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100026

16歲開始的經濟學

作者 李湘平
出版日 2004-11-30
定價 $250
優惠價 79折 $198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你的第一本Smart經濟學習書
◎越早搞懂經濟學,生活越能有智慧,
  本書帶領你聰明思考,暢遊經濟學的天地。
◎日本知名大學、社區教育中心、私人研習機構指定推薦。

只有500元,要買自己喜歡的CD,還是買禮物給女朋友?
商品降價大特賣,銷售額是增加還是減少?
市場機制有何神奇?
公平與效率,哪一個重要?
景氣好轉的徵兆為何?為什麼景氣會循環?
貨幣有哪些功能?又是怎樣在世上流通?
為什麼年金制度凸顯了世代之間的利害衝突?

經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經濟學絕非一門遠在天邊的學問,而是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知識。
本書以輕鬆淺顯的筆調,援引生活實例,循序漸進地說明基本的經濟理論,剖析人們所面對的各種經濟問題。
書中提供了實用有趣的分析角度,使我們明白經濟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依據經濟學的思考邏輯,未必只能夠推論出一個結果。
閱讀本書,讓我們不必動用惱人的數學,就能夠了解經濟學的思維,學會聰明思考生活周遭的事物。

作者介紹
小塩隆士
1960年生於日本京都。東京大學教養學院畢業。大阪大學博士,專攻國際公共政策。
曾任職於日本的經濟企畫廳、J. P.摩根等機構,並擔任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院助教授。現為神戶大學經濟學系助教授。
除了持續在最擅長的社會保障領域進行研究之外,還從事經濟學入門書籍的寫作,希望能夠藉此提高一般大眾對經濟學和經濟問題的興趣。
著有《推動市場的經濟指標》《年金民營化的構想》《Q&A經濟結構的100項常識》《社會保障的經濟學》《教育的經濟分析》等書。

譯者簡介/李湘平
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法學碩士。
譯有《圖解哲學入門》。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100026
ISBN:9861340238
頁數:232,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340238
看更多

試閱

作者序

本書是經濟學的入門書,以十六歲以上的一般大眾為對象。然而,究竟十六歲以上的一般人對於經濟學會有多少興趣呢?我有些擔心。事實上,在日本的高中課程當中,「政治‧經濟」與「現代社會」這兩個科目包含了一些經濟學的內容,但教師似乎並未針對這部分進行深入講解。

其實,經濟學在大學裡也不是很受歡迎。我曾經在一所僅只有教育學院的大學任教,校內想要修經濟學的學生很少。當然啦,想要鑽研經濟學的學生應該會去念有經濟學系的大學,所以樣本多少有些偏差,但即使如此,經濟學還是不怎麼受到學生的青睞。

我這麼說,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不是經濟學的問題,而是學生對教經濟學老師避之惟恐不及吧。」雖然我無法非常自信地反駁,可是從周遭的狀況來判斷,學生討厭的應該是經濟學所使用的數學。最近幾年,學生的數學能力大幅滑落(其實不僅僅是數學而已),這或許是他們不喜歡經濟學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最近為一般讀者所寫的簡單的經濟學和經濟相關書籍,銷售狀況都相當不錯。我認為,這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雖然討厭規規矩矩地研讀經濟學,但卻想要了解一些經濟學的思考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不良債權」、「預算赤字」、「結構改革」及「限制鬆綁」等經濟問題的關心,便顯著提高了。

大致上來說,本書的主要對象為想在報考大學經濟系之前了解經濟學的考生,以及開始對周遭經濟現象感興趣的一般大眾。

本書的讀者並不僅限於高中生而已。經濟學這門學問,有許多部分是人們在實際進入社會之後才能夠理解的。事實上,對經濟的問題意識,進入社會之後會比在學生時代要強得多。因此,已經進入社會的讀者可以將本書當做經濟學入門書,輕輕鬆鬆地研讀。

對於經濟學的思考方式以及經濟現象當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觀念,本書將不厭其煩地加以解說。如果本書能夠在有關經濟學的說明上,以及在平時經濟相關報導和新聞的理解上,為讀者提供些許的幫助,我便深感萬幸。

另外,我在寫作本書時,從構思開始,即受到筑摩書房編輯部山野浩一先生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在此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一般人是怎麼開始學經濟?


