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500027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

定價 $290
優惠價 79折 $229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2011博客來親子共享類Top50

聽故事長大的孩子最受教。
你想對孩子說的,其實都在故事裡!

用故事存滿孩子的智慧撲滿!
了解孩子、啟發創意、培養好品格和閱讀習慣,
施展故事教養的魔法咒語,就從「從前從前……」開始。

愛他,就用故事陪孩子長大

老闆在下班前交代一個工作,你不會推辭;
客戶要跟你開一整天的會,你也不會拒絕;
但是回到家,孩子請求你為他講一個故事,
你卻常說:「不行!馬麻很累……」「把拔沒空……」
其實,每天只要陪孩子玩15分鐘,講一個故事就好!
當孩子意猶未盡,你可以告訴他:
「對不起,把拔馬麻白天上班賺錢好累喔!我們先休息,
明天才有力氣說更好聽的故事給你聽喔!」
讓孩子知道你也會累,學習體諒父母的辛勞,絕對是件好事,
這也關乎教養的「底限」和「原則」,
每天只講一個故事,會讓孩子永遠感到意猶未盡,期待明天的故事。

誰說故事一定要「照書唸」,小朋友一定要乖乖坐好聽?
故事可以這樣說、那樣玩,教養也可以像遊戲一樣有趣!

◎說故事:說故事是對孩子的未來最值得的投資。
每天抽出15分鐘,一天一個故事,日積月累就能增進孩子的邏輯思考、語言表達、創意想像、閱讀熱情和良好品格,同時增進親子情感與互動,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大朋友。
◎聽故事:故事帶給孩子知識與智慧,讓書本當他一輩子的老師。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卻能從小養成他閱讀的好習慣,喜歡聽故事的孩子長大自然喜歡閱讀。讓書本陪伴他,引領他走出人生迷宮。
◎玩故事:說故事是最簡單、經濟的親子娛樂,任何玩具都無法取代!
說故事沒有你想的那麼難!把自己當成孩子的玩伴,開心的用故事互動玩耍就好了。小朋友才是主角,他們覺得有趣、好玩最重要,我們都只是孩子與故事間的橋樑。
◎聊故事:說故事讓你更懂孩子,也讓孩子更懂自己。
為孩子說故事的過程,會慢慢發現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讓你更懂得與他溝通。說故事再加上生活上的細心觀察,還可以幫助孩子更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天賦。
◎演故事:故事加上演練,讓孩子更有感受力和同理心。
找一些故事情節跟孩子角色扮演。當故事裡的善惡、對錯價值觀,從孩子口中講出來時,就變成他發自內心的感受,好品格就在演練與互動的潛移默化過程中奠定。



作者介紹

張大光
台灣第一位以「說故事」成功創業,帶領風潮的瘋子。
分享好故事,為孩子打造幸福童年的夢想家。
為麥當勞、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培訓故事志工的首席講師。
中原大學物理系畢業,曾於唱片擔任企畫、業務經理15年,
現在是「故事屋」創辦人,以及一對寶貝兒女的老爸。
張爸爸說故事廣受家長及孩子熱愛,2010年五月故事屋上海店正式開幕營運,每年平均有120場以上演講邀約,包括故宮博物院、市立美術館、麥當勞、台積電等機關企業,以及學校、說故事媽媽團體,也爭相邀請授課,傳授說故事技巧。
故事屋網址 http://www.kidstoryhouse.com.tw/

採訪.文字
李威龍
率先以「創意家經紀事務所」,結合「優質創作未來工場」暨「廣告行銷設計團隊」的新型態,創辦「飛行貓創意社」,一方面致力於藝文創意人才的發掘、培育、行銷,同時透過MV短片、動畫廣告、設計、Blog、電子報、藝術展,為知名超商、百貨公司、美術館、公益團體、電視台等,注入文創活水。曾獲金手指網路廣告獎之「最佳創新形式銅獎」暨兩項入圍。
著有《前進中國的十堂必修課》等書,並以企畫主編《想太多》《怪出一門好生意》《這些作品超有fu》等充滿奇想讀物,頗受好評。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500027
ISBN:9789861362731
頁數:224,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62731
看更多

