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500052

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作者 許皓宜
出版日 2015-01-29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這個封面的背後有個故事。

是的,這三個人,是我和我的父母親。

拍照時,我們三人站在草地上,一人拿著一張板子,卻沒有任何概念板子上會被畫上什麼。草原上有風聲、孩子嬉戲的聲音,很奇妙地我卻好像聽到左右父母的呼吸聲、聽到近在咫尺的心跳聲。我想這是因為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曾像這樣與他們「無阻礙」地在一起,我感覺到心裡的一絲慌張。

原來,有時候要好好地面對自己的父母,是一件彆扭而令人感到緊張的事......許皓宜 獨家後記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每段關係裡,都有六個人:你我以及我們的父母!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
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為何我們與人相處會有困難?為何不敢拒絕別人?
為何總看別人不順眼?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
為何習慣性地依賴別人?為何自我感覺良好?

這些,都和你的原生家庭密切相關!記憶中父母臉上閃過的喜怒哀樂,如同烙印般刻劃在我們心底,左右著我們的情感,撼動著我們的性格。我稱之為:父母病。

今年最暖心的旅程!內在小孩與父母的和解之旅

擁有十年以上的心理諮商經驗,許皓宜處理過各式各樣的案例,她發現,「所有的問題探索到根本,都與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想要了解一個人、療癒一個人,勢必得回歸到家庭。」她用深厚的心理學背景加上細膩的文字,帶你尋找你遺忘的那一面,並深刻挖掘出心底最真實動人的那一面。

父母不只給你基因,也給你命運!

為了解開你身上的「父母病」,體會每一回「被父母惹毛」背後的意義,展開這段與父母的和解之路,許皓宜從「自我覺察——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到「理解父母——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以專業角度及真實故事,帶你改變與父母的關係,進而讓你與其他人的互動更完美。

與父母的和解,就是與自己的和解!

. 「示弱」,其實是一種心理健康
. 因為不信任自己,所以莫名對他人發火
. 承認渴望!信任萌芽於父母足夠的「凝視」
. 解開「我都是為你好」魔咒!順從不是唯一的辦法
. 挑剔,是因為害怕失去;因為害怕,所以先攻擊別人
. 越無法忍受人與人的爭吵,代表童年有多害怕父母爭吵

◆各界名人暖心推薦

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暢銷作家 鄧惠文   知名廣播主持人.暢銷作家 光禹
暢銷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吳淡如       親子天下雜誌執行長 何琦瑜
知名部落客.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貴婦奈奈  如果兒童劇團團長 趙自強
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 吳娟瑜       環宇電台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節目主持人 呂如中              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 黃文華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親職教養專家 張旭鎧  藝術心理治療師 邱寶慧
《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 花媽(卓惠珠)  知名藝人 可藍              
知名作家 H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諮商心理師,現專職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兼任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曾在大專教學多年,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受過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長期於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等節目擔任客座來賓&親子教育專家,並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隨年歲往上攀爬,她越體會: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內心所盼所求,不過「真誠」二字而已。

所以她離開諮商專業系所的教學,真誠地回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以一種面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筆調溫暖而幽默,從自己、父母到周圍的人,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寫出了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也記錄了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父母親。

只願,我們能夠面對父母的不完美,原諒不完美的自己。然後同意,原來我們生而都自有一種獨特的價值與魅力。

曾出版著作為《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以及有聲書籍《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5 博客來上半年暢銷Top100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500052
ISBN:9789861364148
256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吳娟瑜

推薦序 父母,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  謝文憲

推薦序 找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      楊俐容

推薦序 將與父母和解的過程,轉化成滋養的力量  貴婦奈奈

前 言 解開我們身上的「父母病」

輯一        和解前的自我覺察:喚醒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解除「信任危機」

為何與人相處會有困難?

為何無法在人前示弱?

◆練習1 釐清自己:也許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在乎

為何無法感覺自己的感受?

◆練習2 啟動感覺系統:每個行為背後都與感受相連

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 

放下對「全能感」的執著

為何不願意接受現實?

為何總是看別人不順眼?

◆練習3 勇敢向父母抗爭: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

為何無法控制地依賴別人?

為何會自我感覺良好?

◆練習4 照顧內在小孩:對曾經脆弱的自己說話

承擔「自主」的代價

為何對小事缺乏膽量?

為何不敢拒絕別人?

為何難以自我控制?

為何不敢勇於夢想?

