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900123

【牛津博士】同理心優勢:6個習慣,讓你擁有脫穎而出的溫柔競爭力

Empathy: A Handbook for Revolution
出版日 2014-06-30
定價 $270
優惠價 79折 $213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多為別人想一步,就多為自己加一分!
用同理心與別人的生命擊掌!

◎26歲設計師因奶奶的關節炎,設計出5-85歲的人都能用的商品。
◎iPhone深入為使用者著想,設計出友善介面,因此一枝獨秀。
◎因為一張照片,美國國家兒童局應運而生,立法禁止童工。
◎曼德拉因理解白人對黑人的恐懼,終結仇恨、開啟族群的和平對談。
◎加拿大小學請來小嬰兒,讓學生細微觀察她的情緒與感受,大幅降低校園霸凌。 

同理心能使人在各方面獲得成功。包括甘地、曼德拉、指揮大師巴倫波因、影星克林‧伊斯威特……等,他們的成就,同理心都扮演著臨門一腳的重要角色。 

同理心的溫柔能量,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大!

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關愛與溫暖的情感。
同理心,具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為社會帶來根本的改變。
同理心,在過去十年,於全球掀起教育熱潮,加拿大、英國、紐西蘭、德國……有成千上萬的孩童與成人因此受到啟發,獲得各方面的好處,諸多專家認同:
同理心,是21世紀最需培養的關鍵能力! 

其實,98%的人都有同理心,卻很少人懂得善用這種優勢。

然而,同理心雖是人性本能,要充分發揮卻不容易。他研究統整了高同理心人士的6種習慣,教你如何善用同理心,修補關係.深化友誼.導正成見.增進創意,創造更有價值的人生! 

同理心浪潮,正在全球各地席捲而來!

◎ 美國總統歐巴馬疾呼:同理心赤字是目前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唯有設身處地著想,才有看見世界的能力。
◎ 盧安達的廣播劇刻意在故事情節穿插同理心的信息,例如住在鄰村的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民眾正努力制止種族仇恨再度發生。
◎ 德國社會企業家在世界各地建立黑暗博物館,館內一片漆黑,參觀者必須由導盲的服務人員引領參觀,讓明眼人也能體會盲人平日的不便與辛苦。
◎ 加拿大「同理心生根計畫」已超過50萬名孩子參與,每個班級「認養」一名嬰兒,結果大幅減少校園霸凌,改善學生與父母的關係,甚至提高學生的成績。

◎ 丹麥真人圖書館,提供「借人」服務,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彼此對話,消除偏見,如今這股風潮席捲超過二十個國家。
◎ 美國心理學家盧森柏設計的「非暴力溝通」方法,強調同感接收、積極傾聽,成功軟化仇美的巴勒斯坦難民,以及嚎啕大哭的小孩。
◎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針對硫磺島戰役,分別由美日觀點拍攝兩部電影,打破「我們」與「他們」的分界,傳達出每位母親在失去愛子之際,無論任何國籍,都會展現令人動容的哀痛。
◎  臉書不是只有按讚的自戀風潮,全球各地興起的社會運動,網路媒體扮演傳遞同理心的關鍵角色!
◎ 倫敦「人生學校」提供療癒閱讀服務,把閱讀習慣與人生困境告訴療癒閱讀師,就能拿到量身訂做的「閱讀處方箋」,裡面的建議符合你的個人品味與當前處境。 

英國讀者★★★★★ MUST READ必讀推薦:

「這本書讓我同理解雇我的老闆,幫我走出人生低潮!」
「有趣又有深度,同理心是成就個人與事業的關鍵力!」

 「本書提供了強有力的例證,說明同理心不僅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更能改善整個世界。」──馬修泰勒(英國皇家學院執行長)

「建立情感真實的關係需透過對方的眼睛來看世界。這本充滿魅力與想法的書將能給予實質的幫助。」──約翰‧葛瑞(《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作者) 

作者簡介
英倫最引領風騷的生活哲學家/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創辦講師

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 

作家、文化觀察家,以及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創辦講師之一。《觀察家報》認為他是「英國重要的生活思想家」,曾替奧美廣告等各大企業舉辦同理心專題研討會,目前擔任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及聯合國等組織的顧問,協助這些組織透過同理心和對話,促進社會改革。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SA)為他製作的動畫〈外觀的力量〉(The Power of Outrospection),受到熱烈迴響,一年內的點閱率高達五十幾萬人次。 

