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700084

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暢銷30年,為德國人帶來心靈慰藉的智慧經典

Mit Buddha das Leben meistern: Buddhismus für Praktiker
作者原文名 Volker Zotz
譯者 劉于怡
出版日 2017-01-01
定價 $290
優惠價 79折 $229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無數理性德國人隨身捧讀、再三咀嚼,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醫師、心理治療師長期運用推薦,幫助各類身心病患迎向人生的轉機!

德國最受歡迎的覺醒經典
佛陀的生活指導之書

渴望專注、平靜和自由的時代,正是讀佛陀的時代!
佛陀關注的焦點不在哲學思考,不在來生。
他的教導,一如2500年前,直白、實際,徹底貼近生活。

◆關於相信──

要知道自己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麼!

◆關於當下的修練──

身而為人,我們只是在一段時間內,生活在這一個世界上。

只有接受此世,並當成自己的責任看待,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世上一切都是短暫的,所有的機會,都不可能重來。

努力,不可停歇!

◆關於影響──

無論是多麼微小的事,都具有影響力。

當我們努力成為一個警醒、自由且幸福的人時,並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世界!

◆關於「我」一定得失敗──

越是全心全意專心一志,「我」就越容易失敗。但坦然接受失敗就離真正的自由越近。

意識會擴展,並超越自身的限制。

最沉重的失敗,也可能正是「新生」的時刻。

◆關於留戀舊有的自己──

不想打破任何框架限制,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害怕變化而已。

一個原本虛實難辨的人突然不再說謊,或原本嗜酒者不貪杯,會造成旁人的不安。

不再抽菸、不再炫耀、不偷懶、不長舌,都可能變成一種挑釁形式。

老、病、死無可避免,只帶來痛苦、哀傷和困惑?

外在騷亂,內在煎熬……什麼是持久的幸福與真正的平靜?

如何時時抱持醒覺明澈之心?

生而為人唯有屈於造化,還是能掌握命運?

單調灰暗的日常生活怎麼活出精采充實的人生?

什麼樣的智識帶來真正的自由?

上述所有問題,2500多年前誕生於世的印度智者──佛陀,已經給出完美的解答。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決定,是否願意走上追求幸福自由之道,或者繼續做周遭環境的奴隸,淪為藉口的犧牲者。

佛陀簡單明了且貼近生活的教誨,指引人們掌握自己的人生,找到人生的意義。

身為歐陸備受肯定的哲學家與佛學研究者,佐慈用非宗教的觀點,帶你透過佛陀的教導,在追求之路漸趨成熟,擁抱更專注、自由、平靜的你。

作者簡介
弗爾克.佐慈(Volker Zotz)

1956年生,為奧地利哲學家及文化學家,專精佛學及儒學研究。

於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於德國薩爾蘭大學宗教學系取得教授資格。

長年在印度及其他東亞國家從事研究,1989年至1999年任教於日本京都及東京的大學系所,其後返回歐洲,擔任盧森堡大學教授。

人文思想史領域著作甚豐,並為學術計畫「歐亞人文主義暨知識靈性」發起人。

個人網頁:http://www.volkerzotz.eu/

譯者簡介 

劉于怡

旅居德國,現為自由譯者。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700084
ISBN:9789861372297
看更多

目錄

〈中文版序〉幫助無數德國人度過艱難時刻的人生指引

〈序〉從務實需求出發的改變之書

〈初版序〉佛陀對日常生活的訓示

第一章 喬達摩的修行之旅

生命的代價

道路與歧途

覺悟

智者

不可盲從

判斷標準

挑戰覺悟

覺悟的進程

‧練習1    一日回顧

‧練習2    清醒訓練

‧練習3    確認生活流程

第二章 法則與自由

知道與相信

只是相信並不夠

人生大哉問

存在的法則

「苦」──第一聖諦

「苦」之因由──第二聖諦

人生可以不苦──第三聖諦

解脫之道──第四聖諦

‧練習4    找出時間靜坐冥想

‧練習5    「信」與「知」

‧練習6    我之所以為我

第三章 業力究竟是什麼?