◆練習5 放下不屬於你的遺憾: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與心理分裂的困境共處

整合他人身上的好與壞:愛恨交織的矛盾

整合自己身上的天使與惡魔:面具之下黑暗的我

整合關係中的好與壞:家庭裡的三角關係

整合內在的男性和女性特質:被壓抑的性別特質

◆練習6 揮別幻想中的完美父母:不完美,才是真實人生 

輯二        理解父母:認識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

母親是調節情感的「容器」

壓抑的「冰箱母親」

情緒化的「氣象台母親」

強勢的「獅子母親」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製造傷痛的「刀子母親」

缺席的「透明母親」 

父親是勇闖人生的「燃料」

權威的「國王父親」

停留在青春期的「半熟父親」

暴力的「教鞭父親」

缺席的「隱形父親」

不同調的「顛倒父親」

退化的「孩子氣父親」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我們這輩子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合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我喜歡皓宜博士這麼真誠而自然地「自我揭露」,她縮短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路。這本書對她而言,是自我療癒的分享;對讀者而言,則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助力。——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 吳娟瑜

我特別喜歡皓宜提出「父母病」的觀點,將錯誤推給父母,只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向循環,發現和解的療癒力量,才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父母的DNA是人生最重要的天賦來源。皓宜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輔以實務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完全外行的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眼眶泛淚,並產生很多共鳴。——環宇電台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這是一本讓我邊看邊哭的書,皓宜那一出手就非常催淚的文字,和一開口就能傳遞溫暖的故事,讓我很感動。她帶領你慢慢處理所有心結,重新解構你的現狀、架構過去的傷害,整合出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性格與未來。
——知名部落客.暢銷作家˙諮商心理 貴婦奈奈

當你翻開這本書,有如搭乘時光機,穿梭過去和未來,覺察和探索內在小孩與父母的「心」關係,並賦予自己當下真實及全新的改變。——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我透過心理諮商花了七年跟過世的父親和解,這本書讓我再一次嗅到那年冰冷冬天,鑽進父母被窩裡的溫暖和氣味。——《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 花媽(卓惠珠)

讀完這本書,不僅認識真實的自己,更看見這個充滿愛的世界!——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親職教養專家 張旭鎧

這是一本成就愛與關係,圓滿人生地圖的一本超展開的好書。
——藝術心理治療師.《今天我們來玩什麼?》作者 邱寶慧

推薦序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國際演說家暨情緒管理專家 吳娟瑜

當時,我小學三年級,住在台北市同安街,印象最深刻是小女孩阿婷的哭聲。

爸媽把房子租給阿婷一家人,阿婷約莫四歲,我依稀記得在不上學的日子裡,總會聽到她聲嘶力竭的哭聲。這時,我會爬過阿婷家的門板,從上面的空間穿過去,然後小心翼翼地攀爬到地面上。

「阿婷,不要哭哦!大姊姊來陪妳玩哦!」當時的我約十歲,我不懂得什麼叫做心靈上「被遺棄的孩子」,我也不清楚阿婷的爸媽為什麼忍心到——兩個人各自去上班,獨留下女兒一個人守著空洞的房間,我只知道或許我的陪伴,或許我的話語可以帶給阿婷一點撫慰,讓她感覺到一個人的白天並沒有那麼漫長……

直到我看到皓宜博士寫出「……許多獨自一個人守家的夜,目送她(母親)離家的背影,並透過落地玻璃的縫隙,拉長雙耳聆聽她騎車遠去的聲音……」

突然之間,阿婷的身影非常鮮明地跳到我眼前。多年後,我和阿婷完全失聯,也不清楚長大成人後的她,日子過得好不好?當年的哭聲是否早已遺落在童年的記憶角落?還是她一直深陷和爸媽不愉快的關係而找不到答案?

相較之下,我看到皓宜博士為自己的情緒出口,為自己的生命版圖做出奮力一博跨越的勇敢。她定期出席國際客體關係治療課程,並請教資深心理諮商師探討原生家庭,而且當她在分析一些案例時,總不忘娓娓道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她不像有些作家和專家,總是把個人隱藏在「筆下」及「文字的背後」,讓自己高人一等,或是讓自己神格化。

我也看到皓宜博士的智慧,她運用簡單的比喻,讓我看懂,原來我們和父母存在著微妙的矛盾關係,我們像是渴望自行破繭而出的帝王蛾,父母卻往往拿著「隱形的刀剪」自行剪開繭殼,結果帝王蛾的我們反而嬌弱地無法展翅高飛;皓宜博士還提到離開籠子的小熊,卻不懂得如何用四隻腳行走,彷彿被父母長久限制後,虛幻的籠子永遠將牠禁錮;又例如書中「女漢子的睡前之吻」「四瓶小香豆」「鍋蓋裡的秘密」等故事,更讓一般讀者深入淺出了解父母如何帶給子女無形而巨大的影響。