在雪梨、香港度過童年與青少年歲月,回到英國後,於牛津取得博士學位。曾於劍橋、艾塞克斯、倫敦市立大學教授社會學與政治學,也曾在中美洲從事人道救援工作。擔任「牛津繆思」(The Oxford Muse)總監,該組織以鼓勵個人、專業與文化上的創見聞名。 

著有《同理心優勢:6個習慣,讓你擁有脫穎而出的溫柔競爭力》《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先覺出版)。著作被譯成多國語言,極力推廣同理心的社會革命,堪稱同理心研究權威。目前正著手籌辦世界第一間同理心博物館。 

個人網站:www.romankrznaric.com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序~第3章)
專職譯者,譯有《如何改變世界》(先覺出版)《耶路撒冷三千年》(究竟出版)。 

林力敏 (第4章~結語)
輔大翻譯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愛騎車兜風,持續探索各類新知。譯有《黑色粉筆》(圓神出版)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900123
ISBN:9789861342337
272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前言:同理心:從根本改變的力量

20幾歲的年輕設計師摩爾,搖身一變成了85歲的老太婆,讓她從全新的角度來設計商品。她的「同理心模式」啟發了一整個世代的設計師,讓他們更了解使用者的感受。 

習慣1:打開腦子裡的同理心開關

你的童年與青少年經歷如何影響到你發揮同理心的能力?你認為從自我中心轉變為將心比心的關鍵是什麼?原因為何? 

習慣2:進行想像的跳躍

回想你確實試著為他人設身處地的一段經驗。你因此獲得什麼改變?你對哪種人難以拿出同理心,原因又是什麼?你該如何靠同理心跨越你們之間的鴻溝? 

習慣3:尋求實際經驗的冒險

你打算如何善用假期,好好接觸來自不同文化或社經背景的他人?想一下哪個人的政治或宗教立場與你截然相左,你該展開何種實驗型冒險好讓自己更理解那個人的觀點? 

習慣4:鍛鍊對話藝術

你跟陌生人的哪次談話最出乎意料與發人深省?你家中最大的壓力與誤解來源是什麼?你該怎麼促成談話,讓彼此更了解對方的感受與需求? 

習慣5:坐著椅子旅行

哪部電影、小說或別種作品特別激發了你的同理心,改變了你的做人處世?數位文化如何影響到你的心境、個性與人際關係?減少上網會讓你更能發揮同理心,或者適得其反? 

習慣6:激起同理心革命

想出一個你非常關心的社會或政治議題,思考該如何訴諸同理心,喚起更多民眾關注那個議題並採取實際行動?你該對生活做出哪一種改變,藉以加深你對自然界的同理心? 

結語:同理心大未來

你未來最可能培養這六個習慣之中的哪一個,而在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以內,你會踏出怎樣的第一步?

看更多

同理心:從根本改變的力量

人際關係的革命 

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關愛與溫暖的情感。許多人把同理心等同於日常的善意與體貼,以及對他人的關切與照顧。本書的觀點與此不同。事實上,同理心是一種理想,它具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為社會帶來根本的變遷。同理心可以引發革命,但這裡指的不是舊式革命,例如制訂新法律、創立新制度或新政府,而是更根本的事物:人際關係的革命。 

過去十年,全球出現了一股熱潮,政治活躍分子與專欄作家,企業導師與宗教領袖紛紛鼓吹大家秉持同理心去思考與行動。英美占領運動的抗爭者搭起「同理心帳篷」,舉辦「同理心行動」工作坊。在盧安達,九成人口收聽的廣播劇刻意在故事情節裡插入同理心的信息,例如住在鄰村的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民眾努力制止種族仇恨再度發生。「同理心生根計畫」是加拿大推動的一項教育改革,讓孩子在教室裡學到同理心的技巧,日後當他們走出教室,即能成為宣導同理心的老師。這項計畫已經推廣到英國、紐西蘭與其他國家,總計有數十萬的學童受到啟發。一名德國社會企業家在世界各地建立連鎖的博物館網路,博物館內部一片漆黑,參觀者必須由導盲的服務人員引領參觀。這麼做是為了讓一般明眼人也能體會盲人平日的不便與辛苦。這些做法全屬於同理心歷史浪潮的一部分,挑戰高度個人主義。這種自我中心的文化,讓我們不知不覺變得過於關注自己的生活,以致對他人的存在視若無睹。 

但是,同理心究竟是什麼?同理心該如何實踐? 

