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巨人的筆記【隨書附「摘要生活大小事」記錄別冊】:用記錄改寫人生的方法

我們為什麼該記錄?

我是記錄型人類。記錄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時常記錄周遭的種種,做這件事對我來說有如飲食。記錄型人類會把散落在身邊的無數知識與智慧放在心裡。

簡而言之,成為記錄型人類會變得特別聰明。因此,我成了一名紀錄推廣者,不時建議身邊的人成為記錄型人類,告訴大家記錄的理由與必要性:「請記錄吧。你的人生將會變得不一樣。」

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活得更智慧,擁有更高水準的知識。想實現這兩件事,記錄絕對是最簡單的工具。學會記錄、活用紀錄,肯定能更接近你的目標。

記錄之於各種成就都是不可或缺,無論是提高學習成效,還是規畫未來、讓人生變得積極進取。記錄的優點多得說不完,我就先拿最普遍的兩個優點來說明。

  1. 記錄讓人持續成長

從出生到死去的那一刻,人類都在成長。這裡說的成長是持續累積知識與智慧,同時不停拓展自己。停止成長的人不會有未來,所以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渴望著成長。

人類成長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從外界獲得成長,其一是從內在得到發展。同時利用這兩種方法,就能產生加乘效果,達到真正的突破。

記錄的型態也差不多,同樣是透過兩種方法進化而來。第一種型態是蒐集外來的無數知識與非知識資訊,然後挑出重點,留存重要的資訊當作紀錄。第二種型態則是藉由記錄,展現內在深處的潛力。換句話說,就是透過閱讀、看影片、對話等行為,累積內在的知識,再以記錄的型態呈現出來。這兩種記錄型態像齒輪一樣相互齧合時,就會提升效果,使你活得充滿智慧。

  1. 記錄讓人得以主導人生

成為人生的主人,無異於獲得自由人生。初聞這句話,頃刻間可能很難理解。誠如前述,紀錄是統整之後留下來的東西。把自由四散的東西聚集起來,賦予秩序的行為,難道不會和自由差太多嗎?從結論來看的話,絕對不會。我推薦各位的記錄方法,將帶領你們邁向自由人生,我也是因為這樣才開始記錄。

試想你正站在一個凌亂不堪的房間。此時,你急需確認一本書的內容,卻怎樣都找不到那本書。書桌放滿了書,床上雜物堆積如山,你得從一團混亂中慢慢尋找才行。假如房間整理妥當,根本不需要浪費珍貴的時間找它。但現在,你甚至有可能找不到。

讓我來問問各位,哪一種情況比較自由呢?秩序之所以能讓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原因就在於可以減少無謂的瑣事,讓你自行打造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處混亂之中的人,絕對無法獲得自由。

紀錄等同於整理好凌亂不堪的房間,打造隨時都能自由活動的專屬空間。若是能將腦海中的房間整理乾淨,把想法好好收集起來,方便有需要時隨時取用,想必會過得很自由吧。因此,我總是對人說:「想活得自由,就記錄吧。」

奉勸各位一定要成為記錄型人類(接下來我仍會一直提到這點),以利每天持續成長,獲得自由的人生。成為記錄型人類其實不簡單,你必須再三體驗紀錄的各種功效,包含前述的成長與自由,而且至少維持半年以上。

知道方法卻不實踐,什麼都不會改變。最愚蠢的期待,莫過於以為自己領悟了就會改變。現在的你,充其量只能算是站在起跑線上。成就,是身體記憶與實現勇氣的產物。養成習慣、持續實踐,從過程中獲得一點快樂,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別再錯過找上門的機會,讓自己獲得成長與自由吧。

抓住消散的知識

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退伍後,我決定重回校園。復學前三個月,我每天花十八個小時讀書,努力想追上落後的進度。各位想想,一天花十八個小時讀書,有可能一無所獲嗎?第一個星期可說收穫良多,我讀完了十五篇左右的論文,也看完了兩本書。

但問題是,以這種方式學到的東西無法長久。幾天後,我逐漸淡忘看過的內容,最終忘得一乾二淨。儘管我不斷把知識填進腦海,它們還是像竹籃裡的水一樣嘩嘩流乾。

那時我才意識到,即使動作會變得比較慢,還是要充分利用時間,好好把東西記起來。於是,我開始記錄。閱讀論文或書籍時,我都會標記重點,在空白處寫上關鍵字。每次結束一個章節,便把記在腦海中的重點寫在便條紙上。讀完一整本書後,再把事先記下來的東西謄到筆記本,並且加上自己的想法。若有必要,也會調整重點順序。

