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400012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

作者 詹怡宜
出版日 2004-09-30
定價 $220
優惠價 79折 $174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賀!獲得新聞局最新推薦中小學優良讀物(人文類推薦)

著鐵路,尋找台灣最動人的故事
詹怡宜帶你「發現新台灣」


新台灣的精神是什麼?
這不是競選口號,也不是唱高調,
TVBS新聞主播詹怡宜一步一腳印走過台灣各地,從許多平凡人身上,看到了新台灣的精神正在不斷地成長、茁壯……

台灣第一位專業爬樹教練,協助生態發展的學術研究,也教小朋友體驗自然與觀看世界的另一種視野。
原本不想回家鄉的藝術家,利用蚵殼做成充滿生命力的工藝品,替王功種下地方經濟發展的發芽種子。
一位董事長租下七百坪大的土地移植水生植物,要保存下全亞洲最豐富的濕地生態區。
金瓜寮溪畔的村民約定好不抓魚,甚至組成護魚巡守隊,是為了找回一條清澈、魚群豐富的河川。
原本種稻的六十多歲農人,為了響應農會提倡的轉型,帶著攝影機拍下大湖草莓園的技術,自己種出成功的觀光草莓園。
為了保存下他與太太愛情故事起點,老爺爺向台鐵提出了認養合興車站的構想,也讓內灣線多了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的景點。
全台灣最早起的郵差,只希望讓每個山裡的人都可以收到信、不用下山領信。
老鷹守護者沈振中說:「人活著其實很簡單,只要決定一件事,去做就對了。」
這就是新台灣的精神,在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堅持、執著與不退縮,而他們不是為了賺更多錢或個人私利,他們只為了讓台灣的每個人生活更美好,讓子孫有更值得驕傲的明天。
走出電視框框,離開紛擾的政治新聞、血腥的社會新聞,詹怡宜帶著大家去尋找認真踏實又憨直可愛的台灣人!看完書,你會為台灣而深深感動!

還沒當記者以前,認為記者的工作是「writing stories」,我喜歡「stories」,因為小時候喜歡聽「故事」,長大以後也漸漸喜歡講「故事」。當初想像記者工作的本質就是聽故事和講故事,我應該會喜歡的。
然而當了記者卻漸漸發覺,哪有那麼浪漫?「說故事」?每天追著新聞人物跑,不漏新聞已經很偷笑了!有時得坐在立法院會議室裡,聽委員們在攝影機前誇張演出……有時得守在某個大官家門口一整天,不知人家願不願意「施捨」幾句話 。
直到製作「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時,猛然發現自己終於回到當初選擇記者工作的初衷:「聽故事、說故事」。

--詹怡宜



作者介紹

詹怡宜
生於台北 ,台大政治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曾任中國時報國際組編譯、自立晚報記者、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TVBS 新聞部記者、 政治組組長、專題組組長、採訪中心副主任、製作中心主任。現任TVBS 新聞部副總編輯。
曾與攝影潘至峰合作製作大河戀系列報導,於二○○○年獲金鐘獎新聞採訪獎。
近日,主持「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節目,從台中高鐵車站出發,延著鐵路線南下,深入各城市與鄉村,去發掘、報導感人的故事,因為她的報導角度,讓每個原本不起眼的小鎮魅力得以發光發熱,觀眾反應熱烈,佳評如潮;經濟部商業司也相中她,請她替全國各地鄉鎮市公所主管開「魅力商圈之營造講座」,而「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節目則變成商業司的「教材」。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400012
ISBN:9861330364
頁數:304,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330364
看更多

試閱

說不完的精采故事

  還沒當記者以前,認為記者的工作是「writing stories」,我喜歡「stories」,因為小時候喜歡聽「故事」,長大以後也漸漸喜歡講「故事」,從小到大我們家晚餐桌上,根本就是全家搶著說今天發生什麼事的「講故事時間」。當初想像記者工作的本質就是聽故事和講故事,我應該會喜歡。

  然而當了記者卻漸漸發覺,哪有那麼浪漫?「說故事」?每天追著新聞人物跑,不漏新聞已經很偷笑了!有時候得坐在立法院會議室裡,聽委員們在攝影機前誇張演出,明明覺得無聊還得花腦筋整理成新聞稿,有時得守在某個大官家門口一整天,不知人家願不願意「施捨」幾句話 。(這時各家媒體誰也不敢先離開,萬一被別人獨家甚至自己獨漏,後果不堪設想
……

  所幸經歷多年「記者苦力」,直到製作專題報導時,猛然發現自己終於回到當初選擇記者工作的初衷:「聽故事、說故事」。

  「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一開始是三分鐘的新聞專題,但有些故事總覺得三分鐘說不完,後來改為每週半小時的節目形式。這半年多來,我們把台灣繞了一圈,報導了將近五十個故事。其實越認真去找,越發現故事說不完。

  採訪完「蓋宜蘭厝」的黃聲遠建築師後,他看了節目,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其實妳那些酷酷的工作夥伴們,就是一步一腳印的題材啊!」

  我完全同意。

  劉文彬是拚命三郎型的攝影,聽說要拍護魚故事,他立刻準備好水中攝影設備;要拍爬樹教練,他想盡辦法讓攝影機上到樹上;在災後的中橫公路上,為了幫助我這平衡感極差的文字記者,回頭一看他正滑落陡峭的山壁
……天啊!幸虧他身手矯健。

  駕駛陳景民是超專業的司機,我們拍攝南迴鐵路時,他曾經創紀錄在三十小時內來回屏東東港到台東共四趟。而且配合我們的火車行程,他的九人巴常常得與火車賽跑,每回我們走出火車站,他總已經好整以暇地停在門口。有時還得處理意外狀況,譬如潘至峰拍得太認真來不及下火車,被載到下一站了。

  拍到喜歡的主題會興奮不已的潘至峰和編導組內認真得令人感動的區國強、曾福強,他們也都是值得介紹的題材。

  至於總是愛磨菇、計畫總是比行動精采的我,感謝上帝,我難得如此完成一件事。

  每個禮拜得採訪、寫稿、應付播出、並準備下個禮拜的主題,常常被截稿壓力搞得心浮氣躁,幸好黃明智(我先生)不只一次提醒我:「不要煩、靜下心來,想想妳要報導的這些人們
……自己開心點,寫出來的文字才會令人開心。」這段話每一回都有用。

  正是報導中的人們和故事,給了我認真做完這件事的動力。

  希望這本書裡四十五個故事,再加上我們這幾個人還算認真工作的故事,或許也會鼓勵你,發現自己生命中精彩的故事。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