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那些自戀、善變、邊緣、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

〈第1章 關於人格〉

● 定義與類型化

性格決定命運。倘若這句古諺中的「性格」指的就是「人格特質」,那麼後者可就很值得我們去深究了。

那麼,「人格特質」又是指什麼呢?

心理學上對「人格」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共通點是指「一個人在面對各種情境時──無論是內在或是外在的──會出現的整套行為模式、認知模式,與情緒模式的總和」。這些模式具有恆常性,即便時光遞移,也不輕易改變;就像指紋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雖然可以分類,卻不會完全相同。

人格具有相當強烈的穩定性,暗中牽引著我們的情緒、認知與行為,讓我們自以為按照意志行事,實際上卻被習慣法則所禁錮,犯下早已犯過千百遍的錯誤、在相同的地方一再跌倒、相信一再出賣自己的人所說的話;然而,人格的穩定性也同樣保護著我們,讓我們在毫無覺察的狀態下做對了某些事,並直覺地避開一些危險。

人格的存在,讓許多成功經驗難以複製,許多人會發現:在名人傳記裡的一些雋永故事,搬到現實卻是災難一場。巴菲特只有一位,索羅斯也只有一位,兩人享譽全球,作風卻大異其趣。你可以分析他們的一生、記住他們說過的每一句話、模仿他們做過的每一件事。然而,一如指紋、虹膜特徵與手掌靜脈分布,你沒有他們的人格特質,所以,在面對瞬息萬變的投資環境時,你仍開啟不了他們的財富大門。

遺憾的是,即便人格的影響力深遠,人們對於自己「人格特質」的了解程度依然相當有限,多數仍停留在「有趣的心理測驗」層面,把人格特質分成優缺點來參考,優點則發揮,缺點則改進。但事實上,人格的影響遠遠超過多數人所能想像。

由於「人格特質」的獨特性太高,所以,研究者一般會把具有相似特徵的人格加以分類,形成所謂的「人格類別」。然而,一涉及到分類,就會有相當程度的主觀因素,偏偏心理學上的人格理論眾多,不同的學說有不同的分類法則;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不同學派的人,可能使用相同的名詞,但是要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然後雞同鴨講,爭得面紅耳赤。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精神醫學會訂定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對於人格特質,只單純描述,不加以解釋;你看見什麼,就記錄什麼,這是人格分類上的一大進步—「現象學基礎上的人格分類」,被制定於《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V)中,為美國、歐洲、紐澳、加拿大等各國所通用,臺灣的健保也是依據DSM-V來制定。

在這「人格分類」底下,一共有三大類人格:

A型人格(ClassA Personality)
B型人格(ClassB Personality)
C型人格(ClassC Personality)

A型人格者的共通性,就是低度社會互動需求(不太需要與其他人互動)、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沒什麼情緒表露。從別人的眼光來看,就是冰冷、疏離、怪異、神祕、不修邊幅、缺乏社會互動、幾乎沒朋友、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怪人。這群人的比例相當少,不容易見到;即便出現,大家也很容易自動忽略,視而不見。

C型人格者剛好相反,這群人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願意為了別人而改變自己,但也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目光了,容易過度緊張,沒有辦法真正做自己。C型人格占了總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實例不勝枚舉,你身旁應該到處都是,說不定你的小主管就是(這類人願意做牛做馬,很容易升遷到中階主管的位置,然後就升不上去了)。

B型人格是一群介於中間的尷尬角色。他們看似很關心別人,其實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如果與自己無關,就會很戲劇化地變得冷漠。他們時而樂觀正向,時而沮喪悲觀,心情變化極快。原本開開心心的,卻可以只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突然變得暴跳如雷;或者反過來,當人們都陷入情緒低潮時,他們又如點燃的煙火,激勵大家突破難關。多變、易變、難以預測、情緒化;講起話來頭頭是道、態度浮誇、無法捉摸,實際上能做到的卻很少,前後行為往往不一致,而且很會講幹話,是人們常給B型人格者的評語。在相處上,B型人格的人通常頗為親切,並不難接近,但交往久了就會發現:彼此之間彷彿有個無形的屏障,怎樣都無法更靠近,難以深交。正所謂「相交滿天下,知心有幾人」,長期的孤獨感是B型人格的特點之一。這類人的生命際遇差異極大,有人得意,有人落魄,在受眾人膜拜與通緝犯之間擺盪,甚至在事業巔峰時走上絕路也不奇怪。

我們只要記得兩件事:第一,「人格特質」有如指紋一樣,每個人都有;「人格類別」是研究者從諸多人格特質中歸納出來的結果,不代表你我必然屬於其中一類—許多人根本難以歸類。第二,美國精神醫學會制訂DSM-V雖然是為了精神疾病而分類,但它也清楚說明,光是符合其中一些要件,只能算是傾向(trait),不代表已經是違常(disorder);事實上,具有A、B、C三型人格傾向(personality trait)的人,遠比人格違常(personality disorder)多很多。原則上,本書所討論的均為有「傾向」的健康人士,如果討論到「違常」,一定會標示清楚,請讀者不要隨便對號入座,輕率地認定自己或別人罹患「人格違常」(或稱「人格疾患」)。

● 為什麼要專注在B型人格?

