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700110

走向世界!哈佛、牛津教你如何鍛鍊思考力

ハーバード、オックスフォード…世界のトップスクールが実践する考える力の磨き方
作者 福原正大
譯者 陳昭蓉
出版日 2014-09-30
定價 $250
優惠價 79折 $198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名校教的就是不一樣,思考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5堂思考訓練課,讓你和全球優秀人才站在同一個起跑點!

傳統教育下的好學生,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
為什麼我們的人才在國際場合上幾乎沒有存在感?
在全球競技場上,比的不是誰知道得多,而是誰思考得夠深、夠廣

培養思辨能力,從回答「你有什麼看法?」開始……
無論在哪個場合,你都能成為「獨特的存在」!

知識豐富且外語能力強,就能成為活躍全球的人才?不見得!
世界頂尖大學培養人才時,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看事情的觀點」,
還要學會「說明自己的價值觀,懂得如何與人溝通」。

本書透過哲學和思想的思辨過程,鍛鍊你的思考力,讓你獲得支撐人生的強大武器。書中並引用牛津、哈佛、法國等世界名校入學考題,甚至聯合國人才招聘考題,來提供實際的訓練,形塑你的觀點,讓你隨時隨地都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 想想看,頂尖大學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聞到咖哩,所以想吃咖哩,這算是自由意志嗎?

◆為何內戰比國際戰爭更多?

◆自由會受平等威脅嗎?優秀的人努力付出,賺得財富,有什麼不好?

◆人有「死亡自由」嗎?人可以藉由醫學終結自己的生命嗎?

◆規定違規停車必須判死刑之後,再也沒有人違規停車。這是恰當而有效的法律嗎?

◎突破盲點,鍛鍊思考力從「思辨」開始

◆平等有害處嗎?

富人和窮人都餓著肚子。

麵包師傅帶了兩個麵包,富人說:「我願意付一大筆錢,把兩個麵包都給我吧。」窮人無法抵抗富人,最後富人霸占兩個麵包,窮人只能挨餓。大家會覺得,就算有錢也不該把兩個麵包都拿走,只要平分麵包,每個人都開心。

如果只看當下,的確如此。

不過,請大家想想,富人看到眾人平分麵包的場面,心裡作何感想?本來只要仗著有錢,就能吃得飽,結果卻因為平等主義,只能拿到一個小麵包,和大家一起餓肚子。富人經歷這樣的事,日後還會努力工作嗎?

社會一切平等,拚命工作還有意義嗎?托克維爾認為「平等造成的害處」會慢慢擴大,人們會不知不覺地接受現況,越來越無力。

作者簡介
福原正大
Institution for a Global Society(IGS)董事長。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1992年進入東京銀行。之後取得歐洲商業管理學院(INSEAD)MBA,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國際金融碩士第一名畢業,筑波大學經營學博士。

2000年進入巴克萊全球基金顧問公司(BGI),與歐美頂尖學校教授共同組成的全球團隊建立外匯的研究與戰略。35歲時成為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後擔任日本法人的董事,帶領公司敲響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開市鐘聲。

2010年成立IGS,教學對象是以海外頂尖學校為目標的學生,致力於培育全球化的領導者。

譯者簡介
陳昭蓉
1978年生於台南。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畢(輔修英語)。考取松下留日獎學金,取得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台灣松下電器,現從事企管顧問及兼職翻譯。譯作包括《工作是乘法》《有錢人的口頭禪,貧窮人的口頭禪》《金錢與正義》《成功不過是,把一件事做到好》(以上先覺出版)。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700110
ISBN:9789861342375
192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菁英分子究竟缺了什麼?

第一章  鍛鍊「認知」

1. 思考「自己是什麼人?」

        Q:請描述你自己(出身背景、想法等)。 

2. 質疑自己「深信不疑的事」      

    Q:自己真正知道什麼?   

3. 四步驟以分辨真假     

4. 掌握「即使分解,也無法了解的事物」   

        Q:你習慣「分析」觀點,或「整體」觀點?

        Q:你的「蛋黃」和「蛋白」裡有什麼?

