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理性生活【暢銷60年!理情行為療法經典】:教你打破慣性,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第5章 透過思考擺脫情緒障礙〉*你不必非得感受快樂,也不必對痛苦無感*

儘管我們接受人類的情緒是值得擁有的事物,卻依然有個重要問題懸而未決:我們非得保留不健康的情緒,像是長期焦慮或敵意嗎?

基本上,不必。你可以持續感受健康的負面情緒,比如因為長期的不適或疼痛,而一直有不悅、悔恨或惱怒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強迫自己非得要有健康的快樂感受,或是對痛苦無感。

許多長期的負面情緒可能源自不適或痛苦。比如說,你的子女過世了,你因此接連好幾個星期都感受著健康的悲傷。但如果不只好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過去後,你仍持續沉浸在悲傷之中,並讓情況變得更糟,不斷告訴自己:「我的孩子死了!這真是太慘了!天理何在啊?他是那麼年幼純真,這真是太慘了!他不該死的!我不能接受他已不在這世界上了!」

很自然的,這些想法會讓你無法允許自己從孩子過世的震驚中平復,並繼續過日子。相反的,你不斷沉浸於失去,堅信自己已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並埋怨這個世界,認為自己不應得到這樣殘酷的對待。如此一來,除了健康的悲傷外,你也讓自己變得極度憂鬱,而這就是過度激化且不必要的負面情緒障礙。這種情緒源自你認為有些事情「絕對應該」與「絕對不應該」發生,且有部分是你自己創造的。但只要能以更正確的方式思考,就能改變。

*思考和感受都出於你的選擇*

為什麼會得出這個「古怪」的結論?這源於我們先前所說關於思考和情緒的概念。若不健康的負面情緒大致上源於自己的思考,就表示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思緒和感受,而這正是身為人類的主要優勢之一:你通常是有選擇的,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若你選擇活下去、享受生命,某些思緒將有助於達成這個目標,其他則會阻礙你實現這個理想。當然,你最好選擇前者,而非後者。

你當然也可以選擇逃避、忽視或完全壓抑所有負面思考,但這會讓你變得更有智慧或更理性嗎?你可以選擇忽視現實,比如忽視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大量犯罪、汙染和過多人口。逃避這樣的現實,意味著選擇迴避對它們產生健康的悲傷與挫折感;然而這麼做真的對你或所愛之人的生存與幸福有益嗎?對你所屬社群裡的其他人有幫助嗎?我們對此存疑。

許多負面思維和感受能幫助你保護自我、享受生命;有些則不。我們要學會的正是區分兩者,並做出選擇。

假設持續性的感受多半來自於思維(不論是意識或潛意識的),就表示快樂或悲傷是來自於我們對外在事件的認知、態度和想法,而非單純源於事件本身。

我們在與數千名個案晤談的過程中重新發現這項原則,但有許多古代哲學家老早就發現這個道理,比如知名的斯多噶哲學家愛比克泰德,他在公元一世紀時,於《手冊》一書中寫下:「人不因事情而煩惱,卻因他們看待這些事的觀點而煩惱。」在數個世紀後,莎士比亞也在《哈姆雷特》中重申這個觀點:「世事並無好壞,全賴你們怎麼想。」可說雖不中亦不遠矣。近來的後現代主義哲學也再次強調這個觀念,並指出世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是人類對什麼「合宜」、什麼「不合宜」自有定見;就連「理性」和「非理性」也沒有可完全適用於所有情況的定義,而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至於我們所提倡的理性信念,指的是在一般情況下通常有效(能帶來你渴望的成果)的信念──理性信念並非一套既定的規條!

理論上,你和其他人都有可能改變不當的思維和情緒,但實際上卻往往不會這麼做,並老是讓自己陷於悲慘之中。問題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什麼阻礙你(和他人)以有益的方式思考,並產生健康的情緒?