在A、B、C三大人格類型當中,B型人格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奇特的人格類型,對於社會的影響之巨大,遠超過其人數比例,卻又普遍被社會大眾所忽視。

社會上大多數人對B型人格特有的細膩思考、多愁善感、自我中心、憑感覺做事等特質感到不耐。倘若只帶有一點點B型人格特質還沒關係;如果特質已經非常明顯,達到「人格傾向」的程度時,就不容易被社會所諒解,甚至會遭到標籤化與或多或少的排斥;再加上B型人格者本身無法袒露自己、無法與人深交,也不容易表達自我、讓別人認識,吃了悶虧也沒辦法說出來,使得在某種意義上,B型人格是個憂鬱症或精神官能症的溫床;更糟糕的是,B型人格者不只自己痛苦,也會把身旁親友給拖下水。事實上,B型人格偏差嚴重到一定程度時,當事人可能會喪失自我覺察。不少B型人格疾患之所以被發現,並不是患者本身自願就醫,而是家屬受夠了他們的情緒,連自己都搞到生病了,才在就醫的時候,間接發現當事人的人格問題。反倒是患者自我感覺良好,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需要治療。

然而,上述畢竟是特例。一般的B型人格傾向者內心往往是痛苦的,就算知道自己的做法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更不知道該向誰求助。由於目前社會對B型人格普遍缺乏敏感度,因此,大多數人都被當成憂鬱症患者來治療,吃了一堆不見得有必要吃的抗憂鬱劑,但「人格問題」還是存在,所以「病情」仍然沒有改善,家屬也只好咬緊牙根、繼續容忍這位看起來不像病人的「病人」宣稱自己「有病」。

就這樣,一群不是憂鬱症的憂鬱症患者每年吃掉健保無數抗憂鬱藥物,想治療自己的特殊人格特質;然而因為他們打從一開始就不是憂鬱症,所以「憂鬱症」永遠也治不好。卻沒人想過:只要透過自我覺察、反覆練習與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協助,人格特質是有可能改善的。倘若能正視B型人格存在的事實,對於減輕健保的財務負擔、改善全民的心理健康,連同減低親友們的身心壓力,影響不可謂不小。

把這群人從「不被了解、孤獨寂寞沮喪難過,吃了再多藥也不會好,成天被身旁親友懷疑是不是在裝病」的痛苦深淵中釋放出來,還給他們一個公道,並認清真正問題的本質在於B型人格與主流社會的衝突,同時提供一個真正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本書的目的。

面對憂鬱症,我們可以上網查量表,可以到門診看醫生,萬一不幸罹患憂鬱症,醫師有幾十種抗憂鬱劑可以使用;倘若預算夠,還能選擇心理治療。重點是,憂鬱症患者只會想傷害自己。不會惡意加害別人(如果會,那你遇到的應該是位被當成憂鬱症的人格違常患者)。

然而,面對B型人格,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承受人格問題的人們本身固然痛苦,需要我們的協助;但隨著人格偏差越來越嚴重,他們對於旁人造成的傷害也越來越巨大,卻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更不願意就醫,這讓我們陷入兩難:到底是要教會大家怎麼防備來自B型人格違常患者的傷害,還是寫一本讓B型人格者能夠自救、旁人也懂得怎麼協助他們的書?

有一個看似合理的做法:以人格偏差的嚴重度做切割,一方面協助輕微的B型人格傾向者,同時預防嚴重B型人格違常者的破壞性。但問題是,改變動機的強弱不一定跟症狀嚴重度有關,嚴重的人格違常患者也可能有所自覺,想改變自己糟透了的行為模式。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人格違常的個案帶著很絕望的表情前來:「我到書局找資料想自救,結果看到的全是教人怎麼提防我這種人的書!」

因此,我決定將書寫依「當事人的態度」一分為三:在問題不嚴重、當事人有意願要改變的情況下,我們提供自救與他助的辦法;在問題嚴重、但當事人仍有意願要改變的情況下,我們提供尋求專業協助的方法;在問題嚴重、且當事人毫無改變意願的情況下,我們提供其他人自我保護的技巧。

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讓大家熟悉「B型人格」這個潛在的心靈亂源,從根本解決日益增加的憂鬱症與精神疾病潛在患者。

〈第2章 B型人格的內心世界〉

● B型人格的基本架構

B型人格是一種大分類,由下列四種子人格所組成:

一、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二、戲劇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
三、反社會型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四、邊緣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所謂的「子人格」,就是當事人除了符合B型人格共有的特質之外,還多加上這個子人格專屬的特質。

