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500078

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用好故事陪孩子走過徬徨時刻

作者 羅怡君
出版日 2019-10-01
定價 $280
優惠價 79折 $221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兒童文學作家 王淑芬、資深教師/神老師 沈雅琪、《從讀到寫》作者 林怡辰、親子作家 彭菊仙暖心推薦
★以小說引導思考的教養術,並針對孩子的各種狀況給予書單建議
★附「給孩子的思考讀書會」,step by step引導孩子
★「孩子的延伸對話」,讓大人聽見不一樣的真心話
★掃描折口「四種閱讀類型」心理測驗QR CODE,讓孩子試試符合自己氣質的入門書單吧!

孩子不讀書?小說藥方撫平教養焦慮!

擔心孩子不讀書?讀了不該讀的書?閱讀偏食?
除了難搞的青春期,閱讀也是許多父母的焦慮感來源。
小說給父母的「降敏訓練」,讓親子關係穩住孩子不安的心,小說讓孩子遇見相同經歷的夥伴,「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

孩子好難懂?這樣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常說謊?冒險犯難好危險?放空發呆浪費時光?

孩子說不出口的真心話,卻在舉手投足間透露線索,這些大人眼中叛逆不聽話的行為,代表的是孩子正在長大、正在建立自我意識。別煩惱這些「問題行為」,好好讀懂他們的心,成為支持他們的力

量吧!

孩子問題多? 解答孩子們的困惑!

沉迷網路該怎麼辦?被霸凌了怎麼辦?沒有自信又怎麼辦?

父母們不得不承認,人生中有些問題自己也未必有經驗、有答案。

讀本小說,幫助孩子自己思考與感受,學習排除這些疑惑、不安與迷茫的能力,透過文末的「思考讀書會」,跟孩子一起從輕鬆聊天開始,人生之路自然浮現!

作者簡介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從事媒體公關12年,才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最親近的人。

喜歡閱讀小說,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在小說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宇宙。

著有《刺蝟媽媽與穿山甲的思辨對話》(新手父母出版)、《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寶瓶文化出版)、《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親子天下出版)。

【FB粉絲團】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B社團】愛,我的內向小孩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500078
ISBN:9789861365428
248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讓孩子提前預「感」成長痛

自序 小說,其實是寫給不愛念書的人

第一章 閱讀的第一現場,大人小孩不一樣

書中沒有黃金屋,到底幹嘛要閱讀?

小說給我「降敏訓練」,才不會隨時拉警報

柯南到底哪裡惹到你?

書中的情節,會不會教壞囝仔大小?

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

解憂小說館

心誠則靈,書在等你

我讀、我思故我在

第二章 這些過程,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養分

想要離家出走

如果可以重來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青春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

無聊卻有意義的鳥日子

普渡自己的黑色幽默

回歸大地之母的心靈療法

第三章 用閱讀打暗號,從共讀中培養溝通默契

當孩子說謊─《發癢的天賦》

當孩子不聽話─《魔法灰姑娘》

當孩子面對親人死亡─《雪山男孩與幻影巨怪》

當孩子犯下大錯─《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

當孩子受挫、自信低落─《那又怎樣的一年》

當孩子受朋友影響─《小步小步走》

當孩子沉迷網路─《孤狗少年》

當孩子被霸凌─《別告訴愛麗絲》

當孩子遇見特殊兒童─《夏日大作戰》

當孩子對金錢感興趣─《小狗巴克萊的金融危機》

當孩子面對長輩失智─《就算爺爺忘記了》

當孩子覺得自己是怪咖或魯蛇─《壁花男孩》

看更多

【序言】

小說,其實是寫給不愛念書的人

寫一本介紹少年小說有多好看、有什麼意義的書,乍聽之下有點蠢,因為愛閱讀的孩子自然不會放過小說,不愛念書的大人小孩大概也沒機會看到這本,那為什麼還要寫呢?