試閱

故事,讓你更懂孩子 

大人和小孩對於「有用」和「有趣」的定義,其實差很大。
就拿繪本來說吧,當大人拿到一本繪本,作者巧妙的運用電影中「
zoom in」和「zoom out」的鏡頭手法,在第一張圖裡,有個小孩站在海邊,手上拿著一張照片。
下一頁,鏡頭「
zoom in」至照片上,於是你看到藍藍的海上有一艘船。
接著,鏡頭再「
zoom in」至船上的某一扇窗,進入船艙,有個孤單的公主獨自在看海……
「哇,這繪本真是太有趣了!」我們大人會如此認為,特別是當你第一次看到的時候。
但我以前拿這本繪本給我兒子女兒看時,他們的反應卻是:
「船耶!」
「窗戶耶!」
就這樣???
因為他們還小,無法理解三度空間的鏡頭趣味。
可是,有時候我們大人明明覺得某本繪本的故事其實也還好,但小朋友就是超喜歡。
漸漸的,我在和小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學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大人和小孩看事情的角度,以及有感覺的點,真的很不一樣。
第二件事:講繪本故事最好的狀況是,當你最沒有目的的時候。
所以,當你覺得某本繪本很精采,就講給小朋友聽吧,但請不要期待,他一定會出現你所要的反應。
反之,如果你覺得這本繪本劇情普普,也不必急著否定,只要內容沒有血腥暴力或太過成人世界,說給孩子聽也無妨!
特別是學齡前的小朋友,他們不會分辨故事的好壞,因為他們還沒有機會透過比較,知道什麼是好或不好,想想我們大人,不都是透過看了內容乏善可陳的書或難看的電影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精采絕倫?
好故事沒有絕對的標準,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他們慢慢會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故事風格,也許一個關於怪獸的繪本故事,就可以讓你家小朋友一聽再聽、十分入迷,於是你在為他說故事的過程中,就可以慢慢發現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哪些東西感到害怕,之後當你跟他相處時,便會懂得如何與他溝通,更不用說小孩聽了那麼多故事之後,對他的諸多正向剌激和發展。

 

故事讓孩子更懂自己

「我的小孩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這是我跟許多爸媽聊天,最常聽到的話。
有位媽媽跟我說,他的孩子上課不專心,我就問她:「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會不專心?」
許多父母都很怕自己的小孩跟人家不一樣,希望他乖乖唸書、五育均衡,每科最好都在平均水準之上。
就像「星光大道」製作單位總要求那些參賽的年輕小朋友,既要能歌善舞又要動靜皆宜,簡直希望各個都能成為「全方位藝人」。
但試問,這世界上有多少位全方位藝人?
好比你叫陳昇跳舞,如果他跳得很好,他就不是陳昇了! 
又例如伍佰,號稱把國語歌唱得最像台語歌的歌王;而江蕙,則是把台語歌唱得最像國語歌的歌后,大家都超愛他們的與眾不同,誰會去強迫他們改變原本明明就很擅長的歌路?
於是我們從許多成功的歌手身上看到,有特色永遠比全能來的重要,不是你歌唱得好、舞跳得棒,就能成為藝人,也不是每一個歌唱比賽的優勝者都可以紅,如果他不夠有特色,很容易就被淹沒。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能夠與眾不同,但在他小的時候,我們卻又不希望他特立獨行!」跟那位媽媽聊到後來,我有感而發。
若他長大真的出類拔萃,小時候怎麼可能會跟別人一模一樣呢?
當你的孩子反抗你時,你不准他反抗,要他跟別人一樣,接受機器人的教育,從小被強迫灌輸成為「標準化生產線」的機器人,他以後怎麼可能與眾不同,又怎麼敢有創意?
我曾在《商業周刊》,看過一篇關於北歐國家教育方式的報導,在他們的幼稚園裡,老師會講很多繪本故事給小朋友聽,並且經常帶孩子們去戶外教學。當老師發現,有孩子對於「做鞋子」這件事很著迷,而且他經過鞋舖時,會專心在師傅旁邊看很久,不像其他小朋友直接走過去,便會特別記錄起來,給父母作為幫助這孩子日後發展專長的參考,而他們的父母,通常也比較尊重孩子個別的特質。
所以北歐的孩子通常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長大要做什麼,而且之後可能一輩子沒換過工作。
可見說故事再加上生活上的細心觀察,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屬於他自己的特色,讓他發展自己,肯定自己,健康而正向的成長。

