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300168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作者 侯鐘堡
出版日 2017-11-01
定價 $360
優惠價 79折 $284
  • 分享至
數量
  • 試閱

內容簡介

頭痛可能要醫腳!你的痠痛問題9成來自下肢筋膜
第一本由復健科醫師 & 226K 超級鐵人三項選手所寫的身體修復書
拯救壞姿勢!「喬」筋骨不如練下肢,一切從「筋膜」救起!

天啊!原來問題出在下肢筋膜!90%的痠麻痛,這樣就能根治

◆專攻運動傷害:作者身兼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復健科醫師,對於運動傷害更能感同身受、精準診斷。

◆從筋膜看全身:結合復健專科與運動醫學知識,以筋膜角度,從足部找出全身痠痛根源。

◆自己在家做復健:利用簡易檢測及彼拉提斯伸展筋膜,教你行得正坐得直,徹底擺脫痠麻痛。

◆解答復健迷思:推翻傳統對復健治療的刻板印象,推廣正確的運動&保養觀念。

◆補充復健新知:運動治療+復健治療雙管齊下,對症下藥。

|熱血推薦|

◆健康減重達人 李一休

◆一分鐘健身教室 史考特醫師

◆奧運國手 張嘉哲

◆超馬女王 王雅芬

◆鐵人意志 謝昇諺

◆國體大運保系教授 林晉利

◆美國肌力體能協會大中華講師 林嘉志

|專業推薦|

◆台北市中山醫院骨科教授 陳文哲

◆國家代表隊隊醫 周適偉

◆長庚運動醫學總召集人 林瀛洲

◆桃竹苗骨科會長 黃永虔

◆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副教授 陳志鳴 

STOTT Pilates授證講師 彭伊君 

作者   
侯鐘堡    復健專科醫師/運動傷害醫師

桃園南崁旭康診所院長,長庚醫學系畢業,專長為復健醫學、運動醫學、運動治療和下肢身體力學。曾經完成各項超級馬拉松、超級鐵人226K等比賽,卻也因此長年受運動傷害問題困擾。他將這段親身經驗內化成獨特的治療系統,對於運動傷害患者特別有同理心,也更容易精準診斷病因。
|經歷|

2011台東226K超級鐵人三項M25第三名

2014台北國際超馬嘉年華賽12hr,81.502K

2017澎湖超級鐵人226K

超級鐵人226K共3場,全馬超過30場

APDA運動訓練/營養機構講師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桃園南崁旭康診所院長

台北石牌旭康診所醫師 

|專業/進修/執照|

台灣復健專科醫師執照

紅繩Neurac 1&2國際認證合格

Cyriax脊骨矯治

醫用超音波學會運動醫學會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學分班畢業

美國運動醫學會健身教練(ACSM-CPT)

國體大肌力與體能/訓練監控學分班

ACSM-Exercise is Medicine研習

KettleBell Concept 壺鈴教練

粉絲團:堡醫師的運動&復健筆記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8博客來年度醫療保健類Top46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300168
ISBN:9789861364988
224頁,17 X 23 cm,西翻,平裝,全彩
看更多

目錄

作者序 我是醫師、治療師、教練,也是選手 

01 我就是復健科醫師,也是病人:走過疼痛之路
運動傷害是次專科
人生中的第一場「鐵人三項」
了解運動傷害,從自己開始
運動傷害之後,痛定思痛

02 為什麼你的疼痛總是好不了?一切從「筋膜」說起
受傷不注意筋膜,傷痛終究會回來
下肢筋膜主導全身
「筋膜伸展能力」每人不同
相鄰關節的互補
檢測你的核心能力&筋膜緊繃狀況

03 逆轉錯誤姿勢:姿勢決定你的痠痛
行得正、「坐」得直,遠離痠麻痛
低頭傷頸椎,久坐傷腰椎
揪出脖子痛的元兇:上交叉症候群
如何當個姿勢正確的低頭族?
揪出下背痛的元兇:下交叉症候群
正確的辦公室人體工學
如何正確的跑步?
如何正確彎腰,活動髖關節?
靠強站!簡易檢測是否有骨盆前傾問題
挑對枕頭,高枕無憂
選購軟硬適中的床墊,一覺到天明
靠強站!簡易檢測是否有骨盆前傾問題

04 下肢影響全身筋膜健康:常見的下肢問題
步態透露你的健康
足弓的奧妙
顧好腳等於顧好全身
如何判別扁平足?
扁平足造成的全身影響
正確選擇適合你的鞋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膝關節半月軟骨撕裂傷
膝前十字韌帶拉傷
膝關節積水/積血
膝退化性關節炎
髖關節:夾擠/唇撕裂傷/退化
人人都在練「核心肌群」?