事實上,「念書」和「閱讀」是兩回事,很多大人不把小說當作「書」,才產生了這種雞同鴨講的假議題。

小說,是寫給熱愛生命的人,讓他們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有機會遭遇困境挫折、感受痛苦歡樂,讓他們能與世界連結,認真度過每一分一秒;若只是專注在「念書」,小說的內容就會顯得「無用」,或被稱作「無病呻吟」。

我從小就是個討厭念書的小孩,偏偏考試卻考得不錯,這種典型的人生悲劇,讓我變成別人眼中的好學生。只有我爸媽知道,我滿腦子都是「如何才能花最少時間在課本上?」長大後別人才終於發現,其實我腦袋空空、沒裝任何知識的事實;但在大家眼裡,我絕對是個愛閱讀的小孩。

每當我很煩很悶的時候,我不太習慣向爸媽傾訴,認為朋友可能也不太懂我,所以我的解決之道,就是去找一本很厚的小說來陪自己。

對我而言,小說是取代計時器、日曆、沙漏……任何能計算時間的另類度量衡。

越厚的小說代表我讀完需要的時間越久,而這,也是我允許自己逃離現實的長度。藏在書裡可以隔絕大人的嘮叨或關心,只有我可以決定「好起來」的速度。

走進書店,書名和書封會自動對應到你的潛意識裡,每次我都依賴著大腦非理性的神祕運算,引領著我到某本小說面前,遇見命定的治癒文。

習慣了小說這位保母,長大當媽後,我仍然繼續依賴著它。為了重新憶起自己當小孩的模樣和心境,我開始探索少年小說的領域,並沉浸其中。

我彷彿過著平行時空的生活,大部分時間是繞著孩子轉的行星媽媽,但一打開書,我又遇見當年那位好強、負能量破表的自己。透過閱讀小說,我像是擁有了俯視的全知觀點,能重新檢視一遍:為何我是現在的我?而我又有什麼改變了?

人生很多時候是這樣:你知道該怎麼做但做不到、想改變現況卻無能為力、需要時間但偏偏必須立刻打起精神、覺得沒有人了解你的感受……這些聽起來很熟悉的情節,在大人世界裡叫做「變成熟的必要歷練」。

事實上,這也可能是種自我安慰的說法,以掩飾大人束手就擒的窩囊感;特別是現代社會進化速度奇快,打從出生就屬於數位世界的孩子,他們面臨的困境與議題早就跟大人大相逕庭。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初生之犢的青少年可不怕虎。靠著那股專屬青春的氣勢,孩子們多半選擇直接「開戰」對決;但也有些孩子因為大人的介入和評斷,越來越早失血無力、棄械臣服,選擇不戰而逃。

小說就在此時,像永遠不老的保母包萍再次施展魔力。

讀完少年小說,我漸漸恢復與孩子平高的視角,心態上的回春,讓我連說話都變得有些「幼稚」。

除去上對下的姿態、少了「人生先知」的無聊呆板,我彷彿突然擁有某種和孩子們對話的超能力。我更容易貼近他們,不必開口,也大略能懂孩子心底真正的OS想說什麼。身為一個母親的我,並不想故作輕鬆、賣弄經驗,而是想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挺住正在經歷風雨的勇敢靈魂。

每當有機會到國外書店,我總愛偷偷溜到標示著YA(Young Adults)那一區,戴著帽子、低著頭,深怕被身旁少男少女們發現。

我暗自吸取著書架上各類最潮的話題、最新發明的單字,有時也偷聽他們之間的談話。年輕人總愛用那不可一世又故做輕鬆的語調,隨意提起心中最在意的煩惱、或剛幹完的壞事。這群被特別獨立出來的YA,正是最愛說「耶」、巴不得每天都宣讀獨立宣言的族群,也是最積極展現生命力、最熱愛嘗試的一個階段。

