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0700141

靈性煉金術:激勵人心的約書亞靈訊

The Jeshua Channelings
作者原文名 Pamela Kribbe
出版日 2010-07-29
定價 $310
優惠價 79折 $24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比《與神對話》更感性、細膩;比《賽斯資料》更淺顯、實用!
★張德芬、李欣頻、袁瓊瓊、賴佩霞 感動推薦!

來自耶穌的靈性訊息,帶你進入生命的療癒、內在的成長,
進而喚醒意識的提升,重拾大我的力量!
走出舒適區,讓自己變得勇敢且敢於受傷!

潘蜜拉攻讀哲學博士,是個非常理性的學者。二十六歲時,人生發生變化,之後經歷離婚及幾段感情,始終覺得不快樂,內心有一股無法解釋的深沉憂傷。三十二歲遇見一位靈性導師後,開始了深刻的內在蛻變,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解放和自由,彷如重生,終於做回自己。
接著在二○○二年,也就是潘蜜拉三十四歲那年的一個晚上,她忽然感覺到一股特別的能量——約書亞——的存在。約書亞讓她意識到愛的真相:愛並不需要感覺起來是好或舒服的,而是要走出舒適區,變得勇敢和敢於受傷。約書亞並教導她如何在這個世界感覺到平安,而不是恐懼和破碎。
一開始,潘蜜拉害怕被嘲笑,加上有個受過哲學訓練的理性腦袋在拉扯,她根本不敢告訴任何人自己可以接收到約書亞或耶穌的靈訊。一年後,透過親友的鼓勵和靈性團體的邀請,潘蜜拉才在網站上和聚會的場合公開此事。約書亞的靈訊也很快地從荷蘭文,延伸到英文,如今更擴及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葡萄牙、波蘭文,甚至是中文的世界。許多讀過約書亞靈訊資料的讀者,都被那清新、簡潔、美妙且充滿愛與慈悲的洞見所打動,期待你是下一個發出讚歎的人。

約書亞解答了我所有關於靈性上一些大方向的困惑。對於這些大哉問,約書亞靈訊是最讓我心領神會、最為信服且沒有任何疑問的版本……約書亞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務實和不唱高調,畢竟他做過人,知道身為人的煩惱和痛苦。所以,他的教導非常實際且好用。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讀者的感動
‧「這本美妙的書會改變你的生命。如果你喜歡艾克哈特‧托勒和希克斯夫婦的作品,或者是《賽斯書》,那你一定也會愛上這本書。」
‧「這本書打開了一扇門,讓我了解何謂基督意識,何謂愛,以及耶穌的教導。」
‧「一本提供了洞見,以及莫大的慈悲和安慰的書——簡言之,就是任何一位投身靈性之途的人都必須擁有的書。」
‧「耶穌講述的那些經歷,解答了我對基督能量的疑問。平和、友愛、質樸、甘甜,就像一陣微風撫過那被炎夏灼熱的沙灘。」
‧「那是光明的訊息,相當清晰、簡潔。確實讓我對自己的旅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一種美妙且如釋重負的感覺。源於耶穌的靈訊直達我心,雖然之前沒聽過,卻覺得似曾相識。謝謝你們!」



作者介紹

潘蜜拉‧克里柏(Pamela Kribbe)

一九六八年出生於荷蘭。小時候喜歡讀《聖經》和耶穌生平故事,十二歲時祖母去世,開始對死後世界和超自然現象產生興趣。十九歲進入萊登大學研讀哲學,變成懷疑論者,崇尚理性思考,覺得所有跟宗教有關的東西都是迷信。
二十六歲到三十二歲之間,經歷離婚及幾次感情創傷,雖然還是完成了博士論文,取得學位,但之後就離開純智性的學術研究領域。三十二歲時遇到一位靈性導師和心靈解讀者,開始了深刻的內在蛻變。三十三歲認識擔任回溯療法治療師的傑瑞特,隨即陷入愛河並結婚。接著在三十四歲那年的某天晚上,她感受到約書亞的存在,之後並在親友的鼓勵下,開始傳達約書亞的訊息。現在她跟丈夫合作解讀約書亞靈訊,並開設課程,擔任靈性諮詢師。