05 矯正運動 & 功能檢測
足底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小腿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大腿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臀部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腰背部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核心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肩胛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肩頸的放鬆、伸展與訓練
功能檢測
由功能檢測分辨問題及該做的訓練
功能性訓練介紹

06 特殊治療:當運動傷害發生時,可以施行的方法
注射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震波治療
常見的復健器材

07 迷思:運動傷害發生時,你和醫生都該知道的事
正確的醫病溝通:看診前周全準備,看診時清楚描述
復健迷思1:開刀才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復健迷思2:運動傷害要去醫院掛「運動醫學科」?
復健迷思3:復健都要長期做很久?
復健迷思4:整脊喬骨可以改善痠痛?
復健迷思5:受傷時,該冰敷還是該熱敷?
復健迷思6:電療越強效果越好?
復健迷思7:運動後「鐵腿」,要立刻休息不能再繼續?

後記 門診時間有限,復健知識無限
看更多

我是醫師、治療師、教練,也是選手 

我從2015年離開林口長庚復健科,便真正開始往自己的夢想前進:打造一個心目中最棒的復健科模範—旭康診所;成為最稱職的醫師—精準診斷,輔以X光及超音波檢查,注射治療;身兼運動治療選手、教練;積極推廣居家保養知識及運動肌力訓練。 
不只鑽研醫學知識,還參加許多物理治療師課程,以及肌力訓練、運動訓練等課程。(課堂中的學員總是很驚訝從沒看過醫師來學這個!)進修物理治療、體能訓練等課程,是我個人興趣使然。上過課之後,在物理治療師與運動教練兩者身分的轉換之間,有了共通的語言及更好的思考連結方式,而不是醫師與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三方各說各話,互不信任。台灣現今的醫院或診所,很少能平順的將治療方式水平轉移,造成病人常有以下困擾: 

◆去大醫院看門診的常態流程:今天看門診做X光檢查,下星期看報告,再下星期排超音波檢查,若需要超音波注射治療,又得排到下週。門診醫師認為做物理治療即可,但物理治療短時間內排不進去,還要再等兩週……或是病人需要做徒手治療、運動治療、震波治療等,但醫院無法提供⋯⋯諸如此類費時耗力的流程,似乎是現今醫療體制太大的醫院所無法克服的。 

◆病人在骨科/復健科診所檢查完,需做個人化治療,但該診所只提供一般性的儀器治療……

◆病人在物理治療所/中醫傷科診所治療,但治療遇到瓶頸須安排檢查,只好轉去骨科/復健科診所做進一步檢查,拷貝檢查資料後再帶回原醫療院所……

旭康診所要打破諸如此類的繁複流程高牆。將病人分層治療:輕微病人做一般復健;需快速復原患者做增生療法、震波治療;病症較久、有全身性筋膜代償症狀的患者做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希望給病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同時輔以衛教單,加強居家保養等注意事項。希望這樣的治療模式,可打破一般人對於傳統復健科刻板印象:「復健科不就是老人在去的?腰痠背痛總是只有熱敷電療,永遠都不會好!」雖然大部分的醫師在診間,總是忙於診斷、檢查、打病例、注射治療等事,也許無暇面面俱到顧及每一位病人的每一個問題,種種你還想知道、復健科醫師沒告訴你的事—居家保養、衛教新觀念⋯⋯等,就從我所走過的復健之路開始吧!

除此之外,相信本書還能帶給你無限運動員的正向精神—立定目標,勇往直前。在本書即將出版之時,我也完成了人生第4場(2017澎湖)226K超級鐵人賽。即使工作忙碌時間有限,都自我期許持續突破昨天的自己! 

看更多

試閱

找一雙穿了半年的鞋子,觀察鞋底,來了解自己的走路姿勢。


◎運動傷害之後,痛定思痛 

我在26歲照X光時,已經發現頸椎退化的徵象,經過調整,現在只有2~3個月偶爾會感到肩頸痠痛,其他時間都能安然無恙的正常工作及生活。每當我犯肩頸痠痛時,就會立即自我檢視:最近姿勢不良嗎?下肢足部的肌肉筋膜有哪裡緊繃嗎?最近鞋子是否出現問題?椅子的高度是否需要調整? 