所有事物都是因緣際會

業力的法則

業力不是一切

鴦掘摩羅的啟示

意念決定一切

思想為先

訓練思想的方法

五種方法之實踐

‧練習7    思維訓練

‧練習8    留意口說之言

‧練習9    不自欺

第四章 死亡與輪迴

苦澀的真相

死亡,然後呢?

佛陀怎麼說「輪迴」?

佛陀怎麼說「前世」?

存在的多種形式

剎那重生

涅槃

恐懼死亡

‧練習10    轉移視線

‧練習11    面對恐懼

‧練習12    面對死亡

第五章 人類的依賴原型──十結

錯誤的自我認知

多疑

禮儀與規矩

流連於感官享樂

怨氣與惡意

對形色的欲求

對無形的欲求

比較之傲慢

浮躁不安

無知

‧練習13    找出束縛自己的結

‧練習14     開拓視野

‧練習15    學習暫時割捨

第六章 靜坐冥想

如何開始?

呼吸的意義

靜心安坐

數算呼吸

觀察呼吸

觀察情緒

觀察自我

日常生活中的專注

第七章 五戒

不故意傷害任何生命

不取非分之物

純潔的生活

不說謊,不講粗話

不使用毒品混淆意識

結語

看更多

〈中文版序〉幫助無數德國人度過艱難時刻的人生指引

從全球化的角度而言,同在兩千五百年前活躍於世的孔子、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這三位不同地區的偉大人物,構成全人類最重要的大師。孔子在東亞一直被視做至聖先師;釋迦牟尼在南亞發揮無比的影響力;蘇格拉底則為歐洲思想及生活傳統立下基礎。

我們越來越明白,三位大師的哲學思想及實踐各有各的重點,對人類全體發展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正是基於這個脈絡,我在文章中經常使用「歐亞人文主義」一詞。這是一種正在形成的世界觀,融合東方與西方生活智慧的精髓所建立。

孔子、釋迦牟尼及蘇格拉底三位大師的思想差異,最重要的是側重不同時間層面。也就是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個時間面向,各有著重。

孔子教導我們,要懂得重視「過去」的價值,須珍惜前輩世代的辛勞成就,並尊重傳習已久的規範習俗,而不是一味追求創新。蘇格拉底則強調「未來」,批判所有過去流傳下來的思想與習慣,並認為人類及個人生存意義的終極疑問,尚未出現圓滿的解答,有待世人開創解決。從歷史發展可以得知,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必須相輔相成,不能獨偏一方。若嚴格遵循孔子之法,可能會對有益的創新視而不見、棄而不用。但若完全遵從蘇格拉底的方法,敵視所有既存的價值,可能造成為進步而進步,無視這些進步對人類、對自然可能帶來的災難,而失去所有的歷史傳承。

能調和兩者思想的,無疑便是釋迦牟尼所倡導,以「現在」為重心的教誨了。他曾告誡弟子,過去已然過去,未來猶是未來,該掌握的,不過是「現在」這個當下。不要只是沉湎於過去,或者老是夢想著未來,要確切地意識到,只有現在、當下的存在,才是人真正擁有的。

因此,保持覺察且警醒地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刻時光,可以說是釋迦牟尼的中心思想,並表現在所有他的教誨、道德觀,以及靜坐冥想的修習之中。若能真正做到活在當下,便能了解個人自身在大環境中的各種面向,並在無法改變的過去與未知卻仍能形塑的未來之間找到平衡點,真正活出自己真心所要的生活。

三十年前,當我提筆寫下這本書時,主要是希望能將釋迦牟尼對人生的具體教誨介紹給歐洲人。我希望能從古印度經文中提供讀者一個新的方向,引導大家不再將目光與希望放在未來,而忽略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只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知道如何珍惜自身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並能以此生與此身,生活於當下、眼前的每一刻。除了古印度經文裡關於釋迦牟尼的記載之外,書中尚有一些是我自己的修習心得,及因此發展出來的各式建議與忠告。畢竟,在本書動筆之前,我個人的修習經驗已超過十五年。

我所無法預料的是,本書出版後,竟受到歐洲讀者如此厚愛。這些年來,此書儼然成為一本暢銷書,一本以釋迦牟尼思想為基底,提供讀者具體建議,使自己的人生更清明警醒、更自主且更具責任感的暢銷書。在德國,本書幾乎年年再版。身為作者,我持續不斷地接到讀者來信,告訴我這本書如何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他們度過生活難關。這些讀者來信,大約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讀者,是我自己在寫作時,心理所預設的閱讀對象。這類讀者對哲學思想與實踐都有興趣,不讓人生任由命運帶領,也不被外界五光十色淹沒,清楚自己的意志,不願盲從,並希望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事。

