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400244

寂寞博物館:20段名畫旅程,收留你說不出口的憂傷【謝哲青打開心門】

作者 謝哲青
出版日 2019-01-04
定價 $430
優惠價 79折 $340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哲青經典作品《歐遊情書


年度FB直播二推《蜜蜂與遠雷》:
這20年來描述聲音最棒的作品!當時去馬拉威途中,來回旅程我就看了四次!而且在今年中就做過直播。你只要把這本書看完前10頁,你絕對有辦法把它看完。它也讓我好想寫小說!你們一定要看!


年度FB直播推薦《真確》:先拿出紙筆準備做13個真確問題........問題很簡單但是你答錯很多對不對?我對了9題,還是錯了4題。這是非常特別的一本書,我們終其一生在對抗無知蒙昧,希望能客觀地看待事情提出正確看法,但我們卻一再做出錯誤結論。對抗假新聞假消息,能夠理解並說得出、辨別資訊(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是對的,只是說不過別人),透過邏輯的教育,改變我們對於真相、真理、真實的看法。這本書寫得非常好。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 藝術說書人謝哲青蒐羅心中最難忘、別具意義的藝術作品,回首人生低谷時在其中汲取的力量,深刻導讀其後豐盈的意涵。現在,他打開門,邀請你一起走入,也是你的,寂寞博物館

★ 100幅經典藝術名作、20個心碎故事。承接難以言喻的寂寞,收留說不出口的憂傷,陪你找回重獲新生的力量

★ 隨書附贈精美別冊:乘著西武鐵道探索沿途的四季風情,飽覽謝哲青私房景點,讓你也能按圖索驥,進行一趟充滿人文風情的藝術之旅。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心中,都該有一座寂寞博物館
在創作者的哀戚中感同身受,然後抬起頭來,邁步向前

我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寂寞博物館,這是我唯一感到自由的所在,我可以任性地在這裡尖叫、痛哭、大笑,或只是靜一靜,透過孤獨,重新感受「活著」的喜悅。

這些名為「孤獨」或「寂寞」的事物,正是引領著我們通往幸福的青鳥。告訴我們,即使掙扎求生,也不能放棄希望。

於是,我們在芙烈達的〈兩個芙烈達〉中學會了扶持自己的力量;在孟克的〈吶喊〉中看見壓抑的脆弱與痛楚;在梵谷〈雷雲下的麥田〉中感受動盪後的寒愴;在畢卡索〈哭泣的女人〉中親炙愛情的殘酷;而霍普〈夜遊者〉則以顏料封存疏離,療癒了我們的孤獨……

在書中,那些藝術家與你我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在時空中彼此撫慰,終將不再寂寞。

【感動推薦】

▍作家∕畫家 蔣勳
▍教授∕作家 張曼娟
▍旅日作家 張維中
▍藝術作家 鄭治桂
▍建築作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認識哲青多年,了解他的個性。在公眾面前侃侃而談的他,其實是內向,也喜歡寂寞的。正如作家John Steinbeck所說:「所有偉大與珍貴的事物都是寂寞的。」
哲青雖然喜歡孤獨、喜歡寂寞,但是在藝術經典名畫中,他其實並不寂寞,因為他找到了許多和他心靈相契的創作者!
──建築作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所有的旅行,終歸是一個人的旅行。所有的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人獨自探索的心靈之旅。能品嘗孤獨與寂寞,所以能分享。
──藝術作家 鄭治桂

作者/謝哲青

豐富的學養和多領域的涉獵,曾被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報紙專題報導,為華人圈閃亮的藝術、旅行說書人,長期擔任國內各大型藝術文物展策展顧問與代言人。主持《青春愛讀書》,榮獲第五十一屆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著有《王者之爭》《歐遊情書》等多本著作,百科全書式博覽,卻又深具獨到觀點的行文風格,廣受讀者喜愛。

看更多

得獎紀錄


金石堂2019上半年心理勵志暢銷Top28
博客來2019上半年暢銷Top73
博客來藝術設計類冠軍.誠品華文創作Top4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400244
ISBN:9789861336756
17*23cm/中翻/平裝/全彩/256頁+16頁別冊
看更多