故事讓孩子更懂別人
關於教養,父母一定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你到底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成為知識的菁英,」許多爸媽會說:「所以小孩功課最重要!」
我們換一種角度,請大家一起來思考:
請問在公司裡,和你共事的人是哪一所學校畢業的,對你而言重不重要?
再請問,他學過幾年鋼琴、他的英文好不好,會成為你覺得跟他共事是否感到愉快的最重要原因嗎?
如果都不是,到最後,你會發現什麼才是重要的關鍵?
個性。
那麼,個性到底又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所以當你回到原點思考時,便能明白,對於孩子的教養來說,一定有所謂的優先順序,一旦你把順序搞清楚了,就比較能掌握教養孩子的重點。
我在帶孩子的時候,比較會去回想自己過去在職場工作時的心境,於是我發現,教養最重要的事,其實是他的個性、觀念和習慣的養成。
在日常生活行為上,一定要注意別人的感覺!
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十分重視的事,但對小朋友來說,是要經過特別訓練的,否則他們通常無法知道別人的感受。
在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帶他去超市買東西,有個人站在冷凍櫃前,擋住兒子的去路,沒想到他不是繞路,而是做出一個「驚人之舉」
──直接用手撥開擋在前面的人,然後去開冰箱門。
他眼中只看到自己要拿的冰淇淋和汽水,所以當有「障礙物」阻擋,直覺當然要馬上排除囉
──以孩子的角度,也許並非出於惡意,但基於家長的職責,豈能置之不理?
「來,你回來,快跟叔叔說對不起!」我說。
等兒子道完歉,我跟他便當場演練:「你看,如果你在這裡買東西,把拔這樣把你推開,你會覺得怎麼樣?」我叫他站在超市冰箱前,然後推他。
「覺得不舒服。」兒子說。
我常常在外面跟孩子做這種演練,教養不能「光說不練」,演練才會讓孩子有感受,對事情的印象才會更深刻,而說故事,也不該只是「光說不練」,這部分我會在後面文章分享,告訴大家如何讓故事「動」起來。
當大人看到別人的小孩是天才,便希望自家小孩也能像他一樣,而忘了說不定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你不知道的優點潛力,就像我們看書若只看其中一個章節,就容易以偏概全。
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才能引導他,幫助他適性發展,發揮上天給他的禮物。
為什麼說故事對孩子有幫助?
因為在為孩子說故事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慢慢丟出很多好的觀念、好的剌激,也讓你慢慢陪他一起長大。
當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自己看書,但你一定要花時間陪他聊天,知道他在想什麼、做什麼,這樣孩子比較不至於做出什麼離譜的事,如果你只是把你一廂情願的想法和夢想,強行加諸在小孩身上,他不快樂,你也不會快樂!
當父母認真去想,什麼才是教養最重要的事,並且排出先後順序,一邊用心觀察你的孩子,了解他真正需要什麼,一邊引導他,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好更密切。

願意陪孩子的,就是好父母
有些父母,會想賺更多錢,買更多禮物給孩子,可是等到小孩長大,他才赫然發現,孩子怎麼跟他都不親,彼此關係很疏離,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一直以為可以用金錢來愛孩子,以為凡事用講的就可以改變孩子……
小孩當下確實很開心。
可是,在孩子心目中,他的爸爸媽媽,只是個來送禮物的聖誕老公公而已,收到禮物固然超開心,但誰會真的去愛聖誕老公公?@說句實話,我從來沒看過有小孩, 會因為這樣就很愛他爸媽的。
「喂 ,可是我送你這麼多禮物,買好多玩具,又給你上這麼好的學校!」 父母說。
孩子心想:
你送我上很好的學校,怎麼樣?
你送我上一堆才藝課,怎麼樣?
你每天賺多錢,又怎麼樣?
對我來說,這些都不是很重要。
因為我感受不到
── 愛。
如果你沒有花時間陪孩子,即使陪他的時候,也沒有專心陪他,而是在打電腦、看電視,孩子當然跟你不親啊!他只會覺得你只是一個房客而已。
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經營事業,讓工作順利,卻往往忘記花一點時間,去經營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塊。
每天抽出十五分鐘 、半小時給你的孩子,陪他玩一下、說說故事, 會很難嗎?
教育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如果父母親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多陪他跟他互動
──假使他太小還看不懂書,那就一起玩、說說話,小朋友日後就會有安全感,比較好帶,同時他的語彙也自然會變多。
所以,若你也認為,我的孩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陪伴跟說故事,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是如此重要的時候,只要隨時隨地這樣提醒自己,自然就願意早點回家,打起精神給孩子說故事。
「好,那我今天就回去陪孩子玩兩個小時,再說故事給他聽!」
有的爸媽聽了我的建議之後,便馬上躍躍欲試。
這樣的心意固然很好,但請注意,千萬別讓「說故事」成為一種負擔,因為大人下班回家都已經很累了,一旦那成為負擔,即使再美好的事,有時也很難持之以恆。
每天陪孩子玩十五分鐘就好,而且就只說一個故事。
「馬麻, 可不可以再講一個?」
當小孩如此要求,你可以委婉地告訴他:「對不起,馬麻白天上班賺錢好累喔,我們先休息,明天馬麻才有力氣,說更精采的故事給你聽喔!」
讓孩子知道你也會累,讓他學習體諒父母的辛勞,絕對是一件好事,這也關乎教養的「底限」和「原則」,而且,每天只講一個故事,會讓孩子永遠感到意猶未盡,期待明天的故事。
人有一種天性,愈美好的事物,淺嚐則止永遠比給他滿滿的,更加讓人充滿歡喜與驚奇,這樣不也很好嗎?
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 肯花時間和他相處,就不會覺得他難帶,等他大了,也比較不容易叛逆,因為你跟著孩子一路成長,孩子也會覺得父母很了解他。
所以,現在多花時間陪陪孩子,日後絕對讓你覺得非常值得,但請記得,一切的價值都來自於兩個字
──累積,不要期待孩子馬上就會學到什麼或有所改變,天底下沒有那種事。

