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160006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

How to Thrive in the Digital Age
譯者 林俊宏
出版日 2013-01-31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在這個時時連線的時代,
人們關注的問題已經從「你是誰?」變成「你在做什麼?」
但除了「現在式」,我們的生命還需要別的時態……

★「人生學校」話題新書系!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領銜主編
詹偉雄、蔡詩萍、褚士瑩 強力推薦!


科技令人目眩神迷,但有時也教人深感不安。
身處數位世界,我們想要更便利、更舒適,但也需要活得更好、更深刻。

亞里斯多德認為「理性」是專屬於人的特性,但現在我們的工具也可以擁有理性了。我們所製造的工具機器如今回頭改造我們。然而,這個過程並不一定會貶低人的價值,我們反而應該進一步探究,究竟是什麼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又是什麼使我們緊緊相依。

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在清醒時都處於「連線」狀態,可能是上網、使用手機或其他數位媒體。這不只影響職場工作,更深入我們的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本書檢視想要時時連線的渴望與生活型態如何影響人生,教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適應良好,又不致失去寶貴的人性。


【人生學校系列】

如果說人生是一所學校,
艾倫.狄波頓幫你找來了最好的老師,給你立即上手的建議!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婚姻」「挑選職業」「養育子女」「財務焦慮」「死亡」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六本不同主題的勵志書,將為你帶來實用的建議,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情感,讓你在苦惱和困頓之時有所依憑。

書系主編艾倫.狄波頓這麼說:
在一個道德與實際生活都充滿了混亂的時代,勵志書迫切需要改頭換面重新出發。「人生學校」宣告了勵志書的重生,檢視人生的重大議題,包括金錢、理智、工作、科技,以及改善世界的欲望。
《週日獨立報》這麼說:
「人生學校」提供基本而務實的方法,協助我們從人生知識寶庫中取得無窮的思想珍寶。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如何不為錢煩惱
如何改變世界
如何維持情緒健康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作者介紹

湯姆.查特菲爾德 Tom Chatfield
身兼作家及評論家的身分,目前為BBC的雙週專欄作家。曾任職Google及Mind Candy等公司,並曾於TED Global及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orld IT Congress)擔任論壇講者。除了人生學校系列之《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至今已出版三本關於數位文化之著作。另外他也寫作小說、演奏爵士鋼琴。詳細資料請見個人網站tomchatfield.net。

譯者簡介 林俊宏
師大譯研所碩士。合譯有《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先覺出版),譯有《剪刀、石頭、布》《群的智慧》《大科學》等書。現為自由譯者,並就讀於師大譯研所博士班。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160006
ISBN:9789861342054
頁數:20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2054
看更多

目錄

 

看更多

各界推薦

 「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 褚士瑩

 我相信「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比如說當我們自從學會九九乘法表之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到不懂得乘法之前對於數字的想法。

 已經「知道」的人,無法揣摩「不知道」者的內心世界,雖然自己也曾經是其中一名成員,但是「知道」會巧妙地徹底磨滅在這以前的所有記憶。

 這是為什麼,每次我總是喜歡問那些嚮往環遊世界旅行的人,他們認為要去環遊世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每次,我總是會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大多數的人立刻就說是「金錢」,接著一定有人會說「時間」,在這之後,「健康」和「家庭」也都會被陸續提出來。

 「如果錢是最大的問題,那麼一張可以環遊世界一圈的機票大概多少錢呢?」

 每個人總是從五十萬、一百萬台幣開始猜,也有人認為需要兩百萬台幣。

 但是當我證明,一張最便宜的環遊世界RTW機票,原來六、七萬元就可以買得到,大家總是非常驚訝。那些覺得自己不可能有錢去環遊世界的人,突然也鬆了一口氣。原來環遊世界的機票,用買一輛摩托車的錢就足夠了。
 「詢問機票價錢,明明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可是為什麼摩托車價錢這種稱不上重要的資訊人人都了解,對於當做夢想的環球旅行,卻連到Google上去搜尋一下,或是打個電話到旅行社都不曾這麼做呢?」
 「因為覺得根本不可能,所以就沒有勇氣去──」

 ──知道。

 可是一旦知道以後,環遊世界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幾萬塊錢的機票,只是自己去或不去的問題而已,已經不是能不能實現的問題。

