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400164

聽,世界在吟唱:詩的禮物2

作者 李敏勇 
出版日 2014-06-25
定價 $290
優惠價 79折 $229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詩是心的聲音,民族的脈動,人間的鏡像,時代的投射
世界就在一首一首詩裡 

有童稚之心,才能真正進入詩裡既簡單又深刻的世界。

在人們的心性裡,原來都具備這樣的條件,但世俗化、功利化讓這樣的天賦失去了。

翻閱每一首詩的禮物時,就重新把握這樣的天賦吧!  ──李敏勇 

10位世界詩人,75首詩的禮物。
每首詩的背後,都是讓人心動的故事……

他倒咖啡 入杯子裡

他放牛奶 進咖啡杯裡

他放糖 到拿鐵裡

他用咖啡匙 攪拌

他喝拿鐵 然後他放下杯子
對我一句話也沒說

他點燃 一根香煙

他用煙 吐煙圈

他把煙灰 放進煙灰缸裡

對我一句話也沒說 對我一眼也不看

他站起來

他把帽子 戴在頭上

他穿上雨衣 因為下雨了

他離去 在雨中 不說一句話 不看我一眼

而我 我把 手抱在頭上 並且哭了起來。

                         ──裴外‧<早餐>

關於作者
李敏勇

‧第十一屆(2007)國家文藝獎得主。

‧屏東恆春人,1947年出生於高雄縣,在屏東、高雄地區成長,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大學修習歷史,以文學為志業,並積極參與國家重建與社會改造。

‧主編過《笠》詩刊,並曾任《臺灣文藝》社長及臺灣筆會會長。

‧出版著作包括:《聽,臺灣在吟唱──詩的禮物1》《聽,世界在吟唱──詩的禮物2》《人生風景》《文化風景》《彷彿看見藍色的海與帆》《漫步油桐花開的山林間》《如果你問起》《思慕與哀愁》《亂髮》《遠方的信使》(以上為圓神出版)《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自白書》《顫慄心風景》《臺灣進行曲》《自由啟示錄》《革命之花》《沉默抵抗》等約七十餘冊。內容含括詩集、小說、散文、譯詩集、文學及社會評論。詩作曾被譯介為英、日、韓、德、西班牙、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語文;被譽為持有發亮的瞳孔、冷冽的觀察力、善於表現觀念的詩人。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國家文藝獎、王康陸人權獎。

關於畫家
高永滄(1948~)台北新莊人。畢業於現臺灣藝術大學前身的國立藝專,為資深廣告設計家。

攝影頗富盛名,但畫家是他的職志,也是身分。淡出設計、投入繪畫的他,自21世紀起,於國內外個展、聯展二十餘次,作品技法純熟,視野豐富,虛實之間靈活自由,優遊寫實與抽象,自成一格。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400164
ISBN:9789861335032
216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01金子美鈴19031930,日本)──善美的靈魂,真摯的心
草地/土/積雪/神和蜜蜂/星星和蒲公英/魚/睫毛上的彩虹

02窗道雄19052014,日本)──童稚之心,詩性想像力
小鳥/愉悅的風景/海浪和貝殼/魔術袋/兩隻山羊的信/早安.晚安

03谷川俊太郎1931,日本)──明亮的現實,光耀的人間
河流/雨,請落下來/成長/坐著/拒絕/襤褸

04徐廷柱19152000,韓國)──新羅的抒情,人間的吟詠
無題/假如我變成一顆石子/牡丹/噴嚏/冬天的天空/藍色日子

05黎佐Yannis Ritsos19091990,希臘)──愛琴海映照的生命頌歌和哀歌
頌歌/時間之歌/一個小小的邀請/持續/手/花環/向日葵/中心/變調的顏色/抒情詩/一日之盡