皓宜博士用了不少實際案例,印證許多為人子女的迷茫和失望。其實,父母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強大」,父母也不是我們認定的「無所不知」,父母就是平凡人,他們有七情六慾,他們也會犯錯,他們可能做出一些讓我們痛苦不堪的事……

皓宜博士讓我們理解了十二種父母的類型,可能形塑出的十六種人格特質,也讓我們明白要脫離「父母病」,首先要與自己的父母和解。

你也會從書中對皓宜博士有更新的認識和更有趣的了解,原來她嚮往舞台表演,卻有著眼睛聚焦的困擾;原來她曾經個性剛硬,那是因為身為獨生女的必須承擔;原來她有十一位表兄堂哥的互動,讓她一向正義果敢;原來她從不夠完美的原生家庭,正在重建和父母的關係,原來……

我們這輩子也都在努力和自己的父母整合關係並學習自我接受,我喜歡皓宜博士這麼真誠而自然地「自我揭露」,在助人的諮商志業裡,她縮短了我們的自我摸索之路。這樣的過程,對她而言,是個自我療癒的分享;對讀者而言,則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助力。

推薦序 父母,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環宇電台主持人.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

與皓宜初見面是在廣播錄音室裡,一般訪問陌生作者或來賓,身為主持人的我總是希望先破冰、暖場再進行錄音訪問,皓宜是少數與我心有靈犀,可以直接對談,沒有冷場,言談間眼神散發著光芒的來賓。

當天談到的話題是有關親子的教養話題,身為人母的她,總是可以引用簡單理論,輔以大量的實務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聽眾理解,也讓完全外行的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眼眶泛淚。

他的書與人,完全符合我的論點:「專業,是建立在通俗的溝通。」節目播出後一小時內,電台0800專線電話響個不停,全部都是要來報名她在新竹的親子講座,由此可見她對論述議題著墨之深的專業,與無比親和力和熱情的個性特質。

我常說:「父母,是每個人心中最無法選擇的天賦。」我很會講話,可能是遺傳我媽媽;我做事腳踏實地,或許是遺傳我爸爸。但一般人不是抱怨父母沒留下巨額財產,就是嫌棄父母給的資源還不夠多,殊不知,父母的DNA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天賦來源,子女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發揮自己的長才,不看自己的個性缺點,就是給予父母最棒的人生禮物。我也希望我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父母能以我為榮。

皓宜的原生家庭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討,每每我們聊到這話題,都能有很多共鳴,在此推薦皓宜的這本新書,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眼眶泛淚。

最後,引用電影《極光之愛》片段中,曉鳳(季芹飾)電擊無效往生後,女兒(楊丞琳飾)握著母親冰冷的手,跟母親講的最後一句話:「我不要我們之間的最後一句話,是在吵架。」這句對白,道出了你我心中,對父母永遠的遺憾。

你準備好要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了嗎?相信你會愛上這本書。

推薦序 找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不久前,和皓宜在秋天的北投相約碰面,聽她說起最想書寫的課題。當時心裡暗自沉吟:「生命故事,加上諮商情境的種種相遇和撞擊,一旦成書,必然扣人心弦。」沒想到時隔不久,就收到出版社寄來書稿,一章章往下翻閱,除了讚嘆皓宜流暢優美的文筆之外,更對皓宜那些擲地有聲卻又容易親近的論述佩服不已。

親子是生命中牽絆最深、糾結最複雜的關係,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段關係的主控權幾乎都操在父母手上。而孩子,則依照各自的造化際遇,或發展出白熱化的抗爭,或長成暗潮洶湧的順服;最終,多半是自己內在小孩和父母雙輸的局面。

皓宜的文字,幫助每個大人重新了解「父母是人不是神」,從而接納「生命可以有缺憾、不必得完美」。書中提到的「信任、全能感、自主、分裂」點出親子關係與自我概念最核心的議題。十六種內在小孩與十二種父母模樣,則為自我療癒的崎嶇道路架上了一座扶手,也替為人父母的困頓處境提供了一盞溫暖的暈黃。我特別喜歡皓宜提出「父母病」的觀點,將錯誤推給父母,只會落入無止境的負向循環,發現和解的療癒力量,才能感受寬容與愛的美好。