 同樣的,那些說沒有時間的人,一旦經過我的計算,發現一年五十二週,每個上班族本來就有週休二日,這樣一來就是一百零四日的週末,如果加上其他的各式各樣國定假日、颱風假、事假、病假、休假,任何一個社會人每年都有將近一百六十天以上的假日,也就是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日子,本來就是假日,怎麼會說沒有時間呢?就算搭船環繞世界,也只要一百一十天啊!
 至於認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環遊世界的,我告訴他們我的護士朋友法蘭克,在豪華遊輪上開設一間洗腎中心的故事,即使是一個星期要洗腎三次的糖尿病患,也因此可以像健康人一樣參加航海行程。我也不只一次在世界不同角落看到全盲的背包客在自助旅行,難道阻止我們去環遊世界的,是比洗腎或眼盲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嗎?
 至於那些認為自己有家庭牽絆,以至於無法去旅行的,我也會告訴他們我的好朋友阿瑟,如何放下全職工作、還在唸書的丈夫及當時兩個還是國小年紀的子女,到土耳其去尋找自己的第二故鄉,買了一間在地中海旁的農莊,過著自己種有機無花果,自己萃取第一道橄欖油的田園生活。如今子女也都長大成家,並沒有因為母親沒有天天在旁邊陪讀而成為問題學生,反而因為從小就看到雙親雖然超過了做夢的年紀,但是一個插班考大學一路念到法律博士,另一個藉由旅行尋找自己,都是誠實追尋生命夢想的人,所以對於父母的愛與尊敬,沒有因此而稍減。
 一一分析下來,似乎這些原先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

 知道與不知道,差別是很巨大的。

 知道世界是怎麼運轉的,是件比想像中更大的人生工程。

 我有一個同事,來自緬甸某個少數民族,在自己的家鄉是個非常優秀的社區發展專家。有一天,長期贊助他工作的瑞典NGO組織,要送他到斯德哥爾摩去受訓,當我們認為他很優秀,英文也很流利,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的時候,另一個曾經去過瑞典受訓的緬甸同事,卻顯得憂心忡忡。
 「他這輩子只用過鑰匙開門,但到了瑞典卻要用感應卡,萬一毫無重量的感應卡弄丟了,他進不了房子,又不知道該怎麼求助的話,在熱帶成長,從來沒有經歷過攝氏三十度以下氣溫的他,可能會在下雪的北歐冬天凍死吧?」
 手機該如何儲值、銀行該如何開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在地底下移動(地下鐵)而不是在地面上,這些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回答的問題。

 這是為什麼,我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在泰緬邊境的移工學校,向這些剛離開緬甸鄉間的年輕人,開課解釋什麼是銀行業務,什麼叫做貸款、保險、信用額度、信用評比、資產管理。信用卡以及現金卡的區別,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銀行,也不知道金融是怎麼回事的人來說,已經不可思議,我還沒開始說次級信貸、二胎、再保險呢。
 知道如何使用世界都這麼困難,知道如何使用人生,比想像中更不容易。

 兩年前,日本NHK出版了平安壽子的一本長篇小說,書名就叫做《人生的使用方法》,描述一對退休的夫婦,藉著找尋興趣,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

 無獨有偶,前一陣子網路上也流傳一篇短文,說是當電器用品壞掉的時候,平時喜歡看產品說明書的五歲兒子總會冷冷的在一旁說:「我們自己沒按規定操作使用,當然容易壞!」延伸到思考我們是不是讀清楚了「人生使用說明書」,否則過度使用了人生,因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環境的方式,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

 哲學訓練背景的作家艾倫.狄波頓在二○○八年夏天,於倫敦開設了一間「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專門解答人生與生活上會面對的大小疑難問題,如:錢不夠用、對工作沒有熱情、兩性關係失調、如何保持冷靜、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生存、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等等。一般人隨時都能走進這間學校,並且在裡面得到想要的答案,我也認真的去上另類的「主日學」,我還記得那天的主題是「別過度看重幸福的重要性」。

 當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到倫敦去尋找昨天的歷史蹤影時,對於選擇在倫敦生活的人來說,倫敦卻是一個明天的城市,無論是最新的思潮、建築、發明、流行、藝術或是生活風格,對於未來的想像,才是讓倫敦一直走在世界前端、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向潮流的最前線滾動的真正原因。

 這是為什麼,作為一個旅行者,我總是為那些只去倫敦看旅遊書上景點的觀光客,覺得非常可惜。

 對於想要在倫敦尋找私房景點的朋友,我常常會推薦他們去被譽為「英倫第一才子」的瑞士作家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上一堂自己喜歡的課。