約書亞靈訊網站:www.jeshua.net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0金石堂分類榜Top20。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0700141
ISBN:9789861751986
頁數:29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1986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最溫柔、最感性也最具知性的教導  /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二○○九年底,在我的靈魂暗夜之中,偶爾看到了網上的一個通靈訊息:約書亞的靈訊。我好奇地找到了網站,貪婪地讀遍每一篇文章。感覺好像是與老友重逢——約書亞,他自稱為耶穌,但是這個耶穌,卻和《聖經》上的耶穌、其他通靈教材的耶穌感覺不同;透過他,我有了找到家的感受!
首先,他解答了我所有關於靈性上一些大方向的困惑,例如: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對於這些大哉問,約書亞的靈訊是最讓我心領神會、最為信服且沒有任何疑問的版本。他強調,作為靈性存有的我們,對於成為人類非常地好奇且珍惜,因為人類的體驗中,有一種對我們來說無比寶貴的真實性。這些話雖然以前也曾聽過,但是約書亞的表達方式和能量,卻讓我感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勵。
我們原來都是安住在自己的天家中,而地球對我們來說,是個刺激好玩的地方。在天家裡,我們可以隨意用意念創造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且是隨想隨有,沒有挑戰性;但在這個物質世界中,一個想法要成為現實,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們得面對物質世界的頑固和緩慢,還要處理自己內在的矛盾,所以,我們心想事成的能力在這裡受到極大的挑戰,而這才是樂趣所在!
約書亞指出,很多在靈性道途上的人(甚至是此刻正在看這本書的人)都是光之工作者(lightworker),我們跟地球的緣分很深。而這一世,我們來到地球有一個特別的任務,就是要把光(你也可以稱之為基督意識)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但是要達成這個任務,不是靠你去傳揚福音、幫助他人等外在行徑,而是需要你自己成為一個「荷光者」,先療癒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完美潔淨的管道,如此一來,基督意識自然而然就會透過你來到這個地球。
療癒自己最好的方法,不是透過外在的成就和作為,而是要療癒自己生命裡的嚴重創傷,尤其是情緒上的創傷。而療癒創傷是要透過接納自己的陰影,來接受自己所是的樣子——觀察、理解、療癒。

約書亞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務實和不唱高調,畢竟他做過人,知道身為人的煩惱和痛苦,所以,他的教導非常實際且好用。
首先,他並不反對小我。他認為小我是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成就一些事情必備的,我們要接納小我、轉化小我,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是作小我的奴隸。另外,他對於親密關係、工作、金錢,還有疾病與健康,甚至性與靈性,都有自己獨到而精采的見解,非常具有啟發性,讀者們一定要好好玩味。
而當他談到情緒時,更是精闢無比。他說,感受(feeling)是我們的老師,情緒(emotion)則是我們的孩子。情緒在我們身體中有著清晰的顯化(表現),是一種對「無法理解的事物」的能量爆發,所以它不應該被批判或壓抑。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看成需要關注、尊重和指引的孩子。
而所謂的靈性煉金術,就是邀請情緒完全到來,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去體驗它,但同時又站在很中立的角度觀察。這樣的意識狀態就是療癒——以理解擁抱自己的情緒。這真的是非常精確的教導,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都覺得自己已經被約書亞的能量療癒了不少。

然而,約書亞的靈訊對我最大的幫助,還是在扮演靈性治療者的角色上。很多靈性老師都認為,療癒他人是幫助別人最好的方法,為此,他們付出許多自己的能量、筋疲力竭,甚至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就急著去幫助別人。約書亞語重心長地說:「自我療癒——為自己內在的傷口負責,並用意識之光擁抱它們——是成為一個導師和治療者的真正關鍵。」
同時他也說,真正的治療和教導,與技巧及知識無關。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透過自己內在的成長和意識的清明,而獲得一種「解決問題的頻率」,為你的學生或是來接受幫助的人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他們能感受到你的能量,因而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啟發,也何嘗不是所有靈性工作者都應該奉為圭臬的真理!

最後,我用全書最震動我心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你的使命就是要找到衝出幻相的路,把解決問題,以及愛和清明的能量帶給世界,讓其他人也可以得到。」讓我們共勉之!
感謝方智出版社和內地的磨鐵出版社願意接納我的建議,出版這本好書,讓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和大家見面。也感謝幾位翻譯人員阿光、林荊、李平為這本書所貢獻的心力。當然,更要感激把這本書帶到地球上來的通靈者潘蜜拉和傑瑞特夫婦,與他們兩位及阿光通信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約書亞會選擇他們傳遞這些寶貴訊息的原因——他們真的是非常好、非常純淨的人。藉由這本書,我相信我們會喚回更多光之工作者,回歸傳導光的行列,讓地球和人類都有更美好的明天!