5. 重新審視自己和組織的關係      

  思辨練習 了解自己的認知模式       

  鍛鍊思考力時間 哈佛新生必玩的抓犯人遊戲 

第二章  掌握「自由」

1. 掌握「自由」這個曖昧的概念  

        Q:自由會受平等威脅嗎? 

2. 發現自己並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思考       

        Q:你的「自由」意志到底是什麼?

3. 你只不過是呈現「別人賦予你的人格」   

        Q:你真的想追求「自由」嗎?

4. 注意到平等主義中「不易見的害處」       

        Q:你認為平等有什麼「害處」?

  思辨練習 思考「死亡的自由」       

        Q:你對安樂死和借醫師之力自殺的情況有什麼看法?

  鍛鍊思考力時間 讓牛津大學考生為難的考題 

        Q:規定違規停車得判死刑之後,再也沒有人違規停車,這是恰當而有效的法律嗎? 

第三章  了解「經濟」

1. 懷疑資本主義的美好

        Q:你支持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

        Q:你如何解釋二○○八年的金融風暴?

2. 掌握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 

3. 有些人不工作卻掠奪錢財 

4. 引發創造性破壞

5. 錢不會平白無故冒出來,該怎麼辦?       

        Q:你認為政府應該介入市場經濟嗎?或應該交由市場機制主導?

        Q:你認同凱因斯或海耶克的主張?國家和世界需要哪一種觀點?

  思辨練習 試著編列國家預算   

        Q:你會如何更動四十五兆日圓的用法?

  鍛鍊思考力時間 富豪的生活   

第四章  科技觀和自然觀

1. 科技越進步越好?    

        Q:藝術和科學一樣重要嗎?

2. 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  

        Q:如果你覺得人類成為自然的主人的想法太過傲慢,卻同時持有土地等不動產,該怎麼解釋這層關係?

3. 人類正步上毀滅之路 

        Q:你認為科技和自然,哪一個比較重要?

  思辨練習 在環境高峰會發表意見   

4. 看作品的另一面

        Q:為什麼需要藝術?

5. 重拾人性    

  思辨練習 公共政策公開討論──是否應該保護傳統文化?  

        Q:如果某些傳統文化沒有經濟援助就無法存續,你認為政府應該施行保護政策嗎?

  鍛鍊思考力時間 對「沒有答案的問題」提出答案  

第五章  了解「國家」

1. 別把國家當空氣

        Q:請思考為何內戰比國際戰爭更多?

        Q:你所謂的國家意指什麼?  

2. 平等是最危險的

3. 以「國家觀」議論核心     

        Q:你對核子武器有什麼看法?國家應該採取什麼對策?

4. 全世界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嗎?  

    Q:我們究竟是誰?

5. 思考我們在世界中的定位 


6. 探討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思辨練習 回答「我們是什麼樣的國家?」這個問題    

       Q:我們究竟是什麼樣的國家?

   鍛鍊思考力時間 讓哈佛學生目瞪口呆的規矩  

結語 世界領袖需要的「涵養」  


看更多

前言 菁英分子究竟缺了什麼?  

為什麼傳統教育下的菁英分子,無法在世界的舞台大放異彩?曾經到海外生活的人,心裡必定充滿強烈的疑問。或許有很多人隱約感到不滿,覺得我們應該要得到更高的評價,但是回頭看看政治、經濟、談判、商業領域,我們實在稱不上表現良好,雖然有一些例外,可惜並沒有很多人在世界的舞台上成為領袖,展露光芒。這到底是為什麼?

◎「世界級人才」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近年來政府也開始強調「培養世界級人才是當務之急」,加強中小學生的英文能力亦為重要政策之一。許多人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了解自己必須成為能在全球活躍的人才。培養世界級人才的確很重要,我也非常贊成,不過大家應該先想想,我們究竟該如何成為世界級人才?  Q:我們應該培養什麼能力,才能成為世界級人才?  如果你是教育部的官員,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世界級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是什麼?大多數人會立刻想到外語能力。一般人多半堅信「世界級人才=外語能力強」。外語能力當然少不了,不過只要有很強的外語能力,就能在世界舞台成為領袖、提高能見度嗎?我並不這麼認為。