在這本書裡,我做了個大膽嘗試,將少年小說裡常見的重要元素提煉出來。這些著名的經典小說裡,橫跨世代的共通之處,正是描寫出身而為人的重要關卡。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孩子與惡》書中曾說:「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型態顯現的。」小說情節裡所描述的好壞念頭或行為,才能造就所謂的獨一無二。

說來有些矛盾,成長應該是令人慶賀的開心事,在小說裡卻常以悲傷故事呈現,我想那正是小說的最高價值:每個故事集結著每個人一點點的考驗和傷口,像是虛擬卻如此真實。

它能給你一個機會去思考,當自己在那樣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然後當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考驗來臨時,你才有能力去做更好的選擇。

因為讀小說,我更熱愛自己的生命,也更看重自己。

不論你或你的孩子喜不喜歡念書,只要你們願意走進書店,拿起一本與自己呼應的小說,我相信你們會驚喜地發現,小說真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能懂你的知心好友。

看更多

試閱

父母有問題: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

雖然學校大力提倡閱讀,但想想大人不讀書也還過得去,

若非考試還是得應用閱讀和寫作能力,實在不能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或意義。

現在打開電視和手機,資訊到處都是,難道真的非閱讀不可嗎?

書中沒有黃金屋,到底幹嘛要閱讀?

試想到異國旅行時,放眼所見都是看不懂的文字,打開電視也不知所云。幾天後的你,也許能猜得出幾句基本生活對話,但就算融入當地迅速學會聽和說,仍然是個「文盲」,周遭環境的訊息依然是終極密碼:地標、告示牌、票券、地圖……這個時候,我們才可能驚覺原來「閱讀」不只是「讀書」而已。

一個孩子學了注音,逐漸識字之後,彷彿像開了「天眼」一般,開始接受整個環境爆炸性的「資訊量」,例如:在捷運出口看到披彩虹旗的志工奮力發放傳單,在餐廳裡看見支持用台灣之名出賽東奧的連署海報,電視裡總統候選人精采的口水新聞,小吃店桌上放著附近店家的廣告面紙。連爺爺隨意翻看的農民曆,看起來都好有趣!

這些「天然天眼」可沒有加裝「過濾器」,不管看到了什麼,都會被照單全收到腦袋裡。而孩子又是怎麼解讀這些資訊的呢?一說到閱讀,有些孩子立刻沉下臉來,想到書就無精打采。閱讀能開拓視野、啟發心靈?拜託不要化身為學習單來煩人就好了!更別提大人說的什麼黃金屋顏如玉,趕快長大去打工比較實在。

不過,若是拿生活裡的話題跟孩子「開聊」,問問他們的意見,那可是比榕樹下阿公開講還要精采。

有天晚上我們母女去吃晚餐,正逢縣市長選舉,妹妹邊看著餐廳裡的電視新聞邊發表高見:「誰規定幾歲可以投票?為什麼小孩不能投票?誰當市長也會影響小孩啊!」畢竟早上幾點上學、要不要寫寒假作業這些事,可是攸關小孩每天日子好不好過。

「欸,老實說,小孩還在學認字單詞,生活經驗也還在累積,有很多事情沒辦法完全理解,的確還沒有足夠能力判斷,這樣要怎麼投票選市長?」妹妹聽完很不服氣,畢竟讀完整張選舉公報對小學五年級的她來說並不太難,她立刻要我舉出哪些是「小孩還不懂」的事情,於是我舉出一些專有名詞為例。

「那幾歲就聽得懂?每一個老人都知道嗎?長到20歲就一定懂嗎?那為什麼年紀到了就可以投票?」妹妹不放棄的追問。

這當然是個好問題,可惜我還沒想好如何回答,嘴裡的牛肉又這麼滑嫩順口,無法幫我拖延太久時間。

幸好妹妹又開口:「那大人可以協助我們了解思考啊,這樣小孩不就可以投票了嗎?」

這題我就會了!當然不是這樣!