一般來說,在正常而健康的人身上,如果出現了某種人格特質,但還沒達到疾病的程度,我們就會在上述名詞後面加上一個「傾向」,例如「自戀型人格傾向」,簡稱NPT,這意味著這個人可能比較固執、不懂分享、長期感到自己不被了解、容易感嘆懷才不遇,但不至於嚴重影響自己或別人的生活,造成社會職業功能的障礙。當然,其他子人格也各自有他們的專屬特質,其名稱跟縮寫如下:

一、自戀型人格傾向(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簡稱NPT
二、戲劇型人格傾向(Histrionic personality trait),簡稱HPT
三、反社會型人格傾向(Antisocial personality trait),簡稱APT
四、邊緣型人格傾向(Borderline personality trait),簡稱BPT

無論是NPT、HPT、APT還是BPT,都是屬於「B型人格傾向」的一種,是正常的人格類別,不能算是疾病,各有優缺點。我們在後續的討論中主要在談的,就是怎麼消除各自的缺點,並凸顯專屬的優點,以達到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存,也就是「適應」,而這也就是治療人格問題的最終極目的。

延續前面的例子,倘若當事人的人格表現已經嚴重到干擾到別人,或造成自己與別人的痛苦,例如天天與鄰居吵架鬧事、每日借酒澆愁、爬上十樓陽臺大喊沒人在乎他的感受……等等,便已經符合診斷條件。這時,我們會在字尾加上另一個詞「違常」,正式昭告世人:這已經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必須接受治療,而親朋好友也得學會怎麼應對—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對他伸出援手。

舉例來說:自戀型人格違常,簡稱NPD。一般來說,專業人士看到這個縮寫,就會心中一緊,知道接下來可能要面對一名傲慢無禮、缺乏同理心、出言不遜、處處質疑治療方式的棘手病人。

跟「人格傾向」一樣,其他三種子人格也會有各自的專屬症狀,其名稱與縮寫如下:

一、自戀型人格違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NPD
二、戲劇型人格違常(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HPD
三、反社會型人格違常(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APD
四、邊緣型人格違常(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

在醫界,消耗精神醫療資源最嚴重的,非「邊緣型人格違常」莫屬,事實上,我還在住院醫師受訓的時代,醫院病房的病患清單中,偶爾會看到有人被標註上「BPD」這個字眼,而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明白,隨時要小心這些患者鬧事。

基本上,人格具有恆定性,除非遇到重大創傷事件或腦傷等生理性傷害,否則不太容易改變,所以,B型人格傾向者並不會因為沒有得到治療,而逐漸惡化成「B型人格違常」,這點倒是可以放心。雖然兩者都有B型人格的特質,但是由於程度上的不同,我們可以把他們視為不同的兩種人,各自有各自的問題要解決。

通常,B型人格者在未到達病態的時候,不一定會固定出現哪一種子人格,而是會隨著時間與情境轉換,甚至是四種子人格同時出現;而在臨床上,就算已經達到病態(例如「自戀型人格違常」),患者身上還是有可能出現其他三種子人格的跡象。

因此,有不少臨床醫師不喜歡直接使用子人格的概念,而傾向於使用「B型人格」來描述人格問題,然後把NPT/HPT/APT/BPT視為B型人格的四個面向。

無論如何,在我們更進一步去了解這四大類子人格前,我們得先對B型人格的特質有足夠深入的理解,明白貫穿整個B型人格之間的共通特性,之後在討論個別子人格時,也就能明白為什麼專家們會將這四個看似不相干的人格類型放在一起,還給它們共同的「B型人格」稱號。

以下,我們就要開始解析,B型人格者的腦袋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失控的情緒

B型人格最核心的特質,就是「情緒」具有相當高的不穩定性,甚至會徹底失控,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

這與常態相反。對大多數人而言,「情緒」是穩定的,除非受到環境或其他因素(例如內分泌)影響,否則不會無緣無故改變。例如:你最近情場得意、有升遷機會、家人和樂、朋友都挺你,那麼你的心情自然愉快;如果最近感情破裂、升遷無望、鬧家庭革命、朋友跟你絕交,那麼心情的沮喪不在話下。總之,情緒是好是壞,都必然有其原因。

對於B型人格者而言,上述的過程剛好相反:心情好的時候,笑口常開,做事勤快,也善於做人,結果情場得意、冒出個升遷機會、家庭和樂、朋友相處融洽;心情不好的時候,整天板著一張臉,遇到一點小事就發飆,拖延怠惰、無視他人存在,無論職場、情場、家庭或朋友關係都跌到谷底。此時,「情緒好壞」是不必有原因的,更荒謬的是,心情好壞才是決定人生際遇與前途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人生是一艘船,理性是舵,情緒是羅盤,心情的好壞引領著人類航向讓自己過得更快樂的地方。那麼,B型人格的情緒羅盤一定是壞了,要不是受到海底大量磁鐵礦的干擾,就是遇到了外星人。它轉它自己的,不管經度,不管緯度,不管航道,不合邏輯。此時,儘管B型人格者再怎麼努力掌握住理性的舵,也是沒有用的。這艘船是否能平安航行下去,真的只能靠運氣。