印象模糊的經濟課

由於本書是以《16歲開始的經濟學》做為書名,因此我想有些讀者是高中生吧。然而很不好意思的是,當我在日本就讀高中時,不僅完全不知道經濟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而且對經濟問題也沒什麼興趣。我只記得高一時確實上過一門叫做「政治‧經濟」的課,至於其他則幾乎不復記憶。我上這門課時似乎聽過憲法、地方自治等主題,但是本書所提到的市場機制、經濟政策等等,或許老師曾經很認真地講解給我們聽,可是我卻都不記得了。

當我念高中時,大學入學考試的社會科目當中,通常有日本史和世界史這兩科,考生可以選考其中之一或者兩種都考。然而,這兩個科目原本都應該算是人文科學,我覺得將其歸類在社會科學的範疇有點勉強。

當然,如果沒有歷史知識,對於社會科學甚或所有的學問,在理解上都會發生很大的偏差。也有人說「歷史是學問之王」。但是,若要記住那些多到讓人頭暈目眩的人名、事件名稱及年號紀元等,就非得提高人類的記憶容量不可,這或許隱含著其他的教育目的(我絕非認為這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相較於歷史,我對於同樣屬於社會科的「政治‧經濟」課,卻是印象十分模糊。記憶最深的就是,「政治‧經濟」經常是全力準備數學、物理、化學的理工組同學為了取巧而選考的科目。這一科需要背誦的地方並不多,只要稍微有一些社會常識就可以應付考試,即使認真下工夫準備,也看不出明顯的差別。


現今仍不熟悉的經濟學

那麼目前的高中生又是如何呢?日本的高中課程已經把過去的社會科分成歷史地理與公民這兩個科目;其中,歷史地理包含了世界史、日本史及地理,而公民則包括了現代社會、倫理及「政治‧經濟」。有關經濟知識和經濟學的基本觀念,僅僅是在現代社會和「政治‧經濟」裡露了一下臉而已。就大學入學考試的科目而言,不論公立或私立學校,很少的科系可以讓學生選考公民,絕大多數的科系都要求學生從歷史地理當中選擇考試項目。因此,相當多的學生跟我念高中時一樣,僅在高一稍微上過公民課。

由於要撰寫本書,我請學生借我看他們高中時所使用的「政治‧經濟」課本以及相關資料,而且我還到書店瀏覽一下考試用參考書。但是老實講,我無法從其中有關經濟與經濟學的說明中感受到任何吸引力。如果在片段的內容裡零散地放置一些最近幾年的經濟新聞,就說「對,這就是經濟」,是沒有辦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而負責上這門課的老師也會非常辛苦。

在日本的高中教育裡,似乎並不存在能夠讓學生對經濟問題與經濟學產生興趣的結構。在我所任教的大學的入學考試題目裡,有一些「政治‧經濟」的考題,而選答的學生依然只是少數。直到今天,對於高中生而言,經濟學仍是一門遠在天邊的學問,也是一門提不起學習欲望的科目。

在這種情況下,對經濟問題與經濟學懷有興趣而拿起本書來閱讀的高中生,真可說是具備了有如自然保育類動物一般的稀有價值。我祈禱本書不要辜負了這些寶貴讀者的殷殷期待。

經濟系是大學的玩樂中心?

高中時期如果對經濟學或經濟問題有興趣,考大學時或許會以經濟系(或企管系、商學系)為目標。在日本,因為對經濟學與經濟問題有興趣而就讀經濟系的學生,可說是少之又少。講得明白一點,有非常多的高中生本來是想讀法律系,但因為大學入學考試分數差了一點,沒有辦法進入法律系,所以才選擇了經濟系。雖然經濟系不比法律系,但是也有不少學生因為「經濟學在找工作上或許也相當有利」這種功利思想,而進入經濟系就讀。

當然啦,法律系也是一樣,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會從高中時代就開始認真研讀法律。對法律有興趣而就讀法律系的人,跟對經濟感興趣而選擇經濟系的人同樣是少得可憐。然而,有相當多的學生清楚知道,自己希望學習到法律專門知識,然後在社會上好好發揮所長。法律系課程的特色之一,是明白列出所要研讀的科目,如憲法、民法、刑法,並有「無論如何要把這些東西念好」這樣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念法律要記住的法條和案例數量之多,簡直就像是高中時期拚考試的延長賽。

另外,學習法律也有通過司法官考試和各種公務員考試等清楚的目標。對原本就是考試高手的學生精英而言,這更是魅力無窮。我這樣描述或許會讓法律系的教授感到憤怒:「這是偏見!不要隨便亂寫!」但是,這確實不是空穴來風或者無的放矢。

事實上,經濟系的課程體系區分得相當清楚,經濟系的學生在學習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等基礎經濟學之後,還要研習財政學、貨幣金融等應用領域的科目,以及計量經濟、經濟史等等。我想社會科學當中,只有經濟學是大學教科書每個章節的後面會整齊地附有練習題吧。

然而,經濟學並不像法律相關科目需要勤奮不倦地背誦。經濟系的學生只要避開當人不眨眼的「大刀」教授,以及喜歡運用很多難解的數學算式的教授,用不著很用功,就可以在期末考拿到「C」的成績,而輕鬆過關。大學是一個由你玩四年的地方,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許多大學的經濟系更是變成了樂園中的樂園。


