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2900173

罵不還口,你傻呀?:這樣反擊,遠離被酸、打臉、嗆爆的心塞人生

論破力
作者 西村博之
譯者 謝敏怡
出版日 2019-09-01
定價 $250
優惠價 79折 $198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如果跟人發生爭執,要找幫手,作者絕對是大家心中的第一人選!」-- 讀者

「早知道這樣說就好了!」「剛剛應該那樣說的!」
你是否經常在遭受言語攻擊後有這種心塞的感覺?
與人爭論時總是晚了幾步才想到該怎麼回嘴?

「NicoNico動畫」、日本BBS匿名留言板「2ch」、英語圈最大匿名留言板「4chan」創辦人
全日本鄉民最不敢惹的駁倒王
告訴你如何在職場與生活的人際應對中漂亮反擊,
不僅讓對方「啞口無言」,更讓對方反過來說「Yes」!

每個人都受過言語的無妄之災波及,
各種心悶、不吐不快、委屈、「好想贏」,
讓日本PTT(2ch)創辦人、江湖人稱「駁倒王」帶你找到出口!

◎不管面對何種爭執、哪種議題,記住這些招數就贏了!

․不一對一單挑,吵架得有裁判。重點不是跟眼前的人吵,而是在觀看者面前如何表現自己。
․扮演遭受責備、斥責的可憐人,獲得同情票,讓裁判成為你的同夥。
․為自己留後路,不說「絕對」「一定」「很明顯」。
․不要說意見與感想,說事實,因為推翻事實是最困難的事。
․有說跟沒說一樣的「我覺得」,要用在法院上,因為感覺無法被否定。
․別用定義曖昧、艱澀的詞彙,用平易近人的話來說明,比較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令人厭世的職場「惡人」,這樣回擊最舒心!

․遇到難搞的客戶,眼看這樣下去就要輸了──
 刻意激怒對方,使用拖延戰術。人感到不愉快時就會想趕快離開,而比較有可能贊成「下次再討論」。

․面對怒氣沖天的客訴──
 搶在客人之前生氣,跟客人一起罵公司、罵產品,彷彿你是站在客人這邊的同夥。

․主管偏離主題,開始翻舊帳──
 暫停討論,提議過一段時間再來談。

․總是自以為了不起,覺得自己才對的前輩──
 基於對方是「一片好心」,不需要有敵意。真的不想,就避免兩人獨處。

․你熱心指出錯誤,他卻惱羞成怒的同事──
 根本不要糾正!指出別人的錯誤或許是對的,但對他來說,你只是多管閒事。

從職場到日常生活,擁有強大的辯駁力不是要你當吵架大王,
而是希望你擁有強大卻不隨意使用的武器,
得以從容優游於每天的人際應對中,不再煩躁,不再心塞!

[讀者從此不心塞推薦]

★有邏輯的論述方式非常有趣。且不只是有趣而已,透過文字也能理解作者的真。作者提到通常沒邏輯的人也有自己的邏輯,讓我恍然大悟。今後當我面對那些看似沒邏輯的人時,會嘗試詢問他們理由了。

★作者給人的印象就是雄辯,他的戰力有種旁人學不來的感覺。不過,他其實只是忠於事實,其辯駁力的基礎,以及方法、心態,都濃縮在這本書裡,各種類型的人都能拿來參考與應用。特別推薦給有難搞的主管、同事的人。

★書中滿載各種論述的小技巧,讀起來比較沒一致性,但可以從中得知如何正確的與人議論。

★碰到一些狗屁倒灶的言語災難時,這本書是我們的防身術,有武器在身可以防患於未然。

★對於老是愛發表評論、給意見的現代人,這本書讓我反思,在駁倒他人之前,我們自己的意見到底有多正確、是否有弱點、思考模式的重點該放在何處。

★開始能用客觀的角度面對工作上的人事物了。

★以性格來說,我可能沒辦法真的做到書中所說的方法,但對於職場上那些討厭鬼,開始可以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待,心情也變好很多。


作者簡介
西村博之(Nishimura Hiroyuki)

1976年出生於神奈川縣。1999年創立BBS匿名留言板「2ch」,擔任管理員;2005年創立「Niwango, Inc.」,兼任董事;2006年創辦「NicoNico動畫」;2009年宣布讓出2ch的經營權,接任英語圈最大匿名留言板「4chan」。主要著作有《無敵的思考》《無可匹敵的工作方式》《堀江A夢與博之 真的好怪》(與堀江貴文合著)等書。