以下是我經過檢視後歸納出的疼痛改善重點: 

1.常穿五趾襪:

無論上班、運動,或是當天要久站、走遠,我一定會穿五趾襪,其他非五趾襪也都淘汰不穿了,因為發現比起一般襪子,穿五趾襪實在舒服太多了。開始穿五趾襪,是在某次跑步訓練時,發現穿一般的襪子腳趾頭會互相摩擦起水泡,而且跑步時腳趾容易打滑,足底的小肌肉會不自主的用力抓緊鞋底。久而久之,這些足底小肌肉的緊繃,便會藉由筋膜鏈影響全身。五趾襪不只抓地力好,可防止起水泡外,還可以預防痠痛、拇趾外翻及跨趾 .等症狀。部分更高級的襪子,甚至加上了足弓支撐,在腳痠痛時可適度托住足弓,減低疲勞,許多成年人都有拇趾外翻的困擾,也常見長輩有第二趾跨到第三趾之下的問題,臨床上觀察到這些人普遍都有較嚴重的小腿緊繃、下背痠痛現象,若能即早開始穿五趾襪,就可以避免這些難以解決的狀況。

2.傾聽腳的心聲:

要時刻注意腳的狀況。大部分人都有足底按摩的經驗,按完後會覺得通體舒暢,整隻腳感到很輕鬆。此時,請靜下心來感受,什麼是正常的腳底肌肉張力?我平常的足弓高度?當足部放鬆、每一條足部肌肉恢復正常時,正確走路是怎樣的感覺?腳踏地時,是否每一步都是從足跟順利踩向腳拇趾?請記得這個感覺,下次足部肌肉有問題時,在第一時間就會察覺—長短腳、足跟歪斜、骨盆歪斜、骨盆前後傾、長期下背痛、長期肩頸痛、拇趾外翻、足部肌肉異常緊繃、小腿異常緊繃、腳踝易扭傷、O型腿、X型腿、內八步態、外八步態、脊椎側彎、低張力、長期足部及脊椎問題等,都需要從足部開始改善。

3.挑選適當的鞋:

挑選有足弓支撐的拖鞋、運動鞋、鞋墊等,把足底的三足弓都撐起來,就像蓋房子一樣,打好地基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下肢站好站穩,才能改善骨盆脊椎問題。若身體狀況較複雜、兩邊足部不對稱,一定要用個人化、客製化的方式調整,因拇趾外翻嚴重時,第二腳趾會騎跨到拇趾上。因為兩邊需要額外加強墊高的部位不同,兩腳的鞋墊也會不同。堡醫師現在穿的拖鞋、上班鞋、運動鞋都是有足弓支撐的,就算出國旅遊走很久、足弓塌陷後,也能感覺足下有支撐,較不會腳痛、腰痠。此外,過度磨損的鞋子要換掉或修補,不然鞋墊就白白浪費了。

4.訓練恰到好處:

以往我訓練時總是落入好還要更好、遠還要更遠的過度訓練狀況。現在無論是游泳、跑步、騎車、重訓時,我都告訴自己最重要的不是距離和時間長短,而是過程中姿勢是否正確,骨架是否都在正確位置上?感受身體是否有不正常的筋膜緊繃?該運用的肌肉是否都有正確運動到?並且加強訓練核心肌群,及核心肌群與周邊肌群的連結能力。當核心力不夠時,就不做超出負荷的深蹲、硬舉、臥推等重訓。 

5.隨時注意姿勢:

檢查一下工作時的電腦、書桌、椅子高度是否正確?許多人工作時頭部會不自覺往前伸,造成嚴重肩頸症候群。當椅子太低時,會讓腿後側筋膜過度緊繃以及骨盆傾斜。手肘如果沒有桌子支撐,也會過度使用手臂及肩胛骨肌肉,若桌子太高,人便會不自覺聳肩。大部分人每天上班都要坐著看電腦,因此,開始工作前,別忘了調整椅子、電腦及手肘支撐等高度。 

若能每天提醒自己把握以上這五個要點,痠痛退化、筋膜問題就不會找上你。而且連我這種曾經狀況嚴重、全身痠痛的患者--扁平足、足部異常緊繃、過度訓練、骨盆歪斜、全身筋膜紊亂、姿勢不良頭部嚴重前傾,導致早年頸椎關節退化—配合醫師的治療都能有所改善。 