運氣不好的時候,B型人格者就像隻唱衰的烏鴉,明明局勢大好,他偏偏悲觀以對;他的心情有如黑洞,再多捷報傳來,這個黑洞都沒有被填平的跡象,只能不斷消耗同伴們的信心。

如果真的要分析B型人格者的情緒走勢,某種程度倒是可以引用華爾街股市來做為比喻。B型人格者的心情就像股價指數,而環境因素就像經濟表現。正如華爾街的一句俗諺所說的:「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時毀滅。」股價指數永遠跑在經濟表現之前,當環境因素有可能改善時,股價指數已經上漲了;等到經濟表現確定變好時,股價卻又已經來到高檔,差不多要崩盤了。B型人格者的敏感度太高,對於細微的環境變化往往反應過度,但自己卻未必能覺察。當局勢有好轉跡象,B型人格者的情緒早在第一時間就大幅上揚,但環境尚未出現實質變化;等大家都充滿希望時,B型人格者反而崩潰了。光是時間落差,就足以讓B型人格者的情緒顯得突兀而反常。再加上現實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式謠言、假訊息、無法驗證的臆測等諸多不確定性,被B型人格者的過度敏感放大後,更難以理解是什麼在影響他們的心情。

這個特質為四種子人格所共享,但表現方式不太一樣。在反社會型人格者身上的表現是相當深沉的,個案往往缺乏表情,顯得冷靜而沉著,但這個「缺乏表情」正好暴露了個案企圖壓抑的強烈情緒。在邊緣型人格者身上則剛好相反,不但情緒波動特別大,而且轉折非常快,難以預測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戲劇型人格者會明顯誇大情緒,有時還會帶有一點表演性質;跟邊緣型人格者不同的是,你能看得出來那一絲刻意誇大的企圖。自戀型人格者的情緒往往在極度自大與極度自卑之間擺盪,呈現出來的就是自我滿足、自我懷疑、懷疑別人貶低自己、對自己不滿、憤怒、被害感等情緒漩渦,在裡頭一直轉圈圈,周而復始。

B型人格是人格的一種,未必是病。情緒固然會失控,也可能因此嚴重影響生活,甚至斷送前程、喪失友誼,或導致家庭失和,但還不至於做出像雙極性情感疾患症患者會出現的誇張行為,例如明明是去買早餐,卻買了預售屋,或無端到馬路中央指揮交通;就算嚴重到「B型人格違常」(已經是疾病程度),行為也可能很脫序,但還是不會像雙極性情感疾患般喪失理性。然而B型人格延續的時間相當長,從青春期末期人格逐漸成型後就很難改變,通常會延續一輩子,正如古諺所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能寄望以長期服藥來控制(實際上,也沒有B型人格疾患的特效藥)。治療的目的以增進當事人的覺察能力與自我控制,讓B型人格者能跟社會和平共存,甚至是發揮人格優點為原則。

● 眼裡全是自己

千萬不要從字面上解釋「眼裡全是自己」這句話,誤以為B型人格者非常自私;事實上正好相反!這句話可以有多重解讀,從第一層解釋來看,眼中所見全是自己,換句話說,每個別人都是自己,也就是B型人格者把「別人」當成了「自己」;那麼,別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別人遭遇問題,就是我遭遇問題,我責無旁貸要幫忙(事實上,他幫的還是自己)。

所以,B型人格者表面上是很友善、很有親和力的,特別是戲劇型人格者,你會覺得他熱心過了頭。儘管有那麼一點作秀的成分在,但無論如何,他們是主動積極助人的;甚至連反社會型人格者可能也如此,只是會有種「既幫你,同時又玩弄你」的感覺。邊緣型人格者的反應會有點膽怯,一副「我想幫你,又怕自己能力不足」的模樣。比較特別的是,自戀型人格者在這方面非常極端:如果他的狀況好,助人會讓他更加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讓他陶醉在「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情懷裡;當他狀況不好,他就會意志消沉,就算只是跟他借個二十元買飲料解渴,他也可以感傷「世衰道微,人性軟弱」很久。

乍聽之下都很誇張、匪夷所思,甚至很好笑,但是,不要忘記一件事:B型人格者很容易活在自己內心的世界,所以,實際付諸行動的部分與他的內心戲相比,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正常狀態下,不太有機會見到一個瘋瘋癲癲的B型人格「患者」對你做出這些誇張反應,所以你也不知道原來對方的腦袋裡已經閃過這麼多念頭。

以上不過是第一層解釋而已。進一步演繹「眼裡全是自己」這句話,就會出現些許令人不舒服的地方了:正因為別人也是自己,人我界線並不清楚,所以,B型人格者容易出現兩種反應:過度干涉別人的生活,或是過度疏離別人的世界。這兩種行為通常會同時發生,快速地相繼出現。