 艾倫.狄波頓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從八歲起在英國接受教育,曾求學於頂尖的哈羅學院與劍橋大學。他通曉法文、德文及英文,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書寫主題豐富多變。在二○○二年《旅行的藝術》風靡全球之後,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在台灣也擁有相當多的粉絲。二○○四年,在各界矚目之下,《我愛身分地位》於英國搭配由他所主持的電視節目一同推出,旋即登上英美暢銷書排行榜。全球死忠的書迷總是每年都翹首盼望狄波頓的新作問世,也總是意猶未盡。但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其實只要到倫敦,一年到頭都可以前往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

 狄波頓之所以會決定在二○○八年的夏天以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方式創辦這所人生學校,我覺得跟他創作生涯的起因其實是一樣的。


 狄波頓曾經公開表示:「我在求學過程中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大學期間,因為學校所教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我什麼科目都涉獵過,可是內心還是覺得空蕩蕩的……我要寫我自己想看的那種書籍!」而他所謂的那種書籍,就是利用廣義的文化來詮釋及定義人生。他認為寫一本能夠幫助人享受人生的書,是一件很美也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什麼他從一九九三年開始以哲學論說文的形式,出版各式各樣的作品。

 人生學校也就是這個理想另外一種形式的具體呈現,供人學習如何解決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像是給那些早上賴床不想去上班的人的生涯規畫、怎麼跟分手情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了解我們為什麼會說謊、如何在消費時代裡做有創意的旅行、如何自己一個人生活、如何變成一個別人眼中很酷的人等等。有些課是晚上開設的,地點又在商業街的精華區,所以適合白天逛街購物參觀累了以後來。如果意猶未盡的話,也有週末全天課程,甚至有在教堂裡進行的另類布道會,內容有趣而不可思議,像是強調悲觀比樂觀重要,或是作白日夢對人生的必要性等等。

 除了上這些不可思議的課程,學員還可以一起吃大鍋飯、參加小旅行、接受非傳統式的心理諮商。就算不打算上課,也可以純參觀,在有趣的附設商店購買一些倫敦別處買不到的紀念品——比如專門談孫子如何教阿嬤用手機傳簡訊的書。

 如果能夠到倫敦,從人生學校帶回一些人生的熱情,用新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或許這將是倫敦最特別的紀念品也說不定。至於那些沒有機會到倫敦去上人生學校的,那就看書吧!
看更多

〈編者序〉
這是我想唸的「人生學校」 艾倫.狄波頓

1
教育的目的在於為我們節省時間,讓我們省卻嘗試錯誤的經驗。不論世俗或宗教社會,都是藉由這樣的機制,將其最聰穎也最堅毅的祖先,經過數百年來斷斷續續的痛苦摸索而得出的智慧成果,在一段有限的時間裡灌輸給社會裡的成員。
社會在科學與技術知識方面,早已接納了這種教育方式的思考邏輯。今天,一名主修物理學的大學生只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即可吸收到法拉第畢生的學識,甚至在短短幾年內,即可嘗試突破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而社會絲毫不認為這樣的現象有任何可議之處。
這樣的教育原則,在科學領域當中顯得平淡無奇又毫無爭議,但一旦套用在智慧、在有關自我與道德指引的洞見之上,卻不免引來強烈的反對。奇特的是,如果有人打算讓一班物理系的新生自行搞懂電磁輻射理論,捍衛教育的人士必然會對這樣的做法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同樣的這群人卻又堅稱沒有任何人能夠將智慧教導給別人。
我向來認為文化絕對有能力因應我們所遭遇的難題。自古以來,對我們的個人與政治生活造成混亂的各種錯誤,一再為文化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不論哲學、心理學、藝術、詩歌還是文學,都不乏探討愚痴、貪婪、肉慾、嫉妒、驕傲、多愁善感或勢利眼的內容。問題是,極少有人能夠有效整理這座寶庫,以適切的方式將其內容呈現給我們,原因就是那種毫無基礎的偏見,認為文化不該用來協助我們解決煩惱。
當今主流的世俗教育機構,都無意教導我們生活的藝術。若以科學發展史的歷程比喻,我們可以說,道德領域還處於業餘人士在自家倉庫裡操弄各種化學物質的階段,而不是專業人員在實驗室裡從事條理井然的實驗。大學院校裡的學者無疑是靈魂教育工作的主要候選人,但他們卻假藉先驗知識的重要性,而刻意拉開自己與實際需求的距離。他們逃避了引誘受眾的責任,對簡單明瞭的事物恐懼不已,並且假裝自己沒有注意到人有多麼脆弱,也無視於人有多麼容易忘卻一切,不論是多麼重要的事物。