目錄

序曲:未曾有人拜訪的角落

第一部 傾聽自己的聲音

1. 在這玻璃城市,我,和我自己

——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筆下,那些孱弱無能的人們

2. 無論是生命還是死亡,如此而已

——卡拉瓦喬(Caravaggio),將悲悼化為對生命的沉思,看見無常的本質

3. 當我凝望寂寞……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寂寞如此根深柢固,從畫作向外蔓延

4. 在黑暗中發光的玻璃酒杯

——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覺知生活的質地與內裡,感受緩慢的美好

5. 將說不出口的想念,託付給冬雨

——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筆下的寂寞,是風輕雲淡的心照不宣

6. 恐怖,是最純粹的想像,無中生有的幻覺

——愛德華.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從黑暗中凝煉昇華,傳遞意想不到的美

7. 背影,也能道盡萬語千言

——赫默塞(Vilhelm Hammershøi)的畫是灰階的夢、無言的詩,建構出尾韻深遠的禪境

第二部 給人群中的每一個你

1. 看見動盪之後的寒愴

——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流離顛沛也銘印著生命意義,刻劃莊嚴的美

2. 你知道,明天還是有希望的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與世界保持距離,將內心的絕望化成不安的色彩

3. 正因為曾經愛過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在畫布上描繪苦難,讓自己成為愛情的殉道者

4. 傷心,就應該盡情哭泣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融合立體派與超現實風格,勾勒出愛情的真實與殘酷

5. 而那逝去的,也終將美麗

——列維坦(Isaac Levitan),走過死蔭之谷,將所有痛楚化成甘美

6. 致,飄忽在苦惱裡的靈魂們

——米雷(John Everett Millais),完美結合文學與繪畫、唯美與死亡

7. 面具下,赤裸敏感的自我

——法蘭茲.澤維爾.梅塞施密特(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摘下溫良恭儉讓的面具,隻手推開超現實主義的大門

8. 努力去學習孤獨,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好

——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他的苦澀令人難以接近,孤寂卻令人難以抗拒

第三部 旅途中的靈犀交會

1. 看見生命真實的顏色

——奧村土牛,拆除屹立於畫室與現實生活間高牆的藝術家

2. 透過美的洗滌,讓傷痛痊癒、讓軟弱堅強

——尾形光琳,在眼見為憑的真實中,創作出永恆

3. 失去,是令人不忍直視的巨大虛空

——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將宣告死亡的夢想與希望,引渡到來世

4. 在樂音與色彩的激情過後,窺探天堂

——泰納(J.M.W. Turner),寥寥幾筆,道盡人生的離合悲歡

終章:心願成就的秩父三社

看更多

序曲:未曾有人拜訪的角落

Sometimes I need some time on my own

有時候,我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

Sometimes I need some time all alone

有時候,我需要一些時間獨處

Everybody needs some time on their own

每個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

Don't you know you need some time all alone

難道你不明白你需要時間獨處

——槍與玫瑰〈November rain〉

「我茫然地站在月臺,恍惚中,火車已開進站了。這是我最後一次和他見面,從今以後,我就要一個人,走進夜裡。」

「一直告訴自己,是大人了,要勇敢、要堅強,不可以哭,記得要微笑。我鼓起勇氣,伸出手,向他道別。我知道,這次不一樣,我真的好傷心,為他感到傷心,為自己傷心,為我們之間的一切傷心,為大家傷心,為全人類傷心。我失去了,這一生唯一追尋的東西,我失去了全世界……」

一封封來自陌生的訊息,向素昧平生的我,暴露生命最血肉模糊的傷,揭露最難以啟齒的痛。

「曾經不滿,曾經埋怨,曾經傷心,曾經癲狂,但那些都只是曾經,現在真不這麼想了。現在的我,真的不想再見到他。有太多的事情,我們不需要去面對,最好不過,靜靜回味。偶爾看著那些畫、走過我們走過的地方,然後試著告訴自己,我們曾經幸福,很幸福。」

「碎了一地的諾言,拼湊不回信誓旦旦的昨天。一段不被接受的愛情,需要的不是傷心而是時間,一段可以用來遺忘的時間。一顆被深深傷透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一種無言以對,卻了然於胸的明白。」