面對團體生活時,B型人格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人我界線並不清楚,所以很容易說出在社交上失禮的話語,例如彼此的關係和互動還沒那麼良好,就說出過分親密的話語,讓人感覺到受冒犯、被侮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面對異性,B型人格者有時會顯得太輕佻,用詞帶有性暗示,甚至讓對方有種遭到性騷擾的感覺。相反的,當彼此關係已建立到相當程度,講起話來理當可以熱絡些的時候,B型人格者又會說出一些過分客套的話來,讓別人不知道到底該把他當朋友還是客人。

言語如此,行為也如此。正所謂「禮多人見外」,B型人格者在「無禮」與「見外」之間始終拿捏不好。長久下來,當B型人格者漸漸有了自覺後,也會感覺到挫折。要命的是,他們面對挫折的方式,往往是從潛意識中啟動心理防衛機轉,採取否認機制:根本「視而不見」,甚至出現更挑釁的「反向作用」,也就是更故意且頻繁地做出讓人不悅的行為。等到他的心理防衛機轉再也無法掩蓋事實後,B型人格者才會注意到別人的不悅。此時,他們整個人會變得退縮,索性不去面對社交這一塊,因為他們實在抓不到「合乎禮儀」的分際。

要掌握B型人格者的社交障礙特質並不困難,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自己的感覺。因為B型人格者常讓身邊的人有種強烈的困惑:乍看之下,明明就是個親切、和善或熱情的人,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孤單?就算他身旁有一堆粉絲、信徒與學生,就算他像花蝴蝶一樣周旋在眾人之間,但那種孤獨感一樣強烈。等你實際與他們相處後,就會發現自己與B型人格者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感: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就是沒辦法靠近,彷彿對方刻意跟你保持距離—儘管他並沒有這個意思。

面對親密關係時,B型人格者同樣不知道自己的人我界線並不清楚,所以關心往往變成了「干預」,甚至是「控制」:什麼都要知道,什麼都要管。如果有什麼是他不知道、不能干預—甚至是不能控制的,那麼對於B型人格者而言,這就是一種忽視他的行為,是一種否定,甚至是背叛。

更糟糕的是,由於B型人格者眼中所見全是自己,因此,不管對象是誰,所有的「忽視」與「否定」到最後都是針對他而來,因為「他就是全世界」,不管攻擊誰,都等於在攻擊他,使得B型人格者極度無法忍受批判與冷落。更荒謬的是,不管B型人格者怎麼辯解,還擊的力道還是會打在「無所不在的自己」身上。舉例來說:B型人格者要是批評別人小氣,那麼接下來,他就會過度在意自己是否不夠大方,並為此不斷找自己麻煩。

一般而言,B型人格者很喜歡袒露自己,嘗試真誠且不帶偽裝地與人互動;但萬一出了差錯,不管是誰批評誰,甚至根本沒人抱怨誰,B型人格者馬上會出現防禦動作,多疑的性格就這樣跑了出來,怎麼澄清都沒用。B型人格者會滿是受傷之色,既生氣又沮喪,整個人變得退縮,與先前的熱情判若兩人。看在別人眼裡,就更不知道怎麼與之相處了。

B型人格者的世界裡會持續充滿這類矛盾,弄得自己傷痕累累。

● 一切隨時會幻滅

不妨想想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三島由紀夫的經典名著《金閣寺》,書中那名青年僧侶之所以燒掉他深愛的金閣寺,理由是:「與其看著那美麗的金閣寺在塵世間逐漸傾圯,我選擇放一火把它燒掉。那樣,金閣寺的美好就會永遠留存在心中,完全為我所獨占,再也沒有人能進去。」

如果各位能明白這種想法,再把「金閣寺」換成「女友」,「放一把火」換成「支解煮熟」,那麼就不難同理嚴重病態的反社會型人格患者吃掉女友的心理是怎麼回事了。這是B型人格者的邏輯──「剎那就是永恆」,還加碼「唯我獨有」。

雖然一般的B型人格者絕對不至於這麼誇張,而且即便是B型人格疾患患者,也很難幹出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但是,想抓住美好的剎那,且完全獨占的心理,卻是如出一轍的。

為了對抗這種幻滅感,B型人格者往往有強烈「留住這一切」的渴望,倘若能善加利用,將會是一股強大的向上動機。社會上許多成功人士往往就是為了對抗這種感覺,而獲致今日成就。然而,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不讓自己退後,他們會竭盡所能向前進,不耐於按部就班,而這也提高了失敗的風險。

即便如此,幻滅感還是無所不在,特別是無法藉由「事業有成」來克服的親情與友情等關係。對於「擁有」的不安全感,甚至能成為不同B型人格特質的識別標誌:反社會型人格者採取的手段比較直接,可能會訴諸各種型態的暴力,最常見的,就是媒體上聳動吸睛的恐怖情人事件。對於戲劇型人格者而言,這種渴望就類似表演者想吸引觀眾目光的心情,倘若群眾有不耐煩或分心的跡象時,戲劇型人格者就會花招百出,行為更是誇張,彷彿在強化自己的演出強度。自戀型人格者視「留住一切」為天經地義,一旦面臨失去,玻璃心就會碎滿地,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震驚、憤怒、被害感、指控他人的陰謀干預。然而,在所有B型人格特質中,反應最為激烈、戲劇化、誇張與瘋狂的,「邊緣型人格」絕對當之無愧。邊緣型人格者可以光憑想像出來的情節,就產生強烈的不安情緒,彷彿一切都已經發生過。因此,邊緣型人格者經常處於高度焦慮中,最常見的反應就是極其柔軟卻堅定無比的情緒勒索,一旦最終還是得不到令他放心的答案,就可能出現嚴重憂鬱、吸毒、酗酒、割腕、自傷等挫敗行為,把自己或他人逼到近乎崩潰的地步。