2
這就是為什麼我和幾個同事在二○○九年春季一起創立了人生學校。人生學校是個讓人上課學習、購買書籍與接受心理治療的地方|全都聚焦於以明智的方式引導個人的人生。這是一所我希望自己當初能有機會就讀的學校。
我在上大學之前,原本把大學想像成一個非凡的場所,能夠讓人擺脫商業壓力,在優美的環境中與令人著迷的人物一同好好檢視人生的重大課題,從而成為更好、更有智慧也更有趣的人。我至今仍然會遇到抱持著這種想法的人|但這些人都有一項共通之處:他們從來不曾上過現代大學。他們之所以能夠懷有這樣的夢想,原因是他們有幸不必見識到醜陋的教育現實。
嚴酷的事實是,你若是前往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聲稱你想要學習「如何生活」或「如何成為一個比較好也比較有智慧的人」,對方必定會客氣地請你離開|要是他們沒有把你送到瘋人院的話。當今的大學,認為自己的工作是訓練學生精通一項特定職業(例如法律或醫學),或是讓人對文學或歷史等人文學科獲得基本認識|但沒有任何明確的理由,只是一種未經檢驗的模糊概念,認為花幾年的時間研讀文學可能對人有益。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死亡」「婚姻」「挑選職業」「志向」「養育子女」「財務焦慮」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你會接觸到傳統大學所教導的許多書籍與觀念,但不太可能會感到無聊。在這裡,你不但可以交到朋友,也將從此能夠以不同觀點看待世界。人生學校裡設有一家書店,店裡的書籍不像一般書店那樣按照文學與歷史等傳統分類方式陳列,而是將探討同一種問題的書籍擺放在一起。因此,我們有一座書架的類別名稱是:「適合容易在夜裡憂慮的人士」,另一座書架的類別則是:「如何在婚後仍然保持快樂」。我們把這家書店叫做「靈魂的煉金術工作坊」。
我們藉著成立人生學校,希望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促使學習的方式出現改變|並且藉此提醒所有人,只要運用得當,文化應該會讓人覺得完全切合需求,不但令人振奮,而且總是能夠促使人生變得更容易掌握,也更加有趣。

3
現在,人生學校出版了第一套書,這是一套勵志書。「勵志書」是個非常危險的詞語,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在台灣也一樣!勵志書的讀者雖然為數眾多,卻總是傾向於認為閱讀這種書是一種令人難堪的行為。如果有人想要瞬間瓦解自己在智識上的可信度,只需坦承自己閱讀勵志書,就可立即達到目的。
在文學經典當中,勵志書是最受嘲諷的一個文類|而且原因顯而易見。大部分的勵志書都出自最多愁善感的美國作家,在三百頁樂觀至極、不停重複而且充滿教訓意味的文字當中,承諾讀者可以從此獲得永生與數不盡的財富,並且徹底擺脫人生中一切令人沮喪的面向。難怪文化菁英的心中總不免認為只有笨蛋才會閱讀勵志書。
那麼,除了文化菁英與笨蛋以外的其他人怎麼辦呢?一般的假設是,人生並不需要以各式各樣的教訓加以指引,只要依循直覺行事即可。畢竟,你只需要脫離父母自立、找到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與一個對象建立情感關係、也許生養幾名子女、目睹自己的父母輩逐漸凋零,接著再目睹自己這一輩迎接死亡的到來。直到有一天,一項致命疾病開始侵蝕你的內臟,於是你平靜地告別人世,闔上棺蓋,便可算是完成了顯而易見的人生任務。
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暗自承認,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而且若有個地方可以尋求答案,對人應該頗有幫助。過去兩千年來,東方與西方大部分的哲學思想都屬於勵志書類型。古代人在這方面最為擅長。伊比鳩魯寫了三百部左右的勵志書,幾乎涵蓋所有議題,包括《論愛》《論正義》與《論人生》。斯多噶派哲學家塞內加撰寫了許多著作,勸告他的羅馬同胞如何因應憤怒(這部《論憤怒》至今仍然非常值得一讀)。奧里略的《沉思錄》更堪稱是史上最優秀的一部勵志書,不論用來檢視一座帝國的崩解,還是用來協助面對財務困境的人士,都一樣切合實用。
不過,勵志書領域後來卻逐漸遭到摒棄,而成為當今種種古怪人物的專利:有些人為佛教或基督教的訊息披上新的外衣,宣稱我們只要相信自己、保持信心、認真努力、不要絕望,就能夠進入財富的天堂。有些人則是在著作中摻入一些淺薄的精神分析或道家思想。無論如何,現代勵志書作家共有的一項特色,就是他們都抱著強烈的樂觀態度。他們的一項重大假設,就是認為要鼓舞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對方一切都會順利成功。不過,勵志書領域裡那些遠比他們崇高許多的前輩,卻深知要讓人心情好轉,速度最快的方法是向對方指出世事其實和他們想像的一樣糟糕,甚至可能還更糟。或者,正如塞內加所貼切指出的:「何必為人生中的部分苦難啜泣?人生本身就不免令人流淚。」
為了嘗試稍微矯正這種狀況,我於是編輯了一套六冊的新式勵志書,全都帶有堅實的智識野心。這些著作都由個別領域的專家寫就,探討各項重大議題,包括工作、情緒健康、科技、金錢、性與政治運動。書中的語調正向但務實,不會太過熱切,也不會擺出一副教訓人的姿態。
一個文化若是願意讓輔導指引的做法、「人生」的學校以及勵志書,扮演其應有的角色,便有機會至少比先前的世代少犯一兩項錯誤。
我深深感謝所有受到這套著作吸引的台灣讀者,也歡迎各位造訪我們的網站,網址為:www.theschooloflife.com
看更多

