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10

卡桑德拉的女兒-歐美精神分析發展史

Cassandra's Daughter:A History of Psychoanalysis
譯者 陳系貞
出版日 2001-04-25
定價 $380
優惠價 79折 $300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榮獲 中央日報 出版與閱讀二○○一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榜

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 陳嘉新 審定導讀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慧 作序推薦
精神分析的故事並非卡桑德拉的故事,而是卡桑德拉之女的故事,此女是一位古怪且不受世界舞台歡迎的新人。我們不知道卡桑德拉之女的故事為何,我們必須自己寫……。

卡桑德拉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城的公主,阿波羅曾賜予她預言的能力。但是她後來卻拋棄了阿波羅,阿波羅於是使她的預言永不被人採信。科學也同樣賦與了精神分析預言的能力。然而,精神分析後來也離棄了賦予它生命的學問,而且也不再被人採信……。

精神分析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知識發展之一。它橫跨文學、精神醫學與學院心理學三個領域,更是唯一奮力了解人類內在世界經驗的科學。我們現在常用的語彙如壓抑、矛盾、潛意識、神經質、自我、欲力等,都是源自於佛洛伊德對人類潛意識動機的研究。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的精神分析發展史。約瑟夫‧史瓦茲描述在佛洛伊德之前處理心理疾病的方法,探索佛洛伊德思想演變的心路歷程,繼而說明分析團體的分歧與改變如何產生,以及精神分析大師榮格、阿德勒、沙利文、克萊因、佛洛姆等人參與這場劃時代運動的精采全程。透過此書,我們終能得知在過去一百年來,先驅者為了實際了解人類主體的內在經驗,所分別完成的貢獻。

對於受苦的人而言,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精神分析提出的解釋是否「科學」,而在於這解釋對他有無助益。不論你是佛洛伊德的擁護者或反對者,你將會發現,這是一本內容淵博、具啟發性、獨創性與了解自我的最佳入門書籍。 


作者介紹
約瑟夫‧史瓦茲 (Joseph Schwartz)
史瓦茲是分析治療師兼作家。生於紐約,在洛杉磯長大,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接受教育,取得精神醫學與社會學碩士學位。隨即又獲得基本粒子物理學博士。在成為臨床醫師前,他已從事十五年的心理健康研究。
著有《愛因斯坦淺介》(Einstein for Beginners),《創造時刻》(The Creative Moment)等書。目前他和妻子及兩個孩子住在倫敦。

審定者簡介:陳嘉新
台大醫學系畢業,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主要興趣在於精神醫學史、精神分析史、病人誌、解離現象與歇斯底里症之相關研究。譯有《金賽的秘密花園》。其他評論或創作散見各媒體。

譯者簡介:陳系貞
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專職翻譯。譯有《難以探觸的心》、《佛洛伊德檔案》(究竟出版)等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10
ISBN:9576076137
頁數:392,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576076137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夢境與黎明交界處的精神分析學說及其不滿 / 黃宗慧

將精神分析的故事類比為卡桑德拉之女的故事確實是一個適切的比喻;雖說卡桑德拉縱有阿波羅賦予的預言能力也無人採信,但這則傳奇的預設前提畢竟說明了卡桑德拉的確能預知真相,但同樣不甚受採信的精神分析呢?誰能說它對人類心靈黑盒子的分析解讀,是本該被相信、卻不幸未能被大眾接受的真理?它的地位恐怕比卡桑德拉還不如,頂多只能被比擬為她的女兒-雖有著類似的命運,但與真理之間的關係則更為曖昧,如作者序所言,她注定是個奇特而不受世界歡迎的新人。

提到精神分析,我們不難信手拈來一則諷刺精神分析治療的笑話:一位患者總覺得他的床下有鱷魚,因而求助於精神分析治療,治療師判斷他應是患有偏執症(paranoia),因而告訴患者,床下的鱷魚只是來自他的幻想(hallucination),之後患者又第二次來求助,表示他還是認為床下有鱷魚,治療師又以同樣的理由試圖說服患者,後來患者不再出現,治療師便認定患者終於被治癒了,直到有天他遇見患者的鄰居,問起患者的近況,鄰居答道:「你問的是我哪一個鄰居?被床底下的鱷魚吃掉的那個人嗎?」在此諷刺精神分析非但無效還可能是一種誤導的意味不言可喻。精神分析為何引發這樣的不滿、遭到普遍的嘲笑與攻擊呢?作者史瓦茲在本書中提出了極具說服力的觀點:精神分析是理論也是治療方法,和文學共享部分邊界、和精神醫學與醫學共享部分邊界、和學院派心理學又共享另一部分邊界,由於每一種學科都有其定義自己範疇的一套標準,因此精神分析與相鄰學科間的邊界爭議不但無法使它受到各學科的接受,反而會因為「妾身未明」而招致許多敵意與批評。