首先,讓我們給予同理心一個明確的定義:同理心是想像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了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再思考自己要怎麼做。從這點來看,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同,同情心是對他人的遭遇感到憐憫與遺憾,而不是理解對方的情感或觀點。同理心也不是「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是以彼此利益一致為前提。英國劇作家蕭伯納以他特有的風格嘲弄說:「己所欲,也勿施於人—他們的喜好可能跟你不同。」同理心就是用來發現你與別人不同的部分。 

如果你想知道同理心的想像跳躍是什麼意思,那麼讓我引薦摩爾(Patricia Moore),她是今日同理心活動分子的前輩。一九七九年,摩爾在紐約知名公司雷蒙德.洛威擔任產品設計師,這家公司曾設計出可口可樂的曲線瓶身,以及醒目的殼牌標誌。當時二十六歲的她剛從大學畢業,是辦公室裡唯一的女性設計師,其他三百五十名全是男性。有一次,在針對新型電冰箱進行腦力激盪的會議時,摩爾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上司看著她,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摩爾很生氣。什麼叫做「那些人」?她被上司的話一激,決定採取行動,而她的做法將成為二十世紀最激進的同理心實驗之一。她將親身體會成為八十五歲老太婆是什麼樣子。 

「我不想只是裝成八十五歲的人的樣子,」摩爾對我說,「我想要真正投入其中,發揮同理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於是,在專業化妝師的協助下,她徹底變了一個人。她在臉上塗上好幾層乳膠,讓自己看起來蒼老而滿臉皺紋,她戴上厚重的眼鏡來模糊自己的視線,戴上耳塞讓自己聽不清楚,她在身體周圍綁上支架,用繃帶團團圍住,顯出駝背的樣子,她在手臂與腿上綁上夾板,讓自己的手腳無法彎曲,最後她穿上兩邊高低不一樣的鞋子,讓自己不得不用拐杖助行。 

現在,摩爾準備好了。 

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二年,摩爾親身造訪北美一百多座城市,她試著與周遭的世界交流,找出老年人每天遭遇的困境。摩爾在陡峭的地鐵階梯爬上爬下,搭乘擁擠的公車,推開百貨公司的厚重門板,趕在燈號變換前穿越繁忙街道,使用開罐器,當然,她還要試著打開冰箱的門。 

摩爾投入老人的角色之中,而她得到什麼結果呢?摩爾從全新的角度來設計國際商品。她從自身的體驗與領悟出發,設計一系列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創新商品,即使是罹患關節炎的雙手,也能順利使用她的產品。她的發明包括裝上橡膠把手的削皮器與其他廚房用品,這些器具現在幾乎在每個家庭裡都可找到。摩爾有「大眾通用」的設計者之稱,因為她設計的產品可以讓五到八十五歲的人都能使用,即使活動不便也不受影響。往後,摩爾還成為老人學專家,為年長民眾的權利喉舌。她成功遊說國會通過《美國殘疾人法》。摩爾事業的背後動力不是賺取金錢,而是改善人們生活的渴望。現在摩爾已經六十幾歲,她最新的計畫是設立幾座復健中心,讓從阿富汗與伊拉克返鄉失去肢體或腦部受傷的美國士兵,能在此重新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如購買日常用品和使用提款機等等。 

摩爾知名的地方在於她的「同理心模式」,她啟發了一整個世代的設計師,讓他們了解使用者的感受。摩爾認為:「通用設計是在同理心驅使下而產生的,也就是說,我們體認到單一的規格無法符合每個人的需要,如何設計出每個人都能使用的產品,這就是我事業的追尋目標。」 

摩爾跨越世代的時間旅行實驗,成為日後研究同理心的人的試金石。透過他人的眼睛來看世界,除了對個人來說,充滿挑戰,備感振奮,更能蓄積出推動社會改變的巨大力量。 

培養高度同理心的六個習慣

摩爾在七○年代就已經發現同理心的力量。那麼,為什麼現在突然出現一股討論同理心的熱潮?同理心並非嶄新的觀念,首次引發注意是在十八世紀,當時蘇格蘭哲學家與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提到,道德感源自於我們的心靈有能力「設身處地為痛苦的人著想」。不過,近年來對同理心的關注呈現爆炸性成長,主要原因卻是來自於科學對人性的劃時代發現。