試閱

 

我進入林間,是希望活得從容,只面對生命最基本的本質,看看我能否得到它的教誨,而不要在即將閉目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活過。生命如此可貴,我不希望只懂生存,卻不懂生活;除非相當必要,否則我不願提前離開。我想要活得深刻,吸收生命的全部精髓⋯⋯
—梭羅,《湖濱散記》

前言

現在這個世代,奇蹟無所不在,彷彿成了日常生活中自然脈絡的一部分。科技作家暨理論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於二○一一年八月在部落格上寫道:

我現在得常常說服自己,要相信不可能的事⋯⋯二十年前,如果有人付錢要我說服一群講道理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跟他們說在二十年後,我們的個人手持電話裝置裡面,會有全世界的街道和衛星地圖(而且免費),還有許多城市的街景圖,我絕對辦不到。我想不到有任何經濟假說能說明這一切為什麼能夠『免費』提供。在當時,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在我們這個時代,這些不可能的事才剛剛開始成真。在我們前方的是新形態的合作和互動,現在幾乎人人口袋裡都有和網路連線的手機,功能比十年前的多數電腦還強大,或許從這一點便可見一斑。等到再過十年,數十億人指尖下的資源,在二十年前可能只有各國政府才能擁有。
另外,這些變化的速度也是前所未見。電視和廣播陪伴了我們一個多世紀,印刷術發明超過五百年,然而,網路不過面世短短二十年,卻已經有超過二十億使用者;商業手機也不過區區三十年歷史,目前已有超過五十億個使用頻繁的用戶。
未來這種智慧型全球網路連接的,很可能不僅是我們彼此,還包括生活中的許多其他物品,從汽車、衣服,到食品和飲料。透過智慧晶片及中央資料庫,我們彼此間的連結方式前所未見,而且不只如此,我們還和網路所製造出的世界緊緊相連,像是各種網路工具、共享的空間,以及數位世界的行動和反應模式。這一切也讓世界也產生全新的資訊、全新的資訊量,我們現在關注的是:我們在哪裡?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看起來什麼模樣?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些資訊?同樣重要的問題是,究竟別人(比如說,政府、企業、行動主義者、犯罪分子、執法者,以及創造者)又是如何解讀這些資訊?知識與權力總是緊緊交織,但時至今日,資訊和藉以流通的基礎設施代表的不再只是權力,更是新的經濟和社會力量。
而不管在智識、社會或法律上,我們都落後現實數年,甚至是數十年。就不同世代而言,那些出生於數位時代的「數位原住民」,和那些出生於數位時代之前的人彷彿隔了一道鴻溝,難有共同的理解與共享的價值觀。
這本書探討的問題,就是我們每個人該如何不光只是身處數位世界,更要茁壯成長;以梭羅的話來說,也就是要「活得深刻」,將這個時代的種種可能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探索這些可能性,就像是探索新城市或新大陸。在我們正舉步邁入的世界裡,人類的天性仍然相同,但加以形塑的外在結構已經不同了。今天的數位世界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或一組工具,同樣的,當我們打開數位設備,也不只是為了娛樂或休閒。對愈來愈多的人來說,數位設備反倒是一扇大門,通往休閒與勞動皆根深柢固之地,那裡就像是一個舞台,我們如雜耍一般流暢地耍弄著友誼、媒體、生意、購物、研究、政治、娛樂、金融,還有更多更多。
說到「茁壯成長」,我想要講兩件相關的事:第一,個人要如何在數位世界茁壯成長;第二,社會如何協助我們在這個世上發掘自己的潛能,同時盡可能和其他人連結,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類群體。
這兩件事的出發點相同,都要從數位設備的歷史談起。接著我會再談談現代科技進展的核心問題:接受或拒絕生活中的種種工具是什麼意思,以及我們該如何好好運用科技(還有刻意「不」運用科技)來讓自己過得最好。
我也會談到幾乎所有人每天都會面臨的挑戰(無論我們是否自覺),像是個人身分、隱私、通訊、關注,以及所有相關的法規問題。若說這種種有個共同重點,那就是個人經驗如何融入二十一世紀的全新集體生活之中,我們要看看別人對我的理解和真正的「我」之間的關連,我分享了什麼給別人,以及我還能保留什麼個人、隱私的東西。
本書的第二部分會探討包含這些利害關係的文化和政治結構,以及一位良好的數位公民又該遵守什麼樣的「規範」。最後,我會再回到最核心的問題:活在這樣一個世代,無論是要孤芳自賞、或是與他人相連,都有前所未見的機會,這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
數位科技的本質就如人性般千變萬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可能扮演許多角色,它可以是協助者、圖書館、朋友、誘惑來源、慰藉,或是監獄。但它們也像是不同的鏡子,讓我們能以空前的角度看到自己和彼此。當然,我們也可以移開目光,視而不見。