主要的障礙包括了:一、有些人就是無法條理分明地思考;二、儘管他們知道如何思考才合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三、他們夠聰明,也受過足夠的教育,但太受困於自己的情緒,不知該如何好好運用自身的智慧或知識。我們曾在過去的著作《如何與「神經質」的人共處》中提到,許多情緒問題往往肇因於不愚蠢的人所做出的愚蠢行為。

換句話說:有情緒問題的人多半有自行解決問題的潛力,但並未意識到這些行為有多麼扯自己後腿;或是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自我傷害,但基於某些不理性的原因,於是仍堅持這麼做。假設你和其他讀者都很聰明且不愚蠢,那麼你們要不就是不知該如何停止這些行為;要不就是雖然知道該怎麼做,但還不夠努力。

 

〈第6章 辨認並減少問題行為〉

*哪些人容易出現問題行為,又該如何除錯?*

我們很容易就能從直觀上發現有問題或自我挫敗的行為,尤其是當它發生在別人身上時;但要發現自己的非理性行為,大多數人多少都有些盲點。為了用一致的標準判斷誰有或沒有精神官能症;以及特定行為究竟是否符合自我挫敗的特質,我們最好遵照某些原則。麥克西.瑪爾茲比博士認為,具備以下特質的人較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一、經常以錯誤的觀點看待事物。
二、嚴重危害自身安全。
三、習慣性阻礙自己按進度朝目標前進。
四、經常遭遇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痛苦。
五、會製造與他人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符合以上五大原則的特定行為:

一、經常以錯誤的觀點看待事物:事實上,大多數人並非以不正確的方式看待事物,而是我們會以錯誤的方式粉飾。我們通常不至於過度扭曲自己的所見所聞,只有在嘗試看清全局時,為了試圖彌補眼前資訊的不足之處,誤入了「認知錯誤」的歧途──我們經常假定、推論、臆測、猜想、詮釋、投射、推敲、歸納、推定、預設、臆斷、歸因、假設、美化與解讀言外之意。

人類智慧的優點之一,就是能「看見」超越感官範圍的事物。運用我們超凡的腦力本身並沒有錯,但人人都應該盡可能以合理且不偏頗的方式運用腦力。問題是,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這一點,有精神官能症的人更是如此。

和那些「戴著粉紅色濾鏡」看世界的人一樣,有精神官能症的人常以非理性的信念和期待看世界。他們經常將自己對所見所聞的大膽猜測和毫無根據的假設,升級成值得確信的事實。更糟糕的是,他們也不願聽從理性;無論好友與至親如何解釋,都不願相信。例如:「她懷孕了,我猜那絕對不是她老公的種。」「我才不相信他是最好的人選,一切都是政治運作!」

人們描述事件時,常會加入自己的道德觀和個人意見,並因此做出主觀的判斷和評價(而不是客觀的)。有精神官能症傾向的人往往多疑,因此常認為他人抱著怪異、不友善或充滿敵意的動機或目的;也經常對特定族群(例如整個種族或性別)抱持成見。例如:「我就知道她恨我!與其等她開除我,不如先辭職。」「你知道的,他們這種人都會那樣。」

二、嚴重危害自身安全:有些時候,得靠大膽的人承擔值得冒的風險,才能成就偉大。然而,大多數理智、深思熟慮後才承擔風險的人,不會放縱自己與多重伴侶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吞下任何他人在派對上給他們的藥丸、拿房租去血拼、不戴安全帽就騎機車、得了肺氣腫還一直抽菸、暴飲暴食到傷害心臟和其他重要器官、嚴重超速駕駛、年年不繳稅、用催吐保持苗條的身材,或是故意不擦防曬以維持黝黑的膚色。

三、習慣性阻礙自己按進度朝目標前進:有精神官能症傾向的人,常讓自己的問題、壓抑或不切實際的期待阻礙自身職涯與個人生活的發展。透過以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再聰明、再有能力的人,也可能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四、經常遭遇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痛苦:和那些因精神官能症傾向而阻礙自己實現職涯或個人目標者不同,有些勇敢的人會咬緊牙關,完成生命的追求;但也為了過程中出現的個人壓力付出慘痛代價。他們幾乎都誤以為感到焦慮是合理的,因為自己承擔重要責任、同儕不講理,或是特別倒楣。也因此,他們誤信導致自己心情頹喪的元凶是不可控的,所以也不太覺得自己應該接受諮商;但事實上,諮商對他們大有幫助。