第二類在本書找到共鳴的讀者,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些年來,我接到無數的讀者來信,告訴我這本書如何在他們陷入人生困境時,指引他們找到出路。例如,有人在癌症患者自助團體裡,引用本書指引同伴感知自身生命仍然保有的各種可能性。而書內某些想法及修習方式,也適用於戒除酒癮或毒癮。就我所知,有許多醫生和心理諮商師推薦本書給患者閱讀,像是德國巴伐利亞一家精神科醫院院長,多明尼庫斯.本旭教授,便是其中一例。

無論是助人在順境中尋求自我、掌握人生,或是在逆境中找到出路、重掌人生自主權,對作者來說,這本書能夠帶給人幫助,就是最美好的回饋。

釋迦牟尼對佛教徒的意義,自然不僅僅只是教導人如何自主且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已。而本書聚焦於具體實用的人生指南,對釋迦牟尼教誨的其他面向,並無任何貶抑甚或否定之意。局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只是為了體現釋迦牟尼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給予人們的基本忠告,至今仍然適用於實際行動上。

對於究竟出版社決定出版本書,並透過譯者劉于怡的翻譯,使本書能與中文讀者見面,身為作者的我,深懷感謝。


弗爾克.佐慈

2016年11月




〈序〉從務實需求出發的改變之書


本書是從現代的人需求出發,探求佛陀(原名悉達多.喬達摩)遺留於人世的指導,也就是說,關注焦點並非完整呈現佛陀的思想理論,而是這些思想如何能對實際生活帶來新刺激。在此,「佛學」並不是重點,這個詞彙也不會出現在內文中。本書旨在探討佛陀的訓誨如何幫助現代人更自覺、更負責,並且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佛陀對生活難題所提出的解答,兩千五百年來在亞洲各國處處獲得明證,今日則在歐美各國,為無法滿足於舊有西方價值導向的人帶來新的人生意義。本書雖以佛陀基本思想為題,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佛陀所言,希望能刺激讀者自我改變。書中作者對讀者的提問,以及觀察生活的要求,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只有在真正了解佛陀對生命問題所提出的解答,以及他在世一生的經歷後,我們才可能真正讀懂佛典經文。

本書於一九八○年代初版,原名為《自由與幸福──佛陀對日常生活的訓示》,平裝版書名則為《日常生活之覺悟》,自出版後,已陪伴眾多讀者走上自我改變之路,此一新版係參考讀者心得與疑問增修而成。

1997年1月誌於京都


〈初版序〉佛陀對日常生活的訓示

人生歷程中無可避免的老、病與死,真的只是帶來痛苦、哀傷與疑惑?

生活中充滿了外界的挑戰與內心的煎熬,如何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與真正的平靜?

每時每刻,是否都能抱持醒覺明澈之心面對?

生而為人只能屈就於造化的無奈,抑或真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何在單調灰暗的日常生活中,活出精采充實的人生?

什麼樣的智識,能帶給內心真正的自由?

上述所有問題,兩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世的一位印度智者,已經給出完美的解答。人們尊稱這位智者為「佛陀」(Buddha),印度文是「覺悟者」之意,因為無論身處何種情境,他都能保持著醒覺明澈的意識。儘管放棄王位,並摒棄從小所受的兵法軍武教育,但仍是影響全世界的偉大歷史人物之一。佛陀流傳世間的教誨,很快傳播至整個亞洲,無論男女老幼,皆能因他的智慧而過著充實且心靈平靜的幸福生活。

佛陀對人生大哉問所給出的解答,在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日,是否仍為真理?他的教誨,真能幫助現代人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真正的智慧是沒有保存期限的。因為它所展現的,是自然及精神的法則,因此不受時間的限制,永遠為真。如同古希臘及中國智者一樣,佛陀帶給世人的教誨,也是不受時空的限制。真正的智慧可以幫助每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有何種信仰,生活於什麼樣的文化圈,或者處在何種社會地位,皆不受影響。而佛陀的訓示並非僵硬的教條,而是以個人的經驗及內在覺醒的機緣為重心。