第1章 從過去到現在

1
人類與數位設備的互動,可說是愈來愈親密。區區半個世紀內,這種令人驚嘆的新工具,就這樣整合進入了數十億人的生活核心。
最早的電子數位計算設備是在四○年代開發完成的,其規模龐大複雜到嚇人,由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人來設計、操作。艾倫.杜林(Alan Turing)是其中一位先驅,他的理論和實踐使得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以解開德國的密碼。
下一代的計算設備是五○年代後期興起的大型電腦主機,主要由學術和軍事機構所擁有,仍然有整個房間那麼大,而且只有專家會操作。當時要輸入資訊,需要使用非常抽象的指令,而輸出的資訊,對於不熟悉資訊科學的人來說,也如天書一般。
到了七○年代,這一切開始改變,隨著微處理器出現,電腦進入了普通家庭,而不只存在於實驗室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IBM總裁湯瑪士.華生(Thomas Watson)曾在一九四三年提到:「我認為全球電腦市場,大概五台電腦就飽和了。」無論他是否曾這麼說過(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的權威,都說「幾乎沒有證據」證明這件事),在一九七一年個人電腦首次問世時,沒有人料想得到在美國的國內市場,這種機器不是只有幾千個科技狂會想購買。
但最後證實,就連最有遠見的學者,也完全沒有料到「運算」的吸引力。到了七○年代末,蘋果、Commodore、Tandy 等公司的電腦銷出了數十萬台。數位革命就此展開。
而這只不過是人類與數位之間互動日漸穩定結合的序幕。從七○年代開始,機器設備的功能愈來愈強大、連結愈來愈緊密,使用上也愈來愈容易。比起第一代家用電腦,我們今天使用的電腦功能要強上數萬倍,價格便宜數十倍,而且方便易用不曉得多少倍。
然而,比起功能,更重要的其實是這些設備所提供的「體驗」。在這方面,偉大的革命才剛剛開始。以前我們說個人運算,指的大概就是放在家裡的桌上型電腦,或是裝在包包裡的筆記型電腦,但現在又不一樣了,個人運算指的可能是手中的智慧型手機或桌上的平板電腦,可以隨時開機、隨時上網。
我相信我們正從所謂「個人運算」穩定走向「親密運算」(intimate computing),數位科技與生活的整合進入了全新的境界。現在在咖啡店或客廳裡,我們使用數位設備之親密、之頻繁,這些時光原本可能都是保留給某個同伴或摯愛寵物的。對所謂「數位原住民」來說,他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個碰到的就是手機,每晚就寢前最後一個放下的,還是手機。