「遺憾和後悔,成了我的存在,除了接受,我別無他法。」

每個螢光幕上跳動的冰冷光點,都是某個人無家可歸的悲傷,都是一個又一個對親朋好友說不出口的心事。忘了從何時開始,部落格的後臺郵件、臉書的私訊,都被馬不停蹄的心碎哀傷所塞滿。

一封一封地讀,一字一句地看,我想我明白,你說的一切。

小學一年級的那年秋天,我和父親到湖邊釣魚。當時的我又瘦又乾,連玻璃纖維釣桿都比我的手臂還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湖邊發呆、打水漂、抓蜻蜓,或者是蹲在地上亂拔野草。我一個人走到稍微偏遠的角落,忘了是什麼原因,前一刻還踩在岸邊丟石頭,下一秒鐘就跌到湖裡。即使事過境遷這麼多年,我仍然對怎麼掉進湖裡沒有印象。

不過接下來的景象,卻時常出現在我的夢境。

當時的我不會游泳,只能手腳亂踢掙扎,嗆了好幾口水,鼻子也因為進水而灼熱,吸不進空氣的肺就像快要爆炸般難受,身體不聽使喚,沉入水中。

突然間,我好像忘了該怎麼呼吸。緊張消失了,被一種莫名的安靜包圍,恍惚中我似乎抬起頭來,看見水面上歡欣跳動的陽光,而身體下方則是看不見底的黑暗,我正緩緩地沉入那無可言喻的未知。

然後,我什麼都不記得了。

偶爾,我和父親會談到這段往事,他總是笑著說,那麼小的孩子溺了水卻沒死,命真是撿回來的。家人說,是爸爸救了我,至於具體細節,我完全沒有記憶。

但有件事是確定的,那天過後,我每天都在不退的高燒中度過。起床時全身是汗,衣服、枕頭、床單都是溼的。然後,我拖著無力的四肢上學,上課就在忽冷忽熱的顫抖中捱過,即使放學回家,也沒有多餘的氣力出去玩。就在高燒中吃飯、洗澡,然後睡覺。接著明天又是相同的循環。

有一段時間,家人真以為我會這樣死去,我早已想不起正常的生活是如何的,也忘記健康的身體是什麼感覺。看醫生,也只領回退燒解熱的藥,生了什麼病,沒有人知道,好像也沒有原因。

「這囝仔驚到,愛帶去師公那邊收驚啦!」

後來有去收驚嗎?我也沒有印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燒突然就退了。但溺水的景象歷歷在目,我把它當做祕密,收在心底,藏在別人看不見的角落。

多年前,我帶著無從改易的遺憾與失落,懷抱著對未來的期待,來到島嶼北方的大都會,從新開始,尋找我夢寐以求,卻不曾擁有的生活。在一個沒有血親、沒有故交、沒有朋友、沒有同事的陌生城市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

從零開始,入不敷出的生活是無力待舉的百廢,在陡峭嚴峻的現實中,我只能匍匐,只能潛行,只能咬著牙,只能繼續前進。

在那些孤獨的夜裡,我常一個人從住處走到敦南誠品,那裡是我所知道,唯一有光亮的所在。

齊克果的絕望、叔本華的孤獨、卡夫卡的荒謬……我讀到自己生命中,深入骨髓的寂寞,彷彿又回到那座熟悉的湖泊,自溺卻無力自救的徒勞。

我的孤獨、你的失落、陌生人的絕望、全世界的悲傷,全化成一望無際的汪洋,我們各自懷抱著只有自己才明白的寂寞,在其中漂流,或沉沒。

在夜間書店流連的那段歲月,我漸漸明白,寂寞是熙來攘往的所在,每個人的生命似乎都要走過一段幽暗陡峭,才能明白一些事情。

孤獨與寂寞,是異卵孿生的雙胞胎,看似相同,卻又截然不同。自願性的孤獨是某種選擇,刻意與群體拉開距離,強調「我」與「世界」的差異;寂寞,則更像是我們積極想融入世界,卻不得其門,格格不入的感受。孤獨與寂寞並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相對的,寂寞是值得珍惜的生命體驗,許多偉大與美,正是源自於寂寞的創造。