06賀洛布Miroslav Holub19231998,捷克)──詩與病理學的雙翼
病理學/幫助的手/顯微鏡中/一種死語的教科書/真實/童話/村莊之綠

07裴外Jacques Prerert19001977,法國)──在微笑中掉下眼淚
蠢孩子/我是我/早餐/美術學校/自由區/芭芭拉

08羅卡Federico Lorca18981936,西班牙)──安達魯西亞之歌
在天空的一角/一顆星/大熊星/水,你往哪兒去/塞維爾小歌謠/騎士之歌/黃色歌謠

09蘭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美國)──憂鬱的藍調,自由的心靈!
我的人民/天使之翼/希望/長途旅行/天堂/蝸牛/荒野/在美國的流亡者/非洲

10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智利)──在海這自然的聖殿
海/小寄居蟹/貝殼/海螺/星魚/海藻/海豹/龍蝦/章魚/魚市場

 

看更多

詩的禮物──給有童稚之心的人們

一段動人的話語,就用來當做「詩的禮物」這個系列的序曲吧!這個系列是給有童稚之心的人們閱讀的。

曾經是英國人,後來歸化為美國公民,但英國和美國都視他為自己國家詩人的奧登(W. H. Auden,1907~1973),這麼談到他創立「詩人學校」但未實現的夢想。他列舉了一些相關的課程以及想法:

「成為詩人,首先要住在鄉村,如果出生在鄉村那更好。如不幸出生在都市,也要盡量到山野、海濱,去觀察自然生態,學習自然的色彩和韻律。學習的科目包括:航海、天文學、氣象學、生物學、歷史、地理、農耕、烹飪、文化人類學、考古學、幾何學、社會禮儀、修辭學,以及背誦荷馬以來文學史上偉大的詩。重要的是,在詩人學校的圖書室,丟棄有關詩的評論、詩的作法等書籍。」

奧登的話,和同於文學教育的想法,但含有深刻的道理。因為他認為:生命感覺的涵養和訓練才是成為詩人不可或缺的條件。這種想法,做為閱讀者的觀念,也是重要的。

詩做為禮物或做為信物,分別在教養或敬訓的意義視野裡,也分別在抒情或批評的意義情境中。給有童稚之心的人們的詩的禮物,呈現的是在教養視野裡的抒情情境作品。是為了閱讀,而不是為了研究。在某種意義上,回應的是生命感覺的涵養和訓練。

有童稚之心,才能真正進入詩裡既簡單又深刻的世界。在人們的心性裡,原來都具備這樣的條件,但世俗化、功利化讓這樣的天賦失去了。翻閱這本書的每一首詩的禮物時,就重新把握這樣的天賦吧!

看更多

試閱

聶魯達──在海這自然的聖殿

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也許是當代最被知曉的拉丁美洲詩人。墨西哥的帕斯(Octavio Paz,1914∼1999)是拉丁美洲的重要詩人,也曾獲諾貝爾文學獎;阿根廷的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是拉丁美洲的重要詩人。但被喜愛的程度,都不如聶魯達。甚至和聶魯達同為智利人,而且比他的一九七一年更早,在一九四五年就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米絲特拉兒(Gahriela Mistral,1889∼1957),境外和語系外的聲望,也不如他。

聶魯達以革命的情愫和浪漫的心性,讓他的詩和他的人生交織出火花。他的詩集、傳記,在臺灣也可以看到通行的漢字中文版本,如《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一般之歌》《地上的居住》《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一如世界每個國家書店的譯本。

聶魯達的百年(二○○四)冥誕,他所屬的國家智利以聶魯達年紀念他,這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聶魯達年。在此之前的一部電影《郵差》,以聶魯達政治經歷裡流亡義大利一小島的情事為主題,在世界各地放映,增添了世人對他的想像。臺灣,也有許多人觀賞了這部電影。

革命情愫在聶魯達詩中的投影,反映的是拉丁美洲被壓迫者的心聲,是血而非音樂,是抵抗而不是馴服的意志和感情。而浪漫心性的反映,投影的是自然與愛情,是男人對女人在肉體與精神的無止盡纏綿。如果說,革命情愫的詩是信物,那麼浪漫心性的詩則是禮物。聶魯達詩裡的自然,是他浪漫心性的一個層面,特別是映照在海洋的點點滴滴。

