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5800009

三國隨身智慧

作者 楊龢之
出版日 2006-09-29
定價 $220
優惠價 79折 $174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第28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人文類

三國隨身智慧
《三國演義》,一本屬於中國人的人生百態教科書

在命運與機會交織的紛擾亂世,順境與逆境總是突如其來,
無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在全力演出自己的一場好戲。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會記取歷史的教訓。
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容易重蹈歷史的覆轍。


七實三虛的情節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寫多是後人編造的;倒是曹操的用計,通常都有史料根據。曹操打仗經常受挫,但往往能靠即時反應化解危機。
◎「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裡被寫成心胸狹窄的周瑜,不但能親自帶兵督戰,還有音樂素養。這樣一位忠心、氣度、智略、英勇乃至生活品味皆屬上乘的人物,其實是被小說家蹧蹋了!

影響歷史的智謀
◎皇太極仿效三國故事「群英會蔣幹中計」的情節,騙得明朝誤殺忠心耿耿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此舉加速了明朝的覆滅,也使滿州人得以入關成為中國之主。
◎千餘年來,漢人對「七擒七縱」的故事津津樂道,特顯諸葛亮的智慧和仁德。但其中的「大漢沙文主義」色彩太濃,其實在緬甸境內,有些民族流傳著另一套版本:「孟獲七擒諸葛亮」。

不斷蛻變的人物形象
◎關羽死後三百多年,開始有人建廟奉祀,且隨著歷代帝王的追封,成為武聖的代表。後來更有民間傳說,關聖帝君已被五教教尊推舉為玉皇大帝。
◎就個人武藝而言,呂布在《三國演義》裡穩居「天下第一條好漢」寶座,難怪在各種版本的「三國志」電玩裡,他的個人武力參數都被設定是第一高的。



作者介紹
楊龢之

臺灣雲林人,陸軍備役上校,現為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自幼興趣廣泛,曾先後師事曹敏、楊焱、陳繼法及老蓋仙夏元瑜等碩學先進,轉益多師,故治學駁雜,所著論包括臺灣史、南明史、生物史、兵制史、美術史、戲曲史等,兼及繪畫、雕塑、雜文。主要著作包括《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圓神)‧《中共美術研究》《波灣戰爭中的戰術心戰》《臺灣文化》《春燈謎的創作背景》《東寧風雲》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5800009
ISBN:9861331603
頁數:21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331603
看更多

試閱

三界伏魔大帝——身後「官符如火」的關公


  中國人是善於造神的民族。不僅正直聰明、有功人群者死後常被尊為神;即河伯、海若、山神、星宿、奇石、怪木,乃至寢、處、溷、灶等之所司,亦莫不可為神;甚至惡靈、物妖、痘疫等,也往往須供以香火,祈求其勿為祟降災。古往今來各式各樣的神祇何止千萬?不少曾風光一時,如今早已沒沒無聞;有些起初位望不高,其後才香火日盛。而當中最是「官符如火」、地位不斷上升的,就屬關公了。

  三十多年前,臺中有家鸞堂刊印了一本善書小冊:《五教尊共議薦舉關聖帝君受禪玉帝經略》。內容大致是說:一百一十年前,第十七代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因功滿道備,理合上證上清真境,自在無為,玉帝寶座因而懸缺。於是儒、道、釋、耶、回五教教尊,共同推舉「通明首相」關聖帝君接任,號「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於甲子年元旦受禪登九五之尊。這是「牟尼文佛」降壇說的。大概是「天上七日,人間千年」的關係,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天上發生的大事,居然百餘年後才傳到人間。

  其實早在民國初年就出現玉皇大帝換人的講法了。《洞冥寶記》說:原任玉皇為「蒼穹聖主」已歷七千年,近因事故繁冗而倦勤辭位,於是三教聖人推舉關帝繼任,於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甲子元旦登極,號「蒼穹第十八聖主武哲天皇上帝」。上蒼動態下界立刻知曉,《洞冥寶記》作者的消息畢竟靈敏得多。

  比對兩說,不僅帝號有異,且天界元首更遞的時間竟然相差了六十年,不知孰是孰非?更有甚者,另一家鸞堂後來引據關公降壇,自稱只是「中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並非「玉皇」,要求信眾「勿亂法統」。言下之意這是一場誤會,並沒有玉帝禪位的事。是耶?非耶?自愧才疏學淺,無能案斷。

  無法確證關公是否「踐祚」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去他一再「升官」,常是經人間朝廷以皇皇聖旨褒封的。自從沒有皇帝之後,天上神祇升沉不再有「權威機關」覈實。他是否確已就任玉皇大帝,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半信半疑者就姑妄聽之吧。

  關羽生前最高的官、爵,是前將軍、漢壽亭侯。漢朝爵位只有王、侯兩級(公爵非常制,只有打算篡位的權臣如王莽、曹操才特任),侯爵再加細分,又有縣侯、鄉侯、亭侯,以及不帶爵號的列侯之別。漢壽亭侯是曹操以皇帝名義授與關羽的。有些較早的《三國》版本說:曹操原本給的爵號是「壽亭侯」,他拒絕接受,改稱「漢壽亭侯」才同意,以示「降漢不降曹」的決心。其實「漢壽」是地名,在今湖南常德縣東北。毛宗崗大概知道此說子虛烏有,因而在評點時刪掉了。