看更多

試閱

■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情緒的重要性

今天我想談一個在每日生活中頻繁且深刻地影響你們的主題—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任何一個走在內在成長之路上的人都知道情緒的重要:不應該壓抑,而是要面對它們,繼而客觀地理解,最終放掉。但這整件事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卻不是很清楚。
首先,我要將情緒和感覺區分開來。從能量的意義上來說,情緒本質上是要表達「無法理解」(expressions of misunderstanding),而感覺則是一種更高的了解(higher understanding)。

情緒就像是遮住太陽的雲

感覺是你們的老師,情緒則是孩子
情緒是清楚顯化在肉體上的能量,是一種對「無法真正理解的事」的反應。想像一下被一陣突如其來的憤怒擊倒的情況,例如某人出乎意料地傷害了你的感受,你覺得自己生氣了。這時,你可以明顯察覺到在身體的某些部位,能量變得緊繃,這種跟隨在能量衝擊之後的緊繃表示有些事情你無法理解。一股能量衝向了你,你覺得那是不公平的,而這種「不公平」,或是「無法理解」的感覺,就透過情緒釋放出來了。情緒就是在表達「不理解」,是一種能量的爆發和釋放。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們面臨以下幾種選擇:我要如何處理這個情緒?我要順著情緒任性而為嗎?或者我只是讓這個情緒存在,然後依據別的事物行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解釋一下感覺的本質。

情緒基本上是一種「不理解」的爆發,你可以在身體裡清楚感受到。而感覺從本質上來說是另一種東西,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被感受到。感覺比情緒安靜得多,它們是靈魂的低語,透過溫柔的推動來到你身邊—這推動是一份內在的知曉,或是一個之後看來非常明智的直覺行動。

情緒總是十分強烈和戲劇化,例如突如其來的焦慮、恐懼、憤怒,或是深切的悲傷。情緒會完全抓住你們,將你們從靈性的中心點拉開。在非常情緒化的時刻,你們會被一種能量從中心、從內在的清明中拖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情緒就像遮住太陽的雲。

我這樣說並不是反對情緒。情緒不應該被壓抑,它們是一種讓人更密切地了解自己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很有價值的。但我希望在這裡說明情緒能量的本質:它是「不理解」的爆發。基本上,情緒會讓你們失去自己的中心。

另一方面,感覺則讓你們更深入自己、進入自己的中心。感覺和你們所謂的直覺緊緊相連,表達了更高的理解,一種超越情緒和頭腦之上的理解。

感覺始於身體之外的非物質領域,這就是它們為何不能清楚定位於身體某個部位的原因。想像一下,當你們感受到某種氣氛或心情,或是對某個情境有預感時,內在有一種知曉,它好像來自外面,但並不是你們對外在事物的反應。它來自「空無」,就這麼出現了。在這樣的瞬間,你們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輪中有什麼東西打開了。

這種內在知曉到來的時刻,你們可能經歷過很多次了。比方說,即使沒有跟某人真正交談過,你可能也知道他的事。你可能感覺到你們之間的某種東西,後來這種東西在你們的關係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很難用言語表達(「就是一種感覺嘛」),當然也很難用頭腦理解(通常頭腦會開始懷疑你們在編故事,或者說你們瘋了)。

我現在要提到在本質上更屬於「感覺」,而不是「情緒」的能量—喜悅。喜悅可以是一種超越情緒的現象,有時候,你們無來由地覺得內在有一種喜悅在鼓舞著。你們感受到內在的神性,感受到與萬物親密連結,這樣的感覺可能在你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發生,就好像有一種更偉大的東西碰觸到你,或者你觸及一個更偉大的實相。感覺並非招之即來,似乎是突然出現;而情緒幾乎總有個清楚而直接的原因:外在世界有個刺激,碰到了你的痛處。

感覺來自你們的高我或大我所在的次元,你們的內在必須安靜下來,才能在心裡聽到那些低語,而情緒則會擾亂內在的安寧與平靜。所以在情緒上平靜下來,以及治癒並放掉壓抑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從感覺—它讓你和靈魂連結—出發,才能做出平衡的決定。
保持安寧而平和的狀態,就可以用自己的整個存在去感受什麼對你們來說是正確的。而基於情緒來做決定,則會偏離中心。所以你們必須先放掉情緒,與自己清明的內在核心建立起連繫。

如何處理自己或孩子的情緒?