不知為何,他們並未發現身邊有無數朋友和同事,每天都面對相同的責任、同儕和不幸,但那些人所承受的情緒磨難卻較輕微。於是,他們在生活中舉步維艱,時而暴怒,時而帶著埋怨自我封閉,時而絕望崩潰,時而把不幸怪罪到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事物頭上。他們常出現各種身心症狀,例如潰瘍、高血壓、結腸炎、暈眩、皮疹、頭痛、過敏和異常疲勞。更糟糕的是,他們到頭來往往會對某種、甚至更多能改善情緒的藥物成癮。

五、會製造與他人之間不必要的衝突:基於各種非理性信念,有些人習慣與自己或他人爭執。他們不會直接招惹對方,引來別人的怒氣或不滿;但行事作風充滿敵意,又欠缺溝通技巧,使得旁人往往需要有聖人般的耐心,才能和這些人好聲好氣地說話。以下是這些人在不知不覺中(有時是心知肚明)養成、破壞人際關係的習慣和伎倆。 

‧當你厲聲反對時,他們通常會說「你很壞」。
‧會對你說「愛怎麼樣」詮釋他們所說的話都「無所謂」。
‧堅持你對某事的感受不是真的,或不該有這種感覺。
‧在真正了解你到底想說什麼之前,就結束對話。
‧因為「以前說過了」,而期待你了解或同意他們。
‧刻意誇大或扭曲你的觀點,好讓你的想法看起來很荒謬。
‧只要聽到一丁點像是批評的話,反應就很激烈,彷彿有人從背後捅他們一刀。
‧要你為他們的快樂、悲傷或整體生活品質負責。

人們為什麼會展現出這些很顯然自我挫敗的行為呢?

我們在理情行為療法中發現,神經質行為大多肇因於人們傾向將個人偏好無限上綱成絕對的需要。人們往往把自己的願望和渴望當成需要和必須,以至於常常將個人的目標和期待升級成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內)都必須嚴格遵守的非理性原則。如此一來,一旦有人打破規則,或事情不如己意時,自然感到困擾不已。

要掌握這類情緒問題的機制並不難。一開始,這看起來是個「刺激」與「反應」的問題:只要人們遇到不幸的事(刺激),事件本身就會導致他們情緒低落(反應)。但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當不幸事件發生時,喚起情緒的關鍵要素(即非理性思考)幾乎立即就開始反應,且大多數時候不為人知。

情緒問題真正的機制應該是「刺激→信念→反應」,或如理情行為療法所定義的「誘發性經歷→信念→結果」。總而言之,直接困擾我們(產生令人不快的情緒後果)的,並非生命中的事件(誘發性經歷)本身,而是我們非理性的訴求──我們認為應該、必須、絕對要發生的事(信念)。

 

〈第11章 不再過分恐懼失敗〉

*當「成就」與「個人價值」掛上鉤*

光是認為自己迫切需要愛,就足以讓人喘不過氣,一生痛苦不已;但要想活得更悲慘並不困難,只要再加入另一個愚蠢的念頭就好,也就是第二號非理性信念:「我必須是能幹、足以勝任和有成就的。」或者你也可以相信另一個同樣愚蠢,但稍微有理一點的想法:「至少在某些重要領域上,我必須展現能力或才華。」

我們遇過的許多個案都深深恐懼失敗和能力不足,並因此過得很淒慘;這種困擾常見於任何相信以上信念的人。這些典型症狀說明了人們經常因害怕在某些任務或目標上失敗,而避免嘗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為他們認為失敗是最嚴重的罪。而我們之所以遇過這麼多這樣的人,不只是因為他們來找我們求助,更是因為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這種問題。看看自己周圍就知道了,你一定很快能找到這樣的人!