十二月二十四日將夜,信箱手機陸續傳來朋友寄贈的耶誕音樂與溫馨祝福。值此歲末年終,特別感受到寧靜的美麗與平和的歡喜。而這,也是我在閱讀皓宜新書

《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之後,最深的感受和感動!推薦給渴望與自己、父母日漸親近的你,並祝福你繼續接手寫下去,完成自己的「療癒之書」。

推薦序  將與父母和解的過程,轉化成滋養的力量/諮商心理師 貴婦奈奈

這是一本讓我邊看邊哭的書,一來當然是我的好姊妹皓宜那一出手就非常催淚的文字,和一開口就能傳遞溫暖的故事,她用自己的成長經驗當餌,一步一步慢慢勾起我們記憶深處、心靈黑洞共同經驗過的情緒,這樣的共鳴讓我很感動。二來是因為我自己也走過與父母和解的過程,和皓宜一樣,回到過去,重新架構回憶裡父母和自己的關係,勇敢面對、學習接受與放下那些曾經的傷害,轉化成滋養的力量。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至深,從有意識到無意識、從語言的到非語言的部分幾乎都有。當父母真的很辛苦,幾句無心的話和失誤的反應,就可能把這影響擴大至孩子的自信、人際與兩性關係。我自己的經驗便是如此。

和皓宜一樣,進入心理治療領域,接受諮商心理師的訓練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好勝、強悍又有上台恐懼且缺乏自信,其實都與父母的互動有關,前幾段愛情也因為複製內化了父母的語言和情緒,而談得辛苦,無法長久。透過心理自我療癒的過程與父母和解後,剛好又與一個滋養型父母的角色相遇,才修補了心裡的缺角和遺憾,開始體驗無比美好的人生。

每個人心裡都可能存在一個受傷的小孩,那個傷只有我們有機會面對、有能力照顧、有方法療癒,只有我們可以解救自己離開那個禁錮著自由發展的牢獄。

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究竟在什麼時候受了什麼傷……你或許忘記或許沒有覺察到那個傷所帶來的影響,這本書可以帶領你慢慢處理所有心結,重新解構你的現狀、架構過去的傷害,整合出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性格與未來。

看更多

解開我們身上的「父母病」

童年時期,父親時常因為工作不在家,母親難免有事要外出,記憶中我在南部老家,四層樓高的透天厝裡,度過了許多獨自守家的夜。猶記得,每當母親出門前,總會叮囑某些事情,然後我會看著她的眼神、點點頭,目送她離家的背影,並透過落地玻璃門的縫隙,拉長雙耳聆聽她騎車遠去的聲音。

對分離的不安,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

在那個幼時的記憶裡,時間對我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即使看著時鐘長短針交錯走過,仍然無從判斷,時針落在何處,才是母親回來的時機?只能憑印象估算母親究竟出去了多久。

但自我的主觀感覺是抽象且不可信任的。比方說,母親才出去半小時,對當時不安渺小的我而言,卻有一種好像看不到時間盡頭、需要無止盡等待的恐慌。

所以我常常在母親出門後,朝著母親離開的方向跪地雙手合十,低著頭呼喚我所知的各方神明、菩薩、上帝:「不管是什麼神啊!求求祢們,請讓我媽媽一路平安,別出意外。」我常這樣邊呼喚、邊哭泣。直到聽見母親的機車聲在巷口響起,才趕緊收起眼淚,裝作沒事地迎接她進門的身影。

學了心理學之後,才明白這種對分離的不安,來自親子關係中不穩定的依附關係,而那種一分離就彷彿死亡即將降臨的恐慌,可能是傳襲自家庭的陰影。

成年後,我花了很多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探索父母的故事與處境,逐漸理解:如同我這樣等待著母親,母親也如此等待著父親。我明白了身為警察眷屬的母親,從小就生活在「父親離家出勤,母親膽顫心驚」的狀態;所以當母親遇上隨興不羈,工作需要喝酒應酬,又常得自行駕車的丈夫,童年時的心理狀態在婚姻中便轉換成:「丈夫出門應酬,妻子膽顫心驚。」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我自然從小就嗅出這樣的氛圍。雖然我不曾與父母談論過這些,但那些過去的印象、那每個瞬間在父母臉上閃過的表情,早已如同烙印般刻劃在我心底,左右著我的情感,也影響我成年後的性格。

所以,在別人面前,我看起來總是堅強,更年輕時的我,性格甚至非常剛硬。走過心理分析之路,才漸漸理解自己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預備這個世界上可能只剩我一個人的日子。母親也因為活在潛在的死亡焦慮中,出門時總會叮囑我,她和父親的死亡保險單放在哪裡。