我已經說過了,感覺是你們的老師,情緒則是孩子。「情緒化」和「像小孩一樣」的相似度很高。你們的內在小孩就是情緒的源頭,而且你們處理情緒的方式,與你們對待自己真正的孩子的方式也極其相似。

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非常誠實而自然,不會隱藏和壓抑,直到大人鼓勵他們這樣做。不過,孩子雖然很自然地表達情緒,但並不表示他們可以用平衡的方式體驗情緒。大家都知道孩子會被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或悲傷)控制,無法停止。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會淹沒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失去平衡,也就是失去中心。

孩子會產生這種無邊際的情緒,原因之一是他們剛剛從某個沒有任何界限的世界離開。在天國或星光界中,沒有物質世界裡的肉體約束和限制,而孩子的情緒通常是不理解這個物質實相所出現的反應。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緒處理」方面需要幫助與支援。這是在地球上進行「平衡轉世」的一部分過程。

那麼該如何處理自己或孩子的情緒呢?

情緒不應該被評斷和壓抑,它們是身為人的重要部分,所以必須被尊重、被接受。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看成需要關注、尊重和指引的孩子。

情緒最好被看成一股向你祈求療癒的能量。所以,不被情緒完全席捲是非常重要的,你們應該採取中立的態度來觀察它。保持意識很重要,可以這樣說:你們不該壓抑情緒,但也不應被情緒淹沒,因為被情緒淹沒,完全認同情緒時,內在小孩就變成將你們引入歧途的暴君。

對於某個情緒,你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允許它進入,去感覺它的各個面向,卻不能失去意識。例如憤怒,你們可以邀請它全然地存在,在身體幾個部位體驗它,但同時又站在中立的角度觀察。這樣的意識就是療癒,此刻,你們以理解擁抱自己的情緒(情緒基本上就是一種不理解)。這就是靈性的煉金術。

我用一個例子解釋一下。你的孩子膝蓋撞到桌子,覺得很痛、很懊惱,邊尖叫邊踢桌子,因為他對桌子很生氣,認為是桌子造成他的痛苦。

此時的情緒引導意思就是父母首先要幫助孩子定義他的經驗:「你現在很生氣,是嗎?你現在很痛苦,是嗎?」定義是很關鍵的,這樣一來,你們就將問題的根源從桌子轉到孩子自己身上。「不是桌子,而是你覺得痛,是你自己在生氣。是的,我了解你這種情緒。」

父母用理解和愛擁抱了孩子的情緒,而當孩子感受到理解與認可,他的憤怒就逐漸消失了。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在,但是對疼痛的抗拒,也就是憤怒,這時就被消除了。孩子在你們眼中讀到了慈悲和理解,這可以放鬆並撫慰他的情緒,而那張桌子,也就是引發情緒的原因,就不再重要了。

在以理解和慈悲擁抱某個情緒時,你們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在,教會了這個孩子為情緒負責。你們讓他知道,他對外在刺激(也就是觸發情緒的事物)的反應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所選擇。你們可以選擇不理解或理解,也可以選擇反抗或接受,總之你們是可以選擇的。

這對你們自己的情緒(你們的內在小孩)也同樣適用。允許情緒進來,為它們下定義,然後努力理解它們,意味著尊重並珍惜自己的內在小孩。從外在轉向內在—也就是為情緒負責—有助於創造一個不想再傷害別人,也不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內在小孩。那些很強烈的情緒,不管是憤怒、悲傷或恐懼,總是帶有無力的成分,也就是覺得「自己是外在境遇的受害者」。當你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環境,而是放在自己的反應和痛苦上時,就不會再把外在世界當成情緒的起因。你們不再關注是什麼事物引發了這個情緒,而是完全轉向內在,對自己說:「好的,這不過是我的反應,我了解這是因何而起,了解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而我會支持我自己。」

向內面對情緒,會帶來自由。這的確需要某種自律。放掉「外在實相是邪惡之源」的念頭,並且完全為自己負責,代表你們承認是自己選擇以某種方式來反應的。你們停止爭辯誰對誰錯、誰應該為什麼事受到責難,就只是放掉了整個不在你們控制之內的事件鏈。「我完全意識到是我自己選擇要這樣做的。」這就是負責,就是勇氣!