譯者簡介
謝敏怡

台灣台北市人,曾任職於媒體與日商,現居日本名古屋。喜歡大自然與老街巷弄,最近的興趣是做料理抒解壓力。譯有《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強習慣》《一言逆轉》《暗黑技術》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2900173
ISBN:9789861755359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消除人際關係上的煩躁感

第一章 把爭辯當作是一場遊戲

第一步,想像駁倒了對方之後

不要說意見,說事實

文科世界的爭論超輕鬆

越想掌控局面,辯駁力越強

從爭論內容挑對方的毛病

對付難搞談判的小撇步

平息對方怒火的技巧

有被討厭的勇氣,就什麼都不怕!

用「喜歡」「討厭」有辦法說服別人嗎?

把爭辯當作娛樂、遊戲

故意推翻前提條件,砍掉重練

第二章 左右人心的辯駁技術

嚴禁一對一,一定要有裁判

取得同情就贏了

打動人心的道歉

找出現場的關鍵人物

一對一討論時的訣竅

辯駁力就是預測力

用「例外」就能簡單攻破

別說「絕對」

用「我覺得」為自已留後路

限制「條件」

不帶入個人情緒

不使用定義上曖昧、艱澀的詞彙

不說話的人沒價值

辯贏又不被怨恨的方法

殺手鐧①抓語病──「為什麼變過去式了?」

第三章 讓難搞的人說「好」的說服術

了解對方身處的平台

用提問將對方模式化

洞悉對方的動機

不要搞錯目標

忍住想表現的欲望

看穿對方是S,還是M

給予S好奇心,提供M安全感

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賭博話術

分析抓住人心的要素

以具權威性的代表案例佐證

用爭辯說服人只是二流

善用「數字」這項武器

有技巧的說謊

說話時想像著下位者的未來

第四章 對付難搞之人的招數

拆穿謊言的詢問技巧

殺手間②用提問確認──「○○○是什麼意思?」

這樣對付看似無邏輯的人

越難搞的人,越好控制

不跟怪人瞎攪和

理解「原來世也有這種人」

把歐吉桑分門別類,各個擊破

踩到地雷是好事

被罵是種享受

讓自己處於低、又不被看扁的位置

對人不抱期待就無敵

爭論時不要玻璃心

憤怒管理法

殺手間③用直球達成共識──「請回答是或不是」

第五章 「好想講贏他!」這個時候怎麼辦?辯駁煩惱諮詢室

「偏離主題,開始翻舊帳」

「被完美主義者搞得心很累」

「對方暴跳如雷,找不到機會反駁」

「把自己的做法強加在別人身上的人」

「高層對事情有誤會,一味指責我不對」

「在電話中被客人辱罵」

「好心指出錯誤,反被臭罵」

「上司很針對我,對我特別兇」

第六章 增強辯駁力的大腦鍛鍊法

「早知道就這樣說」的處方箋

讓自己看起來像萬事通的知識吸收法

對能言善辯的人保持觀望

不知道的事就說不知道

輸了比賽,贏了勝負

沒有答案時的爭論訣竅

對話別玩傳接球

真正的聰明人爭辯時的特徵

判斷時應捨棄自我本位

用難題觀察對方的反應

後記 擁有威力強大卻不隨意使用的武器

看更多

【前言】

消除人際關係上的煩躁感

我在網路上好像被稱為「駁倒王」。

基本上我只是有邏輯、語氣平淡地陳述事實而已,但對方大多無法反駁,因此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我很會辯駁。

大家每天一定都會遇到想說服上司、交易對象、客戶、朋友熟人之類的場合。

也就是說,想改變對方的言行,讓那個人從反對立場變成支持自己。講得誇張點,我們希望世界按照我們的想法運行。

正因為有那樣的想法,所以當我們再怎麼努力說服,對方也不按照我們的意思行動,而是持續反對、完全沒有改變時,「煩躁感」就會越發強烈。

為什麼說服不了人呢?應該是因為這本書的主題──「辯駁力」不足的關係吧。

我幾乎沒有那樣的煩躁感。從電視或網路的談話性節目、我擔任董事的公司和客戶端的會議,到朋友聚會的場合,我與人爭辯的次數多到數不清。

能否駁倒對方,關鍵就在於說話的方式是否有說服力。

說服對方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就是「邏輯」和「事實」。比方說,小學生和大人爭論,只要小學生在邏輯或事實上取得優勢,是有可能說服大人的。即便大人再怎麼堅持「一加一等於三」,當小學生說「錯,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就是小學生取得了勝利。