要成為能在全球活躍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有堅定的價值觀、貨真價實的涵養。曾經在海外生活的人應該都會認同我的想法。我們真正缺乏,卻真正需要的能力是「深入思考事物的核心,有自己的見解」。此外,還得學會說明自己堅信的價值觀,懂得與人溝通。換句話說,必須有自己的哲學、價值觀,以及真正的涵養。要成為世界級人才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身為人的主軸。  ◎培養在任何環境都能處變不驚的「主軸」

提到「涵養」,很多人立刻覺得反感,想著都這把年紀了還要念書⋯⋯。說到涵養這兩個字,大家總是敬而遠之,覺得那是艱澀難懂的知識、高高在上的學問。

其實並不需要對涵養敬而遠之,著名的法國政治家赫里歐曾經如此形容涵養和哲學:「即使你遺忘了一切,它還在;即使你學會了一切,它還不夠。」我聽了這句話,深感佩服。說得好,涵養的確是這樣。即使學到豐富的知識,也可能會遺忘,可是就算忘了一切,心裡的信仰、價值觀、形成你這個人的主軸還在,這就是涵養。 相反地,即使有了不起的知識,累積了許多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也還不是你的一部分。要將知識和經驗內化,必須經過咀嚼、思考、取捨,以及重新建構的過程。  ◎建立自己的信仰與價值觀,成為支撐人生的強大武器

內化需要時間的累積,也正是「即使你學會了一切,它還不夠」的部分。知識固然重要,光有知識還不夠。你如何感受、思考那些知識和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時累積知識,以知識為材料,深入思考,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建立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以此為支撐你人生的強大武器。 只要有這種能力,不僅在國內,即使到其他國家也能引人注目,開創自己的道路。如果沒有為人的「主軸」,即使有許多知識,也稱不上優秀的人才。

◎並非強記知識,而是培養涵養,以建構思考主軸

我在本書除了介紹希望大家知道的知識,也會經常提出希望大家思考的問題。舉例來說,本書最後一章以國家為主題,介紹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不過,我的用意並不是要讓大家把「霍布斯和洛克說了什麼」當成知識記住,而是希望了解他們的想法之後,思考自己如何看待國家,如何定位國家的角色。這才是我希望大家好好思考的問題。  在此先向大家介紹我的學經歷。我在日本念完大學之後,進入日本的銀行工作,後來公司派我前往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簡稱INSEAD,歐洲排名最佳的商學院,有歐洲哈佛的美譽)留學,之後前往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學習企業管理和國際金融。接下來,我進入國際金融企業巴克萊投資銀行(Barclays)工作,加入由歐美頂尖教授組成的團隊。現在我自己創辦學校,主要目標是培養中小學高中生,讓他們將來能成為世界級領袖。

◎不是比誰的知識多,而是比誰能深入思考

我不斷地提到「涵養」的話題,也是因為當初我跨出本國企業到了其他國家時,深感自己涵養不足。

我創辦的學校實際上是指導中學生如何進入世界級頂尖大學。海外頂尖學府的入學考試和國內的學校完全不同,不是比誰的知識多,而是比誰能深入思考。這些頂尖大學的教育方式,除了要求學生累積豐富的知識,還得徹底思考思想和哲學問題,鍛鍊思考能力,這正是涵養教育。

在傳統教育體制下長大的一般人往往知識豐富,卻缺乏思考和討論的經驗,沒有能力自己思考、建構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主張。本書將介紹各領域的思想家和哲學家的想法,同時耳提面命地重複詢問讀者「你有什麼看法?」

◎藉由名校入學考題,深入思考這些主題對自己的意義,以建構思考主軸

書中涵蓋多項主題,包括認知、自由、經濟、科學技術和自然、國家,也介紹許多著名人物,例如蘇格拉底、笛卡兒、穆勒、湯瑪斯.霍布斯、洛克、康德、亞當.史密斯、卡森、岡本太郎等。此外,本書引用牛津和哈佛等世界名校、法國的大學入學資格考、聯合國人才招聘考試的考題,帶領讀者思考世界標準的涵養。  讀者可以學習哲學家的學說,同時想像自己正在參加世界頂尖名校的入學考,深入思考各項主題。我希望大家好好體會「自己有什麼想法?重視什麼?」。然後,再進一步了解身邊的人「有什麼想法?重視什麼?」