不過,不管哪一種B型人格,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對於幻滅感的恐懼也可能突然反轉為對生命態度的消極:拒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重要事務、放棄社交生活、不願意累積人際資本,也無意於學習生存技能,放任自己過一天算一天,過起自我放逐的日子,可說是憂鬱症的「B型人格加強版」。通常,由於變化時間很短、反差太大,不僅會讓旁人吃驚,連本人也會有自覺,甚至會主動求醫。所幸,待低落情緒過後,這情況通常會大幅改善。

幻滅感的存在,讓B型人格者傾向於追求爆炸性的發展、快速取得的成就,希望展現剎那的光芒,但代價卻是終生的失落與紊亂。試想:倘若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終將再度失去,所有的歡愉都只是乍然點著的火柴,猛烈卻渺小,絢爛卻沒有溫度,你會對人生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才華洋溢的詩人用優美的詩句寫出B型人格者的心情,除此之外,數不清的小說家、音樂家、畫家、雕刻家等等,也都用各自的天分留下了龐大的素材以供我們同理。在藝術的天空裡,具有天分的B型人格者往往能成為卓越的創作者,這個族群就像是隱身在芸芸眾生中的人才寶庫。甚至,我們還能從詩人們自我安慰的話語中,一窺他們令人咋舌的行事風格。

只是很遺憾的,才高八斗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一般的普羅大眾。在華爾街激動揮舞的手勢中、在購物頻道口沫橫飛的天花亂墜裡、在每日早晨的剃刀與鏡子邊緣、還有鷹架底下將莎莎亞混入保力達B的手中,或許都有一顆同樣迷惘而不安的心。

那就是B型人格者面對真實世界的無力感。

● 行動就是救贖

B型人格者與「行動」的關係相當密切,然而,要提到「行動」,就不能不先簡述一下「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關切的是人類的存在,指出人的存在與其他事物的不同。以桌子為例,要先有藍圖,才製成桌子,直到損毀,桌子的「本質」都不會變,且先於「存在」;但人類不是。嬰兒呱呱落地時,沒人料到將來他會變成怎樣,希特勒也好,愛因斯坦也好,你也好,我也好,剛出生時,根本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然而,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存在時,一切都已經被決定了,從姓名、性別、遺傳、家世背景,到後天教養,沒有一樣是自己能作主的。每個人都像是臨時加入一場生命賭局的牌友,接手的是打到一半的牌,不管好牌爛牌,都得打下去,而且當落幕那一刻到來,蓋棺論定時,你也得概括承受:牌打成什麼局面,你的本質就是什麼。有些存在哲學家(例如海德格)還認為,死亡召喚著我們,把我們從團體生活中拉出來,讓我們直接面對虛無,好明白自己時間不多了。但是該採取什麼行動?天曉得!

這就是「存有的焦慮」,也就是「清醒地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焦慮」。

對於這些論述,大多數人並不關心,因為團體生活對人類產生了某種保護作用。每天總有做不完的工作,下班後,還有好多聚會、各式娛樂等著我們。身處團體中,人們並不容易想到死亡,也不太會直接面對「存有的焦慮」──B型人格者例外。

如前面所說的,既然B型人格者不容易融入這個社會,他們就得「獨自」面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自己,也不能混在群體生活裡,讓自己忘懷所有無法控制的一切。既然「過去」不可改變,當然不能抱怨拿到的牌不夠好;展望未來,B型人格者對自我的期許永遠都是那麼不切實際、難以實現。就算想進入內心世界,編織一個純淨的幻想,偏偏「現實生活」亦步亦趨地跟著他們,用柴米油鹽醬醋茶、同學間的喜訊、臉書上的放閃圖文等,隨時把他們拉回充滿無力感的「當下」……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能控制的,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B型人格者必須直接面對「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的事實,這使得「存有的焦慮」分分秒秒籠罩著他們,逼迫他們尋找出口。

因此,很自然的,「行動」成了他們的救贖:做點什麼好轉移注意力,暫時遺忘自我。所以,B型人格者經常處於「近似一廂情願」的狂熱狀態,透過俗世工作、追逐夢想與漫無目的的衝動行為,來釋放自己的焦慮感。

事實上,不管人生際遇為何,B型人格者的經驗總在主體性中完成:永遠在嘗試、與天爭,像薛弗西斯推著巨石上山,即使一再滾落,也要行動下去;而不像多數人一樣,乖乖接受社會分配的角色,安享別人為自己鋪好的路。

