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17

了解人在想什麼:一生受用的心理學入門

譯者 詹慕如
出版日 2009-12-30
定價 $310
優惠價 79折 $24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不了解人心,走到哪兒都碰壁!這是你的基本功!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現代社會人人必修!
*最長銷的心理學入門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50萬讀者齊心推薦!
*絕佳圖文呈現,關鍵的知識,實用的技巧,只需這一本,你就能輕鬆掌握心理學的重要觀念!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生活中最常見的困擾,也往往跟人有關。
「為什麼人和人這麼不同?」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如何認識真正的自己?」
人心並非深不可測,了解心理學,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讓你一生受用無窮。


精采內容
1部 「人的感覺」和心理學
記憶有哪些保存方法?
人是如何記住他人的臉?如何發揮潛意識的功效,影響他人?
2部 「人的成長」和心理學
親子之間的牽絆是從何時開始的?
聰明就是智商高嗎?兒童是在模仿中成長
成長一定會有反抗期
成人期最充實、壓力也最大如何才能愈老愈幸福?
3部 「性格、感情」和心理學
人不停在替換著面具?
佛洛依德如何解析人的心理?試著分析自己的夢
如何認識真正的自己?
欲望未得滿足,才會有更高的目標忌妒和恐懼背後的心理情結
4部 「社會、人際關係」和心理學
介於陌生人和熟人之間的「熟悉的陌生人」
群體愈大,愈不會幫助人!恐慌會傳染嗎?
社交恐懼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戀愛是生理興奮的結果?第一印象如何決定?
領導力是從環境中培養出來的
與其平等,人更要求公平容易愛上與自己相似卻又不同的人
5部 「心的疾病」和心理學
人為什麼會得心病?
社會上特立獨行的人強烈衝擊和壓力會造成心靈創傷
時代潮流下的流行症候群
自殺的深層心理是什麼?治療心病的諮商師在做些什麼?



看穿人心的小訣竅:從小動作識破謊言
想抑制手部動作
說謊的時候人經常會交握著雙手,或者把手插進口袋裡,企圖抑制手部動作。這是因為擔心手部的動作會透露自己的本意。
用手觸碰臉部
說謊的時候用手觸摸鼻子、嘴巴等臉部器官的動作會增加。這是一種企圖遮住嘴巴的偽裝。敲下巴、翹唇、摩擦臉頰、抓眉毛、拉耳垂、摸頭髮等,都是說謊的徵兆。
頻繁變換姿勢
顯得焦躁不安地頻繁變換姿勢,也值得注意。這種動作是在抑制說謊者想早點逃離現場的心情。
想結束話題
面臨不得不說謊的狀況,一個人就會想迅速說完,匆匆結束話題,所以回答短,話裡也缺少了柔軟性。
面無表情
表情僵硬,缺少笑容,經常只點頭而不回答。
凝視對方
對異性說謊時,人往往會凝視著對方。當情人對你說「如果覺得我說謊,就看著我的眼睛」,其實這就是千真萬確的謊言。



作者介紹

澀谷昌三
1946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專攻心理學,取得文學博士。曾任山梨醫科大學教授,現任目白大學教授。他開啟以非語言溝通為基礎的「空間行為學」,並且將研究成果運用在人際關係的心理分析,從商業活動到男女戀愛都有獨到的見解,是日本相當受歡迎的心理學家。著作等身,以本書最膾炙人口,長銷不斷。

小野寺敦子
1954年生於東京都。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專攻心理學,取得心理學博士。現任目白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譯者簡介】
/詹慕如
台灣大學歷史系、東京設計師學院工業設計科畢業,目前專職日文口筆譯。譯作有《將領之才,參謀之才》(究竟出版)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17
ISBN:9789861371191
頁數:32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71191
看更多

試閱

開會坐哪兒很重要!    文/王輅鈞  (原載於2009/12/30自由時報)

參加會議或討論時,你會坐在哪個位子呢?就座的方式,通常也反映出與會者的心情,而且還可能影響會議的結果。
日本最近有本暢銷書《了解人在想什麼》,作者澀谷昌三和小野寺敦子兩位心理學博士,便試著從空間行為學和人格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資訊化社會中的職場人際關係。 

與會者心情 顯現在座位上

如(圖一)的大桌,①或③通常是領導者的位子,想要主導會議的人,會主動選擇這個位子。如果會議前已經決定好主持人,其他與會者通常會避免坐在這個位子。

以解決問題為重心,積極帶領討論的領導者,通常喜歡①的位子。重視與會者之間的人際關係的領導者,則偏好③的位子。不想積極參加會議的人,會挑選②或④等不醒目的位子。

正式會議中,領導者坐在①這個位子,副領導者或心腹部下坐在③,議事將可順利地進行。而在腦力激盪等全員參與型的會議中,領導者坐在③的位子上,會議可進行得較為活潑。


注意坐在正對面的人 
另,研究小集團生態的史汀薩也發現,在會議等集團行動中有幾個很有趣的現象:
一、有過口頭爭執的人也參加會議時,會想坐在他的正對面。
二、成員的發言結束時,下個發言的人通常是這些意見的反對者,而非贊成者。
三、發言的人領導力較弱時,面對面坐的成員之間會私下說話,但領導力較強時,相鄰而坐的成員之間會私下說話。