就某種程度而言,遊走於意識及潛意識之間、夢境與清醒之間的精神分析學說,就像蝙蝠一樣容易引起不滿-長著翅膀的哺乳類動物必然既不被鳥類接受,也不受哺乳類動物歡迎;然而有意探索精神分析此領域、或已身處其中的耕耘者,倒也不必為精神分析遭到的批判太過感嘆,閱讀史瓦茲所撰寫的這本精神分析史,我們將發現,正是因為這些邊界爭議、正是因為精神分析很難被蓋棺論定,其發展史才得以充滿百家爭鳴的對話與折衝;換句話說,精神分析學說也受惠於這些不滿,以之為基石發展出了豐富的生命力。而書中所記述的精神分析學者對彼此的不滿、精神分析到了美國及英國之後的演變等等,更是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精神分析發展歷程中學者間互動與分裂的梗概;即使我們不進一步以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解讀書中描繪的佛洛伊德與榮格間的父子情仇、或是克萊因與安娜.佛洛伊德孰為佛洛伊德真正信奉者的父女傳承爭奪戰,也能隨著史瓦茲生動詳盡的文筆,更深刻地了解佛洛伊德思想演變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相關研究者所產生的影響。

值得稱許的是,這本以佛洛伊德其人及其理論研究為出發的精神分析發展史,並未嘗試將佛洛伊德這位主角神格化。史瓦茲明白表示,對名人的過度敬畏所帶來的結果往往不是惡意批評就是過度美化;的確,如果說精神分析的理論,尤其是佛洛伊德的理論,在今天承受了過度的不滿與誤解,其實佛氏的盲目擁護者所要負的責任與惡意批評者恐怕不相上下。當「伊底帕斯情結」動輒被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ed)地運用於分析語言中時,我們怎能埋怨法國劇作家莫里哀要諷刺道:「如果病患愛他的母親,那就是他患有精神官能症的原因;而如果他恨他的母親,那也是他患有精神官能症的原因。不管是患什麼病,病因都是一樣的。而且不管病因是什麼,所患的病也是一樣的。」而當佛洛伊德提出「否認」(negation)的理論,指出潛意識的部分真相會透過否認而現形,卻被誤解引申為「女人說不的時候就是在說要」時,我們又怎能苛責女性主義者如此不滿地認定這位總說女人有「陽具羨慕」(penis envy)的大師充滿父權中心的偏見呢?從這個角度來看,史瓦茲這份不刻意美化主角的認知顯得格外重要,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關於佛洛伊德的種種不滿因何而起、佛洛伊德如何回應、而其回應又有何背景故事等等。本書的敘事,在史瓦茲的力求客觀下變得深具可讀性,例如我們將得以看到被譽為天才的佛洛伊德其實如何缺乏數理能力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熱情,而這種不足又如何影響他的研究發展,造成其學說獨特的形貌;透過本書對精神分析入門但又不過度簡化的鋪陳敘述,有意一窺精神分析領域奧妙的讀者,入此寶山當不會空手而回。


※黃宗慧,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導讀:長路 / 陳嘉新

午後的陽光灑在我的衣衫,彷彿也帶走一些長久在醫院工作沾染的陰鬱氣息。我走在台大新圖書館的前庭,手上抱著* Anna O.: fourteen contemporary reinterpretations荂A任憑椰林大道上的微風吹拂著我施施然的步履,在森然陣列的椰子樹下,我想到曾經在某一個這樣子的下午,我抱著剛從舊圖書館借出來的《佛洛伊德傳》,沿著操場旁邊的小徑走回宿舍寢室。

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一些早該忘記的記憶片斷。

然而回憶的潮水湧來,我也只能退讓,在波濤中細細爬梳那一段憑窗遠望的歲月。精神分析於我,結合了許多對過往青春與熱情的記憶,挾帶著對於曾經有過的惶惑與迷惘,向目前的我的肉身席捲而來。

我知道並不是每個人對於精神分析都有如此情懷,對於嚴謹的精神分析史家而言,精神分析百年來的發展與學說主張充滿了爭議與偏見,從創建伊始的佛洛伊德以降,到今天眾多學說如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學、人際關係精神分析學派等等,精神分析展現了本身作為一個獨立於精神醫學與心理學之外的學科之無限可能性。從起始對於歇斯底里症治療所提出的誘惑理論與性本能潛抑說,到逐漸成為無所不包的詮釋性學科,精神分析不斷擴張原本存在的理由(例如說治療某些精神疾病),也不斷產生影響更為深遠的思考方向(諸如對於深層的人性本質),它接續了傳統哲學對於心靈的討論,卻也結合了現實醫學中病理狀態的治療。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的是:這是怎麼來的?