2
我們使用科技,但科技也同時改變我們。正如加拿大媒體研究先驅馬修.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所說:「我們塑造工具,而後工具塑造我們」。從早期的農業到冷藏技術,科技使我們從每日的狩獵採集裡解脫,進而建立城市和文明。運輸科技也改變了我們的行動力,我們和時空的關係不一樣了。我們是科技的生物,天生就會改善自己和世界,不斷進步、不斷適應。
自從超過五千年前書寫發明以來,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所謂的「智能科技」已經改變了整個世界。科技擴大了我們心智思考的方式,如同武器和衣服能夠擴大我們的身體力量。從地圖到電影,我們發明種種工具,讓我們更了解世界、更能學習和溝通,也讓我們能傳遞知識和靈感。
但就算已經有這些種種科技,數位電腦仍然獨樹一格。在三○年代,艾倫.杜林預想未來會有的通用杜林機(Universal Turing Machine)能夠運算任何有可能解決的函數,而電腦,正是第一個真正通用的媒介,應用方式幾乎是無限靈活。
從文字、圖片到影片,電腦能夠模擬所有其他媒體。只要裝上正確的軟體,就能任意再現聲音、影片、圖片和文字,而且無論是寄送或是收受,所需成本都比過去傳統方式大幅減少。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一切媒體和通訊需求(事實上,是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智能科技),都能夠透過一個單一、整合的系統來提供。
如果我願意,我還是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也可以在電視頻道之間不斷瀏覽、拿起書本閱讀、或是用CD播放器聽音樂。但不論上述哪一種情境,都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了。只要有一個連接網路的數位設備,全球的聲音、文字和圖像就在指尖。不管在家裡還是在路上,我隨時可以看到最新一集的《CSI:邁阿密》或是《白鯨記》,或是無窮無盡的貓咪影片。我還可以存取許多互動服務,從遊戲到線上購物,這些都是過去其他媒介未能提供的。
透過科技,我們擁有前所未見的掌控力。支撐著這種掌控力的,是資訊本身不具重量、可無限複製的結構。從電荷的1和0出發,「數位」的可能性無限延伸。
縱觀歷史,各種能夠增強心靈力量的科技,始終受限於物理現實。在歐洲印刷術發明之前,製作一本書需要靠專業工匠數百個小時的努力。即使有了印刷術,書本的實體大小和紙張的費用,還是侷限著書寫文字的能耐。錄音技術出現的第一個世紀間,也因為可用於蝕刻的材質(例如蠟或乙烯基)而有所限制。電影和攝影則仰賴昂貴而受限的實體材料,也就是脆弱、易燃、需要細心對待的膠片。
這一切都是過去式了。寫作本書的時候(二○一一年年底),根據估計,每分鐘都有長達一個小時的影片片段上傳到網路。我們已經對於資訊泛濫習以為常,然而這種資訊永遠消化不完的情況其實還在不斷加速,全球數位資訊總量指數持續上升。
二○○八年,網路上的頁面數量估計已達一兆頁。三年過去了,現在再估算數字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可以肯定頁面要以數兆來計了。歐洲印刷術發明後的五百年間,將各種語言和版本計入,大約總共有一千億本書出版。現在不消一個月,上傳到網路的資訊量就已經超過這個總和了。
最重要的是,數位設備並不只能顯示和重製資訊,還可以讓資訊「活」起來,賜予生命給位元及演算法。寫程式的時候,我們不是只像寫書、繪畫或製作地圖一樣創造出一個物件,而是在設置會活動的系統,可以與他人互動、供他人探索。我們是在建造另一個世界。
這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奇蹟,也最能解釋人類如何持續將心血、關注、情緒、經濟活動及創新思維轉移到數位科技。就像過去數百年間,城市像磁鐵一樣吸引了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口,數位領域也吸引著眾人,探索其種種可能。比起真實的體驗,有些數位模擬反而更能深入我們的心靈。