起初,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提升學習效率,單純是覺得都這麼努力讀書了,卻一下就忘光光實在太可惜,才會出於本能開始記錄,想把知識保留在腦海裡。這麼做雖然比以前耗時許多,但真的學得到東西。

令人訝異的不只這點。過了三到四天後,記錄時間明顯縮短。再過一陣子,連讀書的時間都變短了。我並未改變讀書的方式,只是善用紀錄來打通脈絡,書自然讀得比較快。

就算不讀書或上課,我們照樣可以從生活經驗獲得各種收穫。世界上滿是知識、資訊與靈感,但我們往往與之擦肩而過,或者沒有好好抓緊它們。

這絕不是因為你頭腦不好,而是因為大腦容量有限。大腦無法記住所有的資訊,所以將記憶分為兩種:很快就忘了的短期記憶和長久保存的長期記憶。

重要的是,紀錄可以幫我們把吸收的知識分類到長期記憶中,緊緊抓住那些我們錯過或放開的東西。為了記下學過的內容,我們得保持高度專注。做到①專注閱讀②仔細思考後記錄下來③多次回顧紀錄,讓大腦認知到這個知識必須放在長期記憶。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龐大知識最終幾乎全都消散而去,不覺得可惜嗎?比起可惜,你應該感到警惕,畢竟我們每天都在錯過成長的機會。如果想攝取豐富的知識,就不能只是囫圇吞棗。唯有好好消化這些知識,它才會成為你的血肉。

記錄型人類的記憶方法:「記錄,然後覆誦出來」

有些人說:「我很認真做筆記,但還是記不住。」無論多認真筆記、仔細畫下重點,依舊記不住學習內容,多半是因為錯誤的筆記習慣。

我想問各位,你為什麼做筆記?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為了記住某件事才這麼做。可是務必留意,一旦你產生了「先筆記下來,之後再看」的想法,這個筆記將會在無意間被你推到記憶的角落。

要是很難理解的話,再問各位另一個問題。你記得幾組電話號碼?除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以外,還記得誰的?很多人甚至沒想過要背下電話號碼。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我們記得的電話號碼非常多。然而,現在可以把號碼全都存在手機裡,默背顯得沒有必要。將記憶託付給筆記,也是同樣的道理。

想不起來某件事就直接查看筆記的做法,不外乎是紀錄的次要功能。假如你下意識依賴這點,不再自主記憶,記性就會越來越差。列舉幾項對記憶造成不良影響的錯誤筆記習慣如下。

第一,為了不記某件事所做的筆記。
第二,不經思考的筆記。
第三,未重複利用的筆記。

就像前面說的,為了不記某件事所做的筆記,無法在腦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經思考的筆記,難以消化成自己的東西,與複製貼上並無二致,根本不會留下印象(在後續的章節,我將會告訴各位如何把筆記消化成自己的東西)。最後一種則是不再查看的筆記,寫過就丟的不能算是紀錄。假使記錄的出發點是整理資訊,將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終點就是要隨時回顧它。簡而言之,就是要重新拿出來確認。

這樣說來,究竟該如何筆記才能記住一件事呢?我的建議是:「記錄,然後覆誦出來」,不妨就稱其為記錄型人類的記憶方法吧。

記憶,越淬鍊越恆久。倘若解讀一件事是記憶的開端,寫筆記就是記憶的第一次淬鍊,回顧筆記是記憶的第二次淬鍊。第三次,也就是最後一次淬鍊,則是用言語和文字重新表述。完成三次淬鍊後,我們就會牢牢記住這件事。

「記錄,然後覆誦出來」是記住一件事的最佳方法。無論是讀書、工作、日常生活都無所謂,只要透過紀錄盡量保留記憶,未來不管做什麼,都有機會發揮驚人的實力。

記錄高手不會寫太多

當我說自己是紀錄學者時,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我是那種成天在筆記本寫滿文字的人。他們的腦海中浮現的,想必是從早到晚仔細記錄、統整生活大小事的人。事實上,這種想法半對半錯。

我會記錄一整天發生的事情,像是今天該做的事、閒暇時的娛樂、與別人的對話、我的情緒,甚至做了哪些家事。只不過,並不會一字不漏地把工作內容或對話等「照樣」寫下來。

許多人聽到別人叫他們記錄,都誤以為要像速記員那樣,記下全部的事情。如果叫他們邊閱讀邊筆記,紀錄甚至會厚得和一本書沒兩樣。另外,若叫他們讀二十頁左右時記錄一下,他們記錄這二十頁所耗費的時間,和閱讀時間差不多。光聽我這麼說,就覺得喘不過氣吧。這無非是讓人放棄記錄的捷徑。