說故事,沒有口才不好這種事
前幾天我在「故事屋」,給小朋友說一個關於神奇樹屋的故事,我每次都喜歡把這故事的名稱講成「台北好好玩」,因為故事裡的主角們,會進行「有魔法」的冒險,他們要翻開魔法書,才會從魔法世界回到台北。
開始說故事之前,我故意把那本繪本,放在一個小朋友前面,我問在場的小朋友:「《台北好好玩》在哪裡?」
那位小朋友就指指他旁邊說:「在這裡!」
「不是,這是
Open將!」
我故意不拿書,而是舉起他帶來的
Open將娃娃,跟大家說。
全場的大人小孩都當場笑成一團。
為什麼我要這麼講?
因為好笑嘛!
我每次說完故事從「故事屋」走出來,很多爸媽常會跟我說:「張老師,你故事講得好好哦!」
但小朋友的答案就不一樣,他們會說:「張爸爸,你好好笑!」
爸爸媽媽可能覺得,我用了很高深的技巧說故事,可是對我而言, 那不叫技巧 , 而是在「跟小朋友玩」。
「你都在跟小孩子玩,不像在說故事耶!」很多聽過我講故事的大人都這樣說,他們接著補充:「不過真的很好玩!」
對, 我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故事」。
我發現,很多父母都把「故事到底要怎麼講」這件事,想得太難了,其實我們只要把自己想成是小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快樂的用故事來互動玩耍就好了,像一個大野狼的故事,你可以找一個用過的保特瓶,拿奇異筆畫上大野狼的臉,有一對賊賊的眼睛,加上大大的嘴巴,然後拿來當說故事的道具,就算畫得很醜也沒關係,小孩照樣覺得很有趣。
「我還是擔心自己不像你這麼厲害,這麼會跟孩子說故事,逗他們開心。」有爸爸跟我說。
其實,在孩子心目中,永遠不存在「我把拔不厲害」這種事。
有兩個爸爸,各自帶小孩到同一個海邊玩。
有一個爸爸超會做沙雕城堡,還在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小朋友看了很高興,大聲鼓掌說:「把拔你好厲害喔!」
另一個爸爸,什麼也不會,於是就躺在沙灘上,讓小孩把他埋在沙堆裡 ,坐在上面玩。
請問,對這兩個小朋友來說,哪一個爸爸比較好玩?
都好玩啊!即使是那個把爸爸埋在沙子裡的小朋友,也會覺得爸爸怎麼那麼好笑,然後開心的在爸爸身上跳來跳去。
那麼,這兩個爸爸,到底哪一個才是好爸爸?
都是好爸爸,他們只是用各自的方法,去愛他的孩子。
就像在我們小時候,可能會覺得:「我把拔馬麻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人!」
可是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郭台銘比你爸媽厲害,但你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不愛他們呀,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啊,你爸爸就是你爸爸,你媽媽就是你媽媽,他們從你一出生就這麼愛你,這跟他們在外面厲不厲害,沒什麼關係! 
所以,不要怕小孩會覺得你故事說不好,孩子不會說:「把拔,你口才不好」「馬麻你說的故事好無聊」,如果他會覺得不好,只有以下兩種狀況:
第一是覺得跟你不親,第二是覺得你說故事不專心。
「把拔先接個電話。」
「今天講到這裡就好了。」
父母在說故事時,一再被電話打斷,或者心有旁鶩草草結束,小朋友絕對可以感受到你在應付他;相反的,如果你很認真的跟他玩、跟他說故事,他也一定會感受到,並且會愛死你這個爸爸媽媽!
事實上,小孩喜歡聽你講故事,跟喜歡聽這個「說故事爸爸」講故事,是完全不一樣的,小朋友聽我說故事,只會覺得「張爸爸很好笑」。可是聽爸媽為他講故事時,過程中不只是「說故事」和「好玩」,親子間會有很多親密動作,孩子也會跟父母分享不會跟外人講的「 悄悄話」,所以那種美好感覺, 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就像小孩去電影院看迪士尼卡通,會覺得很好笑,但不代表回到家之後,他就不期待爸媽給他說故事,覺得爸媽故事說得不好。
只有大人會自我設限,覺得「我不會講故事,怎麼可能讓孩子喜歡聽我講?」
如果你也認為為孩子說故事很好,就說給他們聽嘛!講多、講少都沒關係。 如果你今天不想講故事,也可以陪小孩玩一下,或者陪他散散步,重點是,身為父母的你,願不願意花時間陪你的孩子,做一些事,如此而已。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