「妹妹,思考是可以被協助的嗎?難道大人的協助不會影響你嗎?你怎麼確定你已經知道所有的事情了呢?或是協助你的那個人有沒有說錯呢?」我們之間突然沉默了下來,我知道我們都在想。

「嗯,那我要怎麼自己思考?」小菜被我們一筷一筷分完,妹妹打破沉默。

「你現在不就正在思考嗎? 我們從頭來一次,想想為什麼你會提出第一個問題?」

「因為剛看到報紙上寫要投票,然後電視上一堆人罵來罵去,覺得大人好像也沒有很能幹,為什麼小孩不能投票選好一點的人?」妹妹回憶著。

「你為什麼知道這些資訊?路邊阿伯跟你聊天的嗎?」我繼續問。

「就說我自己『看』的咩,你剛剛都沒在聽!」

沒錯,我要的就是這個答案。

「你為什麼看得懂?是因為你認識字吧?所以才不必靠別人就能知道事情。同樣的道理,你想想看自己如何思考?別人告訴你的話只能代表他個人的經驗和看法,你知道些什麼決定於你碰到誰,這不就是靠運氣嗎?如果只是用聽說的,你一定會被影響,只有閱讀才能讓你自己決定要看什麼、去找什麼資料、進而決定腦袋怎麼想。」我暫時做出一個小小結論。

後來我們又提到每個國家訂定的投票年齡都不一樣,台灣立法院曾有想要下修投票權與選舉權的年紀,不過沒有成功等等;不過妹妹最喜歡的,還是奧修書裡的說法:如果白宮和克里姆林宮裡分別是兩隻猴子當總統,說不定這世界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每個人都有基本的閱讀能力,讀書能開啟更多思考的連結通道,且不受限於別人的框架與詮釋;而深一層的意義,則是可以讓你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一本書會把自己帶往下一本書,一句標語能抓到一個關鍵字……閱讀能孩子啟動如心智圖似的思考旅程。


想要離家出走
事情不在這裡發生,不代表它沒有發生。——《彼得與他的寶貝》

離家背後的意義

在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轉大人的辛苦》一書中,第一個分享的案例,便是一位少年「離家出走」的故事。

想出走少年的父母管教正常、平時也沒有衝突,百思不得其解後,只好求助心理諮商,這才赫然發現少年心中融雜獨立、煩悶、衝動與自我意識的念頭,讓他想在現實生活中做出巨大的改變。

這種「想出走」的孩子還未被納入統計數字裡,但相關數據就足以令人咋舌。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失蹤孩子約有上萬人,「離家出走」占了約七成;其中14∼16歲青少年為大宗,12歲以下的數據也逐年上升。

兒福聯盟進一步從第一線服務經驗中分析,女生離家的比例多於男生,顛覆一般人認為男孩較難管教的印象,而「猛爆型離家」最令父母束手無策,孩子離家前沒有異狀,更遑論知道可能的原因或去向了。

那麼看似平和溫順、照著生活步調走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多少孩子身在家中卻不時浮出離家出走的念頭?又是什麼讓孩子下了決心?

「對現況感到無力、想過不一樣的生活」是每個人再熟悉不過的念頭。

當我們漸漸厭煩原有的生活模式,或者不滿某些事物卻無法改變,胸口那股越來越滿的情緒,讓我們像顆鼓滿的氣球緊繃,只要一根羽毛也能輕易引爆……只不過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一切的「離開」都有了不同的詮釋:

離開職場去流浪,我們稱之為「中年壯遊」;

拋家棄子去旅行,我們稱之為「找回自己」;

空巢期離開原生地,我們稱之為「第二人生」……

或許我們都曾經起心動念過,但剛好在文學作品、音樂或電影裡找到了出口。

「離家」的經典情節替我們找到了慰藉,想像的經歷取代了實際的行動,並在這些豐富的素材中深深地共鳴共振、安頓了年少輕狂的心;當然也可能因為顧慮自己的能力或擔心後果,「不敢」的成分壓制了離開的衝動。