只是,這個真正的智慧常被閃爍的外衣所掩蓋。讀者必須小心,不要被外相所迷惑,而忘記智慧的真正本質。以佛陀智慧為生活指南,和著迷於異國風情的習俗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本質上的「內涵」,後者則是流傳於後世之「形式」,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這些本質上的內涵,是能運用於生活上的實際幫助。佛陀教導弟子,該怎麼做,才能獲得他們渴望的自由,並給他們實際生活上具體的建議:如何正確思考及運用知識、如何生活、如何靜坐冥想。

本書主要內容,便是佛陀本身,以及深受佛陀影響,來自印度、西藏、中國及日本的智者給予世人的教誨。書中並不拘泥於傳統形式,而是以現代語言講述其主要精神。至於本書最關切的問題,則是佛陀的智慧如何能為讀者在日常生活拚搏中指點迷津?讀者如何能平心靜氣地生活,進而達到神智澄明、行事果斷且有著內心自由的境界?什麼樣的修練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身為門外漢的讀者,又該如何著手修習?

實際上,佛陀的智慧常常是驚人地簡單。不少人在追尋真理時,會不自覺地受到華麗繁複的論述系統所吸引,但這些論述經常內容空洞,只是糾結於故作深奧及複雜難懂的詞彙。事實上,能帶給我們生活幸福順遂以及真正自由的,常常是淺顯平實的道理。若以為真理必是繁複深奧、須付出昂貴的代價才能獲得,就無法看到那些明擺在眼前,引領自己得到內心自由及幸福的方法。

佛陀的教誨永遠指向最明白易懂的道理,人卻總是因為過多的問題及思慮分心,不僅忘記原來問題核心所在,還為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麻煩。內心深處,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最好,但卻對明擺在眼前的解決之道產生恐懼,或覺得太難做不到,或恐懼改變可能帶來的沉重負荷。為了迴避明確的決定,為自己找來無數的藉口推託,將一切推諉至不確定的未來,並自欺欺人,對自己隨時能夠主動改變現狀的事實視而不見。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決定,是否願意走上追求幸福自由之道,或者繼續做周遭環境的奴隸,及各式各樣藉口的犧牲者。佛陀簡單而淺顯的教誨,明確指出人生如何由自己做主、由自己開創。運用靜坐冥想的修練學習加以輔助,使意識更為清明澄靜,領會不曾體驗的覺知。並使自己不再害怕改變,有勇氣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做真正想做的事,進而與自然及精神的法則和諧共存。

若不想再以表面理由、瑣碎旁騖及諸多藉口自欺欺人,佛陀的教誨可以清楚指引每個有心人,為困擾已久的人生問題找到答案。

本書內文部分關於佛陀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教誨,是作者近幾年來四處演講之手稿及紀錄,特別是於維也納佛學中心的講稿。除此之外的重要來源,是作者幾年前在印度所撰述,並經由戈文達喇嘛審閱,關於佛陀學說的六篇基礎導論。

最後,謹以本書獻給恩斯特.帕根斯特赫及其夫人特勞德。有他們的以身作則和美好引領,使作者年少時即得以親近佛陀教誨。

1987年5月誌於維也納

看更多

試閱

第二章    法則與自由

一個人越是清醒,就越了解自己行為的動機;對身邊周遭事物越無感知,便越容易成為井底之蛙。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帶著藍色鏡片時,會以為全世界的色調都是藍色。一個被恐懼挾持毫無自知的人,也會覺得生活中險境環生,步步驚心。若不懂得反省自己的想法及作為,就無法真正掌握事物背後的種種因果機緣。

上述說法,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會接受。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道理,若能真正實踐於生活上,對人的影響及改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世間凡人如你我,都太容易錯將自己的感知誤認為真理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也就是每個人的眼鏡。透過這副眼鏡,我們觀看世間萬事萬物。無論自知與否,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世界觀,就算我們無法抽象解釋是非對錯,也還是會跟著自己的感覺,支持或反對某些行為。而個人所有的感覺與行為,其實都有共通的一致性,只是從未想到,也從不反問。不過,就算有人反省自己的世界觀,有時卻會引起更多的疑惑。某些人認為,自己可以拋去自幼環境所習得的價值觀,並且能以優美精確的文字,表達出一套背離上一輩價值的世界觀,例如揚棄資產階級道德,或對傳統概念下的私有財產嗤之以鼻。但要是有人膽敢對他身邊情人微笑,便忍不住妒火中燒,或者連一本書都捨不得借給朋友。