◎受傷不注意筋膜,傷痛終究會回來 

近來,治療疼痛的醫生最常提及的是,包覆肌肉組織的那層薄而堅韌的白色筋膜。 骨骼就像大樓鋼筋,是身體最主要的承重單位,肌筋膜就是水泥,鋼筋需要水泥將各個鋼筋連結起來,分擔受力。因此受傷不注意筋膜,傷痛終究會回來。

人體的筋膜經由Thomas W. Myers的《解剖列車》一書整理,歸納出七條筋膜線:五條主要筋膜線、延伸出來的功能線,以及連接至核心內臟的深前線。藉由肌筋膜,可以幫助了解每個人為何有固定的運動型態,為何偏向某些特定的姿勢?為何這樣投球可以達到最快球速?人如何直立行走?為何現代人都偏向頭部前傾,造成肩頸痛?甚至,為何頭痛要看腳,膝痛要看腰,上臂痛要看肩膀頸椎?因為人體就是這樣藉由肌筋膜互相串連起來的。人體的動作是由一連串肌肉、筋膜互相作用所產生的整體行為,而不是解剖學中「一塊肌肉只負責一個單一動作」。 

復健科就診病人中,大多數是現代文明病,如:辦公室上班族、久坐生活、肩頸僵硬、腰部痠痛、骨盆歪斜、腿後肌緊繃、圓肩駝背等。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筋膜緊繃、筋膜脫水,再加上運動不足、勞累過度。這些文明病甚至更進一步導致其他更難纏的問題,如:失眠、精神狀態不佳、起床全身無力、腸胃不適等。

◎下肢筋膜主導全身

其實,這些症狀都可以藉由簡單的「伸展筋膜」來改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伸展下肢筋膜」。因為造成這些壞姿勢的筋膜皆起源於下肢。醫學界已經發現:筋膜對於身體機能的影響其實更多!分布於全身的筋膜上下相連,數條非常重要的筋膜,都自腿部向上延伸,經過身體到達頭頸部。這意味:許多肩部、頸部、腰部的僵硬疼痛,皆源自於下肢筋膜的影響!而下肢筋膜也透過連結與傳遞,影響人體的腸胃系統、深層核心肌群、自律神經系統、心血管跳動等功能。因此,一旦開始伸展下肢筋膜,往往也會感覺到平常肩、頸、腰部的疼痛減輕了、腹部脹氣消除、宿便較易排出、身體局部循環改善,甚至皮膚也顯得更紅潤而有光澤。伸展前記得喝100~200cc的溫開水,伸展後馬上補充 300cc溫開水,更能補充緊繃筋膜的缺水,讓筋膜更容易放鬆及伸展。 

◎逆轉錯誤姿勢:姿勢決定你的痠痛   

大部分人無法自然地維持正確姿勢,通常是現代生活型態所導致。低頭族使筋膜長期姿勢不良,頸部核心肌肉無力收縮、頸椎關節卡住,久而久之頭部前傾就定型了。久坐的生活型態,也使得腹部核心無力、腰椎前凸、髖關節緊縮、臀部肌肉虛弱且活動不足。在駝背、小腹凸出的體態之下,腰椎便容易受傷而退化。  曾經有病人問道:「我頸椎痛,拉脖子一陣子就好啦!腰痛,熱敷電療做復健也會好啊!為什麼要訓練頸椎核心、腰椎核心呢?」復健治療雖然可以暫時改善筋膜緊繃、骨架排列不當、關節卡住等問題,但並不能改善核心肌群的無力。核心無力將導致脊椎痠痛,做復健只能短暫改善骨骼排列,若無核心肌群的力量支撐脊椎骨,很快就會回復之前的姿態,因此運動治療才如此重要。復健與運動兩項治療皆不可偏廢,否則效果大打折扣。堡醫師看診時最常問患者平常有無運動習慣。有運動習慣的患者,接受運動治療的意願會高很多,痊癒的機會也較大。運動治療非常重要,只有主動運動,才能改善核心虛弱、肌肉無力的情形。只靠被動的復健治療是無法取代的。 

再者,不同運動型態,會造成不同的運動傷害。以路跑族來說,大多數都有下肢筋膜緊繃的問題,加上路跑族通常10個有9個會說:「跑步時間都不夠了,哪有時間放鬆!」然而,放鬆下肢筋膜的功夫若沒做足,長期下來緊繃的問題會慢慢累積浮現,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腰部區域。若是腰部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問題會延伸至頸部。筋膜問題的互相影響進程,通常是由足部→腰部→頸椎,由下而上的方向蔓延。 復健治標:暫時緩解疼痛,讓骨骼排列暫時恢復原位。