只不過問題在於,誰來判斷這場爭辯的勝負。其實當兩人在一對一爭論的情況下,是分不出輸贏的。

假設小孩與父親爭辯,問母親:「媽媽,爸爸說一加一等於三,但一加一應該等於二對不對?」

「對呀,一加一等於二,爸爸輸了,你贏了。」

母親這個「裁判」角色的存在,才能確定小學生的勝利。

談話性節目也是一樣,關鍵人物或觀眾才是判斷參與討論的來賓勝負的裁判,絕對不是當事人。

公司會議上的爭論也極為相似,若沒有得到在場的社長或部門經理等、有決定權者的批准,再怎麼好的提案也是無疾而終。也就是說,能獲得社長批准的提案才有說服力,除此之外都是沒有說服力的。

辯駁力亦即有說服力的說話方式,而我們要說服的對象不是跟你爭辯的人,而是周遭觀看爭辯的人。

若沒理解到這點,就無法消除爭辯時的煩躁感。

說話不但要有邏輯和有事實依據,同時也要給予圍觀者「這個人講的是對的」印象。這就是我所說的「辯駁力=有說服力的說話方式」。

這不難。任何人都可以提高辯駁力,也能消除人際關係的煩躁感。

看更多

試閱

不要說意見,說事實

我說話時幾乎不帶情緒,絕大多數都是以事實為基礎發言,因為推翻事實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比如說,當你陳述「狗吃魚」這件事時,別人想讓「狗不吃魚」這個反對意見成立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狗真的吃魚。當你給對方看狗吃魚的影片後,討論就結束了。

無論是運動、遊戲,還是工作,有勇無謀地挑戰高難度的事情,最終會招致失敗。企圖推翻事實的行為就是如此。

可是在談話性節目,不承認事實、否定真相的人意外地多,他們或許是用既有觀念和刻板印象在爭辯吧。節目來賓之間當然也有角色的分配,沒有人做那樣的發言,節目氣氛就熱絡不起來,所以的確會有來賓刻意說些違反事實的話。

大概是好幾年前,我受邀參加了某個談話性節目,針對年輕人不創業的問題,與擔任主持人的評論家辯論。

那時我的主張是:「不創業,就不幸福嗎?」

當時我陳述了這樣的事實:「想創業就去做,不想創業也沒關係,這是個人的選擇。創業沒有法律規定,也沒有年齡的限制。」然而評論家卻說是因為社會不自由,也沒有鼓勵創業的風氣,所以年輕人才無法創業;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年輕人真是不幸等,他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評論家又說:「想以三百萬元的資本額創業的話,在美國和日本的難度會是一樣的嗎?」我則回道:「擁有三百萬元的人不會是年輕人。」這也是事實,而非意見。

「現在,十幾歲的學生都擁有手機,打工賺錢就能買下幾萬塊的包包,這在其他國家應該是不可能的吧。女生半夜十二點在路上閒晃也不會被襲擊,這對我們來說都很稀鬆平常,所以住在社會安定的國家是非常幸福的。」

我想評論家只是想讓談話順著預設的節目企畫走,所以才說出這樣的話,而我也並未受到那些發言的傷害,節目也就這樣順利進行了。

總之,事實絕對強過義正詞嚴的意見。


對付難搞談判的小撇步

任何商業談判,只要能說服對方,其實不需要用上惹毛對方的牌。只不過,手上有這樣一張牌,可以讓談判過程更加順利。

例如,會議上出現今天一定要討論出結果的氣氛,但這樣下去會對自己不利時,藉由惹毛對方,便可以將情況引導至因為問題實在談不攏,下次再繼續討論的方向。

也就是拖延戰術。讓我們可以在下次會議前,利用時間蒐集新的資訊,或是完成原本毫無進展的工作。

甚至不用做到激怒對方的程度,因為人只要有一點不愉快的感覺,就會把能量轉移到情緒而失去冷靜。當人感到不愉快時,就會想要趕快離開,因而提高贊成「下次再討論」這個意見的機率。

接著介紹我曾經實行過的拖延戰術。

如果有人反覆強調你的發言有誤時,大部分人應該都會生氣吧。例如前面提過的例子,當說出「狗不吃魚」這種錯誤發言的人反駁你時,就可以回擊:「你剛才說『狗不吃魚』是錯的,所以現在說的也不對吧?」用這種說法,即便對方講的是對的,也會百分之百被你惹毛。

