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郎朗、李雲迪齊名的旅美鋼琴名家茅為蕙,在自己數十年的學琴、教琴經歷,接觸了許多學琴孩子的家長,看到他們無私的奉獻,對孩子迫切的期待,以及對孩子「該如何學琴」的迷茫、困惑、不解,甚至掙扎。每到一處,家長們(90%是媽媽們)都會問她很多問題。

有的問題耐人尋味:「我女兒個性很內向,學音樂能讓她開朗一些嗎?」「學鋼琴真的能讓我的孩子更聰明嗎?」有的問題讓她啼笑皆非:「我兒子想做下一個郎朗,每天練幾個小時琴他就能做到?」「孩子不肯練琴,我們就打,是否不該打手?」甚至一心只想要小孩拿到鋼琴檢定最高級的家長,竟問身為
史坦威藝術家(Steinway Artist)的茅老師,你有考過(業餘)檢定考拿到最高級嗎?

學鋼琴對孩子而言有何意義?漫長而辛苦的學琴之路,讓多少父母和孩子曾困惑、迷惘、失落……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終於走上了專業之路;有的孩子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半途而廢,放棄鋼琴,放棄音樂;還有的孩子經由制式的學習和長期堅持練琴,終於考過了鋼琴級數檢定、贏得比賽……

無論你和孩子正處於哪一種階段,或者你正準備讓孩子學習樂器,茅老師在著作
孩子愛上音樂的關鍵在父母:這樣教出快樂學琴、主動練琴的孩子除了針對鋼琴學習的專業知識提供指導,更希望與父母分享學琴路上的點點滴滴,找回學音樂的初衷,與音樂共處。


茅為蕙博士是集藝術修養、音樂理論和演奏技巧於一身的國際知名鋼琴家。她的藝術成就來自於天性中對於音樂的敏感和熱愛。1999年,年輕的茅為蕙被評選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史坦威藝術家(Steinway Artist)。2002年,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藝術學博士,受聘在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至今。

★讓孩子學鋼琴,是為他好還是為我好?

在選擇學鋼琴,把這個龐大的樂器買回家之前;在為孩子請一位鋼琴老師之前,我們要留點時間,冷靜地問問自己:讓孩子學鋼琴,是為了孩子的將來,還是為了讓他們實現我們兒時沒有實現的夢想?

問題:孩子不想學琴,父母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懂事,五歲的兒子跟我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這段時間他特別貪玩不想練琴,每天都要花半個小時說服他。但他提出的一個理由讓我很難回答,他動不動就說:「我又不想學琴,都是你們叫我學的。」

坦白說,送孩子學琴,的確多少希望補償我們自己兒時遺憾的心理:小時候我特別喜歡音樂,每次上音樂課都站在老師跟前看她彈琴捨不得走,那時候學校還沒有鋼琴,僅是一架簡單的風琴,就可以讓我聽得我如癡如醉。我也深知,孩子有自己的將來,如果他沒有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即使經過一些基本測試,老師也認為他很適合學琴,若沒有事先徵求過他的意見,我們也不會勉強他去學。

但現在,面對孩子究竟是為誰學琴的質問,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清楚。他爸爸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都是為你好,你將來就知道了。」但這對孩子來說沒多大效用,因為以他現在的年紀根本很難理解,他反而會說:「將來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知道我不想學了!」有時候實在氣得想打他一頓。

「爸媽為了你學琴,犧牲了閒暇時間,每天陪你練琴,假日接送你上課,打聽到哪位名師,就算擠破頭也要送你去;還花大錢買那麼貴的琴,把最好的房間讓給你練琴……這些全都是為了栽培你啊!」面對孩子的蠻不講理,父母應該怎麼回答才好?

★當孩子說「都是你們叫我學琴」時,該如何回答?

許多家長面對這個問題,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們都是為了你啊,為了讓你不輸在起跑點啊!」但這是真正的答案嗎?你的內心深處,是不是有另一個隱藏的答案呢?有時候,我們看似理智的決定,其實是受到直覺操縱。

以下是一份簡單的問卷,花幾分鐘做一下,也許對孩子學琴這件事會有不同的理解。

Q1:讓孩子學琴,是不是因為鄰居的孩子或幼稚園的同學也在學鋼琴?你覺得如果不送孩子去學,就可能輸在起跑點,或者顯得你這個家長沒有盡到責任?

Q2:你是否抱著「圓自己小時候沒實現的夢想」讓孩子學琴?哪怕是極少的成分,是不是也會對你的決定有微妙的影響?

Q3:是否考慮過所有常見的才藝項目,如:畫畫、芭蕾、運動類等,最後才決定選擇鋼琴?還是從未考慮過其他選擇,一心認定鋼琴?