運動治療、加強核心能力治本:防止疾病再次復發、繼續惡化。只有主動運動,才能改善核心虛弱、肌肉無力。  ◎低頭傷頸椎,久坐傷腰椎 每個人的筋膜型態各有不同,這是筋膜為了適應身體狀態而產生的自然慣性。

影響筋膜型態的因素如下:

1.體質:韌帶鬆弛軟 Q或筋膜緊繃硬邦邦。 

2.工作型態:久坐、久站、低頭、蹲跪、搬重物。  

3.日常運動型態:高爾夫、棒壘球、桌球、長跑等。 

擺脫久坐痠痛的方法如下:

1.改善全身骨骼排列。  
2.維持正確姿勢。  
3.伸展放鬆後實行核心訓練、運動訓練。

人體肌肉的特性是:緊縮太久會無力,過度伸長也會導致無力!只有各個肌肉在正確的位置時,肌肉才能發揮正常的力量及作用撐住身體。所以無論伸長或緊縮的肌肉都需要再次訓練及活化。肌肉在正確位置時張力正常、儲備的力量最大,才能發揮正常功用。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螢幕,會造成頸椎僵硬、活動不良。頸椎破壞的進程如下:脖子肌肉僵硬→頸椎曲度消失→頸椎小面關節壓力過大而退化→椎間盤壓力增大 →椎間盤脫水磨損 →頸椎神經壓迫、頸椎關節骨刺和退化等不可逆的進程。如何當個姿勢正確的低頭族?如何正確低頭?下巴先微內收,再將頭往下旋。每半小時就起來活動身體及肩頸。很多人低頭反而是脖子往前伸是不對的。  

◎正確低頭姿勢錯誤姿勢: 脖子往前伸 

這個訓練的目的是告訴頸椎:你的頭在脖子的什麼位置,對於頭在頸椎前方很遠的病患大有幫助。在頭上放一個約1kg的鹽袋,每次 10分鐘,一天兩次。可在打電腦、看電視時頂住,藉此訓練頭部的本體感覺,讓頭部各個肌肉保持適當張力,改善低頭族的狀況。「醫生,可是我收下巴時,脖子後面會疼痛不舒服耶。」這是因為頸椎維持不正確的姿勢久了,筋膜已經習慣那樣的位置,所以在改變姿勢的初期較易感到不適,是人體的正常反應。只要持續復健及做矯正運動,頸椎的曲度也會慢慢改善,之後收下巴就不會那麼不舒服。雖然沒有人的身體能永遠處在完美正確的姿勢上,但若偏離正確的姿勢越久越遠,身體的肌肉關節就會承受不正常的壓力、累積代謝廢物,也越容易產生痠痛問題。 

◎揪出下背痛的元兇--下交叉症候群 

前面提過,胸椎需要高活動度,人體才能正常運作。但因久坐常導致活動度不足,因此需要積極增加活動度。據門診統計,下背痛是骨科、復健科就診率第一名。堡醫師在看診時,有時甚至會連續出現5個病號都是下背痛患者,其中約六到七成皆有骨盆不正的問題。 

久坐導致胸椎僵硬、肌肉失衡:胸椎在人體結構中連結了頸椎、腰椎、肩胛骨等,是連結的重要橋樑。人體藉由筋膜的互相連接,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一處失能,極可能導致其他處的關節問題。你可能不知道,手肘痛、網球肘甚至可能是胸椎問題所致。 

久坐導致骨盆前傾、骨盆歪斜:長期久坐會造成肌肉失衡引起腰痛,又稱「下交叉症候群」,與上交叉症候群十分類似,過度短縮無力與過度伸長無力的肌群,正好呈現交叉狀。久坐導致背部的豎脊肌緊縮、屈髖肌緊縮,臀大肌無力、核心肌群無力,而且這樣的肌肉緊縮問題,會使骨盆產生往前旋轉的應力,便造成惡名昭彰的「骨盆前傾、骨盆歪斜」問題。這時要放鬆緊縮的肌肉、加強無力的肌群,才能矯正骨盆的狀況。 