所以,人們口中所宣稱的世界觀,未必是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準則。這種認知與現實的偏差,容易導致人生悲劇:或許低估自己的能力,白白浪費個人珍貴的特質,無得發展;或者高估自己,代價就是必須面對自己無能達成目標的難堪。

不只對自己,對別人也一樣。我們對其他人的評價,同樣出於自己的想像。這種想像是靠經驗而來,並會形成對他人言行舉止的特定期待。這種期待,就像有色眼鏡一樣,改變人們眼中所見世界的色調。舉例而言,某個鄰居三番兩次令你不快,使你認定他就是一心想找你麻煩。因此,當他對你友善伸出援手時,心裡馬上警鐘大作,懷疑他有什麼不良企圖。這個例子顯示,人們眼中所見,不是事物本身之真相,而是自己內心的期待。阻撓自己與鄰居盡釋前嫌的,不是鄰居這個人,而是他在你心中的形象。或許,他跟你一樣,不是罪大惡極的壞蛋,也不是純凈無暇,毫無惡念的大善人。

而我們對人事物的想像,就算極為接近真相,也永遠只是我們自己的想像,可能出錯。這種想像,不是「真相」,但對我們自己而言,卻是「真實」。理解「真相」與「真實」不同,是朝向覺悟之路的重要里程碑。只要你覺得鄰居對你心懷惡意,就算真相是他真心想幫你一把,你仍是無法接收真相,真相也無法對你產生任何影響。對你而言,那個透過有色眼鏡看到的邪惡鄰居形象,才是真實存在。

所謂現實,就是對你造成影響,使你的生活產生變化的事。而真相,未必直接對你的存在有任何影響,特別是當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時。

在現實與真相不符時,人們就會被錯誤的想像操縱。只有在現實就是真相的狀況下,人們才可能真正自由。若是你能看到鄰居真心想幫你這個真相,你才能真正自由地決定,要接受或是拒絕他的幫忙。但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滿了錯誤的現實,那麼,你就沒有任何自由選擇的空間。因為,你所有的決定都會被你個人所認定,但實際上與真相毫無相關的現實所操縱。就以上個例子來說,若是鄰居真是對你心存惡意,但你卻以為,他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善心人,並認定這就是現實。那麼,你做決定的自由空間一樣受到限制,因為主導你決斷的前提要件,根本就是無效的。

在問自己對己身或他人的判斷是否正確前,必須清楚知道,自認為理所當然的現實,其實與真相並不相符。這個認知,將動搖讀者自認為正確的世界觀。因為,接下來我們要問的問題,就是:你所認定的現實,有多接近真相?

知道與相信


你曾問過自己,什麼是自己真正知道的事嗎?或者,為什麼自己可以如此確定?當你越認真面對這些問題後,就會發現,你能夠確定的事情越少。就像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是否真正認識他人,或真的完全理解他人行為的動機。畢竟,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了。而我們對當下的感知,就總體來看是多麼有限,怎麼可能不對他人行為的真正動機做出錯誤推論呢?

這樣說來,尚未清醒覺悟的我們,到底能夠理解什麼?針對這個問題,釋迦牟尼曾說過一個譬喻:一個不懷好意的國王,總想惡意嘲弄他人。有一天,傳喚一群天生盲人入宮,叫他們一起摸一隻大象,並形容長相。摸到尾巴的人,覺得大象長得像根掃把。摸到身體的人,說大象像圓桶;摸到象鼻者,則說應該像鋤頭。每一個人摸到的部位都不一樣,對大象的長相也有不同的認知。最後,這群人開始吵架,覺得自己說的才正確,別人都錯了。看到這一幕,旁觀的國王不禁哈哈大笑。