3
如果希望與科技相處融洽,我們就必須知道,重點並不在設備本身,而是設備創造出的體驗。數位媒體是心靈的科技,也是體驗的科技。如果想在科技的陪伴下茁壯成長,就不能只以籠統的方式來了解科技,而要從它帶來的體驗出發。
讓我以自己平常的數位體驗為例。在平常的一天,我會收發幾封簡訊,讀取並寄送大約二、三十封電子郵件,發幾則推特,在電腦螢幕前待上二到十二個小時,在線上閱讀、寫作、與人互動。
寫到這裡,我心中的問題可能和你一樣:這二到十二個小時哪裡去了?其中有一些零碎片段我還講得出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文章和書籍的字數統計來回答。但如果要誠實以對,我得說我不知道時間都到哪兒去了,不只如此,就算把我進行過的活動切分後標上「社群網路」「部落格」或「線上遊戲」,也沒什麼意義。這種作法就像是用「我一天花兩個小時『翻頁』」的說法來描述閱讀習慣一樣。不論哪種情況,體驗的重點都不在表象。
當我閱讀一本實體書,只要知道書的內容、我讀了多久,你就能大致知道我的閱讀體驗之本質。雖然我必須決定書本對「我」的意義,但我讀的這本書和他人讀的並沒有不同,而且讀的方式也很可能和他人一樣是從頭讀到尾。讀書的時候,我不會隨自己高興恣意跳讀,但這正是使用像臉書這種服務時會發生的事。
更重要的是,上臉書的時候,我並不是獨自一人,而是進入了某種公共空間,時時刻刻回應著身邊的人事物。我或許會更新我的狀態,檢視幾個朋友的連結,沉浸在某本書或電影的討論之中,或是辯論徹夜狂歡的好處。我非常可能也會追蹤幾十條他處的連結,同時瀏覽其他幾個網站,檢查電子郵件,聽聽音樂或談話性廣播節目。
就這樣一個小時過後,只說「我在上臉書」,其實並無法反應出這段體驗的本質和質量。真正該點出的,是和這種際遇及交流方式息息相關的感受、動機,以及對其真實性的體認,雖然這一切都發生在虛擬的情境中,但對我的影響卻是千真萬確。在線上的那一小時,我幾乎一定會和其他幾十人分享消息和觀點,而我對這些經歷的感受,很可能會讓我在接下來一整天心情愉悅。
這並不是說我在線上和真實世界完全相同。重點在於,我們對線上體驗的最佳判斷標準,應該和其他社會體驗及互動的判斷標準一致,像是,我願意學習或溝通的程度多寡,我和他人在情感上的連結方式,而這些互動又能使我的生命增色多少。
有些獎賞在數位世界裡比較容易取得,但在線上獲得滿足的欲望常常不見得是我們的需求,但無論是欲望或需求,取得的速度都更快了。比起身處實體環境,當我們無形無體悠遊於線上空間時,我們擁有更大的自由,更輕易為他人著想,心胸更為開放,但同時也會說更多的謊,更容易造成傷害,忽略了螢幕彼端也是真實的人,而更任性而為。

4
在線上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人際連結和意外發現,也是這些體驗將形塑未來的科技。未來世上每個人運用科技的熟悉程度,都會像現在最時髦的年輕一代,這幅情景還難以想像,但到了那個時候,各種距離的概念會與現在完全不同;家人、朋友、長幼間的互動也會更自由,跨越地理和世代的隔閡。
在許多方面來說,新科技日益興起,最能得利的其實是中老年人、弱勢和其他傳統上受到排斥的族群。沒有數位科技,祖父母輩幾乎很難好好認識自己的孫子女;對那些身處發展中國家、公共建設不足、受到貧窮或政治限制的人而言,能夠與身處他地的家人、朋友和同儕連絡,也會讓他們的生活品質大為不同。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數位領域,正因為不斷加入各種人性經驗和價值觀而不斷茁壯成長。自從臉書上線的五年以來,已經有超過七億五千萬人在臉書上展現了他們最私密的一面;在各種遊戲及社群網站裡的化身,不只能讓人暫時逃離現實,更提供了接觸他人、建立新連結的新方法。謠言、謊言和仇恨在網上流傳,但同時也有新形式的信任存在,像 eBay,上面就有幾十億陌生人在交易商品,而阿里巴巴(Alibaba.com)也讓超過六千萬中小企業人士的技能和需求得以彼此結合。
這是個令人目眩神迷的漩渦,有時候也叫人深感不安。但不論如何,真正進入這些新空間、感受這些新體驗的,仍然是「我們」,帶著人性的我們。長久以來,我們對於情感、概念及價值,早就有一套根深蒂固的語彙,而非得用這套語彙來描述這些體驗,我們才能擁有在現代「活得深刻」的最好希望,也才能了解,科技將如何更貼近地定義我們。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