Q4:你是否已經決定勝任一份無給薪的工作—接送孩子學琴、陪孩子練琴等,是一件需要全心付出,沒有給薪,而且還有可能被孩子誤解的工作,至少在這四、五年中,你得做好長期付出的心理準備。

Q5:孩子一人學琴,全家會失去很多休閒娛樂,因為週六可能要上鋼琴課,週末可能不再完整,出門旅遊的安排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孩子需要練琴……對於這些犧牲,全家做好準備了嗎?

Q6:父母對於孩子學琴是否意見一致?比如鋼琴放在哪裡?學費如何負擔?每天練琴時間多長?孩子不想練了怎麼辦?孩子進步遲緩怎麼辦?

Q7:對學琴時發生的好壞意外現象,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孩子真的是天才,且少年得志一朝成名,你們準備怎麼做?當然,絕大多數的情形是,如果孩子彈了好幾年仍然表現平平,甚至出現叛逆情緒又該如何處理?

Q8:如果孩子以後不當鋼琴家,你會不會失望?他的資質雖然不錯,但最後只能成為鋼琴老師,或者鋼琴只能成為他一項並不算特別突出的業餘興趣,那時,你會後悔送他去學琴嗎?

Q9:練琴很痛苦,你會不會因為看到孩子太累、太苦、流眼淚而捨不得?你是否狠得下心要求他一遍又一遍重複彈奏?

Q10:你是否能保證永遠抱持積極向上的熱情,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即使在你情緒不佳或孩子不願配合時,也絕不會謾罵和體罰?

這是一份沒有標準答案的問卷,但你的回答能夠說明在孩子學琴這件事上,你還有哪些功課要完成。




茅老師的答案:


A1: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各自的特色和長處。別人家的孩子也許適合學琴,你的孩子也許更適合畫畫、更喜歡運動?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優點,彌補缺點,培養孩子,成就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鋼琴不是唯一的選擇。

A2:不止一位家長在跟我溝通時提到:「我小時候非常想學鋼琴,但沒有條件,我一定不能讓孩子再留下這個遺憾。」注意,「小時候沒有學琴」的遺憾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但千萬不要全盤做主。家長遺憾自己沒學到的本領,不一定是孩子的強項。

A3:不管是一心一意要學琴還是經過評估再決定學鋼琴,在送孩子學琴這件事上,必須做客觀而不是主觀的決定。請先確定孩子的確略有音樂上的靈氣和興趣,再慎重開始。千萬不要因為學琴,而耽誤了在其他方面表現出色的機會。

A4:在大多數的家庭裡,媽媽是負責孩子練琴的主力。這不是辛苦幾天或幾個月就可以解脫的「苦差事」。每天陪練琴,每週陪上課,和老師溝通,考慮音樂會、比賽、表演等事宜,這是一份長期持續的工作,所有的付出也許並不會立刻得到感激和回報,甚至還可能引來孩子的極度不滿和反抗,所以,你真的想好了,準備好了嗎?

A5:大部分的家庭很少有設置琴房,所以孩子練琴時,你不能看電視、不能聽音樂、不能大聲說話。週末全家的娛樂也會減少,因為要把時間留給鋼琴課。即使是難得出門探親、旅遊,還要考慮到是否帶著鋼琴教材,或者是目的地有沒有鋼琴可練……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共同為此付出。

A6:孩子的教育問題常是許多夫妻吵架的肇因,況且學琴過程中,會面臨無數個選擇。例如:該買什麼鋼琴?誰負責陪練琴?學費如何負擔?……不要等到孩子開始學琴才為這些事情爭辯,提前解決它!

A7:孩子的學琴之路,父母只能扮演引領的角色,很多時候不是父母能左右。孩子的才能、性格、喜好、機遇……這些可以引導,但很難控制。一旦真正開始學琴,就要做好任他自然發展的準備。即使不得不放棄,也要保持正面的心態。

A8:如果小孩子從四歲開始學琴,學到十四歲甚至二十四歲,仍看不到他成為鋼琴家的可能,這時家長可不能後悔當初培養孩子學鋼琴!即使是天才琴童也不保證個個能成為名家,那需要實力、努力還有運氣!

A9: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練琴和所有藝術一樣,都要下苦功!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十年如一日的重複,即使是聽的人都會開始厭倦,何況是彈的人?你捨得孩子有這些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嗎?忍心看孩子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只為某個不確定的未來?

A10:我堅決反對打罵孩子。在美國長大的我,認為打孩子是一種無能、粗暴和犯法的行為!但是,我也提前告訴所有剛把孩子送進琴房的父母,在陪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摩擦,一定會有想發火的時候。在決定讓他學琴前,家長是否能向自己保證盡量控制情緒?生氣的時候,絕不拿孩子出氣?

本文摘自旅美鋼琴教育家茅為蕙著作

孩子愛上音樂的關鍵在父母:這樣教出快樂學琴、主動練琴的孩子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