 過去三百年來,從霍布斯到佛洛伊德,這些重要思想家都認為,人類本質上是自利與自我保護的生物,我們總是追求自己個人的利益,長久下來,這種對人性的陰暗描述成了西方文化的主流觀點。然而最近這十年來,卻有明確的證據顯示,人其實是具有同理心的動物,人天生就有同理心。近年來關於人類同理心的發現,是現代科學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我將在下一章講述這個故事,簡單地說,這些劃時代的進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神經科學家已經辨識出我們的大腦裡有十個「同理心迴路」,如果受損,就會影響我們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演化生物學家指出,我們是社會的動物,會自然而然演化出同理心與合作精神,就像我們的靈長類遠親一樣。兒童心理學家也提到,就連三歲小孩也能放棄己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世界。時至今日,已有證據顯示,人性中有同理心的一面,而它的力量與人性自私的內在驅力不相上下。 

人性概念的劇烈變化,逐漸滲透到公眾生活之中,大家重新省思如何教育孩子、組織機構,以及增進個人福祉。「追求第一」逐漸成為過時的志向,因為我們了解同理心才是人性的核心。我們正面臨一場重大的轉折,將從笛卡兒時代的「我思,故我在」,進入同理心時代的「你在,故我在」。 

然而,儘管媒體與公眾對同理心的報導與討論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大家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正是本書的主題:如何擴展我們潛在的同理心?人與生俱來就有同理心,但我們必須進一步思考,如何在生活上實踐同理心。 

過去十二年來,我一直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並探索了同理心的各個研究領域,從實驗心理學到社會史,從人類學到文學研究,從政治學到腦科學。在過程中,我也探索幾位首開先河提倡同理心人士的生活,包括阿根廷革命分子、美國暢銷小說家,以及歐洲最著名的臥底記者。我也親自做了田野調查,與各階層人士交談,了解他們的同理心經驗,或欠缺同理心的經驗。無論他們是護士或銀行家,警員或職業婦女,倫敦內城的流浪漢或富有的瓜地馬拉莊園園主,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故事。

看更多

試閱

習慣5:坐著椅子旅行 

你有辦法在自家客廳改變世界嗎? 

小說家朱利安.巴恩斯寫道:「我最早是藉由閱讀才明白外頭還有各形各色的天地,也才開始想像別人是過著何種人生。」他的說法十分迷人——讀小說有助我們擺脫自我與個人經驗的桎梏,擴展同理心。然而,許多現代文學理論家對此嗤之以鼻。心理學家平克說:「他們覺得這個想法太平凡,太健康,太庸俗,太濫情,而且太『歐普拉』了。」批評者認為,即使閱讀最感動人心的小說,也幾乎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實際行為,反而會加深偏見。可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文學、攝影、電影等作品確實能帶領我們踏上想像之旅,接觸截然不同的人生,在放下小說或步出戲院之際,我們會更能對他人設身處地。   

對高同理心人士而言,雖然文字與照片只是提供二手經驗而非實際經歷,但依然該嚴肅看待,而非當作清粥小菜。因為好幾個世紀以來,藝術作品始終能驅使大眾從心有同感而付諸行動,例如對抗童工制度或投入反戰運動。我們該學習如何妥善接觸各類書籍與藝術作品,不只獲得消遣娛樂,更激發一己的同理心。  

我把這個稱為「椅子同理心」,代表一種在自家客廳旅行的方式。不過,當你靠上躺椅,不只可以在旁擺本書或手持DVD遙控器,還可以輕易使用筆電和手機。社群網站、電玩遊戲、網路聊天室和其他形式的網路資源,都替椅子同理心開闢嶄新天地,讓我們可以跟全球成千上萬的人們連繫交流。數位時代已然到來,同理心的未來涉及許多重要議題:像臉書這樣的網路社群是有助大家建立更緊密有益的人際關係,或者只會害人際互動變得膚淺表面?我們是否會發展出「網路人格」,變得更愛自我陶醉,而非更能設身處地?理想的「同理心 APP」該是何種模樣? 