也因此,那個跪在地上無助呼喚神明的我,逐漸長成堅強面對生離死別的我。但其實,許多情緒和感受,早已習慣一個人默默消化。

面對鏡頭的恐懼來自怕被「看透」的不安

在發現自己總是默默承擔感受之前,我一直遊走在「冷靜乖巧」及「直率衝動」之間(要知道,這兩者是我童年時賴以生存的要件)。我在這種雙重情感的夾攻下常常覺得難以呼吸,所以往往混在人群裡,透過喧鬧的談笑聲,忽略自己內在的矛盾。

童年時獨自在家的夜晚,讓我看了不少文學作品。我常趁父母不在的時候,溜到樓與樓中間夾層,在父親的書房裡,找個陰暗的角落,在昏黃的燈光下,偷偷翻閱書櫃裡那些泛黃的老書。伴著遠處地下室傳來的蟋蟀叫聲,在偌大的房子裡,靜靜啃食著小說中的故事情節。

因此,我在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其實是個就讀中文系的大學生。愛文學、愛電影,喜歡獨自唱歌、在舞台上演戲。

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表演工作者,詮釋我所熟知的故事情節,或者將心裡矛盾分裂的情感投射在舞台上。直到大四的戲劇課,老師發現我有「眼神聚焦」的困難——我沒辦法把眼神放在一個定點好好地說話和演戲。我甚至發現自己有面對鏡頭的困難,但我後來竟然成為需要上媒體面對鏡頭的人。

學了分析心理學後,我不斷尋求自己面對鏡頭恐懼的答案。我發現,鏡頭之於我,就像眼睛。我感到困惑,難道是怕被看透什麼嗎?

是的,我現在終於可以承認:我真的很怕被看透,外表看似堅強的我,內心其實充滿不安。

比起害怕被不相干的人看透,我更害怕被認識的人看透。直到現在終於明白,這種害怕是怕他們失望。而這個「他們」,正是我的父母。

「如果他們一定得出門,我何忍讓他們擔心家裡這個其實一點也不堅強的獨生女兒呢?」這是我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聲音。  

人際關係不順利,是因為我們都得了「父母這種病」

誠實以對,自我坦承後的覺察,一開始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我的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活在對父母的怨懟裡:我生氣他們沒有給我任何手足,我怨恨他們不經意的缺席製造了我的孤單。於是我引爆許多親子衝突:我離家、叛逆、對父母大吼……直到發現,原來我也染上了「父母病」——把問題統統推到父母身上,就以為自己沒有問題,卻往往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留下更多口是心非的遺憾。染上「父母病」的我們,常常對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氣,抱怨童年的缺失與渴望。但這樣的情緒往往讓我們體會不到真實的自己,也看不到真實的父母親。

我從二○○七年開始在心理諮商領域的學習,逐漸從個人諮商轉向家庭治療,在長期的家庭治療實務工作中,聽過形形色色的家庭故事。直到二○一三年,卻又再度把焦點從家庭轉回個人身上。我想,這都是為了解開自己身上的「父母病」,開展這段與父母的和解之路。  如果可以,我們也許能相互陪伴,一起踏上這場療癒之旅。

這可能會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看更多

試閱

為何常常無端對人發火?  

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被討厭的勇氣》  

在談信任感的最後,我想分享一個時常遇到的困擾,也是我被諮詢過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莫名地對人發火,等到脾氣發完後,才覺得自己很沒道理而後悔呢?

我在經驗過無數次發火並且後悔之後,想很誠實地說:這是因為我們面臨與信任感最相關,也最根本的問題——無法相信自己。當我們內在處於一種「無法信任自己」的狀態時,所看到的外在環境,往往是「別人不相信我們」或「別人不尊重我們」。

所以我們無端發火,常常來自與自己內在的一場「誤會」。

不信任自己,蒙蔽我們對人的感受

比起對自己的不信任,對他人不信任所引發的怒氣,往往在瞬間就能引爆,而且在情緒的當下非得要做出一些立即性的行為,才能讓自己稍微好過一些。所以我們常常會做出許多令自己後悔的行為——突如其來對人發火,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除此之外,也包括討好別人、威脅別人……種種我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都有可能來自:我們覺得眼前這個人,不信任我!