這些藝術家的創造,反映出我們的寂寞,同時也理解寂寞、解放寂寞。

臨近東京都的箱根拉利克美術館(Lalique Museum, Hakone),收藏著法國新藝術工藝大師,雷內.拉利克(René Lalique)的作品。這位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最偉大的珠寶名家,總是把自己鎖在工房,一個人靜靜地雕鏤融焊,完成各式各樣至今仍無人能及的精湛工藝。

「寂寞,就是我的一切。」拉利克曾在某次採訪中說道:「失去了寂寞,我沒辦法想像我的世界會變成如何。」

在他眼中,玻璃是寂寞的載體,是最能傳達現代人空虛的介面。他將玻璃、琺瑯、貴金屬與寶石,化成象徵重生的松枝與白孔雀、化成守護與貞潔的山楂、化成收納欲望的香水瓶。

拉利克運用玻璃,將「東方快車」的觀景車廂化為布滿光與愛的神聖空間,精緻的手工玻璃巧妙地將窮凶極惡的現實隔絕在外,再怎麼惡毒扎眼的陽光,也能在百轉千迴的折射後,化成可親的溫柔。即使是全世界最傷心的人,來到這裡,也能帶著希望離開。

無論是翻著畫冊,或是有幸漫步在美術館中,這些美好的藝術總能理解我們的孤獨,理解彼此的寂寞,然後說出我們不敢說出口的那句話。

霍普彷彿異世界,被真空隔絕的〈夜遊者〉,映照出我們不被世界所理解的孤獨。

孟克用盡全力嘶吼,卻又無息無聲的〈吶喊〉,是你我在孤獨中苟延的呼救。

而在畢卡索〈哭泣的女人〉中,我看見自己的脆弱。

並在弗烈達〈兩個卡蘿〉裡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扶持自己。

這些偉大又寂寞的藝術創造,都曾經打動、收容過我無家可歸的靈魂。他們理解我的耽溺、釋放我的寂寞。透過閱讀與旅行,我將他們存放在心中那座小小的博物館,每當我感到憂鬱、落寞的時候,就會回到那裡,品嘗一個人的孤獨,釐清思緒,然後回到世界,重新出發。

現在,我打開心中的門,邀請你與我一起走入,那個未曾有人拜訪的角落。

屬於我們的,寂寞博物館。 
看更多

試閱

Chapter3 當我凝望寂寞……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寂寞如此根深柢固,從畫作向外蔓延

寂寞是微光中閉上眼默數心跳

北漂的最初幾年,我在永和落腳。工作是一個人,回到家也是一個人,自己與自己相處久了,連走路的姿態、櫃檯前掏錢付款的動作、等紅燈過馬路的模樣,都顯得矜持生澀。本來就寡言的我,與世界之間,透過語言的真空,遙遙相對,即使很習慣一個人生活,我還是能感受寂寞所帶來的痛楚。

寂寞是躺在冰冷地板上屏住呼吸,寂寞是微光中閉上眼默數心跳,寂寞是佇在站牌旁看公車經過無動於衷,寂寞是坐在派對的中心位置卻只想安靜一個人。寂寞是渴望溝通,寂寞是渴望擁抱,即使只是在捷運站與陌生人擦肩而過,0.1 秒的肢體接觸,都好。

其次,最親密的互動就是與另一個人說話。在寂寞的日子裡,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對話,但本來就不善交際的我,就像是枯坐場邊的板凳球員,好不容易有機會上場,卻不斷投歪、漏接,或是打不到球被三振出局,令人氣餒。大部分時間,我只能窩在禁區,看其他人上去揮棒,擊出全壘打,從容地跑完全場,優雅地微笑致意,然後在本壘接受隊友歡呼。我只能告訴自己:「下次輪到我時,要更大氣,更勇敢一點……」

然後,就沒有下次。

沒有然後的然後,更多時候,我關掉屋內的電燈,倚在窗邊,眺望咫尺之外的燈火,窺探我所沒有的親密,我所缺乏的感動。

「沒有人想懂你。」「沒有人想聽你說話。」「你怎麼就是不肯融入人群呢?」「在堅持什麼?」我開始,刻意地與人群保持距離,日積月累的無言沉默,讓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鴻溝,愈來愈深。拒絕參與社交,也許就少了尷尬,但也少了生活的可能,或可能的生活。