「壓縮個人空間」這個策略也頗好用。會議上進行討論時,只要不斷往對方那邊靠過去,對方就會有壓迫感,而開始感到不舒服、不愉快。

也有人會因此生氣,但我們只是移動位置而已,沒有人會察覺那是為了惹人生氣而故意做出的行為。

不過跟政府相關單位的人談判時,不可能把窗口惹毛事情還順利進行。例如常常有人因為想申請某種許可,卻被政府單位拒絕而在櫃檯發飆,但我認為生氣一點用也沒有。

與其生氣,不如用「該怎麼做才好呢?我們一起尋找方法吧!」比較能夠說服人。行政人員碰到這種情況,反而比被罵到臭頭還要困擾。

因為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是「好麻煩」「想拒絕」,但職責上卻無法回絕。收到符合條件的文件時,政府單位便不得不受理。也就是說,遇到「還有其他方法嗎?」這類文書製作的諮詢時,行政人員一定得說明。

工作上有往來的對象,未必一定要成為好朋友。視情況,如果讓對方喜歡你比較好,那有時將對方惹怒、保持距離也未必不好。採取對自己有利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不是嗎?

總之,當對方發脾氣時,不要突然退縮,只要用有趣的態度,客觀地觀察對方、思考策略就可以了。


平息他人怒火的技巧

高中時,我曾經和朋友小柴一起在外賣披薩店打工。這裡跟大家分享小柴常用的平息客人怒火的技巧,這個方法與惹毛對方相反,但同樣可以應用於辯駁力上。

在煙火節慶這種超級忙碌的時候,披薩外送遲到兩個小時是很稀鬆平常的事。這時客人一定會先「吃了些什麼」,然後冷掉的披薩才送到,客人當然也會生氣。

小柴這時會怎麼做呢?他會跟客人一起大罵披薩店。「您一定覺得『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對不對?遲到兩個小時根本太誇張。」他搶在客人之前生氣,彷彿自己站在客人這邊。實際上,當人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無法對站在自己這邊的人發脾氣。

小柴抓住那樣的心理繼續說:「所以啊,這種時候根本就不該訂披薩,因為心裡明明很清楚根本不可能在時間內送達。所以披薩店乾脆不要接訂單嘛!」小柴明明是披薩店的員工,卻可以若無其事地說出這些話。

被那樣一說,客人也很難繼續生氣。「喔,你懂我的心情。」接受了小柴的話而消氣。

這樣的技巧可以應用在各種商務場合。比如說碰到客訴的情況,與其尋找各種理由讓客戶接受,不如跟著他一起罵自家公司或商品。直接成為客戶的夥伴,是快速平息怒火的方法。

對方在氣頭上的時候,讓電話響起也很有效。

當電話鈴聲響起,再怎麼憤怒的人也會瞬間安靜。「誰打來的電話?」受到鈴聲的吸引,火氣會因此減弱。

所以請別人打電話給自己,或是讓鬧鈴響起也行。我在跟難纏的人談話時,經常讓手機在某個時間響起……


「喜歡」「討厭」有辦法說服別人嗎?

不以事實為依據,而是用「我喜歡」或「好有趣」這種個人主觀的評價及判斷進行討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在商務場合,「因為我喜歡所以這樣做」的說法很常見,但對於沒有答案的問題,交給別人做才輕鬆又有效率。

比方說,我盡可能不碰設計和取名的領域。即便是好的設計、好的命名,最後還是會以「喜歡/討厭」的主觀判斷為根據。也就是說,即便你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正確答案、拿不到一百分。

「做得真好」「但改成這樣應該更好吧?」「好的,我再修改」;修改完後,「改得真好」「但改成這樣應該又更好吧?」因為沒有正確答案,所以永遠修改不完。

相對於此,我寫的程式只要跑得動,大概就接近一百分了。

即便如此,在公司的會議上,有時必須針對沒有答案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必須在商品設計A案與B案之間做出決定時,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按照高層說的話做就好。

你覺得A比較好,但高層覺得B好的時候,爭辯就到此結束。不要死纏爛打,堅持己見。如果硬是讓自己支持的A通過,一旦失敗,高層可能會指責:「我就說B比較好吧!」順著高層的意思選擇B,失敗了至少不會受到責備。

為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脣槍舌戰,只是浪費時間。直接回說「那不關我的事」,趕快結束討論比較好。