我們之所以無法接受孩子的離家出走,一部分來自於認為孩子的能力難以支撐雄心壯志或冒險犯難,另一部分則來自於情感面的受傷—離家似乎意味著親子關係的破裂與溝通失敗。

其實在青少年小說裡,透露著各種可能的線索與答案:「離家」往往是故事的開始,獨自一人才能對自我產生深刻的懷疑與詰問;「離家」是關係轉換的關鍵,舊的身份連結新的緣分,重新建構起另一個同名的自己;「離家」也有可能是表達不滿的無聲抗議;甚至更多時候,連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正在發生什麼事,但那股對外探索冒險的渴望,與改變現況的需求,恰恰好與離家出走的壯闊感不謀而合。

不想成為「被安排」的角色

《彼得與他的寶貝》的主角彼得因戰爭而依親爺爺,卻被逼著野放自己收養的狐狸。野放後的他後悔不已,獨自冒著戰事不斷的風險,踏上尋找狐狸的危險旅程。

這段與動物間難捨的情懷,比起更大的家庭變動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犧牲,但彼得與狐狸的感情不被爺爺認可,無法抹滅的罪惡感與強烈的情感寄託成為強大動力,成了他上路的推手。

類似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似曾相識呢?

當家庭成員面臨生離死別,或者父母婚姻狀態有了變化,孩子一向是「被安排」的角色。自身難保的大人們,或許當下忽略、也無力關照孩子心中的感受;也可能迫於現實考量,無法顧及孩子的意願。

而這些原本帶給孩子安定感受的外在環境一旦起了波瀾,即便大人盡力維持著表面上的生活秩序:上課、下課、吃飯、睡覺,孩子們內心的寧靜世界也早已崩塌,正在發生一場又一場的情感地震。

回想現今的社會新聞中,有些孩子為了不能打電玩、被沒收手機而負氣離家,這些看似是管教衝突,事實上是孩子對自主獨立的渴望,以及展現自我意識的堅決。

現實生活中,並非只有虐待、性侵等暴力行為會造成童年陰影,忽視冷漠的輕率言語,或是壓抑孩子情緒表達的「冷暴力」行為,也都是青少年小說裡離家出走的重要關鍵。與其說不要輕忽孩子的感受和困難,不如說是大人應該學習如何「尊重」並「正視」孩子的心理需求。

離家的預做練習,發揮正面意義

與溫暖療癒的《彼得》不同,另一本書《尋找阿嘉莎》,是由一對分別離家出走的姊妹擔綱主角。

為了尋找因渴望自由離家、而後被認為意外死亡的姊姊阿嘉莎,妹妹喬琪瞞著家人展開尋親之旅,途中發生的各種搶劫強盜殺人案件,不避諱地展現危機四伏的現實生活。即使兩姊妹分別離家的原因不同,但整體小說卻展現出「勇敢」的另一種樣貌—不管什麼原因,離家,是需要勇氣和能力的。

家長可為孩子製造機會在外過夜,或安排過夜營隊活動,這些在風險管控之下的嘗試,就是屬於「離家」的正規訓練。

離家的這幾晚像是一場實境考核,從生活自理、常規實踐、待人處事、安全判斷等,每一項都考驗著平日教養的成果。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是怎麼向這個世界展現自己的?和我們平常熟悉的那個寶貝一樣嗎?