我們會發現網際網路的潛力遭到誇大,甚至可能會成為全球同理心革命的一大威脅。不過,我們還是先從數位時代返回鐵器時代,在古希臘劇場就座吧。 

戲劇與電影:從敵人的眼光看待戰爭

在古希臘時代,戲劇確實是大受歡迎的藝術形式:酒神慶典期間,囚犯甚至得以暫時出獄觀賞戲劇競賽。現代人多半偏愛電影而非戲劇。然而,我們多常在電影院陷入出神,跨出自我呢?這取決於個人喜好。你可以輕鬆觀賞動作片、奇幻冒險片或喜劇片,這類電影很少迫使觀眾設身處地看事情。然而,很多電影經過導演悉心拍攝,足以讓觀眾深有同感,與希臘悲劇的感染力不相上下。 

其中一類電影格外有感染力,其起源可追溯至《波斯人》這類戲劇,那就是以敵軍士兵為敘述視角的戰爭片。克林.伊斯威特針對二戰期間的硫磺島戰役執導過兩部電影,分別在二○○六年上映,這兩部片可謂佳例。《硫磺島的英雄們》採取標準手法描繪戰爭的悲痛,從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的角度看待硫磺島戰役。《來自硫磺島的信》則罕見地從日本兵的角度呈現這段血腥交鋒,甚至全片採用日語發音。這部電影呈現「敵軍」的立場,尤其著重描繪他們敗戰後的痛苦屈辱,藉以質疑過度簡化的國家主義、愛國主義與凱旋主義,打破「我們」與「他們」的界線。克林.伊斯威特談起本片時說:「這部片最終要傳達的是,每位母親在失去愛子之際,無論她們是日本人、美國人或任何國籍,都會展現出動人的哀痛。」伊斯克勒斯絕對會對他的說法深表同意。   

就這類戰爭片而言,如果你想有一段極為難忘的酒神式出神體驗,一九三○年上映的《西線無戰事》是絕佳選擇。這部電影改編自雷馬克的原著小說,描述德國步兵保羅.博默爾的故事,他是年輕學生,滿懷愛國情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身軍旅對抗法國。驚人的是,這樣一部從德國士兵角度出發的好萊塢反戰電影,竟然能在戰爭結束才十年出頭之際問世。更非凡的成就在於,本片也許是電影史上最能激起同理心的傑作。特克爾認為本片「讓我們清楚看見戰爭的可笑。」 

電影當中,保羅一度置身於槍林彈雨,跳進壕溝尋求掩蔽。沒多久後,一位法國士兵跳進同一條壕溝,保羅不假思索地抽出匕首朝他的胸口刺上一刀。他傷勢很重,但仍在呼吸。保羅洗掉雙手的斑斑血跡,眼睜睜看著他在面前受盡折磨,緩緩迎向死亡。外頭依然砲火猛烈,保羅不得不在壕溝過夜,無法迴避面前的他。起初保羅很討厭他臨死前的喘氣,但時間漸漸流逝,他漸漸同情起他。「我想幫你。」保羅說,並給他一點水喝。可惜為時已晚,他已魂歸西天。保羅忍不住講了一段痛徹心扉的獨白: 

我並不想殺你。我是想救活你。若你重新跳進這條壕溝,我不會拿刀刺你。你也清楚,當你跳進來的時候,你是我的敵人,我很怕你。然而,你不過是個跟我一樣的人啊。可是我卻把你殺了。拜託,原諒我吧。快跟我說啊,說你原諒我了!……噢,天啊,你死了!不過你比我好,你脫離了苦海,現在他們再也無法傷害你了……噢,天啊!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們?你跟我,我們只不過想活下去而已。為什麼他們要送我們上戰場彼此廝殺呢?若沒有步槍和這身軍服,你跟我還可以稱兄道弟啊。

這是把「別人」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的絕佳例子:保羅學會把敵人當作一個人來看待,明白對方也只是將領政客手中的棋子。接下來,保羅展現出更深沉的同理心。他把手伸進那個士兵的外套口袋,拿出他的識別文件。他名叫傑拉德.杜瓦爾,旁邊還有一張他妻女的照片。現在保羅明白他不只殺了一個戰友,還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他有家人,有感情,有家庭等待他回去,跟保羅並無二致。「我會寫信給你太太。」保羅對死去的他說。「我會寫信給她。我保證會照顧她的一切要求。我會幫助她,也會幫助你的父母。請原諒我吧。原諒我吧。原諒我吧……」他伏在杜瓦爾冰冷屍身的腳旁,痛哭失聲。 