這種感覺令人難堪、憤怒,深覺不被尊重。許多複雜的情感交錯在一起,最後只能用「把自己變小」(我是錯的,產生無能感),或者「把自己變大」(我是對的,引發生氣感)來展現。這種「變大變小」的表現,通常容易在面對重要的人和重要的情境時發生。

以下是許多人可能非常熟悉的場景: 我們正在完成一項重要的計畫,而且花了很多心思想了又想、塗了又寫、寫了又改,好不容易完成自己覺得不錯的成品,滿懷期待地拿給夥伴看,想從他們的眼神裡讀到「驚嘆!震撼!」的神情。但是他們卻若有所思皺著眉頭說:「我覺得……是不錯啦!可是,好像哪裡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他們的口氣可能十分委婉,但聽在我們心裡卻不太舒服。有時會有人提出建議:「我覺得這邊可能要這樣比較好……」或者拿我們與他人比較:「不然,要不要去問一下那個誰誰誰好了……」

於是我們開始覺得難堪,心跳加速,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然後可能沉默不語,或者故作鎮定地說:「不然讓那個誰誰誰來做就好了……」並且對夥伴感到生氣:「你怎麼沒挺我?」或者乾脆把東西丟在他們面前,回家大吃大喝或大哭一場。

然而,在我們沉靜下來之後,卻可能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場「誤會」。

因為害怕,所以先發動攻擊

面對越重要的人和情境,越渴望獲得信任與認同。然而,當我們感受到別人不信任、不認同自己時,卻常常是因為:我們也根本不夠相信與認同自己。所以當我們覺得做了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時,會因為別人沒有肯定自己而憤怒,這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我其實也不如想像地對自己感到滿意。所以別人不如我預期的反應,反而一針見血地戳破了我們為自己設下的騙局。

但我們需要這樣隱藏在「我沒有不相信自己」的騙局背後,往往是因為:不夠相信自己時,就會害怕被人看穿那些不美好。倘若,被人看見了真正的、不美好的自己,也許他們就會失望地離我們而去。但偏偏我們心裡害怕被人看穿的時候,這種發自內心的威脅感又常常讓我們做出相反的行為,所以當別人的反應觸動我們心裡的「信任危機」,「害怕被看透」的心態,往往讓我們先出手攻擊別人。

所以,突如其來的發火,常常是因為自我保護機制所產生的「攻擊反應」,來自一場內在世界的誤會,使無法肯定自己的人,也同時扭曲別人的心。我們寧願相信:別人不會真的尊重、肯定或喜歡我,也不願承受這些尊重、肯定或喜歡「可能會離去」的痛苦。

這種感受,不會只有對象是「人」的時候才會發生。有時候,也許只是一個機會、一場表演,我們都很怕錯過,害怕「它再也不會回來」。這是一種對人事物全面性的不信任感;當我們不相信「我不會輕易被毀滅」,就會害怕與周圍的一切錯過或分離。

不被信任的早年經驗,常常來自母親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和我分享她「不被信任」的故事: 在她上國中那一年,對愛情開始產生懵懵懂懂的憧憬。母親看她成天和男孩子通電話,老是追著她問:「妳是不是交男朋友了?」 「沒有啊!就是通電話而已。」當時才十三歲的女孩說。 「真的沒有嗎?」 「真的啦!我怎麼會騙妳呢?」女孩用正準備蛻變成女人的眼神看著眼裡盡是擔心的母親,她對母親的擔心感到非常困惑。 「那就好。女孩子要自重。」 女孩點點頭,似懂非懂。

之後,女孩的交友圈中,男孩子越來越多,母親也越來越眉頭深鎖。某天,母親把女孩喚來:「這個,妳拿去廁所用,再拿出來給我。」

母親拿著一個長條型的物品,讓女孩進去廁所沾染尿液作檢測:「這是測糖尿病用的,因為我們家族有遺傳基因,所以讓妳做一下檢查,提早預防。」

女孩乖乖地進廁所,然後拿出來和母親一起等待檢測結果——一條紅線!

「太好了,妳沒有得糖尿病!」

當時雖然覺得母親很古怪,但未曾起疑。直到某一天,她偶然得知:原來當年那個長條型物品,根本不是用來檢測糖尿病——那是根驗孕棒!

從她知道真相的那一天起,她再也不相信母親的話。

連帶也不相信這樣不被信任的自己。

沒辦法打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的人,往往能從生命中找出一段不被信任的深刻經驗。更殘酷的是,許多人尋找到不被信任的源頭,通常會指向母親。或許是因為,唯有父母如此重要的人,才能輕易摧毀我們的信任感。

信任感被摧毀對我們的生命意義重大,不僅讓我們容易曲解別人的意思(通常是我們感到不被信任或不被尊重的時候),也對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到懷疑。