這裡所需的自律是指你們放棄變正確,放棄成為無助的受害者。你們放下覺得憤怒、被誤解,以及其他所有「受害者狀態」的表達方式—這些表達方式有時會讓你們感覺良好(事實上,你們常常很珍惜那些最困擾你們的情緒)。負責是個謙卑的舉動,意味著即使在最脆弱的時刻,也要誠實面對自己。

這就是你們被要求的自律。同時,這樣轉向內在也需要最高程度的慈悲。你們準備好要當成自己的創造物去誠實面對的情緒,也需要溫柔的理解。「這一次你選擇了憤怒,不是嗎?」慈悲會告訴你:「沒關係,我能理解,並且原諒你。也許當你更清楚地感受到我的愛和支持,下一次就不會做出這樣的反應了。」

這就是意識在自我療癒中的真正角色,也是靈性煉金術的真正意義。意識不會對抗或排斥任何事,而是以覺察包圍黑暗,以理解圍繞不理解的能量,因而將普通金屬轉化為黃金。從本質上來說,意識和愛是一樣的—變得有意識意味著允許事物存在,並以愛和慈悲圍繞它。

你們常常認為光靠意識無法解決情緒問題。你們會說:「我知道我有被壓抑的情緒。我知道它的起因,也能覺察到它,但是它沒有離開。」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內在對這個情緒有種很微妙的抗拒。因為害怕被情緒淹沒,你們與它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如果你們有意識地選擇允許某種情緒到來,就不可能被它控制。

只要你們跟這個情緒還保持一定距離,就依然與之為敵;跟這個情緒對抗,它也會以好幾種方式擾亂你。最終,你們無法將它排拒在外。它會在你們的身體上顯化為疼痛或緊繃,或者出現沮喪的感覺。經常覺得消沉和厭倦,就是你們在壓抑某些情緒的清楚信號。

你們必須讓這些情緒完全進入意識中。如果不知道到底有哪些情緒,可以從感受身體上的緊繃開始,這是一扇通往情緒的門,全被儲存在身體裡。比方說,如果在胃部感受到疼痛和張力,就可以將意識帶到那裡,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讓身體的細胞跟你們交談。或者想像那裡有個小孩,然後讓那個孩子告訴你在他之中最顯著的是哪種情緒。

連結情緒有幾種方法。了解到被困在情緒中的能量想要流動是很重要的,這能量希望被釋放,所以透過肉體的不適,或者緊張或沮喪的感覺來告訴你它的存在。對你來說,就是要真正敞開自己,準備感受情緒。


理解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你們地球實相的一部分,但不應該困擾你們。情緒就像遮住太陽的烏雲,所以覺察到你們的情緒並有意識地處理,是很重要的。從一個清澈、平衡的情緒體出發,更容易透過直覺,接觸靈魂和內在核心。

在你們的社會中,有很多關於情緒的困惑。這一點,從「如何撫養小孩」所引發的大量爭論和困惑可見一斑。孩子的情緒顯然比大人自然得多,這就會造成困難。如果某些道德界線被跨越了怎麼辦?如果情況失去控制,成了一片混亂怎麼辦?要訓練孩子,還是讓他們自由表達情緒?他們的情緒需要被控制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是必須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從何而來,並為情緒負責。透過你們的幫助,孩子可以學會把情緒視為「不理解的爆發」。這樣的了解能夠阻止他們沉溺在情緒當中、失去控制。理解帶來自由,同時也在不壓抑情緒的情況下,將你們帶回自己的中心。父母如果以這種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就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樣。

在應對孩子的過程中遭遇的所有問題,對你們自己也適用。你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你們對待自己很嚴厲嗎?當你們覺得生氣或憂傷時,會不會藉由對自己說「算了,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繼續前進吧」,來訓練自己?你們會壓抑情緒嗎?你們覺得訓練自己是有益且必要的嗎?誰教你們這樣做的?是父親或母親嗎?