所以,當我提出問題時,請大家務必放下書本,靜心思考。最好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和朋友、同事、家人討論。逐步深入思考,才能培養真正的涵養,建構日後登上世界舞台之後所需的思考主軸。  最後,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本書的主要目的是以知識為「材料」來鍛鍊思考能力,有時會以盡量簡單的方式說明哲學家的思想。在您能夠更深入思考之後,衷心建議您閱讀原典,想必會有更多收穫。  如果讀者能透過本書有更多新發現,我將深感欣慰。  

二○一三年十月 福原正大

看更多

試閱

第一章  鍛鍊「認知」

1. 思考「自己是什麼人?」

Q:請描述你自己(出身背景、想法等)。 (二○一二年哈佛大學法學院入學考試申論題)

這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入學考題。雖然考題是「描述你自己」,出題者當然不是想知道你的姓名、學歷等基本資料,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出這種考題?其實,全球有許多大學、法學院、商學院都想深入探問「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是誰?」「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和信念?」。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當考生看到「請描述你自己」這麼模糊的問題,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分析、整理脈絡、設計回答方式,並且向對方說明。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卻是迷宮般的世紀難題,讓人越想越無法自拔。

「你是什麼樣的人?」要面對這道難題,我決定先與大家討論「認知」。因為認知是表現自我的重要因素。舉例來說,當你捫心自問「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你想的只是「你認為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當你說我是個性格開朗的人,這句話有多少為真,有多少只是你自己的認知?你想過這個問題嗎?聽起來像是哲學論辯,不過,當你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時,認知的觀點非常重要。

◎只能透過「有色眼鏡」看見一切

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世上有另一個人和你有過完全相同的經歷,那個人會成為現在的你嗎?會和你有同樣的價值觀、喜好、判斷標準、優先順序,就像精神層面的複製人一樣嗎?答案應該是「不」。因為即使累積同樣的經驗,也會因為個人「吸收經驗」的方式,讓經驗有完全不同的價值、意義、影響。經驗往往包括「事實和認知」。人總是透過自己的「認知」的這副有色眼鏡了解、解釋所有事物。本書涵蓋許多主題,包括國家、自由、經濟、科學技術和自然,你會對自己學到的經驗和知識產生認知。本章特別在你學習其他內容之前,說明每個人的認知有多麼不同、你應該以何種思維看待身邊的事物。

◎我們和希臘人會看到不同的「事實」

平時你只是無意識地接受許多事物,其實那是你的認知,未必是事實、真理。即使世上許多人有過同樣的經驗,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請想像這種情況:你正走過顯示綠燈的斑馬線,有輛推土機闖紅燈撞了過來,把你眼前的人撞得身受重傷。你有什麼看法?你應該會覺得駕駛太可惡了。若是我們看到這則網路新聞,大多會譴責駕駛。不過有位朋友告訴我,希臘人的想法可不一樣,他們認為駕駛當然有錯,但是走路不仔細看的行人也有錯。雖然未必所有希臘人都這麼想,但是我朋友曾經在看到綠燈,立刻想往前走的時候,被身旁的希臘人遏止,要他走路小心,免得被撞死。

人的想法會受到歷史、文化、法律、習俗的影響。無論有什麼理由、背景,不同國家、地區、立場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往往大不相同。即使對你堅信這才是事實或理所當然,世上仍會有許多人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人對於相同資訊的認知有多大的差異?你抱著什麼思維看待事物?這正是本章的主題。