走出痛苦漩渦,理解「愛,卻無能」

讓我們從源頭思考:一個母親,或者是父母,究竟為什麼會對孩子產生不信任感?答案往往是:這些父母對自己也是如此不信任。因為很難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以也很難相信自己生養的孩子,具有值得被尊重與相信的價值。他們可能會用一些荒謬至極的方式測試孩子,試探他們會不會變壞。他們的心裡往往藏著恐懼,深怕幼時躺在自己懷裡那天使般的孩子,有一天會變成惡魔。他們深怕自己是不夠格的父母,深怕孩子有一天會離自己遠去。

在不信任的世界裡,所有一切,都會輕易毀滅。

在如此不信任的環境中長大,讓我們變得恐懼且敏感,無法打從心底信任自己,也無法信任別人,因此開始害怕錯過、害怕遠離,進而對讓我們有這種感覺的人亂發脾氣。

而且這些人,往往對我們有一定的重要性,於是讓我們陷入後悔的漩渦裡。

一次,又一次。

這種無止盡的漩渦其實對我們的生命具有獨特的意義——正是這種重複性的痛苦漩渦,帶領我們從中了解與父母之間不信任的故事源頭,並且深切體會到當年父母困在不信任感中的恐懼。

於是我們學習原諒,並且理解,父母當年的荒謬並不是為了摧毀我們,而是因為他們對我們「愛,卻無能」。

然後當有一天我們也為人父母,請好好信任孩子,並且回過頭去信任那些,也許不曾教會我們信任的老父親、老母親。

父母年華會老去,但信任的議題,還在繼續。

與父母的和解練習:
勇敢向父母抗爭: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 

在台灣的家庭中,下面幾種狀況通常是我們從小帶著長大,也是現實中來自父母所帶給我們的傷害。請從下列情況中,勾選出你覺得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境。如果項目中沒有,你也可以自行發揮,寫下你覺得父母對你的不當對待。但請注意,這場練習是為了將父母的困難與父母該負起的責任,還給他們,所以我們只列出實際發生的現實狀況。  
□ 看不起我                □ 忽視我的存在
□ 對我大吼大叫              □ 辱罵我
□ 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生活不快樂
□ 對我使用不當的暴力           □ 酗酒或濫用藥物
□ 常常爭吵,解決不了自己的婚姻問題    □ 常常和親友吵架,解決不了家族問題   
□ 其他_______  

請將你勾選項目內的文字,填入下列_______中,並且一條一條唸出來,直到你有所感受。  

父母_______是他們的問題、他們的責任,不是我。  

當你完成這場練習後,請再想像如果父母就在眼前,你想跟他們說什麼呢?

母親是調節情感的「容器」

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中,母親的功能是這樣的: 母親扮演「容器」的角色,能夠承接與包容來自孩子的各種喜怒哀樂,當孩子發現,不管自己是開心、難過,或者生氣,母親總是在那裡,不會因此討厭自己。孩子將打從內心,發展出對人的信任及對自己的喜愛。  

母親,是我們發自內心喜愛自己和相信別人的源頭。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如果我們與過於慈愛的母親相合太久,我們的生命和表達天賦就會陷在黑影當中。我們會變得貧弱而非強壯。————《與狼同奔的女人》 

世界上固然有不知道怎麼照顧我們的母親,但也有另外一種母親,時時刻刻都關注著我們,或者,老是在我們耳邊囉唆地問:「餓了嗎?冷了嗎?工作完成了嗎?」「開心嗎?難過嗎?來,都告訴媽媽。」


這種母親,往往讓我們感覺太過「稱職」,稱職到好像要將我們塞回子宮裡去嚴加保護一般。在這種母親身邊,可能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愛,但卻又被這些愛折騰到「嗆奶」一般的感覺。

於是,我們可能才剛成年,就想盡辦法逃離這種母親,卻又常常不自覺地想起母親,或者乖乖回到母親身邊;明明想要擺脫這種嘮叨,卻又對這種想擺脫的念頭感到罪惡。

想丟又不敢丟的母愛最虐心,這是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從心理發展的任務來看,人只要一過四十歲,就會進入需要「傳承」的生命階段。父母原本就會想要把他們所知的教給我們,以感受自己生命的「傳承」。所以「正常嘮叨」是帶有「教導」的意味,子女可以感受到父母想要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我們。

但過分嘮叨的父母不是只有「傳承經驗」而已,而是進一步想要把這些經驗「複製」在我們身上。所以子女會有壓迫感,感覺父母想要「掌控」我們,而且這些掌控往往涉及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令人不舒服。

直升機母親無法「斷.捨.離」

直升機母親,通常會把嘮叨特別用在具有下列特質的子女身上:一是願意聆聽的女兒,二是比較貼心的兒子。也因為這種「聆聽」與「貼心」的特質,有時子女和母親的關係,會給人感覺像是把媽媽掛在嘴邊的「媽寶」刻板印象。