經濟系教授的苦惱

對經濟系的教授而言,「怎麼提升學生對經濟問題與經濟學的興趣」是他們煩惱的根源。有很多大學在學生一年級時,除了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方法來授課之外,還會提出一些與經濟有關的時事問題,讓學生來進行演練、討論。教授會要求學生蒐集網路上有關「不良債權」、「限制鬆綁」、「財政赤字」等資訊,以及報章雜誌上的相關報導,然後進行報告或分組辯論。但是,學生原本就對經濟問題沒什麼興趣,又難以描繪出一個具體的努力目標,所以即使讓他們接觸經濟問題,一般說來他們並不會因此而喜歡經濟學。

在日本,特別是私立大學的人文科系,大部分的入學考試都不用考數學。但事實上經濟學與數學密不可分,更確切地說,經濟學是一門運用數學邏輯思考的學問,這讓經濟系學生心慌意亂:「就是因為數學不行才選擇報考私立大學的人文科系,而且我已把歷史地理背得很詳細了。上課的時候可以不用數學嗎?那些年號紀元到哪裡去了?這跟我想的不一樣啊。」

對於大學程度的經濟學,幾乎只要懂得最基本的微分和線性代數便足以應付了。但是近年來,連分數的計算都不能確實掌握的學生也紛紛湧進大學,讓狀況更加難以收拾。即便是選擇參與研討會的學生也經常問道:「教授,您開的研討會會用到數學嗎?」我想對這種問題已感到厭煩的教授應該不少。然而最近幾年,由於大學入學考試變得太容易了,導致很多連用功背書都做不到的高中生也可以就讀大學,而過去那種肯好好下工夫背誦的學生,如今已逐漸變成稀有動物了。

如此一來,經濟系的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少數剛好對經濟問題或經濟學有興趣,也好好用功念書的學生,另一類則是為數眾多、對數學算式等完全提不起勁,每天得過且過的學生。要怎麼帶領這些兩極化的學生,讓經濟學系的教授無時無刻不傷透了腦筋。


即將入社會才開始用功讀經濟

然而,即使在學校裡沒有用心研習經濟學,每個人在一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會獲得一些經濟學知識與思考方式。

人們不得不研習經濟學,首先是在求職的時候。在日本,一直到大學三年級之前幾乎不曾摸過經濟學的學生,當求職活動一啟動,便突然會購買《日本經濟新聞》來看,開始試著研讀以前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公司四季報》。穿著不習慣的西裝,出席企業說明會;為了準備面試而購買《○○業界研究》、《經濟結構解析讀本》這樣的書籍來閱讀,以獲得一些最基本的經濟知識,讓求職時至少不會太丟臉—這就是所謂的「應付式」學習模式。這樣的學生,為數不少。要準備找工作了,才忽然開始念經濟學,好讓自己在面試時被問到「針對不良債權您有什麼看法?」之類的問題,可以回答得出來。不光學習經濟是如此,努力用功的目標一旦明確,學生便會投注心力了。

但是,真正下工夫念經濟學,其實是在進入社會後才開始。每天上班賺取薪資,即是一種最基本的經濟活動。另外,為了提升自己所任職公司的利潤,上班族有許多的苦惱:「最近,銷售額滑落了哦,要怎樣才能讓顧客購買我們的產品呢?」「如果日圓持續升值,收益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日本銀行哷似乎要調降利率了,我們的銀行如何因應?」……。

這些全都是經濟學中相當重要的主題。對於不少上班族而言,學生時代不知從何看起的《日本經濟新聞》,已變成每天早上必讀的報紙。清晨到日本旅客鐵道(JR)和地鐵的車站看看,在書報攤上,《日本經濟新聞》比其他報紙的進貨量要來得多。另外,經濟類的雜誌也有相當多種,探討經濟問題的專業新聞節目也擁有一定程度的收視率。可見,許多人正透過非正式的體系來研習經濟學。

不僅僅是上班族,即便是為了家事費心的家庭主婦,每天也必須面對重要的經濟問題:「因為不景氣,先生的加班費縮水了,這個月就不買牛肉而改買豬肉,忍耐一下吧。」這樣的盤算就是家庭主婦所採取的一種非常優秀的經濟決策。在超級市場裡也是如此;過了下午五點,蔬菜和生鮮食品便會打折,這種折扣是店家基於「若賣不完會很難處理」的經濟學理由,所採取的一種措施。

另外,世界上有許多感覺上可以用經濟學來說明的事情,然而人們實際上對其來龍去脈並不清楚。例如,我們購買物品時都支付了所謂的「消費稅」,這筆稅金究竟到哪裡去了?被怎樣使用呢?雖然我們知道貨幣是由日本銀行所發行的,但是應該發行多少貨幣是怎麼決定的呢?如果將錢存在銀行或郵局就有利息,那麼這利息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些都是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