邊上課邊記錄也是大同小異。儘管你悉數記下老師所說,依舊記不住課堂的內容,實在冤枉。

線上課程亦然。各位應該都有過暫停影片、認真抄筆記、繼續播放,或者錯過某些段落時,倒帶重看的經驗吧?如果一直執著於筆記,絕對很難專心上課。

更何況,你之後會複習筆記嗎?我想不會吧。即使真的想複習,筆記內容這麼多,什麼時候才看得完?哪怕是看完了,想不起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話,依舊是徒勞無功。人對於語言的理解遠比文字更強,可惜老是本末倒置。

為什麼該寫摘要

假如上課時用心筆記,內容卻像別人寫的一樣新鮮;讀完書做了筆記,內容卻彷彿不曾看過一樣陌生,如此認真筆記究竟是為了什麼?

有些人正好相反,他們從不筆記,把心力全放在聽講,我覺得這樣反而比較好。從眾多內容中挑出重點來筆記,做這件事才有意義。畢竟抄下一堆筆記,難保不會反客為主,失去焦點。

若是細數我們一星期當中經歷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東西,會有多少呢?按照細分的程度來說,少則一百至兩百個,多則一萬至兩萬個左右。即使我們想掌握全部的資訊,也不可能完全記下來。因此,「摘要」是不可或缺的。

摘要是壓縮記憶、重新創造的行為。舉例來說,昨天你走在路上,看見樹葉在風中不停搖擺。當下,你忽然感覺到「樹葉好像在說話」。假如要記錄這件事,你會寫些什麼呢?想必有人會寫:「我看見樹葉在風中不停搖擺,似乎在說著什麼。」然而,身為紀錄學者的我會寫:「樹葉的細語。」

在這段簡短的文句中,我寫下自己看見樹葉時的所有意象。換言之,盡可能地壓縮這次經驗,然後重新創造它。

留下重點,其他全丟了吧

常有人問我,我是不是真的會記錄一整天發生的事。每當聽到這個問題,我都這麼回答:「不,我會摘要一整天發生的事。」

相較於在筆記本上記錄的過程,我其實更看重在腦海中找出重點的過程。這是因為,無論你想記錄的是思考、閱讀、對話,皆需摘要。記錄任何事情前,都要說得出重點與對自己有益的內容才行。

試著想像一下,當你一邊上課一邊筆記重點的時候。聽了五分鐘左右,你開始用筆電敲出筆記,或在筆記本手寫筆記,把講師這五分鐘所說的內容整理為三到四個關鍵字。換句話說,你在這個過程中,理清所有脈絡,並自行找出最具代表性的關鍵字。這是一個高強度的摘要動作。

不擅摘要的人不妨先試著這麼做——無論如何,筆記兩個關鍵字。舉例來說,看完一部二十分鐘的YouTube影片後,先選出有關兩部影片的關鍵字。閱讀時亦然,不管書籍篇幅多寡都無所謂。

若想選出十個以上的關鍵字勢必很困難,但選兩個誰都能做得到。事實上,如果要求自己簡短筆記,執行能力一定會更好,因為只要稍微寫出重點的念頭,會讓心理負擔少上許多。

下定決心選出兩個關鍵字的那一刻起,你就會全心全意想著「我一定要找出『絕對不能忘記』的那件事」。找到重點,其他全丟了也無所謂。如果你因此感到猶豫,我想告訴你,捨棄的勇氣是成為出色記錄型人類的條件。若要找出有價值的紀錄,斷然不能害怕捨棄。

不多不少,試著執行三天吧。這樣做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把筆記的內容記得一清二楚。此外,如果是習慣寫一堆筆記的人,希望你可以改變自己的習慣,學著找出重點,簡短筆記。想正確筆記,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記錄不要花太多時間

每次看書時,我都會筆記。這是我長久以來的讀書習慣,過去記錄的讀書卡足以填滿好幾個書架。時常閱讀的人當中,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留下紀錄,也有不少人會詳細記下書籍內容。

不過,對於自己是否做好筆記抱持懷疑態度,抑或試了幾次就放棄的人更多。明明仔細讀過,覺得內容很不錯,他們卻完全感受不到書中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為什麼會這樣呢?很遺憾,這是因為他們的筆記太多,已經超出自己對一本書所能消化的分量。

我為這樣的人訂了一個標準:寫一個章節的摘要時,篇幅不可超過A4紙的一半。照這個方法讀完三、四個章節,並且進行摘要,你就會記得自己看過什麼,掌握大致的脈絡。以我的經驗來說,一本書的筆記不會超過三頁A4紙。