2. 質疑自己「深信不疑的事」

思考「認知」這個主題時,許多歐美大學都以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辯證》為教材。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是他的弟子,兩人都是知名的哲學家,但是蘇格拉底本身沒有留下著作,他的教誨都是透過弟子們的著述流傳至今,其中之一就是《蘇格拉底的辯證》,書中曾經提到下列的故事。  神說我(蘇格拉底)是世上最聰明的人。然而,我深知自己不論面對大事、小事,都還不夠聰明。可是神說的話錯不了,這令我非常苦惱。  蘇格拉底曾經如此闡述他的煩惱。你能想像這種煩惱嗎?他對於神說「自己最聰明」的意見存疑,可是神說的話錯不了,所以感到苦惱。於是蘇格拉底想著「如果我能找到比自己聰明的人,讓神看到有人比我聰明就行了。」不愧是哲學家想出來的方法,找到清楚的反證,告訴神,這實在是最聰明的方法。蘇格拉底為了找到比自己更聰明的人,立刻前去拜訪雅典最聰明的政治家。兩人討論了善、美和許多話題。經過討論,蘇格拉底確定了「其實我們兩人(在本質上)什麼也不懂」。不須我多說,蘇格拉底是知識的巨人,有豐富的知識且有很深的思考能力,就連蘇格拉底都覺得「其實我們兩人在本質上什麼也不懂」。

然而,與蘇格拉底討論的政治家完全不同,他充滿自信,覺得自己知識淵博。蘇格拉底發現兩人的差異和認知的不同。後來蘇格拉底還探訪許多賢能之士,討論許多議題,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最後,蘇格拉底得到這樣的結論:「雖然我什麼都不懂,至少我不覺得自己懂。所以,至少就這一點來說,我比他們聰明。」「由此可見,神說的並沒有錯。」這就是著名的「自知無知為知」。

在《蘇格拉底的辯證》書中,神還曾經說過:「人類啊,最聰明的人就像蘇格拉底一樣,是領略到自己的智慧其實並沒有任何價值的人。」蘇格拉底的知識和智慧應該不輸任何人。然而,神並非稱許他豐富的知識或智慧,而是即使有知識和智慧,卻明白「自己無知」的人,才是聰明人。這真是耐人尋味、充滿教誨的故事。 不算「真的知道」

我們究竟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我經營學校,致力於培養中小學生成為世界級人才,安排外文、思想、教養等課程,在教授認知主題的時候,總是先問學生:「你真的知道什麼?」我不問「知道」、改問「真的知道」,這是問題的關鍵。「真的懂得什麼」是很重要的問題,可以讓人開始質疑自己所知的一切,體悟自己的無知。  Q:自己真正知道什麼?

你敢斷定自己「真正知道」什麼?如果真有這樣的事,那究竟是什麼?請大家靜下心,好好想想。我班上有位同學回答:「我知道自己親眼看得到、親手摸得到的。」我反問:「例如什麼?」她指著桌上的筆記型電腦:「我知道這是筆記型電腦。」原來如此,說得好像有道理。我又繼續追問:「什麼是筆記型電腦?」如果她這麼確定桌上的物品是筆記型電腦,應該也能說明「電腦是什麼」。如果不知道什麼是電腦,應該無法斷定這是電腦。可是當我反問電腦是什麼?班上同學全都議論紛紛。有人說那是能高速計算的裝置,有人說可以發電子郵件、上網的機器,有人說可以啟動各種應用程式的機器,還有人從外觀說明電腦是有螢幕、主機和鍵盤的資訊處理裝置。這時候又有許多意見:iPad不算電腦嗎?智慧型手機應該也算是電腦吧?

這些意見當然都沒有錯,不過這些意見都只是個人的認知,並未確切表達電腦本身,這正是「真正知道」困難的地方。即使是平時經常使用電腦、精通內部構造,甚至可以自己組裝電腦的人,都很難一言說清電腦是什麼。也許這就像在《蘇格拉底的辯證》中神所說的:「這不過是沒有價值的知識。」

請大家別誤會。我並不是要拿蘇格拉底當招牌,貶損知識和經驗沒有意義,其實我認為知識和經驗很有價值。然而,從認知的觀點思考事物時,必須先問自己「我真的知道什麼」,認真質疑「自己平時認為理所當然的事」。 舉例來說,全球有無數人都知道女神卡卡,不過大家只知道她的長相、外貌、生平、唱過的歌曲,但是這代表大家真的知道女神卡卡嗎?你認識的女神卡卡,和你身邊的人所認識的女神卡卡一樣嗎?

當你開始認真質疑自己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最後一定會面對「到底真相是什麼」的問題,還會發現自己其實「不了解」世上一切事物。不過這正是讓人思考認知的起點。該怎麼做才能從根本「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一切事物?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