亂出主意,一旦失敗,自己也必須承擔責任;與其如此,不如讓自己站在失敗時可以說「哎呀,怎麼會這樣?」成功時可以說「好厲害喔!」的立場比較重要。

而「喜歡/討厭」這種生理上的愉快與不愉快,當然有理由。為什麼會喜歡、為什麼會覺得有趣,背後都有答案,所以應該好好思考、摸清楚自己怎麼想。

比方說,大家都有覺得「難吃」的食物吧?但其實食物並沒有「難吃」的味道,仔細思考,難吃可以用「好鹹」「好辣」「沒味道」等其他詞彙來說明。

因為「難吃」是很直覺的詞彙,所以我們習慣想都沒想就說「好難吃」。但是仔細思考,為什麼會覺得難吃呢?找出理由之後,就可以得到「少加一點鹽」或是「不要加太辣」等對策。

也就是說,雖然討論「喜歡/討厭」的問題沒意義,但是思考「喜歡/討厭」的理由卻很有用。

用剛才商品設計的例子來說,即便順著高層的決定,去思考為什麼上司選擇B而非A,建立自己的假說,然後擬定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事。


嚴禁一對一,一定要有裁判

在電視或網路的談話性節目,一定有旁觀者,他們不時進行「誰贏誰輸」的判定。在商務場合也一樣,爭論時會有觀看、進行裁判的人。也就是說,跟眼前的人討論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在觀看者面前,如何表現自己。

也就是說,思考那些做裁決的人,是以什麼基準來判斷,在他們面前應該如何表現,然後按順序嘗試幾種﹁勝利模式﹂,想辦法在爭辯的遊戲中取得勝利。

反過來說,爭論的鐵律就是一定要有裁判。

以設計A案與B案的例子來說,如果只有兩人單獨爭論,就有可能發生明明是對方決定的事情,事後卻跳出來說「設計案是那傢伙決定的」,混淆視聽的災難。

因此,在能夠取得第三者證詞的狀態下討論非常重要,一對一的爭論一點好處也沒有。

盡量不要單槍匹馬就上陣。一對一的爭辯對我來說,就是漏洞百出。

因為只要被抓住一個把柄,對方就會不斷攻擊。而人只要不斷受到攻擊,就容易出錯。

擅長攻擊別人的我,很清楚攻擊弱點的方式有很多,當然也明白不斷受到攻擊會有多麻煩。

這裡再舉一個例子。

「可否殺人」的爭論,當判斷輸贏的人是母親時,只要說:「當小孩的生命受到威脅,而妳眼前有把槍,如果只要殺了犯人,小孩就能獲救,妳會動手殺人嗎?」如此,或許就會得到媽媽們的支持。

如果是看起來像愛看漫畫、孩子氣的人,又或者本身就是小孩的話:「現在有一個壞人,假如殺了那個人,世界就能獲得和平。只要殺掉那個人,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得到幸福。這樣,殺人也沒什麼不對吧?」像這樣提出漫畫常見的觀點,這個主張得到支持的可能性便很高。

也就是說,雖然我是跟眼前的對象爭辯,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都有判斷輸贏的第三者,因此如何抓住圍觀者的心,才是爭辯的攻略。

眼前跟自己爭論的對象,是怎樣的人不重要,分辨出看這場爭辯的觀眾擁有何種思考模式才是重點。

然後推測從什麼角度切入可以獲得圍觀者的支持,再展開爭辯。


取得同情就贏了

我認為被攻擊的一方比較有利。無論是電視或網路上的談話性節目,還是商務場合的爭辯,其實都是「有觀眾的爭吵」。由觀看爭吵的人,判定哪一方獲勝。

在這種辯論場合,關鍵就是如何在觀眾面前營造出可憐受害者的形象。

社會上大多人喜歡站在受害者那邊。所以「我是受害者」的訊息越強,觀眾對自己的印象就越好。

也就是說,持續扮演遭受責備、斥責的可憐人,就能夠獲得「好可憐」的同情聲浪,增加同夥,最後贏得勝利。

因此,越是難吵贏的議題,越要在人群面前爭論,甚至可以故意提高說話音量,引起別人的注意。

在談話性節目上,如果碰到不懂的專業術語,我都會老實詢問「什麼是○○?」但有些來賓會擺出「連這個都不懂」、瞧不起人的態度。

這時就是吸引大家注意,讓觀眾同情你的大好機會。你可以說,「詞彙量不足,對不起」「社會經驗不夠,真抱歉」「能力不好,真是對不起」,像這樣展現自己是因為不夠聰明而遭受責備的受害者,也就是弱者的立場。