那年冬天,我反覆沉溺在愛德華.霍普的憂鬱之中。

從遠距離的擁抱到近身的疏離

「我在畫作中表達自我……我不覺得我想畫其他的什麼,我畫的,就是我自己。」年輕時的霍普待過一陣子巴黎,他在街上閒晃,或是在河畔作畫,小狗蓬鬆的卷毛、煙花女子泡在河水的小腿、醉倒在河堤畔的流浪漢、石板道兩側搖曳的煤氣燈,都是他描繪的對象。塞尚的灰、莫內的綠、雷諾瓦的爛漫天真,此時的霍普,筆下仍流淌著印象派的天光。

大約在一九一○年左右,霍普定居曼哈頓,「這是一項必要,卻也痛苦萬分的決定。」大都會對金錢的貪婪競逐,生活步調的凌亂瘋狂,在在令他感到不安。換了幾份不甘不願的工作,賺一份差強人意的薪水。經濟的貧弱讓他抬不起頭來。原本就不善辭令的霍普愈加退縮,沒有親密穩定的友誼互動,也沒有可以聊天的知心伴侶,偶爾為之的家族通信,讓他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人。「我缺乏愛。」多年後,霍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離群索居讓我迷惘。」

被百萬人所圍繞的寂寞、在人群裡的遺世獨立,逐漸在霍普的畫作中浮現。哈德遜河上的月光、不知名的小鎮、路燈下拉長的影子,他與世界的距離正緩緩拉開。工作所伴隨的時差,往往令我夜不成眠。有時候,乾脆就起來,坐在窗邊,俯瞰燈火下的生活,有些窗內昏黃黯淡,隱約可以辨認出屋內走動的人影,有些則是清晰明亮,我彷彿可以嗅到餐桌上風信子的香氣。我看得見陌生人的幸福,卻觸碰不到。想念人群的時候,就騎著單車到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找一本書,站在書架前,感受「原來自己身旁還有別人」的卑微。

從遠距離的擁抱到近身的疏離,霍普可說是藝術史上最擅於描繪「寂寞」的畫家。透過獨特的冷色調與透視分割,霍普將你我的心靈推向邊境,一個存在於精神世界的蠻荒外緣,將你我心中最深的不安,赤裸裸地披露出來。

我知道霍普的不安所謂何來,那是一種害怕被世界遺棄,不為人群所認同,最後,被宣判「你是不存在的人,社會不需要你」的焦慮。尤其在與人群拉開距離後,雖然自由,但也失去一部分的自我,也就是「我究竟所為何來?」「此時此刻,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存在主義式的自我懷疑,像黴菌一樣,從靈魂幽暗的角落向外增生、擴展、蔓延。當我意識到寂寞如此根深柢固,屆時要連根拔起,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禁錮在顏料之中的夜遊者

我走在深夜的街頭,站在十字路口,不遠的轉角,便利超商的看板在黑夜中格外顯目。偌大的玻璃帷幕後,頭上紮著紅色絲帶的年輕女子趴在桌上,一對國中生情侶正在打情罵俏,鄰座的中年男子手拿著咖啡,面無表情地將視線投向前方……似曾相識的場景,都會人習以為常的寂寞,想必,霍普也感同身受。

畫家的孤獨,是墨綠、靛青與鵝黃融合而成,深夜無人的街頭,一群寂寞的男女在此相遇,這裡不是夜夜笙歌的酒吧,而是美國尋常可見的餐館。巨大的落地玻璃像冰山一樣,將人們的疏離密封起來。畫面的中央,情思各自懷抱的男女,刻意地迴避彼此的目光。坐在最左側,背對我們的男子,啜飲著一個人的心事。身著白色制服的侍應生是唯一置身事外的人,生命中有比寂寞更苦澀的考驗,大夜班的工作,只是生活諸多選擇之一罷了。