這種認為「除非自己有所成就,否則毫無身而為人的價值」,以及「要是某些重要領域的能力不足,那不如躲起來等死」的想法中,包含了幾項非理性信念:

一、很顯然的,幾乎無人能精通大多數事情,並展現優秀才能,也幾乎沒有人能表現得完美無缺。就算是達文西也有不少弱點,其他平凡人(包括寫作本書的我們)自然也有!試圖在某個領域獲得傑出表現並不容易,因為有其他數百萬人也跟你在同一個領域競爭;更別說你的目標是在大部分的事情上都做得既成功又完美,自然逃避不了讓自己深深失望的命運。就算你只是偏好獲得這樣的結果,都不免失望;要是覺得自己非得達成不可的話,那你可要當心了!

二、「成就能增添自己本身的價值」是毫無脈絡可言的定義。若你因為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成功,便認為自己是「更優秀」「更優越」的人,或許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更有價值」。但事實上,成功既無法提升你個人的價值一丁點,失敗也不會貶損你身而為人的價值。你或許能因為達成這個或那個目標而過得更快樂,或發揮更大的效益,但覺得自己因此「過得更好」,不等於你是個「更好的人」。你之所以「優秀」「有價值」「有資格」(如果一定要用這些俗濫詞彙的話),單純就只是因為你存在,你活著。若要透過成就來提升「自尊心」,不過只是妄自尊大,因為這背後所隱藏的信念是:除非有所成就,否則自己毫無價值。伴隨著這項信念,你也會相信「因為有所成就,所以自己『真的』有價值」。

三、技術上來說,你並不「是」任何特定的人事物。跟隨哲學家阿爾布雷德.柯日布斯基學習普通語意學的小德爾菲.大衛.波蘭指出,當我們使用「是」這個動詞時,往往是很草率的。你不「是」屠夫、麵包師或蠟燭製作師,充其量只是從事這些工作的人罷了。我,亞伯.艾里斯不「是」心理師,因為雖然我花費大量時間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但我每週也會花許多時間教書、周遊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和密集課程。同樣的,羅伯特.哈珀也不「是」心理師,因為除了心理學,他也會蒔花植草、跟狗一起在森林裡跑步、花費大量時間與妻子咪咪共度美好時光、閱讀、寫作、旅行、公開演說等。

當你根據個人從事特定活動時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身分、幫自己打分數時,就會誤以為你身而為人的價值,端看自己在這項活動的表現如何。這哪有道理可言?

四、雖然成就可能為你帶來好處,但瘋狂投入追求世俗成就既充滿風險,又讓人不愉快。那些用盡一切追求成功的人,常把自己逼到超越身體所能承受的程度,讓自己承受分外痛苦的遭遇,且鮮少給自己充足時間放鬆、享受喜歡的事,更別提擁有均衡的生活了,甚至有可能因過勞致死。如果他們真的比大多數人更享受工作,好吧,就讓這些人一天去工作十四小時吧。我—─亞伯.艾里斯就愛這樣,但羅伯特.哈珀才不喜歡。

五、瘋狂追求成就,通常反映了一種迫切想勝過他人、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優秀的需求,但你還是你啊!如果非得引領群雄,那就沒辦法做自己(做你最喜歡做的事)了。其他人跟你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就算他們有些弱點,難道這能讓你變成更好的人嗎?就算他們在某方面表現比你優秀,難道你就因此一無是處嗎?他人比你優秀或差勁,全憑你腦中的定義決定。如果你認為身而為人的「價值」取決於與他人比較後的結果,那麼基本上你永遠無法擁有安全感,也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並注定一輩子都要被人牽著鼻子走,偏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也會服膺於自我貶抑的信念,像是:「除非我表現得和別人一樣好或更好,我才能接納與喜歡自己。」這怎麼會讓你有安全感呢?

六、若瘋狂追求成功,就會對失敗感到焦慮,也會害怕把握機會、在犯錯時鞭笞自己,並捨棄你非常想嘗試的冒險計畫。堅持創造超凡成就,就是選擇在犯錯時為此憂鬱;或是拒絕接受「危險」的任務,卻又為了逃避而看輕自己。成功的「義務」不只注定了你的失敗,也讓你害怕失敗,這比失敗本身更能搞砸你的人生。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