《西線無戰事》贏得一九三○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影片獎,席捲全球各地,吸引數百萬觀影人次,傳達同理之心與反戰意念,影響力無遠弗屆。「我看完《西線無戰事》之後變成了和平主義者。」電影史專家安德魯.凱利說。成千上萬個觀眾也跟他心有戚戚焉。飾演保羅的盧.艾爾斯甚至從此拒絕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不願入伍上陣。艾爾斯回想《西線無戰事》掀起的巨大迴響,他認為本片:「讓觀眾知道德國人跟你我抱持相同的價值觀……只是面對比自身大得多的力量,只好身不由己……《西線無戰事》成為世界大同的先聲……世人其實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線上文化:從數位革命到同理心革命? 

在這個嶄新時代,數位革命有助推展椅子同理心。數位網路不同於書本、電影或照片,可以讓全球千千萬萬個人即時連繫。目前全世界的網路用戶已突破二十七億人,就連上海的工人和馬拉威的佃農都會靠手機上網。(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手機用戶多過歐洲。)此外,網路平台允許雙向互動,不像電影或小說只有單向灌輸。我們只消點幾下滑鼠,就可以跟幾乎任何國家的人聊天交談,甚至互相面對面,但我們其實依然坐在家中抱著愛貓。社會學家里夫金(Jeremy Rifkin)指出,線上文化會讓我們迎向一個落實同理心的文明,「網際網路的新發展可能會在一個世代之內促成人類想法的改變,全球正面臨轉捩點……我們能推動擴及全球的同理心運動,這已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該如何利用數位科技在二十一世紀創造一個富有同理心的時代?我先前的想法是找出一套絕佳的同理心應用程式,幫助許多人學習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並與彼此建立密切感情。然而,我的尋找過程不太順利,我發覺現有的網路平台難以促成同理心革命,現有的數位科技與應用程式反倒會腐蝕人心,害得同理心日益低落。 

後來我在自家廚房重新燃起對網路文化的希望。每逢星期天早上,我的孩子會在牛津市起床,下樓跟雪梨的祖父母共進早餐。如何辦到?這就有賴 Skype 的幫忙了。祖父母會在筆電上出現,旁邊擺著果醬與吐司。我的孩子還在學習講話,我爸則試著別蓋掉他們的話,因此起初大家聊得不太自然,但漸漸得心應手,不太受軟體功能打擾,儘管有汪洋萬里阻隔,依然能藉由聊天培養關愛與同理。諸如 Skype 等工具讓世界兩端的對話變為可能。我遇過英國的老師替班上學生與肯亞學童彼此配對分組,大家可以上網聊天,明瞭彼此生活的差異。我也遇過幾個組織試著讓富裕國家的咖啡迷跟貧窮國家的咖啡農一起上網聊天。 

然而,你大概會想,諸如臉書和推特等熱門社群網站正讓無數世人彼此連繫,交流想法,分享心情,例如互訴人際挫折、政治觀點或宗教見解,這種無遠弗屆的交流對話難道無法促成全球性的同理心變革嗎? 

遺憾的是,這只是烏托邦式的美夢。就激發同理心而言,社會媒體與數位科技實在有利亦有弊。拉尼爾(Jaron Lanier)是一位思想家暨虛擬實境的先鋒,他的觀點有助探討這個議題,並能套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拉尼爾相信「面對任何科技時,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它會如何改變人類。」我們得探究網路世界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與性情。

拉尼爾抱持悲觀看法,認為今日盛行的社會媒體與數位網路正在抹除大家的獨特個性。他指出在九○年代的第一波網路浪潮期間,許多人會自行設計風格獨具的網站,展現出一種「自大炫耀」之情。在個人網站百花齊放的時代結束之後,「各種由雄厚資金支持的網站前仆後繼紛紛出現,吸引首度上網的年輕族群在臉書這樣的網站建立千篇一律的個人頁面。」越來越多網友把現有框架套在自己身上,藉此界定身分,而非追求獨一無二的多變樣貌。小說家查蒂.史密斯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個人特質遭到抹平。」她提醒我們: 