我們在生活裡對各方面的認知,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我們將自己感官知覺所接收到的片面印象,視為事物的全貌,並因此發展出一套聽起來頗為合理的說法。釋迦牟尼警告我們,千萬不可認為自己的信念與想法就是真理。比起故事裡的盲人,或許我們有機會看到全貌,但是,我們容易執著於片斷的感知,強調自己狹隘視野所見的才是正確。稍不留神,我們就變成故事裡的盲人,被別人利用及取笑。

盲人眼睛看不見,但這不是問題的根本。真正的問題是,他們輕易地把自己對事物的第一印象,當成唯一的真理,並在自己創造的想像裡故步自封。如果,認真面對其他人的答案,他們就會在自己觸摸的過程中知道,大象絕對不只是自己摸到的這一小塊而已。

重點是:知道自己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麼!當我們聽聞某些事情時,必須知道,所有從我們經驗所發展出來的觀點及意見,都不過是自己相信的事實而已。相信的意思,就是以為是真的。把自己認為是真的事,當成是一個無法動搖的現實,將使我們失去見到真相全貌的機會。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然無法拋棄所有通則觀點。就像我們不能每次碰到鄰居,都當做自己第一次見到他,對這個人毫無看法。見過他,而且對這個人有一定的看法,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同樣的,對前車之鑑心懷戒慎,也可以使我們避免重蹈覆轍。釋迦牟尼要求我們的,只是要記得,所有的看法與觀點都只是暫時有效而已。有些想法及信念,今天我們可能無法接受,但是,當我們有了另一層次的體驗後,或許就不再排斥了。就像明眼人看大象,某些部位的確也長得像圓桶或鋤頭。

固執於自己從蛛絲馬跡拼湊出來的想像,隨處可見。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因自以為是的心態作祟,在與親朋好友或同事的爭執上,總是堅持自己的立場,絲毫不肯讓步。又或者在思想的辯證上,就像沒人見過的上帝,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三個人的問題。幾個世紀以來,多少名士專家為了類似的問題絞盡腦汁,且因此導致多少流血衝突,到最後,結果仍然像是只摸到象牙或耳朵而已。

當我們記住,在自我定位時,意見與觀點雖然是必須的,但也只是暫時而已,就會對身邊的人事物更有耐心。如果知道對方站在大象的另一邊,那麼跟他激烈爭辯還能有什麼意義?抱持這個想法,我們就可以按照既有的經驗反應行事,同時清楚知道,在我們目前所見的視角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擁有開放的心靈及態度。

抱持開放的態度,我們的意識自然會擴展開來,也能體驗更多關於全相的不同面相。我們眼中的現實,就會越來越接近真相。要做到這點,毋須什麼神祕的魔法,也不必擁有什麼驚人的超能力,一般凡人與生俱來的理智就夠了。只是,當然要懂得去利用它。就像盲人摸象裡的盲人,不必強求恢復視力,只要他們堅持繼續觸摸下去,也就足夠了。

只是相信並不夠

「知道自己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麼」。這個想法,只有在切實實踐後,才會帶來真正的開放。我們必須記得時時檢視自己視為正確的觀點,正是這些想法,造成理所當然的態度,而阻礙我們超越自己的立場觀看問題。

讀者可以試想一下:在一個晴朗涼爽的日子,空氣中充滿了早春花香,你與一位親近的人同坐在一間舒適明亮的房間裡。當你們愉快交談時,悅耳的鳥鳴聲從窗戶中流進室內。你享受著片刻閑適,忘記所有的不快,並相信今日一切都會這般美好。

然後,一位朋友走進房間,告訴你們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在隔壁房間發現一具屍體!在警察到達之前,誰都不准離開現在的位置。說完這些話,他又匆匆忙忙地離開了。頓時,美好日子的魔力消失了。雖然你仍坐在原來的房間裡,身旁仍是親近的人,窗外小鳥繼續唱歌,所有美好的事物,並未因為那個可怕的消息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只是,一切都不一樣了。雖然眼中所見並無任何改變,但,恐懼已經慢慢吞噬人心。牆壁那一邊所發生的慘案,已在這頭開始發酵,氣氛變得凝重且詭異。迷惑與疑問盤旋腦海,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稍後,這位朋友又走進房間,告訴你們,這一切不過是個荒謬的玩笑,只因與他人打了一個奇怪的賭。