我們不能單純透過「B型人格就是○○○」來理解他們;因為B型人格者不斷透過行動改造自己,雖然經常處在焦慮之中,縱然結果有好有壞,即便留下的可能是悔恨,但就算人生重來一遍,他們恐怕還是會這麼做,這就是B型人格本色。

● 真實與虛幻只在一線之隔

對於一般人而言,關係與感情建立不易,然而一旦建立,就會出現恆常性,不會說消失就消失。愛就是愛,恨就是恨,兩者涇渭分明,雖然可以化解,但絕對需要假以時日,並且經過多次的諒解、寬恕,或是反向的失望、原諒、絕望的歷程。愛與恨如此,是與非、對與錯,又何嘗不是如此?所有的關係、愛憎、感情,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累積的,不會一蹴可幾,但也不會突然之間銷聲匿跡。

B型人格者可不是這樣,對他們而言,說愛就是愛,說不愛了就是不愛,說不愛之後要是改變了心意又愛,馬上就能繼續愛,一點也不受到影響,幾乎沒有一般人的慣性思維。

事實上,B型人格者的世界就真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也沒有什麼不會改變的。愛既是恨,也不是恨;緣盡時,親如弟兄者亦如陌路。世事無常,時而為寬恕與涕泗俱下的大和解,時而為咬牙切齒與欲滅滿門的深仇大恨,導火線可能只是擦身的一眼,亦或酒過三巡的不當玩笑,這些對於B型人格者來說都是司空見慣。與佛法唯一不同的是:B型人格者明知虛相幻化無窮,卻還是將七情六欲攪和其中。

B型人格者身上那條真實與虛幻的界線相當薄弱,是與非,愛與恨,真與假,做與沒做,往往是重疊的狀態。當旁人沒進一步追問的時候,他們就好比薛丁格的那隻貓,關在箱子裡,半死半生,既生又死。B型人格者的思想、動機與行為往往也是如此。那些吸金詐騙者還沒捲款潛逃前,他對旁人、粉絲的愛,每一分都是真切的;也正因為真切,所以才特別動人心弦,難以察覺異狀。事實上,在他們決定走上歪路的那一刻之前,往往是被自己無私的愛所充滿,毫無犯罪意識,直到臨界點終於到來──因為東窗事發,他們終於清楚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發狠把壞事幹到底。

一位B型人格者對社會產生影響的能力大小,決定了他會是一顆怎樣的不定時炸彈。越是位高權重或家喻戶曉,他的影響力就會越深越遠;有些時候甚至會動搖人們的社會價值。他會不斷累積社會託付給自己的能量,並一次在爆炸性事件中徹底返還。

在四種子人格當中,最容易吸取群眾目光與資源的,自然首推戲劇型人格。這型人格者本來就以別人的注意力維生,越能吸引注意力,他們就會願意做越多演出;至於演出精不精采?吸不吸睛?則要看他的聰明才智與社會資源。社會資源豐富、智慧較高者,若能碰上不錯的機運,自然就會有不錯的表現;但他的「演出」能否長長久久,足以安度一生,並留下美名傳頌後世,則要看個人的智慧與自制能力。倘若擁有的社會資源太多,遠超過他能駕馭的極限,就會開始讓自我膨脹,使得演出越來越困難,到最後,終會迎來「爆炸性謝幕」的一天。

與戲劇型人格者相似的是邊緣型人格者,他們也會出現表演性、作秀性的行為,但「演技」顯然不如戲劇型人格;而且他們又很喜歡分化自己的觀眾,讓觀眾彼此激化,所以常會歹戲拖棚,又是吞藥,又是割腕的,除了害一堆人氣急敗壞、彼此衝突,還搞得雞飛狗跳,甚至火爆收場。就社會影響力而言,邊緣型人格者的影響當然沒有戲劇型人格者來得大,但若是以棘手的程度而言,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反社會型人格正好相反,他們喜歡利用虛實之間的差異來迷惑其他人的心志。比如先是很認真地給出一連串承諾,再淡然地全部否認,等對方快崩潰的時候,才依對方的渴望拋出一些甜頭,不斷玩弄對方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

這一切為的是什麼?不為什麼。或者說,吸引他人目光只為了風光自己,挑撥離間只為了認真分化,玩弄別人只為了專心玩弄。如果我們不要為了尋找背後的「真實」而拋棄眼前的「現象」,那麼對於B型人格者而言,每一句話都可以當真──當然,也可能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是真是假,說不定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 孤獨只是我的身影

這樣的人,你會想跟他相處嗎?說實話,就連許多B型人格者都不想跟這樣的自己相處了,何況是其他人?