追溯事物的根本也許是人性的必然成分,然而若將探尋的對象放在精神分析本身,我們得到的毋寧是一團散亂的資料。這種尋根探源的動作本身就像是在個體繁亂的過往經驗中,找出足以貫穿生命主軸的資訊,一如我們在聆聽個案話語時試圖重組的成長經驗,這種重新建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新的創造,當然所謂「新的創造」也意味著新的(可能的)偏見或錯解參入其中的危險。《卡桑德拉的女兒》這本書所要提供的精神分析史料,也同樣不可避免地混入了作者約瑟夫‧史瓦茲(Joseph Schwartz)的主觀意見,關於這一點,作者在最後一章也清楚地坦承了自己觀點的侷限。

不過,在介紹精神分析理論流變的敘述上,本書倒是簡要地說明了自佛洛伊德以下的主要思潮,從佛洛伊德發展精神分析學說的基調,逐漸談到後世弟子因應不同時空背景而發展出來的變奏。作者試圖在精神分析學說的基本觀點變化外,加入諸如地理、政治、種族、社會及戰爭等外部因素來詮釋思惟的轉變,當然眾多理論大師個人的人格因素也牽涉其中。我們看到的,不單單是學者們在人性本能議題上的諸多爭辯及其深遠影響,也看到精神分析理論定位上的曖昧特性。

關於精神分析本身的曖昧性,我舉一個例子。作者借用庫恩(Thomas Kuhn)的「典範轉移」來說明這種思想主流的掙扎,不過這種隱喻式的用法卻容易讓我們忽略了精神分析的本質,那就是:精神分析必須先是一種科學,才適合以庫恩說明科學轉變的術語來說明。而關於這一點,爭論仍然不斷。作者在書中提到精神分析介於西方文學與西方精神醫學間的雙元性特質,而自拉岡以下,精神分析更與其他學門如語言學或數學結合溝通,讓精神分析的面貌更形模糊,在一九八三年的「精神分析季刊」(Psychoanalytic Quarterly)上,作者史普里歐(Spruiell V.)也討論過精神分析與典範轉移一詞的相容性。然而剝去科不科學的外衣,精神分析本身是個不證自明的學科,不論它是科學與否,或是如法國學者理柯(Paul Ricoer)所言,是種詮釋學。

如果暫時撇清了這些繁複的辯證關係,我們比較能清楚地看見:對於人類心靈的本體探究,是怎麼樣的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光中被積極地討論與嚴肅地對待。我想,這是本書對於只想乾乾淨淨地了解「這是怎麼來的?」的人所提供的一份禮物。它不應該是對精神分析史有興趣的人手上唯一的一本書,但也許可以是第一本書。至於其他相關的議題,可能需要讀者繼續自行鑽研下去,例如,說精神醫學專業化過程與精神分析的形成、猶太民族的處境與精神分析的演變、或是心靈哲學於十九世紀面臨的困頓等等。

邁入後現代時期的這些年來,對於佛洛伊德的多樣評價也成為被眾多討論的對象,佛洛伊德(或是後繼者)探索人類的心靈,我們再接著探索他們探索人類心靈的心靈,如此這般地接續不斷,成為建構中的再建構,正如閱讀理論所揭示的可能:作者已死,讀者只是不斷地再詮釋而已。歷史見證了這些凝視的紀錄(容我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話語),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凝視的角度。

也許對於人類心靈尚未能夠充分了解的領域,我們也都會有這種百轉千折的理解歷程。在某些並不具備「物理性語言」,沒有絕對真假邏輯的學科裡,誤解可能是必要的存在,而且也是某種樂趣的來源,藉由閱讀精神分析史的不同版本,我們除了建構起自己對於精神分析學說的領悟與了解,同時也許也會對自己理解中的誤解成分,有更多的自我認知。 

我在椰林大道上走著,陽光依然照著我和其他盡情歡笑的莘莘學子。我想著十年前唸的佛洛伊德傳中提到的安娜‧歐(Anna O.)案例,如今十年過去了,我閱讀著的依然是這個案例。一時間,雖是早春季節,我卻有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矣,雨雪霏霏」的感懷,彷彿在理解精神分析學說的同時,多窺見了些自己的甚麼,不過,路還有好長好長。

看更多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