頓時,你眼中的世界又變樣了。實際上,從頭到尾你的周遭並沒有任何變化,隔壁房間也從未有過屍體。但是,你的相信,改變了自己存在的狀態。

在我們一生當中,難免有些事情如同隔壁的屍體一樣虛假。這些從未深究之事,被我們在某一段時間或甚至長期視為現實,在在主導了我們的感覺及思想。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其實就像隔壁房間的屍體一樣。只要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打開房門,就會知道,哪些煩惱是真實的,哪些不過是腦子幻想出來的。例如,面對真正的疾病,我們自然需要因應之道;而害怕自己可能罹患某種疾病,就要切實找醫生檢視診斷,驅離未知的恐懼。與伴侶相處的實際問題,自己必須正視。只是一味擔心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則會創造出一個因嫉妒不安而錯怪對方的現實。

相信一個與真相不符的正向觀點,有時也會導致不愉快的後果。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吧:有一個人,在做了個特別的夢,或是去算命後,深信自己將會中頭彩,而辭去工作,一心一意地買彩券對獎,等待中大獎日子的來臨。只是,好日子遲遲不來,而他卻已瀕臨破產邊緣。這個例子聽起來雖然荒謬,但是,誰沒沉溺在這類美夢中過呢?因為偷懶,許多人只願想像正面的未來。正是這種對幸福未來的模糊想像,阻擋我們去實踐形塑未來所該做的事。

關於未來,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外在保證。誰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平安健康。在職場上,也可能無法如期望一般循序高陞,或許某天也可能因公司併購而失去工作。今日看似理所當然之事,明日未必繼續存在。甚至,誰都無法保證,一定還有明天。明白這一點,並非要人悲觀,隨時防患未然。就像中大獎的機率很低一樣,恐慌與災難之事也不可能太過頻繁。重要的是,我們得分清楚,什麼是真正發生的事情,什麼是我們的恐懼及願望。當我們學會區分「知道」與「相信」後,「希望」就不再只是令我們忘記現實的麻醉劑,而是真正可以朝向的目標。至於那些令我們恐懼的事物,也不再使我們動彈不得,只會在適當的時刻出現,提醒我們謹慎小心。


第三章    「業力」究竟是什麼?


如前所述,世間一切事物都不是憑空獨立生出,而是各式各樣的因緣交會所生。每個人的當下面貌,也是多種因緣際會所造成。某些因素不受個人行為影響,某些則是個人行為所致。人的身體與外貌,是生命有機體百萬年來在地球上不斷演化而成,不受個人意識的影響。但是,要如何對待身體,則掌握在個人手中。在既定的條件下,我們可以主動產生影響。例如,一個從不運動、且飲食毫不節制的人,便容易產生精神渙散及身體疲憊的狀態;又或無法戒除毒癮的人,身體自然迅速毀壞,提早面對死亡。若能保持運動習慣,身體也較能保持在良好狀態。

每一件事,都有無法改變的既定因素及法則,個人再如何努力,也無法撼動,但同時也都存在個人決定的空間。就像以眼、以耳、以其他感官來認識這個世界,不是人類自己決定的。看與聽,是理解人類世界的基礎。但是,一個人會看到什麼,或聽到什麼,就有很大的個人選擇空間了。一個人若沉溺於暴力小說或色情片,自然不可能不受任何影響。長期受到暴力與色情滋養的人,必會影響感官知覺,並使人格扭曲。對個人來說,常接觸的東西自然要比不常接觸的東西,更具影響力。

當我們理解一個人的感官知覺與行為,對人格的形塑有深遠的影響時,便同時明白,自己能夠掌握的自由空間有多大。若對生活現狀不滿意,只要積極主動,絕對存在改變的空間。

只是,光是理解這個事實是不夠的。人們常常因為害怕,或是懶惰,便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類的說法安慰自己: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根本不可能。事實上,沒有人一出生就有暴烈性格。每個人對自己的性格,都有一定的選擇決定權。

人的成長與改變是不會停止的,只要活著,人就會不斷地改變。人的內心與外界環境一樣,都不可能靜止不變。說自己「很懶惰,所以無法行動」,其實並不正確。懶惰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造成。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都不行動,所以我變得懶惰。一個人若是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現狀,就無法看到改變的可能,阻礙自身的發展。

這也是釋迦牟尼將「無常」視為存在第一特徵的理由。若了解自己也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時,我們就會知道自己有能力掙脫當下環境的束縛。不會只是抱怨,而是拿出勇氣改變自己,朝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前進。

而在充分利用自我改變的自由前,必須先理解因緣際會的法則:什麼樣的緣由,造成今日的我?理解法則的運作後,也才有自由選擇的能力:看自己是否要盲目依從法則運作,或是找出存在於法則中的自由空間,充分利用。這也是上一章中練習6的要義:我之所以為我,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有多大的自由空間,讓我能夠改變自己?