過分嘮叨的母親所製造出來的「媽寶」有兩種:一是習慣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媽寶,一是無法違抗指令的媽寶。如果是前者又是男性,常常在選擇伴侶時,會不自覺地找個可以照顧自己的太太(但又可能不自覺地被隨興不羈的女人吸引);如果是後者的男性,往往有苦難言,內在相當痛苦糾結,容易陷入婆媳問題,惹得媽媽抱怨、太太哭泣。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擾是明明不想要這樣,卻難以做到:「斷.捨.離」。

直升機母親的影響力會擴散到周圍的人際關係

一位太太前來精神科求診,醫生給她的診斷是「憂鬱症」,而她還有嚴重的睡眠困擾,每到晚上不敢睡覺。

當我們發現自己出現某一種症狀時,先問問自己:「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除非這些症狀是天生的,不然我們總可以找到開始的那一天。

這位太太想了很久,她的睡眠困擾應該是從……結婚後開始的。不,可能更早一點,從還在同居的時候……也可能再早一點,是……交往的時候嗎?

總之,和她的伴侶脫不了關係。

這位太太從和先生交往開始,就常常去先生家裡。太太很早就發現,當她和先生獨自在房裡聊天時,房間門總是開著的。先生的房間外就是廚房,先生的媽媽總在廚房裡忙著,要不就遞水果、要不就送茶水,或者乾脆坐進來一起聊天,打聽太太的身家背景,看起來相當熱絡。但太太總感覺有些缺乏隱私。

結婚後搬進先生家和他母親同住。結婚第一晚,太太在睡夢中感覺到有人從旁邊走過,眼睛一睜開,赫然發現婆婆走進新房,幫先生「蓋被子」。

「啊!」半夜突然看到一個人影,太太當然驚嚇。

「噓!妳這樣會吵到妳老公睡覺。」婆婆瞪了她一眼,很不客氣地回應。 漸漸地,這位太太便不敢再闔眼睡覺了。


直升機母親其實是焦慮母親

「唉唷!妳別管媽啦!她就是這樣,妳不要理她就好了。妳也知道,我爸很早過世,她在這世界上就剩我一個親人。」太太第一次跟先生提起時,先生這麼回應。

「可是,不只睡覺而已。我煮飯的時候,她會告訴我用幾匙鹽、幾匙糖、幾滴醬油;我買菜的時候,她會告訴我只能走哪條路最快……」太太試圖解釋。

「她也是這樣對我的,難道,妳要讓她來跟我說這些柴米油鹽的事嗎?她都是關心我們嘛!」先生拍拍太太,很怕太太也變成一個「過分嘮叨」的太太。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先生如果不能好好理解,或起碼對太太「被過分嘮叨襲擊」表示支持,這個太太也很有可能也變成一個「過分嘮叨」的太太,或是「壓抑憂鬱」的太太。

的確,母親嘮叨的背後,往往是關心,但那種關心其實是焦慮的展現。母親的焦慮,往往透過這種嘮叨的傳遞,在無形中把我們推入「低人一等」的心理境界(難道,我們連這些小事都不懂嗎?),所以才令人感到厭煩。

面對關心和焦慮,順從不是唯一方法

對於過分嘮叨的母親來說,她們眼裡的孩子,是長不大的。或者該說,她們在心理上,寧願我們還是小時候的樣子,她們才能感受到子女在她們身邊不曾離去。

所以用「過分嘮叨」來讓子女覺得自己「低等、無能」,但事實上,母親才是真正無法離開我們的人,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怕被我們「丟棄」(怕我們不要她,所以過分嘮叨)或怕我們「不見」(怕我們出意外,所以過分嘮叨)的人。

對於這樣的母親,我們不能只是「順從」而已,因為順從,並無法解決一個人的不安全感。不安的母親需要的是放鬆,是重新敞開心扉感受愛,並且學習把關注力從別人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地告訴母親:「我長大了,那些事情真的不需要妳管。」試著把親子之間的界限拉出來,不管那有多麼困難。

這不只是為了我們好,也是為那一生都為著別人而活的母親。

當我們願意走出「順從」的魔咒時,才有機會訓練出母親的「獨立」。  

後記:故事中的夫妻,後來搬出母親的家,在附近租房子。雖然因為多付房租被母親叨唸到臭頭,還為此爭吵了一年多。但最後,母親終於去學了土風舞,這是她為自己的生命所做的第一件事。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