我們現在最愛以臉書接觸外界,但臉書是由一個哈佛大二學生所創辦,依據的是他身為哈佛大二學生的個人成見。你的感情狀態為何?(選一個吧,而且只能選一個。你得讓大家知道唷。)你有在「過日子」嗎?(快貼照片證明。)你有正確的個人喜好嗎?(列一份清單吧,項目包括電影、音樂、書籍和電視節目,但不含建築、想法或植物。)  

有了這些分類,你更容易知道自己跟對方有何共同之處,方便彼此「連絡」,但每個人的複雜特質卻遭抹除。此外,透過臉書交流的品質高低有待商榷。史密斯認為多數社會媒體「使得用戶之間的連絡變得貧乏淺薄……臉書認為互相分享個人瑣事就是所謂的『友誼』。」愛面子的人通常認為在臉書有數千名「好友」十分重要,在推特有數千名「追蹤者」亦然,由此證明人際關係乃是重量不重質。越來越多證據也顯示,由於數位文化講求快速,我們的注意力漸漸不夠集中,很快就會分神。我們不斷迅速切換視窗與程式,習慣於一種稱為「持續分心」的狀態,越來越無法長時間全神貫注於某一件事,像是讀文章或聊天。

問題在於,要培養同理心最好是與人深交,我們必須了解別人獨一無二的世界觀,而非只看預先想好的線上個人檔案。網路幫助我們接觸全世界與我們志同道合的夥伴(你們都愛摺紙,或信仰天父,或關注熱帶雨林保育工作),也讓我們留意陌生地方的重大事件(日本正遭颱風侵襲,大馬士革爆發街頭抗爭),但各個網路平台並非設計來協助使用者踏進別人的內心。它們旨在促進使用者快速交換資訊,而非較為困難的交流情感。我們是否真的有辦法靠短訊、推文和表情符號傳達最根本的想法與情感?我想恐怕不行 :-(。除非我們是俳句詩人,否則很難單靠一百四十個字母道盡我們的身分與生命關懷。 

根據史丹佛大學精神科醫師阿布賈烏德(Elias Aboujaoude)的見解,問題主要不在於數位文化「抹平」我們,而是在於它讓我們人格分裂,漸漸發展出與平時不同的「線上人格」或「線上身分」:「所有會上網的人都有個虛擬自我坐在身旁。」此外,虛擬自我開始支配起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人把上線當成常態,醒著的時間超過一半都拿來上網:美國青少年每天通常上網八小時,更新臉書狀態,觀看影片,傳訊息給朋友。 

阿布賈烏德認為另有線上人格確實有點好處,例如有些人覺得在網路上比較容易敞開心胸。此外,在網路上表露身分不必害怕遭歧視:如果你是住在德州鄉間的十來歲男同志,也許能在網路上找到歸屬,但在現實生活出櫃可能會遭眾人疏遠。然而,線上人格的壞處也顯而易見。阿布賈烏德強調的一大壞處在於線上人格容易導致自欺與吹噓。無論是填寫交友檔案,還是像阿凡達般獲得嶄新人生,我們都很難不「裝得更為苗條,更受歡迎,或更加成功。」我們總忍不住在交友網站謊報職業、薪水或學歷—還有替自拍照修圖。  

另一個壞處在於,網路匿名恐造成「線上放縱效應」,讓人覺得可以為所欲為。我的電子報文章或訪談影片底下不時會出現極端刻薄無禮的評論,若親自面對面,對方幾乎不會口出惡言。網路霸凌也成為學童之間的嚴重問題。阿布賈烏德清楚指出,「言行舉止在一般場合會受到規範,在網路上卻時常失控。」 

然而,最根本的問題是線上人格容易流於自戀,進而影響到平時的人格。線上自戀最清楚的表徵就是「自我搜尋」(又稱作「自戀搜尋」或「自我google」),其定義為「上網搜尋自己的相關網站與出現筆數。」百分之四十七的美國成人承認做過自我搜尋。此外,有些人會出現成癮症狀,像是不斷查看自己的推特有多少追蹤者,耗費數小時修改個人檔案,或者刻意發文吸引別人加你「好友」或替你「按讚」。事實上,我們正在變成虛擬廣告板,向網路顧客推銷我們的人格。難怪現在有研究指出,在臉書與其他用戶交流越頻繁,在自戀測驗的得分就越高。 