智利南北縱深的太平洋岸和安地斯山脈,後者在米絲特拉兒的詩裡被觀照,而前者在聶魯達詩中流露。一女一男兩位智利重要詩人,女詩人盤據著山的景象;而男詩人漂流在海的潮流裡。

聶魯達的傳奇人生,是他擔任智利駐外使節,從領事到大使,在亞洲和歐洲,甚至美洲墨西哥的漫長飄泊。這期間,他在西班牙擔任駐巴塞隆納領事時,遭逢西班牙內戰,西班詩人羅卡被殺害;這期間,他也曾多次返國居住,當選國會議員、流亡,且一度是共產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是智利駐法國大使。這期間,他也在智利的黑島(Isla Negra)建築自己的房子,並且定居過。黑島被認為是聶魯達詩人生涯中極為重要的地方,是他必須航向的一個場域。從一九三○年代末到一九七○年代初,聶魯達除了駐外和流亡,都住在黑島。他在黑島留下的詩,有許多海洋的風景,有許多魚貝的秘密,既是自然的對話,也是浪漫心性的註腳。

<海>

太平洋溢流著地圖上的許多國境。沒有

裝填它的場所。它那麼大,狂野而鬱藍

以致不能安置在任何地方。這就是它留在

我窗前的原因。

人本主義者們憂慮渺小的人們而年復

一年凝視。

他們不能盤算。

不只大帆船,裝載肉桂和胡椒在翻覆時

使它芳香。

不。

不只是探險隊的船隻—脆弱地像搖籃

衝撞成碎片掉落深海裡—船的龍骨覆蓋著

死去的人們。

不。

在這海洋,一個人像一灘鹽般溶解,

而海水並無所急。

*臺灣在太平洋西側,而智利在太平洋東南邊。世界最大的海洋溢流日本、韓國、中國、臺灣,菲律賓、澳洲、紐西蘭,許許多多大洋洲國家,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智利。這麼大的海洋,如何裝填它呢?

但詩人說,因此它留在自己的窗前。詩人以窗的視野捕捉,安置狂野而鬱藍的海洋。人本主義者只能憂慮,只能年復一年凝視。渺小的人們相對於無比巨大的太平洋,是何等微小!

大航海的歷史出現在詩中,那些裝載肉桂和胡椒的船隻翻覆在太平洋,爭奪香料的歷史記載在其中。芳香是連帶在香料的比喻,芳香是某種意味,某種想像!不只這樣,多少探險船隻葬身其中。相對於有鹽分的海洋,人在太平洋,就如同一灘鹽溶解其中,無關緊要。真渺小可想而知! 

<小寄居蟹>

小寄居蟹被關在

可怕的塔樓裡

伸出一隻藍色螫刺,抖動

在暴風雨中絕望無助。

 

在自己塔樓裡小寄居蟹是脆弱的;

白得像海之花

但沒有人能探察到

牠冷寂哥德式城堡的秘密。

*寄居蟹,在環境生態良好的海灘是常見的海洋生物。寄居蟹尋求外殼保護,外殼好像走動的房子,隨著寄居蟹走動。遇見外物,寄居蟹會躲在外殼,靜止不動。

與一般蟹類自己有硬殼不一樣,寄居蟹是寄居在自己選擇的外殼,可以變換外殼。絕望無助,但又像擁有冷寂的秘密。


谷川俊太郎──明亮的現實,光耀的人間

谷川俊太郎(1931∼),是當代日本最被知曉和閱讀的詩人。父親是哲學家的他,高校畢業,十九歲開始寫詩。二戰後,於一九五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就受到矚目。

