

 租金報酬率 =〔(每月租金收入× 12個月)/房屋總價(含裝潢與設備)〕×100%

 也就是說,假設投資價值300萬元的3房商品,每月租金為15,000元。以房貸利率3%、貸款7成來計算,1年利息負擔大約是63,000元(〔300萬元×0.7〕×0.03=63,000元;不含本金),但是如果利率持續上升,甚至於升到6%,利息支出將會高達126,000元,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附加費用,如房屋稅、地價稅、維修費、代尋房客的仲介費,甚至空置成本,那麼,這個房東可能就不賺還倒賠喔!


「裝潢成本」要算得省

「你知道換一個馬桶要多少錢嗎?」

「你知道裝一個鋁窗要找誰嗎?」

「你知道電視不能看了,到底問題是在電視上,還是在第四台的問題?」        

「你知道為什麼熱水器出來的水就是不熱呢?」

「你知道窗型冷氣要改分離式冷氣,管線要怎麼走才最精省漂亮嗎?」

如果你想當包租婆,這些問題你可一點也不能逃避。因為當包租婆不但算盤要打得精,還得要身懷十八般武藝,來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畢竟,房客是出錢租房子,如果房子有任何問題,他當然會馬上打電話找房東來服務,尤其是硬體設備部分。

以上那些問題,我全部都遭遇過,當然,這些都還只是入門級。有房客在浴室吹頭髮,一不小心吹風機掉到馬桶裡,把馬桶給砸了一個洞,這時候,就算房客願意要賠你一個全新的馬桶,你也得馬上找水電工幫你換個同型號的馬桶。講到型號,如果你當時投資房子時沒有把型號抄下來,別以為房客可以用目測法來告訴你,你還得想盡辦法翻出原來的型號,或是找規格相同、價格高貴不貴的他廠馬桶。

重點是,在此時,如果房客並不急著換,你還得比他更心急,因為你不知道破裂的馬桶是否能承受房客的體重,萬一不小心,馬桶整個碎裂,房客的屁股被割傷且鮮血如注,你說,責任是在誰身上呢?

現在的房客品味也愈來愈高,想當個穩賺的包租婆,就要隨時妝點租屋門面,讓它有更好的條件可以出租出去,或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租屋水準到所謂的「商務飯店」等級,專門租給外國商務人士使用,買張餐桌,加上一盞全新的吊燈,重新粉刷牆面。專門租給日商的屋主,更要注重生活機能的設備裝置,如果以上這些準備,都能讓你感到興趣盎然、熱血沸騰,再怎麼辛苦,你都無所謂,那麼,下一位收租婆可能就是你囉!





4

買對基金,

勝過打拚加薪


前些日子,加拿大有個富有創意的男性,他利用「人性」特質,只憑一根迴紋針,就換到一棟免費的房子。

這位現年26歲的麥唐納,他先以迴紋針換魚型鉛筆,之後鉛筆換了陶瓷門把,門把又換露營爐具,爐具換發電機,再用發電機換了派對包,派對包再換一輛二手雪上摩托車,沒想到這個「以物易物」的創意大紅特紅,加拿大媒體甚至邀請他上電視,知名度幫助他把雪車,換到卑詩省免費旅遊。

經過一年14次的交易,麥唐納的名氣,後來吸引「洛城法網」演員柏森的注意,於是就邀請麥唐納到他執導的新戲演出。麥唐納便以這個演出機會,換來基普林鎮的免費房子,原因是,基普林是個人口大量流失的小鎮,為了爭取觀光機會,該鎮發展局長特別建議議會吸引麥唐納進駐。

麥唐納用人性的「好奇」特質,吸引網友完成上述的幾次交易,然後慢慢累積出交易物的價值。這真是讓人難以想像,一根迴紋針居然能換到一棟免費的房子,他的恆心與觀察力,確實令人折服,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懂得掌握人性。

在台灣,「投資基金」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全民理財運動。因為買基金的手續已經愈來愈方便,只要在銀行開啟一個購買基金的帳戶,就可以隨時上網買賣基金。在基金購買方式中,尤其以「定期定額」的購買方式最為人熟知。簡單來看,如果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為7.72%,每月存5,000元在定期定額投資基金,25年後,因為複利效果,就可以累積4,575,197元的財富;如果每月存10,000元,25年就可以累積9,148,394元,將近千萬的數字。

在90年代股市大多頭的時期,投資人通常不必費心挑選基金就可以獲利。但是,隨著2000年網路股為主的科技股泡沫幻滅,加上接踵而來的一些財經醜聞,如某著名對沖基金破產,在在都提醒投資人「市場風險」的存在。因此,如何挑選合適的基金,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成功投資基金的4大法則

確立理財目標

每個人的理財目標都不同,風險的承受度也不盡相同。因此,一定要配合個人的收入與風險承擔程度來挑選基金。比如,年輕時雖然收入低,但可投資風險較大的基金;結婚之後,雖然有兩份收入,但置產支出卻大幅增加,加上必須準備子女教育經費,所以選擇的基金產品也不能有過高的風險。