〈夜遊者〉將我們的疏離、無言、孤獨與寂寞,禁錮在顏料之中。當年發表的時候,就引起藝術界廣泛的討論。有人說,這是現代男女性苦悶的隱喻。也有人說,它是美國孤立主義的宣言。更有人說,霍普是後現代的先知,他預示了網際網路超連結世代的落寞。太多太多的臆測、太多太多的推敲,每個似乎都有道理,卻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就是藝術偉大,並且迷人的所在,接納所有的解釋,包容所有的想像。對我而言,霍普單純地療癒了我的孤獨。

多年以後,霍普接受專訪,選出三件他個人最喜歡的創作,〈夜遊者〉就是其中一幅。

「一想到深夜無人的街頭,腦海中就會出現它的畫面。」

「是因為寂寞嗎?」

「不是,這幅畫並沒有特別寂寞,我還刻意放大明亮的部分,讓構圖看起來更溫暖。畫面的孤寂感,只是我無心插柳的結果。」

「但是看過畫的人,都說你畫出了人們的孤單與離愁。」

「如果,正如大家所說,」霍普回答:「那也只是某個人的寂寞吧!」

當我凝望寂寞時,寂寞,也以相同的幽暗回應我。

也許,你我就是霍普所說的「某個人」,在畫中,我們窺伺自己的寂寞。一個人孤獨,一個人自由,一個人寂寞,當我們學會和它相處時,寂寞的夜,也會熠熠生輝。

 

Chapter 8 努力去學習孤獨,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好

——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他的苦澀令人難以接近,孤寂卻令人難以抗拒

看清楚渺小與單薄,生命另有一番柳暗花明

常常搭大眾運輸工具通勤的你,或許也有差不多的經驗。

行進中的車廂擠滿了人。差不多的時間、差不多的臉孔、差不多的兵荒馬亂、差不多的百無聊賴。就在當下,

突如其來的急煞車,或是太衝太用力的起動,站在旁邊的人一個重心不穩跌了過來,也許是高跟鞋或皮鞋,就這樣直挺挺地踩下去,一時之間,你痛得說不出話來。令人惱怒的是,踩的人卻連一句「對不起」也沒有,莫名其妙地,一整天的心情,就從這裡開始不順。

明明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卻怎樣也嚥不下這口氣,滿腹不快無處發洩,開始對自己生悶氣。是因為自己不敢大聲說出「你踩到我的腳」而生氣嗎?或是因為那個人「我也是受害者」的無辜表情而生氣?抑或是,單純地對世界不滿?

原來,我們以為的自由意志竟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一位無心之人的無心之過,就足以折騰你我許久。在虛胖的自尊背後,原來,我們以為的不屈,也只是色厲內荏的乖張罷了。

但是,當我們看清楚自己的渺小與單薄時,生命另有一番柳暗花明。

「不要浪費時間在事物堆積起來的詮釋,尤其不要花時間在質疑事物的真實與否。」哲學家胡塞爾曾經提出這有意思的見解:「先別管這些人事物究竟如何,盡可能去描述它。」根據他的說法:「生命的真相就在於真實的描述被看見。」

是不是,盡可能地去描摹人的「存在」,就能明白人的「真實」是什麼呢?


於存在主義的虛無中落地生根

存在主義藝術大師傑克梅第相信,人在「現實」之中的「真實」,是孤獨、單薄、顫抖且支離破碎的。

走過強烈表達自我感受的後印象派,走過注重純粹造形表現的野獸派,走過企圖從新意義征服空間與時間的立體主義,走過以非理性拼貼幻想及夢境的超現實,走過二十世紀最顛覆動盪的歲月,傑克梅第的藝術,最後於存在主義的虛無中落地生根。

就某些觀點來看,存在主義是一套「遠離」與「反抗」的哲學。

千年以來,哲學家嘗試解釋世界萬事萬物「基本」的問題。但面對「我為什麼活著?」「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我總是感到困惑不安?」「我和世界的關係如何?」「如何在群體中定義我是誰?」這一切與「我」有密切關聯的問題,傳統哲學卻提不出一套讓人心悅誠服的說法,尤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開始認真思考:「原來活著,也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是啊!絕大多數人在絕大部分時候,都不會認真思索「我為何而活」的意義,活著就只是單純生活著而已。人沒有自殺而繼續活著,正是因為他們對「活著」這件事沒有懷疑,所以當被質問「你為何而活」的時候,我們總會用點力,找些藉口對自己、對別人交待。

「我為家人而活!」假使有一天家人都消失了,你會因此活不下去嗎?