二戰後的日本,從戰敗的廢墟出發,詩充滿暗澹的色彩。但谷川俊太郎以明朗的感情突破戰後詩的困頓、破滅感,在他接續出版的幾部詩集,以歌唱青春,對戀人之愛,展開新的詩情,獲得日本讀者的喜愛。

在台北的書店,也可以看到英譯本的谷川俊太郎詩集。在日本,谷川俊太郎的著譯相當多,更是書店陳售的主要詩集。在其他國家,谷川俊太郎也是最容易買得到的日本詩人詩集,可以想見他的地位。

一九九一年,我在自己的一首詩:〈詩的光榮〉,引述谷川俊太郎〈胡蘿蔔的光榮〉中兩行詩句:「列寧的夢消失了/而普希金的秋天留下來」,而寫下:「谷川俊太郎先生/實在太美了/從你的莫斯科印象裡/我彷彿看穿了蘇聯的風景……」那是蘇聯解體前,谷川俊太郎在莫斯科旅行後的感觸。列寧的夢是共產革命;而普希金的秋天,意味的是普希金的詩,以及俄羅斯的秋天景致。

谷川俊太郎也為舞台寫詩劇,在電台朗讀詩歌,他的詩之所以有廣大閱讀者,除了作品的明朗感情之外,也加上在出版、傳播方面的相關條件,讓人想到已故從舊蘇聯流亡美國,死後安葬在威尼斯的猶太裔詩人布洛斯基(J. Brodsky,1940∼1996),這位一九八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經說詩應該在超級市場、便利書店可以買得到,詩應該連帶於生活。

谷川俊太郎的詩,讓詩的閱讀再燃起熱情。簡單的行句裡,動人的詩情,詩就這麼在人們的生活裡,成為感性的亮光,彷彿從樹影間透露新的觀照。 

<河流>

母親,

為什麼河流在笑?

 

為什麼,因為太陽正在搔癢

河流。

 

母親,

為什麼河流在唱歌?

 

因為雲雀讚美河流的聲音。

 

母親,

為什麼河流寒冷?

 

它記憶起曾經被雪愛戀。

 

母親,河流多大年紀?

 

它的年齡就如同永遠年輕的春天時光。

 

母親,

為什麼河流永不休息?

 

是啊,你看那是因為母親之海

等待著河流回家。 

*簡單的母子對話,描述了河流的樣態。河流在笑,是因為水波反射太陽光;河流唱歌,是雲雀的聲音;河流寒冷,因為那是雪融化後的溫度。河流的年齡如同春天;而河流不停息,是要流到母親的懷抱。 

<雨,請落下來>

雨,請落下

淋在一個不被愛的婦人

雨,請落下

淋在眼淚不滴到的地方

雨,請落下 秘密地。

 

雨,請落下

淋在龜裂的田野

雨,請落下

淋在乾枯的井

雨,請落下 而且快些。

 

雨,請落下

淋在汽油彈的火焰

雨,請落下

淋在燃燒的村落

雨,請落下 狂暴地。

 

雨,請落下

淋在無邊際的沙漠

雨,請落下

淋在潛藏的種子

雨,請落下 溫柔地。

 

雨,請落下

淋在甦醒的綠色。

*祈求雨落下來,淋在不被愛的婦人,淋在眼淚滴不到的地方;淋在龜裂的田野,淋在乾枯的井;淋在汽油彈的火焰,淋在燃燒的村落;淋在無邊際的沙漠,淋在潛藏的種子;淋在甦醒的綠,從人間之愛到地域之愛,以至對戰火破壞的關懷,到氣候、季節變遷的關愛,以至生命再生的關注,雨成為愛與憐憫的手,流露詩人的情懷。

黎佐──愛琴海映照的生命頌歌和哀歌

黎佐(Yannis Ritsos,1909∼1990)是一位希臘詩人,一位命運坎坷,堅信「詩是一種活下去的方式」的詩人。他在詩裡說:「我信仰詩、愛、死亡」;也說:「我寫詩,我寫世界;我存在,世界存在。」