所有事物都是因緣際會

釋迦牟尼教導弟子,世間所有事物都不是靜止的,永遠處在流變的狀態。所有事物的產生都有緣由,也會變成其他事物的緣由。因緣際會的流變法則,可從下列五個面向探討:

(一)無生命物質的流變法則

(二)有生命物質的流變法則

(三)人類潛意識的流變法則

(四)業力的流變法則

(五)法的流變法則

(一)在無生命物質界中所發生的各式變化,通常被視為化學或物理反應。例如太陽燃燒將光與熱傳到地球,使海洋的水蒸發,升空凝結成雨落下,造成氣候變化。或是地球自轉產生黑夜與白日,以及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造成地震與火山爆發等等。這些變化都不是個人單獨的意志可以影響的。雖然,個人可能會因破壞環境的行為使氣候產生巨變,或者,也可以選擇遠離地震帶居住以避免震災。但是,這些變化事件的基礎,都不是個人意志可以撼動的。一個人無法使地球停止自轉,也不能改變太陽的溫度,或阻止火山爆發。這些發生於無生命物質界中的變化,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之一,並會在某些時刻演變成天災。生而為人,我們沒有干預的可能。

(二)所謂有生命物質界,也就是包含動植物的生物界,人類的身體,自然也歸屬其中。生物界中存在特定的法則,決定一個人的存在狀態,且個人幾乎沒有任何能力改變。例如,人有性別之分,必須消化食物,然後排泄。今日,人類干預大自然的規模之大,為歷史之最。並借研究之力,將大自然轉變成為利用之物。盡管如此,人類仍然無法掙脫生命的基本法則及其歷程。若有一日,人類研究能夠完全控制生命歷程,人也將不再是人了。

(三)許多藏在潛意識裡的記憶,會影響個人生活。像是不愉快的童年經歷,突然出現在夢境中,會讓人產生莫名的恐懼。我們自小所接受的行為教養訓練,也會深植於內心深處,使我們理所當然地做出自認為正確的行為,並對不符合自身教養規範中的他者行為,產生抗拒之心。從小,我們便接受特定習俗規範,久而久之,這些習俗便成為自己人格特質的一部分。而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長大,也會使我們的思想與論說,深受這個語言規則的影響。我們或許可以影響自己的潛意識,但潛意識裡的記憶,何時會突然出現並對生活產生影響,則非我們的意識及能力所能控制的。

(四)所謂業力涵蓋一個人的思想、言說與行為。與前三面向不同的是,個人在業力的流變上,有很大的自主空間。人生活於物質世界中,受物質流變法則的限制,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同樣的,對細胞分裂等生命歷程在自己身上產生的變化,我們也無法阻擋,就像無法控制夢境,或避免潛意識作祟下的衝動一樣。但是,面對自身行為產生的效應,我們在行動之前有絕對的選擇權。就如專心念書才可能通過考試,每天上班就有權利要求薪資。只想躺著曬太陽做白日夢,就只能等著撿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五)法的因緣來自彼岸,不在可經驗的此世範圍之中,但對此生此世的存在,有極大的影響。釋迦牟尼的覺悟使他能親身體驗法的存在,並因此超越凡人理解的現實。語言難以形容的涅槃境界,透過釋迦牟尼的親身體驗與描述,便在我們所存在的世界發生影響。理解法的因緣流變,是一個人從懵懂無知到得道成佛的覺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意志不再受到個人本位主義的綁架,行為漸漸與宇宙自然法則達到和諧同調。

以上五個面向中,對想掌握自己生活的人來說,第四個面向尤為重要,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且使自己眼中的事實,漸漸接近真相?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