除此之外,我們也同時讓孩子實際感受「獨立」需要的能力。不僅只是生活自理,也包括心智的成熟堅韌,都需要透過拉開距離來重新校正依賴與自主的比例,充分理解自己的能與不能。

將孩子日常累積於內心的正負能量,透過離家過夜的活動轉換為啟動獨立的刻意練習。在過程中體會平日難以接觸的孤獨、害怕,也領悟自己身上被激發的潛能與力量,創造出更堅強穩定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說謊-—《發癢的天賦》

給大人的閱讀準備

每次我介紹這本書,全場都會眼睛發亮,小孩開始變得渾身發癢,巴不得手上立刻有這本可以啃;大人則因為戳中自己心虛的點,也覺得身體發癢起來。但不論怎麼個「癢法」,小說裡的故事都能讓大家突然安靜下來,發現自己人生中許多「矛盾的信仰」。

這本書的故事設定很簡單,主角某一天發現自己得了某種怪病,只要聽到不符合事實的描述,胸前的乳頭就會開始發癢。

由於發癢的地方實在令人難以啟齒,光是描述病情就可能讓人發笑,想跟朋友訴苦還得考慮再三,一不小心還會流傳千里。更別提跟爸媽說,大人要不就過度反應、要不就一笑置之,誰會相信呢?

此時男孩心中說不出的「苦悶」,讀者們應該也曾有同樣心情。

通常介紹到這裡,一定有孩子會忍不住交換詭異的眼神,搭上曖昧的偷笑,有些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我也想要這種病,超酷的啊,馬上可以知道誰說謊耶。」想想的確如此,這樣也不會交到欺騙自己的「壞朋友」了。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這種「發癢辨識超能力」的確能馬上知道別人是否欺騙我們,還可以推敲出別人心中真正的想法,不要說小孩想擁有這種特異功能,大人也超心動的,再也不用猜測孩子是否說謊。

然而在書中,男孩似乎與我們多數人的想像恰恰相反,不僅每天飽受發癢之苦(想想打開電視看廣告的時候),還要擔心自己因此早死(過往有這特異功能的通常活不久),但最令他煩惱的是,他竟然開始不想知道事實的真相!

原來,最大的謊言就在自己家裡。

《發癢的天賦》不像一般小說,有意無意地指責大人說謊。

書裡的父母如同你我般,出於想給孩子安全感而說出善意謊言,但從日常對話中,他得知爸媽的感情不睦、家中經濟狀況面臨困境,大人強顏歡笑、一手遮天的善意謊言,卻被這可惡的乳頭一一戳破!

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隱瞞他什麼事情,但是一個小學生又該如何消化承受這一切呢?誰又來界定「善意的謊言」呢?若孩子考試考壞了,知道父母絕對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說不定爸爸還會怪媽媽沒把孩子教好。若這時孩子偷改成績、謊報分數可以嗎?各種「善意的謊言」會不會引發不同的連鎖效應呢?

不僅如此,書中主角發現幾個禮拜下來,連朋友似乎也沒幾個可信了,幾乎每個人都對他說過謊,為了不讓大家知道他的「怪病」能辨認言語的真假,書中主角只好配合大家演出繼續照常過日子,那這樣算不算善意的謊言?

原來我們奮力追求、一個「只有真相」的世界真的這麼令人痛苦?

孩子們的思考能力遠超出我們想像,那些曾經被捉弄過、欺騙過的孩子們這時會急著大喊:「不對不對!刻意欺騙別人的謊言當然不行,不然詐騙集團都可以放出來了!」

《發癢的天賦》並未忽略大人擔心的道德邊界與法律界線,透過小說後半部主角為了籌錢治病、參加電視問答大賽的情節設計,帶出現實中仍須注意的灰色地帶;從哲思的層次到現實生活中的規範,讀過這本小說的孩子,莫不愛上這些令人燒腦情節。這個故事可以陪孩子走一段很遠的人生之路。

這時再想想孩子曾「說謊」的事實,說謊便不再是教養失敗、行為偏差的表象而已,此時大人小孩都已經有不同的看法與解讀,一觸而發的衝突也就能轉換為更多有意義的思考與討論了。