對我來說,道歉一點也不痛苦。就算要跪在地上磕頭謝罪,我也可以毫不掙扎地跪下去。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道歉一點也不沉重。對我來講,道歉只不過是開口發出「對不起」的聲音而已,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當我覺得要是不被罵一定贏不了的時候,可以輕鬆說出對不起。

其實要繼續責備不斷向自己道歉的人,是非常困難的。

面對找各種理由、藉口的人,那些理由、藉口可以直接當作攻擊的材料使用,所以能不斷反擊。但是碰到一直說「我沒有藉口,對不起」的人,你完全找不到可以作為攻擊的材料,最後只能在同一件事情上打轉。

反過來說,只是不斷道歉,就能給周遭人這樣的印象:「人家都那樣道歉了還窮追猛打,真是討厭。」

也就是說,大氣不喘地道歉,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受害者。

所以在公司被上司斥責的時候,不要狡辯,只要不停地道歉:「真的很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大家就會覺得你「一直被罵,好可憐」,而獲得同情。

道歉可以讓生氣的上司成為犯人,而遭到指責的自己成為受害者,形成加害與被害的關係。


一對一討論時的訣竅

我在前面提到,不要在沒有裁判的狀況下爭論。也就是說,不應該兩個人關在密室吵,因為沒有裁判,爭論只會淪為情緒化的爭吵。所以我總是不擅長處理家庭內的紛爭。

但還是會碰到只有兩個人的情況。比方說,被公司的前輩叫去小房間說教,陷入沒有其他人看到、無法脫身的狀態。

這時候只要聆聽就好,總之讓對方把話說完。

當說教告一個段落,就說:「我懂了,真的很抱歉,請讓我回去消化一下。」趕快回到自己的座位。

然後發一封郵件給跟說教事件相關的人:「針對某件事收到以下指正,對此我的想法是……」

像這樣把事情公開,看了郵件的人就會進行評斷。

而說教的前輩一定也會在信中反駁,但是在有觀眾的地方,比較不會感情用事,也可以快速解決問題。

有時間差也無妨,總之必須想辦法製造出有觀眾的平台,在裁判面前討論。

這是提高辯駁力極為重要的關鍵。

但並不是任何事情都有必要對全員公開。如果是在公司,因為上司擁有裁量權,當你被前輩說教後,隔天只要在上司面前說:「前輩不好意思,關於昨天您說的……」把事情再拿出來討論,就可以重啟比賽。

一般來說,上司看到部屬的爭執不會放著不管,為爭辯做出輸贏判定的機率很高。

也就是說,用這個方法強制結束爭論,至少能達到不分勝負、打成平手的結果。


用爭辯說服人只是二流

說服別人時,如果落到必須爭辯的地步,其實並不聰明。換句話說,誘使別人順著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讓對方以為是自己想出來的,才高明。

比方說,我經常推薦朋友買書,我向對方說明有趣的地方之後,朋友就會跑去買。

那是因為朋友聽了我的話後感覺很有趣,想買來看看,絕對不是因為「不想買」對上「這本書很有趣一定要買」這種辯輸贏的結果。

「這本書說了這些這些,是不是很有趣?」「嗯,感覺不錯耶」,讓對方處於這種放鬆的狀態,對話才好進行。因此當對話走向劍拔弩張,必須到爭辯才能服人的地步,只是二流。

聽說在心理諮商界有句話:「被感謝的心理諮商師是二流。」

亦即,患者跟諮商師聊了心中煩惱後痊癒。而被患者道謝的諮商師,僅為二流。

要讓患者歪頭想不透:「明明沒有什麼好講的,我為什麼要來這?」卻又再次上門看診的諮商師,才是真正的一流。

我認為說服人的方法也是一樣,當說服走到辯論的地步,便是二流。

這就像帥哥對女人說﹁買這本書﹂,女人馬上會買;男人如果被美女拜託,大部分男人也會買單吧。所以我認為,用爭辯擊倒別人,只能算二流。由此來看,我也沒什麼了不起。

我可能不太擅長不著痕跡地讓別人按自己的想法行動,如果可以做到那樣,根本就不需要像這樣討論各種辯駁的技巧了。從必須磨練讓人會自己想買書來看的技巧來說,基本上我不是帥哥,是肥宅。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