「沒有自由我活不下去!」如果某天沒了自由,你會自殺嗎?

「我為了愛情而活!」實際上,我們都見識過這些紅男綠女,身邊的伴侶換了又換,絲毫沒有活不下去的跡象。

「我為旅行而活!」「我活著是因為懷抱希望!」仔細想想,這些看似斬釘截鐵,實際上卻空洞貧乏的理由,真的禁得起邏輯的推敲、現實的考驗嗎?

「人活著,就是某種無意義的存在。在無意義的現實中找尋意義,本身就是件無意義的事。」這是存在主義的基本假設,也是傑克梅第的藝術理念。即使在他的自述或寫作中,並沒有直接對「存在主義」提出辯證、敘述或解釋,但他的藝術創作對世界抱持著困惑、不安,空虛與荒謬的感受,本身就是存在主義真誠的象徵。


世界上無依無靠的最後一人

一九四二年仲夏夜,傑克梅第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座,看著聖米歇爾大道的人來人往,當他試著在視網膜底層捕捉遠方的人影,傑克梅第發現,雖然可以看見「人」清晰的存在,但臉孔、個性及身分消失了,只剩下一個漂浮、顫動、孤獨的身影,對應著世界巨大空洞的黑暗。深受震撼的藝術家,苦思幾個星期後,回到家鄉瑞士馬洛亞,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馬車〉,雖然只是一尊小尺寸的直立塑像,但刻意拉長的肢體、欲言又止的姿態、失去眼耳口鼻的五官、強烈的孤獨感展現出「人」在世界裡格格不入的扭曲感受,迅速成為傑克梅第識別度最高的藝術語彙。

又過了許多年,傑克梅第透過雙手反覆琢磨人間的孤寂,他的每一件作品,似乎都是最後一次創作,而他是世界上無依無靠的最後一人。

其中給人感觸最深的,就是〈行走的人〉,曖昧模糊的輪廓,粗礪割手的質感,他的苦澀令人難以接近,他的孤寂卻令人難以抗拒,站在乾枯纖弱的身形前,內心彷彿被一股強大的虛無包圍、被強烈的孤寂撕裂。一個人,究竟要累積多少落寞失意、經歷多少憂患滄桑、背負多少悲慟哀矜,才會消磨成如此模樣?

孟克透過聲嘶力竭的〈吶喊〉,將內心的鬱憤宣洩出來。但傑克梅第卻把所有的苦悶深藏在心中,沒有嚎啕,沒有嘆息,不需要向世界解釋,世界也無須討好我,沉默木然是承受不公不義,捍衛自我尊嚴的最終防線,唯一能做的,就是提起腳步,繼續向前。

關於生命的真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有段文字這麼寫著:「一切都相同,一切都是徒勞。」尼采的結論是:「世界毫無意義。」我們總在跌跌撞撞中找尋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但眼前的路分歧交錯,誰能告訴我哪條路是正確的?而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呢?當我們與世界話不投機,最終,也只能選擇沉默,也只能沉默。

〈行走的人〉在前進的動態中,帶有薛西佛斯式的悲涼,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壯烈。過去的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從何而來,為何而走。但成年的我們,卻開始遺忘,開始不確定,開始迷惘,我們不知道往前去向何方?也不曉得終點落在何處?但別無選擇的你我,唯一還能做的,是靜下心,傾聽自己的聲音,凝聚每一分微小的能量,邁步向前,繼續尋找生命的出路,完成自己。

沙特說過:「『他人』就是地獄,太在乎世界的結果,就是墜入自怨自艾的無間地獄。保持自己的孤獨,也就能維持自己的獨特性,穿越人世的荒涼。」悲觀的傑克梅第在清楚看見生命的脆弱與虛假後,將所有的負面消極,化為不斷向前的意志,只有繼續行走,生命才有意義,過去所有的努力才有價值。

努力去學習孤獨,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好。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