又或者,你們會走向另一極端?你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不願放下嗎?這種情況也常常發生。你們可能長久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外在境遇的受害者,例如成長過程、伴侶或工作環境。某一刻,那些影響你們的負面事物讓你們產生憤怒的情緒,而與這種內在憤怒連結可能帶來自由。憤怒可以讓你們擺脫這些負面事件的影響,走自己的路。然而,你們也可能因此太沉浸於憤怒之中,再也不願放開。如此一來,這個憤怒不但沒有成為一扇門,反而變成生活方式。於是某種形式的受害者狀態就形成了,而這跟療癒完全無關,它阻止你們真正進入自己的力量中。

為情緒負責,而不是把情緒當成絕對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當你們把情緒當真理,而不是當作「不理解的爆發」,就會根據情緒行動,而這會讓你們做出偏離中心的決定。

這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那些「被給予過多情緒自由」的孩子身上。他們變得狂野、無法控制,成了小暴君,這是不對的。情緒混亂對孩子和父母而言,都一樣不舒服。

簡單來說,你們對待自己的情緒,要麼太過嚴厲,要麼太寬大(對待自己的孩子也一樣)。我希望多談一點過於寬大的情形,因為現在這個情況爭議很大。從六○年代開始,人們就有共識,認為壓抑情緒不是件好事,因為那樣做會扼殺一個人的自然和創造性,也就是在扼殺自己的靈魂。社會會製造出有紀律而服從的小孩,他們更注重規則,而不是內心的低語—這是個悲劇,無論對社會或個人而言。

但是另一個極端—那種認為情緒是正當的,以至於讓它接管並控制你們生活的方式—又如何?

你們可以好好觀察自己內在是否有這樣的情緒—讓你們珍惜到將之視為真理,而不是看到它們的本質:因不理解而引起的爆發。這些就是讓你們認同的情緒。矛盾的是,這些往往也是帶給你們痛苦的情緒,例如無力感(「我沒辦法」)、控制欲(「我會處理」)、憤怒(「都是他們的錯」),或悲傷(「生活很悲慘」)。這些都是痛苦的情緒,然而在另一個層次上,它們又有某種特殊的東西,讓你們緊抓不放。

以無力感,或者說「受害者的感覺」為例。這種情緒模式有其好處,它可能帶來安全感,讓你們從某些義務或責任中解脫。「我沒辦法,不是嗎?」這是個黑暗的角落,不過似乎很安全。而與這個情緒長久認同或沉浸其中所帶來的危險是,你們會與真正的自由、與內在的神性核心失去了連繫。

在人生旅途中,有些事情可能會激起你們內在的憤怒或憎恨,這是有正當理由的。可能是青春期發生的事,也可能是稍後的人生,甚至可能發生在前幾世。而有意識地與這些情緒建立連繫,覺察到內在這些憤怒、悲傷或其他的強烈能量,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某一刻,你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因為這些情緒構成了你們對外在事件的反應。

歸於中心,處於清明和靈性平衡的狀態,意思就是為自己內在的所有情緒負責。如此就能在內在情緒—例如憤怒—出現時,認出它,並告訴自己:「這是我對某些事件的反應。我完全了解這種反應,也打算釋放它。」

生命終究不是要「變成對的」,而是要變得自由和完整。釋放掉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陳舊情緒反應機制,才是真正的解脫。

我們可以說,關鍵就在於如何在壓抑情緒和沉浸於情緒之間找到一條微妙的中庸之道。在這兩種極端中,你們被餵養的見解和理想並不符合靈性煉金術的本質。靈性成長的本質是不壓抑任何事物,但同時為它負起完全的責任。我感覺到這個,選擇了這樣的反應,如此我就能治癒它。要主張自己的主權,這就是我真正想說的。

也許這其實並不是中庸之道,而是一條不同的路。一切都跟靈性主權有關。當你們接受內在所有的一切,就超越了它們,成了主人。主權既強硬又溫和,它完全允許,但又需要強大的紀律:勇氣和誠實的紀律。

主張自己的主權,成為那些常常在背後折磨你的情緒碎片的主人。與它們建立連繫,負起責任。不要讓自己被無意識的情緒傷痛所驅動,它們總讓你們走偏,阻止你們走向內在的自由。你們的意識才是治療者,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你們恢復支配情緒的力量,也沒有任何外在工具或途徑可以帶走這些情緒。只有帶著力量、決心和慈悲覺察到它們,才能將這些情緒釋放到光之中。
在情緒層次變得完整和自由,是靈性成長最重要的一個面向。我想用這句話作結:「不要讓事情變得比它本來所是的更難。」靈性之路是條簡單的路,只跟「愛自己」和「內在的清明」有關。它不要求任何特定的知識、儀式、規則或方法,你們靈性成長所需的一切,都在你們之內。

在一個安靜的時刻,進入自己感受的那一面,讓它告訴你們,你們內在有些什麼需要被釐清、被清理。信任直覺,在這上面下工夫;信任自己,因為你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你們走向愛與自由的獨特之路的主人。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