買基金不一定要追逐市場熱門的產品,尤其是對自己不熟的產品,千萬不要貿然投入。


設定「停損點」與「停利點」

我常覺得,想理財,要先「理心」。還記得 95年中一場股災,國際間受到升息擔憂,與原物料價格重挫等因素影響,賣壓大舉出籠,各國股市幾乎無一倖免,很多投資基金的朋友可是叫苦連天,就連在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工作的一些理財專員,每天就接到上千名客戶驚慌失恐的查詢電話,也足以讓這些理財專員在鎮靜安撫客戶之餘,還得經常做做心靈SPA,以調解自己的身心。

投資基金一定要有「非凡的投資態度」,才能讓你在投資理財生涯中,一直屹立不搖。而所謂「非凡的投資態度」,就是如何克服人性弱點──「貪心」與「害怕」。因此,我才會強調:「想理財,要先『理心』。」定期定額的長期投資,尤其不能在股市低檔中停扣,一些資深的理財專員更是告訴民眾,套牢者當下不要做「賣」的動作,最近才買的更不要亂動,否則很容易就會賣在低點,千萬別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因為理財就像在「修行」,碰到短時間的股災,忍一下就會過去的。

其實,投資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設定「停損點」與「停利點」,因為「人性」通常就是侵蝕「獲利」的主因,人們常會因為「貪婪」而損失獲利。華爾街日報的投資專家柯拉曼(Jonathan Clements)就曾說過:「為何新興市場的投資者賺取的『可觀利潤』很快又變成「虧損」呢?原因就是『出手太晚』。」在獲利的同時,忘記要設立停利點趕快獲利出場,這是很容易想像的事。看著數字一天比一天表現好,誰知道出場後,明天是否會繼續往上增值攀升呢?

當行情走下坡,股災來臨,甚至出現瘋狂下殺的恐怖場面,雖然明明知道「追高殺低」是「投資大忌」,卻往往無法避免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惡性循環中,身歷其境時,又有誰不想趕緊認賠了事,抱緊現金走人再說呢?因此,投資基金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個性,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產品,才不會出現過度失望的情形。如果已經住進套房,千萬別輕舉妄動,否則就真會應了「追高殺低」這句話。


買了以後要定期追蹤

很多人都是以投資股票的慣性來買基金,或是買了就不理不問,或是只知追逐明星基金。我周遭就有朋友,常買了基金就不理不問,以為長時間等待就可賺大錢,簡直把買基金當做買樂透一樣!身體需要健康檢查,買基金也是一樣。世界政經情勢隨時都在變化,景氣也會隨之循環,因此,起碼每一季都要做一次檢視的動作,才不至於失去理財先機。


做好適當的資產配置

 還記得,曾經有位年近花甲的「貴婦級」媽媽,透過銀行貴賓理財中心介紹,拿出3,000萬元,投資日本市場小型基金。不料適逢全球股災,日經指數一路下探,投資標的跌幅達30%,等於不到半年時間,就白白損失1,000萬元,面對這種慘狀,這位媽媽簡直氣炸了。

顯然,這位媽媽並沒有做好「資產配置」。

其實,很少人會注意基金宣傳資料的封底角落,總是有幾行小一號又印得密密麻麻的字:「本公司以往績效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公司不負責基金盈虧,也不保證最低益……」

國外專業機構曾對美國退休基金進行分析研究,發現1977至1987年期間,美國退休基金投資回報裡,竟有91.5%需歸功於「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簡稱AA);反觀其他如「選股」或「進場時機」,對回報率的影響,其實僅各占4.6%、1.8%。

在一份知名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影響投資報酬率的最大因素就是「資產配置」。所謂的「資產配置」就是,將資金分別投資到不同的資產類別,經由長期持有及持續投資來降低風險,以達到預設的投資報酬率。不過,也不是將資產類別,以一視同仁的切蛋糕態度來等份處理,應該要視個人的財務狀況、消費習慣,與風險承受度而有所調整。想成為富婆的人,可得好好研究「資產配置」才是。

最後,我補充說明很多人熱中的「海外共同基金」一些問題。

 在台灣,可以買到不少海外基金,但海外基金也有些投資風險存在,畢竟基金公司在海外不受國內主管機關規範,投資人也較難以掌控。而且,部分海外基金在買回時,還有「價差」問題。不過,「海外基金」吸引投資人的是,台灣綜合所得稅的課稅範圍採「屬地主義」,而海外基金的「資本利得」與「配息收益」,完全可以不併入「個人所得」,成為完全免稅的投資工具。因此,一些媽媽們從小就以子女的名義開戶,每個月扣款投資長期績效穩健上揚的績優海外基金,將贈與金額分散在漫長的10年或20年當中,如此一來,就可以符合每年100萬元的免稅額度。不過,如果綜所稅將來改採「屬人主義」的話,那麼,海外基金的配息仍要課稅。

最後提醒你,克服人性的弱點,你也可以做出聰明的智慧投資喔!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