再進一步來看。假設有人一小時可以閱讀五十頁左右,他現在要看的則是一本有六個章節、每章節約五十頁,總共三百頁的書。

他花了一小時,專心讀完一個章節,然後立即記下想到的關鍵字。他主要寫的都是有關大綱的關鍵字,但同時也寫了一些與大綱無關,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筆記時,如果想不起來某個部分,他也會偷偷翻書確認。

你只需要十分鐘,便能憑藉記憶寫出半頁A4紙的筆記,絕對有機會成為出色的閱讀者。剛開始筆記時,可能會耗費很長的時間,但看完三、四本書,多重複幾次這些步驟後,在十分鐘內完成摘要不無可能。這樣的話,閱讀一本書的耗時就是六小時,筆記則是一小時。

若真如此,邊閱讀邊記錄可說是件很值得的事。然而,如果你花了一小時閱讀約五十頁的章節,又花了一小時以上記錄好幾張筆記,很抱歉,在我看來,乾脆不要筆記比較好。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種方式已經不能算是在摘要一本書,而是在抄寫一本書。假如到頭來什麼都沒記住,何必記錄呢。

上課也是同理。上三十分鐘的課,花五分鐘或十分鐘整理筆記絕對值得。擅於記錄的人不會花太多時間。

一開始筆記時,如果耗費很多時間,沒有必要太灰心。多做幾次,你的記錄功力絕對會提升。(我認為這是記錄最大的優點,不需要天分!)不過,一開始絕對要為自己訂下標準。如同前段舉的例子,假如你讀了五十頁的書,就要先定好自己要做多少筆記。好好遵守這個原則,摘要能力就會漸入佳境。

摘要生活大小事的習慣

什麼應該摘要?生活的大小事!我們能摘要的不光是有意義的知識活動。正如想法、學習、對話、日常、工作等全都可以記錄一樣,我們所做的每件事也都可以摘要。

做任何事或採取行動,無異於將累積的知識付諸實現。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事情或行動中蘊含著知識。一般稱此為隱性知識——不是肉眼可見的知識,而是「內隱在身上,形成習慣的知識」。

因此,摘要自己做的事或行動,等同在摘要身上的隱性知識。摘要隱性知識,把它表現出來後,就成了顯性知識。顧名思義,就是肉眼可見的知識。養成摘要的習慣,好比在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將隱性知識轉換成顯性知識一樣。

假如你採取了某個行動,或者做完了某件事,試著這麼做。首先,按照順序寫下自己做了什麼,再思考其中有意義的環節,然後記下來。不管是做這件事當時的感受,抑或浮現的想法都可以。唯有如此,你才能親身體驗到隱性知識轉換成顯性知識的過程。

一開始不妨先從慢跑這類的小行動著手吧。之後,將能夠摘要工作專案等較大規模的事情。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選出「事件」,不妨以「時間」進行摘要。

摘要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試著整理自己一整天做了什麼。這時候,你得依照重要程度排序,而不是時間順序。摘要一星期時亦然,試著回想這星期做了什麼。摘要一個月、一年時,也都是相同的方式。假如你想摘要一天,就在一天結束的晚上做;假如你想摘要一星期,就選在週末做;假如你想摘要一個月,就選在月底做;假如你想摘要一年,就選在年末或年初去做。

「我今天做了什麼?」

「我這星期做了什麼?」

1.

1.

2.

2.

3.

3.

「我這個月做了什麼?」

「我這一年做了什麼?」

1.

1.

2.

2.

3.

3.

摘要一天或一星期時,只要大略回想一下,就能想起一些重要的事。不過,以一個月或一年為單位時,要想起重要的事恐怕不容易。由於期間較長,發生的事很多,所以很難果斷做出抉擇。此時,如果先分類的話,重要的事就會神奇地一一浮現在腦海中。建議各位摘要一個月或一年前,先區分工作、人際關係、學習與成長、家人、休閒娛樂等,再回想有哪些事情比較重要。

替生活摘要後,便可以確認自己比較喜歡什麼、擅長什麼、能從什麼當中感受到成就感與滿足感。這是深入了解自己的重要資產,因為你將更明白自己該如何在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之間,安排這些重要的事。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句話適用於世上的一切。縱使你決定摘要知識、工作、自己的日常,也有可能時常忘記。然而,萬事起頭難,就算一開始做不好,希望各位還是要堅持下去。試著實踐三個月,自然會逐漸養成摘要的習慣。

close
貨到通知