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詩人,黎佐的人生裡受到希臘軍事強權政府的迫害,也在內戰中入獄。在監牢中,他仍秘密寫作,把詩藏在瓶子裡。因為來自世界的詩人、藝術家聶魯達、沙特、畢卡索的聲援,監禁改為流放在希臘的一個小島。一九七○年代初,檢查制度取消後,作品才廣泛出版。

我首度接觸黎佐的詩,是許達然譯介的。短短的一首〈三行連句〉,令人愛不釋手,捧讀再三:「當他寫時不看海/他感到鉛筆在指尖顫抖/正是燈塔亮起時。」黃瑛子也譯介了黎佐的詩。

作為一個信仰馬克斯主義、關心社會的詩人,黎佐有許多政治、社會意識濃厚的詩。他的詩,既有這沉重的一面,也有受希臘民間歌謠中哀歌的影響而呈現的抒情風格,有一種憂鬱的氣氛。

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黎佐,和土耳其詩人納京.喜克曼(Nazim Hikmet,1920∼1963),兩位分別是希臘、土耳其這兩個曾經對立、交戰國家的詩人,都在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氛圍中,蒙受政治災難,交織著南歐的特殊詩風景。

若說,黎佐的政治與社會介入詩是詩的信物,他的一些特別具有抒情意味的詩,則是詩的禮物,來自愛琴海域的這位詩人,以抒情性介入社會性,讓詩歌既吟詠苦難,也感動人心。

像這樣的詩:「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那麼多身體要到哪?樹上,風睡了/一件破舊的灰色褲子。」描寫游擊隊在革命時,倥傯行走的形影,輕巧動人。

黎佐的早期詩歌,特別是一些短詩,以簡潔的行句點描著自然蘊含的人生風景,富有趣味。而這些自然又映照著希臘這個國家,映照愛琴海和其上的晴亮天空,甚至夜的黑暗。 

<時間之歌>

在酒器旁

在果盤旁

我們忘記唱歌。

 

在我們分離的夜晚

在夜晚之星的頌讚下

我們孤獨地歌唱。 

*有酒器,有果盤,表示歡樂的情境。既盡情享用酒與水果,就無須再唱歌了,就忘卻唱歌了。

相對的情境是夜晚的星星微光下,分離的景況。歌唱是因為要分離的孤獨感。兩相對照,喜悅和哀愁交集互映。 

<一個小小的邀請>

來這明亮的海濱—他對自己呢喃地說

看啊—這兒是多彩的慶典—

皇家封閉的馬車和使節從未

經過這裡。

 

來吧,它不會做你會被看見的事—

  他總是說

我是夜晚的逃亡者

我是黑暗的違逆者

而我的襯衫和袋子裝滿陽光。

 

來吧,它正燃燒著我的手和胸

來吧,讓我將之獻給你。

 

而且我也有一些事要告訴你

那甚至不是我必須聽取的。 

*與自己對話,自己邀請自己到一處海濱來。這是孤獨的人尋求體會孤獨的方式。一處秘密的海濱,達官顯貴不知曉的地方。隱秘之地,自己從夜晚逃亡,也從黑暗違逆。在光亮的白日,感受自己擁有滿滿的陽光。在日曬中,手和胸像被燃燒。這是熱情,要獻給你—要告訴你一些話語,不是我必須聽取卻聽取的。 

<花環>

你的臉藏匿在樹葉間。

我砍除樹葉以接近你。

當我砍除最後的樹葉,你走了,然而

用砍除的樹葉我編織一個花環,我

沒有可以獻予的人,我把它掛在自己前額。 

*為了接近藏匿在樹葉間的對象,砍除樹葉,以便接近那想要追求的人。但是,砍除完樹葉,那藏匿在樹葉之中的對象也不見了。把砍除的樹葉編成花環,掛在自己前額。手段和目的之間存在著矛盾,人常常在這樣的矛盾中。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