不過,顯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自我搜尋或同意每則交友邀請。有些人會利用網路的力量廣泛喚起同理心,激發政治變革,例如阿拉伯之春與占領行動。二○○九年至二○一二年間,政治抗爭在全球風起雲湧,紐約爆發占領華爾街行動,馬德里出現學生抗爭,突尼斯和德黑蘭也有大規模抗議活動,這些統統有賴數位科技與社群網站,否則根本無法發生。抗議人士靠臉書彼此集結,以推特散布消息,藉 Yfrog、Flickr 跟YouTube 把照片與影片四處流傳。政治分析家梅遜(Paul Mason)認為手機使社會媒體更具威力:「我們可以看到,每當群眾遭受鎮壓,就會有一隻隻的手高高舉起手機,宛若一隻隻鴕鳥,紛紛拍下鎮壓或反抗的照片,即時呈現在全球面前,當局無從遮掩。」 

許多因素激起這股抗議狂潮,包括怒火、經濟困境、反獨裁主義、對政府的失望,還有對個人自由及社群意識的渴求。傑瑞米.里夫金認為同理心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伊朗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充滿瑕疵的選舉結果。其中一位年輕女子名叫娜達,以前是醫學系學生。朋友正在拍攝她之際,她竟慘遭軍隊射殺。一小時以內,全球數百萬名網友已經知道她的臉書,查出她的家人,明白她的想法。現在全球有數百萬名年輕人深深認同她,把她當作姊妹。全球民眾對她感同身受。這是同理心革命的開端。 

從阿拉伯之春與占領行動的例子,我們知道數位科技有助傳播強烈情緒,例如同理心或怒氣。然而我們也看得出來,如果單靠數位科技與社會媒體本身,實在無法長期延續大型抗爭所需的情緒能量與實際行動。社會媒體是一個絕佳工具,可以用來立刻招集民眾參與抗議行動,把當前狀況傳播到全球各處,卻難以提供必要養分,助社會運動取得長遠的成功。占領行動的參與人士無法單靠推特闡明他們原本顯得籠統的政治目標,無法發展領導體系與策略,也無法長期維持支持者的熱情。一般而言,這些有賴面對面開會討論,得耗費許多時間苦心組織。另外也別忘了,雖然網路可以使非常多人湧起強烈的同理心(還記得有關科尼的紀錄片吧?)(譯註: 科尼是烏干達反政府武裝頭目,亦為國際刑事法院逃犯,這部紀錄片由公益組織拍攝,目標是讓科尼為世人所知,藉以要求政府盡快把他繩之以法。),卻通常難以在現實世界激發星火燎原的實際行動。我們也許會陷入所謂的「懶人行動主義」時代,大家自欺欺人地以為只要看一段影片,或是點擊一份線上請願書,就算是實際參與政治行動了。 

現在回來談談個人,我們又該如何界定自己與數位科技的關係?我們越來越深陷網路世界,得捫心自問網路如何重塑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網路是否讓我們得以跟一大堆人泛泛而談,卻不思建立深厚情誼,以致無從激發同理心?我們在網路上是否變得自我陶醉,自我吹噓?網路問世不久,我們才剛開始探討網路文化會如何影響性格。我想樂觀其成,卻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目前這種形式的數位革新不是通往同理心文明的康莊大道,反而可能讓世界重回七○年代的氛圍,「自我年代」死灰復燃。數位科技似乎使人類變得更加自我中心。 

如果你想擴展同理心,並守護現有成果,就該在接觸網路時妥善思考,甚至謹慎以待,千萬不要只求網上風風光光,卻不反思網路如何影響自己平時的人格身分與人際關係。蘇格拉底也許會說:認識網路上的你自己。如果你厭倦網路上此起彼落的閒聊瞎扯,開始渴求深厚情誼,或者你變得自我中心,麻木不仁,那麼你也許該著手減少上網時間,別老是跟這顆「全球電子大腦」休戚與共。 

儘管我疾聲警告,卻依然一心一意想找出最有效的同理心應用程式。然而,我意識到我們也許該跳脫現有的程式,開發出專門設計來擴展認知同理心與情感同理心的全新軟體。我衷心期盼懂得電腦技術的讀者能挺身而出,開發像輪盤聊天室和《偷車大盜》般廣受歡迎的同理心軟體,但把目標放在激起占領行動與阿拉伯之春那樣的大型抗爭活動。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