這正是恆常存在於B型人格者身上的一種自我異化:假設此時此刻,所有人都處在一種很嗨的氣氛裡,大家都玩得很開,和樂融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姑且不論這樣的氛圍是怎麼形成的,在B型人格者的腦中,所有透過團體所營造起來的集體意識,會隨著時間過去,以異常的速度迅速消散,到最後,留存下來的,可能只剩下一抹殘缺的感覺,甚至是全然的麻木,彷彿連自我也消失似的。

在這種情況下,「孤獨感」成為B型人格者終其一生必須不斷對抗的議題。一般來說,自戀型人格者面對孤獨的時候,是最直接且坦率的,他們會讓孤獨就這樣圍繞著自己,而不去注意別人是否會看見;甚至有時候,旁人還能察覺到他們隱然滿足於這樣的孤僻,因為這會給自戀型人格者一種「高人一等」「遺世而獨立」的感覺。戲劇型人格者對孤獨的耐受力不高,他們會很明快地採取各種手段,比如以各種誇張的言語或舉止來炒熱場子、製造出自己的神祕感、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說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千方百計要減低自己的孤獨。反社會型人格者可能是最能沉靜面對孤獨的一群,他們本身的氣質就較為沉穩,就算內心感到孤獨,別人從外觀上也未必看得出來。邊緣型人格對孤獨的耐受力最低,一旦失去別人的注意,就宛若連自己的生命力也沒了似的。因此,邊緣型人格者對於孤獨、即將來到的孤獨,甚或可能發生的孤獨,都會有近乎歇斯底里的反應。

然而,怎麼面對孤獨,恰好呈現了B型人格者在社會表現上的重大歧異:擁有充沛資源和高度聰明才智的人,可以透過團隊工作、集體行動,甚至是不法的朋黨為奸、官商勾結等方式,破除這樣的孤獨感;至於資源不足或沒那麼聰明的人,往往就得直接面對赤裸裸的孤獨。一方面是社會條件讓他們不見容於這個世界,二方面則是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本事凝聚彼此,共同利用外部事件來消除自身的孤獨。

然而,不管怎樣,只要身為B型人格者,終其一生,都會不斷體會到孤獨感,不論如何描述它,也不管形式為何:口才不好、個性太直、看別人不順眼、耿介絕俗、不同流合汙、有距離感、疑心病太重、做人龜毛……不論任何理由,背後共同的語言,就是「孤獨」。這是B型人格者一生的功課。

● 病態人格不等式

在理解了B型人格的共通特質之後,接下來將進一步深入了解B型人格的四個子人格:自戀型人格、戲劇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

這四個面向可以和平共存於同一名B型人格者身上,也可以有某幾個面向特別突出,而某幾個面向特別不明顯,甚至幾乎難以覺察。當某個面向取得了主導性地位時,我們就不再使用「B型人格」這個字眼,而改口稱「自戀型人格」/「戲劇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邊緣型人格」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得先提及一個「病態人格不等式」:

修正因子=社會資源+聰明才智+經濟條件

病態條件:「人格與社會常模的偏差」減「修正因子」大於「社會常態能容忍的極限」

「病態人格不等式」的意義在於說明:活在集體社會中的一個個體,何時會被視為人格違常。

我們先把人格違常(Personality disorder)的原文拆成三個字:「人格(Personality)」「違反(dis-)」與「常態(order)」。我們馬上就能看到,所謂人格違常的出現,不只是個人的問題,還要有社會的參與。舉例來說,倘若社會本身有問題,「常態」過度僵化,那麼人格違常的定義就會過分浮濫。就像一些在自由民主國家看起來不算什麼的舉動,到了專制極權國家,可能就會成為顛覆政權的滔天大罪。同樣的,一名年輕精神科醫師眼中不算什麼的「年輕人率性之舉」,在老古板的精神科醫師眼中,可能統統都會變成「人格違常」的問題。

再進一步看到「修正因子」時,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人的社經地位會高度影響人格違常的診斷。因此我們常開玩笑說:許多達官顯要或國會議員,要不是處於這樣的社會地位,有強大的「修正因子」,不然他的行為舉止還滿像某某病人的。雖然這只是玩笑話,但某種程度上卻也指出了部分事實。

在後續的章節裡,我們將陸續認識B型人格中的各種子人格,而各位也可能發現自己或親友似乎有該種「人格違常」。此時,不該只是單單去看這個人的問題有多嚴重?更應該注意兩件事情:他的「修正因子」如何?「環境要素」如何?請各位以更具彈性的想法去看待事情,而不是馬上對號入座,開始找尋哪個症狀跟對方的言行契合。

如果當事人的問題並不嚴重,依然屬於正常健康的範圍,我們便稱之為「人格傾向」;如果人格偏差劇烈,已經達到病態,就稱為「人格違常」。而在第三章到第六章的章末,分別會放上各子人格的「人格違常診斷量表」,這是出自DSM-V的標準診斷量表。在這些量表中,我們可以看見人格違常者實際上會有哪些行為表現,以及專業人士在進行診斷時所依循的準則;各位也可利用這些診斷量表進行自我檢測,若發現自己有人格違常的可能性,請盡早向專業人士尋求進一步協助。但是請記得,真正的診斷必須由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士進行,請勿擅自對號入座。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