以上這些現象又稱為「史汀薩效果」。意即,會議時應該注意坐在自己正對面人的言行,當自己的夥伴發言後,在出現反對意見之前,最好盡快發言贊同,支援夥伴。


美味食物 有助會議和交涉
吃到美味的東西,會讓人產生幸福感。
這種愉快的體驗,之後會和用餐中的種種記憶相連結、重現。於是在享用完美味的餐點之後,連同一起用餐的人或當時進行的對話,都會留下更好的印象。

這種現象稱為「連合原理」。利用這種原理,一邊吃輕便的午餐一邊開會,可以讓交涉朝更有利的方向進行,這就是「午餐技巧」。因此在政商界,為了讓交涉順利進行,明明公司裡有氣派的會議室,還是經常在高級餐廳裡開會。

其實這時候並不一定要特別豪華的餐點,只要有好喝的茶或咖啡、點心或名產、愉快的對話或笑容……只要是能帶來愉快體驗的東西,都能發揮同樣的效果。

【序】
了解心理學,為生活中的煩惱和疑問找到解答

「為什麼我總是那麼容易擔心呢?」
「要怎麼做才能那個人喜歡我呢?」
「為什麼他老是愛生氣?」
「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煩惱或疑問吧。

提不起精神的時候、不了解男/女朋友心情的時候、和上司處不好的時候、家人之間感情疏離的時候,或者沒來由地對人生感到焦躁不安時,我們總會檢討起自己和周圍的人際關係,希望能找出解決方法。

但是,一個人獨自煩惱多半很難想出好答案,而且經常會因為過於主觀,反而看不清楚周圍的狀況。

心理學中藏有許多解決這類煩惱和疑問的提示。了解心理學,不但可以看到自己從未發現的一面,就連周圍的人心中隱藏的心情,也可以清楚察覺。

所謂心理學,簡單地說就是「以科學方法分析人心的學問」,試圖解釋人在各種狀況中之所以會如此行動,及其背後神祕的心理。心理學的目的,在於站在邏輯、客觀的角度,按部就班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因為朋友的一句無心之言而冒出一把無名火,或者因此而沮喪消沉,很可能是因為那句話勾起了你的自卑,說不定可以由此看清自己真正的問題。

早就忘記的老朋友突然出現在夢中,說不定是因為那個人正象徵你現在的心理狀態,重新檢視自己的內心,就有可能找到突破現狀的方法。

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大動肝火的上司,可能是因為失去了心理平衡,也可能是他原本的個性就容易發怒,當我們了解「人為什麼會生氣」,或許就能找到與上司的相處之道。

本書利用可愛、易懂的插畫來解釋心理學的重要觀念,內容從日常生活中的話題,到心理學用語,希望讀者能愉快地學習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由衷期待本書能為各位的生活帶來幫助,滿足讀者求知的好奇心。


【書摘】
3部 「性格、感情」和心理學
謊言>人為什麼要說謊?

.每個人都會說謊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可以說謊,儘管如此,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說謊,而且還會看時間、場合,說出不同的謊言。
德國心理學家史丹做了以下的定義,「所謂謊言,是企圖以欺騙對方來達到目的,一種有意識的不實發言。」
說謊者的特徵有:
虛偽的意識,欺騙的意圖,明確的欺騙目的,自我防衛的目的,例如企圖逃避罪過或處罰。
因此,諸如記憶錯誤、誤會、誤解、口誤等等,都不是有意要說謊,不符合謊言的定義。
謊言有詐欺或偽證等等,明確想欺騙人的意圖,但是也有「善意謊言」,或是客套話、為了討好對方的笑容等,以建立圓滑的人際關係為目的的謊言。
人類的行為中不乏謊言,至於說謊是好是壞,只能視情況來判斷了。

.謊言會表現在身體上
很多人都以為謊言會表現在語言或表情上,其實謊言很容易表現在身體上。說謊的人為了怕對方發現,往往會很注意自己的語言或臉部表情,至於對方可能不會有興趣的身體動作,就比較不會注意。
以下介紹幾種可以從小動作或身體姿勢識破謊言的方法:
想抑制手部動作
說謊的時候經常會雙手互握,或把手插進口袋裡等等,企圖抑制手部的動作。這是因為擔心手部的動作會洩漏自己的本意。
用手觸碰臉部
說謊的時候,用手觸摸鼻子、嘴巴等五官的動作會增加,這是一種企圖遮住嘴巴的偽裝。敲下巴、翹唇、摩擦臉頰、抓眉毛、拉耳垂、摸頭髮等,都是說謊的徵兆。
頻繁變換姿勢
焦躁不安地頻繁變換姿勢,也值得注意。這是說謊者在抑制想早點逃離當場的心情。
想結束話題
面臨不得不說謊的狀況時,人會想迅速說完,匆匆結束話題,所以回答很短,話裡也缺少柔軟性。
面無表情
表情僵硬,缺少笑容,經常只點頭而不回答。
凝視對方
對異性說謊時,往往會凝視著對方。當情人對你說「如果你覺得我說謊,就看著我的眼睛」,這其實就是確確實實的謊言。

*小孩的謊言是通往自立的第一步*
謊言是小孩子貫徹自己主張的方法之一,說謊的方法和對謊言的理解力,也會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逐漸變化形式,以適應社會。
如果父母過於嚴格地教育小孩「不可以說謊」,會造成他們自我成長的扭曲。心理學家邁可霍耶曾經說過:「小孩第一次對父母親說謊時,代表他想從象徵絕對的雙親的束縛中逃脫。」所以說,謊言等於是小孩自立的第一步。
除了責備之外,有時候儘管知道小孩撒謊,也需要懂得配合。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