  「前將軍」是劉備稱漢中王時任命的,同時晉升的有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漢朝的將軍們,依位階而言首為大將軍,次驃騎將軍(霍去病當過的職位)、車騎將軍、衛將軍,接著就是前、左、右、後將軍。再次是征、鎮、安、平四字配合東、南、西、北方位,如征東、鎮西、安南、平北等十六個將軍;最後是各種雜號將軍,像孫堅的破虜將軍、劉璋的振威將軍等。前將軍的地位雖然不低,但並非頭等的上將;亭侯也只是第三級的侯爵,不是特別了不起。

  關羽死後好幾年,到後主時才予諡「壯繆」。「壯」字不見於《諡法解》,大概是形容其人勇冠三軍;「繆」有「武功不成」之意。至於爵位依舊是亭侯,並未追贈為縣侯或鄉侯。可見即使交情非比尋常,且為麾下排名第一的大將,劉備仍未對其絕對肯定;阿斗也並沒有對這位「二叔」特別崇敬。

  歷來關、岳並稱,但若論建廟之多、香火之盛,則岳遠不及關。其實岳飛的人格、事功未必不如關羽,何以有此差別待遇呢?有人認為因岳飛與滿人的老祖宗為敵,故清廷刻意突顯關公地位以壓制之。這說法固有部分道理,但卻又不盡然。滿族入關前,關羽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早已遠高於岳飛了,清廷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關之所以尊於岳,說穿了,其實是《精忠岳傳》不敵《三國演義》所致。

  關羽死後悠悠三百餘年,到了隋代開始有人建廟奉祀,但不普遍。唐開元時敕建以姜太公為主神的武廟裡,關羽並不在配享名單之中;直到晚唐建中年間擴大配享範圍,他才勉強擠進,成為唐以前六十四位歷代名將之一。到了宋代以後,隨著三國故事廣泛流傳,於是關羽開始大走鴻運。宋哲宗封為「顯烈王」、徽宗封為「義勇武安王」;元代的頭銜更長:「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依宋、元體制,人臣生前皆可封王,死後贈王更是常有,因而這還不算特別優渥的待遇。

  到了明代則顯然不同,萬曆年間累次加封,由「協天護國忠義帝」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歷代沒有號稱「大帝」的人君,關羽官銜顯然已凌駕人間帝王之上。既然稱帝,自當有其臣屬,於是以宋末抗元殉國的陸秀夫、張世傑為左右丞相,岳飛為元帥、尉遲恭為伽藍。「關朝」儼然體制大備。到清代累加尊號更達到前所未有的長度:「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一共二十六個字(慈禧的頭銜也不過就「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十九個字而已)。

  不只官方認可,釋、道兩家也極力推尊。北宋張商英的《重建關聖帝君廟記》敘述:關羽死後魂魄據玉泉山為「大力鬼王」,不許閒雜人等接近。隋初高僧智顗到此,「鬼王」使出種種怪異,「虎豹號擲,蛇蟒盤瞪,鬼魅嘻嘯,陰兵悍怒,血盆劍齒,毛髮鬅鬙,妖形醜質,欻然千變。」但智顗不為所動。徒勞一陣後,關羽現身表明身分,願獻此山為道場並任護法。於是法師授以五戒,收為佛門弟子。

  這類玄妙的講法不少,原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有一段,說是唐高宗儀鳳年間,禪宗高僧神秀雲遊至玉泉山,打算在當地的一座舊廟原址創建道場。「因問鄉人:『此何廟宇?』鄉人答曰:『乃三分時,關公顯聖之祠也。』」神秀拆毀其祠,「忽然陰雲四合,見關公提刀躍馬於雲霧之中,往來馳驟。神秀仰面問之,公具言前事。」神秀遂安享關公為本寺伽藍。「伽藍」於佛家語中為「護法」之意,大概和尚們看上他日益崇隆的威望,所以把他拉進本門來了。

  道教也不甘示弱。明代余象斗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說:北帝巡經天台山時,被一個法力高強的妖怪用飛刀射死,天界派妙樂天尊下凡將其救活,並查出妖怪的真身是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原來關羽死後,天界封為忠義大將軍,日守天門,夜管酆都。因西天如來說法,他前往聽經,青龍偃月刀遂乘機作怪。於是北帝駕雲前往西天,商請他下凡收妖,果然馬到功成。北帝奏知玉帝,封為「崇寧王道太真君朗靈關元帥」。至於什麼時候陞為「通明首相」,那就不得而知了。

  關公一身兼為佛、道二教的神祇;再加上又喜歡讀《春秋》,孔老夫子當然會支持這位忠實讀者。除了與耶穌及穆罕默德沒交情(或許也有,但天上發生的事我們不清楚)之外,五教之中他掌握了三張鐵票。因此,沒有推舉玉皇大帝這件事便罷,如有之,不是他還會是誰呢?

  附帶一提,臺灣地區登記有案的關帝廟至少一百六十多座。據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纂修的《諸羅縣志》記載,最早的一座係吳大明所建,位於目加溜灣(臺南善化)的「偽時馬兵營」。《諸羅縣志》沒把話講清楚,吳大明是鄭經麾下的馬兵營主將,建廟時間應是一六六四至一六七四年之間。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