骨盆前傾:腰椎破壞n部曲是這樣進行的:腰椎肌肉僵硬 →腰椎曲度過大/消失→腰椎小面關節退化→椎間盤壓力變大→椎間盤脫水退化→腰椎神經受壓迫、腰椎關節骨刺退化……如此引起不可逆的變化。 

骨盆後傾:因骨盆後傾引起的腰痛患者較少,約占2成左右,通常與坐姿不良相關。患者常因懶人坐姿、沙發太軟,使得後側筋膜緊繃,將骨盆往後拉而旋轉過多。這種狀況也不利於脊椎的排列,會使腰椎原本的微向前曲度消失,造成腰椎關節壓力過大,而產生腰痛等狀況。這時要積極地放鬆腰部、臀部緊繃的肌群,以及加強核心訓練,回復骨盆中立位置。 

◎骨盆前傾、骨盆歪斜會導致許多症狀如下: 

1.小腹凸出+骨盆外擴+宿便累積:很多骨盆前傾的女生其實並不胖,但下腹部看起來就是很大。這些女生通常也為排便不順、宿便累積所苦。平均統計,矯正骨盆前傾後,腰圍平均可以少 2.3吋,有些人甚至可以少到5吋之多!許多骨盆前傾的患者接受X光檢查時,常可以看到很多宿便累積,代表腸胃蠕動能力不佳。這些都是骨盆前傾的影響。

2.腰部僵硬、痠痛:骨盆前傾會造成後腰部關節壓力大增,因而腰痛。嚴重時要扶著腰才能站起來。
3.呼吸不順、肩頸痠痛:骨盆前傾抑制了呼吸肌,也就是橫膈膜,使之無法順暢運作。這時候呼吸就要靠頸部肌肉用力收縮取代,長期便造成肩頸肌肉僵硬、反覆痠痛。
4.兩邊臀部不對稱:若有細心觀察,會發現滿多人有屁股大小邊的問題。這其實是骨盆歪一邊,使左右臀肌無法正確施力所致。又稱為「臀肌失憶症」。   
5.大、小腿易痠痛:骨盆前傾藉由筋膜的影響,使大腿、小腿無法在原來正確的位子上,就需要肌肉額外的用力將其拉回,因此導致大、小腿筋膜容易痠痛。   

6.假性長短腿:試想骨盆若倒向一邊,腳當然會感覺一長一短。但這其實不是真正的長短腳,不需要貿然使用鞋墊矯正,而需要治療根本的骨盆歪斜問題。

◎足底筋膜炎不只是足底肌鍵點發炎

全身筋膜是相連的,受傷時並不能只處理引起疼痛的那個點。以足底筋膜炎為例,從前的觀念認為:足底筋膜是單純一個肌腱筋膜點發炎,以及足跟骨刺的問題。其實並非如此單純。足底筋膜炎除了發炎點的疼痛之外,更像是一種過度使用的退化性肌腱炎,並且與足底肌肉、小腿肌肉的筋膜之間拉扯的力量有關。因此,體重過重、過度使用、小腿緊繃、扁平足、高足弓的因素皆要考慮進去。堡醫師在診間檢查足底筋膜炎患者時,除了發炎的肌腱點外,也會檢查是否有高低足弓、足部小肌肉、小腿後側及前側筋膜僵硬的問題。 

現代筋膜學說發展後,我們漸漸了解:腳底前後側的筋膜、小腿後的筋膜都是相連的。此筋膜甚至相連到內臟、頸部以及頭部!全身筋膜彼此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有時頭痛需醫腳,腳痛反而要看頭!許多人在下肢筋膜改善後,腸胃功能、骨盆、頸椎問題也一併好轉了。 
足底筋膜炎成因,是累積性的筋膜使用過度造成緊繃問題,治療時除了針對肌腱附著點(著骨點)外,還需要放鬆鄰近筋膜張力,以及矯正身體力學的問題,也就是扁平足、高足弓要合併一起治療,否則每天日行萬步,造成足底筋膜再次受傷,破壞大於重建速度,當然無法康復。 
足底長期承受全身的重量,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足部不健康的人,肩頸、背部遲早出現問題!足底筋膜炎其實不是只有單點的問題,還牽涉到: 

1.肌腱炎單點治療:儀器治療、震波治療、增生療法。
2.周圍筋膜的治療。 
3.足底的伸展放鬆+小腿筋膜、大腿後側筋膜的伸展放鬆。 
4.生物力學的改善—是否一併處理扁平足、高足弓? 
5.動作控制:臀肌是否短縮、睡著了?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