給孩子的思考讀書會

說謊可說是人類趨吉避凶的原始本性之一,關於真與假、說謊的行為與意義,一直是各領域津津樂道的議題,也是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最容易開啟的哲學話題,畢竟孩子們這方面「很有經驗」。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老師曾有一首詩,很適合搭配《發癢的天賦》作為親子討論的破冰起點:

欺騙重要的是騙人的話不一定是假的

欺騙不好 老師這麼說

欺騙不好 爸爸媽媽這麼說

誰沒被騙過? 大人常常騙小孩

小孩也因此學會騙大人

聰明的人常常被傻瓜騙

有人被騙會高興 有人被騙會生氣

說謊 不一定是欺騙 有時那是下台階

有人習慣騙人 卻不能忍受欺騙 但是

欺騙重要的是騙人的話不一定是假的

──《安拿生找傻瓜合作捕魚》

PART1 文本內容分析與對焦

①主角為什麼不喜歡這種發癢天賦?書中透露出的原因有哪些?

②爸媽為什麼要對孩子隱瞞家裡情況?部分隱瞞事實算說謊嗎?(書中的定義算是謊言,孩子可發表自己的看法)

③為什麼主角知道大家對他說謊卻沒有生氣?

④你覺得主角最後對真相與謊言的看法是什麼?

PART2 發展自我的看法與價值觀

在等待孩子回答前,爸媽可先分享一些自己過去的經驗,或者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若孩子提到對爸媽的判斷,也無須辯解做回應,只需要傾聽孩子的看法即可。

①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要有這種超能力嗎?為什麼?

②書中的情節安排是有這種天賦的人都會早死,你覺得這代表什麼意義?

③楊老師的詩寫著:有些人被騙會高興,有些人被騙會生氣,你覺得是這樣嗎?生活中或書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

④如果只能選擇一種,你比較希望騙人還是被騙?為什麼?

⑤詩中有句:「有人習慣騙人,卻不能忍受欺騙」,你想想有誰是這樣嗎?

PART3 回應現實生活的考驗

①想像一下,你會因為什麼理由可能說謊或隱瞞部分事實?

②我們什麼都能說真話嗎?你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③如果說謊被拆穿,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孩子的延伸對話

A:「老師,你有說過謊嗎?」

我:「當然有,不然還算是個人嗎?」

B:「那你也有被騙過嗎?」

我:「應該有吧,但說也奇怪,我印象中沒有想起什麼特別的事件。還是說,我是那個被騙的人,所以不一定會知道自己被騙?」

A:「有啦,聖誕老公公就是你被騙的例子啊,哈哈哈。」

B:「那你的意思是你不能拿聖誕禮物喔,因為你不相信聖誕老公公嘛!」

C:「很多大人還是相信聖誕老公公啊,如果大家都相信了,不就變成真的。不然幹嘛放假?」

我:「好問題!如果大家都相信一件事,就可以算真的嗎?」

A:「不行啦,哪有這樣的,大家又不可能是全世界,『大家』要多少人才算?」

B:「老師,聖誕老公公是大家甘願被騙,被騙得很高興啦,不是相信喔。我也不信,可是我想被騙拿禮物啊,沒什麼不好。」

我:「所以如果有好處的話,真的假的你都覺得沒關係,是這樣嗎?有沒有別的例子?」

C:「ㄟ,那如果有人要你去騙人就可以賺錢,這樣不就是詐騙集團?」

B:「這樣當然不行啊,會被警察抓啊。」

C:「可是聖誕老公公應該不算謊話吧,那是一種想像力啊。」

A:「想像就是假的啊,又不是真的。」

B:「我就希望是真的,所以想要相信是真的,不可以嗎?又沒害人。」

C:「天啊!聖誕老公公說不定是最厲害的詐騙集團耶。」

孩子們各自發展的思考線看似平行,卻又息息相關,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謊言」,還有沒有其他更多種呢?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